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康熙元后-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冶ㄒ幌吕畎伞�
”太好了。增援军什么时候到?我们现在要好好部署一下,这次一定要把这群葛尔丹余孽全部给灭掉!“五阿哥兴致大好,精神奕奕地说道。
”增援的军队大概明天就到。这次咱们一定能成功!“胤眩判穆厮档馈�
第二天,驻扎在藏区的清军,在皇子大阿哥和五阿哥的带领下,对葛尔丹余孽驻扎的寨子进行了突击,在神兵营先进的火器冲击下,很快就突破了余孽部队的第一道防线。清军增援部队也赶到,很快就占了寨子。
葛尔丹余孽仓皇而逃,一路越过西藏,进入了尼泊尔境内。大阿哥下令全军继续追击,五阿哥和增援部队的将领萨拉都有些犹豫。
”五弟,这次我们夸下海口告诉皇阿玛,要讲葛尔丹余孽全部铲除,可是现在他们往西逃去,我一定要追过去。五弟,你先回朝,替大哥向皇阿玛禀明这事,大哥一人带兵追去就行。“
”大哥,你当五弟是什么人。在西藏的时候,我们的士兵许多就不适应这高地的气候,过了西藏,那边是藏人说的尼泊尔,印度,我们也不知道到了那边会发生什么事,弟弟是劝你三思啊。“五阿哥说道。
”五弟,大哥心意已决。你知道大哥最羡慕的是谁吗?是大阿珲,大阿珲想我们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在海外敢打敢拼,那时候他也什么都不清楚,但是菲律宾现在已经是我们大清的了,马六甲海峡那连着的小岛,也纷纷向我们大清效忠,加入中华名族。同样是热血男儿,我虽然没有大阿珲的本身,却也想像大阿珲那么活着,所以大哥才会想要去立军功,守卫大清。这次葛尔丹军又在我眼皮底下溜走,我如何甘心。“胤眩羌で榈厮档馈�
”既然大哥你这么说,那弟弟也跟大哥一起过去!“五阿哥坚定地说道。
”好兄弟!“大阿哥激动地拍着五阿哥的肩膀说道,”我们一定能够把葛尔丹余孽全部干掉!“
”嗯,一定!“五阿哥重重地点点头。
萨拉副将看看大阿哥,又看看五阿哥,这中间根本轮不到他来劝话,见两位阿哥都已经立下决心,只能跟着说道:”末将领命。“
大阿哥胤眩灏⒏缲缝髯鱿戮龆ǎ戳烁┏抢锟滴醯恼圩雍螅痛糯缶苯釉焦鞑兀鹘�
惠妃哭诉
大阿哥和五阿哥传给康熙的奏折,传到宫中康熙手里已经过去了几天。康熙拿着折子,压着心底的火气上完朝,回到上书房,才狠狠地把折子扔到地上。
跟着康熙过来的太子,上书房行走的大臣们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出,等着康熙发泄心中的愤怒。明珠尤其冷汗淋漓,这次大阿哥和五阿哥擅作主张,居然在没有弄清西藏西边的情况,就带兵进入尼泊尔,实在是行军的大忌,这一次想要轻易了结此事,恐怕难了,再加上与费扬古将军在出征葛尔丹军后私自与五阿哥带兵追击葛尔丹余孽的事一起算,大阿哥恐怕这次难了!
康熙看着一个个心惊胆颤的大臣,和皱着眉头的太子,平复了一下心中的怒气说道:”这次大阿哥和五阿哥私离大清边境,虽为追击葛尔丹余部,但违反了国法,罪不容恕。念在他们在这次出征,立了军功,但过不抵功,爵位各降一级,让他们立即回朝!明日传诏过去。“
”皇阿玛,万万不可!“太子一听康熙的话,赶忙跪下去说道。”大阿哥和五阿哥现在已经离了大清国界,若这时皇阿玛再明诏过去,大阿哥和五阿哥的军队肯定会军心不稳,离了大清的保护,那他们进入西边就有如羊入虎口,有去无回!请皇阿玛三思!“
康熙冷脸看着太子,等他说完,眼睛又瞥过其他大臣,才哼了一声对太子说道:”这时你倒会说好话,胤眩拓缝髟谧坊鞲鸲び嗄醯氖焙颍返i你就是这么说,瞧瞧,现在他们又更加胆大妄为,你还好意思再说这话!都是混账东西!“
胤礽听到皇阿玛这么说,赶紧请罪道:”是儿臣思虑不慎,请皇阿玛降罪!大阿哥和五阿哥今日会如此行事,儿臣也有一份责任,甘愿受罚!“
有了康熙和太子这番表现,大臣们见太子主动领罚,也都纷纷跪着认罚,当初皇上不追究大阿哥和五阿哥违背军令的事,他们也凑合了一脚,现在犯了更大的事,若他们在要皇上狠罚大阿哥和五阿哥那是自打耳光,太子都主动要认罚,他们也不能舔着脸说这不关他们的事。
康熙看着火候差不多了才说道:”你们现在认罚有什么用!现在你们就给朕商量出一个章程来,大阿哥和五阿哥这事,该如何处置!“
几个大臣们听到康熙的话,心里都苦着呢,索额图则还带着点气愤,皇上原来是想让他们给台阶下,好能轻罚大阿哥和五阿哥。若非如此,又何必让他们来商量如何处置大阿哥和五阿哥,就怕到时候皇上给大阿哥和五阿哥的处罚过于轻,担心他们这些大臣反对,现在才和太子父子二人合演一场戏,好让他们跟着认错。既然他们一认错,若大阿哥和五阿哥罚得太重,那他们也必定遭殃,现在他们也只能希望能商量出一个最能堵住悠悠之口,又让人信服的处罚。
几个大臣们都是老油条,既然能略知康熙的这心思,自然不敢违背,唯唯诺诺说了几个法子,最后才决定,大阿哥和五阿哥的爵位是要降的,但是得等他们回来再说,大阿哥和五阿哥班师回朝之事还得等等,现在他们已经在尼泊尔境内,若强诏过去,恐怕对行军不好。
康熙脸色深沉,听着马齐等人说的话,等他们个个脑门冒了汗,才点头,让他们都退下去,太子留下来。
”刚刚委屈你了,胤礽。“康熙在大臣们走后,看着太子才叹了一口气说道。
太子听到康熙这么说,赶紧说道:”皇阿玛,儿臣没有受委屈。本来大哥和五弟这事,儿臣也有责任。“
”这不怪你,是你的那些兄弟们都长大了,都有自己的心思。“康熙看着太子说道。”皇阿玛这次不想重罚胤眩拓缝鳎隳苊靼缀芎茫獯嗡侨艋爻蘧还孟ⅲ �
”皇阿玛,大哥性子执着。当初他和五弟带兵追击葛尔丹余孽的时候,曾说过要全灭葛尔丹余孽,但这次又让他们逃到尼泊尔境内,他肯定不会放弃,毕竟这是他当初对皇阿玛的承诺。所以儿臣认为他们虽有过,但并不应重罚。“太子说道。
”朕知道。先看看事态发展再说。“康熙想想说道。”陪朕一起去看看你皇额娘吧。“
”是,皇阿玛。“太子应道。
康熙带着太子到坤宁宫的时候,皇后娘娘殿外正在画图,很认真地拿着一根炭笔在那里描画线条,连康熙来了也没发现。
”皇后,你在画什么?“康熙见皇后这么认真,挥退要传报的宫女,自己走了过去。
皇后娘娘一抬头,就看到康熙的脸,吓了一跳,炭笔差点掉到地上。又看到太子跟在康熙的后边,才笑着说道:”你们怎么有空过来坤宁宫,现在已经下朝了吗?“
”皇额娘吉祥。“太子给皇后娘娘行了一个礼,才说道:”已经下朝一会了。皇额娘在画什么?“
”。皇额娘闲来无事乱画。“皇后娘娘见他们父子俩问道,赶忙把图给撕掉。
”有什么不能看的吗?“康熙见皇后那个样子,还真有些好奇,不过皇后已经撕了也没办法。
皇后娘娘见康熙没抢,才放下心,三下五除二把图撕得更碎,他的字上不了台面,画画也上不了台面,除了Q版的人物画能画一些,其他的都是让人看着就会取笑。
”今天你们都没事吗?先进正殿坐吧。“皇后娘娘起身,让康熙和他一起进正殿。
”怎么我看你们的脸色不是很好,有什么大事吗?“皇后娘娘到了正殿才问道康熙,这父子俩见到他虽然笑着,但眼底的忧虑他还是能看出一二。
太子听到皇后娘娘的问话,看了一眼康熙,见康熙点头后,才告诉皇后娘娘:”皇额娘,大阿哥和五阿哥追击葛尔丹余孽进入了尼泊尔境内。“
”什么?“皇后娘娘不敢置信地看着太子,”你没说笑吗?“
”皇额娘,儿子怎么会拿这种事说笑!“太子说道,”这是真的。皇阿玛今天才收到他们传回京的折子,这时他们已经进入尼泊尔了。“
皇后娘娘看向康熙,康熙也点点头。
忽然,皇后娘娘一拍手掌,”太好了。“
康熙和太子一齐疑惑地看着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赶紧收敛了一下自己的脸部表情,认真的说道:”皇上,你知道越过西藏,那边不仅有尼泊尔,还有印度。我妹妹行商的时候到过印度,告诉我,印度现在国土有大半被绕过好望角来殖民的英国人给占领了。人家英国人千里迢迢来到东方,抢人家宝石黄金,我们离人家印度这么近,没道理不帮他们驱逐英国人,外加捞一点好处啊。“
”皇后,你怎么又打这种主意,承祜现在远在海外,我们事事无法及时得知,现在胤眩拓缝饕踩乒常チ吮鸸奕绾文芊判摹!�
皇后娘娘想想也是,他现在总会想让自己国家富强起来,想和欧洲人抢夺资源,在百年之后大清是延续是灭亡,他不得而知,只要能让国家不再遭受他国侵华的惨剧就行。但是却忽略了去远征的都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他们在外打仗,以战养战,还能从外边运着一船船,一车车好东西回大清,但是他们的安全,也无法不让人担忧。
”是我想得不周到。“皇后娘娘低着头说道。
康熙一看皇后这个样子又不忍心了,安慰说道:”朕知道你的心思,没有怪你的意思。皇子们长大,总是想要自己闯一番事业,朕会觉得欣慰,但朕不仅是一个皇帝,朕还是一个阿玛。“
康熙说完,抬头见太子还在这里,又觉得自己说这番话有些不适合,摆摆手就把太子给挥退下去。
”玄烨,我也没有恶意。你们说这件事的时候,我第一个念头就是抢钱,虽然很野蛮很俗气,但听过我妹妹说那群英国人在那边作威作福,印度南部富庶,已经不知被抢了多少东西,而印度现在的莫奈儿王朝也残暴不堪,我才觉得有机可乘而已。“皇后见太子走后,才说道。
”没想到你对外边还真了解,你妹妹还真行,做生意做到那边去。“康熙说道,”一国人领一国事,若胤眩拓缝髡嫫鹆诵乃迹请抟仓荒苤鹚浅龃笄濉!�
”玄烨,你为何?“皇后娘娘听到康熙说这话的时候大惊。
康熙看着皇后笑,”有一个承祜,再有一个胤眩缝鳎抟膊换峋取V鹚浅龃笄澹拍芨运常薏⒚挥兴挡换岚锼恰!�
皇后娘娘听了康熙这话,才真的明白康熙的狡猾心思。
皇后娘娘和康熙俩人正闲聊说着话,宫女就传报钟粹宫的惠妃娘娘和延禧宫的宜妃娘娘求见皇上和皇后娘娘。
康熙一听到,看到皇后面无表情,就不禁眼皮跳了两下,说道:”让她们进来。“
惠妃和宜妃刚刚知道大阿哥和五阿哥俩人追击葛尔丹余孽追出了国境,听到的时候,常住深宫的俩个女人都吓了一大跳,先不说大阿哥和五阿哥这行为会触怒康熙,这一去,不在国境,要是出了什么事,连圣上都鞭长莫及。
本来俩人想到乾清宫哭诉给儿子们求情,到了乾清宫才知道圣上来了坤宁宫,宜妃和惠妃俩人又赶忙跑到坤宁宫。
宜妃和惠妃进到坤宁宫正殿,看到皇上和皇后娘娘坐在上首,赶忙给二人见礼。
惠妃刚想开口,就被皇后娘娘给阻止了,”惠妃,钟粹宫出了什么事吗?你这么急匆匆,皇上外朝日理万机,也不怕冲撞了皇上!“
皇后娘娘把外朝二字咬得格外重,惠妃一听,当下打了一个激灵,她刚得知胤眩氖拢慕估床患跋赶刖拖胍一噬峡匏撸衷诒换屎竽锬镆坏阈眩胖啦畹惴噶舜蠹桑蠊坏酶烧�
宜妃见惠妃没说话,赶紧想要开口,却被惠妃扯了扯袖子,才住了口。
惠妃理理自己的思绪,冷静了一下赶忙接着皇后娘娘的话:”皇后娘娘说的是。是臣妾的错,差一点就冲撞了皇上。臣妾刚刚这么急,是因为大阿哥的嫡福晋给大阿哥生了一个嫡子,臣妾心里高兴,才急匆匆过来,想和皇后娘娘商量一些事。“
皇后娘娘点头道:”大阿哥府上有了喜事,这是好事,妹妹这么高兴,本宫明白。皇上也很高兴,是吧,皇上。“
康熙听到皇后的话,点点头。”已经按例让内务府赏下去没有?“
”回万岁爷,已经赏过了。“惠妃恭敬地回到。
康熙又把目光投向宜妃,宜妃被惠妃刚刚那么一阻止,向来心思灵透的她马上明白,现在不能说胤祺的事,也赶忙开口道:”臣妾是想来为小九讨一个恩旨,他府上还差一个侧福晋,臣妾想和皇后娘娘商量一下,看今年能不能指婚。“
”,原来是这事。“皇后娘娘点点头,说道:”这些都不是大事。你们不用担心,回去后本宫自会派人给你们传话。“
”谢万岁爷,谢皇后娘娘。“惠妃和宜妃对视了一眼,忙应道,皇后娘娘这是在赶人,不过也间接表明会给她们一个答案,看来皇后知道她们想来为胤眩拓缝鞯氖孪蛲蛩暌笄椤�
惠妃和宜妃从坤宁宫出来,宜妃不解地问道:”惠妃姐姐刚刚为什么不提大阿哥和胤祺的事情?“
”妹妹,咱们刚刚差点就犯了大忌。要不是皇后娘娘提醒,我们到时候就是拿胤眩拓缝鞯氖赂烧ヅ噬希≌馐挛颐窍然刈约旱鹊认ⅲ渚惨幌略傧敕ㄗ影伞!�
宜妃被惠妃这么一说,也吓了一大跳,轻拍胸口,好险。
”皇后,你又何必提醒她们呢?“康熙见皇后在惠妃和宜妃走后不语,问道。
皇后娘娘看着康熙,气着用手就捏上康熙的脸皮,也不敢太用力,但也能发泄发泄,纯粹是因为心中郁闷。
康熙把皇后的手从自己脸上弄下来后,才听到皇后说道:”就像你说的,你既是皇帝,也是一个阿玛。她们也既是一个妃子,也是一个母亲。我没有多余的善良,现在后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样最好。“
康熙听到皇后的话,握住皇后的手,缓缓才说道:”皇后,朕谢谢你
选秀的事
大阿哥和五阿哥的事压下去不到两天,前期已经准备好的选秀就如火如荼的展开。这一次是康熙三十六年,大选,与以往的大选一样,受满朝重视。
可是就在选秀要开始的前一天,康熙就在上书房,对几个重要的大臣和三个御史,一个礼部尚书,发话从这次选秀开始,后宫除了宫女,不必再进人。康熙这话一出,在场的臣子全部都被唬住了,圣上正值壮年,却明言说了这样的话,这次且不说选秀中有多少秀女打着入宫侍奉皇上的主意,但是圣上不再需要新人,这就犯了皇室多子多女的大忌,没新人,圣上怎么能不停的开支散叶呢?
这下在场的全部大臣,纷纷劝圣上三思,尤其是礼部尚书,这次和御史同个鼻孔出气,礼部向来管这类事情,得知皇上断了纳妃的念头,差一点没在堂上当场撞柱明志。
“皇上,您正值壮年,为何要不让秀女再入宫?”索额图见堂上诸位大臣都有些激动,年轻美女谁不爱,圣上忽然生出这样一个念头,万一是一时玩笑,而他们把这话当真,那不是犯了大错。
康熙看着上书房的众臣,各色面孔都有,心底不由地暗哼,却没显露在脸上,“朕只是告诉你们,你们按朕说得去做就好。”
“皇上,万万不可。历年选秀,都是首先由圣上过目,留下入宫的秀女,剩下才开始为皇子和各官员指婚。若皇上免了秀女入宫,这不是越过了皇上吗?这可是大不敬!”一个御史赶紧出列跪着劝道。
“皇上,普天家庭一向都求多子多福,皇上还值壮年,这后宫没有新人,又如何为皇家延续更多皇家血脉。”唯一一个礼部尚书梗着脖子,红着老脸跪出列,说道,他已经说得这么明白,难道圣上还不懂吗?皇上选秀女,这是做给天下人看的功夫,让大清子民都以皇室为榜样,努力开枝散叶,为大清贡献更多人才。
康熙被这个礼部尚书一说,气得差点没拿砚台往那个大臣身上扔。他做出这个决定,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考虑了很久,他现在已经四十四岁,儿子女儿加起来二十几个,孙子辈现在也有三十多个,还不够多吗,还不能堵住这些大臣的口吗?“朕没有要废除选秀制度,朕的后宫已满,也不需要更多的新人,朕既然说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你们只要商量出章程,让这件事变得名正言顺就行,其他的不用你们多说一句。”
皇帝向来都是独断乾坤,尤其是向康熙这样一个掌权几十年的皇帝,更是不会因为任何人轻易改变自己的主意。这件事根本没有触及国之根本,这些大臣也没有什么理由要拼死来阻止,所以康熙很放心,直接就做了决定。
大臣们见康熙都已经这么说,只好苦着脸,“喳。”
皇上跟他们说这事,根本就不是让他们商量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给机会让他们改变皇上的主意,完全就没有争的机会,和必要。
康熙见他们应声后,才满意地让礼部尚书和那两个御史退下去。回头和上书房的诸位大臣商量大阿哥和五阿哥出兵在外的事情,这才是今天的正事。
皇后在坤宁宫,得知康熙下了这个决定,时间都已经到了晚上。那时他寝殿,趴在床上,正在看着秀女的名单,心里在郁闷不知道这次后宫又要进多少人。结果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