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虎臣-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虎臣要向刘庆讨要最重要的战争利器——战马。
第8章 周虎臣的感动
() 出了京师,仅仅前进了一百余里,过了怀来卫,周虎臣一行进去延庆州(延庆县)开始等待。
周虎臣身边只带着二十余名家丁,其中也有周府的家丁首领周万江,周万江在这里很熟,因为他曾经在宣府担任过军职。
宣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别是明朝建都běi jīng之后,宣府镇更是保卫京都,防御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之地,素来就设有重兵,延庆州距离边墙很远,安全没有问题。
周虎臣一直想看看梦想中的长城,但现在距离边墙有些远,看来这次是没有机会了。
在客栈中等待两rì后,周虎臣的舅舅刘庆来到延庆州。
刘庆在延庆州还有一处宅子,在客栈中短暂停留,刘庆把周虎臣一众人带到了自己的宅邸。
周虎臣行过了礼,问安。刘庆高兴地起身,他的右腿留有残疾,迈向周虎臣的步子明显有些失衡,但这点残疾并不能掩饰刘庆的jīng悍,他的个子很高,久经风霜的脸透露出曾经的人生经历,他的右侧脸上有一道长长的疤痕,这道疤痕在为刘庆诉说着曾经的热血豪情。
“高了不少!我家的虎子长大了!”
刘庆伸手,周虎臣就势起身:“舅舅,家里人都好吗?舅母一直身体不好,父亲与母亲,还有小虎一直在惦念着你们!”
“都好!你舅母现在也恢复的不错!虎子坐下说话吧!”
简短的互相问候,周虎臣恭敬的呈上了父亲的书信。
看过书信,刘庆的脸上露出一丝凝重:“姐夫从来就是不求人的xìng子!看来这次定是碰到了大难处!”
“舅舅,朝中已经传出消息,父亲就要升任总兵了,舅舅您也曾在军中,连年的征战,士兵与物资损失的太多!您自然也知道这做一镇的总兵会有多难!今天,小虎不但要向舅舅要银子,另外还有一件事,别人帮不了,现在只有舅舅您了,您必须帮忙!”周虎臣摆明了利害关系,随后打出了亲情牌:
“银子好说!你舅舅是军伍中人,留着银子有什么用,家中人够吃够花就行了,清楚孰轻孰重!”刘庆与蒙古人战斗过,与建奴战斗过,现在的时局如此紧张,他明白周遇吉的难处:“另外一件事是什么事,小虎直接说吧?”
“父亲现在需要战马!很多战马!”
“要多少?”
“越多越好!有多少要多少!”刘庆太痛快了,周虎臣自然也不会客气:
刘庆开始思考,不久之后,他看着满面期待的周虎臣开口了:“一千五百匹以内,千匹以上,够不够?”
战马与马匹不是一个概念,战马是能够上马就投入战斗的马,是经过训练的马,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急缺的军事物资,战马价值不菲,刘庆能够这么痛快的答应,这已经是下了血本。
长城并不是密不透风,刘庆有办法在草原搞到战马,而且,这是那些边镇将领喜闻乐见的事情,边将有好处可捞,还能给大明带回马匹,这就是刘庆能够在宣府成功的要素。
“小虎会让舅舅看到一只强大的军队,它会是这个国家的柱石,成为敌人的梦寐!请舅舅相信父亲,相信小虎!”
刘庆对周遇吉自然相信,这个有些刻板的姐夫如果不是不善于钻营,依照他的战功,早就已经成了一镇总兵。
“小虎在延庆等待些时rì,估计不会太久,银子我会办好会票派人送过来,至于战马,恐怕要用半个月的时间!”
周虎臣无话可说,舅舅刘庆是他的嫡亲舅舅,是绝对的家里人,他应该已经看到了什么,刘庆对时局看来有了不好的预测,现在等于是孤注一掷,他准备全力帮助周遇吉了。
刘庆第二天离开了延庆州,周虎臣一行开始等待,而刘庆答应的会票也一直没有送过来。
周虎臣等人在焦急的等待,这一个等待竟然超过了半个月,当刘庆风尘仆仆回到延庆州,已经过去了十八天的时间。
“马匹太不好搞了!蒙古人已经归顺了建奴,建奴现在在控制边墙的交易,马匹更是禁止交易,以后,恐怕建奴很难克制了!”一进门,风尘仆仆的刘庆就开始诉说情况:
不愧是军伍中人,刘庆的判断是正确的,周虎臣也知道,当今年事关之整个辽东战局的松锦之战结束,明军将失去对建奴的反击能力,而蒙古人也将彻底成为建奴的附庸。
周虎臣给刘庆见过礼,坐在椅子上刘庆继续道:“拿着吧!银子留在舅舅手中没什么用了,现在建奴越来越强,蒙古鞑子也不安分,现在蒙古人与建奴联手,我大明内部流寇四起,举步维艰!战事会越来越多啊!这些银子还有战马就不用再还了!算是舅舅的微薄之力,算是对朝廷与你父亲的支持吧!”
刘庆满面的颓sè,看来他是集中了所有的能量,竟然一次拿出来三十六万两银子。
“舅舅,要不您也随小虎离开这里吧!”银子不用客气,周虎臣知道已时rì无多,宣府以及京师之地已经不再安全,他尝试着要把刘庆一家人带走:
“不!舅舅不走!小虎把你表弟带走,哪怕有什么大事发生,刘家也会留些最后的骨血,舅舅我就这点要求!另外,舅舅带回来了一千二百余匹战马,都是可以直接骑乘作战的好马!小虎在等待两rì,你舅母与表弟随后就到了!”
刘庆看来是彻底的对时局失去了信心,他要抛弃自己的财富,这是他为自己的国家尽的最后力量。
周虎臣的小表弟今年十二岁,刘庆没有在等待,他直接给儿子取了一个名字;刘卫。这是一种冥冥之中的期待,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是有用之人,能够成为一个保卫国家的人。
这几乎是在永别,刘庆的妻子胡氏哭的一塌糊涂,那种母子亲情,那种不舍让所有人瞬间充满悲戚之感。
刘庆无疑是一个男人,一个果敢坚毅的男人,尽管有着种种不舍,但他的眼界足够长远,那是一种智慧,一种人生经历所带来的智慧。刘庆知道自己应该做出取舍,儿子终归要有一个归宿,也许这个选择是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召唤。
周虎臣感动了,他重重的跪在地上。
这个舅舅刘庆是一个热血男儿,他不能离开,因为他现在还是一名军人。
“无论如何,舅舅与舅母会看到刘卫成长,他会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会看到小虎,会看到刘卫成为你们的骄傲!”这是周虎臣临行留下的话:
任重而道远,这个国家,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从来不缺乏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不缺乏对侵略者的抵抗,华夏历史上,在这个大明,刘庆这样的人何止万千!
周虎臣起身,热泪挂满了脸颊。
;
第9章 热情的保定人
() 当周虎臣带着山三十多万两银子,带着一千余匹战马回到京师的大营的时候,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
被清军围困已久的松山失受了,巡抚邱民仰及总兵官曹变蛟、王廷臣等皆死。这时的消息是,洪承畴已经以身殉国。
可是,周虎臣知道,洪承畴投降了,他已经降清了,而且在后来的南明时期,这洪承畴给建奴统治阶级安定江南,稳定士大夫阶层很是卖了一把力气。而处于懵懂之中的崇祯皇帝以及朝廷诸臣都以为洪承畴必死无疑,他们太相信洪承畴的所谓风骨了。因为洪承畴的死,崇祯皇帝极为痛悼,并辍朝三rì,以王侯规格“予祭十六坛”,七rì一坛。后于五月十rì亲自致祭,还御制“悼洪经略文”明昭天下。祭到第九坛时,消息传来:洪承畴降清了,御祭始罢。
再后面就是祖大寿了,周虎臣对这些历史非常清楚。随着锦州守将祖大寿第二次降清,塔山、杏山也将相继落入清军之手,明军的锦宁防线,实际上已不复存在了,建奴的辽东军事计划已经得逞。
这就是周虎臣的动力,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承载着巨大压力的周虎臣再次行动。
崇祯十五年三月底,周遇吉办好了募兵文书,在京营参将莫显成的陪同下,周虎臣再一次动身离开京师,他带着十万两银子,两百名骑兵奔赴保定府。
保定府距离京师只有二百余里,对于骑兵来说,这个路程只需要五、六天的时间。
在chūn暖花开的季节,周虎臣与莫显成一行到达了保定府城。
虽然距离老家蠡县只有几十里,但莫显成暂时不能回家,他要在保定府提交募兵文书,周虎臣现在是白丁,这个工作他不能升任莫显成必须完成募兵的先期工作。
募兵文书提交的很顺利,保定知府可不敢做这个出头鸟,现在国事如此艰难,能有人来保定府募兵,这对他,对于地方来说无异于是在雪中送炭,因为,这次募兵可以有效的替他缓解一些民生的压力。
当周虎臣与莫显成等人在保定城外铺开架势,募兵告示刚刚张贴出去,还没到达附近县城,这个保定府城南的校场已经人山人海,这些保定府的百姓轻壮已被优厚的条件亮瞎了眼。安家银子十两,保证每月的足饷银二两,还顿顿管饱,在这个灾荒时段,这已经让绝大多数人不顾一切。
俗话说,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募兵工作出人意料的顺利,虽然有所准备,但还是这让周虎臣惊讶不已。
气候转暖,但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加上连年灾荒,几乎所有百姓家中都在缺粮。这次很意外的募兵,它已经体现出灾害对于民间的普通百姓造成的严重的生存影响。
自崇祯即位以来,灾荒面积越来越大,而北直隶也一直旱灾不断,这两年更是江竭河涸,庄稼欠收,虽然没有达到人相食的地步,可保定府这几年依然是处于旱严重的灾荒区域。
几天的时间,这个不大的校场已经成为人海。募兵的要求不高,年龄十六至二十六岁,只要有户贴作为凭据,籍贯不限,证明你是良民即可。周边县镇与村落中的百姓好像还在赶往这里,这使得募兵还没有正式开始,就已经获得了成功。保定府的守备官姓陈,陈守备曾经与周遇吉有过一面之缘,虽然达不到什么莫逆之交的境地,但毕竟是故人,他看到这种情况,立刻增派了两百名士兵替周虎臣维持秩序。
这么多人来应募,让周虎臣始料未及,而且,好像这还不是全部,那些稍远之地人应该还在奔赴这里。
本来准备在四月初九开始这次募兵工作,但四月初五,募兵工作不得不提前开始了。现场太乱了,除了人还是人,有来参加募兵的青壮年,还有那些跟随而来的家属,加上看热闹的人,这让募兵现场简直乱成了一锅粥。人太多了,吃喝拉撒都是问题,这些人给参加募兵工作的人,还有那些维持秩序的士兵造成了很大压力,周虎臣不得不提前开始了自己的募兵。
太阳刚刚升起来,一名家丁站出来,随后开始大声吆喝:“都安静!大家安静些!”
可是,现场太乱了,乱哄哄的什么也也听不到。无奈之下,一名校场的士兵飞奔着拿过来一面大铜锣,随着巨大的锣声响起,现场终于稍稍的安静下来。
周虎臣干脆直接蹦到一个桌子上,随后伸着手大声喊道:“谁会骑马!?只要符合要求就可以成为骑兵,月饷优厚!每月五两现银,顿顿管饱!会骑马的去右侧报名!”
“我会。。。我会。。。!
会骑马的人看来很多,这个待遇简直令人疯狂,随着周虎臣话音刚落,那些自酌会骑马的人往周虎臣指定的方向蜂拥而去。当募兵工作真正开始,周虎臣知道自己错了,他错的很厉害。
他的这些手下本来就识字的人不多,那些户贴根本无法辨认,至于进行书写登记,那就更不要提了。周虎臣终于意识到,虽然有来参加募兵的人太多,有些意外这些原因,但他还是太嫩了,这次募兵的组织与准备工作他根本就没有做好。在周虎臣做出了一些承诺后,校场的一名小吏叫来几个识字的人来帮忙,可报名的人太多了,这根本就无济于事。
于是,那名校场的小吏再次接受了一个任务,他急匆匆的奔向保定府城内。
步兵的招募工作再继续,可以说乱的一塌糊涂,至于效率,根本就不需要说什么,那会让周虎臣绝望。
慢就慢点吧!有些头痛的周虎臣终于耐不住了,他转身而去。
“上马!跑起来!”一名周虎臣带来的士兵指挥着那些参加骑兵考核的人,几匹战马同时在进行骑兵考核,那些周府的家丁,还有士兵紧紧盯着上马的人,他们看的不是你能否上马,而是你上马之后的技巧,那些仅仅会骑上马,而跑起来之后就对马没有了控制的人,他们根本就不合格。骑兵是一个需要胆识,需要马上技巧的兵种,它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成为合格的骑兵。
当战马真正跑起来,会不断的有人被甩落马下,这是真正的战马,启动速度非常快,不经常骑马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对战马进行顺畅的cāo控。而战马是一种最烈xìng的马,那些让它们感觉不适的人,战马也会玩一些技巧,这样的人被甩落马下轻而易举。这就是标准,一名合格的骑兵必须对跨下的战马能够cāo控,而符合这样要求的人只是达到了第一步,随后的战斗训练才是重中之重。
十不存一,这就是骑兵的考核,要求太高了,因为骑马与骑兵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
第10章 小弟该收就收
() 临近午时,校场小吏终于带着十几个人回到了校场。
这些人是被雇佣而来,他们识字,会书写,对于募兵来说,这已经够了,周虎臣只需要他们识别户贴,能做好登记工作就可以了。至于他们的来路与文化水准,这和周虎臣无关。
效率终于高了起来,步兵的要求很简单,只要你年龄合适、证明你不是流民、身体健康就可以了。当然,身体健壮最好,若是身体弱一些也没关系,周大少爷有办法,只要跟着他回去,他很快就会让你生龙活虎(那些京营士兵最了解了)。
几乎全部是老实巴交的农家子弟,生活有保障,谁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来当兵,这是一种无奈!对生活深深地无奈!
到处是破衣烂衫的人,说不上骨瘦如柴,但那个面sè,那毫无生气的眼神,可以明显看出这些人处于饥饿之中,明显的缺乏营养。就是这时代的真实民间苦难,周虎臣看到的,就是升斗小民的举步维艰!
周虎臣不再熟视无睹,他再一次唤过那名小吏。
在那名小吏回来的同时,募兵工作的待遇更改了,在周虎臣的授意下,凡是参加募兵报名的人,无论你是否被招募,这毫无关系,只要来了,都可以领到几斤粗粮。虽然这几斤粮食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可参加报名的人,包括他们的随行家属,他们对这支来自京师的募兵队伍无形中产生了一种信任,发自内心的信任感。
这是一支可以信赖的队伍,那些彪悍的士兵jīng神饱满,骑着高头大马。即使没有穿军装的人,那身衣服也比普通人的衣服好上很多,待遇已经说明一切。这些人就是目标,加入其中,不用考虑成为混饭吃的废柴,若是混得好,不但会衣食无忧,也许还能混出一番名堂,将来有一番作为。
有了效率为支撑,周虎臣的吸纳力太大了,两天时间,虽然还是不断有人在奔向这个校场,但校场明显的已经不再那么拥挤。周虎臣的目标是五千人,总计五千人,其中骑兵一千,步兵四千人。
周虎臣没有收买人心的意思,现在有充足的银子,他只是想要帮助一下这些穷苦人,就是这么简单。
这些人太朴实了,无论是否被招募,领到粮食的人都会千恩万谢,他们知道了这是京营副总兵周遇吉的队伍,无形中,这就是一种宣传,周遇吉可以信任,他的军队完全可以信任,这就是普通百姓的认知。
七、八天的时间很快过去,随着校场中的人越来越少,周虎臣的募兵就要收尾了。
这次的募兵周虎臣很满意,唯一有些让他遗憾的是,骑兵的招募并不顺利,仅仅招募了三百余人,距离周虎臣的目标很远。
想一想也正常,现在是依靠马匹、牲畜的交通时代,普通百姓罕有骑马的机会。很少有人会拥有马匹,作为普通人,养一匹马太奢侈了,即使有牲畜,那也不是用来骑的,他们要用来在地中劳作。
来的人很多,但被招募到的士兵与周虎臣预想的差不多,实际上不符合要求的人很多,来的家属不少,看热闹的不少,这才是人山人海的原因。
募兵工作就要结束了,按照既定时间,周虎臣等人必须继续等待,他们要等待那些招募到的士兵回家与家人告别,而且,周虎臣要在临行之前才会发放安家银子。
终于清静下来,现在是募兵的最后一天,莫显成已经回老家去接自己的家人。
京营中前来接应的人已经来了,周虎臣放松了下来,他对这些士兵充满着期待,这他心中的希望,那个改变自己,改变周遇吉与家人命运的希望。
“这位秀才,请这边来!”无所事事,正在校场闲逛,周虎臣竟然看到了一名身穿长衫的读书人。
这个人三十来岁,他在一群人后面有些躲躲闪闪,看到一身锦袍的周虎臣招呼他,这名读书人用优雅的姿势对周虎臣行了一个礼:“这位少爷,惭愧的很!小生不是秀才,只是一个童生。”
此人满面的胡须,竟然还是自称小生,周虎臣有种想笑的感觉,可是,这名童生那肃重的表情让周虎臣不能笑出来。
“请问,读书人可是来参加募兵吗?”
“小生。。。不是来参加募兵。。。是来看看能不能找些事做,最近连年灾荒,家中。。。难以为继。。。”读书人的矜持让这名童生有些不好意思,但显然家中有些艰难,他吞吞吐吐的诉说着来意。
这名读书人脸sè有些青黄,而那件长衫虽然浆洗的很干净,却带着补丁,生活的不如意可以明显看得出来。
“没关系,毕竟谁都要生活,读书人不也一样,这没有什么!”周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