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遗恨-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牧撑痈械绞终葡挛⑽⒌挠行┐萄鳎话炎プ∥业氖郑旁诖奖咧刂氐芈湎乱晃牵俏宜煜さ挠纳钏蚶卫味⒆盼遥辉瓶獭D且煌翥分兴冻龅纳钋榛徽徘橥依卫挝ё∈刮椅薹ǘ颐挥邪旆ㄒ瓶酉咭裁挥邪旆ㄌ油阉陌В荒芸醋潘潘晕薇燃岫ǖ赜锲晕宜档溃绑荻獯蔚氖拢拗离蘧圆换嵩俜拍憷肟薜氖酉吡耍庵质ツ愕目志咫薏幌朐俪⒁淮瘟恕!�
他的关切,他的担心,他的恐惧自他的眼神,自他发颤的手传到我的心中。时至今日我知道我没有办法再骗自己,也没有办法再为康熙那一次又一次的失态找理由解释,我终于还是不得不面对今时今日他对我的这一腔深情。不知怎的,我的心中却泛起一抹酸涩,眼眶也禁不住湿润了。覆上他的大手,用我的手中的温暖为他趋散寒意,我看着他,努力地笑着对他说:“皇上,筝儿没事,筝儿很好,筝儿哪里都不会去的。皇上走时将筝儿留在这里,那么筝儿就一定会在这里等皇上回来的。”
他深深地注视着我,缓缓地低下头,搂着我的手微微收紧用力,将那一份情意转化成激烈地吻。那吻中所包含的热情与失而复得的喜悦让我觉得分外的沉重,我只能紧紧地回拥住他,被动地承受着,而那泪终究还是禁不住地自两颊滑落。
“皇上,您有没有去看过和皇太后?”
稍晚一点儿,等康熙的情绪平静了后,我这才想起了这回事。
“去过了,老祖宗和皇额娘都没事,朕随口问她们你怎么样了,老祖宗却一脸地肃穆,什么都没说,朕还以为你出了什么事了,所以才这么急着赶了过来。”
康熙说到这里不仅他觉得奇怪连我也是困惑不解,我明明没事她们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他呢?这个问题我一直白思不得其解,直到很久之后我才知到答案。
===========================
这次的地震确实没有康熙十八年的那一次那么强烈,除了几间年代久远的房屋倒塌了之外并没有太多的人受伤。但康熙却将这次地震的责任强加到自己身上,原因是因为在这次围猎之中满洲大臣吏部尚书达哈达在奉命弛骑中不甚坠马而死,而汉人内阁学士吴兴祖因为不善驰骋康熙无意地责备了两句,他素来心高气傲一时想不通就自刎了。康熙心有愧疚,也借之名责备了自己一番,并明示日后再不带大臣行围了。
经过地震释放能量后,原先的那股闷热终于渐渐散去,北京的天气也渐渐开始转凉。我同慈宁宫之间也恢复了昔日的平静,好似那曾经的暗涌都不曾发生过一般。这期间发生了一件大事,向来反对靳辅主张的工部尚书汤斌突然间暴毙于家中,终年六十一岁。因为事情太过突然再加上明珠素来记恨汤斌,于是朝中竟然有了一些风言风语说是明珠暗地里派人毒害了汤斌。但这种孔穴来风的事康熙向来是不相信的,也就没有放在心上。就在此时,靳辅上书康熙要求将高家堰外的田地作为屯田以收取钱粮。兴许是没有了汤斌这个反对派中最有分量的人无,他的建议竟然被康熙所允,看着康熙对的信任似乎略有恢复,他的精神较之前几个月也振奋了许多,却不知这竟成为了日后最大的祸害。
康熙二十六年的十二月,原本宫中应该如同往年一般忙忙碌碌地为了新年而做准备,却因为一件事而彻底失去了往年的欢快。就在十一月二十七日一早,自慈宁宫传出了消息,病了。
她的病来的是那么的突然事前竟物一点征兆,却又来得那么得重,二十七日晚间竟然就陷入了昏迷之中。
============================
康熙自发病之日起就日日守在祖母的病榻旁,衣不解带,睡不安眠,所有的药品及食物都要他亲手加以调理,送水喂药事事都要亲力亲为。只要不醒过来,他就不肯离去,隔着幔帐静候,席地而坐,一听到发出一点动静,立即上前察看。皇太后等人不忍看他这么操劳纷纷上前劝阻,他都不听。皇太后甚至破天荒地跑到了我的宫里希望我也一起去劝康熙。
“筝丫头,皇上他现在是连我的话都听不进去了,事到如今也只有你能劝得住他了。”
皇太后一脸焦急地拉着我的手对我说着,那恳切的语气叫任何人听了都会为之动容。虽说我不明白她为何会认为我能劝得住康熙,但我却觉得即使我行我也不会那么做。与其说是康熙的祖母不如说是他的母亲,他的老师,他的忘年之交。两人之间的感情远非常人可以想象的,有时这俩人之间的交流甚至无须语言只要一个眼神就足够了。 祖孙之间这样的深情又岂是我这种外人能够干预的呢?但我也不忍心见到皇太后如此的忧心忡忡,于是只好对她撒了个善意的谎言告诉她我会尽量去说服康熙的。可既然话说出口了,就必然需要有实际行动。于是无奈之下我只得去乾清宫找康熙,因为一般这个时辰他应该还在上朝。
=============================
“祁筝,你怎么来了?”
我曾见过康熙千白种神情或是高兴,或是生气,或是自信,或是自豪,也有失望与心痛,但从来都未曾见过他如此的疲惫与绝望。往日神采熠熠的双眸中如今充满着黯然与忧心,而那自信的神采也竟被忧伤所取代。他见我来了却仍是强打起精神扶着我到一旁的炕上坐下,并找了块软垫塞在我的腰后。
“天还下着雨,路又这么滑,你身子那么重要是跌倒了怎么办?”
“皇上,臣妾没事,真的没事。”看着他蹙着眉一脸的紧张,我赶紧声明了几句来堵住他后面滔滔不决的唠叨,“皇上,臣妾今日里来是因为皇太后刚才去了臣妾那里一趟。”
“皇额娘?”康熙有些吃惊地看着我,随即像是明白了什么似的松开了拉着我的手,挺直了身子,瞪着眼睛有些生气地对我说道,“连你也是来劝朕的吗?”
他似乎真的是有些恼羞成怒了,对着我说话的嗓门不觉也提高了几分。
被他那么突如其来的一吼,我一惊之下不由得颤了一下身子。他见状有些紧张地看着我连声道歉:“筝儿,都是朕不好,你有没有怎么样?”
“没事,臣妾只是吓了一跳罢了。”
我笑着摆了摆手安抚他有些不安的心。他神情复杂地看着我许久后才叹了口气道:“朕不是有意的,只是朕竟想不到连你也不理解朕。”
看着他如此的落寞我也忍不住叹了口气:“皇上,臣妾不是来劝您的。臣妾知道凭您和之间的深情别说是送水喂药,若是能用您的阳寿来为续命皇上也一定会做的。臣妾今日来只是想要提醒皇上,在照顾的同时也要注意保重自个儿的身体。您若是也倒下了,那又该仰赖谁呢?你们两可是我大清的支柱啊!”
“筝儿……”他喃喃地念着我的名字,眼神之中闪过一丝激动和欣喜,他俯下身,将我紧紧搂在了怀中,贴在我的耳边不住地低语着,“朕就知道,只有你……只有你……”
“皇上,时辰到了,该起驾了。”
李德全的声音隐隐自门外传来,有了前两次的教训他总算是学乖了。
“皇上要出去吗?”我自他的怀中抬起头,有些不解地看着他。难道今日他不去慈宁宫了吗?
“朕今日要去天坛为老祖宗祈祷,乞求上苍不要带走朕的老祖母。”
原来他是要去为祈天。我看见他的桌上摆着祷文,随手拿起来,却见上面写着:“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年余,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断不能有今日成立。”看来他与的感情真的是非常的深厚。短短的几话却已将那浓浓的深情表现的一览无疑,连我这个局外人看着也不禁感动莫明。
“去吧,皇上。”
我放开了他的手,对他点了点头。
他毅然而然的走了出去,外头正在下着雨,可他竟也不在乎。
“皇上,您至少打把伞吧!”
李德全那起油伞就要追出去,我却拦住了他。
“公公,让皇上就这么去吧,皇上这是在向上苍表示他诚意。”
李德全闻言一脸(炫)恍(书)然(网)大悟的样子,连声说道:“哎哟,是奴才疏忽了,多谢娘娘指教。”
“你快去吧!”
我对他点了点头示意他快些跟上康熙。他“者”了一声后也冒着雨跑了出去。
==============================
也许是康熙的孝意感动了上苍,也许是太医们的全力以赴终于起到了作用,在祷告后的第二天早晨,终于自昏迷中苏醒了过来。康熙欣喜若狂,失态地拉着她的手痛哭落泪。但是经此大病的身子一下子变得十分得虚弱,于是上至以皇太后为首的各宫嫔妃,下至八旗贵妇都轮番入宫照顾。我原本也该去的,但因为我的产期将近,所以康熙做主替我免了。
转眼已经是十二月二十四日了,往日里宫中期待新年的各项准备因为的病而全部停止。
“娘娘,具您的脉象看,快则两三天,慢则七八天,孩子就会出世了。”康熙因为担心我的情况特地将陈太医自慈宁宫调了出来替我诊脉。
“劳烦您了陈老。”
我示意让梅香送陈太医出去,却见心荷引着苏麻喇姑走了进来。宫中的人上至皇帝下至宫女太监都对这位的心腹极为尊重,陈太医见到她也微微地向她点了点头致敬,随后跟着梅香走了出去。
苏麻喇姑几步走上前微微对着我福了福身道:“奴婢给德妃娘娘请安。”
她虽说一直都自认奴婢,但是从来没有人敢真的这么看她。我向来都非常的喜欢她,她那温柔又慈爱的笑容常常让我想起院长麽麽。
“姑姑快请起吧,姑姑今日里来有什么事吗?”
她和一向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现在正病着,她会离开她身边实在是非常的怪异。
“娘娘,有请。”
她低低地说道,看着我的眼神之中竟有着一丝犹豫和不忍。我见到她这神情,心中起了一阵不安,却又没有理由不去,只得朝她点了点头。
“主子,让奴婢陪您一块儿去吧。”
心荷看着我们俩,语气中的坚决是我从来都没有见过的。
再看向苏麻喇姑她刚要张嘴说什么,却又似乎犹豫了一下,那到了嘴边的话就这么咽了下去,只是点了点头表示了同意。
在去慈宁宫的路上,我是越想越觉得不安,没有道理我产期将至了,还要我去服侍,何况今日的这情形怎么看怎么不对劲儿。慈宁宫中原本进进出出的宫女和太监此时竟然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整个宫殿尽透着一份诡异的宁静。
“娘娘,请进吧!”
苏麻喇姑为我推开了门示意我走进去,我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走了进去。还好,的寝室之中没有我想得那么暗,毕竟现在是白天,她也没有拉上帘子,自窗外照进的阳光稍稍缓解了我紧张的情绪。
“臣妾给请安。”
我因为身子过重蹲不下来,只是象【炫|书|网】征性地点了点头示敬。
“苏麻,我不是让你只请德妃来的吗?怎么她宫里的小丫头也跟着一块儿来了?”
靠在炕上,炯炯有神的双眼越过我看向我身后的苏麻喇姑和心荷。那锐利的眼神让不是被看的我都感到一阵战栗。
“格格,奴婢……”
“哎,算了。”叹息着摇了摇头头,随即说道,“你带她下去吧!然后你就替我守在门口,记住谁来都不准放进来即使是皇上也一样。“
我闻言只觉得阵阵寒意自心底涌起,现在我可以肯定地说,她今日里叫我来的目的决不单纯,否则也不会把心荷支走的。
“不……奴婢的主子行动不便,请您老人家让奴婢在旁边侍侯吧!”
心荷“嗵”地一声跪在了地上不住地向磕着头请求着。可我知道今日是抱定了主意要单独会会我,所以无论心荷怎么求都是没用的。再这么下去反而会迫使她先处理心荷。于是我努力让自己微笑着,转过身对心荷道:“心荷,你不用那么紧张我,只不过有几句悄悄话要和我这个孙媳妇儿说,再说了还有苏麻姑姑守在门口,你不用担心。快跟着苏麻姑姑下去吧!”
“可是主子……”
也许是我的话有了作用,她不如刚才那么激动了,可还是有些不确定地看着我。
“去吧,我一会儿就会出来的。”
在我的再三保证下,她这才不情愿地随着苏麻喇姑退了下去。在她们出去之后,寝室的门也随着“砰”的一声而被紧紧关上。虽然室内有着阳光,但我却突然觉得冷了许多。
“筝丫头,你过来一点,坐到这里来,老祖宗年纪大了,眼神有点不好使了。”
动了下身,示意我过去。我只得“是”了一声之后,走到她身边坐下。我还是第一次离她那么的近,就着窗外透进来的光我细细地打量着她。她的额头宽阔饱满用老人的话讲这既是有福之象也是有智之兆。眼睛周围留着许多岁月的痕迹,但那其中的锐利却丝毫不减。鼻梁笔直高挺,透出了她蒙古人的血统。上下唇瓣都比较薄,在笑的时候会抿成一条线而不笑的时候则隐隐透着几分冷静与坚毅。从脸架上看她年轻的时候应该是有着一张同蒙古人不太像,反而更接近汉人女子的鹅蛋脸,不过因为年纪大发了福而圆润了不少,不过却也为她增添了几分慈祥和蔼之气。虽说是在病中,但那花白了一大半的头发仍然梳得伏伏贴贴的。头上没有过多的装饰,只有一两朵小绒花装饰。身上穿着她喜欢蓝色起居服,这是康熙去年特意命江苏织造曹寅置办的,蓝色的底上用明黄色的线绣着寓意着如意吉祥长命百岁的图案。宽大的袖口下是她那双让我印象深刻的手,修长又白皙。有几次她握着我的手时那隐隐透出的力到竟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仿佛那不是一个七十多岁老妇人的手,而是一个成年男子的手。
“祁筝丫头,你在想什么呢?”
她低沉却有力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这才让我意识到我看着她竟有些跑神了。我不由得在心中暗暗责备了自己一下,多年的后宫生活我怎么还是这么没有警觉心,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我竟然还在神游太虚,看来这一阵在康熙的羽翼之下我的日子真是过得太遐意了。
振奋了下精神,我鼓足勇气回视她说道:“没想什么,臣妾自听说病重以来一直都非常牵挂,但今日里亲眼见到才发现是臣妾多虑了。依臣妾看虽说身子还有些虚,但是精神却是非常的好,想必不日定能完全康复的。”
这我到是没有说假话,她的精神真的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好,眼神依然是那么锐利,气色也不错,两颊上还泛着淡淡的红晕。
“呵呵,希望如你所说的吧。”她看着我突然之间话锋一转说道了我的头上,“对了,你的产期是什么时候啊?”
“回,陈太医刚才给臣妾把过脉了,说是快则两三日天,慢则七八天。”我也毫不示弱,她问什么我就答什么。
“若是两三天内的话,就是赶上兔年的末尾了,若是过了七日的话那就是龙年了……”
她缓缓地说着,但末了在那“龙”字上的一顿却让我的心猛地一惊。龙向来是帝王的象【炫|书|网】征;虽说全中国属龙的何止上万人,平常百姓根本不会计较这么多。但在这皇宫深苑内却特别计较这些,因为真龙天子只有皇帝和他的继任人也就是太子罢了。不,严格地说起来只有皇帝才是真正的飞龙而太子还只是潜龙罢了。
“龙年阿哥啊,那还真是个有福的孩子啊!”
她却像是认定了什么似的一直在这个“龙”字上打转,让我的心不由得“突突”直跳。
“还不一定是个男孩子呢,皇上说咱大清皇室向来是旺子不旺女,他也是如此,现在宫中就是阿哥比公主多,他到是和我说过希望我生个女孩儿的。”
其实康熙哪里有说过这种话,反而曾经提过说是我已经连生了两个女儿了,这次也该有个男孩子了。因为他觉着一方面后宫之中还是重男轻女的,怕我被人欺负,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弥补我失去祚儿的缺憾。可是现在这种情形我也只能够兴口胡说假传圣意了。
可像是没听见似的自顾拿起桌上的铃摇了一下,铃声才发出,苏麻喇姑就从门外走了进来。
“格格,您叫奴婢是有什么吩咐吗?”
“苏麻啊,你去将‘那个’拿来吧!”
“那个”是什么?我心中虽有疑惑,但我知道从那里是看不出。由于我是侧着身子坐的于是就顺势偷偷看了一眼苏麻喇姑。她的眼中有着一丝挣扎,而那神情更加深了我内心的不安。
“格格……”
“苏麻,你今天是怎么回是,还不快去!”
苏麻喇姑似乎还想说什么却被打断了。她只得无奈地退了下去,不一会儿就端着一盅不知道盛着什么的药盅回来了。
“你下去吧。”
“是。”
这次苏麻喇姑却没有再挣扎,在放下汤盅后就被喝令退了下去。我也在她目光地示意之下掀开了汤盅的盖子,一股热气夹杂着一股浓浓的中药味迎面朝我扑了过来。这是什么?难道会是……
“筝丫头”就在我不安地揣测着那盅里装着的是什么的时候却主动开口为我解了疑惑,“你就快临盆了,老祖母病着也帮不了你什么,这是咱们蒙古人的秘方,可以保住产妇的元气,在生产前连续服用还能增强生产时的精力。这是我特意命人从科尔沁捎过来的,你也不用推辞了,就受了吧。今日这是第一盅,我怕你不敢喝所以才让你来亲自监督你,剩下的我会让苏麻每天送到你宫里去的。我觉着呀,这多多少少能在你临盆时帮到你的。”
帮到我?别开玩笑了!借着她说话的这么会儿工夫我仔细地辨析着那自盅内散发出来的阵阵药味,我很确定我闻到了山查的酸甜,也闻到了竹绒的清香,而那隐隐漂浮在汤药表面的确是那仙灵脾。其他还有什么我虽然分辨不出,但只要知道这些就足够了。山查、竹绒、仙灵脾,这三味药都是催促经血的,寻常人喝了还没什么,可是就我现在的身体要是天天喝这个怕是等到生产的那一天我就会如同康熙的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一般死于产后血崩了。
阵阵的寒意及恐惧自我心底冒起,瞬时就传遍我的全身。怎么办?我该怎么办?的赏赐我绝对是不可以不接受的,因为那是不敬,是死罪,可是若是喝了下去,以我现在的身体那也是一死。难道我就这么坐以待毙吗?难道历史就这么改变了吗?我无奈地低下了头苦笑了一下,准备认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