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锦衣 >

第265章

大锦衣-第265章

小说: 大锦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纵然如此。这也是自古以来前所未有的事情,即便是摄政大多也是太后摄政,皇帝活着的时候除了大周武则天,少有皇后当政的,而今陆炳却打破了一切,一皇一后共同治国。
梦雪晴功不可没,没有梦雪晴在背后的支持和帮助,以及各种安抚陆炳难成大事。这些虽然略有耳闻。但不足以外人道。可后来梦雪晴在朝堂之上说了几句话后,众大臣就深深感到谁说女子不如男的事儿了。梦雪晴话不多但十分到位,而且足以显示她的智谋策略之高深。若他是个男人,只怕这天下不一定就是陆炳的。所以把那些不了解梦雪晴的人震的是一愣一愣的,这才明白什么叫母仪天下,一龙一凤共治国。
不过现在的日子对梦雪晴来说是十分轻松的,国家的运作有了众大臣的共同努力,再也不用事事关心事无巨细的操劳,而选拔的人才不断地补充着国家的大脑。梦雪晴除了在朝堂上帮着出谋划策,也就是和陆炳一起商议一些大事,这对比起在山东谋略天下的辛苦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故此,梦雪晴的身体也有了些许好转,可能也是不必天天提心吊胆的关系了吧。
作为皇后,管理后宫也是一大职责。可陆炳的后宫还真没有什么可管理的,加上皇后就三个女人,而且关系十分融洽。大臣没有说什么补充后宫的事情,人家陆炳忙着打天下,却没闲了生孩子,至今子嗣兴旺,已有四儿一女,而且正值壮年,以后有的是机会。皇子多了也不一定是好事儿,各位熟读历史的大臣深深明白,现在有的这些皇子就足够他们忙活的了。
在继承明朝的朝议和六部分工的基础上,陆炳还增添了许多部门,当然大多在六部之下,除了三司宗教法律部门和锦衣卫外,大多还是归六部管理的。内阁制也得到了保留,这都是好的制度,没必要一棍子打死,大明也不光是有坏的东西,只是没有充分利用起来罢了。
户部负责的商业方面,陆炳设置了税务司和商业司这两个单独的衙门,专门为新国做生意,对市场进行调配和主导。禁止垄断商业和哄抬物价等等,调控着大明的经济,这方面陆炳自己就是行家里手,又有了沈家家主沈青山出山相助,就更是如虎添翼了。
正如新国的新字一样,许多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比如曾在山东享誉盛名的杨氏钱庄成了国家的钱庄,同时也允许民间钱庄的设立,但需要许多监察和审核,防止百姓被骗。总之,一切都是自由经济,不消三个月新国就呈现了空前的繁荣状态,这种战后的恢复速度令人叹为观止。
至于其他人也大多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韩素发任水师副都督,看似在汤克宽的职位之下,其实并不冲突,他负责全国江河湖泊的淡水水师部队。而民间因为悟须和张清泽的带动,各个宗教门派各路思想家都开始崭露头角,随在和平时期,却出现了百家争鸣畅所欲言的盛态。
酒馆里再也看不到勿谈国事的牌子,所有人都为自己是新国人感到了自豪,也尝到了作为人的尊严和自由。有了大明统治和新国的对比,百姓们终于赶到什么才叫活在阳光下,而什么才叫活的像个人一样。

第九十八章 盟友反目

国家的改革岂能这么一句两句就说完,还有许多的变化所在。还有许多许多的变革,比如士兵的单一军服变成了许多套,虽说都是红色的衣服,但是却成了适应各种天气或者地带的衣服。大红的颜色看起来气势汹汹,十分整齐,本来陆炳想用善于隐蔽的迷彩色,但后来放弃了,因为这个年代根本造不出来,既然容易暴漏就不如更有震慑力一些。大红色军服,昂首挺胸的士兵,鲜衣怒马是形容新**队的最好词语,在异人馆和造物局的各种发明之下,武器不断改进,经过试验后就投入生产之中,这让新**队战力十足。
能人都在民间,经过全民智慧,新型武器层出不穷威力大大增加。工部则不断制造出大批制式装备,严格按照标准成批建造,形成流水线的模式,不管是效率还是质量都有了飞一般的提高。军服不光变得漂亮了,而且材质也变得十分好,冬天还有加厚的棉服,士兵们感恩戴德,军队的伙食更是宛如天天过年一样。可是军队不是养蛀虫的地方,新国进行了军事能力测试,不合格的一律剔出,当然并非是打完仗后卸磨杀驴,凡是退役的人都有丰厚的金银赏赐,足以某个别的生路。
大明的卫所制被延续了下来,只不过新国的卫所中的士兵都归大的军区调配,比如在新国南疆的卫所就需听命于陆绎,这就对权利进行了集中。所有的兵权牢牢的握在了陆炳所信任的人手中,如此就等同于握在了陆炳的手中。现如今的卫所士兵,随便挑出一支部队放在以前的大明。就是王牌部队。
招募新兵仍在继续,大家都被良好的待遇所吸引,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这句流传已久的俗话,在新国这个万事皆有可能的国度,反倒成了一句让人笑掉大牙的谬论。
而陆炳也并没有食言,朱厚熜除了册封过的妃嫔以外,其余的全部根据自愿原则。如果想走的就走,不想走的就直接嫁人。嫁的人选择是军中,凡是有意向的人都可以抽签决定参加相亲大会。然后让他们自由恋爱,结果后宫的这些秀女全部被如狼似虎的大小伙子们给消化干净了。
上至将领的妾室,下到士兵的妻子,都有这些深宫女子的身影。她们大多都是民间选上来的。有时候还会强行征入宫中。这都是朱厚熜干的好事儿,他只管随便说些自己的意思,至于下面人怎么办的,他根本不管,这也正是嘉靖王朝覆灭的根本所在,若非如此也不至于民心丧失殆尽。
这些女子姿色大多很好,本来在宫里就是比宫女稍好一些的地位,现如今再不济也是了正经人家的夫人。这些女子的家人如何感恩戴德暂且不说。单说这些女人也大多念着陆炳的好,当然少数人心不足蛇吞象幻想自己在宫中能够出头当上一代妃嫔的贱人姑且不论。新国的士兵更加忠诚了。一些是因为被迎娶来女人大吹枕边风,什么誓死效忠之类的,都不用做忠君爱国的宣传了。还有一些虽然嫉妒自己没摊上这样的好事儿,但大多还是很高兴,因为他们不再是为了吃粮和那军饷而当兵,而是为陆炳当兵。这么一个时时刻刻想着士兵的人,值得卖命。
故此陆炳在军中多了一个红娘的名号,虽然带着一些戏谑,但处处也洋溢着幸福感,圣上的时而是刚毅威猛的雄狮冲锋陷阵一人杀退数百敌军,时而是高空翱翔的雄鹰可以夜袭京城空中夺下胜利,同时又宛如和煦的阳光照射在每个人的心里,暖洋洋的。
陆炳除了这些令人费解却又令人佩服的事情,还做了一间哗然天下的事情。那就是没有大赦天下,一般新皇登基或者一个新的国家建立之后都会进行大赦,除了造反这样株连九族的大罪过之外,一般都能被赦免。许多杀头的人就此也不用被杀头了,大赦的目的在于举国同庆,让这些犯人感恩戴德,让这些犯人的家属也有感恩的心,从而期望获得民心。
如果是新的国家建立,那就更加要大赦天下了,因为这些人都是根据前朝法律被抓起来的,既然推翻了前朝,就等于否认了他们的法律。这般释放罪犯既是一种争取民心,也是一种对前朝的否认和污蔑,更是造势前朝昏庸的一个噱头,也就是说一棍子打翻一船人,声称他们都是被严苛和肮脏的前朝诬陷的。
陆炳登基后,果然有大臣建议大赦天下,而陆炳却否决了。监牢里的不光是被冤枉的,没错,或许的确有这样的情况,可也有一些偷鸡摸狗的人,还有些是十恶不赦的人,大明的官员不都是笨蛋,总有好官清官的存在,所以判罚的罪犯很多也是真的罪犯。若把他们放出来,只怕要天下大乱了,所以每次大大赦之后反倒是会产生些许动荡。
于是陆炳首先按照自己新订的国法对他们刑法和刑期进行了修改,同时专门派出锦衣卫在各地审核,如果是文字狱或者是被冤枉的,那就可以出狱得到大赦,如果不是该坐牢的还得坐牢,该杀头的还得杀头。为了防止权钱交易,假公济私的事情发生,比如给了钱就判个无罪什么的。故此,陆炳依然对此事实行举报制度和连坐制度,一旦发现差池,经办官员和罪犯不论罪行大小全部斩首,而举报的人则会得到奖励。
这就让民众可以监视了,当发现邻人犯了罪的人回来,若真的是罪大恶极就可以举报,同时当年的苦主也定会盯住这些罪犯的判罚的。至于若有人觉得判罚不公的,可以提出上诉进行高一级的复查,陆炳不嫌麻烦。官员就是为民办事做主的,若是没工作凭什么给他们高俸养着他们。
陆炳还有还政于民的想法,不过此事现如今还时机不成熟罢了。但为了让他们尽早适应。于是开始让住的相邻居的五十户为一连,选出一个民众代表来处理基本事宜。官府作为公正机构,这般一来减少很多纠纷的处理,百姓自己就处理了,简称自治。
同时也培养了百姓选举的好习惯,而选举出来的人并不是全职,只是平日里兼职辅助五十家人。至于这些人平日里该干嘛干嘛去。国家只给少量津贴,但总归属于半个公门中人了,俗称地保。正因为是半个公门中人。百姓还是颇为积极参加竞选的,为民办事十分竭尽全力,希望下一次能再被选举上,因为地保并非一成不变。两年一选。
新国建国之后。鞑靼递交了休战书,并且承上了祝贺的礼品,这次鞑靼诸部并未起什么争端,大家一股脑的向陆炳献媚。在这个世上,向强者低头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不论是否是充满荣耀的黄金家族。而西凉就更不用说了,甚至举国欢庆,预祝国主吐洪伊乌梁海的兄弟也荣登大宝。
同样南洋的许多小国得到消息后也对陆炳提交了降书顺表。声称愿意作为新国的藩属国,岁岁来朝年年纳贡。其中就有陆炳当年践踏过。然后重组的安南国。狼兵和韦银豹等人也暂时休战,大家都向陆炳进献了礼品,因为虽然曾经陆炳是他们的上司或者敌人,但那也是各为其主,现如今陆炳已经自立为皇,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大家都是权利顶端的人,自然能看得透这些,而且听说陆炳是个豁达开明的君主,一旦投奔于他之下,或许能够过上好日子。自上而下皆是这么想的,广西的士兵们厌战情绪严重,战争就没得打了。
而广西各方权利的将领们既不想众叛亲离,再说现在已经打得疲乏了,民不聊生经济落后,不如先归顺新国。如果情况不对,再倒反新国,反正现在自身就这么个情况,就算再度造反情况还能坏到什么地步呢?
出乎预料的有两个国家,一个是撤离出盐城周边地区已经回到日本的宋给陆炳送来了祝贺礼,并写了一封国书赵家愿意和陆家世代交好,永远没有战争。对此陆炳只能当做笑话看,但表面依然给足了使臣尊敬。不过赵家厚黑出乎陆炳的预料,好似先前的战争根本不存在一样。这真是个可怕的家族,当厚黑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就如同恶魔一般了,陆炳更加坚定了必灭日本的决心。
但乌斯藏却没有理会陆炳,乌斯**立,既不搭理残明也不理会陆炳。乌斯藏的态度陆炳未料到,因为在起事之初,乌斯藏帮助了陆炳,为陆炳牵制了大明在西侧的兵力。而巴蜀兵力没能出川抗敌,也是因为乌斯藏的牵制。与乌斯藏的交情始于早年寻药的时候,陆炳的强悍从天山传来,乌斯藏官员略有耳闻,而当时陆炳刚刚离任龙影大将军余威犹在,故此对陆炳礼遇有加,那时候也结识了不少重要官员。经历过雪域活佛和蓝种人的事情,乌斯藏的宗教官员,更是对陆炳印象深刻。后来陆炳借着这个印象,和早先的一些点头之交的官员进入乌斯藏,与乌斯藏进行谈判,请求他们出兵相助。
谈判是项技术活,按说陆炳这暴脾气急性子不太适合,但当时出于机密考虑,而也只有陆炳认识那些人,更加适合进入深处进行谈判,故此陆炳先后两次进行拉拢,开始了一场宗教官员和当地驻军指挥使齐坐一堂的谈判。而从古至今,大多谈判先要你来我往磨上半天,然后开始互相讲条件,然后又是无尽的磨蹭,无非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可是陆炳却一说就成了,乌斯藏答应出兵相助,这让陆炳十分意外。
其实乌斯藏打的如意算盘很好,无非是趁着大明内乱,彻底独立,然后趁机吞并巴蜀云贵等地。结果没想到巴蜀的士兵十分悍勇,云贵沈家虽然落败,但是当年陆炳发明的火器是由沈家帮忙制作的,所以连发火铳在沈家也装备的许多,乌斯藏着实是啃到了用骨头,根本没占到半点便宜。
到头来现如今陆炳登上了大宝,可乌斯藏却一无所有,依然是那么多领土,老邻居还成了原先效忠的皇帝朱厚熜,对自己记恨的很,虎视眈眈。这让乌斯藏的统治者们心中十分不甘,不平衡之下拒绝成人新国的存在,并且也不上国书祝贺。他们扭曲的认为,是陆炳欺骗了他们。每个人的视角不同,国与国之间也是如此,这才造就了今天的局面。
看罢春秋无义战,于是乎看似铁打的同盟军这时候分离了。不过这对陆炳夺取的天下,建立的新国在短期内并无任何影响。

第九十九章 差别

新国开始了一轮个人崇拜热潮,人人都以陆炳为榜样。以皇者为尊这本没错,可是这般自发的崇拜却是从古至今很少见的。先朝这样的事情多数都有些强迫性质的,可现在大家都是自发的,口中谈论的都是陆炳,江湖轶事,金戈铁马,风花雪月,虽然新国建国之后,报刊等物都恢复了印刷,而言论也自由了,但已然抵挡不住口口相传的魅力。陆炳成了茶余饭后必谈的话题,而且经过演绎,所有的故事甚至变得神乎其神了起来。酒楼茶挂,说书唱戏的也改编了陆炳的故事,名曰《新国风云录》《大锦衣》亦或者《夺命十三刀》等等等等。
除此之外,更加涌现出了一批已经达到狂热的民众,他们把陆炳敬若神明,甭管陆炳说的对的还是错的,只要陆炳爱干的事情他们都愿意模仿。并且自发的编篡了一本《新国皇帝语录》,吃饭睡觉之前都要背诵,甚至大街上碰到了也宛如对口号一样必须说上两句。所以是否是皇帝陆炳的死忠,在新国一眼就能看出来,只要他们满口的皇帝语录那就是了。除此之外,像《文孚诗词集》之类的,其中有不知道从哪里翻出来的陆炳所做的诗词,也有经过修饰的,还有一些是冒名顶替的,无非是按照陆炳的风格做了诗词,然后冠上皇帝之名罢了。
不过少有人管,新国是个言论自由的地方,锦衣卫对这些书籍进行了检查。只要没有什么对百姓的误导言论,基本也就听之任之了。陆炳并不在乎有人的冒名顶替,这不算是好事儿。但也绝对也算不上什么坏事儿。
除了和陆炳有关的书籍,随着各大书局,国有或私人的印刷行业的复苏,各种话本传记诗集或者一些老的著作也涌入百姓的家中。这些读物充实着百姓的娱乐生活,而陆炳设立许多国有学堂,免费教授百姓读书识字,长幼分开分别教导。这让更多的百姓能够读懂书了,民智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一本书映入了百姓的视线内,这本书没有十分长的名字。就三个字儿《西游记》,这是陆炳取得名字,改掉了原先的建议《西游释厄传》。
书很好看,老少皆宜。不同年龄的人从书中都读出了不一样的故事。而这本书也在说书先生口中便成了许多版本。舞台上也为此专门有了猴戏。但不少人却也发现,国家对这本书的宣传,比如民报上的连载,以及各大书局甭管是国有还是私人的,一同的上架等等,不难看出国家的用心良苦。而作者吴承恩,这个名字名不见经传,后来有好事者的发掘得知此人与沈家有旧。姐姐是一任地方官的夫人。可是为何会有如此大的能量呢?
市井之间又有人深挖下去,发现吴承恩现如今在朝中任职。虽然只是个小小的从四品官员,但据说皇帝十分赏识。也就是说,这本书之所以如此红火,那是因为新国皇帝陆炳喜欢。这下子这本书就更是水涨船高了,一时间风靡大江南北,人人知道西游记,人人知道吴承恩。当然这其中,陆炳还是用了一些舆论导向的手段的。
文化的交流是挡不住的,不久这本书就摆在了巴蜀之地的朱厚熜面前。朱厚熜读了一遍也发现了其中对自己的讥讽之意,气的叫来了陈洪。陈洪来了之后,朱厚熜问道:“陈洪,这个吴承恩到底是什么人,西游这本书是不是陆炳借吴承恩之名故意写出来编排朕的。这样的故事,又是猴又是猪的,也就陆炳这个妖孽式家伙想得出来。”
“启禀圣上,臣以为不然,据臣探查得知,早在许多年前,陆炳好像就与吴承恩有一面之缘。而吴承恩早些年间就曾在民间讲述过这个故事,但那时候只是个故事梗概,没有如此细致和若有所指。况且臣以为,以陆炳的性格,好大喜功之下,定不会假借他人之名出书的。”陈洪道,也真难为他的情报能力了,早就发现了这本书的古怪,并把多少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都给翻了出来,‘功课’做的倒是细致。
朱厚熜听到陈洪对陆炳的评价,喜道:“陈爱卿说的没错,陆炳这家伙就是好大喜功,哼哼,这本书意味深刻啊,其心当诛,依朕的想法,这本书就禁了吧。对,把这本书禁了!”
“圣上,只是此一来”陈洪道,朱厚熜算是从逃难中还过阳来了,此时说道:“瞻前顾后的干什么,**就**了,难不成还让人人读了此书来编排朕吗?那陆炳的想法岂不是要达成了。”
陈洪见皇帝坚决,只能领命退下。从此,《西游记》成了巴蜀明朝的一部**。其实陈洪并非想说这个,只不过朱厚熜的皇命所致,不得不如此。但实际上事与愿违,这本书非但没有禁了,反倒是在巴蜀更加火了。
按照朱厚熜颁布的命令,藏此书者杀无赦,此法令一出,更让人们知道了这本书的存在。人人自危自危之后,又是好奇心起。没有看这本书的人也想知道书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会让皇帝禁止。其实大多数人还是读不懂的,而且巴蜀此时又不和新国一样,推广扫盲班,大多数百姓根本不认字,更别说读懂其中的意义了。但皇帝这么一禁,让百姓十分奇怪,于是口口相传问此书的内容,故事反倒是流传了起来,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