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中华-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多击少局面,一击致命,不会让敌人有逃跑的机会,甚至尽量不让敌人有反抗的机会。
凌雪红在雷海柏的帮助下,对于能够以最小的损失获取最大的成功要求严格到了苛刻的地步。
负责和暗月训练营对抗的特种连,虽然也有为数不少的暗月级高手,但是因为作战方式和习惯的不同,一连两次都被渗透成功,失去了反抗的机会。
军人,他们的理念就是为了完成任务,人死光了也在所不惜。虽然实际战斗中,这种情况很少,但是这种精神和作风是在平时训练就贯彻到底的。所以特种连和暗月的对抗,如果是在真实的战斗中,会非常惨烈。这也是凌雪红一再要求减少损失的缘故,因为你的对手不可能永远是普通士兵。凌雪红还记得在阿尔丹的艰难。
凌雪红将和这个特种连一起合作,扫掉安加拉河流域与远东铁路两侧平原地区的苏军残存指挥系统和后勤保障系统。苏军也知道守住已经陷入包围的这一地区希望不大,但是却想以此为支点,牵制中**队,减轻对于正在埃文基自治区集结撤退的苏联红军压力,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曾经是哥萨克运动的中心,但是在与日军两次的争夺战争中成为废墟。
好在中国空军炸毁了叶尼塞河上大部分的桥梁,但是偏偏留下了这座大桥。
苏军曾经调集防空炮火包围这些桥,但是中国空军远远地用导弹攻击,防空炮火根本不起作用,而防空部队往往被低空突袭的直升机群打得没有地方躲。这里距离萨彦岭还是太近了。
苏军已经知道中国人并不想消灭自己,而是要自己退到叶尼塞河以西。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人是想把鄂毕河与叶尼塞河中间划定为缓冲区,完全吃掉叶尼塞河以东的山区。
中国的军队已经越过了下通古斯卡河,有把埃文基苏军东征兵团一口吃掉的架势。安加拉河流域的苏军数量不多,远不能与埃文基的东征兵团相比。凌雪红她们的斩首行动,将是这支苏军军心的最后一击。(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五章 波斯陷落
天空中,一个远程轰炸机群正在转场,他们要从北上
苏联的工业基地大部分都在伏尔加河与乌拉尔山之间,中国空军不管百万人的东征兵团,而开始轰炸大后方。苏联空军就算拥有上万架战机,也丝毫没有拦截中国这种超音速远程轰炸机的突袭的能力。
也不敢轻易轰炸中国,一方面找不到有价值的轰炸目标,另一方面中国的防空导弹太厉害。
埃文基的苏军尝试对上扬斯基山脉和通古斯高原的森林进行攻击,甚至采用了燃烧弹。但是中**队根本不和你的主力进行决战,反而聚集部队对落单,或者处于防守地位的苏军进行突袭。每次吃掉的部队不多,但是每次都是全歼,连救援的时间也不给。这让苏军的各支部队非常恐慌,一旦那只部队被歼灭,周边的部队都会不顾命令撤退。连朱可夫的命令也不起作用。
不过莫斯科,斯大林却越来越安心,战争可以说是一边倒的劣势。中国的空军要轰炸工业基地和工厂很简单,可是没有,他们盯上了桥梁和雷达站以及油库。虽然这个很重要,但是毕竟没有大规模杀伤,没有破坏苏联军事潜力。也就是说,中国人不想真的和红军开战。他们的目标也非常明确,苏军撤出日占区。
斯大林已经暗中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只是他担心会变成溃败,所以让朱可夫采取了边打边退的策略。
苏军在西西伯利亚的大军完全不管朱可夫的东进兵团,偷偷地向中东集结。
但是报纸电台却天天在宣传与中国决战的演讲和文章。猛批中国动用空军轰炸民用设施,同时宣传苏联红军如何救护被轰炸的老百姓等等。
全世界的人们都以为苏军是真的要和中国决战了,何况朱可夫的东征兵团正在“努力”突围。每天的战斗几十场,每天的都有一两个团消失,战况惨烈。
而安加拉河,中国人发起了偷袭,大部分的政府机关已经毁灭,苏联红军正在组织老百姓进行大撤离,并在远东铁路和中**队激战。
但是实际上。苏军的损失并没有报道的那么夸张。大批的苏军已经运动到了叶尼塞河西岸,根本没有做任何防御措施就调往中东去了。
波斯,英军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大难临头。因为中苏战争的爆发。中东处于冷战状态。大家都在战壕里唱歌跳舞,一些对峙的士兵甚至相互敬酒踢足球,一派和平景象。
而里海和咸海,伪装的苏军装甲洪流在悄悄南下。波斯苏联控制区。一个个机场在修建。一个个油井在建设。公路铁路都在快速修建。到处都挂着抓生产,击败入侵者的口号。
而这一切,瞒得住英国和德国,却瞒不住天上的卫星,除了固定同步轨道卫星以外,中国布置的机动卫星已经达到了十颗之多,除了两颗卫星监视美国以外,大部分都在西伯利亚和中东。空军的空袭开始集中在叶尼塞河和鄂毕河流域。陆军不断清扫来不及撤离的苏军小股部队,以及游击队。
随着战争的进程。中国的边境线在缩短,人民革命军的主力部队也在慢慢朝哈萨克、帕米尔、西藏运动。
国内战争的气氛没有降低,每天学生们都要提及战争的进度,他们对叶尼塞河与鄂毕河流域的环境恶化感到担忧,希望部队能够占领这一地区,以促进环境的恢复。
但是军方的调动已经确定这不可能了。
“国家现在要做的是东亚民族的整合,在东亚完成了统一的情况下,这是未来几年乃至几十年要做的,不然必然会面临崩溃。日本人虽然现在还有很多问题,但是相对于俄罗斯人和德意志人来说,融合起来要容易的多。这是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等决定了的。同样的道理,在美洲,带有东亚血统的爱斯基摩、阿留申、印第安人一直处于白人的压迫之中,消除了白人统治后与我们的融合要简单得多。”
连张春也想不到这些学生能够想到这一点。
“这没什么,电视和网络上有很多这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起源等等纪录片。这些人大多数都有东亚血统,只不过和其它人种进行了混血而已。人们已经逐渐认同了远东民族的属性。我们就是再傻,也知道为什么。”
学生们这么解释。
“融入汉族也没什么不好,毕竟几千年来,本来就是一家,只是走动不够亲热而已。”
林学院的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十一月的时候,凌雪红她们回到了洞水垭。完成任务后训练营解散,训练营的战友们都分配到其它地方去了。而她们三个还是回来接受张春的“教导”。实际上是变相的保护。
1943年1月,苏联红军发起了冬季攻势,进攻方向不是中国,而是阿富汗和波斯。英军淬不及防,全面崩溃,直接被苏军赶到了印度支那。随即,苏军与英军在巴基斯坦进行激战。
于此同时,在苏军和德军的支持下,阿拉伯独立军开始向阿拉伯半岛进军,斯大林总算没有要吞掉伊拉克,而是扶持了一个亲苏联的势力。在中东,苏联和德国之间留一个缓冲区,这就好比西比利亚与中国之间的缓冲区一样重要。中东的石油,苏联已经取得了三分之一,留下三分之一让阿拉伯人与犹太人恶斗又怎么样?
守住波斯,苏联就获得了波斯湾和阿拉伯海的出海口,能够逐步建设自己的海军,进入印度洋和太平洋。
英国和美国终于知道,再这样下去,他们将失去世界。和德国的战争不能再打了,欧洲人必须团结起来,才能对抗两个超级大国,这两个超级大国可都是号称社会主义和**国家。
德国虽然也叫做国家社会主义,但是德国很早就成立了**轴心国,所以联合德国成了维持西方优势地位的唯一途径。
2月,德国突然出兵吞并了瑞士,并和西班牙军队一起葡萄牙,彻底控制了直布罗陀海峡。完成了欧洲大陆的统一。
到了这个时候,德国才开始分别与英国和苏联开始了漫长的谈判。德国成为了决定性的一个国家,倒向苏联,英国包括非洲殖民地肯定不保,美国也很难全身而退。倒向英美,那么欧洲与苏联的一战很难避免。
德国,希特勒已经变得非常狡猾,他两边都想捞好处,以换取国内稳定的时间。他说同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需要听取中国这个东方大国的意见。
德国外交部长呆在上海就不走,所有的会谈都邀请中国代表参加。
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是在这之前,将阿拉斯加地区,育空地区,温哥华地区,西雅图、夏威夷、马里亚纳、安南、暹罗,缅甸全部化为了中国的省份,连自治两个字都取消了。
国家之间还是靠实力说话。中**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吃过败仗,这个国家拥有十亿人口和庞大的国土面积,西方确实不敢说什么。
苏联虽然还没有结束与中国交战国的态势,不过在上海的会议可是一场不落。
国联在此时已经维持不下去了,因为德国,苏联和中国三个大国均不是国联成员。德国提议成立新的国际组织以替代国联,重新构建国际新秩序。
但是除了苏联支持,响应者寥寥。
中国说国家还没有统一,所以北京政府应当采取中立和不结盟的政策,以免国内发生纷争。实际上,大家都清楚,中国不是没有能力统一现在纷乱的马来群岛以及北美西岸地区,打的什么心思大家都猜不透。但是中国人现在几乎把澳大利亚孤立起来,一只地方武装到达了马达加斯加,印度洋已经不是英国的印度洋,至少有一半是中国人的。这是想借着所谓的国内纷争扩张的节奏啊。
不参加国际联盟,那是不是中国有着统治全球的野心?
英美法自然不会同意,法国实际上已经没有发言权,是因为英国和美国要增加自己的话语权,强行拉进来的。这三个国家认为应该在国联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国际联盟。德国和苏联根本不理会,战争打到现在,英国和美国已经没有多少控制国联的资本,了不起大家打打谈谈呗。所以谈判是谈判,战争是战争,半点也没停。(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六章 英国的危机
国家之间,实力最重要,英国和美国曾经不可一世,但是现在德国翻脸不认人的时候,英国和美国也毫无办法。不但以前的借款和战争赔款被所谓的欧洲新秩序一笔抹消,连带着国际话语权也变得不是那么管用。
而中国,虽然帮助美国、苏联和英国设立了核能发电站,但是却实实在在地掌控着核能的各项标准,突破这个标准可以,但是不要让中国发现,那是给了中国出兵攻打的一个借口。
中国的飞机和舰船,很少走出控制区,但是到上海的各国使节可是看到这些装备的先进性。当德国勉强设计制造出了喷气式飞机时,中国的飞机速度已经超过了音速,并且在空中像鸟儿一样灵活。当各国的直升飞机还处于试飞阶段的时候,中国的直升机已经变得快要看不出是直升机了。
当各国还崇尚大炮巨舰时。中国的舰船变得很低矮,已经在考虑如何躲避雷达监测。当各国的火箭射程能够达到五百公里的时候,中国的导弹先不说射程,因为它已经飞到了太空,最关键的是中国的导弹已经智能化了。当各国在建造个人小汽车的时候,坐过中国高速列车的人,已经有了进入时空隧道的错觉。
在这种技术优势下,没有哪个国家敢于挑战中国。苏联不是挑战了吗,眼巴巴地看着中国空军如入无人之境地轰炸自己的纵深而无法反击。
其中最尴尬的是英国,它已经被德国一分为二。如果让德国修生养息几年,英伦二岛能否保住还真不好说。美洲殖民地被美国拿走了,非洲殖民地没有多少可用之物。中东和印度支那、澳大利亚现在岌岌可危。
如果不是中国传统的温和性格。如果中国像苏联一样饱含攻击性的话,印度支那和澳大利亚就已经不存在了。
英国确实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德国的这个做法,很明显是要拖延时间,为未来的战争做准备。对于德国来说,没有一场战争的胜利,英美还有说话的权利吗。
卫星显示,英美正在英伦二岛集结船只和人员。英军的舰队加强了对于英吉利海峡控制。毕竟德国已经完全控制欧洲的海岸线,只要有时间,就能够组织起大型的登陆舰船。同时大批的法**队开始整装待发。准备向北非发起反击。
苏军在巴基斯坦和英印军队打成了相持战。可是这场战争的主力已经不是英国人,而是印度人。印度人为什么要为英国人和苏军作战?不仅是苏军在这样宣传,和中国人接触的印度人常常被问到这个问题。
苏军减缓了战线推进速度,开始策动印度脱离英联邦。这一方面可以避免战争。另一方面难道印度人就真的愿意被英国人奴役?
英国人为主的主力在波斯的突然袭击中损失殆尽。恒河与雅鲁藏布江河口,孟加拉,已经在混战中被中**队控制。缅甸的剿匪和禁毒已经结束,暹罗王室战败逃亡了加里曼丹。英国正在失去对印度支那的控制和影响力。至于马来群岛,那里混乱不堪。海上被中国海军封锁,崩溃只是迟早的事情。马达加斯加被中国人买走之后,西方已经不再和中国人谈购买殖民地的事情。虽然孔祥熙和陈立夫陈果夫联合起来要购买澳大利亚,但是英国没有答应。因为中国海军虽然强大。但是太保守,只是再自己的海域进行活动。不越雷池一步。所以南太平洋和印度洋还是英美海军的天下。马达加斯加那是特例,龙云再厉害,没有几十年的修生养息,在一个陌生的地域崛起是不可能的,一个航母舰队也只是能够维持自身安全而已。
趁现在还拥有海军优势,空军和德国在海上的空战因为雷达的运用而暂时处于优势地位,不进行登陆作战,大乱希特勒对于欧洲的融合节奏,那就太傻了。
当然除此之外,就是大量的犹太财团到了英国,推动了丘吉尔反击的决心。
1943年春节过后,张春夫妇把妞妞留在洞水垭,前往仙女参加新民基金会和中央科学院的年会。
由于张春长时间不问政事,所以这次年会虽然低调,但是刚刚开完人大和政协会议后的大部分国家领导人都秘密前往沙洋。因为中国的经济政治中心十分分散,这些领导人也经常到基层,所以没有引起外界的注意。
1934年,尽管战争胜利的形势已经非常明显,但是国家终究还在战争期间,参会的时候这些人都是面带笑容,但是在各小组会议上,大部分人都面色冷峻。
这一次是政府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几乎全部的边界都在作战。
就是部队在精锐,牺牲也是难免,但是由于各种事故造成的人员损失,却比实际作战的人员损失还要大。其中以空军,特别是陆军航空兵的损失最多,担任低空突袭任务的直升机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导致维修和后勤都非常麻烦。这些飞行机库绝大多数都在山体里面。平时的训练还好,真要密集作战,事故率比固定翼飞机要高出了很多。
这也反映出了当初仓促将并不十分完善的直升机大规模装备一线部队,单从技术和后勤保障来说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除了直升机问题,就是高强度下的自动化重轨高速铁路运输出现了数次由于计算机故障而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由于当初为了节约成本,采用了一个中央处理器来处理,平时非战时的运输任务还没什么,但是现在一下子超出了负荷,自然就崩溃了。
另外就是新的单兵装备,比如装甲,以前只在暗月和特种部队使用,现在大规模装备一线部队后,由于维护保养等等有一定的难度。导致实际作战,战士们感觉还不如以前的挂具方面。
如此等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汇集过来,让中央科学院的各个研究所感觉很丢面子。
好在张春说这些问题出现是必然的,不出问题,反而不正常。出问题不可怕,解决就行了。科学和社会就是再不断犯错的情况下才得以进步的。
张春虽然在大会上这么说,但是却在小会上对于科研项目组织,产品对于极限环境下的实际运用实验,产品验收,项目评审等等一系列的控制环节都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因为不少研究所有赶快做完项目,拿出产品,获取项目资金和相关荣誉的心理。这导致一些科研项目结题时不是很严谨。
中央科学院因为这些技术都是最前沿的,所以只要认为取得了进步和成果,就让这些科研项目给过了。
所以张春说应该对于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要加以评审和考核。只有这样才会发现漏洞,让研究不至于出了问题再回头解决,至少能够对可能出哪些问题进行预警和预测。
新民基金现在已经和国家部门差不多的管理模式了。交给国家来管理是迟早的事情。科学,教育,卫生三个基金统一打入到一个部门来管理,与其它的部门不同。基金会多了董事会和监事会,都是一些退了休的老同志组成,权利非常大,有权否掉一些资金项目。
张春因为是最大的出资方,所以是董事会主席。宋庆龄、刘英、刘清、李宗仁、冯玉祥等等这些老同志几乎都把自己的积蓄捐给了基金会。特别是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就算金额很小,张春也觉得一些重要的事项还是需要大家共同决策。
监事会主席是张若茗,监事会就是郭华、曾思敏这些富有经验的老家伙们,她们就是著名的小刀组合。
而实际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已经换成年轻人了。这些年轻人流动性非常大。很多在人从大学一毕业就到了基金会,工作一段时间就到了政府或者科研院所去了。
年会主要是审议三大基金使用情况和专利费用的收支情况,基金会的组织机构,人员调整情况等等。
除了前来为自己的团队、部门、项目站台的这些国家领导人,也多了一些认为自己的项目没有立项而前来寻找帮助的年轻人。基金会专门为他们组织了一次申诉和评审的机会,而能否立项多了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意见,而不只是专家组的意见。(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七章 北美危机
粟裕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