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第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杰夫也不可能安然无恙。”
“你的意思是……”
“很快,我们就能知道答案了。”
黎平寇的眉头跳了几下,知道李明阳已经做出了安排。
“要是纳杰夫没有死,也没有受重伤,他肯定会立即返回开罗。我已经启动了埃及的谍报网络,还启用了几名高级谍报人员。只要纳杰夫回到开罗,我们就能收到消息,也就能够根据纳杰夫的情况,对发生的事情做出推断。”
“需要等多就?”
“几个小时。”
“问题是,我们也得在这几个小时内做出决策。”
李明阳长出口气,说道:“在搞清楚情况之前,我只能肯定一点。”
“什么?”
“谁获益,谁主张。说得直接一点,谁想发动第五次中东战争?”
黎平寇立即锁紧了眉头。
牧浩洋也朝李明阳看了过去,至少中国不想发动第五次中东战争,只是希望利用阿以紧张局势获益。
这场战争真要打起来,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布局必然受到影响。
更重要的是,不管谁赢谁输,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都将减弱。以色列打赢了,美国将卷土重来,利用犹太人驯服阿拉伯人,让大部分阿拉伯国家俯首称臣。埃及打赢了,阿拉伯世界将改头换面,埃及将成为阿拉伯的领头羊,纳杰夫也将借此机会,全面推行“大阿拉伯主义”。
只有阿以保持不战不和的关系,中国才能从中渔利。
说得直接一点,只有在不爆发战争的情况下,中国才能利用对阿拉伯国家的影响力,抗衡美以联盟。
那么,会是美国吗?
答案明显也是否定的,因为美国暂时还没有把握帮助以色列打赢这场战争,而美国绝对输不起这场战争。
原因很简单,如果埃及输了,大不了再次卧薪尝胆数十年,不会有灭国危险。以色列再强大,也不可能吞并整个阿拉伯世界,最多只是通过猛烈的军事打击,暂时消除来自阿拉伯世界的威胁。相反的,如果以色列输了,那就不是卧薪尝胆的问题了,而是很有可能遭到灭顶之灾。
以色列身后就是悬崖,而埃及身后是广大的战略纵深。
没有绝对的把握,美国肯定不会主动挑起第五次中东战争,最多只是牵制中国,维持中东地区的战略平衡。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肯定没有绝对的把握。
别的不说,埃及的军事实力就不亚于以色列,加上叙利亚,已经超过了以色列。如果其他阿拉伯国家,比如约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等卷入战争,再加上与叙利亚关系密切的伊朗,以色列将必败无疑。
当然,美国也有可能直接出兵干预。
问题是,只要美国出兵,中国就会出兵。
即便不考虑因此引发世界大战,也要考虑两个超级大国的干预力度。中国通往中东的印度洋航线已经畅通无阻,即便无法对美国通往中东的大西洋航线构成威胁,也能确保己方不受影响。
结论很简单,中美在战略层面上势均力敌。
综合这些因素,有理由相信,至少在五年之内,美国不会谋求引发第五次中东战争,更不会主动挑起战争。
那么,以色列呢?
如果连美国都没有信心在五年内打赢第五次中东战争,不管以色列有多么自信,也不会在没有美国支持的情况下,单独挑战埃及与叙利亚,更不会通过刺杀埃及与叙利亚总统的方式来调整整个阿拉伯世界。
排除了其他可能后,剩下的再难以令人相信,也是事实。
想到这,牧浩洋都感到万分震惊。
联想到李明阳之前做出的分析,牧浩洋不得不相信,如果纳杰夫没有死,安然无恙的回到开罗,那么这次刺杀事件的幕后主使就是纳杰夫本人,而且渴望发动第五次中东战争的也是纳杰夫。
这个推断,有一个强有力的间接证据。
埃及与叙利亚已经在政治问题上取得共识,可是维系两国关系的基础,即针对以色列的军事优势无法长期保持。随着美国的国力逐渐恢复,特别是拯救行动结束之后,美国将首先巩固中东地区,埃及与叙利亚的军事优势很有可能在五年后消失,因此纳杰夫有足够的理由在这个时候发动战争。
果真如此的话,纳杰夫用的是苦肉计。
敢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这样的总统不但有魄力,野心还大到令人恐惧的程度。
第三章 本性难移
第三章 本性难移
会议进行到中途,李明阳收到了军事情报局发来的最新情报。
纳杰夫已经回到开罗,还通过埃及国家电视台,发表了一份措词强硬的讲话,随即命令埃及陆海空三军进入战备状态。在他发表讲话的时候,叙利亚副总统阿萨德已经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显然,纳杰夫毫发未损。
李明阳解说情报的时候,黎平寇接到一个电话,出去了十多分钟。他回来的时候,李明阳还在做情报分析。
不用李明阳解说,参会人员都意识到,战争即将爆发。
“各位,我刚跟美国总统通了热线电话。”黎平寇坐下后,朝李明阳压了压手,暂时终止了情报分析。“美国总统的意思是,我们应该主动出面,调解阿以矛盾,而且我们应该更加积极主动,阻止战争爆发,共同维护世界和平。除此之外,以色列总理已经在半个小时前宣布进行军事动员。”
“这就叫维护世界和平?”腾耀辉显得很惊讶,“不管是不是摩萨德所为,以色列在这个时候进行军事动员,只能使事态恶化,绝对无法缓解中东的紧张局势。就算我们出面,也不见得能够说服纳杰夫与阿萨德。”
“埃及与叙利亚只是进入紧急状态,还没有进行战争动员,以色列首先进行动员,肯定会使事态恶化。”黄瀚林叹了口气,说道,“不管以色列进行动员的目的是什么,动员本身就是挑衅行为。”
黎平寇没有开口,而是朝牧浩洋看了过去。
“要想避免战争,首先就得让美国稳住以色列,不再使事态恶化。如果美国希望与我们合作,至少应该规劝以色列。”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显然,美国没有这么做,中东局势即将失控。”
“我已经在电话中提到,如果以色列进行战争动员,我们也无能为力。”
“美国总统的态度呢?”黄瀚林问了一句。
“在我们通电话的时候,美国总统特使正在飞往特拉维夫的途中,美国总统也紧急召见了以色列大使。”黎平寇叹了口气,说道,“不可否认,美国确实做出了努力,也确实想阻止战争爆发,只是现在看来,恐怕没有多少意义。”
“也就是说,以色列仍然坚持进行战争动员?”
“准确的说是军事动员,让预备役部队归建。”
黄瀚林愣了一下,说道:“问题是,以色列全民皆兵,处于兵役年龄的男女公民都是预备役军人,军事动员与战争动员没有本质区别。更重要的是,以色列国防军的主力就是预备役部队。”
对于黄瀚林的观点,牧浩洋与腾耀辉都表示赞同。
作为一个在战争中建立与成长起来的国家,以色列是全世界唯一的军事化国家,即所有公民都得服兵役,退役之后直接转为预备役军人,每年接受三次以上的军事训练,连武器装备都得以保留。按照以色列的军事机制,二十四小时之内就能完成军事动员,征召八十万预备役军人。更重要的是,在历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预备役部队表现出了更强的战斗力,甚至超过了一些精锐部队。比如在“赎罪日战争”中,几个预备旅在守卫戈兰高地、以及反攻叙利亚的战斗中,一直冲在最前面。
导致这一情况的,正是以色列独特的兵役制度。
除了全民皆兵之外,以色列的所有适龄公民、不分男女,在编为预备役的时候,都领去了枪支弹药,能在接到动员令之后直接回部队报到,不需要走太多的程序。此外,以色列的预备役部队往往按照地域编排,即一个村子里的居民,就是一支部队里的战士,平时工作与生活都在一起,相互之间非常熟悉,在作战的时候更加有凝聚力,也就自然能够发挥出超常水平。
以色列进行战争动员,等于主动挑衅阿拉伯国家。
说得直接一点,以色列进行战争动员后,埃及与叙利亚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进攻,而是遭到以色列的军事打击。
更重要的是,这很有可能成为埃及与叙利亚主动发起战争的理由。
要知道,埃及与叙利亚没有如此完备的动员机制,如果遭到以色列打击,很有可能在几十个小时内战败。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六日战争”,即第三次中东战争。在开战后的数个小时内,以色列空军就通过突然袭击的方式,打垮了埃及与叙利亚空军,一举夺得制空权,然后以闪电般的速度攻占了西奈半岛与戈兰高地,迫使埃及与叙利亚签署城下之盟,让两个阿拉伯国家在完成动员前就遭到了惨败。
有了前车之鉴,埃及与叙利亚肯定不会犯糊涂。
发展到这一步,到底是谁策划了刺杀行动已经不重要了。
沉默了片刻,黎平寇敲了敲桌子,把目光转向了李明阳。
“如果以色列不立即终止动员行动,战争将不可避免。”李明阳长出口气,说道,“到时候除了埃及与叙利亚会提高警戒,猜测以色列的目的,从而做出过激反应,连其他阿拉伯国家也会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埃及与叙利亚肯定会采取应对措施,比如增强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提高部队的戒备状态等等,到时候就算以色列答应停止动员,也会对埃及与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产生担忧。说得直接一点,只要局势升温,双方之间的猜疑必然导致更加严重的不信任危机,最终引发战争。”
“在你看来,美国能够阻止以色列吗?”
李明阳稍微思索了一下,说道:“就算能,也要等到几个小时之后,以色列当局才会做出回应。”
“你的意思是……”
李明阳没有开口,而是朝牧浩洋看了过去。
黎平寇皱起眉头,也朝牧浩洋看了过去。
“如果埃及完成了第一阶段军事改革,而且完全按照我制订的战争计划进行动员,那么四个小时之内就能进入战斗状态。”牧浩洋叹了口气,说道,“到这一步之后,即便以色列停止军事动员,纳杰夫也不见得会收手。更重要的是,埃及军队的战斗动员,肯定会对以色列产生影响。”
“也就是说,局势将失去控制?”
牧浩洋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在埃及期间,牧浩洋按照黎平寇的指示,为埃及制订了几套战争计划,而且均以防止突发性冲突为主。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提高军事动员效率,以便在遇到威胁的时候,尽快完成战争准备工作。
当初,这完全是为了提高防御能力,而不是提高进攻能力。
现在看来,提高军事动员效率,反起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谁都知道,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在完成了防御性质的军事动员之后,双方的最高领导人肯定会考虑通过进攻来一劳永逸的消除威胁,而不是让部队呆在防线后方,等着敌人打过来。
“毋庸置疑,我们肯定要竭尽所能的阻止战争爆发,但是鉴于局势即将失控,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准备。”黎平寇没再浪费时间,说道:“我会立即与纳杰夫通电话,争取说服埃及总统。会议结束后,总理立即飞往开罗,以特使身份会见纳杰夫,阐明我方观点,希望埃及不要铤而走险。外长将前往华盛顿,会晤美国国务卿,摆明我方立场,积极与美国配合化解这场危机。”
黄瀚林与杜小蕾立即点头答应下来。
“老腾,总参谋部也不能闲着。”
“元首有什么指示?”
“首先让戚凯威回来,配合牧将军,成立一个临时军事决策机构,对可能爆发的战争进行分析与判断。如果我们无法阻止战争爆发,也要准确掌握战争走向,以便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干预。”
“需要把军事顾问全都撤回来吗?”
“暂时没有这个必要,等外长与美国国务卿会晤之后,我会做出安排。”
腾耀辉点了点头,说道:“没问题,我立即给戚凯威打电话。”
“记住了,如果战争爆发,没有国内指示,军事顾问团不得介入。”
腾耀辉又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元首的意思。
“牧将军,你主导了对埃军事援助行动,最了解埃及的情况。等戚凯威回来,你们两人要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及时向我汇报情况。”
牧浩洋点头答应了下来。
“最后,就是把我们的航母战斗群派到印度洋去,加强在阿拉伯海的军事存在,并且进行必要的军事部署。原则只有一点,即在美国采取行动之前,我们必须按兵不动,不能主动挑起事端。”黎平寇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这件事,我觉得可以由牧将军负责,毕竟他给出的分析判断结果,将直接影响我们的军事部署,而且他也是最为了解印度洋周边地区的将领。”
腾耀辉没有多说什么,即便黎平寇不做安排,他也会让牧浩洋负责。
“好了,会议就到此结束吧。”黎平寇长出口气,说道,“从现在开始,各个机构每四个小时提交一份情势报告,并且随时向我汇报最新动态。如果我们不得不卷入这场战争,就得保证立于不败之地。”
走出会议室的时候,牧浩洋的步伐有点沉重。
威胁全人类的自然灾难刚刚过去,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就到来了,人类的本性并没有因为生存危机而发生改变。
第四章 战争阴云
第四章 战争阴云
仅仅数个小时,中东局势就发展到了临战状态,着实让全球舆论大吃一惊。
世界各国的新闻媒体开始报道中东危机的时候,美国总统特使已经到达特拉维夫,紧急会见了以色列总理。
为了安抚以色列,美国打出了好几张王牌。
除了保证将履行安全承诺之外,美国总统特使还明确提到,美国将向东地中海派遣六支航母战斗群,向欧洲地区部署一千二百架作战飞机,增强在印度洋上的军事力量,比如在迪戈加西亚部署远程轰炸机,派遣航母战斗群进入红海与波斯湾,在海湾地区部署八百架作战飞机等等。
简单说来,就是让以色列总理相信,美国的军事存在,足以让以色列高枕无忧。
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磋商,以色列总理终于做出让步,答应降低动员级别,即暂停预备役部队的集结行动,所有接到动员命令的预备役军人全部留在居住地附近,只派遣正规军加强边境防线。
可惜的是,这个时候,纳杰夫已经下达了军事动员令。
虽然埃及的动员机制不如以色列完善,但是埃及有更加雄厚的基础,特别是超过以色列十倍的人口。在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内,埃及能够动员一百二十万预备役军人,组建一百个陆军师
在以色列当局公布消息前,叙利亚副总统阿萨德也下达了军事动员令。
与埃及相比,叙利亚的动员能力、准确的说是国家基础差得多,但是也能在四十八小时之内动员六十万预备役军人,组建五十个陆军师。
这一切,仍然是中国的功劳。
要知道,牧浩洋帮助埃及进行军事改革的时候,也就是二零三七年初,以戚凯威为首的军事顾问团也在叙利亚进行了类似的工作,由戚凯威为叙利亚制订了完整的战争计划,帮助叙利亚提高了军事动员能力。
这个时候,黄瀚林还在飞往开罗的途中。
受埃及与叙利亚先后进行军事动员影响,以色列总理出尔反尔,在全国性电视讲话中不但没有宣布暂时停止进行军事动员,还号召所有公民拿起武器,捍卫大卫王的领土,捍卫犹太民族的生存权。
最为光火的不是黎平寇,而是美国总统罗伯特…伯伊斯。
要知道,如果以色列放低姿态,主动做出让步,局势很有可能好转,至少埃及与叙利亚当局没有理由立即发动战争。
问题是,伯伊斯也没有理由指责以色列总理。
在做出承诺的时候,以色列总理提到了一个先决条件,即在美国完成军事部署前,埃及与叙利亚没有对以色列构成致命威胁。
显然,在埃及与叙利亚先后宣布进行军事动员之后,这个条件就不成立了。
因为事情发生得过于突然,所以在美国总统特使做出保证的时候,美军的部署仍然遥不可及。当时,只有一艘美国航母在地中海活动、另外一艘在比斯开湾,两天内最多只有两艘航母能够赶到东地中海,比美国承诺的少了四艘。空军方面,美国最多能在两天内向欧洲地区派遣四百架作战飞机,完成一千二百架作战飞机的部署工作,至少需要一个星期。印度洋方向上的情况更加糟糕,当时只有一艘航母在波斯湾活动,红海则没有美军战舰,而向迪戈加西亚部署远程轰炸机,最快也要三天。
也就是说,美国不可能在埃及与叙利亚完成动员之前完成军事部署。
如果以色列不进行军事动员,甚至不扩大动员规模,在两天之后,埃及与叙利亚就有足够的能力迅速击败以色列。更重要的是,埃及与叙利亚方面很有可能认为,能够赶在美国出兵干预之前击败以色列。
这样一来,战争就无法避免。
从任何一个方面来讲,以色列都没有理由停止军事动员。
用以色列总理的话来说,如果在这个时候下令停止军事动员,犹太民族将受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生存危机,而做出这个决定,将使他成为犹太民族的罪人,任何领导人都没有能力为之负责。
受此影响,黄瀚林到达开罗的时候,双方已是剑拔弩张。
战争将不可避免吗?
至少在两天之内,战争不会爆发。按照牧浩洋提交的第一份评估报告,在以色列进行全面军事动员,而且效率远超过对手的情况下,埃及与叙利亚在完成军事动员之前没有足够的信心打赢战争,因此在完成动员之前,埃及与叙利亚不会主动挑起战争,只要能够稳住以色列,接下来两天至关重要。
美国总统特使没有离开特拉维夫,而是与以色列总理进行了第二次紧急会晤。
可以说,这个时候,中国与美国都在竭力阻止战争爆发。
当天下午,戚凯威回到北京。
按照腾耀辉的安排,总参谋部调拨出一批人员,成立由牧浩洋直接领导的临时军事决策分析小组。
在戚凯威的帮助下,牧浩洋在当天下午提交了第二份分析报告。
综合埃及与叙利亚的军事实力,以及两国的备战情况,特别是在二零三六年之后,针对可能爆发的战争进行的军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