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传奇-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题,要说草原部落进攻,基本没有多大的可能,谁也不愿意无缘无故的厮杀。”
“也正是此等的原因,榆林边军长时间的处于闲置的状态,包括宁夏的前中后三卫。”
“这等的情形不能够继续延续下去,坚决不能。”
郑勋睿说的斩钉截铁。
“奏折已经呈奏到兵部和内阁,想必很短的时间之内,就会有消息的,至于说朝廷如何的部署安排,我不知道,但榆林边军,肯定不会继续窝在这里了。”
“刘总兵,你麾下的军士已经有四万五千人,从即日起调整兵力的部署位置,留下三万人固守榆林边镇,其余一万五千军士,做好出征的准备。”
“郑锦宏、杨贺,郑家军做好一切的准备,朝廷的敕书抵达之后,全军出动。”
众人散去之后,徐望华留下来了。
“大人,属下担心,兵部的敕书,会要求榆林边军继续固守,毕竟边镇的军士,很少抽调出去的。”
“徐先生,你不用担心,我可以断定,朝廷此次一定会改变主意的,不过希望他们能够清醒,让榆林边军能够自行决定征伐的计划,若是兵部详细规划一切的行动,那他们就不配留在京城,不配在兵部做事情了。”
徐望华点点头,对于郑勋睿的判断,他不会有丝毫的怀疑,毕竟前面有太多的例子。
“后金鞑子征伐察哈尔部落,如今察哈尔部落已经归降,这让大同、宣府等地,直接处于危险之中,兵部会不会考虑到这些地方的危险,让榆林边军直接进入大同,或者是宣府驻守,属下有些担心出现此等的情况。”
“我也想过,兵部若是做出这等的安排,那延绥各地就无法继续支撑了,兵部真的发出如此的敕书,那我就会亲自赶赴京城,到兵部去理论,我就要问问他们,是不是想着陕西、山西、河南以及四川等地悉数不得安宁,是不是想着北方的所有防线都要崩溃。”
屋里沉默下来,迈出这一步是艰难的,但这一步必须要走正确,若是遭遇到外力的破坏,那前面做的所有努力,都将白费了。
第二百零一章苏蛮子的功劳
朝廷的敕书迟迟没有来,郑勋睿有些沉不住气了,毕竟他经过了缜密的思考,才下定决心写出奏折的,而且他还给文震孟写信了,阐述了朝廷调动边军剿灭流寇的必要性,奏折应该早就到朝廷了,可迟迟没有回音,这究竟是什么情况。
朝廷的敕书没有到,杨廷枢的信函却到了,说到朝廷的重要调整。
杨成因年事已高,准予致仕,兵部左侍郎范景文出任南京兵部尚书、右都御史,参赞机务,这预示着南直隶的最高领导人调整了,洪承畴不再兼管陕西,甘学阔出任陕西巡抚。
早在崇祯五年,应天府府尹刘宗周就调整到顺天府,出任顺天府府尹,监察御史唐世济出任应天府府尹。
这个调整,与杨廷枢息息相关,毕竟杨成是杨廷枢的爷爷,杨成致仕,意味着杨廷枢可以依靠的力量短缺了一大块。
郑勋睿倒不是特别重视这一次的调整,他的全部精力,都在郑家军这边。
接近两年的时间过去,郑锦宏的情报网络慢慢铺开了,以辽东、京城、南京三个地方为重点,同时开始渗透到流寇的内部去,毕竟延安府是流寇诸多头目的家乡,所以这样的渗透工作,是很好展开的,谁都关心家里的情况,意志不坚定的流寇,得知家乡的变化之后,脱离队伍回家了,意志坚定之人,留在了队伍之中,但也会托人给家里带信,再说郑家军之中,就有不少以前是流寇的。
利用这个机会,郑锦宏大力发展流寇的内线。
这条内线的发展速度是最快的,特别是在车箱峡之战以后,郑锦宏的主要精力,就是集中到这一条暗线的发展了,通过努力,有关流寇的情报,源源不断的汇聚到延绥镇来。
发展的速度虽然快,可郑勋睿还是不大满意,毕竟很少有人能够打进流寇的核心圈子里面去,只有打进他们的核心圈子,才能够知道最为重要的情报。
十二月到来了,朝廷的敕书依旧没有到。
徐望华面带笑容,带着苏蛮子来到了巡抚衙门,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苏蛮子经过了亲兵营所有严酷的训练,硬是挺过来了,就连郑锦宏和杨贺两人都感觉到吃惊,毕竟是少爷亲自安排到亲兵营的,而且是徐望华介绍的,他们特别的重视,在训练的过程之中,加大了训练的力度,可苏蛮子全部都承受下来,而且是一声不吭。
郑锦宏和杨贺两人给与苏蛮子的评价很高,认为苏蛮子是天生的军人,日后大有前途。
郑勋睿也知道这些情况,已经将苏蛮子吸纳成为他的核心护卫之一,直接跟随在洪欣瑜的身边,郑勋睿的核心护卫,需要轮流守护在巡抚衙门,护卫巡抚衙门的安全。
苏蛮子被吸纳为核心的护卫之一,这是第一次来到巡抚衙门,执行守卫的任务。
郑勋睿对每一个核心护卫的情况都了解的,毕竟这些护卫时时刻刻跟随在他的身边,要是不能够掌握底细,自己都不知道危险什么时候来临。
进入厢房,拜见郑勋睿的时候,苏蛮子脸上的神色好了很多,阴霾早就不见了。
“苏蛮子,你很不错,郑将军和杨将军对你的评价都是很高的,不过你也不要自得,不要以为在我的身边做护卫就满足了,你要想着未来,或许有一天,你会率领千军万马作战。”
苏蛮子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
“属下听从大人的安排,一切以大人命令是从。”
郑勋睿笑了,他知道这些话,肯定是徐望华教的,否则苏蛮子一个军人,大字不识,说不出来这种文绉绉的话语。
“好了,你是军人,不是读书人,和我说话就不要那么文绉绉的,徐先生教你这些,你肯定学了很长的时间,自己也憋得难受,我听着也古怪,张的五大三粗的,说话细声细气的,你要是这样在洪将军的面前说话,他肯定不耐烦,还要训斥你的。”
苏蛮子的脸一下子就红了。
“属下知道了,属下就是不会说话,先生才教的。”
“谁都会说话,就看说的多和说的少,你在军营训练的时候,和诸多的将士有不少话说啊,谁敢说你不会说话,你是军人,要是将来成为了将军,面对下面的军士,之乎者也一大堆,军士能够听懂吗,所以说保持本色就好,你可不要想着成为读书人。”
“是,可属下在大人面前说话,不能够太随便。”
郑勋睿苦笑着摆手。
“好了好了,徐先生都教你一些什么啊,你不要跟着学,否则将来真的不会说话了,以前怎么说话的,今后就怎么说,我身边的护卫,说话都非常直接,不会藏着掖着,你要是听徐先生的,说话文绉绉的,他们肯定不习惯,怕是看不惯你。”
“这没问题,属下和他们说话的时候,很随便。”
“在我的面前也要随便,你说我的贴身护卫,要是说话还要思考,考虑什么能够说什么不能说,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应对,难道还要思考之后说出来,那岂不是耽误了时间,你以前在宁夏卫当兵,知道部队的规矩。”
“属下知道了,郑家军的军规严格多了,根本不是宁夏卫可以比较的。”
郑勋睿点点头,准备要苏蛮子出去当值。
这个时候,苏蛮子突然主动开口说话了。
“大人,属下在宁夏卫的时候,和百户大人的关系很好,前不久百户大人捎来口信,说是让我跟着他干。”
“哦,这个百户如今干什么,在什么地方。”
“他在流寇的队伍里面,说是跟着罗汝才,是罗汝才手下的军官。”
郑勋睿笑了笑,可脸上的笑容很快凝固了,苏蛮子说这些话,可能是想着表达忠心的,但在他看来就不一样了,这是一条绝佳的暗线,要是能够策反这个百户,那就可以获取到绝对重要的情报了。
曾经的宁夏卫百户,官职的确不大,属于基层的军官了,就算是留在宁夏卫,几年时间过去,能够升迁到副千户,就算是不简单了,可是这样的人进入到流寇队伍之中,那就不一样了,要知道流寇的绝大部分军士,都是农民和流民,没有多少的军事素养,哗变的军官和军士,是流寇队伍之中的绝对主力。
“这个百户,投靠流寇多少年了。”
“崇祯二年投靠的,当时属下因为父亲死了,所以回家了。”
郑勋睿的神情更加的严肃,让苏蛮子的脸色都有些变化了。
可以预计,这个百户在流寇之中的地位不一般,是非常重要的将领,以明军百户的身份,进入到流寇队伍之中,肯定是军官,六年时间过去,能够坚持到现在,可以说是核心的军官之一了,怕是罗汝才麾下最为重要的军官之一了。
“苏蛮子,今日当值的事情,你暂时不做了,就在巡抚衙门等候,一会郑将军找你。”
苏蛮子吓得扑通跪下,脸色也变了。
“大人,属下是忠心的,什么都没有想,属下的命是大人给的,属下绝不会投降的。。。”
郑勋睿连忙拉起了苏蛮子。
“苏蛮子,我没有怀疑你,你想多了,一会郑将军找到你,你就明白意思了,你肩负的责任重大,要是做好了这件事情,可以立下很大的功劳,到时是郑家军会论功行赏的。”
苏蛮子站起来之后,很是迷糊,他不知道会接受什么样的任务。
郑锦宏和徐望华进入了厢房,两人尚未来得及开口,郑勋睿的话语声就传出来了。
“苏蛮子刚刚说到了一个情况,他曾经的上司,宁夏卫的百户,崇祯二年投靠了流寇,给他带来了口信,要求他跟着干,车箱峡之战后,流寇大肆的招募人员,这个百户托人给苏蛮子带去口信,很正常,我们一直试图了解流寇的核心情报,却总是不能够如愿,这是最好的机会,郑锦宏,你直接和苏蛮子交谈,迅速找到那个带口信的人,争取将这个百户拉过来。”
“身为宁夏卫的百户,在流寇队伍之中六年的时间,身份肯定不一般了,苏蛮子说了,这个百户在罗汝才的麾下,我估计这个百户,是罗汝才麾下最为重要的军官,身份可能仅次于罗汝才,郑锦宏,你的任务就是将这个百户完全拉过来,他曾经是宁夏卫的百户,知道流寇没有什么未来,能够再次加入到明军之中,一定是愿意的,你可以明确表态,只要他愿意提供流寇的情报,我可以保证让他回到明军之中,恢复以前的身份。”
郑锦宏听完之后,迅速起身,出去找苏蛮子了。
“徐先生,辛亏你救下了苏蛮子,让他进入到郑家军,要不然这样的人进入到流寇的队伍之中,可真的不好对付。”
“大人,属下刚才想了,大人的安排非常好,不过要让这个百户相信,必须给与其信物,这样才有可能让百户死心塌地的。”
“你说的不错,我马上告知郑锦宏,必须给这个百户信物。”
郑勋睿站起身,看着墙上的地图,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希望郑家军的每一步都能够坚实的迈出去。
第二百零二章洪承畴的命令
十二月初五,陕西、山西、湖广、四川等地的流寇,悉数朝着河南进军,速度最快的罗汝才、张献忠和李自成,出终南山,一路向东,快速通过了渭南和华阴,出潼关,进入了河南境内,仅仅两天时间,他们就攻下了阕乡县和灵宝县,得到了大量的补给。
面对四面八方而来的流寇,河南各地都告急,无人知道流寇集中到河南准备干什么,河南府所属的府州县高度紧张,高度戒备,特别是陕州和洛阳等地,草木皆兵。
谁知道这个时候,罗汝才等人虚晃一枪,绕过了洛阳,朝着巩县和汜水的方向急行军,其余各路的流寇,同样朝着汜水的方向集中,他们的行军速度非常快,不管不顾沿途的府州县城池,如同一股股的洪流,朝着汜水的方向前进。
流寇如此大规模的行动,震动了朝廷,皇上紧急下旨,调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五省总督洪承畴出关,统领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五省大军,剿灭流寇。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郑勋睿收到了文震孟的来信,告诉他要准备参与剿灭流寇了。
可惜朝廷的敕书没到,邸报倒是来了,洪承畴统领剿灭流寇的事宜,而且皇上赐予了其尚方宝剑,可以便宜行事。
此时的洪承畴,权力比前任陈奇瑜大了太多,这也表明了,皇上是非常信任洪承畴的,相信洪承畴有着剿灭流寇的能力。
郑勋睿没有这么乐观,相反,他内心隐隐有些担忧,洪承畴的确了解流寇,而且曾经大规模的杀伤流寇,可崇祯六年下半年开始,剿灭流寇的重任是陈奇瑜负责的,洪承畴主要是在大同一带,负责防御后金鞑子,这么长的时间过去,流寇出现了太多的变化,洪承畴并不十分了解,贸然之间得到了皇上如此的信任,拥有了巨大的权力,同时感受到了皇上的殷切期盼,肯定有急于求成的心理,加上以前剿灭流寇的时候,占据有很大的优势,怕是听不进什么建议了。
经过车箱峡之战,流寇已经出现了质的变化,其精锐部队经过了很多的磨砺,战斗力不一般,若还是按照以前的观念去对待,肯定是要吃亏的。
十二月十五日,郑勋睿收到了洪承畴的来信。
来信的内容很简单,要求郑勋睿率领两万到三万的大军,迅速朝着河南的方向集结,具体在河南什么地方集中,等候下一步的命令。
接到了洪承畴的来信,郑勋睿气的眼睛冒火,他甚至以为洪承畴是不是疯了。
大军调动厮杀不是儿戏,目标不明确,那是拿着千万将士的性命不当回事,他要是执行这样的命令,那就是跟着发疯。
不过洪承畴拥有尚方宝剑,权力太大,谁都想得起来曾经拥有尚方宝剑的袁崇焕,斩杀毛文龙的事宜,若是敢于公开违背洪承畴的命令,谁知道下一步是什么结局。
陕西、山西、湖广、四川的各路大军,都朝着河南方向集中,一场新的围剿战,仿佛又出现了,可惜出潼关进入河南境内,就是关东平原,地域开阔,想要复制车箱峡之战是没有可能性的。
接到洪承畴的来信,郑勋睿没有盲动,他将自己关在厢房足足一天的时间,不准任何人打扰,至于说徐望华等人,也陷入到苦思之中,三万大军出动,这不是随便说说的事情,需要准备的事情很多。
厢房,郑锦宏、杨贺、刘泽清、洪欣涛、洪欣贵和洪欣瑜等人,悉数集中。
桌上依旧摆着地图,一条很清晰的路线,标注出来了。
“按照洪大人的命令,榆林三万大军出动,快速进入河南境内,我们的行军路线,唯有一条,那就是出关之后,取道米脂、绥德、清涧、肤施、中部,进入西安府所辖白水,经过同州、朝邑,出潼关,进入河南境内,这是最近的一条路线。”
“朝廷的邸报,流寇的总人数达到了三十万,全部集中到了河南境内,皇上命洪大人出关,抓住这个宝贵的机会,集合五省大军剿灭流寇,表面上看,这是很好的机会,其实不然,罗汝才、张献忠和李自成等人,经历了车箱峡之中,他们会从中吸取教训,不会重蹈覆辙。”
“昨天我思索了一整天,流寇为什么会这样做,他们的行为难以令人理解,后来我终于想到了一个原因,诸位是否还记得崇祯四年的时候,王自用、老回回、高迎祥、张献忠等流寇的首领,在山西平阳聚集的事宜,那一次流寇实现了第一次的大联合。”
“流寇这一次齐聚河南,目的就是实现第二次的大联合。”
郑勋睿说出来这个理由,让所有人感觉到震惊,如果这一次是流寇的第二次大联合,那么造成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以前流寇各自为战,力量不是很强大,可一旦联合起来,朝廷也只能够调集更多的大军予以围剿,任何一路的大军,都难以单独应对。
“流寇悉数朝着汜水的方向集中,他们的人数多达三十万人,汜水不是最好的会和地点,依照我的判断,荥阳和郑州是他们再次大联合的最佳选择地点。”
“比较荥阳和郑州两个地方,郑州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可郑州防备严密,流寇想要拿下郑州城池,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恐怕不是他们希望看见的场景,故而他们最好的选择,就是拿下荥阳,在这里实现大联合。”
“流寇在荥阳实现大联合,他们肯定知道朝廷派遣大军围剿,他们是绝不会等在荥阳被动挨打的,所以他们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分兵,从各个方向突破,抗击朝廷大军的围剿。”
“反观朝廷大军的部署,尚未完全形成,没有重点攻击的目标,而且朝廷大军行军速度不快,每到一地都需要当地提供粮草补给,否则就无法展开下一步的行动,这样的行军速度和补给,不可能对流寇实现有效的合围。”
“罗汝才等人,经历了车箱峡之战,吸取了经验,他们的战斗力更加的强悍,具备了一定的军事素养,他们如今的力量,和刚开始造反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
“洪大人的命令,诸位都知道了,实话实说,看见这个命令之后,我是非常担忧的,围剿流寇的时间的确是宝贵的,可正是因为时间宝贵,在大军展开行动之前,必须要做好完备的部署,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时候需要冷静,越是着急,越是手足无措,越是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命令是必须执行的,可如何的执行,是如同无头苍蝇一样朝着河南进军,还是仔细思索之后,有的放矢的进军,这是我们可以决定下来的。”
“从延绥镇出发,到河南荥阳,路途长达两千三百里地,一旦进入和河南境内,大军的粮草、补给等方面,都需要特别注意,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是缺乏了粮草,不管如何强悍的大军,都将失去战斗力。”
“各路大军逼近河南,加之流寇在河南各地的劫掠,地方上要完全负责大军的粮草,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可若是大军携带足够的粮草,这样又会耽误行军的速度,等到我们准备充足一切,进入河南境内的时候,流寇怕是早就离开河南了。”
“所以这一次的战斗,对于我们是巨大的考验,长途奔袭作战,速度是第一位的,郑家军和榆林边军经历了接近两年的训练,这一次就是展现能力的最佳时机了。”
郑勋睿说到这里的时候,手指离开了地图,捏成了拳头。
“三万大军目前行军的目的地,就是河南荥阳,至于说会不会出现变化,要视具体的情况确定,今日是十二月十七日,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