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醉-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宣慰了宗室子弟后,朝廷又遣左威卫将军王果、左监门外将军令孤智通、右武卫将军杨玄俭、右千牛卫将军郭齐宗分赴并州、益州、荆州、扬州四大都督府,与府司共同镇守,新编的那些精锐新军也都处于最高戒备状态,以免先皇驾崩、新皇即位后出现乱事。
各地驻守处于最高戒备状态是在李治驾崩后就开始了,武则天再次插手朝事后,只不过将警备级别提高了一点,并同时对宗室王加以抚慰而已。
此时的宗室子弟众多,计有:韩王李元嘉、滕王李元婴、霍王李元轨、鲁王李灵蘷、越王李贞、虢王李风等一大堆,总计有近二十个,无论是李世民或者李治即位为皇时候,宗室子弟都有不轨的举动的,武则天自然牢记着以前的教训,为了避免天下起乱,先对这些人施以安慰,并准备逐步消减他们手中的实权,让他们只任有名无实的闲职。
这是他听从了陈易的劝告,再加上自己心里原本就有这样的担忧而采取的。
不过还没等武则天松口气,朝臣们也还没从武则天再次插手朝政而带来的迷茫的状态中恢复过来,又一件大事发生了!
第四十六章武则天的果断和李显的武断
让人震惊的消息从北方传来。
单于都护府治下突厥阿史德温傅、阿史那奉职两部起兵反叛,尊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单于都所府治下二十四州酋长皆响应阿史德温傅、阿史那奉职的号召,一道起兵反叛,一时间叛众达数十万,数座新设的边关城池被突厥叛军占领。
北方的告急军报如雪片般传来,朝堂为之震荡,武则天也为之震怒,马上令李显召集群臣商议对策。久未在帘后听朝的她,也以军中大事不能耽搁为由,再次坐在帘后听政,亲自问询群臣计策。
“诸位爱卿,单于都护府境内突厥人起乱,叛军在短时间内聚集了数十万,今日太后和朕召集众卿朝议此事,众卿觉得朝廷要如何应对?”御座上的李显,一脸严肃地把要讨论的问题抛给了殿下诸臣,要大臣们各抒己见,讨论一下这件事。
李显的话音刚落,站在殿首的尚书左仆射裴行俭马上走出班列,对李显恭敬一礼后奏道:“陛下,太后娘娘,北方有乱,突厥人反叛,臣觉得朝廷应该马上组建大军,讨伐叛军!单于都护府治下边关不到三万,还要镇守诸多的边关,无力镇压突厥人的叛乱,所以一定要另遣大军平叛!臣愿领军出征!”
裴行俭站出来表奏后,尚书右仆射刘仁轨也马上站出来,奏道:“陛下,太后娘娘,臣附议!裴仆射所说甚有理,单于都护府所辖边军不足以平定叛乱,朝廷应该马上组建平叛大军,讨伐突厥人的叛乱!臣虽然年事已高,但也愿意领军出征!”
裴行俭和刘仁轨这两位在朝堂上最有威望的人如此说,那些原本有不同意见的人一下子不敢站出来了。而那些持相似意见的人,先后站出来表示了附议或者充满激情地表奏,要朝廷立即组建讨伐大军,出关平叛,有多位武将,包括原突厥归降的将领右武卫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归朝改任检校右领军卫大将军的契苾明等原突厥系的将领请命出征,平定突厥人的叛乱。
这种时候,这些突厥系的降将是必定要站出来表态的,他们原本统领过的部落或者领近的部落反叛。要是他们没有什么表态,会被人认为是同情甚至支持叛乱,这样的“罪名”他们可是担当不起的!
站出来表态支持平叛大臣们占据了宣政殿内议事的大臣大部,一时间整个大殿显得群情激昂,请命出征的文官武将一大堆。新即位的皇帝李显显然没料到事情会这样。竟然有些被吓住了,不知所措地看着殿下诸臣。又求救般地看看帘后坐着的武则天。
武则天倒是没有任何异样的表情看着殿下诸臣轮番请命。也没对李显有任何明言的表示,她除了想再看看众臣继续的反应外,还想静观李显在这件大事上的处置手段会如何,会不会在众臣的请命下,当殿下了决心,组建大军讨伐突厥人的叛乱。
面对众臣的当殿请求。武则天没有任何表态,御座上的李显只得硬着头皮继续主持朝会。
“各位爱卿一力请战,朕自然不能拂了众卿的意,不过此事事关重大。具体要如何决断,朕还要和太后商量一番才能定夺!”李显只能这样表态了,如此可以将众臣的请战就会过去,也不会被武则天认为自己私下做决断,惹恼了这位接下来肯定会用什么来对付他的母亲。
不过就在李显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个万全之策,即可以将众臣的请战挡过去,又可以不惹恼自己的母亲,并准备在与武则天商量得到结论后,再在朝会上宣布最终的决定时,帘后的武则天却开口了:“皇帝此言差矣!叛乱的事已经发生了许多时日,如何还能再迟缓解决,今日既然召集了群臣商议此事,就必定要有个结果,如何可以过些日子再做决定?”
武则天当殿训斥李显让殿下的朝臣们都很吃惊,不过她这些话让很多心里着急的大臣松了口气,他们当然不希望这件事往后推,今日如此紧急地召集群臣商议北方突厥人叛乱的事,当然就要讨论个结果出来,而不是过几日再议。一些人有李显有些失望了,如此军国大事,竟然要往后推,而不是当殿讨论个结果出来,这位新即位的皇帝,果然是个没处理能力的主,与其父类似,甚至更不堪,真不知道以后他会引领大唐走向何处!
李显当然被武则天的话吓了一跳,马上坐正了身子,脸上都有汗出来了,想伸手擦一下,又觉得不妥,想来想去还是从御座上站起了身,对帘后的武则天恭敬地行了一礼:“太后,儿臣从未主持过如此重要的朝议,不知道如何下决断,还请太后来主持今日的朝议!”
李显如何的举动更让朝臣们惊愕,有大臣想站出来表示异议,但听到李显再次请求后,还是打住了此念头。武则天也没推拒,在李显再次请求后,也从帘后站了出来,走到台前,面对诸臣而立,朗声说道:“诸位爱卿,北方有乱,朝廷不能坐视北方起乱而无动于衷,既然诸位爱卿都建议朝廷马上组建大军讨伐叛逆,本宫也觉得不能听之任之,那陛下就应该下定决心,组建大军讨伐突厥人吧!”后面这话她是朝着站在她身侧的李显说的。
“是,母后!”李显恭敬答应了声,在武则天宣布了这个决定,稍稍站后一点后,他走上前,深吸了口气,非常严肃地宣布道:“突厥人逆天行事,趁先皇驾崩时候,叛我大唐,此事万不能忍,即使众臣都提议遣大军平叛,太后娘娘也是支持此议,那朕就宣布,朝廷将组建大军讨伐突厥叛军!”
李显这话说的还是有点气势的,让一些原本对他暂时失望的大臣眼睛一亮,心里暗暗称赞了一下,不过随后李显的表现又让人失望了。李显地很有气势地宣布完这个命令后,又对武则天恭敬地请示道:“母后,你觉得要遣何人领军出征为佳?”
虽然说李显问询武则天此话并没什么不恰当,但李显在问询时候表现出来的神态让人觉得很不堪,完全没有一点皇帝的气势。而且这样的话也要问询一下诸臣,问问有何人愿意请命出征。
刚才众臣连续不断请命了,不过在皇帝下决定后,肯定还要再问询一下的。
武则天横了一眼李显,并没回答他,而上踏前一步,走到殿前,扫视了一眼众臣后,才朗声说道:“诸位爱卿,你们觉得此战要如何战为好?还有,遣何人领军出征为佳?”武则天代皇帝发号施令的样子已经让众臣们不再非常吃惊了,首先将这件大事定下来才是上策。
武则天话音刚落,裴炎先一步站了出来。
“太后娘娘,陛下,臣推荐由尚书左仆射裴公率军出征!”站到殿前的裴炎不紧不慢地奏道:“裴仆射在安西戍边多年,与突厥人、吐蕃人交手甚多,对如何对付突厥人非常人经验,臣觉得要裴仆射率军出征,我大军未到,突厥叛军就会闻风而降的!”
裴炎说完后,李敬玄也跟着站了出来,同样推荐裴行俭率军出征。
看到裴炎和李敬玄先后站出来推荐自己领军出征,裴行俭在怔了一下后,也马上上前,自请命出征!殿下的情况让陈易有点觉得异常,虽然说他也是觉得此战由裴行俭领军出征是非常合适的,朝中名望及军事谋略出其左右者基本没有,由裴行俭领军出征平叛,叛军定很快被平灭,但裴炎和李敬玄两位得武则天器重的大臣站出来,一力推荐裴行俭出征,还是有点非同寻常的!如今是非常时刻,作为百官之首的裴行俭,实是不适合率军出征的,裴炎等人此议,定是有特殊的目的的。
“既然裴卿和李卿都推荐尚书左仆射裴卿领军出征,裴卿也自请命出征,那本宫就建议陛下委以尚书左仆射裴卿为此次出征的主帅人选吧!”武则天口气淡淡地对身边的李显说了声,随即走回到帘后重新坐下。
“是,母后!”李显答应了声,走回到御座上,马上宣布:“传朕旨意,朝廷组大军北上平叛,委以尚书左仆射裴行俭为此次出征的主帅人选!”
这次朝议的两天后,朝廷发布出征诏令,组建定襄道行军部,以尚书左仆射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节度诸军,以曾任单于都护府都护的工部尚书刘审礼为副大总管兼单于道行军总管,鸿胪卿、单于都护府长史萧嗣业为副大总管兼定襄道行军总管,以右武卫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右领军卫将军莽布支、左千牛卫将军李孝逸、左金吾卫将军曹怀舜、右武卫中郎将程务挺为分总管,将兵十万,讨伐突厥人的叛乱。
为防止安西、安东、西宁各大都护府内被降伏的部落在得到北面突厥人叛的消息后跟着起乱,朝廷传紧急诏令给各大都护府,集结兵马,严防治内各归附的部落响应叛乱,要是有什么异动,马上讨伐。同时朝廷也发文给各部落头领,令他们追随我各大都护府的驻军,共讨叛逆,维护稳定,要是有不从者,定当严惩!
第四十七章难道女流之辈就不会想当皇帝了
兵制改革一直在进行中,如今的大唐军队大部兵员都由募集而得,大军要出征,就要紧急动员。与往常不一样的是,如今的战争动员速度可是快了很多,十万大军在半个月内就在长安附近集结完毕,几乎比以往时候快了一倍速度。作为兵部尚书的陈易,在这半个月之内是忙的屁滚尿流,可以说大部的事都要他经手操办,所幸手下人员得力,大唐的军事动员又建立一整套制度,各方面得以很快准备就位。各方面都准备好了之后,定襄道大军也就准备出发。
大军出发前,裴行俭私下找陈易聊事了。
猜到裴行俭肯定会找他说事的陈易,也没太多惊异,两人找了个清静的地方,好好说话去了。
这两年裴行俭和陈易私下交往的并不多,主要是两人在朝中的位置越来越高,要是频繁接触,定会给人口实,甚至连武则天都会忌惮什么。两个在朝中很有份量的大臣交往甚密,任谁都会往某一方面去想的,因此两人也刻意避免过多的私下交往,除非实在有什么事发生了。
如今朝中连续发生了多件重要的事,裴行俭又要率大军出征北方,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道,在出征前交流一下对朝事的看法,实属正常。
在清风楼的那个雅间内,陈易和裴行俭会面了。外面守着大批的随从,没有允许任何人都不能进去打扰的。“守约兄,过两日你就要率大军出征了,小弟今日就以茶代酒,祝你平叛旗开得胜,凯旋而归!”陈易举了面前的茶杯,敬道。清风楼虽然置有酒饮。但陈易到这里来从来不会喝酒,除了清茶就是其他饮料,如今又是正午,下午时候两人都还有正事要办,可不能喝酒误了事。
裴行俭也举起了茶杯,笑道:“多谢子应的恭祝,期望某还有当年之勇,能顺利地将突厥人的叛乱平息下来!”
“一定会的!”陈易放下茶杯后,笑道:“守约兄在安西这么多年,突厥人可是听到你的大名就闻风而逃了。大漠南北的突厥人也想必好不到哪儿去,守约兄率大军开进大单于都护府的日子,就是叛乱之息之时!”
“承蒙吉言!”裴行俭呵呵笑笑,又叹了口气:“某也期望能早日将北面的突厥人叛乱平息,还单于都护府以安宁。可以率部早日凯旋啊!如今朝中纷争不断,某可是很担心再有乱事起来的。这几年月。发生了太多让人猝不及防的事!”
听裴行俭将话绕到正事上了,陈易也没再绕弯弯,直接说明了自己的意思:“守约兄其实在这个动荡时候率军出征并不合适,作为百官之首的你,此时应该在朝坐镇,严防朝中起乱事。而不是率大军出征平叛啊!”
裴行俭拿起茶杯苦笑了两下,并没顺着陈易的话发表看法。
“守约兄,你没觉得这次裴炎和李敬玄一道站出来向太后和陛下举荐你率军出征有些不寻常吗?”见裴行俭不表意思,陈易问询道。
裴行俭放下茶杯。闪着精光的眼睛看着陈易:“你也看出了不寻常?”
陈易点点头,“是有点不寻常,有可能他们是想让你远离朝堂,长时间在外领兵,对朝堂的影响力小一些!”
裴行俭不置可否,反问陈易道:“子应,你觉得太后是不是也这样想法?”
裴行俭人问话让陈易一愣,并没马上回答,而是认真是想了想,最终还是点点头:“可能有这样的想法,娘娘她真的有可能想将你支到外面领军!”
陈易的回答并没太出乎裴行俭的意外,他叹了口气后道:“子应,要真的是如此,某领军出征,可能还是好事了!”
“不!怎么可能是好事呢?”陈易摇摇头,“如今关键时候,守约兄率军出征,绝对不是好事,要是朝中再有纷争起来,那没你这样能威服众臣的人在,那可是件麻烦事!你还是新皇的首辅大臣呢!”
“既然奉圣命领军出征了,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不去想太多了!”裴行俭呷了口茶后,以一副漫不经心的语气说道:“子应,今日约你出来,除了想和你聊一下出征的事外,还想问询你其他一些事,希望你能据实告知!”
“守约兄有什么话请尽管吩咐吧!”
裴行俭凑近了陈易身边,压低声音问道:“子应,某想问你,你是不是与你那位大舅兄武敏起矛盾了?”
“守约兄为何如此说?”
裴行俭意味深长地笑笑,“看你们现在在许多事上的表现,某得出了这个结论!”
陈易也不再否定,无奈地说道:“也不瞒守约兄,因为慕容清和慕容平的事后,敏之舅兄他就对我有成见了!”
“怎么可能因为两个女人的事?”裴行俭摇摇头,“这只是个借口,依某所见,他是不愿意看到你越发得太后宠信而这样的,他是武家唯一的子嗣,又袭了周国公的爵,依所有人的想法,他应该比你更得太后的信任,但前些年,你得太后的信任程度却远胜过他,这也难怪他有意见!”
“如今他的官职都在我之上,应该不会有意见了吧!”陈易依然不想将他与贺兰敏之之间起的矛盾都告诉旁人。
裴行俭摇摇头:“某并不这么认为,某觉得随着你们官职的升迁,矛盾只会越来越激烈!”
“希望尽量避免吧!”陈易叹了口气。
裴行俭笑笑,“某只是提醒你,注意一下而已,某也希望你们不要起纷争,不然朝中乱事更多了!”
“但愿如此!”陈易无奈地笑笑。
裴行俭也看出了陈易的无奈,不再说这个话题,而是将话题转了过去:“子应,你说现在陛下的表现是他的本来样子,还是刻意而为的?”
知道裴行俭一定会在这件事上问他的陈易,只是稍微想了一下,即回答:“想必守约兄也看出来了,陛下这样肯定是刻意而为的,陛下只是不愿意惹怒了太后,他才努力将自己的本性掩藏起来,太后所生的儿子,肯定不可能这么懦弱的,呵呵!”
“原来子应也是这么认为的?”裴行俭脸上稍稍露出惊异的神态,“那你觉得太后会不会也这样认为?”
“这个我不知道!”陈易摇摇头,“不过这应该是太后期望看到的!”
裴行俭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看了看陈易,还是将想说的话说了出来:“看来皇帝的心境非常人可比,那是不是可以说,他会很有手段,做出的许多事可能是常人难以预料的?”
陈易想了一下后道:“这个倒有可能,不过皇帝的心性到底会如何改变,谁也不知道!”
“相王旦真的是因病而亡?”裴行俭在陈易猝不及防间问出了此话,在问完话后,眼睛直勾勾地瞪着陈易看。
陈易心里跳了一跳,却是面不改色地回答:“应该是因病而亡!至少我认为是如此,从相王体症各方面判断没有中毒的迹象!守约兄为何如此问?”
裴行俭却并没马上回答,而是直视着陈易眼睛看。陈易也没躲避,与裴行俭对视间,声音轻轻地说道:“先皇驾崩,相王悲痛之下心神憔悴,日夜守灵,累倒了,再加上他原本体质又不好,染了风寒后起病,病情很重,多内脏器官功能衰竭,终是不治而亡!”
“那也就是说,相王与陛下、先太子及沛王的病情相似?”
陈易摇摇头,“那不尽然,严格来说相王与陛下、先太子、沛王所染的病症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相王的病更凶险!”
“哦?!原来这样!”裴行俭似一副有所悟的样子,也没再问询理由。笑了笑后再道:“相王病亡,陛下可是放心了很多,不要再担心有人威胁他的皇位了,先皇和太后所生的子嗣,唯有他还康健,可以继承皇位!”
“守约兄这话可不尽对!”陈易似笑非笑地看着裴行俭,“虽然陛下没有太后所生的兄弟了,但还是有人会威胁他的皇位的!”
陈易明白裴行俭刚才话中的意思,那就是这位老兄是怀疑李显下手毒害李旦的。这事说来是挺可笑,武则天怀疑他下手除去李旦,而裴行俭则怀疑是李显下的手,还真不知道其他那些大臣们会怎么想,李显和韦氏会如何认为。说不定大臣包括贺兰敏之都在猜想是不是李显下的手,而武则天、李显、韦氏则会猜测他下的手,这件事真相虽然公布了,但注定不是那么容易让人信服的。
“哦?!”裴行俭挑了挑眉头,不可置信地看着陈易,“子应,你说还会有谁威胁陛下的皇位?”
“太后!”陈易轻描淡写地说道:“最能威胁陛下皇位的就是太后了,要是没有太后,即使相王在世,也威胁不了陛下的皇帝位!”
“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