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传奇-第3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见李定国吃惊的神情,张献忠再次开口了。
“官军这次是下狠心了,皇帝老儿征收剿饷,就是想着彻底剿灭义军,陈新甲和孙传庭带领官军进攻襄阳,贺人龙率领官军驻守新野和信阳,就是阻止我与闯王的联合,十余万的官军,听起来阵势了不得,义军中间有些人害怕了,特别是那些谋士,这些天总是在我的面前呱噪,烦死了,当年闯王身边的李岩、宋献策和牛金星等人,就是最大的教训,这些读书人根本靠不住,你回来的消息要是被他们知道了,还不知道会传出去什么风声。”
李定国很快明白其中意思了,微微点头。
“孩儿明白义父的做法。”
张献忠点点头,看着李定国,直接开口了。
“定国,你怎么看官军这次的进攻。”
“义父一定有应对的办法了。”
“不要管我怎么想,说说你的看法。”
李定国稍稍思索了一下,很快开口,看样子也是早有准备了。
“官军此番进攻的重点就是义父,目的是收复襄阳府城,战斗厮杀首先会在襄阳府城展开,贺人龙驻守新野和信阳,目的就是阻止闯王的驰援,孩儿估计,贺人龙暂时不会进攻闯王,一旦官军拿下襄阳府城,马上就会开始进攻郧阳。”
“嗯,你的分析不错,不过这样的分析,那些谋士也说了,你说说义军该怎么应对。”
“孩儿以为,死守襄阳府城,争取联合闯王,里应外合,打败官军的进攻。”
张献忠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哈哈大笑了。
“哈哈,不愧是我的孩儿,有勇气有魄力,继续说。”
“襄阳府城易守难攻,官军短时间之内不要想着拿下来,这期间孩儿与二哥、三哥可以想办法联系到闯王,争取联合闯王作战,就算是闯王不愿意出兵,问题也不是很大,二哥、三哥与孩儿麾下还有六万义军将士,战斗厮杀到关键时候,六万义军加入到战斗之中,一定能够取得作战的胜利。”
“说得好,不过我还有一个疑问,你为什么认为闯王不一定驰援襄阳府城。”
“义父的实力若是被削弱了,对闯王岂不是好事情吗,不过唇亡齿寒的道理,想必闯王也是明白的,官军一旦拿下了襄阳和郧阳,下一个目标是南阳和汝宁了。”
李定国二十岁的年纪,能够做出这样的分析,张献忠当然是高兴的,他站起身来,走到了李定国的面前,用拳头擂了擂李定国的胸口。
“不错,我也是这样分析的,闯王不一定会前来驰援,他巴不得我被官军打垮,要是我还在襄阳府城坚持,他是不会支援的,除非是官军拿下了襄阳府城,那个时候闯王就会出兵了,趁浑水摸鱼啊,可惜我哪里有那么容易被打败。”
“官军进入到襄阳府的时候,我采取的是示弱的方式,让官军嚣张,可惜效果不是很好,官军行动迟缓,没有很快发动进攻,所以这次我们遇到了劲敌,想必官军进攻襄阳府城,也会采取谨慎的战术,给义军造成一定的麻烦,不过府城内粮食充足,短时间之内问题不大的。”
说到这里,张献忠的神色严肃起来了。
“定国,你和刘文秀、艾能奇驻守郧阳,我不要你们回来驰援,你们应该明白其中的意思,官军十余万人,人数很多,你们直接驰援,和官军厮杀,不能够占据什么优势,也不大可能打败官军,可有一点,官军进攻襄阳府城,需要大量的粮草,他们若是准备打持久战,那就需要更多的粮草,所以接下来你们重点的目标,就是官军运送粮草的道路和队伍,官军开始进攻襄阳府城之后,不过抽调太多的兵力运送粮草,你们在侦查清楚之后,务必卡断官军粮草运输的路线,只要你们做到了这一点,官军肯定会崩溃,那个时候,我们就能够展开大规模的反击,打败官军了。”
李定国点点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旦官军的粮草被劫持或者被烧毁了,那十余万官军根本无法维持。
“定国,我们能够想到进攻官军的粮草运输,官军也肯定会注意这一点,所以你们不要着急,不要想着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卡断官军的粮草,要在官军进攻襄阳府城进入到焦灼的阶段,让官军的全部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到襄阳府城的时候动手,在这之前,你们不要有什么动作,老老实实守在郧阳。”
“孩儿明白了,孩儿回去之后,马上与二哥和三哥商议。”
“嗯,此次的战斗,你负责指挥,我已经写信了,你带着信函和玉佩,回到郧阳去,刘文秀和艾能奇都要听从你的指挥,你们可以商议具体作战的计划,但最终做出决定的是你,今日在府邸里歇息一夜,明日就离开府城,官军快要进攻襄阳府城了,情况随时可能出现变化,你要尽早赶赴郧阳去,做好一切的部署,记住,这件事情不要让你们三兄弟之外的任何人知道,绝不能够泄漏行踪。”
第六百八十七章两个步骤
崇祯十三年十一月初五,陈新甲、孙传庭等率领的大军,终于开始围堵和进攻襄阳府城了,这一场朝野关注的大战,在各方的关注之下拉开了帷幕。
流寇造反已经有十三年的时间,崇祯元年陕西就爆发了农民起义,绝大部分的流寇首领都被朝廷大军斩杀,剩下的李自成和张献忠等,已经是流寇之中最为杰出的首领,而朝廷剿灭流寇的战斗,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流寇不再以流动作战为主,而是占领城池与朝廷大军对抗。
内阁大臣、兵部尚书杨嗣昌的十面埋伏、四正六隅的作战部署,几乎是倾尽了大明王朝的全力,陕西、山西、山东、北直隶、河南、湖广、四川、江西以及南直隶等地都牵连进去了,共同参与到剿灭流寇的战斗之中,皇上下旨开始征收剿饷,专门为剿灭流寇所开销。
朝廷文武大臣对流寇的看法也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崇祯初年的时候,绝大部分的文武大臣对流寇都是持有同情态度的,认为流寇主要就是流民,因为灾荒的问题走投无路,迫不得已造反的,故而那个时候,朝廷对流寇的态度主要还是剿灭与招抚并存,且以招抚为主,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寇言而无信,每次接受朝廷的招抚之后,不长时间继续造反,这让朝廷彻底摒弃了招抚的策略,改为彻底剿灭。
陈新甲和孙传庭率领的大军,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开始了彻底剿灭流寇的战斗。
应该说朝野对于剿灭流寇的战斗,都是非常乐观的,这么多年过去,朝廷大军每一次的作战。几乎都是取得胜利,失败的次数寥寥无几,众人都以为,朝廷此番集中力量剿灭流寇,一定能够取得完胜,彻底平定北方的局面。不过很多人忽略了,曹文诏和卢象升这样的猛将,就是折戟在流寇手中的。
对此次剿灭流寇之战斗不看好的,人数不多,郑勋睿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
郑家军与流寇交战多次,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能够彻底剿灭流寇,流寇生命力之顽强,郑勋睿是有着不一般认识的。流寇能够死灰复燃的原因很多,表面上看,北方遭遇太多的灾荒,农户走投无路,吃不上饭,只有造反,根子里的原因,还是朝廷无法救济受灾的百姓。地方官府不在乎百姓的死活,导致流寇不断的发展壮大。
郑勋睿认为。皇上和朝廷已经无法改变大明王朝腐朽堕落、千疮百孔的局面,每一次的内忧外患,都在沉重打击大明王朝这艘不堪重负的巨轮,这艘巨轮已经面临颠覆的命运,或许皇上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收复襄阳府城的战斗。于十一月初六打响。
陈新甲和孙传庭排兵布阵还是经过了认真的思索,八万大军负责进攻襄阳府城,四万大军负责防御襄阳府城的周边,也就是防御刘文秀、李定国和艾能奇等人的驰援,同时保证粮草的供给。孙传庭负责率领大军进攻襄阳府城,陈新甲负责率领大军在外围防御。
刘良佐和左良玉两个总兵悉数加入到进攻的队伍之中。
在孙传庭的计划之中,进攻的主力任务由陕西卫所军队负责。
陕西卫所军士展现出来的强悍战斗力,让孙传庭很是感慨,从陕西卫所军士的身上,他时常想到郑家军,可惜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郑家军没有参与到剿灭流寇的战斗之中。
驻守襄阳府城的流寇,其中一万人为水师,护卫襄阳府城的南面、东面和北面的水域,张献忠当初攻陷襄阳府城,几乎缴获了襄阳水师所有的战船,经过了改造和训练之后,其麾下一支强悍的水师队伍诞生。
孙传庭首先需要打败的就是这一万水师。
可打败这一万水师,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尽管说湖广总兵左良玉麾下有水师,可惜其战斗力不堪一提,这么多年过去,大明遭遇的战斗,几乎都是以陆路为主的战斗,水师已经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这么不死不活的维持,怎么可能有什么战斗力。
冬季的江面,基本都是平稳的,有利于作战的双方部署。
这就预示着,惨烈的厮杀首先在双方的水师之间展开。
襄阳府城周遭的江面异常的宽阔,想要绕开水师直接进攻府城,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孙传庭尽管非常着急,但必须要打败流寇的水师,才能够真正开始围攻襄阳府城。
直接进入襄阳府城南门的陆路,早就被张献忠布下重兵把手,而且水路和陆路相互之间可以支援,从理论上来说,必须要打败流寇的水师,才有可能真正的控制陆路,这样的现实条件,让孙传庭别无选择。
江面上的战斗只能够依靠左良玉麾下的水师。
孙传庭将作战的命令下达给了湖广总兵左良玉。
左良玉是有私心的,这一点早就显露出来,驻扎在武昌府的时候,他麾下号称十余万的大军,尽管增援襄阳府城的时候,遭受到了一些损失,但绝大部分的军士还是回到了武昌府,左良玉的实力没有遭受到太多的损耗,此次陈新甲和孙传庭共同商议之后,决定抽调湖广军队参加剿灭流寇的战斗,左良玉是很有怨气的。
左良玉仅仅抽调了三万人加入到大军之中,剩下的三万多人,依旧驻扎在武昌府,这里是他左良玉的地盘,由不得外人插手。
在左良玉看来,剿灭流寇的战斗是朝廷直接负责的,也就是五省总督孙传庭负责的,与湖广没有太多的关系,故而当初孙传庭指挥战斗的时候,左良玉是阳奉阴违的,兵部左侍郎陈新甲来到武昌府,左良玉发现情况不对,不敢继续怠慢,才真正投入到战斗之中。
孙传庭要求左良玉率领大军,首先展开战斗,打败流寇的水师,左良玉敏感的察觉到,这是一场不一般的战斗,就算是打败流寇的水师,他麾下的军士损失也是异常惨重的。
如此的情况之下,左良玉采取了一个擦略,拖。
他不断的派出水师侦查对方的动静,同时将战斗厮杀存在的诸多问题禀报给陈新甲和孙传庭等人,暗地里注意和监军王永吉搞好关系。
原定于十一月初十展开的总攻,一直到十五日,尚未有任何的动静,至于说那些小规模战船之间的交手,根本就不算是什么战斗。
也就是说,从十一月初六就开始的战斗,一直到十五日,足足过去了十天的时间,大规模的战斗尚未展开,都是一些零星的交手,以及双反相互之间的侦查和刺探。
孙传庭肯定是不能够容忍这等局面出现的,他开始督促左良玉,马上对流寇的水师发动总攻,务必在五天的时间之内,也就是在二十日之前,彻底打败流寇的水师,左良玉提出来的所有困难,能够解决的孙传庭悉数解决,不能够解决的干脆利落的驳回去。
左良玉拖的办法无法维持了,他暗地里找到监军王永吉,提出来要求,既陆路和水路两面同时展开对襄阳府城的进攻,这样就能够分散流寇水师的部分力量,让他麾下的水师承受的压力小很多。
左良玉一切的想法,无非是想着保存实力。
左良玉的这个建议,自然得不到孙传庭的支持。
进攻襄阳府城的战斗,因其特殊性,本来就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打败流寇的水师,占领所有的江面,第二个步骤是对襄阳府城展开直接的进攻,拿下府城。两个步骤的战斗环环相扣,一旦流寇的水师被打败,陆路的进攻马上开始,流寇没有调整和歇息的时间。
第一个步骤的进攻,若是投入大规模的步卒,必然影响到第二个步骤的实施。
十一月十五日的夜里,孙传庭对左良玉下了最后的通牒,必须按照原来的战术计划实施,不能够继续拖延,不管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十六日都必须展开大规模的进攻。
监军王永吉不好继续支持左良玉,应该说他能够想到的办法,全部都用了,给与了左良玉不少的粮草,也帮助左良玉陈述了诸多的困难,不过大战在即,王永吉还是能够分得清厉害祸福的,他不可能因为支持左良玉,让自身陷入到麻烦之中。
左良玉无法继续推脱,军令如山倒,若是真的惹怒了孙传庭,他这个总兵怕是当不成了。
十五日的深夜,游击将军以上的军官,悉数集中在左良玉的中军帐。
左良玉开始部署作战的任务了,十一月十六日展开总攻,务必在五天的时间之内打败流寇的水师,为了保证作战的顺利,左良玉一口气派遣了两万的军士,其中五千人负责在陆路展开进攻,其余一万五千人则对流寇的水师展开围攻。
外围驻守的陈新甲,对孙传庭的部署表示了明确的支持,且再次督促早点展开进攻,不能够拖延时间了。
左良玉已经没有了退路,必须要开始厮杀了。
第六百八十八章郑家军的建制
郑家军总人数已经达到了十二万,分别驻扎在陕西西安、山东的蓬莱、复州、金州以及南直隶的淮安、南京等地,其中陕西三万人,山东五万人,包含驻扎在蓬莱的一万水师,淮北一万人,南京三万人。
郑家军人数达到这个规模之后,暂时固定下来,按照郑勋睿的意思,停止招募军士。
郑家军一共七十个营,其中骑兵营三十个,神机营二十五个,炮兵营四个,斥候营四个,执法营四个,亲兵营两个,女兵营一个。
郑家军的建制,一直都是按照卫所军队之要求编营的,虽说后来进行了一些改变,例如骑兵营和神机营都是按照两千人的编制进行编排,但总体的格局是按照卫所军队进行的,这样的建制,随着郑家军规模的扩大,越来越不能够适应了。
军队是根本,没有强悍的军队,一切都是枉然。
郑勋睿是穿越之人,明白这一切的重要性吗,他终于下定决心,要对郑家军的建制进行大规模的改动了,这一次的改动,将彻底突破大明王朝对军队的编制要求。
郑勋睿之所以对郑家军要进行大规模的建制改动,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淮安火器局生产的大量毛瑟枪、红夷大炮、弗朗机装备到了军队之中。
随着火器的普及,骑兵营的作用明显下降,无论是野外的战斗,还是攻城拔寨,火器都将发挥出来决定性的作用。从军队的开销方面来说,骑兵营的开销是最大的,战马的消耗比军士要大很多。
军队的建制,自秦朝以来,经历了很多的变动。但万变不离其宗。
郑勋睿重点考虑的是综合性编制军队,还是专业性的编制军队。
所谓综合性编制军队,就好比是几百年之后的大军区编制一样,军队之中涵盖了方方面面,陆海空一应俱全,所谓专业性编制军队。那就是明确骑兵营、炮兵营、神机营等等,相互之间可能有一定的交叉,但保持各自的重点。
两种编制军队的性质,各有各的好处。
郑勋睿偏向于综合性编制军队。
包括郑锦宏、杨贺、刘泽清、洪欣涛、洪欣贵、洪欣瑜、王允成、郑凯涛等郑家军的总兵和副总兵,也是赞成综合性编制郑家军。
综合性的编制郑家军,已经展现出来不一般的气势,严格说起来,只有皇上和朝廷才有资格综合性编制军队,且郑家军就是朝廷编制的军队之中的一部分。现如今郑勋睿单独将郑家军实行综合性编制,表露出来的意味就不一样了。
大明军队分为两个系统,第一个是卫所制,这是沿袭几百年的军队编制,另外一个就是卫所制度逐渐不适应形势之后出现的总兵领兵制度。
郑勋睿不打算突破这个制度,他计划将两种制度结合起来。
按照郑家军所处的地域,郑勋睿将郑家军分为三块,南直隶为第一块。山东为第二块,陕西为第三块。分别以第一军、第二军和第三军称呼,在第一军、第二军和第三军的基础之上,设立旅一级的建制,以一万人左右的军士为一个旅,旅直辖营,每一营依旧是两千人左右的编制。
如此郑家军就形成了以军、旅、营为骨干的编制。不过关于军、旅、营的编制称呼,仅限于郑家军内部,对外是不公开的,避免引发皇上和朝廷过度的猜忌。
第一军、第二军和第三军都是混合型编制,包含有骑兵营、神机营、炮兵营、执法营、斥候营、骑兵营等等。第一军有专门的女兵营,第二军有专门的水师。
每一军之中,单独设立炮兵旅,突出炮兵的重要作用,第二军之中单设水师旅。
南直隶的第一军辖下四个旅,山东的第二军下辖五个旅,陕西的第三军辖下三个旅,每一旅由参将直接指挥,辖下五个到六个营,每一营由游击将军直接指挥。
军、旅、营都需要配备参谋官,由相应级别的军官担任,譬如说军一级的参谋官,必须由副总兵担任,其作用相当于监军,或者说几百年之后的政委。
军官的配置方面,严格要求,不得突破,每一军配备两名副总兵,六名到十名参将,三十名到五十名游击将军,游击将军以下的军官,按照原有的编制,不予变动。
郑锦宏依旧为郑家军的总兵,统领整个的郑家军,名义上领导郑家军的调查署。
南直隶的第一军,由刘泽清直接指挥,洪欣贵出任总参谋官,山东的第二军,由杨贺直接指挥,王允成出任总参谋官,陕西的第三军,由洪欣涛直接指挥,郑凯涛出任总参谋官。
内心里面,郑勋睿还是很想彻底打破大明军队之建制,重新来进行编制的,不过目前的时机不是特别的成熟,再说郑家军的将士,也不一定能够接受几百年之后的那些称呼,而且在郑勋睿的内心,还是有着浓厚的情节,那就是他率领的军队,将成为全世界的楷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