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284章

燃烧的海洋-第284章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去福州与汕头考察了情况,回来向黄总汇报。”

“陆战队司令部的事情?”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关系到几万名官兵,还有大笔建设资金,必须认真一点,不然无法交代。”

“这么看来,传闻没有错。”

“什么传闻?”

“早就听说,你很关心基层士兵,只要是涉及到官兵的事情,都要亲历亲为,而且力求做到最好。”

“尽力而已,毕竟我跟基层官兵只有军衔上的差别,大家都是军人。”

“这也与你在基层服役的经历有关吧?”

牧浩洋笑了笑,没有否认。经历了这么多事,他才意识到,在两栖特种部队的那几年才是最快乐的时候。那时候,有战友相伴,还有上级的关怀,根本不用为别的事操心,更不用敲破脑袋去考虑问题。

“不瞒你说,我家小子今年考上了海军学院,说不定几年之后,就是你的手下了。”

“你是说……”

“别问,我也不会告诉你。”杜小蕾笑了笑,说道,“他是凭自己的能力考进去的,与我没有任何关系。真要让我做主的话,我希望他能进外交学院,当一名外交家,而不是去战场上杀敌。”

“每个父母都有类似的想法。”

“你家闺女快上小学了吧?”

“大的两个读三年级了,小的还在吃奶。”

“快了,等他们进了中学,你就知道父母在孩子眼里什么都不是,只有老师的话才是圣旨。”杜小蕾笑了笑,说道,“今后有时间,我们得多聊聊。上次见到陆雯,她跟我说了些家里的事情。其实我挺羡慕你们,两口子结婚这么久,感情还这么好。陆雯提到你的时候,简直是两眼放光。”

牧浩洋这下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他与陆雯的感情确实非常好,哪怕平常聚少离多,一年在一起也没有十天,但是平常每天都要通电话。与之相比,杜小蕾的家庭与感情都不大顺利,孩子出生后不久就离异,成为单身妈妈。这种坚强的性格,对她的外交态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然不会得到“中国铁娘子”的外号。

至于陆雯,在负责科研项目的时候,肯定经常去国务院。

这时候,秘书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黄峙博的秘书接完电话后,朝杜小蕾与牧浩洋点了点头,随即去推开了办公室的房门。

黄峙博刚走到门边,看到牧浩洋在,把他也叫了进去。

“你回来得正好。”黄峙博留在后面,关上了门,“总理与外长你都认识,我就不多做介绍了。”

牧浩洋跟黎平寇打了招呼,他认识总理,只是不经常见面。

“大致情况,我跟总理谈过了。”黄峙博坐下后,对杜小蕾说道,“外长,得请你详细解释一下。”

“没问题。”杜小蕾稍微停顿了一下,才说道,“主要就是我们与越南的谈判。”

牧浩洋立即锁紧了眉头,这绝对不是小事。

与马来西亚就南海争端达成协议之后,中国展开积极外交,主要推动者就是杜小蕾,比如跟文莱进行谈判。在这其中,与越南的谈判最重要,难度也最大,而且遇到了很多预料之外的麻烦。

就牧浩洋所知,谈判进展得并不顺利。

最初提出谈判的不是中国,而是越南。原因很简单,在二零二九年,杜小蕾把重点放在了马来西亚与文莱身上,按照黎平寇的安排,首先得搞定马来西亚,再去与其他几个国家进行谈判。这么做也有道理,因为可以用马来西亚做示范,让其他国家认识到,谈判解决争端才有好处,如果无法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逼迫中国选择别的办法,不但没有好处,还要承受更大的损失。

这一战略,在文莱身上发挥了作用。

按照杜小蕾的说法,就算文莱苏丹还没有回心转意,随着中国在南海周边地区的影响力大幅度提高,加上巴基斯坦、伊朗等伊斯兰国家出面交涉,只要中国愿意提供一些经济上的支持与帮助,文莱苏丹肯定会做出最明智的选择,而不是以卵击石,更不会冒险跟中国发生冲突。

正是在这些外交压力下,越南选择了与中国进行谈判。

只是,越南的意图不是通过谈判解决纷争,而是通过谈判争取时间,仍然认为能够利用军备建设,迫使中国做出让步。

“在第三轮接触中,越南当局拒绝了我们开出的最低条件,也拒绝跟我们商讨经济援助与补偿方案。”杜小蕾叹了口气,说道,“说得直接一点,越南没有谈判诚意,也没有打算通过谈判解决争端。”

“这就是我们动武的理由?”牧浩洋问了一句。

“我没提到动武,也没有类似建议。”杜小蕾笑了笑,说道,“我只是说,不要对谈判抱太大希望。就算我们愿意谈,也很有耐心,越南也不会领情,只会拖延下去,即便几年之后也不会有任何收获。”

“不管怎么说,局势没有恶化。”

“只是现在。”黎平寇压了压手,替杜小蕾说道,“我们无意使局势恶化,但是越南当局的一些举措,已经使局势恶化了。”

牧浩洋愣了一下,立即意识到,要讨论的不是谈判,而是别的事情。

第六章 战略篱笆

第六章 战略篱笆

在南海争端上,处境尴尬的不是中国,而是越南。

第二次朝鲜战争后,美越关系急速升温,麦克米伦还在二零二三年对越南进行了正式访问,成为越战之后首访越南的美国总统,随后越南国家主席对美国进行回访,标志着美越进入蜜月期。

当时一些美国政界人士还声称,越南是美国在东南亚的天然盟友,有共同利益诉求。

在“蜜月期”里,越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比如在二零一七年,越南就成为了美国军火商的客户,从美国采购了一批用于维护美制装备的零备件。

随着关系进一步升温,越南开始从美国采购武器装备。

比如在二零一九年,越南就试图获得几艘美军退役的战舰,其中包括一艘“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只是在东海战争之后,越南主动取消了这笔军火协议。虽然当时越南当局声称没有能力掌握美军的新式战舰,而且为这几艘战舰,需要建立单独的后勤保障系统、还得扩大海军基地,越南还没有做好准备,也没有足够的资金,但是以当时的情况,日本战舰在东海战争中的糟糕表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越南军方认为,与之类似的美制战舰根本不适合越南海军的作战需求。

客观的讲,越南当局的决定没有错。

“伯克”级驱逐舰以区域防空为主,制海与反潜能力都比较有限,其主要职责就是为航母提供防空掩护,而越南海军只有近海作战能力,背靠本土作战,不需要太强的区域防空能力,更需要针对敌人海上力量的制海与反潜能力,因此就算越南获得了“伯克”级,也多半是个摆设,实战价值并不大。如果与中国海军发生冲突,庞大的“伯克”级还很有可能成为首要打击目标。

与之相比,高速灵活的导弹艇更适合越南海军。

从采购价格上来讲,即便是购买二艘的“伯克”级驱逐舰也非常昂贵,足以用来采购数十艘崭新的导弹艇了。

可惜的是,美军的武器库里,没有导弹艇。

当然,这并不表示越南与美国的军火贸易就此终结。

早在二零二一年,越南就表达了采购F…35A战斗机的意图,甚至提出从美国空军手里采购一批二手的F…22A,以取代已经落后的Su…27与Su…30,以及更加落后的战斗机,提升空军的总体作战能力。

只是,当时越南肯定买不到F…35A,美军也不会卖F…22A。

原因很简单,F…35A是国际战斗机,几个研制国的订单都排到了二零二五年之后,而越南不是研制国,自然得排队等候。除此之外,印度也对F…35A感兴趣,而其战略重要性明显超过越南。

如果越南排队等候,最快也要到二零三零年才能获得F…35A。

问题是,到了二零三零年,F…35A还是先进战斗机吗?别说已经服役十多年,在中国的J…22与J…25面前,即便是完整版的F…35A都没有性能优势,更别说在出口的时候,其某些性能肯定会遭到阉割。事实上,当时采购F…35A的国家中,只有日本与英国获得了百分之百的作战力,就连新加坡都没有拿到火控系统的原代码,只能得到百分之八十的战斗力,其他国家的就可想而知了。

以越南更美国的关系,就算买到了F…35A,也最多只能获得百分之六十的战斗力。

至于美军原装的F…22A,更不可能卖给越南,因为出口的F…22与美军的F…22A都有一些差别,即便是日本也没能获得美军的F…22A。即便美国答应卖二手货,也会在出口前做一些手脚。

最重要的是,这两种战斗机都非常昂贵,越南不见得买得起。

以二零二一年的价格、以及越南的国防开支为准,就算其他地方不花钱,越南也最多只能采购十八架F…35A。

当然,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

越南的做法,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非常类似,即通过易货贸易,来支付购买军火的巨额款项。越南手里也有美国需要的东西,比如在南海开采的石油,以及南海油气田的开采权。

只是在中国的强烈反对与军事威胁下,越南最终没能做成这笔买卖。

拖到二零二八年,越南当局向美国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出租金兰湾,换取美国的军事援助。

问题是,到这个时候,美国已经不大热心了。

原因很简单,二零二七年,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淡水之争,原本在美国的干预下,马来西亚已经开始退缩,但是随着中国介入,马来西亚的态度变得异常强硬,最终迫使新加坡几乎接受了新协议的全部条款。

这件事,让美国意识到,中国正在努力控制东南亚地区。

受此影响,美国在东南亚的政策发生了转变。

当时,美国把重点放在了新加坡,即通过战略收缩,巩固主要战略据点,避免在漫长的战线上跟中国拼消耗。

从战略上讲,这么做非常明智。

如果美国全方位的铺开,在各个地方都与中国较劲,出了代价巨大之外,还很有可能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更重要的是,中国以南海争端为介入点,大打和平谈判的外交牌,让美国在外交上非常被动。说得直接一点,如果美国明着支持某个牵扯到南海争端的国家,中国就有理由动武。

只是这样一来,美越关系必然受到影响。

在越南提出出租金兰湾之后,美国没有立即做出回应。

表面上看,美国暂时没有这个需求。

虽然在历史上、特别是美苏冷战结束之后,美国一度对金兰湾非常感兴趣,因为金兰湾是东南亚地区最理想的天然良港,足以为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所有舰队服务,而且在越南期间还是美军的基地,也因为当时美军撤离菲律宾,失去了与金兰湾有着同等战略价值的苏比克湾,需要在该地区谋求一座新的海军基地。但是到越南回心转意的时候,美军已经重返菲律宾,再次把舰队开进了苏比克湾,在军事上对金兰湾的需求大幅度降低,而且随着美国进入战略收缩阶段,更没有理由在同一地区建立两座大型海军基地的必要性,结果政治需求成为决定性因素。

显然,在政治上,美国已经开始退却。

当时,美国的“外交事务咨询委员会”给白宫提交了一份绝密评估报告,其中明确提到应该尽量避免卷入中国与越南的领土与领海纷争,因为按照该委员会的估计,只要越南在南海争端上保持现有立场,中国与越南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几乎为百分之百,而且很有可能在五年之内爆发。

提交这份评估报告的时间是二零二八年。

这下,牵扯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越南积极扩军备战,就是要保住既得利益。如果越南在南海争端上做出让步,与中国的关系就会缓和,甚至有可能成为中国的盟友,也就没有必要扩军备战了。

如此一来,美国加强与越南的军事合作,等于帮助越南挑衅中国。

能够置身事外的话,自然再好不过。不管中越之争结果如何,即便是越南一败涂地,中国也会受到影响。

关键是,能不能置身事外?

越南出租金兰湾,摆明了要把美国拖下水。如果在发生冲突的时候,部署在金兰湾的美军舰艇遭到攻击,美国还能置身事外吗?

答案非常明显,而美国绝对不会再次卷入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争。

要知道,第二次朝鲜战争后,美国各界有一个共同认识,即应该尽量避免在中国周边地区与中国直接对抗。

中国要打击越南,就算美国出兵干预,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第二次朝鲜战争,已经使美国的国际威望受到影响,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战略扩张,转为战略收缩。如果在越南遭受第二次惨败,美国受到的就不仅仅是影响,很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接近美国,在非军事领域发起了全面挑战,军事上的惨败,比然成为倒下的第一块骨牌。

事实上,在鼓动越南与中国对抗的问题上,美国也很犹豫。

原因很简单,在收拾了越南之后,中国就会盯上菲律宾,即便不会采用武力,也会给美国施加很大的压力。要知道,菲律宾是美国的盟国,美国有安全保障义务。如果中国与菲律宾发生冲突,美国就不能置身事外。

在美国的东南亚战略中,越南就是一道挡在菲律宾前面的篱笆。

虽然这道篱笆不够坚固,但是足以挡住中国的前进步伐。只要越南能在南海争端上尽量与中国周旋,就能为美国争取到足够多的时间。随着美国的实力逐渐恢复,等到中国有能力对付菲律宾的时候,就得有所顾虑,也就不可能一举把美国赶出东南亚,更不可能把东南亚变成自己的后院。

正是如此,在美国的战略中,越南是很重要的盟友,但没有重要到可以为之流血牺牲。

问题是,这并不是越南的战略。

第七章 关联性

第七章 关联性

越南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国家,也是一个缺少自知之明的国家。

在人口上,越南是中南半岛上的第一大国,在东南亚地区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到二零二九年底,已经超过一亿一千万。凭借优越的自然环境,特别是肥沃的湄公河三角洲与红河三角洲,越南在理论上能养活两亿人。可是在其他方面,越南根本算不上大国,连地区强国的资本都没有。

不可否认,自从二十世纪九零年代走开始改革开放,越南的经济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加上前苏联解体造成的影响,中越关系一度有所缓和,比如双方勘定了陆地边境。可是在南海问题上,中越矛盾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因为资源、特别是油气资源变得更加尖锐。

为了在南海与中国对抗,越南在二十一世纪初调整了对外战略,开始向美国靠近。

当时,一些美国学者宣称:虽然美国输掉了越南战争,但是赢得了越南;中国帮助越南打赢了战争,却输掉了未来。

客观的讲,这种说法没有错。

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南海争端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一是中国已经具备在周边地区打赢局部战争的军事实力,二是中国的飞速发展需要更多的资源,三是中国正在构筑本土外围的战略防御圈。

三个因素,都让中国开始高度重视南海问题。

在中国的威胁下,越南只有两个选择:一是主动退让,归还侵占的岛礁与海域;二是寻找一个更加强大的靠山,与中国对抗。

虽然从长远来讲,第一个选择更加理智。作为中国的邻国,就算能傍上某个大国,越南也不是中国的对手,迟早有一天会直接面对强大的中国军队,对抗基本上是死路一条。但是要让越南主动交出既得利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二零二九年,越南在南海地区开采了价值二百八十亿美元的石油与天然气,占越南油气资源总开采量的百分之六十五,贡献了当年百分之四十的外汇收入。失去南海的油气资源,越南经济将举步维艰,国家建设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问题是,与中国对抗的成本也不低。

二零二九年,越南的国防开支高达三百四十亿美元,其中一百二十亿美元用于从国外采购军火。如果仅仅是维持基本国防力量,越南的军费开支不会超过两百亿美元。如果与中国改善关系,因为接壤的老挝与柬埔寨都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所以越南的国防开支还可以继续降低。

显然,越南在南海掠夺的资源,基本上都用到了国防建设上。

早在二零一五年,就有部分政治家提出,越南应该修改基本政策,争取尽快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争端,融入到以中国为核心的经济体中,获得来自中国的投资,也获得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只是,这种认识并不为所有越南人接受,更不为越南高层接受。

巨额的军火贸易,不但给越南军队带来了先进的武器装备,也给那些主导军火贸易的越南高层领导人带来了丰厚的利益。

根据一些西方媒体预测,在二十一世纪的前三十年间,越南高层领导人至少从军火贸易中获得了一百亿美元的回扣,绝大部分都落到了几个主要领导人的手中,而且这也是越南热衷采购先进武器装备的主要原因。

问题是,这种模式肯定无法持续下去。

原因很简单,中国正在逐步提高军备竞赛的门槛,随着大批先进武器问世,越南愈发难以跟上中国的步伐。

要不了多久,越南就将输掉军备竞赛。

在那些有识之士眼里,越南输掉军备竞赛的那一天,战争就将爆发,中国不会给越南第二次选择机会。

到二零二七年,也就是第一次印度洋战争爆发后,这种迹象就显现了出来。

中国的军事优势已经非常明显了,在马来西亚做出让步之后,其他几个国家受到的压力明显加大。虽然中国一再强调,主张通过谈判解决争端,但是谁都知道,这是中国在为战争做准备。

谈判之后,肯定是战争。

越南必须做出选择,也做出了选择:继续加强军备。

只是,局势不再对越南有利。

随着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加大,开始拉拢部分国家,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政治军事同盟集团,美国调整了东南亚战略,重点照顾新加坡与菲律宾,避免与中国发生冲突,越南的战略地位大大降低。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美国谢绝了越南出租金兰湾的“好意”。

到这个时候,似乎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的契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