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传奇 >

第27章

明末传奇-第27章

小说: 明末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挑战极限的训练。

从正月十六开始,一直到正月二十四,郑勋睿同样跟随训练,一天都不落下。

郑凯华也想跟着训练,被拒绝了,他的年纪还小,再说郑勋睿也不想郑家所有人都进入到军队之中,郑凯华的任务就是好好读书,来日能够科举高中,这样郑家的力量才会更加的雄厚,也才能够掌握更多的资源。

还在正月初十的时候,杨贺就提供了十人的名单,这些人清一色的校尉身份,有的职务是小旗,有的职务是总旗,最高的也就是一个百户长。

全部都是低级军官,而且年龄大都在三十岁左右。

这正是郑勋睿需要的人才。

当然,想着这些人到位,只能够等到杨廷枢从苏州回来之后了。

大明的军事系统,其实划分为两个系统,分别是军户系统和常备军系统,明初以军户系统统领全部军队的模式,已经不可能完全适应需要。

武官也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代表军户系统的地方卫所军队,军官分别是度指挥使、指挥使、千户、百户、总旗和小旗,一个是代表常备军系统的招募制军队,军官分别是总兵、副总兵、参将、副将、游击将军、守备、把总等等。

两者之间已经逐渐融合,不可能完全分开了。

若是一定要比较,从统领军士的人数方面来说,游击将军和千户统领的军士是差不多的,都是一千多人,但两者的意义完全不一样。

千户辖下的一千一百二十人,包含有戌军,负责守候城池巡逻和海防等等,屯军,从事军屯耕作,运军,从事运输通讯,班军,负责外调执勤等等,这样的军士,战时为军,平时为民,真正打战的时候,能够抽调出来三百到四百人就顶天了。

游击将军下辖的一千多人,分为战斗部队和后勤部队,尽管他们之中可能也有人是军户的身份,但他们基本不会从事屯田事宜,大战爆发的时候,全部都能够拉出去,就算是后勤部队,也可以上阵杀敌。

若是往上比较,区别就更大了,都指挥使下辖只有五千六百人,这是朝廷定下的规矩,不可能再多了,而且遇到战斗厮杀的时候,能够拉出一千人到两千人左右的队伍,就不错了,亦军亦民的身份,让卫所的战斗力极其低下,可是总兵麾下的军士,那就不好说了,从几千人到几万人不等,看你驻守地方的重要,譬如说辽东一带的总兵,辖下的军士人数一般都是在万人以上,甚至多达几万人,而且这些人大都是雇佣军的身份,很少从事屯田。

两者之间的比较不能够绝对,也有地方都指挥使兼任总兵的。

郑勋睿的目的,绝非建立卫所那样形式的军队,他需要建立的是正规的军队,也就是常备军,这些军人绝不会从事农业生产,每日里的任务就是训练,提高战斗能力。

唯有创建这样的军队,才可能有真正的战斗力。

军队和地方是不能够完全融合的,正规军和民兵也是有着质的区别,几百年后的军队,若是还要种田养活自己,那是不可能想象的,严格说起来,军费是必须绝对保证的,而且要逐年的提升,要让军人没有丝毫的后顾之忧,这样他们打战的时候才会拼命。

这本来是很简单的道理。

可惜这个道理在大明有些行不通。

一来是因为大明武官的身份低微,全然不可能和文官比较,把控朝政和军队的,几乎都是文官,而且袁崇焕斩杀毛文龙之后,大明文官可以借着各种理由,不经请示朝廷就直接斩杀武官,要知道袁崇焕是二品的文官,毛文龙是一品的武官。

想一想把控朝政的文官,怎么可能真正重视武官的地位,重视军队的需要。

二来是因为朝廷太穷,拿不出来银子,维持官吏的俸禄,勉强维持军队的开销,就算是很不错了,大明朝廷每年赋税总额为两千二百万两白银左右,能够押解到京城进入府库的白银不足三百万两,其余的要么是维持地方上的开销,要么就是无法收上来的赋税。

不足三百万两的白银,既要维持朝廷的开销,还要赈济灾民,更要维持号称百万大军的军队,这无疑是痴人说梦,加之文官把持朝政,拖欠军饷的事情就不稀奇了。

如此导致的结局就是两个方面,其一是军队无法维持,出现哗变造反,或者投降后金,或者加入到农民起义军之中去,其二是军队纪律败坏,为了谋生无所不用其极,劫掠百姓、杀良冒功的事情此起彼伏,这样的军队不可能有太强的战斗力。

创建真正的强军,那是需要银子的,大明的文武官员,绝不是笨蛋,没有银子,他们根本没有办法。

这也是郑勋睿最为担心的问题,他计算过维持一千精锐骑兵所需要的开销,平均按照每人五两银子的军饷计算,一年光是军饷就需要六万两白银,这是到人头的,接下来就是战马,按照阿拉伯马配备,一千匹战马,需要白银八万两,每一匹战马的日常开销每年至少一百五十两银子,一年下来就是十五万两白银,军械的配备,按照每一个军士五两白银平均计算,这就是五千两白银。

合计下来的开销接近三十万两白银了。

这是一个天文数字,无法维持的数字。

任何的一支军队不可能保持如此之高的开销。

当然后期的开销少了一些,但军饷和喂养护理战马的费用是绝对不可能少下来的。

当然郑勋睿的计算,是按照最高标准计算的,若是能够节省下来,一千精锐骑兵一年的开销,至少也需要十万两白银以上。

步卒便宜一些,但是火器一样昂贵,若是没有火火器的支撑,步卒几乎难以发挥出来什么作用。

银子,最关键的还是银子。

这是郑勋睿无法回避的问题,就算是他今后进入朝廷之中,恐怕也不要想着朝廷能够拿出来多少银子,维持军队的开销,一切还是要依靠自身。(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五十七章奥妙

ps:看《明末传奇》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郑勋睿苦着脸对杨贺算账的时候,一边的郑锦宏脸色苍白,若是维持一千精锐骑兵需要如此之大的开销,那还不如不要的好,谁能够承受啊。

杨贺也是嘴巴张的可以放进去好几个鸡蛋了,等到郑勋睿算账之后,他愣了愣,突然哈哈大笑了。

“少爷,若是按照您这等的计算,大明不可肯有骑兵了,不,不止是骑兵,就连步卒都不存在了,没有谁能够养活啊。”

郑勋睿有些发懵,看着杨贺没有说话,他这都是实实在在算出来的,绝不存在克扣军饷等等的事情,按说是没有错误的。

很快,杨贺脸色变得严肃了。

“少爷可知道,您的这种计算办法,表示这一千精锐的骑兵,每日里都在战斗厮杀,没有片刻歇息的时间,而且就算是每日都作战,也不需要如此庞大的开销。”

“哦,原来还有这等的缘故,那你说说,一千精锐骑兵,每年需要的开销是多少。”

“少爷如此认真,属下不敢打诳语,其一,这每人每月五两银子的军饷,如今尚无任何军队做到,就算是亲兵,也拿不到这么多,满打满算能够有三两白银,就不错了,就连知县老爷,每月的俸禄也就是五两银子。”

郑勋睿微微摇头。

“我看这已经是最少的,不能够再少了,知县大人每月五两银子的俸禄,那是明面上的,实际的收入绝不止这么多,否则活不下去,至于说其他的军队,我不管他们拿多少。”

杨贺看着郑勋睿,脸上闪过吃惊的神情。

“好,第二项开销,阿拉伯战马,少爷算的是八十两白银,若是需要这么大数量的阿拉伯战马,肯定不需要花费八万两白银,顶多就是五万两白银,每匹阿拉伯马五十两白银,还包括马鞍等物品,如此数量的阿拉伯战马,商贾会做生意的,属下曾经亲眼见过,商贾交易的阿拉伯马,每匹四十五两白银。”

“战马是一次性投入,购买之后就不再需要购买了。”

郑勋睿点点头没有说话,杨贺说的这方面的情况,他的确不知道。

“第三项开销,每匹战马每年一百五十两白银,这更不可能,就算是每日都喂食燕麦和黄豆,也不需要如此大的开销,况且战马需要草料,总是喂食燕麦和黄豆,战马吃不消,需要燕麦和黄豆的时间,就是在战时,每日里都用精饲料,需要悉心照料,但持续的时间不可能很长,属下按照少爷之想法,计算每匹战马一年开销,应该在三十两白银左右。”

“第四项开销,军士之器械、衣物等等,按照最高等次计算,每年四套衣服,器械包括长矛、倭刀、弓箭、弓弩等等,平均下来五两银子不够,大约需要八两银子,但器械同样是一次性的,不需要每年都购置,衣物也是两年购置一次,折合到每一年,二两到三两银子足够了。”

“属下如此算下来,组建一千精锐骑兵,开销需要十一万八千两白银,算上战马一年开销,合计十四万八千两白银,到第二年,开销九万两白银。”

“这还是按照最高开销计算的,实际的操作之中,不会超过十万两白银,其中占据最多的就是军饷了。”

杨贺欲言又止,好像要再次说到军饷的事情,见到郑勋睿没有开口,鼓足了勇气。

“军饷一事,属下还是要说,若是按照少爷的计划,军士食宿肯定是提供的,如此情况之下,就不需要每月五两的军饷,每月军饷达到三两白银足够了,军士自己的生活不需要消耗银子,三两白银能够养活家人。”

“少爷算得帐,属下不好反驳,可属下知道一件事情,关宁铁骑八千起兵,每年的开销不超过三十万两白银,若是按照少爷的算法,有了八千起兵,开销要达到八十万了,如此的开销,怕是无人能够承受。”

郑勋睿的眼睛里面闪过一丝寒芒,他记得和杨贺在游历之时有过交谈,说到过关宁铁骑,但没有深入下去,杨贺居然知道关宁铁骑的开销,看样子知道的事情是不少的。

关宁铁骑可以算是目前唯一能够和后金起兵面对面厮杀的军队了,其余的大明军队,都有着高度的恐金症,不会和后金骑兵面对面交锋,遇见了后金大军,迅速溜之大吉,只恨爹妈少生两条腿。

关宁铁骑八千军士,每年开销不过三十万两白银,看来这历史书上面记载的战马的巨大开销,还真的是有误导的意思,甚至有史书说了,一匹战马的开销相当于二十个军士,这要算起来开销,岂不是天文数字了。

郑勋睿苦笑着摇摇头。

杨贺顿时有些紧张了,他以为少爷不同意他的算法。

“杨贺,我还是要谢谢你,想不到这军中之开销,有着如此之多的蹊跷,我也只是道听途说,故而算出来了那些开销,想想大明号称百万大军,若是按照这等的开销来计算,全部的赋税投入进去,怕也是不够的。”

任何的事情都需要实际操作,纸上谈兵是没有作用的,用钱也是一样,若是你按照纸上的要求来进行,恐怕算账之后,很多事情都不敢做了。

想到父亲郑富贵耗费百两白银购买的阿拉伯马,想到自己在凤阳花费一百一十两白银购买的战马,郑勋睿几乎要抽自己耳光了,不过他也清楚,数量不大的交易,价格不可能便宜,再说阿拉伯马几乎都是走私,内地培育的很少,朝廷将养马的任务转嫁到百姓的头上,百姓吃不消了,也就没有谁愿意喂马了,所以数量如此之大的阿拉伯马,必须从海外运送过来,那是需要冒着极大风险的。

看着杨贺的神色缓和下来,郑勋睿再次开口了。

“军饷的事情,我考虑一下,不过我可不愿意看见克扣军饷的事情存在,日后我要是发现这等的事情,不管是谁,杀无赦。”

杨贺与郑锦宏离开之后,郑勋睿坐下来,拿起纸笔开始再次算账,这一次他算的很是简单,关宁铁骑八千军士,每年开销就算是三十万两白银,那么平静到每一个军士的身上,也就是三十八两白银左右,每个军士一年的军饷至少需要二十两以上的白银,剩下不足二十两白银,难道说战马的开销如此至少,这怎么都算不下来。

根据杨贺所说的开销,郑勋睿再次列出了清单,算来算去,他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省下来,好像每一笔都是必须的开销,想想维持一千精锐骑兵,每年开销接近十万两白银,这要是扩充到万人,开销岂不是百万两白银了,朝廷每年押解到府库的税赋银子,只能够维持三万多骑兵的开销。

这的确不大可能,骑兵的开销若是如此之大,不要是大明朝廷,后金也应该是养不活的,偏偏后金的骑兵异常骁勇,进入关内如入无人之境。

脑袋想的有些发晕,郑勋睿将纸笔放到一边,站起身来来对踱步。

忽然,他停下来了。

克扣军饷、亏空等字眼进入他的脑海,再想想后金满八旗每个牛录额真,麾下本来应该是三百人,但每次能够参加战斗的不过几十人,最多也就是抽调到百多人就不错了。

想到这里,郑勋睿的脸上再次露出苦笑的神情。

杨贺说的没有错,他算的也没有错,可惜他们都忽略了一个事实。

大明军队克扣军饷、虚报冒领的情况已经普遍,谁都知道,一个千户麾下应该是一千一百二十人,不管分为多少的兵种,至少人数应该是齐全的,实际情况是千户麾下能够有两百到三百人就不错了,其余的都是吃空饷,军官就靠着这个发财,杨贺刚刚说了,亲兵每月三两白银收入就很高了,那是因为没有克扣,实实在在拿到手了,至于说寻常的军士,每月能够拿到几钱银子,怕就算是不错了。

后金是因为不富裕,所以每个牛录额真麾下最多只有百多人,一般都是几十人,就算是维系这几十人的开销,都是非常困难的。

从这个方面来说,满打满算的投入,的确是不少的,朝廷根本吃不消,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实行了屯田。

朝廷不可能不知道各地卫所的情况,也知道下面克扣军饷和吃空饷的情况,那么多大臣可不是傻子,所以在军饷的拨付上面,绝不会按照正常的数目拨付,会减下来不少。

从朝廷就开始克扣军饷,下面就更不用说了,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无法打开的死结,导致大军的军队迅速衰弱,失去战斗力。

这应该就是其中的奥妙。

至于说八千关宁铁骑,每年开销三十万两白银,这也好解释,关宁铁骑的预算是这么多的银子,至于指挥官到底投入了多少的银子,会不会将其他方面的开销拉过来用,这是谁不知道的事情,按照正常的消耗计算,三十万两白银不大可能维系关宁铁骑的所有开销。(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五十八章府学

ps:看《明末传奇》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正月二十五,郑勋睿不得不结束了训练,他必须要到府学去上课了。

接近十天的训练,让郑勋睿苦不堪言,只能够是咬牙坚持,要说洪家堡的八百青壮,身体都比他好很多,人家是常年习武的,就连这些人都累的每天就剩下睡觉了,更不要说他这个书生了,不过他咬牙跟着大家训练,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就算是有人偶尔说几句怨言,也会遭受其他人的训斥,人家郑公子都跟着训练,还有什么话说。

杨贺、郑锦宏、洪欣涛、洪欣贵和洪欣瑜等人更加辛苦,他们组织和参加训练不说,还要抽出时间来琢磨招式,杨贺是军人,知道战场上需要什么样的杀敌本领,他们之间的切磋,每天都要进行,而且要将这些招式进一步提炼,去掉那些花哨的招式,归纳简单实用的招式,接下来让所有人练习。

练习之中也能够总结归纳招式,看看什么样的招式能够更快更好的击倒对手。

这样的练习是非常难得的,也是郑勋睿高度重视的,尽管训练辛苦,可是他还是硬撑着和众人一起归纳招式,详细的记载下来,作为日后训练的必备课。

到底是习武之人,明白归纳招数的重要性,不到十天的时间,就总结出来了十二招。

灵机一动的郑勋睿,将这十二招归纳为洪拳十二桥。

从这个时候开始,洪拳十二桥成为所有人必须熟悉和娴熟运用的招数,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卒。日后的大军,也依靠洪拳十二桥的招数,杀得对手魂飞丧胆。

陪着郑勋睿到府学去的,改成了洪欣瑜,至于说郑锦宏,重点的任务在于配合杨贺,对八百壮士进行训练,自身也要参加训练,洪欣涛和洪欣贵也要参与训练。

两人一人一匹阿拉伯马,从谷里镇家中到应天府府学,半个时辰的时间就足够了。

府学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生员,府试高中的生员在这里参加学习,准备参加八月份的乡试,另外一个层次是士大夫家中的子弟,他们在这里学习的目的是参加府试。

两个层次的待遇也不一样,生员参加学习,所有费用都是官府承担,士大夫家中子弟参加学习,费用自行承担。

应天府府学授课之人,被称之为儒学教授,从九品的官阶,儒学教授之下的训导,同样是不入流的,没有任何的品阶。

不过没有人会小看儒学教授,尽管品阶很低,属于所有品阶之中最低的,殊不知朝廷之中的中级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和东阁大学士,这些个职位也不过是正五品,但想成为内阁大臣,必须成为其中之一的大学士,其中内阁首辅就是中级殿大学士,因为这代表了你的学识。

文人治理的国家,对学识是非常看重的。

郑勋睿实在不想去府学学习,其实这样的学习,学不到太多的东西,儒学教授和当初的教谕先生一样,都是拿着书本,摇头晃脑念得非常投入,诸多的生员之所以去学习,看重的还是相互之间的交流。

官办的府学、州学和县学,尽管得到了众多读书人的认可,但教学模式是僵化的,也是无法突破的,可东林书院、应社和复社就不一样了,授课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