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江山美人-第4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握,只能在边境部署防线。
如此局面,让身处襄阳的王旭兴奋得难以自制,连续两日无法入眠!
他知道,他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了!
这日,他正心情大好地陪着蔡琰和貂蝉几女在御花园散心,一个女官却神色惶急地走了过来。
“陛下!大事不好!”
“慌什么!”王旭皱眉斥责,转头看向她道:“慢慢说!”
女官也很聪明,不管那么多,先喘着粗气扔出一句话。
“镇军大将军病危!”
“谁病危?”
“镇军大将军周智!”
“你再说一遍?”
王旭此时的表情非常可怕,女官怯怯地不敢望她,低头轻声道:“镇军大将军病危,刚刚送至襄阳,神医们束手无策,言其恐怕熬不过三日,周将军派人来禀报,言他想见陛下最后一面!”
话音落下,王旭两眼一黑,直接晕了过去。
“陛下!!!”
蔡琰和貂蝉手忙脚乱,匆匆将他扶住,在宫女协助下迅速抬到一处凉亭。
徐淑闻讯赶来,正巧碰到王旭刚刚清醒,两人相视片刻,王旭随之起身。
“文雅,随我一起去看下周智吧!”
“他死定了?”
“不知道,但女官不敢骗我!”
“可你的身体是怎么回事?虽然周智的消息对你打击不小,但以你的身体,何至于这么脆弱?”
王旭脚步一顿,但很快就叹口气:“应该是这些时日喜难自制,情绪过于激动,突闻噩耗受了刺激!行了,我的身体没什么大事儿,先去看看周智。”(未完待续……)
第八百六十六章一年:
第八百六十七章 随风而去
王旭和徐淑赶至周智府上的时候,这里早已聚满了人,有朝中的大臣,有周智的好友,也有他的部下。
张靖、向天和马义三人都在,神色也非常沉重。
“向天,周智怎么样?”王旭大步走至三人身前,急声询问。
“哎!”三人齐齐一叹,不由自主地轻轻摇头。
“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没了!”向天抬起头来看着王旭,面容伤悲。“刚才听说他早在去年征吴的路上就旧病复发,他身体那情况你也知道,根本就是靠着药物和他强横的内息压制,此次是真的没办法了,他是熬着打完吴国的,已经彻底恶化。”
王旭听到肯定的回答,双眼瞬间湿润。
“走!我们进去看看!”
几人随之进屋,当王旭看到躺在床上的周智那一刻,瞬间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此时的周智已经瘦得难以辨别容貌,别说医者,就是普通人看到也知道他时日不多。唯独那淡淡的笑容,还有那双明亮的眼睛还展现着他的风度,向所有人展示着他的内心。
“老大,你来了!”周智淡淡地笑着,云淡风轻。
王旭脸色痛苦,嘴唇颤抖半晌,突然失声痛骂:“我让你休息,你不听!现在好了吧!这就是你想要的结果?楚国大势已成,即便缺了你,同样可以有适合的人去,你现在搞成这样,怎么弄?”
“可这是我的愿望!我很满足!”周智仍然淡淡地笑着。目光悠远。
“记得吗?当年在那个小山村。你救了我。而我也考验了你,最终在那个朝阳初升的清晨,我骑着马追赶你的脚步!那时候,我只是想跟着你见见外面的风景,在内心深处还有对你的畏惧和担忧,可自那时候起,一切已经注定!可以说,是你带我走上了这条路。这条不归路!”
“你恨我?”
“当然不,那些怨气早在讨伐黄巾时就没有了,不然我为什么要为你受那必死的一箭!相反,我感谢你,敬佩你,是你指引我走上了这条路,让我不枉此生!在我心中,你是我这辈子最好的大哥!”
“不,我不是!”王旭留下了痛苦的眼泪。“如果没有当年救我那几次负伤,你不会这么早死!”
“兄弟嘛!说这些干什么。我们得到的远比失去的多,这是你教给我的!”
王旭沉默。半晌后才悲伤地说:“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
周智笑着,笑得很轻松,很淡然。“没有,该说的以前就已经说了!噢!对了,我欠的债你必须帮我还,我兴建的那么多孤儿院,你来想办法解决!”
说到这里,他的神色又微有些黯然。“若说我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看到天下一统,可命数如此,再怎样也强求不来,那天我站上了建业城头,真觉得这辈子没白活,只是如果能再多给我几年,让我也能站到邺城的城头就更好了。”
王旭等人尽皆沉默,他们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只能静静倾听。
这天,他们聊了很多很多,周智虽然将死,可精神却还不错,始终挂着淡淡的微笑,只是声音显得太过虚弱。
直到周智在疲惫中沉沉睡去,王旭几人才离开了他的房间。
此后两日,他们并没有再去过多的打扰,只是不时探望,将更多的时间让给了周智的家人,王旭也正式晋其爵位为英王。
四日,楚国镇军大将军,英王周智于黎明前病逝!
王旭满怀着悲伤,亲自为其主持葬礼,举国同哀,整个襄阳遍布着纯粹的白色。
那个重情重义,总是以孩子般心态来面对人生的兄弟随风而去!
那个智勇双全,精于内而拙于外的楚国将军再也不见。
楚国从此少了一个声名狼藉的流︶氓将军,也少了一个受人崇敬的忠实捍卫者!
那个朝阳初升的早晨,他以蹩脚的骑术,离开了山村,从成长到成熟,从成熟到纵横披靡,他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捍卫着梦想,捍卫着尊严,捍卫者华夏大地!谱写了一曲属于自己的英雄赞歌!走过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风儿轻拂,吹起漫天白色的哀花,带走了他的生命,却没带走他的故事!
笙箫浅唱,奏出痛彻心扉的哀伤,唤走了他的容颜,却留下了他的赞歌!
哭声响彻了整个襄阳,哀乐刺破了长空,无数人泪流满面,而永远睡去的周智脸上却始终挂着淡淡笑容,安详而沉静!
那一天的王旭,脑中闪过的全是回忆,耳畔仿似始终回荡着那个声音,眼前那若有若无的身影也挥之不去……
此后过了很长时间,王旭才从悲伤中缓过劲来,向着还未实现的目标再度前进。
如今,楚国已经成就统一之势,只需循序渐进,以魏国现在的情况根本无法抵挡。在接下来的三年内,楚国完成了对凉州境内各族部落的全面收服和整顿,彻底将凉州的隐患解除。
同时,原吴国的地域也在这三年内完成改革和整治,迅速纳入了楚国的新体系。那些吴国文武中,除了年纪实在已经偏大的那部分人外,其它人几乎都在三年内逐步启用,即便是孙策和周瑜等人,也在诸多影响下最终选择效力楚国。
楚国的军力也再度扩充,不但新设麒麟和护国两大军团,归入近卫军团一系,边防军也大量增加。水军则从边军分出去,单独成为一个体系,陆逊升任镇海大将军,位次于大将军,与骠骑大将军等同级,总掌水军。
原海云军团进驻东海沿岸港口,进行全面的配置更换,过往的战船全部返厂重造,以争对大海为主。
南海新设的水军则仍在持续组建中,取名海卫军团!
相较于楚国的蒸蒸日上,魏国却形势堪忧,人心浮动。楚国这个庞然大物就仿似一座巨山,始终压在魏国文武肩上。
曹操本性多疑,常年处于压抑之中,患上头痛病已经多年,这几年他越加衰老,身体渐弱,病情也迅速加重,再加上因楚国的迅猛强大而忧思成疾,终于一病不起!
222年冬,曹操病逝,长子曹昂即位,魏国惶恐!
223年正月,王旭趁曹操病逝,曹昂立足未稳之机,集结主力七十万,分五路进军中原北部,发动了浩浩荡荡的第四次北伐。魏国因处于新旧交替之际,程昱等诸多老臣已然病逝,难以抵挡人才济济的楚国大军,节节败退。
战争持续了五个月后,魏国新任抚军大将军司马懿迫于形势,上奏曹昂放弃黄河以南的中原之地,不再与强大的楚国在中原漫长的战线上硬碰,集中兵力退守黄河沿线险隘,保住魏国根基,偏安一隅,静待楚国在遥远的将来衰退,然后伺机而动。
曹昂应允!
七月初,楚国各路大军先后兵临黄河,七次遣精兵强渡黄河,皆遭到顽强阻击,伤亡惨重。
八月,王旭下令在黄河沿岸布防,稳固中原,宣示着第四次北伐结束。
此后不过几天,王旭在楚王宫突然得到敦煌太守苏则传来的喜讯,言潘浚、刘敏及杨阿若诸人回到玉门关。
这可真是让他狠狠吓了一跳,从两人出使西域至今已经接近十年,了无音讯,他一直认为他们恐怕已经遇害,打算在统一天下后,发兵西域,真正调查他们究竟出了什么事儿,没想却这么回来了。
两个月后,当潘浚等人率车队抵达襄阳时,王旭亲自率文武百官出城十里迎接。
当他们再度相见之时,潘浚和刘敏痛哭不止,哽咽着久久都说不出话来,只是仅仅抓住王旭的手,不断地呼道:“主公,我们回来了,我们回来了!”
王旭看到二人那激动到有些癫狂的模样,心中着实触动。
两人或许还未习惯称呼他为陛下,在激动的情绪中,始终以主公唤之,有旧日同僚婉言提醒,王旭却反而抢先打断说:“他们的称呼很亲切!”
此后,两人在王旭的宽慰下渐渐恢复平静,回至楚王宫后,他们才当众讲述出这十年所经历的传奇。
原来,他们当初赴西域之后,发现汉朝的西域长吏府早就已经失去效力,西域大多数国家已经被迫依附安息帝国。
他们随后奔赴诸国查探情况,却得知其实那些国家也不愿意听命安息,早就渴望再度服从大汉。
可有个前提,就是大汉必须保证安息帝国不征伐他们,保证他们的安全。同时他们还了解到,安息帝国与遥远的大秦,也就是罗马帝国常年征战,被打得抬不起头来,新崛起的萨珊王朝也常年攻打他们,可谓内忧外患,但却压迫西域的诸国听命他们,并且要求西域诸国派遣勇士为其征战。
潘浚和刘敏很清楚,在当时的情况下,楚国根本不可能有力量跑到遥远的西域去打安息,本想放弃,可又不甘心如此无功而返,最终决定以大汉的名义出使安息,希望了解情况,随机应变。
没想这一去,就再没能离开。(未完待续。。)
第八百六十八章 华夏一统
潘浚和刘敏率勇士和随从官吏抵达安息不过几日,尚还没弄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就被西域的那群向导出卖,莫名其妙被卖给了安息的奴隶贩子。他们当时被关在笼子里,受了好多天的屈辱,最后还是刘敏想出一个办法,以他们是来寻找大笔财宝为名,诱使当地的贵族执政官现身。
当见到贵族执政官之后,他们告知其线索都在被收缴的包裹中,弄得那些人费劲心力才将他们的失物寻回。结果,他们不但没有得到什么线索,反而看到了王旭以大汉楚王的名义授予的节杖和文书!
那个贵族当时打算将他们杀了灭口,免得多生事端,但刘敏和潘浚早有准备,理直气壮地大声说:“我们是奉大汉摄政王之命,前来协助安息抵抗外敌,我们不会计较因为误会而产生的隔阂,但请不要再有进一步的举措,不然安息不但得不到强援,恐怕还会树立更强大的敌人。”
安息与大汉强盛时也多有交流,近年来安息的权贵虽然知道大汉在打内战,但对具体情况却不是很清楚,在潘浚和刘敏的巧言辞令下,他们也不敢轻慢,权衡利弊后,还是将此事上报,毕竟他们知道大汉↘曾击败了强盛的匈奴人,对其强大心有余悸,同时内忧外患的局面也让他们一直渴望着援助。
不久,潘浚等人就被送去见到了安息帝王阿尔塔邦五世。
没想,那阿尔塔邦非常聪明,用美女和财富收买了一个仆从。并从其口中得知了大汉的现状。
这可就不得了。阿尔塔邦认为遭受了欺骗。当场就要将他们全部活活烧死。
最后逼得潘浚和刘敏不得不在匆忙中做出承诺,言他们确实有办法助安息抵抗外敌,并且用大汉早晚会统一,那时他们若身死,同样会引起大汉对安息的仇视等诸多理由,左右了阿尔塔邦的决定。
此后,阿尔塔邦暂时赦免了他们,但要求二人尽快拿出帮助他们的办法。不然立刻处死,同时出于对大汉的顾忌,还封锁消息,不准任何人将他们的事传出去,可谓是软禁起来。
在这种局面下,潘浚和刘敏没有选择,只能竭尽全力协助安息人作战。
两人在逼迫下慢慢发现,安息有着很强的军事力量,可他们的战争方式与东方全然不同,讲求的是一招鲜吃遍天。总之什么强就用什么,靠的是将领的天分和聪敏才智。但根本没有一个真正的兵法体系和系统。
起初,安息人不太相信他们,在一些小规模战争中尝试,没想真的有奇效,屡战屡胜,很多时候敌人连自己这边的人都还没看到,就被一把火烧个干净,让他们兴奋异常。
渐渐的,两人越来越受安息人重视,甚至惊为神人,而两人却说,他们的军事才能在大汉微不足道,可谓是大吹特吹,甚至于吹到他们自己都觉得玄乎,直接让安息人对神秘的东方充满了崇敬和恐惧。
安息人比起东方人更为直接,他们如果有才能就会大肆炫耀,好一点的也是实话实话说,但绝不会无端贬低自己,谦虚和谦让不是他们的文化,所以在他们的眼中,像潘浚和刘敏这样的人,怎么会贬低自己,吹嘘别人呢?因此极为相信!
事实上,潘浚和刘敏很清醒,知道他们之所以能这么成功,很大原因是出于对方并不了解这种百变的战争模式,可并不意味着对方弱,那些出色的将领同样有足够的聪明才智,且军事力量本身也很强。
两人就在这种谨小慎微中,不断研究着西方的军事文化,以自身所学为纲领,吸纳西方的优点,不断研究探索,终于慢慢变得游刃有余,取得的胜利也越来越辉煌,被安息人尊称为来自东方的战神。
阿尔塔邦很器重他们,除了限制自由,可以说是要什么给什么。
慢慢的,两人也开始有资格提条件,最终经过处心积虑的筹谋,迫使阿尔塔邦当众允诺,如果两人替其击退罗马东部远征军的进攻,并灭除新崛起的萨珊王朝,那么就放他们自由,并且与大汉交好,不再涉足西域,结为同盟。
潘浚和刘敏两人都清楚,他们表现得越好,那么阿尔塔邦对大汉的顾忌就越大,越不敢胡乱作为,那么达成目标的希望也就越大,因而此后他们就全心扑在辅佐安息帝国的战事上来。
新崛起的萨珊王朝倒是好办,它毕竟原本就是安息的一部,只是随着强大而脱离出去罢了,在实力上本就不如,只是萨珊王朝的阿尔达希尔一世个人雄才大略,而他们现在所掌握的优势,恰恰克制这种人。
短短三四年,萨珊王朝就被安息大军所淹没,重新归入阿尔塔邦的统治。这个在后来本该灭掉安息,并先后与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分庭抗礼的强大王朝,就这么被扼杀在摇篮之中,还没发展起来就结束。
真正艰难的战场,则发生在与罗马帝国的东部军团之间,潘浚和刘敏在安息可谓是大大增长了见识,罗马帝**队的强大给他们造成极大困扰,幸好这个时期的罗马内乱频发,力量大幅度削弱。
222年,罗马实际掌权者朱丽娅米萨杀死皇帝埃尔巴伽路斯,另立十四岁的外孙,亚历山大塞维鲁为帝,罗马面临新一轮的权利交替,东部远征军彻底放弃攻打安息。
自此,潘浚和刘敏算是完成了所有的承诺,可阿尔塔邦却不太愿意立刻放他们走,准确的说希望他们将知识留下。因为他看到了两人在战争中发挥的力量。
两人当然不希望安息得到东方的核心知识,为了应付阿尔塔邦,就开始对《孙子兵法》、《六韬》等古今重要兵法韬略进行改编,虚虚实实地颠倒胡写,还煞有介事的跟他们讲解。
可事实上,华夏的文化习惯中,本就是处处留有余地,讲求相对而不绝对,相生相克,胡编乱造也是可以有道理的。
如此又拖延了近一年,阿尔塔邦终于满意放行,并承诺不再干涉西域事务,同时还让他们带上诸多贵重特产,作为与大汉交好的礼物,并期望今后与大汉加强联系。
至于杨阿若,则是在西域一路追踪两人线索,辗转许久才抵达安息,没想中了安息人的计谋,骗他去相见,同样软禁了起来,多年来一直保护着潘浚和刘敏的安全。
…………
楚皇宫内,随着潘浚和刘敏徐徐讲述出他们十年的传奇经历,满朝文武尽皆叹服。王旭温言安抚过后,当场封侯增邑,以表彰二人艰难收复西域之功。
只是潘浚和刘敏随后便提出请求,期望今后任职西域都护,这倒是颇为出乎王旭预料。
仔细询问过后,他们才说出心中的理由。
王旭听完,也感觉到两人或许是因为眼界不一样了,他们现在并不认为西域就是穷乡僻壤,反而觉得是块宝地,现在的他们,更适合去管理西域,促进楚国与西方大国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他们耗费了最刻骨铭心的十年去做了一件事,内心已经明显很难舍弃,追求的目标也有所改变。
简短商议过后,他最终应允了两人的请求,任命潘浚为西域左都护,刘敏为西域右都护,由他们在一年内自行择期启程去任职,一应所需也尽皆满足,并且还将楚国争对都护府的新政策详细告知。
此事之后不到两个月,王旭又设立青藏都护府,将这十多年来拓展的西部高原地域整合,不再归属益州西部各郡分管,通通由都护府统一监察管理,并调遣平西将军马超亲自率西方军团协助,务必在三年内完成体系的全面建立,然后马超方可撤军,再由都护府的左、右都护**分管军政事务。
虽然这时候拓展的青藏地域还很狭小,西方大片都是蛮荒之地,但总算是一个开始。都护府设立后,只要楚国始终兴盛,那么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不管多少年,只要一点点去拓展,总会全部融而为一。
223年秋,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