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清宫遗恨 >

第8章

清宫遗恨-第8章

小说: 清宫遗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巡1——庆元之行

在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后康熙逐渐将精力转向国内的吏治。而后宫之中也进入了一个较为平静的时期。经过几个月的调理,皇贵妃佟佳氏的身体有所恢复,开始重新执掌后宫的各项事务,几位较大的小阿哥们也开始了学生生涯。我的生活也稍微起了一点变化,近来佟贵妃有意识地将一部分后宫事务交给我们几位妃子处理。我原本是不愿意踏入到这是是非非之中的,可是她实在是太累了,宫中大大小小的事务都要她躬身处理,即使是铁打的人也受不了,何况是她一个病体初愈的弱女子呢?我权衡再三之后决定尽自己所能的帮她一把,也好分担一下她的重担。对于她我是满怀敬意的。自小在孤儿院中我就是女孩子中的老大,因此多年来我一直渴望能有一个能与之交心的长姐。而佟贵妃正是给了我如姐姐一般的亲切感。对她,我是真心真意地敬爱。

我负责整理和记录每月后宫的支出,可仅仅这文书工作就让我手忙脚乱。从前自己用着时没什么感觉,直到现如今自己亲自接手了,这才发现后宫的支出是五花八门,每月零零总总地加起来也有数千条。有时还有人会因为觉得分配不均而来大吵大闹。而佟贵妃每次都能沉着应对,使我对她的敬佩又多了一分。

如同往常一般,今日里我一早就去了佟贵妃的承乾宫,将账目取回自己那里进行清算。习惯了现代计算器的我根本不会用算盘,只好靠笔算来清点账目。后宫的记账可以说是一塌糊涂,各类支出是混杂在一起。我只好一项项地将它们分门别类,尽管我不是会计出生,可我好歹在大学里学过统计学原理,怎么样也比他们算得清初。但清朝的数学水平到底有多高我心里也没个底,所以只好一个人偷偷地躲在永和宫里清账,我还吩咐了心荷她们在我清理账目时不准任何人来打扰。

今儿是月底,我照例得把这个月的各项支出进行统计,我拿起笔在纸上进行简单地四则运算,在必要处还用英文作了注释,以防别人看明白。算着算着我觉得四周好像暗了下来,可是应该还不到晌午,我抱着疑惑从一堆数字中抬起头来,想看看是不是快变天了。可眼前的景象让我好生下了一跳,康熙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正站在我面前看着我。我心中一慌,赶紧站了起来向他行礼顺便不着痕迹地顺手在纸上抹了一下。“臣妾给皇上请安,不知皇上来了,请皇上赎罪。”我有些担心地偷偷打量他,心里揣测着他到底看到多少。

“平身吧!”他扶我站了起来,好像什么也没看见。我瞥了一眼桌上的纸,很好,古代用墨汁写字唯一地好处就是便于毁尸灭迹,就我刚才那么一抹,立刻纸上就成了一团黑。只是可怜了我的手,现在想必成了“千蛛万毒手”了。

“皇上今日里怎么有兴致上臣妾这里来了?”

我拉他到一边的炕上坐下,说着无关紧要的话分散他的注意力。也许是我多虑了,他似乎真的是什么都没看见,带着点兴奋地看着我说道:“筝儿,我们去江南好不好?”

江南,那也就是苏州和杭州了。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对这两个地方的美景我是向往已久了,可是以前由于我和世杰工作太忙一直都没有空去。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机会我可不愿意错过,我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了。其实只要是能离开这个沉闷的后宫让我去开发大西北我都乐意。当然康熙是不会知道我的想法的,他见我这么高兴,兴致也越发地高昂,拉着我说了很久。就这样在九月时,康熙开始了他一生中第一次的南巡。

================================

在走了大半月陆路后,我们在山东境内换走水路。让我颇感意外的是,康熙绕开了江苏却先到了浙江。尽管古代交通不发达,原本一班飞机1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却走了快一个月,但一路上欣赏着美丽的祖国山水倒也不觉得闷,特别是我每次想到宜妃就感到好笑。她也算是机关算尽,却聪明反被聪明误。自打出了月子之后她是想尽办法霸住康熙,果然在她的努力“做人”之下,还真的又有了,可是却错过了这次陪驾南巡的机会。每次我只要一想起康熙要她留在京城好好安胎时她那懊恼沮丧的表情我就感到好笑。在进入浙江后不久我们就到达了庆元。上岸后我们在行宫稍作休息,第二天康熙就拉上我,换上便服出去溜达。我心里琢磨着,这大概可算是康熙微服私访记了,只不过女主角却不是那位宜妃郭络罗氏。 

庆元也就是日后的宁波港,位于中国海岸线中段,扼南北水路要冲,唐宋以来,更是我国对外贸易重要港口,系“海上陶瓷之路”的起点。其繁华及开放远非沉闷的京城可比。不但是我,连康熙也被这盛世繁华所吸引,拉着我到处迋。我也暂时将种种烦恼抛诸于脑后,尽情地享受这17世纪江南的繁华。

“祁筝,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康熙指着一件琉璃饰品,笑着也让我评论评论。我走上前去仔细看了看,才知道为什么这件琉璃能吸引康熙的注意了。看上去这不是一件“国产”货,而是一件颇具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风格的舶来品。

“爷,这件琉璃和家里的可不太一样,看样子好像是一件洋货。”

店里的老板听我这么一说又见我们衣着光鲜,认定了我们是有钱的主,对着我们就滔滔不决地说了起来。

“这位夫人好眼力,这确实是从法兰西那边过来的。”

“哦?”康熙似乎也有了兴趣,和那个老板饶有兴致地聊了起来,“这里有卖从法兰西来的洋货的地儿吗?”

老板看我们那么感兴趣索性靠了过来,凑在我们耳边悄悄地说:“这位爷,现下哪里有这种地方啊,官家不允许咱们和洋人交易,这套玩意儿是我私底下和靠在我们这儿的洋人商船偷偷交易的。”

“可你这么光明正大地摆出来卖,官府难道就不管了吗?”康熙听出了他话中的矛盾之处,一语就切中了要害。

这个老板倒真是胆大,听康熙这么问不但不害怕,反倒笑了起来:“这位爷一看就不是本地人,您满大街逛逛去,哪家店里没有这么一两件洋玩意儿,官老爷只是禁止我们交易,可我们明里头是以朋友之间互相交换礼物为由,官老爷也管不到这上头啊!”

“哦,那你们都交换些什么啊?”

康熙的声音突然冷了下来,脸色也不太好看。我知道他生平最不喜欢这种欺上瞒下之举,看他神情这么严肃我赶紧暗中向那个老板使眼色,可他好像是一点都没注意到我的好心,还在那里一个劲地眉飞色舞地讲着:“什么都换。诸如金饰、珠宝、皮裘、钟表。洋人则喜欢我们的茶叶、丝绸和瓷器。每月初都会有船靠岸,那时我们就会偷偷上去看看。这不,今天早上我还去了一趟呢!”

“老板,打扰了。”

康熙没等他说完就拉着我离开了。上了马车,我见他脸色不太好又不说话,我也不敢开口问他这是要去哪里,我们俩就这么沉默地相对着。车行了一段路后总算是停了下来,康熙扶我下了车,我这才发现我们竟然到了港口。而眼前停泊的商船分明挂着法兰西国旗。我心中暗叫了一声不好,康熙敢情是准备踢场子了,可我又拦不住他,只好见机行事了。

那艘船上的船员见我们衣着华丽又气质不凡立刻笑脸迎了上来,“欢迎欢迎,这位先生、太太不知两位是做什么生意的呢?”

他那一口洋式中文颇为奇怪,我不禁笑了出来,抬眼看了看一旁的康熙,原本僵着的脸也终于是有了几分笑意。他朝一旁一直跟着我们的一个侍卫使了个眼色,他立刻回车上不知去拿什么。过了片刻他拿着一个不大的锦盒回来了,康熙示意他打开。我和那个洋人一见都发出一声惊呼。只见那盒子中是一只小的瓷碗,不过红色的碗身上却布满着白色的裂纹。这分明就是日后让无数考古学家苦苦探索的汝窑瓷器。惊喜过后我却突然明白为什么康熙会让福全先去江宁,而自己却继续南下来到庆元。恐怕早在京师他就听闻了庆元这里的商家同欧洲人非法交易的事,正好趁着南巡之际来打探一番,恐怕刚才的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想到这里,我不禁为他深沉的帝王心术而感到一阵战栗。

那个洋人满意地笑了,立刻带我们上了船。船上东西倒还真多,有印度的香料,欧洲的香水,美洲的咖啡豆,以及摆钟,望远镜等等。对我来说这些东西根本不算什么,在现代随便哪间超市中都能买到。可是对清朝人来说这都是稀罕的玩意儿。除了我们之外还有几个人在船上,听着那几个洋人的介绍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叹之声。康熙到没有对这些东西太过在意,反倒是对一旁的几本书有兴趣。我偷偷看了一眼,竟然是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而还有几本则根本不是什么书,是诸如学术报告和交流报告之类的东西。康熙对这些倒很是喜欢,立刻就同意交换。这可把那几个洋人乐翻了天,对他们而言那几本书才几块钱,可是这件瓷器可是价值连城。相对他们的高兴,我却是心如刀割。那可是汝窑的瓷器啊,说它是举世孤品也是毫不夸张的。

也许是我哭笑不得的表情太过怪异而引起了那几个洋人的注意,他们倒是挺关心地随口问了一句:“先生,您的夫人是不是不舒服?”我吓了一跳,不禁在心中暗暗骂道:“死洋鬼子,得了便宜还卖乖,也不看看是谁害的。”康熙看我脸色不太好倒是挺关心的问我:“祁筝,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我确实是不舒服,都是被你这个败家子气的,竟然拿中华民族的瑰宝去换那几本破书。可是我也知道这些话不能对康熙说,只好低着头装作不舒服的样子。一旁的侍卫倒是挺识时务的,立刻凑上来对康熙说:“老爷,天也不早了,我们还是快些回去吧!”聪明人,给你加十分。“何况咱都逛了一天了,四夫人想必也累了。”倒扣100分。四夫人?这家伙也分得太清楚了吧。

康熙看我好像真的不舒服,点点头算是同意了。“好吧,那我们就走吧。”

半个时辰后,我们终于从港口回到了下榻的行宫。我对那几本康熙用无价之宝换来的书实在是心有不甘,决心要弄清它们到底是什么书。“皇上,您刚才买了什么书呀?”

“哦,筝儿也懂洋文吗?”

“没有,臣妾哪里懂那玩意儿,只是臣妾对洋文好奇,想看看到底和咱们的文字有什么不一样。”我一连谄媚地说着,不住地在心中暗骂自己狗腿。

康熙笑了笑,将那几本书递给了我。我赶紧接了过来,一本本翻着看,这几本书都不是法语而是英文,怕是那艘船到英国时顺路带上的吧。第一本是那本《几何原理》,至于第二本……我有些不敢置信地再次确认了一下发现自己没有弄错,那本书上赫然印着让我无比熟悉的单词“Cambridge”,原,原来后面几本书竟然是剑桥大学的学刊!翻了几页我猛然间注意到一个让我震惊的人名“Newton”。原来这本校刊上所刊登的竟然是牛顿和莱布尼兹关于微积分学的研究报告。想来现在牛顿已经40多岁了,他著名的著作《数学原理》应该就是这时写的吧!我无力地呻吟了一声,更加痛心那件汝窑瓷器。要是早知道他想学微积分我就自告奋勇了,好歹我也是学过高数的呀。

“祁筝,你怎么了,你看得懂吗?”

也许是我脸上波澜起伏的表情实在是太过壮观了,康熙终于还是注意到了。

我强自压下想要尖叫的冲动,僵着脸对康熙笑着说:“哪儿呀皇上,臣妾哪里看得懂,臣妾只是感慨那洋人的文字简直就如同画鬼符一般。”

“哦,是吗?”康熙审视的目光立刻扫了过来,我只好硬着头皮和他装傻。兴许终究还是骗过他了,半晌后他倒是主动转换了话题。“筝儿,你说朕该不该严惩那些不顾大清法律的国人和洋人呢?”

他此话一出,我才放下的心立刻又悬了起来。这该让我怎么说呢,康熙既然这次专程绕道来庆元,怕就是为了来了解国人同洋人交易的实情的,而见他如此重视这几本书,他是有心同“外商”做交易的,但他怕是担心洋货的大量侵入对本国产品的冲击吧,可我也总不见得告诉他就算是他现在拦着,200多年后他们洋人也会用大炮砸开中国的门户,逼着他的后代子孙签下一份份丧权辱国的条约吧!在考虑了再三后我才想到了一个比较婉转的回答。

“皇上,臣妾只是一个女流之辈对律法这类东西实在是不明白,不过臣妾觉得咱大清的东西实在是比那洋人的玩意儿好得太多了。刚才皇上在选东西时,臣妾和旁边的一位夫人聊了几句,那位夫人私下里告诉我,他们洋人特别热衷我们的瓷器,往往捧上数百两的银子来同我们购买。”

说完我仔细观察康熙的神色,但见他只是那起那几本书看了又看。许久之后他淡淡地对我说:“你今天也累了,早些下去休息吧!”

“是,皇上,臣妾告退了。”

南巡2——遇险

在庆元又逗留了几天后我们就乘船出发去了苏州,下船之后就直接赴行宫休息。江苏的大小官员都到了苏州来见驾。在接见了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两位二品、三品的封疆大吏后,康熙却私下里特别召见了一位四品的苏州织造。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奇怪。江苏一个大省,四品以上的官员不在少数,为何康熙单独召见一个区区四品官呢?而且还是非正式的私下召见,让我不禁对这人有了几分好奇。

跟在李德全后走进来的是一个30多岁颇具儒雅气质的男人,但引起我注意的却是他手臂上缠着的黑纱,看样子必是家中的高堂过失了。照道理他应该服丧停职在家守孝,为何康熙明知如此却又要召见他呢?

他不卑不亢地走到康熙面前,左腿向前,右腿半曲着向康熙行礼。

“奴才曹寅,参见皇上,德妃娘娘。”

曹寅!直到这时我才(炫)恍(书)然(网)大悟,原来他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注)我也不由得多看了他几眼,心中默默地感慨着也只有他这样的文臣雅士才生得出如此才华横溢的孙子。说起来曹寅的母亲曾经是康熙的保姆,而曹寅更曾是康熙曾经的伴读,怪不得康熙和他的感情如此之好了。

“哦,是楝亭呀,你可来了,快起来,快起来。”康熙自公文间抬起了头,笑着招呼他过去,“朕也有好几年没见着你了,今日里朕可要和你好好聊聊!”

出乎我意料的是,那个曹寅竟然自己摘去了头上的顶戴放在地上,两膝跪地向康熙叩起了头。

“奴才不敢,奴才还在守孝期中,实不该带着一身晦气来面见圣驾的,奴才有罪啊!”

康熙被他这么一说倒是愣住了,有些愧疚地看着他最后长叹了一声:“唉,你起来吧,是朕要你来的,你有什么罪啊?”他从书桌后站了起来,几步走过去将曹寅拉了起来。

“谢皇上。”

康熙拉着曹寅走到了厅中坐下,我也立时向康熙福了福身,退入内堂避嫌。但他们俩的谈话声却依然隐隐地从前厅传了过来。

“曹玺是六月殁的吧,孙嬷嬷可还好?”

曹寅怕是想到了伤心处落下泪来,声音也变得有些个哽咽:“母亲说父亲这也算是寿终正寝了,让奴才兄弟俩高兴点别伤心,只是奴才时常感怀家父生前自己未能多多进孝而有些感伤罢了。”

康熙似乎是站了起来,不时地从前头传来他的踱步声,来来回回的持续了许久,看样子像是在思考什么问题。曹寅也没有说话,房中顿时一片安静。最后康熙终于停了下来,接着就是一阵纸张摩擦的声音,他好像在纸上写了些什么。跟着又是一阵衣服的摩挲声,康熙好像从内衣袖中拿了什么出来。

“你这就去京城,把这折子交给留守京师的上书房大臣,告诉他们朕决定开放海禁,让他们拟个具体的章程出来,朕回京后要和他们详议。另外,这一张是给你的任命令,你提前从苏州织造上卸任,改任江宁织造。接替你父亲的职位吧。”

“皇上!”曹寅突然跪了下来,接着就传来了“咚咚”的叩头声。

“奴,奴才叩谢皇上恩典。”

================================

在苏州的日子是很快乐的,我们到达时恰逢金秋十月,正是大闸蟹上市之时,美景,好酒,再配上美味佳肴,着实让人流连忘返。不过我们还是按照原定计划离开了苏州继续北上到了江宁,并在南京将军府同福全汇合。

“臣福全参见皇上,参见德妃娘娘。”

康熙示意让福全起身,我在一旁偷偷地打量他,他好像清瘦了许多,看来他最近很忙。“皇上,臣一切都安排好了,只是皇上,您不再多多考虑吗?” 

“不了,朕意已决,还是按照原计划去拜谒孝陵。”

孝陵?那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了。我为他们沏上茶,不动声色地听他们谈论着。“皇上,微臣实在是担心那群明朝余孽会借机行刺皇上。”

福全一脸紧张严肃,可我看着康熙倒像是没事似的,反过来安慰紧张的福全:“你就是太过于紧张了,有你的安排朕是放一百二十个心的。”

会吗?会有这么顺利吗?五台山上那一劫我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时只不过是台湾来的“海龟”,可这次咱们却是来到了他们的地盘上,还去拜祭他们的老祖宗,这群低头蛇可不是好欺负的。但我了解康熙,一旦他有了决定那是绝不会改变的。

第二天一早我们一行人就向孝陵出发。尽管康熙昨天信誓旦旦地向我保证不会出事,可是我心中仍旧是非常不安,总觉得会出什么事。不过也许真的是我多虑了,整个拜谒过程什么都没有发生,竟是异常的平安和顺利。康熙这次不但亲自来祭朱元璋,更是下旨拨款修复孝陵。他这么作是只怕是为了安抚前明遗臣以及江南的士绅百姓。当初清军攻下江南以及后来安定江南都杀了不少人。我还记得当初看《鹿鼎记》时韦小宝常常一口一个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康熙此举也算是对先人过错的补偿吧。

祭陵一结束我们就返回将军府,康熙先行登上皇撵,随后福全再护送我们几个嫔妃一个个上车。就在这个时候不知道从哪里突然冒出来许许多多的手持刀剑的人向我们砍来,整个场面顿时乱作一团 。康熙因为先我们一步上车,所以暂时还无恙。而暴露在外的我们则立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