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传奇 >

第152章

明末传奇-第152章

小说: 明末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下明白,杨副总兵和王将军已经在暗地里调查,想必几日之内,就会有大致的结果,属下到时候会仔细思考,该从什么地方打开缺口。”

郑勋睿点点头。

两人说到了郑家军的事情,想要真正护卫漕运,依靠卫漕兵丁基本是没有可能的,卫漕兵丁的待遇太低了,和北方的军户没有多大的区别,你指望人家清廉,好好的护漕,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真正能够护卫漕运的,还是郑家军。

马祥麟进来的时候,脸上的神色很不好看,他的手里同样拿着信函,同样是秦良玉写来的信函。

“马将军,有什么事情吗。”

马祥麟暂时编在亲兵营,故而留守在淮安府城之内,两千亲兵负责护卫郑勋睿及其家人的安全,驻扎在总督府衙门的只有最为精锐的一百人,由洪欣瑜亲自率领,其余亲兵驻扎在距离总督府衙门不远的卫漕兵营里面。

“大人,徐先生,属下收到了母亲的来信,母亲在来信之后,详细说到了剿灭流寇的事宜,属下是越看越气,属下当年犯下了错误,要不是大人宽宥,属下早就领罪了,可想不到卢大人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导致李自成和张献忠等流寇首领逃离了四川,卢大人不仅没有从中吸取教训,反而训斥了母亲。。。”

马祥麟说到这里的时候,郑勋睿的脸色变得有些不好看了,秦良玉在信函之中没有提到这些事情,仅仅说李自成、张献忠、顾君恩等人悉数都逃离四川,应该是进入湖广和河南等地去了,其他的没有说。

接过了信函,郑勋睿仔细看起来,看着看着,他差点就忍不住发脾气了。

原来卢象升负责剿灭流寇事宜之后,在掌握了流寇的情况之后,决定进入到梁山的大山之中,展开对张献忠的围剿,至于说播州方面,卢象升也下达了命令,正在播州剿灭流寇的白杆兵,主动出击,播州诸多土司也要派遣专门的军士,协助白杆兵生擒李自成。

秦良玉对这样的安排表示了反对,她很清楚,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进入四川时间很长,已经熟悉了当地的地形,而且他们麾下的流寇人数不多,随时都能够找到躲藏的地方,相反卢象升麾下的天雄军,不熟悉夔州诸多地方的地形,一旦进入到大山之中,根本无法找寻张献忠等人的踪迹。

至于说李自成,麾下不足百人,基本走投无路了,白杆兵只要把握住播州各个地方的出口,相互之间加强联络,同时依靠播州的诸多土司,就一定能够逼迫李自成现身,到时候斩杀李自成,就是手到擒来了。

卢象升根本不听秦良玉的建议,依旧下达命令,要求发动强攻,在最短时间之内彻底剿灭流寇。

也正是因为卢象升的这个决定,给了张献忠和李自成等人机会。

卢象升率领的天雄军,在白杆兵的协助之下,进入到大山之中,的确是发现了流寇的踪迹,斩杀了不少的流寇,但因为大军悉数进入到大山之中围剿,外围不可能布下严密的防御圈,导致张献忠采取了丢车保帅的策略,带领最为精锐的百来人,从梁山逃往万州方向,不知所踪。

播州方向的情况更加的糟糕,土司之间本来就有忌讳,领土观念特别的严重,秦良玉成为四川总兵之后,诸多的土司是不服气的,生怕秦良玉的手伸到了播州,所以对于白杆兵进入播州剿灭流寇,他们非常憎恨,根本就不配合,结果剿灭李自成的战斗没有打响,白杆兵与土司的军队之间,倒是发生了一些摩擦,而且还险些打起来了。

李自成不可能错过这样的机会,趁着白杆兵与土司军队之间出现内讧的时候,率领麾下的流寇,找到缺口,离开了播州,同样朝着湖广方向而去,不知所踪。

张献忠逃走了,李自成也逃走了,卢象升此次的围剿,可以说是失败了。

卢象升写给朝廷的奏折,禀报剿灭了一千多流寇,忽略了张献忠和李自成等人逃跑的现实,大概在他看来,张献忠和李自成麾下没有什么流寇了,也就难以翻腾,接下来他只要率领天雄军追击,就可以斩杀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了。

卢象升做的最不应该的事情,是严厉训斥了秦良玉,主要是因为播州方面,白杆兵和土地的军队之间出现内讧,出现了小规模的械斗,卢象升将李自成逃跑的原因,完全归结到白杆兵和秦良玉的身上。

这种做法很是卑鄙,明明是自身的决策出现了错误,却将责任推到他人的头上,完全没有担当,这是郑勋睿最不能够容忍的。

郑勋睿也感觉到奇怪,在他的印象里面,卢象升好像不是这样的人,不存在故意推卸责任的做法,无非是有些清高孤傲罢了。

不过秦良玉肯定不会撒谎,这件事情一定是真的。

看完信函之后,郑勋睿什么都没有说,他有一种预感,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肯定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崛起,天雄军无法彻底剿灭流寇,这个任务最终还是要落到郑家军的头上,也就是说,郑家军难以避免出现两线作战的情形,一边是后金鞑子,一边是流寇。

如今只能够希望皇太极在遭遇打击之后,能够心存忌讳,暂时不进攻辽东和北直隶等地,这样就能够腾出时间来,让郑家军更加的壮大起来,更加的强悍。

第三百一十八章利益链条

漕运总督府,东林书屋。

堂堂的总督府衙,居然有所谓的东林书屋,这不能不说是笑话,这一切,都是源于万历年间的漕运总督李三才,当年李三才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出任漕运总督,其权势远不能和如今的郑勋睿比较,李三才被魏忠贤视为东林党人的巨魁,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的关系非常好,当年万历皇帝挑选内阁阁臣,顾宪成曾经力荐李三才。

李三才在漕运总督府专门设立了东林书屋,其实就是总督大人的书房,后来崇祯皇帝为东林党人平反,在南方士大夫和商贾的要求之下,漕运总督府衙门的东林书屋再次恢复。

郑勋睿刚刚上任,尚未顾及这些称呼,不过他也明白了,东林党人在南直隶的影响是巨大的,能力也是绝不一般的,前任漕运总督杨一鹏看不惯东林党人,但也不敢得罪东林党人。

郑锦宏、杨贺、王小二等人,悉数在书屋等候。

郑勋睿和徐望华走进书屋的时候,几个人都站起身来了。

首先开口的是郑锦宏,他是最清楚郑勋睿心思的。

“少爷,属下看到东林书屋几个字,就很不舒服。”

郑勋睿看着郑锦宏,笑了笑,慢慢开口了。

“锦宏,你的意思我明白,不过暂时挂着这东林书屋的牌子也挺好的,这能够时时刻刻提醒我,要注意东林党人在南直隶的影响,东林党人在南直隶可以呼风唤雨,就连漕运总督府衙门都有东林书屋,这让我决不能够忽略他们,再说你们每次到衙门来,看到这块牌匾。也能够明白其中意思,这是最好的警醒,不着急,就让它挂着,还没有到拆下来的时候。”

说完这些话,郑勋睿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了。杨贺与王小二负责侦查淮安府城以及漕运等等诸多情况,今日正是来禀报情况的,从九月初一开始,一直到九月二十,历时二十天的时间,杨贺与王小二两人,带领两百斥候,重点侦查漕运的情况,从浙江杭州一直查到了山东的夏镇。这一段京杭大运河长达三千一百八十六里地,是京杭大运河最为重要的一段,杨贺等人重点是了解漕运存在的弊端,以及暗中左右漕运的力量。

杨贺首先开始禀报。

“属下和王将军一行,主要对漕运情况展开了调查,发现了四大方面的问题,不过属下觉得侦查时间不长,不敢说所有侦查情况都是正确的。”

郑勋睿点点头。这样的侦查毕竟不是作战时候的侦查,丁是丁卯是卯。有些情况不可能深入了解也是正常的。

“第一个问题,漕运帮派众多,各自组成大大小小的力量,从漕运中获取利益。”

“从杭州到夏镇,大大小小的帮派多达百余,他们不仅是从漕运之中获取利益。也时常因为管辖水域事宜,相互发生火拼,甚至是内讧,这些帮派之中,最为出名的是所谓的十大帮。分别是山阴帮、杭州帮、苏州帮、无锡帮、常州帮、高邮帮、清河帮、徐州帮、宿迁帮和夏镇帮,他们各自控制一段水域,从中获取巨大利益。”

“漕运帮派获取利益是通过三种手段,分别称之为积歇、摊牌和投文过堂,这里面非常负责,属下和王将军侦查许久,也只懂得大概。”

“所谓的积歇,就是归纳了客店、仓储、贸易、运输、借贷等等为一体的模式,每一处的城池,俱由帮派负责积歇,那些漕运船只若是不听从帮派之安排,就不要想着能够顺利装船和运送漕粮。”

“所谓的摊牌,就是帮派的日常开销,俱由漕运船只负责,每年都必须要纳贡,否则就无法顺利的装船和运输漕粮。”

“所谓的投文过堂,就是每一帮漕运的船只,每到一地,都需要缴纳一定的银子,如此才能够顺利的运输漕粮,否则被帮派卡住了,根本无法运输,一旦漕粮变质,所有损失都是漕运船只自行负责。”

杨贺说到这里的时候,徐望华的脸色已经有了一些变化,须知他是要具体操心的,如何整治漕运的重任在他的肩上。

“第二个问题,漕粮的征收存在很大的问题。”

“漕粮分为三等,运抵京师之后,按照上等中等和下等三种成色验收,上等漕粮称之为精米,每石六两银子的价钱,中等漕粮每石四两银子,下等漕粮每石三两银子。”

“各地征收漕粮,多少都是固定的,不过如今出现的问题是,官府征收漕粮的时候,有些地方不征收粮食了,改为征收银子,譬如说一家百姓应该纳漕粮一石,则是按照最高标准的精米,征收白银十两,之所以要征收十两白银,是因为漕粮是有损耗的,这些损耗全部由百姓承担,征收银子之后,交给商贾负责筹集漕粮。”

“每年征收的漕粮,可能是问题最大的,征收的漕粮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衿米,是南方士大夫阶层应该缴纳的漕粮,数量很少,第二类称之为科米,是举人、监生和秀才等有功名之人应该缴纳的,数量同样不多,这两类漕粮,按照规矩征收。”

“第三类统称为讼米,乃是地痞无赖和讼棍等人应该缴纳的漕粮,同样不敢多收。”

“这三类的漕粮,征收的时候,不问成色,不管份量,照单全收。”

“第四类称之为浮收,乃是针对寻常百姓的,征收的数量就不一样了,一石粮食的数额,按照两石的数额征收,百姓不敢反抗,唯有老老实实缴纳。”

“漕粮八成以上都是百姓承担的,如此一来,这里面就出现了很大的漏洞。”

杨贺说到这里的时候,徐望华的脸色有些发白,他很清楚,想要整治漕运,绝非小事情,因为这些黑幕,已经形成了利益链条,牵涉其中的人太多了,背后的力量是不用说的。

“第三个问题,专营漕运。”

“所谓专营漕运,就是说漕运的船只,悉数为帮派所控制,前面说到的投文过堂,与这专营漕运就有着很大的关系了。”

“漕运船只为商贾所有,得到总督府的同意之后,即可从事漕运事宜,帮派之大小,也就是以控制漕运船只多少为实际力量,控制的漕运船只越多,力量越大,譬如说排名第一的山阴帮,因为占据了最为有利的地势,故而力量最为壮大。”

“每一帮的漕运船只,数量不等,多达上百艘,少的也有三十艘以上,漕运船只有大有小,大的可以装一千石漕粮,小的可以装四百石漕粮,按照每一帮漕运船只的数量和运送漕粮的多少,必须要缴纳一定的费用,计算下来大概在五百两到一千两银子左右,也就是说每一艘漕运的船只,至少需要承担十多两银子的投文过堂的费用,这还没有计算到每一个码头孝敬帮派的费用。”

杨贺说到这里的时候,徐望华有些忍不住了,想着开口,不过看看郑勋睿平静的神色,忍住没有开口。

“第四个问题就是河道的疏通了。”

“朝廷每年都要拨付百万两左右的银子,专门用于疏通河道,不过属下此次侦查,听闻维修大运河河道,大量的银子都落到他人的腰包里面,真正用于维修河道的银子很少,这方面属下只是听说,里面的具体情形,尚不是很清楚。”

。。。

杨贺说完之后,询问王小二是不是还有什么补充,王小二摇摇头,表示没有什么说的。

徐望华终于开口了。

“大人,属下真的没有想到,漕运如此的复杂,看来想要整治漕运,并非易事。”

郑勋睿站起身来,走动了几步,慢慢开口了。

“二十日的时间,杨贺与王小二能够探查到这么多的情况,很是不错了,九月底漕运便要启动,今年最后一批次的漕粮,需要运抵到京城去,漕粮任务是一百万石,承蒙京城户部看得起,定下了这么大的漕运任务,大概是户部有银子了,漕运之中存在的这么多问题,必须要解决,否则一百万石漕粮的任务,会逼的多少百姓走投无路,我想这漕运里面,还有诸多的蹊跷,徐先生,两日之内做好准备,我倒是想着看看,究竟这里面还有多少的黑幕,这背后操控之人,究竟有哪些。”

郑锦宏、杨贺与王小二等人都有些着急,特别是杨贺与王小二,深知这里面的危险,那些帮派,胆量很大,甚至以为掌控了漕运,可以要挟官府了,若是郑勋睿陷入到危险之中,那就麻烦了。

“少爷,这样的事情,还是小的去做。”

郑锦宏首先开口了,郑勋睿挥手制止了准备开口的杨贺和王小二等人。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必须要弄清楚其中的缘由,找到缺口,否则泛泛的动手,最终是自取其辱,万一漕运船只联合起来,不愿意承担漕运任务了,那总督衙门就不好交待了,要知道京城有很多人等着看热闹的。”

郑勋睿说出来这些话之后,众人都沉默了,郑勋睿所指的是什么,他们当然是明白的。

第三百一十九章文坤其人

郑锦宏等人前去准备,包括徐望华都参与到准备之中,从杨贺禀报的情况来看,漕运的情况异常复杂,而且因为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想要彻底铲除这个依附在漕运上面的毒瘤,需要动大手脚,恐怕郑家军将士需要做好一切的准备,而郑勋睿亲自深入其中去调查暗访,其实就是动手之前的准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郑勋睿历来都是这样的认识,如此重大的决定和动作,不能够尽可能多的了解情况,让幕后的人逍遥了,到时候可能真的会出现大问题,朝廷之中那么多人等着看笑话,等着弹劾,这个时候绝不能够出问题。

郑勋睿同样在做准备,杨贺禀报的所有情况,徐望华都整理出来了,他看的非常仔细,从中找到一些尚未完全弄清楚的问题,这些将是他暗地里去调查的重点,而且时间很是紧急,眼看着大规模的漕运就要开始了,若是不能够在漕运开始之前解决问题,恐怕真的会让漕运停滞下来,那就真的要遭到朝中大人的弹劾了。

郑勋睿真正关心的是利益集团后面的人物,唯有揪住了背后的人物,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其实从漕运这件事情上面,郑勋睿已经看到了撬动东林党人基础的契机,可以肯定的是,漕运背后最大的利益集团,就是南直隶的士大夫和商贾,一旦将这些人揪出来,郑勋睿就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大动干戈,至少在淮北的四府三州,彻底清理东林党人的力量,而且还让东林党人无话可说。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郑勋睿决定冒险,亲自去暗查漕运内部的纠葛。如此重要的机会,如此重大的事情,他肯定要亲自参与其中,绝不能够放过或者是浪费这样好的机会。

九月二十一日。

郑勋睿正在东林书屋筹划翌日开始的暗查,暗查的重点是位于淮安府城的山阴帮,以及码头的水手等人。只有从最熟悉漕运的人嘴里,才能够真正掌握漕运的黑幕,杨贺与王小二等人的调查,涉及的范围太广,光是河道就长达三千多里,不可能注意到太多的细节,郑勋睿这次的暗查,已经不需要掌握大的方面的弊端,关注细节就足够了。

郑勋睿的筹划非常的仔细。以至于书屋进来了人,他都没有能够注意到。

郑勋睿办公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够随便进入书房,按说徐望华等人是可以自由出入的,但大家都非常自觉,从不会随便进入,都是让守候在外面的亲兵进去禀报之后,才会进入到郑勋睿办公的屋子的。

一股熟悉的香味传来。郑勋睿迅速抬头。

“夫人,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换做其他人随便进入书房。郑勋睿肯定会训斥守候在门外的亲兵的,而且洪欣瑜也一直都是守候在外面的,可这次来的是文曼珊,也难怪洪欣瑜都没有吱声,所有人都知道郑勋睿和文曼珊之间的感情是非常好的,不会有谁去触霉头。

文曼珊不知道总督衙门的规矩。所以从后院来到前面的时候,询问了亲兵,得知郑勋睿在东林书屋的时候,就径直来了,门口也没有看见什么人。所以她推开门就进来了。

“夫君,你这外面怎么都没有人守候啊,奴家推门就进来了。”

郑勋睿唯有苦笑。

“夫人,你从后院来到中院的时候,亲兵怕是就知道了,看着你来推门,他们傻啊,未必还拦着你,也不想想你是什么身份。”

文曼珊听见这话,脸竟然红了一下,很快露出了笑容。

“夫君,奴家的哥哥到了,奴家来就是提醒一下夫君,奴家看见夫君这几日很是忙碌,怕夫君没有时间,哥哥的住处,奴家已经安排好了,不会住在后院的,夫君休沐之后,早些回到后院去。”

郑勋睿拍了一下脑袋,他还真的忘记这件事情了,三天前文曼珊和他说过,哥哥文坤要到淮安来,目的就是想着在漕运总督府做事情,而且是从事理刑方面的事宜,当时他答应了,也考虑将文坤安排在总督府的刑房,要知道总督府的刑房,可以插手巡漕、督催、押运和仓储等任何方面的事宜,发现有人贪墨或者乱来,都是可以处罚的。

能够安排在总督府衙吏房、户房、兵房、礼房、刑房和工房的吏员,那都是很不一般的,都是总督大人最为信任的人,要么就是特别有能力的人。

总督府衙门的官吏人数虽然很多,但因为漕运总督管辖的事情太多了,方方面面,所以每个人真正要忙碌起来,那是没有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