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传奇 >

第140章

明末传奇-第140章

小说: 明末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溥、张采、杨彝、吴伟业、吴昌时、龚鼎孳等人,专门设宴款待侯方域。

张溥等人遭遇皇上的训斥之后,老实了一段时间,不过他们和郑勋睿势不两立,绝不会善罢甘休的,毕竟东林党人有着明确的规矩,对于影响到自身利益的官吏,动用手段是毫不留情的,必须要打倒在地。

文震孟的去世,让张溥等人看到了希望,郑勋睿和杨廷枢等人在内阁的依靠消失了,这个时候,他们只要想办法让东林党人进入内阁,那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打击郑勋睿和杨廷枢等人了,这样的机会他们绝不会错过。

唯一让张溥感觉到不满意的是,吴伟业的态度有些含糊,虽说还是和众人在一起,但很少议论有关东林书院和复社的事宜了,话语也变得少了一些。

张溥和吴伟业是师生关系,处处维护吴伟业,要不然依照张采和杨彝等人的脾气,早就和吴伟业闹翻了。

张溥等人的身份不够,不过是监察御史,想要运作内阁大臣的事宜,有些不自量力,可是他们背后有着不一般的支持,东林党人和江南士大夫商贾的支持,任何人都不敢小觑,动用这些力量来运作,让侯恂进入到内阁,应该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

张溥的府邸。

书房里面,张溥、张采、杨彝和侯方域四人,面容都是严肃的。

杨彝首先开口说话。

“侯大人身为户部尚书,这么多年勤勤恳恳,若是不能够进入内阁,天理不容,不过皇上没有实施会推,这里面就充满变数了,我等必须为侯大人鼓与呼,制造舆论。。。”

张溥还没有说完,侯方域开口了。

“子常兄,这个做法不妥,父亲也不会答应的,父亲一向低调,不愿意过于出头,诸位都是知道的,我此次强行到京城来,就是想着为父亲努力的,我这等的做法,父亲都不支持,何况为父亲鼓与呼,那就更违背了父亲的意愿,恐怕适得其反啊。”

张溥点点头,跟着开口了。

“朝宗说的是,我们不能够大张旗鼓,皇上没有会推阁臣,怕是有其他的考虑,这个时候若是大张旗鼓的造势,适得其反,侯大人进入内阁是绝无问题的,可我们要做到万无一失,我看还是其他方面想办法。”

杨彝的脸微微有些红,看着张溥开口了。

“天如,那你说说,有什么好的办法。”

张溥没有马上开口,而是看向了张采。

张采一直都在沉思,没有开口说话,脾气火爆的他能够做到这一点,很不简单了。

抬头看了看众人之后,张采慢慢开口了。

“我认为有三个办法,其一,我们可以上奏折,评价这些年以来户部之功劳,府库拮据,这是谁都知道的事实,可就是在如此情况之下,侯大人殚精竭虑,硬是维持下来了,这一点皇上都是表示赞誉的,我们上奏折,可以让皇上加深印象,当然我们的奏折要委婉含蓄,不能够直接鼓吹,那样让皇上看出来了,效果不好。”

“其二,在内阁之中找寻支持,钱大人是支持侯大人的,我认为,我们和朝宗可以分为两路,分别去找到钱大人,言明其中的厉害关系,恳请钱大人支持侯大人,这样效果就直接很多了,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其三,动用东林书院和复社、应社的力量,让他们给内阁的温大人、张至发大人和张凤翼大人压力,至少让他们不能够反对侯大人进入内阁。”

。。。

张采说完之后,张溥点头,不过杨彝有些不服气。

“张凤翼对我们历来都是不感兴趣的,温大人同样是模棱两可,要是找到他们,不知道会不会引发更多的事情,还是谨慎一些的好。”

张溥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子常兄,受先的建议是非常不错的,只要这几个方面都运作到位了,侯大人肯定能够进入内阁,说不定会成为内阁次辅,温大人担任内阁首辅这些年,虽说对东林书院、复社和应社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但也不敢明确的反对。”

侯方域站起身,抱拳给众人行礼。

“谢谢诸位兄长的支持,我一定铭记在心,明日我就去拜见钱大人,其余的事情,就请诸位兄长操心了,这些事情我出面不好操作的,大恩不言谢,来日方长。”

张溥摆摆手。

“朝宗这话说过了,这本是我们的职责,若是我们袖手旁观,那就要遭遇到众人的谴责了,对了,朝宗曾经跟着钱老先生去吊唁文震孟大人,定是见过了郑勋睿的,不知道有什么感受,可以说说的。”

侯方域的脸上露出了不屑,开口说起对郑勋睿的认识了。。。

第二百九十三章军情紧急

(感谢斌斌琦琦、我是声名者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拜谢了。)

崇祯九年七月三日,京师戒严。

京城多次戒严,原因都是一个,后金鞑子的侵袭。

可这一次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比前几次的情况要危急很多。

后金武英郡王阿济格、贝勒阿巴泰率领十万后金鞑子,大举进攻,兵锋直指京城。

六月二十七日,阿济格、阿巴泰率领的十万后金鞑子,兵分三路,分别从喜峰口和独石口入关,沿途打败明军七次,巡关御史王肇坤战死,仅仅用了七天的时间,三路后金鞑子攻下延庆州城,在延庆州城会和,接下来,马不停蹄攻陷居庸关,朝着昌平县开进,昌平总兵巢丕昌开城投降,位于昌平的熹宗皇帝的陵墓被毁。

昌平距离京城只有七十里第,后金鞑子占领昌平县城之后,大军直逼京城的西直门下。

皇上大为惊慌,就在后金鞑子刚刚占领延庆州城的时候,命令太监李国辅守紫荆关、许进忠守倒马关、张元亨守龙泉关、崔良用守固关,接着又命令成国公朱纯臣巡视边关。

后金鞑子占领昌平县,兵锋直指京城的时候,皇上感觉到事态危机,命令文武大臣分守都门,命令内阁辅臣、兵部尚书张凤翼总督各处援兵,进京勤王,同时命令太监高起潜为监军,指挥进京勤王的各路大军。

遗憾的是大明军队患有严重的恐金症,尽管皇上下旨,尽管兵部不停的催促,尽管京城处于万分危急之中,可是驻扎在宣府、永平府以及蓟州的各镇军队,基本是按兵不动。他们不敢和后金鞑子作战,他们清楚,这个时候去救援,被后金鞑子包围,那就是死路一条,不要说救援京城。自身都是难保。

何况后金鞑子多达十万人,有句俗话说的好,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其实后金鞑子根本无意攻打大明京城,阿济格领兵出发之前,皇太极专门叮嘱了,不要进攻守备严密的城池,专门攻打那些防卫松懈、城池不牢固的州县,这次后金出兵的目的。一方面是庆贺大清国的建立,展现大清国的威武,另外一方面就是在京城周围不断劫掠,借机消耗明军的实力,让大明王朝更加的衰落。

阿济格和阿巴泰领兵入关,刚开始也是小心的,可随着明军的不堪一击和溃败,让阿济格和阿巴泰的胆子大了。没有什么顾忌了,他们占领昌平之后。大摇大摆的剑指大明京城,不过是想着看看周遭明军究竟是什么表现。

屯兵大明京城的西直门下,让他们内心更是有底,这一次的入关,尽可以毫无顾忌了。

紫禁城,乾清宫。

皇上脸色发白。神情肃穆,看着站在在下面的文武大臣。

五月底到六月初,内阁次辅文震孟和辅臣林钎相继病逝,这让皇上有些猝不及防,也想到了会推阁臣的事宜。可惜尚未来得及真正的操作,后金鞑子入侵的消息就传来了,让皇上根本没有机会考虑会推阁臣的事宜了。

圣旨早就发下去了,眼看着后金鞑子准备进攻京城,却看不到前来勤王的军队,这让皇上内心冰凉,截至目前,皇上得到的增援消息,唯有一宗,那就是领兵部尚书衔、宣大总督洪承畴,派遣大同总兵王朴驰援,和后金鞑子相遇,双反展开厮杀。

可仅仅是这一路的援军,于事无补,后金鞑子十万大军,王朴不可能抵抗。

铁一般的事实摆在面前,让皇上愤怒和无奈。

内阁首辅温体仁对发生的一切,也是茫然无措,京畿周遭的军队,全部都接到皇上的圣旨了,可唯有大同方向派兵驰援,其余的军队没有丝毫的动静,此刻守卫京城的是京营和锦衣卫,包括朝中的文武大臣,可这样的情形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最终还是要依靠军队赶走后金鞑子,堂堂大明的京城,居然屡次被后金鞑子攻击,这不能够说不是悲哀。

山海关驻扎的明军,包括大同方向驻扎的明军,都是不敢大规模抽调的,后金鞑子已经征服了草原察哈尔部落,大同和山海关全部都成为名副其实的边关,一旦从这两个地方抽调大军,必然导致边关空虚,后金鞑子就会有更大的动作了。

特别是山海关,驻军是决不能够抽调的。

温体仁和张凤翼、高起潜商议了好几次了,看看抽调什么地方的军队进京勤王,思来想去,唯有抽调正在剿灭流寇的郑家军了。

郑家军剿灭流寇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这个时候抽调,无疑会给流寇喘息的机会,但事已至此,京城都出现危险了,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擦去了额头上的汗滴,温体仁开口了。

“皇上,臣建议,抽调郑家军进京勤王。”

温体仁话语刚落,钱士升跟着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不妥,郑家军尚在四川,距离京城千里之遥,时间上来不及。。。”

钱士升的话语尚未说完,温体仁接着开口了。

“钱大人,那请你说说,面对如今的情形,该当如何。”

温体仁的确有些愤怒了,东林党人和郑勋睿之间水火不容,他本不想插手其中,可只要是提到了郑勋睿,不管商议什么事情,东林党人总是找到这样那样的理由,对郑勋睿表示反对,特别是在文震孟去世之后,这样的趋势更加的强烈,要知道京城已经被后金鞑子围攻,如此紧张危险的局势下面,东林党人居然还在热衷于党争。

钱士升看了看温体仁,哑口无言,他当然想不到很好的办法,只是听到郑勋睿的名字之后,情不自禁的表示了反对,而且就在十多天之前,他还弹劾了郑勋睿,理由就是郑勋睿没有在六月份之前剿灭流寇。

侯方域和张溥等人先后找到了他,说到了内阁大臣的事宜,钱士升对侯恂入阁是举双手赞同的,也私下里和温体仁交换了意见,虽说温体仁没有表示赞同,但也没有反对。

钱士升知道自己这次的开口,过于莽撞了,所以低下头,不再说话。

皇上可能也想到了这点,看着钱士升开口了。

“钱爱卿,既然认为郑家军距离京城太远,无法增援,那就提出来解决的办法吧。”

皇上的语气很是不好,这让钱士升更加的惶恐,无奈开口解释了。

“皇上,臣只是觉得郑家军距离京城太过遥远,远水解不了近渴,再说郑大人负责剿灭流寇,六月份之前并未能够彻底剿灭流寇,违背了圣旨,本就该受到责罚的。”

还没有等到温体仁开口,皇上再次说话。

“钱爱卿,朕问你如何应对后金鞑子。”

乾清宫的气氛一时间变得有些沉闷了,钱士升自然是回答不上来的,这不是他主管的事情,他自然没有什么说的,可他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的反驳意见,导致皇上发怒了。

还是张凤翼开口,打破了沉寂。

“皇上,臣以为,可以调遣郑家军进京勤王,至于说剿灭流寇的事宜,臣建议湖广巡抚卢象升大人暂时负责。”

张凤翼毕竟是兵部尚书,能够提出具体的建议,当然他也清楚,这个时候抽调郑家军进京勤王,肯定会影响到剿灭流寇的事宜,但流寇已经是垂死挣扎,不足为惧了。

皇上看了看低下头的钱士升,慢慢开口了。

“内阁即可票拟,督促郑勋睿率领郑家军进京勤王,至于说剿灭流寇事宜,暂由湖广巡抚卢象升负责,敕封卢象升为兵部右侍郎,负责剿灭流寇事宜,擢升陕西布政使司左参议文震亨为陕西巡抚,兼任左佥都御史。”

皇上慢慢说出这些话的时候,钱士升脸色发白,这里面的意思,他当然是清楚的,郑勋睿举荐文震亨为陕西巡抚,他一直都是反对的,毕竟巡抚是封疆大吏,文震亨不过是监生的身份,出任一方巡抚,说不过去,但在这个关键时候,皇上突然做出决定,说明皇上早就想清楚了,这也意味着郑勋睿的职务要变动了,五省总督不过是临时性的职务,负责剿灭流寇的,看皇上的安排,卢象升马上就要兼任五省总督了,不知道郑勋睿下一个职务,究竟是什么。

离开乾清宫,回到文渊阁。

温体仁对着张凤翼开口了。

“张大人,本官以为,后金鞑子是不会进攻京城的,这一点皇上也是心知肚明,可京畿之地,乃是我大明重地,若是任由后金鞑子肆掠,朝廷颜面何在,内阁刚刚得到消息,后金鞑子已经撤兵,兵分两路,朝着良乡和顺义方向而去了,张大人与高公公明日就要离开京城,指挥各路援军抗击后金鞑子,本官只有一个方面需要强调,各路大军不能够畏惧后金鞑子,若是一味退缩,京畿之地将成为一片瓦砾。”

张凤翼点点头。

“大人的嘱托,下官记下了。”

看着张凤翼离去的背影,温体仁微微摇头,他知道目前的局面之下,张凤翼也没有办法,京畿之地的军队,根本不是后金鞑子的对手,后金鞑子屡次入关劫掠,去岁从宣府入关劫掠,已经让京畿之地的各路明军胆战心惊,没有谁敢于和后金鞑子正面抗衡。

第二百九十四章何去何从

还在回到夔州府的路上,郑勋睿就得知了后金鞑子入关的消息。

郑勋睿隐隐的佩服皇太极了,每次都能够抓住关键时刻,剿灭流寇的战斗,已经进入到最后的时刻,如今就看谁有耐心了,谁能够坚持下去,谁就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郑家军联合白杆兵和四川卫所的军队,牢牢的围住了梁山,至于说播州方向,尽管李自成还在四处流窜,但出入播州的道路,悉数都被白杆兵牢牢控制,李自成基本没有逃走的机会。

如此一来,李自成和张献忠都被困在了夔州和播州。

不过这个时候,不要以为剿灭流寇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了,熟知历史的郑勋睿是很清楚的,历史上的李自成,曾经只剩下十七骑,逃入到大山之中,最终还是再次崛起,直至攻破了京城,所以说唯有斩杀或者生擒了李自成和张献忠,才能够说是真正获得了胜利。

尽管对皇太极不敢兴趣,对于大清朝也看不惯,但郑勋睿很清楚,以皇太极为首的后金一帮王爷、郡王和贝勒贝子,那是非常厉害的,绝不是草包,后金本来在白山黑水之地,条件极为艰苦,能够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那是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洗礼,皇太极册封的五王三郡王,个个都是骁勇无比的。

此次率领十万后金鞑子入关的阿济格,阿济格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是皇太极的弟弟,阿济格与多尔衮、多铎是亲兄弟,在后金之中地位仅次于五大亲王,位列郡王第一人。

阿济格性格暴躁,但作战勇猛。颇有谋略,崇祯二年末就曾经跟随皇太极入关厮杀,此次率领十万大军入关劫掠,肯定想着立下大功的。

至于说阿巴泰,努尔哈赤的第七个儿子,说起来还是阿济格的哥哥。但是因为母亲侧妃的地位,阿巴泰的地位同样收到影响,皇太极登基称帝,只是被册封为饶余贝勒。

阿巴泰作战勇猛,战功卓著,自视甚高,就算是有不俗的战功,但论功行赏的时候,得不到公正的对待。故而满腹牢骚,此次跟随阿济格入关作战,也是想着证明自身,同时也是要发泄内心的怨气。

要说后金鞑子的主帅和副帅,作战都是很不错的。

这由不得郑勋睿不重视。

本来后金鞑子入关侵袭,与郑勋睿没有太大的关系,他完全可以在夔州继续剿灭流寇,就算是朝廷有圣旨下来。要求郑家军进京勤王,他也可以找到理由推脱。但内心的责任感,让他无法视而不见,毕竟郑家军日后最大的对手,就是后金鞑子。

七月初二,郑勋睿抵达夔州府城。

徐望华、郑锦宏、杨贺、刘泽清和秦良玉等人,早就在府衙等候了。

再次见到众人。郑勋睿没有啰嗦,直接询问剿灭流寇的具体事宜。

徐望华指着地图,开始了详细的汇报。

“。。。张献忠六月二十日率领流寇意图突围,遭遇郑家军的堵截,厮杀刚刚开始。张献忠就带着一部分的流寇,逃回深山之中,此役郑家军和白杆兵剿灭流寇近八千人,六月二十一日,马祥麟将军率领三千白杆兵进入大山追捕,可惜山大林密,搜寻未果。。。”

“迄今,郑家军和白杆兵牢牢守住梁山任何一处出口,将张献忠死死困在了大山之中,属下相信,张献忠已经走投无路,不要多长时间,就要被郑家军和白杆兵剿灭。”

“。。。流窜到播州的李自成,已经消失大半个月,属下从播州得到李自成的消息,还是在六月中旬,这么长时间以来,李自成一直都躲藏在大山之中,没有露面,秦夫人已经给驻扎在播州的白杆兵下达命令,严防死守,等候郑家军和白杆兵剿灭张献忠之后,就要挥师播州,绝不会放走李自成的。。。”

郑勋睿一直没有开口说话,听的非常仔细,尽管说这些情况,他是早就知晓的。

徐望华说完之后,秦良玉接着开口了。

“大人,老身以为,最多一个月的时间,张献忠就必定被生擒或者斩杀,播州的李自成,尽管躲避到深山之中,也不可能坚持太长的时间,明日老身准备到播州去,老身就不相信了,李自成能够躲到地下不成。”

郑勋睿微微点头,目前来说,一切的安排都是合适的,没有出现任何的差池。

“很好,剿灭流寇的事宜,我们已经走了九十九步,就差最后一步,但这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尽管夔州和播种的地势险要,让李自成和张献忠能够在关键时刻躲到大山之中,保全性命,但他们也有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无法招募军士,无法筹集粮草,我们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就能够置他们于死地。”

“战斗的整体部署,暂时不调整,郑家军负责围困梁山,白杆兵负责围困播州,秦夫人,我看白杆兵可以悉数调遣到播州去,播州地域很大,想要发现李自成的踪迹,兵力是不能够少的,至于说马祥麟将军,暂时留下来,跟随郑家军一同作战。”

秦良玉的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她知道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