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官 >

第66章

大明官-第66章

小说: 大明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家父女表示没听懂什么叫巾帼英雄,但能猜出是好话。孙小娘子也不怕生了,好奇的问道:“方相公你是南人么?从来没听到过你这般口音。”

    方应物点点头:“在下是南边的浙江人氏。”

    孙小娘子恍然大悟,“原来南方人长的是这幅样子。听说南方人读书很厉害的。那你为什么是犯人呀?”

    方应物沉痛地说:“我家因为进谏触怒了皇上,所以。。。。。。”

    孙小娘子对方应物的遭遇很是同情,“如此说来,你就是说书人嘴里的忠良么?那两个官军就是奸贼?按照评书里的做法,奴家应该行侠仗义,杀了奸贼,把你救出来才对。”

    方应物大汗,连连摆手道:“不必不必!不劳烦小娘子了。”

    两个校尉终于气喘吁吁的追了上来,听到孙小娘子发狠话,不由得腿一软,险些栽倒在车轮下。

    他们手忙脚乱的爬上大车,一边手持斗笠猛烈的扇风,一边对孙小娘子叫道:“方秀才不是忠良,他爹才是!但我们哪里像奸贼了?”

    这时前方出现了一道河流,看过地图的方应物知道,这是秃尾河,黄河的支流之一。

    沿着道路继续前行,河上有一座木桥,马车可以从木桥上过河。正在此时,河的对岸远处出现了几个骑士,也朝着木桥飞驰过来。

    眼尖的车夫看清楚后,忍不住大叫:“还是方才那几个达贼,又撞上了!”

    众人纷纷看去,可不正是刚才离去的那几个达贼。还是四个人,但只有三匹马,那匹受伤的战马消失了,所以有两个人是合骑一匹的。

    两辆车在桥的这端,几名达贼在桥的另一边远处,刹那间齐齐都停住了,谁也不敢冒险前进一步。

    方应物比奇掉了出来,今天是什么日子?他已经放弃了沿着边墙的大路,特意指挥己方绕向南方,就是为了避开危险,怎么又遇上了?

    马校尉望着河对岸发愣,喃喃自语:“方秀才的话,万万不能再信了,谁信他谁是王八蛋!”

    方应物闻言暗暗吐血,八成是那匹受伤的战马疯狂乱跑,也跑到了南边来。可他方应物再英明睿智,也不可能准确判断出疯马的去向啊。

第一百三十三章 历史真奇妙

    方应物一边抱怨贼子受伤的战马不懂事,一边和众人翻身跳下大车,蹲在车后面防备河对岸的达贼。

    牛校尉手持钢刀敲着车轮,“这回可是狭路相逢了,但愿还有命去领功!”

    方应物望了望对面,又瞥见孙小娘子已经抽出了弓箭,便挪过去问道:“如何?你能射中么?”

    孙小娘子眯着眼比划了几下,摇摇头道:“贼子离得太远,箭的力道不够。”

    她回答完后,忽然发现贼子虽然离得远,但方秀才却离他太近了。。。。。。甚至能清清楚楚感受到他的气息,举手投足就能互相摩擦到,说句话儿好像就在耳边说一样。

    孙小娘子虽然因为生计原因,从来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秀大小姐,但也从没有这般和年轻男子亲近过。

    她心里猛烈跳了几下,不由自主的向旁边动了动,想要离方秀才远一点点。

    然而她又发现,方秀才无意间踩住了她的裙角。。。。。。可恶!可恼!

    看到孙小娘子不停扭动,方应物很担忧,赶紧把脑袋伸过去,很关心、很体贴的提醒道:“孙家姐儿藏好身子别乱动,小心露出破绽让对面看到。”

    提醒完孙小娘子,方应物又转头安慰其余人说:“情形还不算坏,我们不必过于忧虑!”

    牛马二校尉面无表情的干瞪眼,并没有因为方应物的话而松口气——今天的教训已经够深刻了。

    方应物暗暗指了指对岸,“达贼本来善于骑射,但他们却不肯进入射程内,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他们也心有忌惮,据在下想。或许是忌惮孙家大姐儿身手好,或许是忌惮人马损失,不想再有伤害。”

    众人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如果他们这边没有孙小娘子这种神射手,那几个达贼就不会顾忌什么了。

    达贼们要么包抄着扑上来,绕着圈子一通乱箭;要么就是不理不睬,直接从他们几个人眼前飞驰而过。

    可现在这几个达贼却是勒住马停在河对岸远处,显然是有所畏惧了。

    方应物继续分析道:“论远程攻击。当然是达贼们更强。但问题在于。我们躲在车后面的,防御更强,而达贼们是连人带马直接暴露在我们眼前的。

    见识了孙家大姐儿射术,达贼们必然投鼠忌器了。他们也明白,真要互相对射起来,无论最后结果如何,他们必定将会死伤惨重。

    我猜测,在他们看来,战场上悍不畏死是正常的,但跟我们几个中原“百姓”纠缠到死伤惨重。很不值得,所以逡巡不前。”

    说到这里,方应物已经冷静、犀利、详细、透彻的将敌方态势分析完毕,此后便闭口不言。

    牛马二校尉继续大眼瞪小眼,就是不说话,孙小娘子一双秀目闪烁着崇拜读书人的光芒,也不好意思说话。

    最后孙敬先忍不住问道:“那依方相公之见,我们该如何是好?”

    已经不被信任的方应物等这句等得好辛苦,连忙抛出了自己的主意:“眼下这几个达贼已经是孤军深入了。还出了伤亡之事。他们最想的是过河回归高家堡本阵去,大概没有与我们继续搏命的打算。

    而我们也是想过河,继续前往榆林。既然都不想搏命,那又何必在这里顶牛?

    依我看,我们不从这座桥过去了,继续在这边沿着河向下游走,从别的地方渡河去。

    而我们离开后,那几个达贼过了河也就回高家堡去了,没有必要冒着死伤危险与我们厮杀。”

    孙敬时常在山陕往来,对道路比较熟悉。疑惑道:“并非处处都是道路桥梁,我看通往南边腹里的道路就这么一条,连通道路的桥梁也许就这么一座,往下游走未必能过河。”

    方应物承认孙敬说的有道理,这年头交通不像后世那么发达,几十里河面只有一座桥并不稀奇。

    但他仍胸有成竹的说:“不妨,若下游不能过河,我们再折返回来。那时候达贼大约早已走远了,我们还能在此过河。

    所以归根结底,他们已经是孤军深入了,不可能继续退让,还是我们主动退避三舍,让他们先走的好。俗语云,穷寇莫逼,小心狗急跳墙。”

    牛校尉猛然一拍车沿,“方秀才所言有理,我们照做!”

    但旁边的马校尉苦笑几声,“今日方秀才次次都有理,但哪次说中了?难道不信邪,这次还照做?”

    方应物轻哼一声,“那我还有个主意。那几个达贼距离稍远,并不靠近桥面,如此我们全部集于一侧,以马匹和车辆为掩护,慢慢的过桥去。

    等过了桥就迅速沿河往下游走,远离此处。这就等于赌他们也想放我们走人,不会冲上前来厮杀如何?”

    牛马二校尉一头冷汗,让他们迎着达贼向前过河,很考验人品和胆量。

    方应物嘿嘿笑道:“要么在这边沿河往下游走,要么就过河去。左右就这两种法子。二选一,我不做主,你们选一个好了!”

    马校尉与牛校尉对视一眼,无奈道:“还是从这边走得好。”

    定了主意,一干人便以车马为掩护,弯着腰牵马缓缓前行。一边警惕对岸达贼,一边向下游方向而去。

    这次方应物的推测没有落空,那些达贼果然只在河对岸兜圈子,并没有追杀之意。

    直到看不见达贼人影了,众人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驾马的驾马,上车的上车,继续全速向下游去。

    这次运气委实不错,走了十几里路后,又发现了一座木桥,方应物等人便从这里过了河。

    只是如此一来,距离榆林和边墙更远了。等于是绕了一个更大的圈子。但与生命安全相比,多绕一两百里路,实在不算什么了。

    西北人烟比内地稀少得多,而方应物和孙敬都不敢在城堡之外的地方过夜。于是当晚没有在野外露宿,两辆车都连夜赶路,偶尔休息打盹片刻而已。

    在路上,方应物又找孙小娘子搭起话来,不住的称赞孙小娘子是世间罕见的红粉英雄。

    孙小娘子被方应物夸得脸皮受不住,无奈道:“一点都不稀罕。刚才你不也见了个别家女子骑马射箭?”

    方应物十分奇怪。“什么时候见到的?”

    “几个达贼里,胯下马匹被奴家射伤的那个,其实就是女子。她头盔都掉了,你还没发现么?”

    方应物讶异道:“果真如此?我还真没有注意到。”

    “不骗你,我看的清清楚楚,肯定是女人。”

    方应物想了想,一来当时他震惊于孙小娘子神射功夫,只顾得看孙小娘子了;

    二来那几个达贼都是全身皮甲,露出的脸部皮肤都比较粗糙,远远看去。若非细心分辨外加眼神好,谁能看得出男女?

    这女达贼肯定不是平常人,难怪她的马受伤发疯后,另外几个达贼紧紧去追赶,对另一个落马达贼不管不顾。

    不过她这行径也真够奇怪的,好好的女人家当什么侦骑,现如今北虏还不至于缺男人到如此地步罢。。。。。。

    方应物突然闪过一丝念头,根据他的历史知识,当前在河套附近盘踞的几个北虏部落里。有一个是名义上的蒙古大汗满都鲁。

    这次来高家堡寇边的达贼,没准就是满都鲁大汗。满都鲁此人在史上不算出名,但他的一个夫人却很有名。史书上称为满都海。

    这位满都海夫人能征善战、能骑善射,屡屡亲临战阵。最有意思的是一年后满都鲁去世,她却嫁给了自己的侄孙子。。。。。。难道刚才遇到的就是她?

    方应物有点后悔,若真如此,刚才就该想办法搏一把,不管杀了她还是俘虏她,都是不可多得巨大功劳!

    不过现在想起这些,没什么用了。历史很奇妙,自己却错过了改变历史的机会。

    一口气行了将近两百里路,到了次日傍晚,方应物沿着道路望见前面人烟稠密,并建有堡垒,又看了看地图,他大喜道:“进入米脂县了,今晚可以安睡矣!”

    孙敬去找路旁行人打听了几句,回来道:“前面乃是米脂县银川驿,想必附近店家多,去投宿便是。”

    牛校尉很大气的说:“不必另找店家,我们押得是钦犯,去驿站住就是。只是想要吃好的,就需自己掏银子了。”

    住进驿站,当然比住野店安全系数高,孙敬拱了拱手,“小的要随两位军爷沾光了。”

    以牛、马二校尉押送方应物这种差事,是不能享受传乘驰驿的,也不能享受驿站供奉。

    但好歹是天子亲自下诏发配的人物,在沿路驿站安排一两间屋子住宿,并管两顿稀饭还是没问题的。

    闲话不提,却说进了驿站后亮出凭证,自有一名老驿卒带着方应物一行向内院走去。

    孙敬很老江湖的与驿卒拉家常,“老人家原来姓李,不知道是那一支。。。。。。”

    方应物从刚才起就觉得米脂县银川驿很耳熟,这时候忽然想起什么,高声问那驿卒道:“老人家可是本县李家站人?”

    老驿卒转头瞪大了眼,不能置信道:“确是如此,小先生莫非能掐会算?”

    牛马二校尉齐齐侧目,这两天方秀才铁口直断上瘾了吗?这次又开始算别人的来历,好像还真让他算中了。。。。。。

    方应物心情极其奇特,如果历史正常发展下去,一百五十年后,米脂县银川驿有个李鸿基或者李自成的小伙儿被裁撤下岗了,然后。。。。。。

    李自成的祖籍就是米脂县李家站,这位老驿卒姓李,也是李家站人,莫非是李自成的祖宗?

    想至此,方应物不由得心里暗叹一句:“历史真奇妙”。

    可惜别人是无法体会到方秀才先知心境的,只能看到方秀才盯着老驿卒半晌不动,似乎还目露凶光。。。。。。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三不管

    方应物一行六人住进了米脂县银川驿,就停留下来不走了。现如今边境有战事,他们几个连游兵散勇都称不上,又何苦冒着风险赶赴榆林?所以就在米脂县一边休养,一边等待前线消息。

    不只他们几个,很多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前往榆林的人都停在了米脂、绥德,等待战事过去。

    却说这傍晚,吃过饭后在院中纳凉,方应物便对孙小娘子说起了故事。讲的是杨家女将传说,特别重点讲了烧火丫头杨排风扮猪吃虎逆袭的故事。

    对同样习武的孙小娘子而言,这故事代入感十足。她坐在小凳子上,双手托着下巴,明亮的眼睛一眨不眨,听得甚是入迷。

    不知过了多久,却见牛、马二校尉从外面回来,嘻嘻哈哈的很是神清气爽的样子。

    方应物停住讲故事,瞥了瞥牛头马面,语气很轻蔑的对孙小娘子道:“这两人,八成是花钱找那些不三不四的女人鬼混去了,在下真是耻于为伍。”

    孙小娘子闻言抬起头,扫了牛马两个小校几眼,目光里同样充满鄙视。真是有对比才有差距,相较之下还是方相公品行优良、值得欣赏,不愧是来自南方的读书人。

    牛校尉脸面挂不住,嚷嚷道:“方秀才不要在别人面前乱开玩笑,你哪只眼看到我们去鬼混了?”

    “不用看也知道。”方应物没有理睬牛校尉,继续对孙小娘子说:“这俩人鬼混也就罢了,时间还如此之短,更是可鄙!”

    孙小娘子重重的点点头,下意识的同意道:“嗯!”

    随即她忽然醒悟过来方应物话里意思。登时脸面红得发烫,女儿家怎能和别人谈论这种羞人话题?她不好意思继续呆下去了,捂着脸起身回了屋子。

    一连在米脂县住了三天,从北边传来消息,道是寇边的达贼已经退走了。对此方应物早有预料道:“按惯例,秋冬季节才是达贼南下时候,这次八成只是试探。目前应该暂时无忧,可以出发了!”

    到了次日,方应物一行六人两车便离开了银川驿。在驿站门外。又遇到了那引导他们入住的李姓老驿卒。

    方应物饱含深意的对李老驿卒道:“我以为。朝廷应该给你老人家发一面金比奇四个大字——世袭罔替!”

    其他人都以为方应物拿老人家打趣,齐齐哈哈大笑。一个驿卒这种苦哈哈的差事,还值得朝廷特意让他世袭罔替么?简直荒谬之极。

    方应物很没有知音的长叹一声,历史就是这么荒谬。

    出了米脂县,道路旁边有一条波光粼粼的河流,方应物看了看地图,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无定河。

    文人情怀涌上心头,方应物忍不住吟道:“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马校尉打了个冷颤。哀求道:“求方秀才不要念了,在下如今就害怕你说这种话。”

    慢慢走了两日,第一天住在鱼河驿,第二天住在榆林驿,第三天方应物终于到达了榆林城。

    这榆林城东边是驼山,西边是榆溪河,城池依半山而建,周长也有数里。由于地势原因,全城是南北长、东西窄的格局。

    榆林城里。以南北纵穿全城的中央大街为界线,东半城多是军民住宅,而各种衙署大都集中在西半城。

    不要以为这是边塞小城。榆林城里所有驻军、户口加起来,人口也有数万之多,比得上繁华江南一个普通县城的规模了。

    而且榆林城的衙署密布,其密度能够与一个内地省城相比,所以常常号称西北巨镇,是大明九边之一的中心城镇。

    方应物一行人从榆林城南面的怀德门进了城,便与孙氏父女告别。但方应物也与孙敬约定好,等他安置妥善后。便设宴答谢孙氏父女一路相救护送的恩德。

    其后方应物与牛头马面二校尉连续穿过几个南门集市,一路打听着向西城走去。

    他们要找的,是榆林卫卫所衙门。牛马二校尉解送方应物到榆林,是从锦衣卫领的勘合,卫所对卫所,到了这边当然要找榆林卫。

    何况在这种边镇地方,是没有榆林县榆林府之类的设置,榆林卫就包办了地方管理政务。

    这种情况叫做“实土卫所”,与内地那些不管理地方事务的“非实土卫所”是不同的。

    到了榆林卫卫所衙署,又被领到卫所经历司。一个严姓七品经历接见了牛马二校尉和方应物。

    牛校尉将勘合递上去,严经历仔细对照过,然后抬起头道:“前些日子,确实收到了从京师锦衣卫移送来的公文,看来是不假的。”

    牛校尉抱拳行礼道:“在下幸不辱命,将方应物解送到贵处。如若无误,便请严大人赐下盖印回函,也好让我等二人返程。”

    严经历笑道:“牛校尉莫急,虽然你辛苦了一趟,将方秀才送到敝处,但却不该由敝处接收。”

    牛校尉很不明白,“这是何意?”

    严经历便答道:“公文上写的明白,天子下诏曰:发延绥镇服役。敝处这里是榆林卫,延绥镇却另有他处。待本官将公文移送到延绥镇总兵署,叫那边接收方秀才便是,你看可好?”

    牛马二校尉面面相觑,便点头答应了,管他什么名头,反正只要有衙门能接收就好。

    方应物本人更是无所谓,到了这边疆,榆林卫也好,延绥镇也好,在哪里服役不是服役?

    随后两校尉又押着方应物出了卫所衙署,带着公文向延绥镇总兵署而去。

    榆林卫和延绥镇总兵确实是两个不同系统。榆林卫的职责主要是负责地方管理和军务、后勤工作,而延绥镇总兵官主要职责是操练营兵、领兵作战。

    不只本地,大明所有边镇地方,都是如此搭配的,都司卫所和镇守营兵两套系统并行。

    不过以前都司卫所地位高。而现在则是总兵官地位高,位在都指挥使之前。某种程度上,总兵官在武官里的地位类似于文官里的巡抚,都是分量极重的差遣官。

    延绥镇总兵署距离卫所不远,方应物一行到了总兵署,自有坐衙中军官接见。

    这中军官看着榆林卫移来的公文连连苦笑,“方秀才乃是有功名的文人,又出自江南名门,可敝处这里都是粗人。最多也就是会写写文书而已。

    所以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