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传奇 >

第453章

明末传奇-第453章

小说: 明末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关京城道路以及房屋的修缮,这是皇上亲自给工部下旨的,京城是大明王朝的颜面,随着大明王朝的兴盛,世界各地大量的人员将来到京城。他们对大明王朝的印象,以及对大明王朝的膜拜,很多时候就体现在对京城的观察之中。

工部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修缮整个的京城,包括北直隶的道路。

朝廷以及废除了徭役,所有道路沟渠整修。以及京城的修缮事宜,都需要地方官府拿出来银子,雇佣人员来完成,也正是这种招募人员做工付工钱的办法,让所有工程的进展都是非常顺利的,大量的百姓参与到整修道路沟渠以及修缮京城的事情之中,地方官府和工部不需要操心人员是不是足够的问题。

京城的修缮持续了大半年的时间,一直到九月底才彻底完成,修缮工程完成之后。迎来的第一批客人,就是欧洲皇室以及东南亚的客人。

京城道路的修缮是非常讲究的,几乎都是花刚岩石,而且经过了仔细的打磨,铺在地上看上去非常的整齐,道路的两旁一般都是工部设计出来的花台,里面种着不少的花草,包括春夏秋冬都会盛开的各类不同的花木。

一些道路的两旁种树了。沿湖的周边基本种植的是柳树,其他地方种植的大都是白杨树。

京城大大小小的商铺。也按照朝廷提出来的要求进行了修缮,当然朝廷对商贾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重点解决的是脏乱的问题。

皇上对京城道路整修城池修缮的关心,到了事无巨细的程度,让内阁大臣最为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皇上要求京城之内不得乱扔废物。凡是生活在京城的官吏百姓,以及从外地来京城的人,都要遵守这个规矩,否则就要遭遇到五城兵马司的查处。

京城以及是焕然一新,这个干净整洁富庶的京城。让百姓感觉到舒适,更是让进入京城的欧洲以及东南亚的海外人士震惊。

礼部将诸多海外客人安排在驿站居住,此次前来的人员超过千人,除非是驿站,其余的地方是无法安排的,至于说西班牙、葡萄牙与荷兰的三位公主,同样安排在驿站居住,只不过她们都是单独的小院,条件比其他的人好一些。

进入到驿站居住之后,这些海外人士认为,大明朝廷对他们的管辖一定是非常严格的,不管怎么说这里都是大明王朝的京城,规矩肯定很多,包括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驿站。

不过让所有人预料不到的是,礼部官员告诉众人,皇上三天之后才会在紫禁城接近诸位,这三天的时间,众人可以自由活动,到京城各地看看,只不过紫禁城和官府所在地是不能够进入的,其余地方没有任何的限制。

西班牙、葡萄牙与荷兰皇室的代表,是欧洲皇室代表之中地位最尊贵的,西班牙皇室代表、国王的弟弟曾经在路上发表了感慨,此番进入京城,也是他首先告诫众人一切的行动都需要小心,在他的印象里面,欧洲可没有那么自由,下等人和上等人之间的区分是非常严格的,若是下等人触犯了上等人的权威,等待的很有可能是断头的局面,面对如此富庶的大明王朝,他同样认为这里规矩一定很多。

礼部官员告诉众人可以在京城内部四处走动的时候,众人以为听错了。

还是以西班牙皇室代表、国王的弟弟为首,一行人决定吃饭之后出去走走看看。

吃饭的过程,也让诸多的海外人士吃惊,特别是欧洲皇室的代表,尽管他们身为皇室代表,在欧洲以及是顶尖的存在,可是在吃饭上面,他们还真的没有多少的讲究,来到京城品尝大明的美食,让他们感觉到舌头不够用,胃不够大。

大明美食的出现,也需要感谢皇上,在这之前大明酒楼与客栈之中不存在有什么炒菜,而皇上发明了炒菜,且都是用铁锅炒菜,这种炒出来的菜肴,与煮蒸炸的菜肴味道有着很大的不同,且能够炒出更多的美味,时间上面也快很多。

皇上创造出来的炒菜,很短时间之内风靡大明南北,就连大清国都出现了炒菜。

这些海外人士,开始在大明京城之内闲逛。

他们当然不会无所事事的在大明京城闲逛,他们需要从大明京城了解很多的东西。

不过让诸多海外人士没有想到的就是,大明的京城太大了,分为内城和外城,一天的时间根本就不要想着能够走遍整个的京城,三天时间过去的时候,很多的海外人士尚未完全走遍大明京城,一直到他们与京城内那些同样来自海外的人员交谈,才明白不要说三天的时间,就算是用上十天的时间,也不要期盼用双脚走遍整个的大明京城。

大明京城内有专门的一帮人,这些人会说欧洲的话语,这些人包括不少来自于海外的人士,也有大明的汉人,这让诸多海外之人感觉到方便,他们每日里联系这些人,到处去走走看看,听着相关的介绍。

在欧洲非常稀奇和金贵的茶叶、丝绸和瓷器等等东西,在这里到处都是能够看见的,就连海外一些夜明珠和骏马之类的,在这里同样能够看见。

三天时间的游荡,让欧洲诸多皇室代表感触异常的深刻,更是让东南亚各地代表顶礼膜拜,大明王朝在他们的眼里是真正无敌的王朝。

京城里面海外人士很多,这些人或者是在京城做生意,或者是在这里求学,或者是在这里做事情,大明朝廷非常的开放,不拒绝来自于海外之人,只要你真正的有能力,就可以在这里生活下去。

从这些海外之人的嘴里,诸多的皇室代表真正知道了,大明地域非常之大,地方是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荷兰面积的几百倍甚至是上千倍。

欧洲皇室代表领略了大明京城酒楼之繁华,也见识了青楼女子的多才多艺。

三天时间过去了,欧洲皇室代表分别写好了自身的感受,以及对大明王朝的认识,这些东西他们都是要带回去的,让本国皇室参考,东南亚各地的代表,务实很多,他们以及决定服从大明王朝的领导,也要得到大明王朝的庇护。

各自感受尽管不同,可他们有一点认识是一样的,那就是大明王朝是最为富庶和强悍的王朝,千万不要想着与大明王朝作对,不管你距离大明王朝有多远的距离。

这一次觐见大明皇上,也让诸多海外人士格外的重视了。

唯一不同的是三位公主,她们来到大明,要嫁给大明皇上,从此就远离了家乡,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前途茫茫,这绝不是什么好事情,所以一路上她们的精神不是很好。

不过进入到大明之后,三人的神情慢慢变化,一路上见识到大明的富庶,而来到京城之后,联系几天在京城闲逛,更是让她们认识到,她们来到了一个最为富庶的地方,这里绝不是欧洲可以比较的,能够生活在如此富庶的地方,而且地位尊崇,对于她们来说绝不是什么坏事情,至于说对家乡的思念,那是无法避免的,不过经常有很多来自于她们家乡的人,更是有很多的人以及在大明京城生活,成为地道的大明人。

三位公主从礼部官员的口中得知,在户部的某个地方,有好几百个海外之人做事情,而在大明皇家银行的海外之人,那就无法详细统计了。

居然有海外之人在大明朝廷做官,一种异样的感受蔓延在三位公主的心头。

第九百四十五章万国来朝(3)

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非常的忙碌,如此多的外国使节来到大明京城,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京城的官驿爆满,几乎无法接待各地赴京的官员,内阁大臣、礼部尚书杨廷枢更是亲自过问诸多的事情。

礼部这一年几乎没有什么清闲的时间,上半年主要忙于科举考试的事宜,以及不折不扣落实关于科举考试变革的诸多事宜,一直到六月份,殿试进行完毕,这一场从瑞元二年开始的科举考试,才基本告一段落,被录取的三百名进士,分别进入到国子监、翰林院以及大明皇家政策理论研究院,进行更加进一步的深造,这些被录取的进士,只有在培训合格之后,才能够由吏部安排到各级部门做官做事。

万国来朝的事宜,无疑也是由礼部全程筹谋的。

内阁次辅周延儒统领万国来朝的事宜,内阁大臣杨廷枢则是负责具体办理。

周延儒和杨廷枢都没有预料到,此番进入京城的海外人士,以及大明周边的使者有如此多的人,大大小小的使者接近两百人,加上跟随他们一同来到京城的随从,总人数超过两千人了,所有接待和安排的事宜,都需要礼部安排妥当的。

周延儒和杨廷枢充分发挥了自身的能力,力求安排好每一件事情。

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们也曾经就诸多的细节事宜,启奏皇上,谁知道皇上对这些事情根本不做出任何的指示,明确要求周延儒和杨廷枢两人全面负责。

时间已经到了十月下旬,京城的气候开始变得冷起来了,按照周延儒的安排,来到大明京城的诸多使节,十一月初一拜见皇上。接着礼部组织他们到南方去看看,重点是到南京去看看,最终在十二月返回京城,在大明过春节之后离开。

如此的安排,有着炫耀大明强盛富庶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向这些时节展示大明商贸的发达。以及大明朝廷对商贸的重视,不管是陆地上的商贸,还是海外的贸易,他们都是要按照大明朝廷确定的规矩来的。

皇上的意思是很明确的,你想着让别人按照你确定的规矩做事情,那么就要在别人的面前展示出来强大的实力,牵涉到利益的事情,你想着让别人主动服从,基本没有什么可能性。唯有从实力上面压过别人,让别人真正的佩服你,你制定的规矩才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

诸多的准备事宜,从洪欣贵、王小二和郑芝龙从巴达维亚写来奏折的时候,就进入到倒计时的状态之下,包括船队在什么地方停靠,沿路的安全保卫等等问题。

这里面还有一个细节,那就是对诸多使节是不是需要限制的问题。人家远来是客,招待方面是需要做好的。不过大明朝廷有着自身的规矩,这些使节来到大明,就要遵守大明的规矩,这就意味着是不是需要限制诸多使节的行动。

对于整个安排事宜几乎没有怎么过问的皇上,在这件事情上面发话了,皇上的意思是不需要限制这些外来的使节。他们想到什么地方去看都可以,就算是进入到京城了,想着在京城到处走走看看也是可以的,既然大明朝廷想着展现自身的实力,那就需要让这些外来的使节心服口服。限制人家的行动,只会让人家觉得不舒服,甚至是怀疑大明的富庶和强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明各级官府和官吏,必须要明白这个道理,在面对诸多国外使节的时候,要有着强大的自信,今后这样的情况很多,源源不断的会有海外之人或者域外之人进入到大明,况且朝廷已经明确了规矩,对于海外或者是域外之人来到大明做生意,甚至是在大明生活的,都要予以接纳,只要这些人按照大明各项规矩做事情,遵守大明的法律法规。

皇上还特别强调了一点,对于那些海外和域外来的人,要以诚相待,要时时刻刻展现出来大明的强大和包容,这方面大清国就是活生生的教训,大清国那种自认为满人最为强悍、高人一等的做法,就是鼠目寸光,汉人切记不要自高自大,要善待其他民族的所有人。

皇上的这个提醒,周延儒和杨廷枢是不折不扣执行的。

域外之人,长相与大明之人差别不是很大,他们也更加容易的融入到大明之中,而那些海外之人则有一定的困难,这些人的长相与大明之人完全不一样,头发、眼睛、皮肤等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区别,有的是金发碧眼,有的是全身黑黑的皮肤,初期会引发百姓的好奇,譬如说在北方的某些地方,海外之人就曾经引发过围观和议论。

不过这种情况在大一些的城池里面都不存在了,特别是在京城,要知道在京城的海外人士已经很多了,包括大明军队之中,也有不少海外之人,户部的对外贸易司,好几百人都是海外之人,大明皇家银行里面,海外之人更是比比皆是,这些人同朝中的官吏一样,按时上朝,每日都穿行于京城各地,老百姓早就习惯了。

由此一种新兴的行业也逐渐诞生出来,那就是语言交流事宜,一些人专门从事语言交流方面的事宜,帮助这些海外之人与大明的官吏、士大夫、商贾和百姓交流,大明皇家理论和政策研究院也遵照皇上的圣旨,专门吸纳这方面的人才,负责对京城官吏进行培训,让诸多的官吏也明白一些简单的海外话语。

现如今,就连皇后娘娘文曼珊,都知道不少海外之话语,甚至还能够直接与那些海外之人对话了。

诸多海外和域外的使节进入大明海域之后,礼部就开始了全面的统筹。

内阁大臣、兵部尚书熊文灿代表朝廷,前往天津港迎接,主要还是考虑到洪欣贵等人在海上战斗以及海外远征取得的胜利,这些海外使节进入到京城之后,诸多的接待事宜,就是礼部完全负责了。

让周延儒和杨廷枢头疼的是如何接待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荷兰皇室三位公主的事宜。

这件事情在朝中已经传为美谈,正是因为大明王朝的强大,让海外之人心服口服了,人家将皇室的公主都送来了,求着嫁给皇上,不过据说皇后娘娘对这件事情不是特别的满意。

这也难怪,皇上在女色方面几乎没有多大的追求,进入京城登基称帝之后,决不同意什么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安排,除开迎娶了皇贵妃朱徽娖之外,就没有迎娶其他的嫔妃,皇后娘娘对这一点也是很满意的,谁知道如今欧洲的皇室突然送来了三位公主,都是要嫁给皇上的,作为女人,皇后娘娘内心不可能那么舒服。

据说洪欣贵和郑芝龙两人去拜见了皇后娘娘,离开皇宫的时候,头上的冷汗都没有来得及完全擦去。

这当然是下面的传闻了,真实的情况外面是不可能知晓的。

使节朝见皇上的日子眼看着临近了,紫禁城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皇上也开始重视这件事情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大明王朝兴盛的标志,这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今后或许很多的使节都会前来大明京城朝拜,不过如同这一次的规模,基本不会出现了。

朝见的仪式必定是在紫禁城的奉天殿举行的,这里本来就是举办各种大型隆重的仪式的地方,而这一次的朝见仪式,皇上、皇后娘娘以及诸多的嫔妃都是要参与的,朝见的仪式分为了几个层次,其中就包括献俘以及庆贺海外作战胜利的仪式。

朝见仪式结束之后,由吏部、礼部和兵部组成的团体,还要与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荷兰的皇家使者谈判,也就是关于如何处置俘虏的问题,要知道这些俘虏基本都是这三个国家的人,而且那么多大型的战船,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京城四品以上的官员,都是要参加这次朝拜仪式的。

周延儒和杨廷枢也遇到了一些具体的问题,究竟该如何的布置如此隆重的朝拜仪式,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也没有经验,好在翰林院保存的诸多文书之中,有明成祖朱棣接见外来使者朝拜的记载,虽说不是特别的齐全。

皇上对于这件事情,倒是看的很开,他告诉周延儒和杨廷枢,朝廷定下了这么多的规矩,这朝拜一事同样可以确定新的规矩,不一定要完全按照以前的套路进行,只要这一次确定下来的仪式是合适的,那今后就按照此等的仪式来办理。

于是,为了仪式如何进行的事宜,内阁专门商议,包括礼部的鸿胪寺,也提出来了若干的建议,但有一点皇上非常明确,那就是海外和域外的使者,不需要强求跪拜,每个地方的礼仪不一样,要尊重海外的规矩。

几个月的忙碌,眼看着朝见的仪式就要进行了。

主持此事的周延儒和杨廷枢,内心肯定是期待的,也是非常激动的,若说洪欣贵在海外的征战和远征是奠基之战,那么此次的朝拜,就是奠基仪式了。

第九百四十六章万国来朝(4)

瑞元三年十一月初一,辰时。

紫禁城,奉天殿。

主持整个朝拜仪式的周延儒和杨廷枢两人,卯时不到就来到了奉天殿,这是一次开创历史的万国来朝,必将被历史铭记,作为主持如此盛大仪式的周延儒和杨廷枢,怎么可能不激动,他们非常清楚,随着仪式的进行,这一幕必将被后世子孙永远铭记。

丹墀上面,长条形的檀香木桌已经摆好,木桌上面覆盖着黄色的绸布,两叠文书摆放的整整齐齐,主持仪式的周延儒和杨廷枢,将在仪式开始的时候,各自手持一叠文书。

紫禁城外,京城四品以上的官员,各国使节以及被擒获的部分俘虏,都在等候。

红色的城门缓缓打开,礼部以及鸿胪寺的官员引领众人,缓步进入到城门之中。

皇宫之内的太监依旧是存在的,不过他们已经不能够参与到任何的政事之中。

京城官吏早就习惯了,只是绝大部分的使节都没有见过如此的场景,进入到甬道之后,一种庄严的气氛油然而生,本来在外面还在低声说话的诸多使节,脸色变得严肃起来,默默的跟在队伍之中,朝着紫禁城里面走去。

辰时一刻,众人按照礼部和鸿胪寺官员指定的位置站好了。

已经到了十一月,气候很是寒冷,站在奉天殿之外,感受着呼呼吹过的寒风,还真的是难以长时间忍受,不过寒风瑟瑟,队伍很是整齐,没有谁说话,甚至听不见咳嗽的声音。

辰时二刻。皇上的御辇出现在奉天殿外面,不过皇上并未在里面,按照规矩来说,皇上将从奉天殿后面的门直接进入大殿,此刻皇上的御辇出现在奉天殿外面,预示着皇上已经进入到奉天殿。朝拜的仪式马上就要开始了。

果然,领侍卫内大臣梁兴力出现在奉天殿外面,这预示着皇上已经进入到奉天殿。

内阁首辅徐望华带着诸多内阁大臣,进入到奉天殿,他们要率先拜见皇上。

不过几分钟时间,所有内阁大臣走出了奉天殿,站立在队伍的最前面,周延儒、杨廷枢和梁兴力三人直接来到了丹墀之上。

梁兴力首先开口。

“皇上有旨,仪式正式开始。。。”

随着梁兴力的开口。皇上走出了奉天殿,站在了殿外,跟随在皇上身边的是皇后娘娘。

所有人都看到了精神抖擞的皇上,以及显露出雍容华贵气息的皇后娘娘。

其余的嫔妃,则是跟随在皇上和皇后娘娘的身后,跟着走出了奉天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