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以小明为首的小家伙们蹦蹦跳跳的下学出去玩了,而那些世家子弟,则需要苦逼的先把私塾打扫干净,然后苦读学习笔记。
不要妄想他们的下人来帮忙,苏氏私塾,从来不允许他们带下人进门。
166。第166章 种子(第五更)
私塾里发生的事情,自然一丝不落的传到了武大的耳朵里。
武大听到后只是很无所谓的笑了笑,不过第二天,私塾的新规据就来了。
从此之后,学生们入学,全都得把那些满身铜臭的污秽物交给下人,莫说是银钱,就是他们身上佩戴的首饰玉佩,也全得拿下来。
那些世家子弟听闻消息后勃然大怒,破口大骂。
去你丫的满身铜臭,去你丫的污秽物,你武家就是靠经商起家的,那时候你咋不嫌臭?
不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无论这些世家子弟如何腹诽,他们想要进私塾求学,就得按照武大的规矩来。
当然,也有人心有不满,可惜求告无门。
莫说是他们见不到两位苏老,即使见到了又能如何?
两位苏老说的很清楚,他们只负责教书,其他的一应事务,全都交给武家家主武大处理。
用后世的话来说,武大如今就是苏氏私塾的教导主任,不服?真开除你!反正苏氏私塾就不缺人,您走了,后面有无数人等着排队进来入学呢!
……
又是一日后,世家子弟们的第一次考试,终于来了。
或许武大是恼怒他们拿笔记,或许武大就是在故意刁难他们,总之武大将九九乘法表的顺序彻底打乱,而且很多还是颠倒着出题,把那些世家子弟整的那就叫一个**。
不过,等考试结束以后,武大一共破格录取了五十位学生。
武大首次训话是这样说的:
“我一开始之所以说只收二十名学生,是刻意给你们施压,有压力,才有动力。只要你们能够进入私塾,并且成功毕业,对你们日后的发展有何帮助,不用我多说,你们自己心里很清楚。另外,永远不要照本宣科,这九九乘法表我只是打乱了一下顺序而已,你们就找不着北了?懂不懂什么叫触类旁通?你们所学的这些学问,终究是要落实到实处的,如若只是为了考试而考试,毫无疑义。”
众人还不懂数学对这个天下意味着什么,他们只抓住了一个词,那就是“毕业”。
有人立马发问了,“何为毕业?”
武大摩挲着下巴,笑眯眯的解释道:
“三年,你们需要在私塾学习三年,三年后如果你们能够通过大考,那么将由两位苏老亲自为你们颁发毕业证书。当然,如若你们通不过考试,那就要留级。”
一片哗然。
武大接着又说道:“从你们入学之日开始,每月一小考,三月一大考,剩下的时间就是你们的假期,可以自由支配。”
那五十名世家子弟顿时觉得头都大了。
他们本来是想来镀金,只是混个苏氏学生的才子身份而已,哪想过居然要在此地学习三年?
然而,他们的噩梦才只是刚刚开始。
“请你们记住,你们现在只是一年级新生,每年年底会有一次年终考试,通过,则升为二年级,通不过,就继续留在一年级。其实你们现在如果想要退出还来得及,不然,以你们的性子,如若一年后那些小屁孩都二年级,而你们当中大多数人还都是一年级,我都替你们丢人。”
鸦雀无声。
其实那场景想想真是蛮可怕的,他们大多数都是成年人了,(古时十四岁就算成年),如若到时候他们真的被小明那些小屁孩给比下去,那就说明他们的智商连小孩子都不如,到时候叫他们情何以堪?
别说镀金了,如果真的被留级,恐怕立马就会沦为笑柄。
武大这一招忒狠了,正中他们要害。
这些世家子弟的心思,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武大打从一开始就明白他们是来镀金的。
按照武大的本意,他是不想收这些世家子弟的,但是为了扩大私塾的影响力,也为了扩大武家的影响力,武大这才不得不收下他们。
毕竟,如今武大是私塾里的先生,有了这一层师生身份,在北宋这个年月,在某些事情上还是很管用的。
最起码,这些世家子弟以后一般情况下就不会跟武大起正面冲突,如若不然,他们首先就会被灌上个欺师灭祖的罪名。
前文说过,古代与后世不一样,古人讲究个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武大与他们的关系,就不像与周侗那般是亲传弟子,所以当面对真正的家族利益时,他们肯定还是会站在各自的立场,绝不会因此而手下留情。
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自相矛盾,但这就是现实。
古往今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当触及各自的真正利益,天王老子来了都不好使,何况只是这么一层简单的师生身份?
无论这些世家子弟内心里做何感想,只要他们想要留在私塾,他们就必须要接受武大的霸王条约。
有八名世家子弟无法承受这苦逼的三年,决定回家商量一下再说。
对于这种摇摆不定的家伙,武大很坚决的直接将他们的名额抹杀掉了,然后瞬间补充了八人进来。
武大伸开双臂,脸上露出了真正的笑容。
“恭喜你们,从今天开始,你们正式成为苏氏私塾的学生。再接下来的三年当中,你们将会接受到最好的教育。这里有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学习氛围。除了四书五经之外,你们将还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一系列的学科,等你们毕业之后,我相信,你们已经可以笑傲江湖!”
武大成功挑起了那些世家子弟的兴趣,他们能留下,其实大多数还是为了三年后辉煌,毕竟,苏氏子弟的身份在大宋绝对是金字招牌,可听武大再这么一说,他们似乎觉得这三年好像也不会是那么悲惨,起码有许多东西是他们闻所未闻,在外面也学不到的。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开始,他们绝对想不到,三年后,他们所获得远远要比他们想象的要多的多,多到让他们不敢想象。
不过,武大接下来一句话,就让他们瞬间哀嚎一片了。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再次温习九九乘法表。”
167。第167章 打虎英雄?(第六更)
苏氏私塾里的读书种子初见雏形,除去那五十名世家子弟,以及那些年龄尚小的孩子之外,阳谷县城内的大多数年轻人,包括武府护院,也都被武府强行拉到了私塾里进学。
他们的任务很简单,武大不要求他们能够背诵九九乘法表,更谈不上加减乘除会算数,武大就让他们最起码识文断字。
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个良机,要知道,北宋时期文学方面虽然蓬勃发展,但能够识文断字的人群也只是占了大约十分之一而已。
但,就是如此简单的事情,却让大多数人苦不堪言。
尤其是武府护院,他们强烈要求退学,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更相信手里的长刀,他们只愿意为武府看家护院。
他们并不能理解武大是真心为他们着想。
人心都是肉长的,武大在阳谷县城已经待了一年,不要说这些武府家将护院,就连那些淳朴的街坊,武大都是发自内心的喜爱。
这整个天下,估计只有武大自己一个人知道,数年之后,大宋边境就会狼烟四起,直至灭国成为南宋。
武大虽然无意为官,但这并不代表他就可以坐视不理。
原因很简单,有国才有家,战火一起,如若不能把敌人拒之国门之外,最先倒霉的,就是那些淳朴的百姓。
武大的想法很简单,他不愿意为昏庸的朝廷做事,但他愿意为这个国度做事,为这些百姓做事。
战火一起,这些家将护院极有可能就要上阵杀敌,如若他们可以识文断字,即使不会受到重用,最起码也不会被当作小卒子直接扔到前线去送死或者干脆当作弃子。
能识文断字的军卒,无论放到哪个军营里,都绝对是稀罕物,是宝贝,得小心保护着使唤,哪里舍得就那么扔了?
他们无法理解武大的好意,武大也没法跟他们多解释,干脆就动用了自己一家之主的威严,勒令武府家将护院,必须轮流前来私塾进学。
如此强制要求,连武松这个武家家将大统领都被扔进了私塾,其他人也只能唉声叹气的来进学了。
两位苏老最近很忙,他俩邀请的那些老友,虽然不能说都是一些大儒,起码都是极有名望且身怀真才实学的有学之士,在私塾教这些学生还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不过,事态的转变出乎武大的预料,他们似乎对武大的九九乘法表更感兴趣,纷纷追问到底是从何处得来,又有何妙用?
这种事让武大如何解释?
在武大强行解释了加减乘除之后,那些老家伙还是不放过武大,武大眼珠子一转,放大招了。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
聊聊几百字的三字经,囊括了华夏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三字经一出,震惊全场,谁与争锋!?
莫说其他人,就连两位苏老也被惊动了。
他们顾不上再追问什么加减乘除,作为文学大儒,他们对三字经更感兴趣。
对付完这些难缠的老家伙,武大长松了一口气,颠颠的出了私塾,跑回武府陪媳妇去。
可大概是今日出门武大没看黄历,事情接踵而来。
武大刚走了没几步,吴刚就来了。
“家主,府门口来了位壮汉,抗了一只吊睛白虎,号称有打虎之力,非要面见家主。”
武大心里头那个无奈,就甭提了。
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我就想陪陪怀着身孕的媳妇,咋就这么难?
走到府门口,果然有一位正骑在老虎身上的壮汉正堵在那里,附近围了不少人在看热闹。
暂且不论这老虎到底是不是那壮汉打死的,武大倒是从人群中看到真正的打虎英雄武松了。
如果说小明是那些孩子中孩子王,那么武松身为武府家将大统领,就是那些超龄学生们的领头羊。
这家伙自从入私塾进学以来,只要武大稍不留神,武松就会“逃课”。
逃就逃吧,他还不自己逃,还得带着一大群家将护院一起逃,搞的那些小孩子们满脸羡慕,都不安心进学了。
武松自然也看到怒气冲冲的武大了,脖子一缩,“嗖”的一声,撒腿就跑,几个起落就看不到人影了,动作那就叫一个行云流水,显然是没少这么干过。
武大摇头苦笑,对于武松,他也真是无奈了。
走到那个壮汉面前,武大笑道:
“这位壮士,我就是武植,您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这壮汉衣着简单,满脸憨厚,武大对于这种人一向是笑脸相迎的。
壮汉愣了一下,打量了武大一眼,略有些拘谨的说道:
“俺是个打猎滴,上次您路过俺家,给俺家留下了很多吃滴,俺上山打了条大虫(指老虎),来谢谢嫩(山东方言,泛指‘你’)。”
武大微怔,狐疑道:“您家是哪里?”
壮汉挠了挠头,“俺住在山沟沟里,就是上次您路过的那个旮旯,俺有个儿子,叫虎牙,您还记得不?”
武大大喜,“原来是虎牙他爹,快,里面请。”
虎牙,就是上次武大登临梁山之时,在路上那个小山村碰到的那个小家伙。
想毕这壮汉回家后,见了武大给他家留下的肉脯和银钱,这才去猎了猛虎,一路打听,找到了阳谷。
要不说百姓都是淳朴的呢?对他们有些许的照顾,他们就会铭记在心。
这么远的路途,这壮汉还扛着条老虎,必然是极为辛苦的。
这壮汉本来是不愿意进府的,当面谢过武大后就要离去,但拗不过武大,被硬拉进了府。
当夜,武大亲自款待了壮汉,武松作陪。
168。第168章 余波(第七更)
武大最是喜欢跟这种淳朴的百姓打交道,没有勾心斗角,说话直来直去,从来都不用绕弯子。
武松的名号就是打虎英雄,自然也极为喜欢这名猎杀了猛虎的壮汉,俩人觥筹交错,喝的极为尽兴。
散席的后,那壮汉早已酩酊大醉,武大派人安排他去前院客房休息。
只是,他前脚刚走,醉醺醺的武松立马就恢复了精神,沉声道:
“这壮汉身上有功夫,而且不低。”
是的,武松的性子虽直,但他整天跟着武大这样一位大哥混,耳濡目染,虽不敢说有西门大官人那般精明,但也不是好糊弄的了。
这壮汉出现的时间,很有问题,虽然武大不愿意相信他另有所图,但如今的武家树大招风,不得不小心行事。
武大皱了皱眉,沉吟了许久,吩咐道:
“让张青派人,悄悄去打探一下虎牙一家人现在的情况。”
有句话武大没有说,他有些担忧,如若这壮汉真的不是一般人,恐怕虎牙一家有变。
那,可就真是造孽了。
“不用了,我已经派人去做了。”
西门大官人姗姗来迟,饮了口酒,又继续说道:
“这兵荒马乱的,山匪横行,这壮汉扛着一只老虎跋山涉水,居然安然无恙的到了咱家,用老大您的话说,这不科学。”
武大点了点头,“派人盯着点这壮汉,别让他溜了,如若虎牙一家真的有变,这壮汉百死莫赎其罪!”
西门大官人犹豫了片刻,如实说道:“老大,这壮汉的来历的确蹊跷,还有,据张青回报,最近城里的陌生人越来越多了,他们大多数都是假扮成商贾,或者是跟随那些世家子弟前来私塾入学的下人,要不要想个法子整治一下他们?”
武大思索了片刻,摇头拒绝,“阳谷县城想要做大做强,就不可能少了陌生人的加入,单凭阳谷县现有的百姓,不可能带动商业繁荣。我收到童英传讯,说是因为花石纲的事情,朝堂上闹翻了天,蔡京那只老狗被皇帝当堂斥责,我估计是有人怀疑是我们武家动的手,这些混进城来的应该是各大势力的探子。”
西门大官人的面色有些阴沉,“老大,你的意思是说,有人在调查你的行踪?”
“呵……”
武大撇了撇嘴,冷笑道:“不用理会他们,反正我最近一直在私塾教书,有苏老两位当世大儒作证,他们能奈我何?我只是怕因此而连累的小虎牙一家。”
西门大官人点了点头,也不嫌弃是残肢剩饭,风卷残云一番之后,话锋一转,又问道:“老大你上次给我的是啥玩意?就是很香气迷人的那个东西。我家秀红撒在身上之后,招蜂引蝶的,我是说真的招蜂引蝶,真有蝴蝶蜜蜂往她身上飞,她还美的不行,也不怕出个好歹。”
武大翻了个白眼,“秀红撒了多少?”
“大半瓶,怎么了?要不是我拦着,她还想都撒在身上呢。”
难怪招蜂引蝶呢,活该。
西门大官人说的是香水。
在大宋这个年月,无论是男女老幼,都不太讲究卫生,洗澡的倒是也有不少,但是很少有人洗头,又都留着长发,那味道实在是“醉人”。
武大拥着金莲的时候,我们可以换位想想一下,极为煞风景。
后来武大一琢磨,得了,洗发水太能弄,整点香皂出来洗头吧。
香皂的主材料就是碱和油脂,碱很好办,酿酒坊和制盐坊都不缺木炭灰,作为一个理科生,武大略施小计,就从木炭灰中提取了碱。
油脂比较麻烦,不过武家财大气粗,通过四海镖局从外面买了一批牲畜回来,宰了,提炼油脂,至于那些肉,分给了街坊们一大批,剩下的自然就仍在大锅菜里,全当给工地上的工人加餐了,就这,还把街坊和工人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剩下的就是从花瓣里提取香精了,这事更简单,正值盛夏秋初,百花齐放,漫山遍野的都是。
整出来简约型的香皂之后,武大灵机一动,顺手就整出了香水。
物以稀为贵,这玩意不能多整,武大一共就提炼了二十瓶,打算在作坊竣工,正式重新开业那天,举办个小型“发布会”,把尚且还滞留在阳谷县城的世家子弟都请来,想毕他们为了日后讨美人欢喜,必然会打破头皮来竞价。
不过,等新的作坊重建完成之后,香水的产量会有所提高。
这玩意就是卖给有钱人的,普通人还消费不起,所以武大的定价极高,就是打算坑死他们。
反正这玩意到底是怎么做的,除了武家之外谁都不清楚,他们不晓得成本价是如何的低廉,自然也就不在乎武大卖的有多贵。
制盐坊与酿酒坊在北宋大地上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制盐坊就不必多说了,朝廷也在做,而酿酒坊出产的酒水也已经有假冒伪劣产品了。
毕竟,这个天下人才辈出,何况武大酿酒坊的做法,或多或少的都已经流传出去了一些,有些聪明人自然也就掌握了一些粗糙的酿酒之法。
另外,武大将酿酒坊的制作工序也传给了方腊与梁山以及卢俊义,下一步这种酒水势必会风靡天下。
当然,他们酿造的只能称之为酒精,还不能称之为美酒,天下美酒出武家,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无论如若,能酿酒的人多了,这玩意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必然会贬值。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武大不想有近忧,自然就得老谋深算,恰好有了香皂和香水,这次作坊重建,两座新的作坊自然也就应运而出了。
一招鲜吃不遍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