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太极降伏察哈尔部之后,和他的兄弟子侄们接收了林丹汗的女眷。充实了他们自家的后院。为了安抚察哈尔部族,皇太极又把自己的次女,孝端皇后的长女温庄公主玛咯塔嫁给了林丹汗的长子额尔克孔果尔额哲,婚礼相当隆重,之后又赐额哲为亲王。并为他们建造府第。
而清廷一方面笼络察哈尔,用软的柔情政策,另一方面却又在政治上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控制察哈尔。比如赐为亲王,但不给予扎萨克权力,由朝廷统一管理旗务,本着“权爵分离、直接管理、编骑入册、褫多兵权”的原则来治理。
但察哈尔因为自己大元帝国的嫡裔身份。一直做着恢复蒙古帝国的美梦,岂能甘心臣服于清?额哲还比较安于本分,但是不久就生病而亡,只留下一个襁褓中的女儿。
四年之后,守寡在家的温庄公主又奉命嫁给了额哲的弟弟阿布奈。并与之生下两子:布尔尼和罗卜藏。虽然如此,可阿布奈显然不似自己的哥哥额哲那样恭顺,他从成吉思汗那里继承而来的高贵血统,让他桀骜不驯,不甘心从此成为满清的奴仆。他开始在自己的部落里重新定义自己的权威,开始渐渐要脱离清朝的控制,即使在公主活着的时候,也尽可能地不与清朝合作。
在顺治驾崩和康熙登基两件大事中。阿布奈都没有前往,不去祭奠,也不去朝贺。也许是碍于温庄公主的情面。或者也是战事始终不止,清廷并没有做出什么行动。
等到长期处于夹缝中生存的温庄公主终于不堪重负,早早离开人世,阿布奈可谓是精神一振,这下子终于摆脱了朝廷的枷锁。于是他很快就重新续了弦,并且把本该陪葬给公主的珍宝也拿来哄自己新娶的福晋开心。甚至把公主所生的小儿子送给自己已然分家而出的长子抚育,看都不愿意看见他。也就是说。从此和清朝完全脱离,划清界限。再不朝觐。
而阿布奈的长子布尔尼,并没有因为父亲不抚养他的弟弟而引起憎恨,他比他的父亲更加拥有梦想和野心。阿布奈还在享乐,他却开始积聚力量,蓄势待发。
察哈尔部的异动,就偏偏在清廷正忙于对抗明军的时候被获悉了。温庄公主虽然去世了,但她陪嫁过去的家人还有很多。温庄公主府的管家辛柱,派遣自己的弟弟,秘密赶进京城报信儿,要清廷有所防范。
“阿布奈无藩臣礼,大不敬。应论死,革去王爵,不准承袭。”
“阿布奈系出征所获之人,恩遇优渥,较之在内诸王及在外蒙古诸王,止有太过,并无不及。乃在外诸王贝勒等,每年俱来问安,年节来朝。阿布奈竟忘恩养,八年以来,不一朝请。且不亲身一问太皇太后及朕躬安,公主所生幼子,阿布奈亦交于已分家之长子,更属何心?此等情节,应著理藩院严察议奏。”
“阿布奈尚无异动,其子布尔尼却是狼子野心,蓄势待发,应诛除以儆效尤。”
“山东战事未定,怀庆又有叛乱,此时对察哈尔部当安抚,不可轻动。”
“若要平定察哈尔,只有禁旅八旗可调,京师空虚,是为下策。”
“察哈尔部尚未异动,此时出兵征讨,一无名,二恐引起其他蒙古部猜疑。”
…………
清廷对察哈尔部的处置因为分歧而举棋不定,主要原因还是兵力不充裕,在明军的压迫下,难以腾出手来。同时,清廷还因为建宁公主的母亲便是察哈尔部出身,而怀疑明朝与察哈尔部勾连配合。
但在目前四处需要粮饷,需要兵马的窘境下,不仅只能对察哈尔加以防范,而且使禁旅八旗增援山东的计划暂时搁置。现在,清廷开始意识到支撑目前的战局难以长久,而有意进行新一轮的战略收缩。
而为了使战略收缩不至于被视为惨败,清廷决定重开议和,定下的谈判条件是以两淮为界,但明军必须从山东撤兵。而全线退过黄河,则作为最后底线。显然,以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阔地区换取已被明军占领的胶东半岛,满清觉得已经是极大的退让。
只要能稳定下来,哪怕是暂时的,清廷便会有消除内患、休整再战的机会。同时,战略收缩可以使兵力更加集中,对于防御也相当有利。反正在满清看来,这让出去的土地本来也不是自己的,就象当初多尔衮所说“但得寸则寸,得尺则尺耳”。
其实,这样的心理在历史上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割地赔款而毫不在意,因为满清一直把所统治的中华大地当成意外的收获,得之可喜,失之不悲。满清也同样不把汉人当成真正的子民,而是看成自己的奴隶。慈禧不就说过“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的话吗!(未完待续)
第三十章 无题
清廷想用议和得到喘息的时间,自以为作了很大的退让,但却没有真正意识到此时的明朝早已不是之前的明朝,不同于崇祯时的财政破产,不同于弘光时的满足偏安、耽于享乐,不同于鲁、唐内讧,不同于永历时的软弱纷争。。。
战争必须不间断地打下去,哪怕是暂时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只要使满清处于这种紧张的军事状态,至多两三年,清廷的财政便会破产。
而明朝的财政虽然也面临着困难,却只是一时的。江南得益于人口的数量优势,重建恢复的速度很快,马上就要收获今年第一季粮食,粮草物资的紧张将得到很大缓解。等到秋末第二季收获,再加上其他地区,明军便具有了发动战略总攻的物资基础。
所以,议和是朱永兴所根本不予考虑的。能打为什么要和?目前的舆论和民心士气都可鼓不可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口气要始终着。这不仅仅是针对己方,还是对满清内部的压迫,有助于其人心继续涣散。
而从整个战略态势看,明军正处于越来越有利的地位。山东战局正因为满清内部的危机而变得不那么紧迫,虽然满清也调集拼凑了兵力,但还未能达到反攻的力量,稳固胶东半岛,以此作为基地的设想正在变为现实。
但优势还并不是压倒性的,如果清军迅速进行战略收缩,把布置在江淮的兵力投入山东战场。必然会促使明军作出相应的增兵行动。时间,清廷需要喘息、调整,明廷也需要筹集、囤积物资。以供应各个军,各个战略方向。
显然,山东是倾斜性的,无论是运输的距离,还是光复区的经济状况,以及就地征集补充的难度,都需要更多的粮草物资。
…………。。
“赐封民爵是为表彰爱国之举。并不是给予他们日后免罪的特权。别是民爵,就算是王公将相,罪者亦必究。”朱永兴向重臣们解释了原因。以避免卖官鬻爵的怀疑和指摘,其实呢,主要目的还是能够多筹集物资和钱财,“况且国安部和刑部都会进行调查。以确保所授民爵不会落到有劣迹的人手中。使朝廷蒙羞。”
大理寺正卿郭之奇刚要起身启奏,朱永兴已经伸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至于日后他们会如何,谁会知道呢?”朱永兴轻轻摇着头道:“别一个民爵,就算是公侯将相,谁又担保他们不犯罪呢?”
“启奏万岁,微臣觉得暂时可以,却不宜长久。”张煌言谨慎地道:“官爵,功名。国之重器,不可轻授。商人唯利是图。捐资助饷,亦是有其私心。”
“只要遵纪守法,赚取利润,倒也不必过分鄙薄。”朱永兴道:“朕之前便过,商人有爱国,有卖国,有守法正当赚取,亦有非法赢利,要区别对待,不可一言概之。至于国之重器,当然不可轻授,但却未必只有读书人可获。于国有贡献者,授之也是鼓励,也是榜样。”
国安部尚书叶虎岔开了话题,这授民爵的事情也就算定下来了,“启奏万岁,郑昭仁已从缅甸返回,呈上的情报显示,莽白确有不臣之心,缅甸大臣有不少已被其收买。且莽白甚是精明,派出秘使与郑联络,希望我朝能在其上位后遣使祝贺,他保证毫发无损地将太上皇及群臣送归。”
遣使祝贺?莽白的意图显然不是为了得到财物,而是借具有象征意义的明朝皇帝致贺来增强和巩固自己在政治上的地位。
朱永兴沉吟了一下,冷笑道:“既然莽白识时务,那便答应他又有何妨?之前已经解除了藩属地位,遣使祝贺亦不算有失国体吧?”
藩属国当然还要有,但却不是以前的那种朝贡体制,朱永兴希望变成更实际的利益。
朝贡体系,是自公元前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明确规定了安南、占城、高丽、暹罗、琉球、苏门答腊、爪哇、湓亨、白花、三弗齐、渤泥以及其他西洋、南洋等国为“不征之国”,实际上确立了中国的实际控制范围。他并且确定了“厚往薄来”的朝贡原则。由此最后确立了朝贡体系成为东方世界的通行国际关系体制。在这个体制中,中国中原政权成为一元的中心,各朝贡国承认这一中心地位,构成中央政权的外藩。
在厚往薄来政策引导下,很多国对朝贡趋之若鹜,因为明朝给予的回赐十分优厚,且按人头计算。到后来,国内的部族土官也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派出人数众多的朝贡队伍。这使得明朝末期的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限制朝贡的人数。
对于这种象征意义上的“万国来朝”,朱永兴不感兴趣,他要逐渐使条约体系成为与欧洲国家之间的主要国际交流体系。同时,有针对性地实行殖民体系,作为与其他弱部族交往时的主导体系。
白了,朱永兴也是“唯利是图”之辈,不喜欢虚的东西,倒是更喜欢实际的利益。而相对来讲,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应该是更为实用的。
而明朝已经与暹罗、缅甸解除了藩属关系,不管是不是无奈之举,在名义上已经是平等的国家关系。所以,遣使祝贺新王登基,也就算不上什么掉价、跌份儿。当然,朱永兴更是不在乎这个。如果能不战而达到目的,自然是他的首要选择。
“莽白要谋篡王位,其言可信乎?”礼部尚书陈绍愉表示出疑问,毕竟这派遣使节的事情要归属到他的部门。
“既是谋篡王位,莽白担心其事不正,定然需要天朝予以承认。”叶虎很乐观地道:“且万岁已正大位,羁押太上皇及诸臣,对其并无好处。”
朱永兴认为叶虎分析得有道理,但还是思索片刻才开口道:“那便令贺九义攻陷缅关,助莽白一臂之力。嗯,调拔的军队继续向永昌赶进,以防莽白有反复之举。”
。。(未完待续。。)
第三十一章 故国风情
一个国家要强盛,内政外交都必不可少。这个时代,早已经不适合关起门来闷头发展。
漫长的中世纪在欧洲已经结束,文艺复兴带来了人们的觉醒,束缚人们思想自由发展的烦琐哲学和神学的教条权威逐步被摧毁了。封建社会开始解体,代之而起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大大解放。工场手工业逐渐向机器生产的过渡,促使技术科学和数学急速发展。
十七世纪,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德国j。特劳特曼成功实施首例有确切记录的剖腹产手术;法国b。帕斯卡发明利用齿轮转动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机;英国化学家r。玻意耳提出化学元素的科学定义,将化学确立为科学;开普勒出版《新天文学》,创立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建立了北美十三个殖民地,并在印度加紧渗透;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实行军事改革,在历史上首次将“职业化”、“正规化”和“现代化”引入了军队和战争;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使俄国向强国迈进……
十七世纪,满清入关,窃据神州,中国又开始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重走了一遍,思想文化倒退,科技停滞,民众麻木愚昧,中华沦入黑暗……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只看你是从何角度,以何种方法去面对。
西印度群岛,荷兰殖民者只控制了爪哇和马六甲,加里曼丹岛及其他岛屿还为土人所据;印度支那,英国要完全控制印度,还是在百年之后;法国在暹罗即将遭到失败。被帕碧罗阇为首的保王派所驱逐;澳大利亚,还不为人知,只有少量土著、乱蹦的袋鼠、可爱的袋熊……
一个崛起的、开放的,且充满扩张的大国行将在亚洲矗立而起,并利用资源、人口和地域优势向外辐射威力。这绝不是闭关锁国、愚昧落后、妄自尊大的满清所能比拟的。
尽管国战还未结束,但朱永兴已经开始着手于外部的布置和筹划。笼络华侨、筹集资金只是一方面。赐封民爵、给予国籍也不是全部,他还要把这些华侨变成手持武器的“统治者”,而不仅仅是挥舞锄头,或者辛苦经商的开拓者。
方法呢,也不复杂,可以仿效百年后“兰芳公司”,或者其更早的前身“聚胜公司”。
在南洋谋生的华人通常都有自己的社团,而且擅长经商的颇受当地酋长的敬重。由于时常受到欧洲人的骚扰,所以。华人社团都有招请大陆团练来担当类似保镖或佣兵的角色,后来逐渐形成了所谓“公司”的组织。百多年后的兰芳共和国便是从这样一个“公司”发展起来,最强盛时,势力范围占有整个婆罗洲,也就是加里曼丹岛。
婆罗洲在西方殖民者眼里或许还不值得派出兵力驻扎占领,但朱永兴却知道那里地广人稀,适合引种橡胶和金鸡纳树,而且富含石油。在别人眼中是荒蛮。在朱永兴看来却是宝地。无论是橡胶、石油这样的日后战略资源,还是奎宁的原料金鸡纳树。都是值得花大力气去占领的。
谁占有资源,谁就有话语权,尽管这将是百年或数百年后的事情。但朱永兴决定尽其所能,给自己的祖国,给自己的后代,自己子民的后代。留下发展的空间和财富。否则,岂不枉了他那独到的、穿越时光的眼界。
…………。
皇帝召见,赐爵给籍,御宴款待。这是连大部分官员都没有享受到的待遇,却给予了海外华侨。还有商团的高层人物。
叶落归根,衣锦还乡。对于华侨来说,这是最为期待的事情。但在朱永兴之前,他们是“弃民”,不仅为朝廷所排斥,想返回家乡亦要受到歧视和刁难。现在,这个梦想终于成真了。仅此一点,便足够他们欢欣鼓舞,慷慨解囊了。
况且,万岁有言,这不是无偿捐输,而是借贷,光复神州后是要还的。还的是什么,竟然是枪枝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并将在两广、闽浙高薪招募退伍官兵作为教官或骨干,由华侨与商团在婆罗洲合资成立“威扬”保安公司。
也就是说,大明要在海外驻扎准军事的武装力量了,保护他们这些曾经的“弃民”,为他们撑腰壮胆了。这魄力,这眼光,这胸襟,这仁厚……
“爷爷,梅花糕哎,真好吃。”张施华蹦跳着跑过来,笑得开心。
“嗯,好吃。”张川天掂过一块,细细品味,皱纹都舒展开来,“多少年了,这味道——”
作为离乡几十年的老华侨,张川天的心情现在是振奋和激动的。他捐输了二十万两银子,获得了民爵,头上戴的方巾让他感到骄傲,平日有些佝偻的身形在路人不时投来的羡慕、尊敬、畏惧的目光中都挺直了。
“鸭血粉丝汤呢,爷爷,快走啊!”张施华拉着爷爷的胳膊摇着,在海外长大的她,完全被故国的风物,南京的小吃吸引住了。
初来南京的人,常常惊诧于南京人对于饮食的细腻心思,便每每徜徉街头,流连起大街小巷的景致,愈发产生一种浓浓的吃的兴致。
鸭血粉丝汤便是由来已久的喜好了,南京人喜食鸭是出了名的,因此功夫上也着实下足了劲。鸭血要新鲜,粉嫩粉嫩的那种,加上粉丝、鸭肝、鸭肠、香菜,用鸭汤煮,待到香味撩人时,色泽乍现。翠绿的香菜,晶莹的粉丝,细碎的鸭胗、鸭肝、鸭肠沉淀碗底,微微地透着馨香,在唇边缭绕。适时,送一块鸭血入口,香嫩粉滑,舌尖蠢蠢欲动。
梅花糕也常常让老饕们回眸一笑。形如梅花,色泽金黄,是一种特别好吃的糯米甜点。如果在梅花糕的上层平撒上点缀的红绿丝,加点瓜子仁,一层层吃下去,保准无限惊喜。松软可口,糯香鲜美,实乃人间美味。
此外,赤豆元宵也颇得美女喜好。浓浓的赤豆羹,浮着大大小小晶莹的元宵,仿佛大珠小珠落得玉盘,别有景致。偶尔夹杂几块酒酿,碎金般的桂花,着实令人感叹,古美女的雅致仿佛瞬间映上眼帘。纤细玉指,浓浓赤豆,秦淮河畔佳人有约便如此产生了……(未完待续。。)
第三十二章 鱼龙白服
小吃还是正餐,点心而非果腹,原本就是一种闲暇中的享受。特别是南京夫子庙的小吃,更是演绎出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夫子庙的小吃,“色、香、味、形、具”式式精湛,要模样有模样,要滋味有滋味,更有一种让人感受诗一般遐思和联想的情趣,让人馋涎欲滴。
金灿灿,黄澄澄,绿油油,白花花,如大千世界,五彩缤纷;甜滋滋,咸味味,酸渍渍,辣乎乎,似磊落人生,百味俱全。荤素果菜,随心所欲,春夏秋冬,各领。
而夫子庙的特色还在于灵活生动的经营方式,不仅有青砖小瓦、粉墙坡屋,张灯结彩的“老淮扬”,鳞次栉比排列着的是香气四溢、现做现吃的小吃摊,灯光下的动人笑靥,民歌式的招徕吆喝,为沉浸在灯影浆声中的迷幻秦淮带来了温馨和欢乐。
魁光阁上,朱永兴慢慢品着雨花茶,不时拈起颗五香豆扔进嘴里。桌对面恭谨地坐着不久前从缅甸回来的郑昭仁,以及户部尚书易成。
公主柔儿打扮得精雕玉琢,故作文静地坐在旁边的一张桌上,一大堆小吃摆了半个桌面,陪坐陪吃的是女官段琬儿和杨金等三四个女护卫。
外围的几张桌旁坐着朱永兴的御前侍卫,都是便装打扮,将朱永兴和小公主隔开保护。
虽然没有净街包楼,但气氛自是与往常不同,朱永兴倒是想象平民一样,安步当车,在熙攘的闹市中感受一下,可身份使然,如今这般已经是简而又简的微服出行了。
今天一来是顺着柔儿的心意。带她出来玩耍;二来是想找个宽松些的环境,提点一下郑家出身的几个人。
当初建立并扶植商团,朱永兴是想使其成为能与英国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抗衡的对手,遏制这两个主要国家在亚洲的殖民掠夺和垄断贸易。
从目前来看,商团的运作还是很成功的。首先得益于货源的倾斜,比英、荷等国能得到更多的茶、丝、棉、瓷等商品;其次是明朝的重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