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258章

燃烧的海洋-第258章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分钟后,E…3G的雷达探测到了这八架战斗机,而且迅速判断为中国海军的J…25战斗机,还随即测算出了飞行速度。此时,J…25的飞行速度已经超过两马赫,正在向二点五马赫的最高速度冲刺。

面对高速来袭的J…25,E…3G的飞行员不敢迟疑,立即转向,同时呼叫防空战斗机。

四架F…22I确实是E…3G前方,离J…25机群不到两百公里,只是四架Su…30MKI在E…3G后方大约一百公里处。

距离非常近,F…22I上的印度飞行员立即启动火控雷达,准备发射中程空对空导弹。

这下,J…25也发现了F…22I,而且确定敌机就在前方一百多公里外。

按照杨禹方的战术安排,J…25开始依次发射电磁火箭弹。

虽然电磁火箭弹的射程只有四十公里,而且E…3G与F…22I都有电磁对抗能力,但是没有任何一种雷达能在恶劣的电磁干扰下锁定目标,战斗机无法进行超视距攻击,只能逼近后进行格斗。

此时,已经是四点二十二分了。

再过八分钟,J…15B机群就将到达攻击区域,最快能在两分钟内发射完导弹,然后转向返航。

也就是说,J…25机群只需要坚持十分钟。

按照每分钟发射六枚电磁火箭弹计算,十分钟内需要消耗六十枚电磁火箭弹,而八架战斗机上总共有六十四枚电磁火箭弹。

只是,在此之前,J…25就将与F…22I遭遇。

如果升空巡逻的不是四架F…22I,而是十二架,J…25机群肯定无法全身而退。八对四的数量优势,足以让J…25的飞行员松口气。

更重要的是,F…22I只相当于第二批次的F…22A,机动性能比不上J…25。

在格斗空战中,即便一对一,F…22I也不见得能够占到便宜。

四点二十七分,J…25与F…22I遭遇,空战正式打响。

在此之前,印度飞行员信心十足。按照洛马公司的宣传,F…22I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制空战斗机,不但比J…20更加出色,还针对印度空军的特殊需求做了改进,增强了制空作战能力,特别是格斗性能。在实际使用中,印度空军对这种战斗机也非常满意,因为F…22I确实比Su…30MKI,也就是印度空军之前最好的战斗机出色得多,在模拟对抗中,甚至取得过二十四比零的战果。受此影响,印度空军的飞行员对洛马公司的宣传深信不疑,认为F…22I是无往不胜的先进战斗机。

交战后,印度空军飞行员的信心立即崩溃了。

在格斗中,J…25能够轻松完成九G机动,甚至能在短时间内把过载提高到十二G,而F…22I的最大过载只能达到九G,而且持续时间不能超过五秒,不然飞行员就会因为大脑缺氧而昏厥。如果在操作中,飞行员做出了更大的动作,战斗机上的飞行控制系统会自动做出纠正,避免过载超过九G。也就是说,即便印度飞行员想拼死一搏,也无法让F…22I飞出九G以上的机动。

格斗空战,拼的往往就是最大过载。

除了最大过载不如J…25,F…22I在加速能力上也比不上J…25,准确的说是推重比。

更可悲的是,F…22I机群没有数量优势。

第一轮交火,就有三架F…22I被击落,J…25无一损伤。侥幸逃脱的那架F…22I面对八倍于己的J…25,根本无力应战,连逃跑都很困难。只是这名印度飞行员很幸运,因为J…25没有追击。

空战结束前,J…15B就到达了攻击区域,在四点三十分开始发射YJ…900巡航导弹。

两分钟后,十二架J…15B调头返航。

因为完成了攻击行动,所以J…25没有追击逃窜的F…22I,也没有攻击两百多公里外的预警机,而是转向撤离。

这是没办法的事,如果不尽快撤离,就没有足够的燃油与第二批加油机会合。

战斗结束,印度空军却没有轻松下来,通过E…3G获取消息的今井利村也非常紧张,因为中国舰队不会无缘无故的派几架战斗机去布莱尔港,而不做其他事情。战斗机撤退,意味着攻击机群已经完成了任务。

五分钟后,E…3G发出了警报。

此时,二十四枚YJ…900巡航导弹已经飞行了三百公里,与E…3G的距离不到一百五十公里,离布莱尔港也只有两百公里。

按照这个速度,YJ…900将在三分钟后落下。

三分钟里,印度空军能做什么?

那架F…22I在万米高空以两马赫的速度向西飞行,四架Su…30MKI的飞行高度也在一万米以上,跟随E…3G活动。在超低空,根本没有可以拦截巡航导弹的战斗机,也没有战斗机能在超低空追上以三马赫飞行的巡航导弹。

事实上,没有要到三分钟,YJ…900就落到了机场上。

最后一百公里,YJ…900的速度达到了四马赫,并且在离目标四十公里时,弹头与弹体分离。

这么做,都是为了提高导弹的突防效率。

印度空军根本没有做出反应,也没有对巡航导弹进行拦截,因为在二十六日,布莱尔港的防空系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印度空军还没有来得及修复受损的雷达,也没有来得及部署新的防空系统。

当时,能够作战的只有小口径高射炮。

虽然巡航导弹的飞行高度在高射炮的打击范围之内,但是导弹的速度太快了,高射炮根本来不及瞄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E…3G发现J…25机群后,地面上的八架F…22I与八架Su…30MKI就紧急升空了。YJ…900在机场上空撒下成百上千的反跑道与反掩体子炸弹的时候,机场上只有两架小型运输机与三架直升机。

硝烟散去时,布莱尔港的空军基地彻底瘫痪了。

虽然机场的受损情况并不严重,能够修复,很多基础设施都没遭到轰炸,但是跑道被彻底破坏,密密麻麻的上千个弹坑需要花大量时间才能填平。以印度空军的能力,没有几天肯定办不到。

牧浩洋需要的就是这几天时间。

第四十一章 孤注一掷

第四十一章 孤注一掷

五点不到,牧浩洋收到了二部发来的消息,侦察卫星拍下了布莱尔港的照片,确认轰炸非常成功。随后杨禹方送来消息,机群正在返航,没有作战损失,二十架战斗机将在天亮前返回。

一切都很顺利,牧浩洋终于松了口气。

这个时候,今井利村却轻松不了。

虽然攻击规模并不大,但是打击效率非常高。布莱尔港彻底瘫痪,不但港口无法正常作业,连机场都成了摆设。

更让今井利村担心的是,中国舰队还有能力打击布莱尔港。

在他看来,中国舰队还在泰国湾里活动,没有进入印度洋。这不由得让他觉得,中国舰队压根没有打算进入印度洋,而是一直在泰国湾活动,通过轰炸布莱尔港牵制印度舰队。问题是,这么做有什么意义?

不来印度洋,中国舰队就无法夺取制海权,也就无法确保通往巴基斯坦的海上航线不会被印度海军切断,更无法保证歼灭印度舰队。至于攻占布莱尔港,更是不可能,因为印度空军完全可以利用本土的基地,轰炸任何一支靠近布莱尔港的舰队,而留在泰国湾里的中国舰队很难为登陆舰队提供空中掩护。

只要中国仍然打算通过海战来扭转局面,迫使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放弃进攻,就得让舰队进入印度洋,还得主动寻找印度舰队决战。

那么,中国舰队就得离开泰国湾。

想明白这一点后,今井利村开始考虑如何与中国舰队决战。

这时候,他不得不再次面对印度舰队司令阿贾帕伊上将。

之前,阿贾帕伊就竭力反对主动寻找中国舰队决战,而是应该保存兵力,让舰队返回孟加拉湾,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下对抗中国舰队,阻止中国海军攻打布莱尔港。虽然他做出了让步,答应让舰队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南面会合,但是在如何打的问题上,阿贾帕伊仍然坚持以保存实力为主。

现在,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峻了。

之前印度舰队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附近活动,还能得到岸基航空兵掩护,布莱尔港的空军基地遭到轰炸之后,就没办法指望印度空军了,因此舰队继续留在外海,很容易遭到中国舰队打击。

在阿贾帕伊上将看来,中国舰队很有可能已经进入印度洋,离布莱尔港非常近,离印度舰队也非常近。只要发现了印度舰队,中国舰队就会在第一时间发起攻击,而印度舰队却无法组织起有效反击。

为了避免步联合舰队后尘,阿贾帕伊坚持让舰队退回孟加拉湾。

现在就退回去,不是等于敞开大门,让中国舰队进入印度洋吗?

今井利村肯定不会答应,而是坚持要让舰队留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南面,找到中国舰队后再做决定。

两人僵持不下,让今井利村非常尴尬。

天亮前,今井利村不得不再次给中岛俊夫打电话,让首相出面向印度施压,让印度总理去摆平阿贾帕伊。

直到上午十点,阿贾帕伊才在接到总理的电话后做出让步。

不是印度总理惧怕中岛俊夫,而是中岛俊夫已经按照之前签署的秘密协议,让三菱财团向印度国有银行支付了一千五百亿美元的抵押金,印度总理必须履行协议,由今井利村全权指挥舰队作战。

说得不客气一点,日本拿一千五百亿美元买下了印度舰队的临时使用权。

打赢了,什么都好说,双方都能获益。可是打输了,日本就别想收回抵押金,印度等于把舰队卖给了日本。

暂且不说这笔买卖在道义与政治上是否存在问题,至少今井利村如愿以偿。

俗话说,好事成双。

搞定阿贾帕伊后,今井利村收到了一条好消息:中国舰队出现了,正在阿南巴斯群岛南面向南高速航行。

中午之前,情报本部发来了更加准确的消息:中国舰队已经与登陆舰队会合,航行速度达到二十二节。预计在天黑前进入爪哇海,在二十八日凌晨两点左右进入巽他海峡。如果中国舰队在天黑前转向,则将在二十八日凌晨四点之前进入新加坡海峡,在天亮前到达较为开阔的海域。

只是,情报中仍然没有提到中国舰队会去哪条海峡。

如果侦察卫星不能在下次通过的时候不能找到中国舰队,那么只能到二十八日凌晨,中国舰队进入海峡时才能收到消息。

显然,等到这个时候已经太晚了。

今井利村不敢指望情报本部的侦察卫星,因为在此之前,已经连续数次跟丢目标,让他做出错误判断。

他必须提前判断出中国舰队的航向,才能及时完成作战部署。

这个时候,今井利村带来的参谋发挥了重大作用。

下午两点过,参谋提交了一份分析报告,对中国舰队可能走的航线做了分析,并且给出了较为准确的结果。

在这份报告中,中国舰队走巽他海峡的可能性高达百分之八十。

至于是怎么得出这个结果的,今井利村并不关心,他只知道,参谋依照的是美国海军的评估标准。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就采用了科学评估法,并且在太平洋战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在苏里高海战中,美军就对日本舰队的航线做了评估,而实际结果与评估结果相差无几。

如果这个评估结果没有错,印度舰队就得盯住巽他海峡。

只是,有了评估结果,不等于取得胜利。

处理现实问题时,今井利村遇到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麻烦,即“维克拉马迪亚”号与“维克兰特”号航母战斗群最快只能在傍晚到达。因为三支航母战斗群在海上活动数日,期间高速航行了数十个小时,燃油所剩无几,所以要么立即进行海上补给,要么把巡航速度控制在十六节以内,不然没有足够的燃油在二十八日凌晨进行战术机动,甚至无法保证在战斗机起飞时全速航行。

别忘了,三艘印度航母采用的都是跃飞甲板。

要让F…35C、Mig…29M与LCA以最大标准起飞,就得让航母全速航行,不然就得降低起飞重量。

这个问题非常突出。

F…35C的情况还稍微好一点。按照今井利村的安排,F…35C是主力制空战斗机,即便只携带三分之二的燃油,作战半径都超过了执行打击任务的Mig…29M与LCA。如果交换作战任务,让F…35C外挂反舰导弹,作战半径也比执行护航任务的Mig…29M高一些,不存在起飞重量受限的问题。

可惜的是,Mig…29M与LCA的问题就严重了。

如果执行打击任务,在航母以二十节航行时,Mig…29M只能在携带两枚反舰导弹之后装满三分之二的内部油箱,还无法携带副油箱与其他弹药,作战半径只有可怜的七百五十公里,比F…35C短得多,更加比不上中国海军的两种战斗机。在此情况下,印度舰队必须到达苏门答腊岛南面,才能攻击从巽他海峡出来的中国舰队,而各艘战舰上的剩余燃油,根本无法保证到达该海域。

这下,今井利村只能调整航空作战安排。

可是,问题仍然突出。

让F…35C外挂反舰导弹执行打击任务,不但会破坏隐身性能,而且护航的Mig…29M很难击败中国舰队的防空战斗机。更重要的是,Mig…29M在携带三具副油箱的情况下,最大作战半径也只有一千公里,而中国舰队的战斗机能达到一千五百公里,印度舰队必须冒险进入中国舰队的打击范围。

至于另外一个解决办法,更加不可能,因为附近没有补给舰。

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今井利村要么孤注一掷,要么采纳阿贾帕伊的建议,而他肯定不会选择后者。

即便是孤注一掷,今井利村的把握都不大。

以当时的情况,印度舰队只有一个机会,即在中国舰队进入巽他海峡,无法出动舰载战斗机的时候发起攻击。只要让中国舰队进入印度洋,即便印度舰队率先发起攻击,也不见得能够旗开得胜。

为此,就得把握好攻击时机。

因为Mig…29M与LCA的作战半径都非常短,所以发起进攻的时间必须准确,不然战斗机将在发动攻击前耗光燃油。

问题是,要想准确发起攻击,就需要十分精确的情报。

这是今井利村面临的最大问题,如果能够获得足够的情报支持,联合舰队也不至于全军覆没了。

想来想去,今井利村还是只能想阿贾帕伊求助。

按照他的要求,印度海军应该出动远程反潜巡逻机,监视巽他海峡,最好能够从巽他海峡进入爪哇海,找到中国舰队。

可惜的是,阿贾帕伊当即就拒绝了。

理由很简单,没有战斗机掩护,反潜巡逻机根本没有生存机会,甚至没有机会靠近中国舰队。

今井利村不得不改变方式方法,以命令的形式,要求印度海军出动反潜巡逻机。

问题是,今井利村的指挥权只限制于舰队,没有权力调动岸基航空兵,更无权对印度海军说三道四。

只是,今井利村已经命令舰队南下。

没有反潜巡逻机配合,舰队肯定无法完成作战任务。

傍晚,阿贾帕伊不得不做出妥协,让海军派遣两架P…8I前往巽他海峡,一架在海峡南面巡逻,一架沿海峡进入爪哇海。

不管怎么说,舰队是印度的,真要有个三长两短,一千五百亿美元也替代不了。

第四十二章 第三条航线

第四十二章 第三条航线

对牧浩洋来说,印度舰队的行踪完全透明,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收到潜艇发回来的情报后,牧浩洋立即断定,印度舰队将前往苏门答腊岛南面,截击进入巽他海峡的中国舰队。

此时,“黄河”号与“长江”号已经伪装成两栖攻击舰,编入了登陆舰队。

前方,两艘两栖攻击舰取代了航母,成为作战舰队里的核心战舰。

从伪装效果上讲,两栖攻击舰更好一些,毕竟扩大飞行甲板面积,用预制件摆出斜角甲板的样子不是什么难事。相对而言,两艘航母的伪装效果就不大理想了,因为不可能缩小飞行甲板面积,只能把斜角甲板前方“补平”,看上去像是直通甲板,尺寸上却比两栖攻击舰大了许多。

还好,航母在后方,被发现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更重要的是,伪装设备具有雷达欺骗效果,即能够降低航母的雷达反射面积、增强两栖攻击舰的雷达反射面积。只要印度的侦察机没有飞到舰队上空,而是在视距之外用雷达探测舰队,就很难发现破绽。

如果印度侦察机飞到了舰队上空,再好的伪装也没用。

敌情清楚之后,牧浩洋在晚上召开了作战会议。

如果说之前的战斗都是热身运动的话,那么进入印度洋的第一战,才是舰队遇到的第一次考验。

几位指挥官都知道,这场仗必须打赢,还要赢得漂亮。

只是,情况并不理想。

“黄总已经打了招呼,我们不能故技重演,也就是不能侵犯印度尼西亚的领空,舰队进入巽他海峡之后,将停止所有航空作业。在此期间,舰队没有防空能力。”牧浩洋敲了敲桌子,说道,“从二部提供的情报来看,印度舰队已经重组,三艘航母正在南下,预计将在我们进入巽他海峡时发起攻击。”

“印度就能侵犯印度尼西亚领空?”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印度海军怎么做与我们无关,黄总的意思很明确,即便是防御作战,我们的战斗机也不能侵犯印度尼西亚领空。至于为什么,等打完这场仗,我们可以向黄总询问。”

马明涛叹了口气,没再纠缠这个问题。

“这样的话,我们进入巽他海峡就是送死。”杨禹方长出口气,说道,“没有防空战斗机掩护,仅仅依靠战舰上的防空导弹,很难确保万无一失。巽他海峡最窄处只有十多海里,没有供舰队进行战术规避的空间。如果在这个时候遭到打击,我们连招架的力气都没有,更别说进行反击了。”

“这正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杨禹方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我的意见是,在进入巽他海峡之前出动战斗机,从开放空域进入印度洋,在海峡南面巡逻。”

“这么做没有多少意义。”马明涛摇了摇头,说道,“印度的战斗机不一定会从海峡南面进入,很有可能借道苏门答腊岛,从西北方向上进入,而我们不可能在该方向上部署防空战斗机。”

杨禹方暗自叹了口气,他也知道这个问题,只是没有说出来。

“有没有办法让上面出面?”周渝生问了一句。

牧浩洋看了他一眼,说道:“如果有可能的话,黄总肯定会想办法,只是黄总没有在电话中提到这件事,显然不大可能。你们也知道我国与印度尼西亚的关系,即便政府出面向印尼施压,也不见得有用。”

周渝生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多说什么。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的立场越来越强硬,而印尼作为南海争端的当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