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猛士回明 >

第167章

猛士回明-第167章

小说: 猛士回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都想不到,当初让侯方域下定决心离扬州去寻找“光明未来”的竟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

    那天早上侯方域如同往常一样到大都督府报到,到了大都督门口时,罗剑的卫队长赵全跟他开了一个玩笑,问他昨天跟李香君团聚的滋味如何,尽管侯方域当时讪笑着应付了过去,但心里却象吃了苍蝇一般难受。

    前几天赵全不过还是个卑贱的士卒,如今竟敢跟他这个大都督的秘书开这种无聊的玩笑。可见扬州的尊卑不分、纲常倒悬到了何种地步。

    南京政府的治下百姓们的生活都好了起来,这个侯方域当然也知道,但百姓们能不能吃饱肚子又跟我侯方域何干?侯方域要的是荣华富贵,光耀门楣。

    正因为在扬州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侯方域这才痛下决心,不顾李香君的苦苦相劝,坚辞而离扬州。

    满清朝廷的重开科举给了侯方域莫大的希望,他觉得机会来了,以自己的才华,在满清朝廷里出人头地是可以想见得到的。

    终不负自己十年苦读。自己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进士,更是破天荒以进士之身直接当一府之父母官。侯方域觉得自己当知府的这段日子真是人生中最得意之时,只可惜那个扬州的大都督太不给面子,本想沧州离扬州那么远,他们就是要打过来恐怕也是十几二十年之后的事,没想到这才二三年沧州就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国防军连战连胜的消息侯方域早就听得耳朵都起茧了,但他始终认为以满清朝廷之锐意进取,总有一天会战胜那些不讲纲常的人。

    这种观念在侯方域的心底根深蒂固,也许是抛不开高中皇榜的荣耀,也许是大老爷当得久了,反正侯方域是决心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满清朝廷效忠到底了。

    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让侯方域心神不宁,连上班都不愿意去了的只是一封书信。

    书信是远在杭州的冒襄写来的,冒襄在南京参加了行政学院的学习之后,在史可法和袁继咸的推荐下,被任命为杭州市长,如今杭州的各项建设弄得有声有色,冒襄干得是热火朝天。

    终于有那么一天,冒襄忙里偷闲,想起了当初跟自己几人一起被人们称为“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这位如今还在满清那儿当着知府,做着自己的官老爷。

    冒襄决定写封信劝劝侯方域,如果能劝得浪子回头,也算不枉被大家一起被并列为“四公子”。

    这就是这封书信的由来,原由倒是极为简单。

    侯方域知道市长这个称谓,南京的报纸能找得到的他都看过,他当然知道市长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一市之长,是为一城市的最高长官,不过侯方域对冒襄担任的这个市长颇有些不屑一顾。

    这样的城市之长官当起来真没意思,薪水虽然不少,报纸上都是公布了的。侯方域仔细分析过南京政府官员的管理制度,他觉得冒襄除了这点薪水,什么外快都不可能有了,哪象自己当个知府,朝廷发的那点俸禄只够打牙祭的。

    冒襄的信里并没有跟侯方域谈论薪水的问题,也没有从民族大义上来劝他。信里只把杭州这几年发生的巨大变化给他说了,也把百姓们的生活正在一天天好起来的事实在信里讲了。冒襄在信里希望侯方域能够主动回到南京政府这边来,以他的才名和他当初当过大都督秘书的经历,南京政府自是不会太为难他。

    冒襄不知道的是,信里说的这些都不能打动侯方域,而书信最后一段廖廖几句话才是让侯方域心神不宁的关键。

    冒襄书信的最后说的是满清朝廷已经快成昔日黄花,侯方域再为满清卖命不仅会给子孙后代留下骂名,自己也落不到好下场。

    这个问题当然最严重,满清朝廷都快没有了,自己能够背靠的大树也没了。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哪里还有?

    这当然是个大问题。侯方域也知道自己到了该抉择的时候了。

    侯方域从没想过冒襄信里说的弃暗投明。他不觉得投靠南京政府就是奔向人生的光明,他现在考虑的是急流勇退还是跟满清朝廷一起共存亡。

    如果大清朝能够打败南京政府就好了,再不济与南京政府鼎立而存也行,可为什么大清朝看起来就快不行了呢?得帮朝廷想个办法。

    想到这里,侯方域忽然觉得自己有了强烈的责任感,仿佛自己就是大清朝的救世主。

    侯方域披衣起了床,喊下人点燃了蜡烛,磨了墨。他要给朝廷写奏折,大清朝的未来也许就指望着他的这篇奏折了。

    尽管睡得很晚,但罗剑早上依然按时起床了。等罗剑穿到衣服到了帐篷外面,王强和马千军已经等在帐篷外面。

    “首长,我看谭泰这次又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昨天晚上又给我们送了三万多俘虏过来了。”见罗剑从帐篷里出来,王强开始咋乎开了。

    “都没跑掉,全抓住了?”罗剑笑着问道,这个结果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没有,跑了几千骑兵,晚上太黑了。他们到处乱窜,咱们人少。口子封得不严,被跑掉了不少。”王强有些遗憾,早知道这样他把七师全都带上了。

    “你去跟参谋长请示一下,这么多的俘虏得妥善安排好,要让他们吃饱,可不能出乱子。”罗剑给马千军交待了一下,马千军答应了走了。

    “首长,这次是他们先动手的,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吧?”王强一边跟罗剑一起活动着身体,一边问道。

    “不算了你想怎么办?”罗剑有些好笑王强的孩子气。

    “打过去呀,那还用客气啊?”王强毫不犹豫地说道。

    “再等几天吧,昨天晚上抓的这么多俘虏都还是麻烦事,真要打起来,十几万俘虏一抓,你总不能把他们都给坑了吧?”罗剑说道,这还真是个事,尽管南京政府不缺粮,但要管十几万人的口粮,光是运输都要费老劲了。

    罗剑没有指望从满清那儿缴获粮草,据跑过来的清兵士卒讲,他们现在一天只能吃上两顿饭,而且还只有一顿干的。

    “还有这么多麻烦事啊,我可没想这么多。”王强有些不好意思,习惯性摸了摸头说道。

    接连几天的大太阳让气温升得很快,河边的柳树慢慢有了一些绿色,北方的春天尽管来得晚些,但终究是来了。

    国防军与清兵的对峙依然在继续着,罗剑并不着急,目前也急不起来,尽管运河上的船队往来不息,一直在从南方不停地运送着粮草物资,但距离罗剑需要的储备数还有不小的差距。

    前线参谋部的帐篷里,罗剑和乙邦才正同一帮参谋在研究着即将开始的作战行动,天气已经转暖,雨水季节即将来临,尽管后勤储备仍显不足,但罗剑和乙邦才都不准备再跟清兵耗下去了。

    一个参谋走进帐篷,把一个密封得严严实实的信封交到了罗剑手里,这种信封是安全部专用的,这封信肯定也是安全部送来的。

    罗剑撕开信封一看,里面装着是竟是一份奏折,罗剑先看了看奏折后面的落款,竟是侯方域,罗剑有了一些兴趣。

    待把整个奏折看完,罗剑把奏折递给了乙邦才。

    “大都督,这家伙太坏了,如果满清朝廷真按他说的做了,咱们还真有些麻烦呢。”乙邦才很快看完了奏折,皱着眉头对罗剑说道。

    这封奏折正是侯方域写给满清朝廷的,只是奏折并没有被送往北京城,而是被安全部的人给拦截了。

    这封奏折里,侯方域根据自己在扬州时的经历和不断从报纸上看到的南京政府的做法,给满清朝廷开了不少方子,比如开源节流,多开办工厂,侯方域甚至在奏折里给满清朝廷提出了精兵简政的建议。

    “哼,不得不说这小子算是有点才能的,只是这才能不能用来为国为民做事,一心只想着自己的荣华富贵,又岂能成为国之栋梁?”罗剑对侯方域一直是比较宽容的态度,现在见他竟如此为满清朝廷殚精竭虑,不顾民族大义,心里着实有些火了。

    “大都督,要不让人把这小子给除了?”乙邦才建议道。

    “那倒用不着,咱们政府的所有做法都是公开的,满清要学早就学去了,只是他们想学也学不成吧?咱们的政府是为国为民的,他们的朝廷是为了自身的统治,如果学咱们的做法,也只能是画虎不成啊!”

    罗剑并不在乎满清朝廷有个侯方域,要说算是人才的,满清朝廷也有不少,象洪承畴和范文程等人,不仅有很强的组织能力,眼光也比一般人长远,这些人都不能挽救满清朝廷的命运,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侯方域又算得了什么?(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七章 不一样的阎应元

    黄得功迎着江风站在“岳飞”号战舰的主甲板上,看着宽阔的江面,再回头看看跟在“岳飞”号后面的十几艘战舰和运输船,很有些志得意满。

    前面就是九江城,九江城是老黄熟悉的一个城池,当初在这里他与左良玉的队伍不知道血战过几场,尽管打退了左兵,保住了南明******,但老黄总觉得这些仗都是被动的防守,哪有象今天这样主动出击来得痛快?

    “郑家小子,过来!”黄得功转头喊道。

    甲板后面郑成功正坐在一张椅子上看着书,郑成功看得如此入迷,黄得功的喊声他并没有听到。

    “我说郑家小子,你是魔症了?”黄得功声音高了一些,郑成功这才抬起头,发现黄得功正在喊他。

    郑成功合上了手里的书,起身走到了黄得功面前。

    “我说你小子看什么书呢?看得这么入迷?拿来我看看。”黄得功从郑成功手里接过了书。

    “《海权论》?这书又是大都督给你的吧?”黄得功翻开书看了看,尽管老黄现在看书并不吃力,但这类翻译过来的书,老黄看起来实在别扭,看了两眼又把书给合上了。

    “黄部长,这是我找大都督要的,我听大都督说过海权论,就想找来看看。”郑成功在黄得功面前很是老实。

    “什么黄部长?喊我老黄一声伯父不算委屈你小子吧?你老子在我老黄面前也算是小字辈呢。”黄得功对郑成功喊他部长很有些不满,现在的黄得功有个习惯,如果他觉得亲近的人喊他的官名。老黄都会觉得不舒服。

    “哦。伯父。成功错了。”郑成功老实地应道。

    “哈哈,这就对了!”黄得功哈哈大笑。

    “伯父找成功有事吗?”郑成功急着回去看书,朝黄得功问道。

    “你小子,没事就不能找你聊聊天吗?对了,丽亨在干啥?”黄得功想起了阎应元,自从登舰以后,阎应元大部分时间都呆在舰上的作战室,这会儿天气这么好。日头晒上身上这么舒服,他都不出来晒晒太阳?

    “是啊伯父,刚才我出来时就看到他在作战室对着地图思考呢。丽亨兄可真了不起,现在湖北的整个地形全都装在他脑子里了。”郑成功感叹地说道。

    “嗯,兴华安排丽亨过来可是帮了我老黄的大忙了,以前我对兴华如此看重丽亨还有些不理解,现在看来兴华看人可是真准啊!”

    黄得功也是对阎应元赞赏有加,从南京出发后,阎应元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可让黄得功省心。更何况在看完海军陆战队之后,黄得功更是对阎应元佩服得很。在他看来,海军陆战队的战斗力只在七师之上。

    阎应元本就是个精细的人,海军陆战队在他的带领之下,八千人的部队就如同一架精密的机器,随时都在有序地运转着。

    舰队在安庆停留了几天,二师和五师已经从安庆出发,从陆路向湖北进军,黄得功和阎应元的海军陆战队一直在等着他们的进度。

    昨天二师已经派人前来报信,他们已经过了宿松县,即将向黄梅县进军,黄得功这才带领舰队赶往九江,准备水陆两路同时向九江城发起进攻。

    不过二师刚出了宿松县进入湖北黄梅境内就遇到了清军激烈的抵抗,二万多清兵从汉口紧急赶到黄梅县拦住了二师,后续清兵也正陆续赶来,二师想要打通陆路通道,看来并不太容易。

    五师速度稍慢,他们是从沿着长江南岸行进的,目前也已经到了东至县。

    黄得功并不太担心两个师的战斗,在他看来,清兵虽然人多,但两个师足够应付。只是没有二师在陆上配合,能否攻下九江城,黄得功心里并没有太多的底气。

    过去的几年里驻守安庆的各师都曾试图拿下九江城,但几次出兵都未能攻下,到最后都不得不退回安庆,黄得功知道这意味着九江城的防守是非常严密的。

    驻守九江的是原左良玉部的总兵卢光祖,经过几年的经营,卢光祖已经把九江城防修得极为牢固,城里的两万多汉军现在已经有一半以上换上了米尼枪,这些都是造成黄得底气不足的原因。

    舰队刚刚过了彭泽,这一路上并没有清军的水军出来拦截,“岳飞”号和“冉闵”号这样的庞然大物出现在长江里,没有哪艘不要命的清军舰船敢来送死。

    黄得功悠然的心情有些急了,跟郑成功的谈话从北美也转到了即将开始的战斗。

    “大木,你觉得咱们没有二师配合能攻下九江城吗?”黄得功有些期望地看着郑成功。

    “伯父,这你可问错人了,要论海上作战,我郑森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你抽我都行,只是这陆上作战,我可说不准。”郑成功对自己不熟悉陆上作战并不讳言,直接对黄得功说道,听得黄得功有些失望。

    “伯父,你要问的人来了。”就在黄得功把眼光转向九江方向时,郑成功指着舱门对黄得功说道。

    “黄部长,大木,你们都在啊。我拟定了一个作战计划,想请两位看看,时间紧迫,没有二师从陆上配合,咱们也要把九江城给攻下来。”说话的正是刚刚从作战室走出来的阎应元。

    “哦,丽亨,你都考虑好了?”黄得功有些兴奋地问道。

    “倒也没有十全的把握,但七八成是有的,只要咱们速度足够快,舰队配合到位了,拿下九江应该不成问题。”阎应元把手里刚刚拟好的作战计划递给了黄得功。

    “打仗哪有十成十的把握,有七八成就足够了。我不看计划了,丽亨你给说说吧。”黄得功并不耐烦去看具体的作战计划,顺手拉过一张椅子,招呼阎应元坐了下来。

    待阎应元把作战计划一说,黄得功看向阎应元的眼神有些不对了,就连胆大包天的郑成功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就在黄得功为能否打下九江而纠结的时候,阎应元此时的眼光已经看向了汉口和湖南岳阳。

    “这个…我说丽亨,你的计划好是好,但我怎么就觉得胆子太大了点呢?”黄得功有些犹豫地问道。

    阎应元的作战计划里根本就没有要攻打九江城的作战过程,他的计划是在舰队的掩护下,以海军陆战队为主力直接向汉口进军,拿下了汉口之后,再沿江而上,直接进逼湖南岳阳。

    “黄部长,咱们这次出兵两湖的目的是什么?”阎应元并没有直接回答黄得功的问题。

    “当然是为了对付洪承畴这老小子,要不是这老小子算个人物,把两湖经营得不错,两湖的清兵也被弄得象模象样,我老黄也不会把你们请出山了。”黄得功有些奇怪阎应元的问题,这个不是摆在桌子面上的吗?

    “当然还有给李成栋这小子减轻压力,咱们这边打得越好,他的压力就越轻。”黄得功不等阎应元说话,又继续补充道。

    尽管黄得功早已不把当年与李成栋的过节放在心上,但提起李成栋时心里总有些不太痛快。但黄得功又不得不承认,当年加入扬州军的一帮将领们,李成栋的长进算是最大的了。

    自从一军从广西撤回以后,李成栋就率领二军五万多人马守住了两广,尽管洪承畴也曾向两广发起过多次攻势行动,但一直都未能寸进。

    但就在前不久,李成栋派人给南京送来了告急信,这让大家都觉得有些意外,李成栋为人向来硬气,如果局势不是紧张到一定程度,他是不会向南京告急的。

    史可法估计是洪承畴已经倾力向二军发动了进攻,二军毕竟只有五万多人马,而且在武器装备上比洪承畴部并不强到哪儿去,只是现在从其他地方调兵已经来不及,史可法只得命令驻守广州的守备师紧急对二军紧急驰援。

    只是广州守备师使用的还是冷兵器,实在给二军帮不上什么大忙,史可法这才把李成栋的告急信转到了黄得功这儿,希望他们能在湖北加强攻势,争取把洪承畴部调动起来,这如此也好减轻李成栋的压力。

    “对呀,黄部长、大木,咱们这次出兵两湖的目标已经明确了,那么攻占九江与这个目标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呢?我看不一定,九江离湖南毕竟太远,如果咱们攻打九江城,洪承畴要是觉得反正救援九江也来不及,干脆不管,而在湖南那边打得更狠,咱们给二军解围的目的反倒无法达成。”阎应元冷静地分析着。

    听了阎应元的话,黄得功和郑成功两人都陷入沉思之中。

    “我知道你们担心的咱们海军陆战队孤军深入,可是你们不要忘了,咱们海军陆战队本来就是为了敌后作战而组建的。况且这次咱们并不算敌后作战,在我看来,这比深入到东北作战难度要小得多,现在毕竟还有舰队沿江提供炮火掩护和后勤保障。”阎应元见黄得功并没有答应,继续劝说着。

    “那二师和五师怎么办?他们可跟不上咱们的脚步。”黄得功考虑半天这才说道。

    “二个师按照他们的节奏继续进军就是,只是他们的装备并不适合攻坚,我觉得他们不一定非要攻取清兵防守严密的城池,只要咱们打败了洪承畴的主力,这些城池自可不战而下。”阎应元显然也把这个问题考虑在作战计划里。

    “丽亨,你先别着急,让我再想想。”黄得功虽然看起来极为豪爽,但在打仗上却从来不马虎,总想把每个细节都考虑到。(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八章 长驱直入

    “黄部长、大木,咱们到作战室去吧?我再把计划详细给你们讲讲。”阎应元继续说道。

    黄得功最终还是同意了阎应元的作战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