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52章

燃烧的海洋-第52章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炮弹从附近飞过,罗伯特吓出了一身冷汗,赶紧向左压下操纵杆。

晏鹰搏抓住了机会,或者说碰上了运气。打完长点射,他就盯着左侧,预判敌机会向左侧转向。

这不是没有根据的。

科学研究表明,因为人的心脏在胸腔中的位置偏左,所以遇到危险的时候,绝大部分人的本能反应是向左侧规避。现在所有航母的舰岛都在左侧,也是受此影响,以免飞行员在慌乱中驾驶战斗机撞上舰岛。

这次,晏鹰搏打的是短点射。

射出的二十枚炮弹中,至少有一枚擦过了F-22A的机翼,突然出现在空中的油雾就能说明问题。只是F-22A所剩燃油不到百分之三十,而且全部在机身油箱里,所以这枚炮弹没能造成更大的破坏。

这枚炮弹也提醒了罗伯特。

在水平格斗中,F-22A机动性优势不够明显,不足以摆脱身后的J-11B。

要想扭转局面,必须把F-22A的特长发挥出来!

上尉没有迟疑,利用J-11B再次开火,航炮后坐力导致速度降低的机会,全力拉回操纵杆,准备摆脱对手!

第三十八章 技不如人

眼看着F-22A在翻滚转向的同时拉起跃升,晏鹰搏却有力使不上。

航炮的威力不小,那枚擦中机翼的炮弹说不定能让一次性塑压成型的机翼报废,可是弊端也非常明显。

两次点射,晏鹰搏的J-11B发射了八十枚炮弹。每枚炮弹的弹头重二百四十多克,炮口速度为每秒八百六十米。根据动量守衡原理,可以大致算出,这八十枚炮弹能让J-11B的速度降低每秒一米。

对于飞行速度超过每秒四百米的战斗机来说,这个影响并不大。

最大的问题是,航炮的攻击距离比导弹近得多,长点射时J-11B与F-22A的距离不到八百米,短点射时缩短到四百米。因为紧追F-22A,所以J-11B一直在F-22A的尾流中,发动机吸入了F-22A排出的废气。虽然进气量没有减少,但是废气中的氧气比空气少得多,导致J-11B的两台WS-10推力大减。

结果显而易见,F-22A加速爬升时,J-11B很难跟上。

拉回操纵杆前,晏鹰搏扫了眼空速表。

只有每小时一千四百公里,而且还在迅速降低。

这个速度,J-11B绝对咬不住F-22A。让敌机拉开距离,后果将难以设想。

晏鹰搏没有迟疑,立即拨动火力开关,切换到发射导弹的位置,随后摁下按钮,把左侧机翼下的PL-11射了出去。

此时,战斗机上的火控系统还没有锁定目标,刚刚发射的PL-11也没有锁定目标。

没有锁定目标,导弹无非是一枚装上火箭发动机的大号炮弹。

晏鹰搏必须在接下来的几秒钟之内,用头盔瞄准系统锁定目标,战斗机上的火控系统才会自动把数据传输给已经射出的导弹。

成功率肯定不高,正常情况下也只有百分之五十。

战斗机正在做高过载机动,飞行员被相当于自身体重数倍的力量压在座椅上,转动头部非常吃力。晏鹰搏没有其他选择,距离正在拉开,再过几十秒,F-22A就将离开PL-11的攻击区域。

仅仅依靠意志,解决不了问题。

看着PL-11从F-22A的机身下方飞过,晏鹰搏咬紧牙关,再次把右手大拇指压在开火按钮上。

过载已经超过八G,还在继续上升。

达到九G时,晏鹰搏最多能坚持五秒,随后会因为血液无法流入大脑,产生黑视、眩晕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昏厥。

让F-22A拉开距离,无异于自杀。

既然是“自杀”,还不如放手一搏,把剩下的那枚PL-11射出去,说不定导弹能自行锁定目标。

视野变暗的时候,晏鹰搏摁下了按钮。

PL-11呼啸而出,朝F-22A飞去。

此时,晏鹰搏什么都顾不上,也什么都管不了。

罗伯特的情况不比晏鹰搏好多少,F-22A的性能比J-11B好,并不意味着飞行员承受过载的能力更胜一筹。

因为处于被攻击位置,所以F-22A提前数秒钟达到九G的最高过载。

导弹告警机响起时,罗伯特把手伸到控制面板上,准备发射干扰弹与拖拽式诱饵。

格斗导弹采用红外被动导引头,得用红外干扰弹。因为一些较为先进的格斗导弹采用了红外与紫外双模式阵列导引头,所以干扰弹不见得能够欺骗导弹,必须用上能够模仿战斗机辐射信号的拖拽式诱饵。

与J-11B的外挂拖拽式诱饵不同,F-22A的拖拽式诱饵放在尾撑中,拖放距离超过五十米,足以让确保导弹爆炸产生的碎片不会击中战斗机。

导弹告警机到底响了几次,罗伯特根本搞不清楚。

高过载下,流入大脑的血液大幅度减少,产生黑视前,会使飞行员的反应速度变慢,还会对飞行员的感官与思维造成严重影响。说得形象一点,就是使飞行员变得笨拙、迟钝与弱智。

罗伯特能做的,就是摁下发射开关。

能否避开导弹,只能听天由命。

只能说,上帝在这个时候显灵,护佑了这位虔诚的天主教徒。

罗伯特摁下发射开关,投放干扰弹与拖拽式诱饵之前,第一枚PL-11已经与F-22A擦肩而过。因为没有锁定目标,所以导弹的引信没有通电,没在距离足够近的时候引爆。等到干扰弹在战斗机后方散开,拖拽式诱饵完全放出,第二枚PL-11射来,而且锁定了目标。只是,锁定的不是F-22A,而是战斗机后面的诱饵。

要是看到这一幕,晏鹰搏肯定会气得吐血。

还好,他没有看到这一幕。

视野完全变黑,意识变得模糊的时候,晏鹰搏凭本能压下操纵杆,左右踏板差动,把战斗机从高过载中改了出来。

飞“钟摆”机动的时候,晏鹰搏遇到过类似的险情。按照贾定康教的办法,他成功改了出来。那次的情形非常惊险,如果他没有记住贾定康的话,或者反应慢一点,战斗机就会坠毁,他也活不了。

这次的情况稍微好一些,至少飞行高度在七千米以上,他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整。

视力恢复的时候,F-22A已经不见踪影,J-11B正以飞快的速度冲向地面。

“头……头……快拉起来……”

听到四号僚机的呼叫声,晏鹰搏立即回过神来。

肯定是爬升时损失了太多速度,改出时的动作过猛,飞行速度低于最低空速,战斗机进入了螺旋。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不尽快改出螺旋,战斗机肯定会坠毁。

神智清醒过来后,晏鹰搏迅速扫了眼高度表与空速表。

高度跌落了将近四千米,空速超过每小时六百公里,只是战斗机在飞速旋转,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根本不受控制。

晏鹰搏没有惊慌失措,离地面还有三千多米呢。

把油门杆推到底后,晏鹰搏首先放下全部襟翼与副翼,再把操纵杆推到底,让战斗机在加速的同时稳定下来。

努力立即收到效果,操纵杆上的震动表明,战斗机正在摆脱失控状态。

只是情况并没好转,晏鹰搏这时候才注意到左侧的一号发动机已经停车。因为J-11B的两台发动机间隔较远,所以右侧的二号发动机全加力运转,产生的偏心力矩不但没让战斗机稳定下来,反而加快了旋转速度。

重新启动一号发动机,还是首先改出螺旋?

经验告诉晏鹰搏,必须首先改出螺旋,才有机会重启一号发动机。

在螺旋状态下,进入发动机的气流很不稳定,强行启动发动机,可能导致低压压气机损坏,甚至会因共振使风扇叶片脱落,打烂发动机。

这样的事不是没有发生过,而是经常发生。

引进Su-27SK后,至少有一起事故就是因为飞行员在螺旋状态下强行启动发动机,导致低压压气机损坏。俄罗斯空军在使用Su-27SK的时候,出现过低压风扇共振,叶片脱落打穿发动机护罩的恶性事故。

凭经验,晏鹰搏没有多想,立即收起左侧的襟翼与副翼,用右侧襟翼与副翼产生的阻力抵消偏心力矩。

这个操作,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J-11B的旋转速度迅速降低,飞行速度也保持在最低空速之上。

天旋地转的感觉消失后,晏鹰搏又看了眼高度表。

高度已经跌到三千米以下,不算太低,有足够的把握重启一号发动机。

战斗机在空中启动发动机,绝对不是汽车发动机点火那么简单。

起飞前,战斗机都是由电瓶车供电,赋予发动机初始转速,然后才往燃烧室喷油,由燃烧产生的压力驱动涡轮。因为战斗机减重一公斤都非常困难、也很重要,所以绝对不会把笨重的电瓶装到战斗机上。

在空中启动发动机,只能用进入发动机的气流带动涡轮。

这就要求战斗机有一定的速度,以及较为平直的航线,让气流有足够的速度、也足够平顺。

做小角度直线俯冲,是重启发动机的最佳选择。

因为放下了右侧襟翼与副翼,所以J-11B的中心轴线与航向存在大约十度的仰角,让晏鹰搏看不到地面参照物,只能全神贯注的盯住高度表、空速表与方位表,忽略了正在逼近的危险。

J-11B的航向终于稳定下来,在他准备俯冲的时候,导弹告警机响了起来。

那架F-22A杀回来了!?

晏鹰搏一惊,立即回头看去。经验告诉他,如果那架F-22A杀了回来,肯定会从后方进入。

经验没有错,F-22A确实从后方进入。

只是他没有看到敌机,而是看到了被导弹击中的四号僚机。

导弹的近炸引信没有启动,直接撞击四号僚机,由碰炸引信引爆了战斗部。

虽然AIM-9X的战斗部只有十一公斤,装药量不到一公斤,但是烈性炸药释放的能量足以将J-11B炸得粉身碎骨。

爆炸产生的火球迅速消散,四号僚机从进气口处断成两截,包含座舱在内的前机身坠向地面的时候,晏鹰搏看到了朝他射来的AIM-9X,以及大约五公里外,正在加速逼近的美军战斗机。

还能做什么?

理智迅速占据上风,肯定无法避开导弹,唯一选择就是弹射逃生。

最后关头,晏鹰搏抓住了大腿中间的弹射手柄。

他没有立即拉起来,因为在导弹爆炸前弹出座舱,只会被横飞的弹片与战斗机碎片打成马蜂窝。

只要导弹没有打在座舱附近,他就有机会逃生。

为此,就得把屁股朝向导弹,而不是把宽大的背部朝向导弹。

晏鹰搏把操纵杆推了出去,让机头朝下,机尾朝上。感觉到机身剧烈震动,看到火焰从座舱外席卷而过,他才拽起弹射手柄。

爆炸索炸飞了座舱盖,弹射座椅的火箭发动机随即点火。

在一个陌生国家上空,晏鹰搏离开了这架伴随他三年、在某种意义上超过了他所有亲人的战斗机。

第三十九章 救援行动

中国空军入朝第一战,算不上成功,也谈不上失败。

虽然空战中,四架J-11B被击落,随后到达的八架FBC-1C遭到两架F-22A拦截,当场被击落六架,剩余两架立即抛掉弹药,以两马赫的速度撤出战斗,轰炸行动彻底失败,但是美军的一架F-22A被J-11B用SD-10击落,开创了这场战争的先河,也打破了F-22A的神话。

从空战交换比来看,美军吹的牛皮已经被扎破了。

F-22A服役初期,美军放出豪言,F-22A与第三代战斗机对抗,空战交换比在一比一百以上。

现实是,即便把人民军损失的Mig-29与Mig-21、以及六架FBC-1C算上,F-22A在空战中的交换比也不到一比二十。如果以这场空战为准,F-22A与J-11B的空战交换比为一比四。

用一架F-22A交换四架J-11B,吃亏的肯定是美国空军。

从价值上看,F-22A的单价超过两亿美元,除掉开发成本也有一亿多美元,J-11B的单价仅为一千五百万美元,大概十架J-11B顶得上一架F-22A。算上飞行员培训费用,F-22A与J-11B的交换比在一比七以上,美军才能占到便宜。

战争,不能完全用金钱来衡量。

这场空战,暴露出了中国空军的问题,也充分证明了美军的优势。

美军有一百七十多架F-22A,参战的有四十余架,即便按照一比四的交换比,黄峙博拼掉全部资本也拿不回制空权。

空战发生的时候,黄峙博正在召开入朝作战动员大会。

现实中的困难,比预想的多得多。

虽然在入朝作战的问题上,各级指挥官的态度比较一致,没有一名将军反对参战,但是在怎么打的问题上,分歧比较严重。

最大的问题就是:有没有把握守住平壤?

如果美韩联军从开城北上,问题还不太突出。第四军团集体退守礼成江,第一军团已经在载宁江与黄州川部署了防线,三道防线至少能坚守一周,等美韩联军攻到平壤城外,志愿军地面部队已经渡过鸭绿江。

海州失守,让战局发生了转变。

从海州上岸的美韩联军,直接插到第四军团身后,切断了第四军团的补给线。不管能否围歼第四军团,美韩联军的主力部队,即第二步兵师与韩军第九装甲师都将火速北上。在登陆部队攻击下,载宁江防线已是千疮百孔,美韩联军很快就会向黄州川进军,打开平壤的南大门。

第一军团崩溃在即,拿什么守平壤?

依靠平壤警备军吗?

这绝对是个笑话,因为平壤警备军就是金日正的“御林军”,类似于中国军队中的稽查部队与美军中的宪兵。

拿宪兵去打,有获胜的希望吗?

守不住平壤,问题就复杂了。

即便志愿军地面部队能够及时渡过鸭绿江,也不见得能在朝鲜北部地区站住,说不定会成为美韩联军的重点打击对象。

只是,这个问题丝毫不能含糊。

鸭绿江一定要过去,而且越快越好。

地面部队渡江之前,必须稳住战局,至少得保住北纬三十九度线以北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与军事基地。

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到了空军身上。

美韩联军的地面部队还没打过来,主要以精确轰炸的方式打击北纬三十九度线以北地区的人民军与基础设施。

必须顶住美韩联军的空中打击,把制空权夺回来。

这是黄峙博在动员大会上做出的第一个决定,也是当即下达的第一道命令:空军、以及协助空军作战的海军航空兵要顶住压力,夺回北纬三十九度线以北地区的制空权,为地面部队入朝作战创造有利条件。

会议结束后,廖文纲少将单独找到黄峙博,汇报了刚刚发生的事情。

在援朝作战司令部,黄峙博是总司令、全权负责地面作战,廖文纲为参谋长、兼空中作战总指挥,还没过来报道的徐褶涛为副参谋长、兼海上作战总指挥。

这三个人都是傅秀波直接任命的,也是陆海空三军少壮将领中的翘楚。

“你能确定?”

“千真万确,晏鹰搏上尉被击落前,汇报了战况,至少有一架F-22A被SD-10导弹击落。”

“立即汇报上去,记得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宣扬我军战斗机击落了F-22A。”

“有这个必要吗?”

黄峙博笑了笑,说道:“当然有必要,战争拼的不仅仅是实力,还有心理。F-22A的神话被我们打破了,绝对需要大肆宣扬。”

“行,我马上安排。”

“你亲自召开新闻发布会,增强说服力。”

廖文纲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黄峙博的意思。

“对了,我们的飞行员呢?”

“已经确定,有一名飞行员阵亡,另外三名飞行员中,只有一人落在朝鲜境内,陆军特种部队的营救小队已经出发了。”

黄峙博的眉头跳了几下,等着廖文纲说下去。

“还有两人落在韩国境内,其中一人是晏鹰搏上尉,就是他击落了那架F-22A。”

“一定要把他救回来。”

“难度很大,毕竟我们没有向韩国宣战,如果派遣……”

“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一定要把他救回来。”黄峙博长出口气,说道,“能在空战中击落F-22A,也许是运气、也许是F-22A存在某种缺陷。把飞行员救回来,他比我们更清楚该如何对付这种战斗机。”

“明白,我去安排。”

“不要惹上麻烦,搞不定的话,给李国强打电话,让他帮忙。”

廖文纲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此时,海洋岛上,牧浩洋与庞跃龙正在向大队的战友介绍朝鲜的情况。

受保密守则限制,两人没有提到去朝鲜执行秘密任务的事,其他人也没问。把他们在朝鲜见到的、经历的事情讲出来,让战友对这个神秘国度有更多的了解,对今后入朝作战有很大帮助。

问题是,有什么好说的呢?

两人在朝鲜的经历并不多,最多只知道朝鲜百姓很朴实、环境保护得非常好、小溪里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山区里人迹罕至。

这些东西,在总参提供的小册子里全都有。

为了不耽搁战友的正常训练,牧浩洋与庞跃龙把时间安排在早餐之后。

反正食堂够大,足以容纳全大队一百多名特种兵。

对从未去过朝鲜的特种兵来说,在早餐后听两名中队长吹牛,总比守着电视机看早间新闻好得多。

两人吹得正带劲的时候,曹安国被一名警卫叫了出去。

“吴司令,你怎么来了?”见到吴建军,曹安国有点吃惊。

“过来看看,听说这边的条件很艰苦,怕你们受不了。”吴建军刚下飞机就赶了过来。

“还好,有吃有住,场地也不小,只是大家都很心急,早晚都盼着上面的命令。”

“现在在干嘛?”吴建军朝权且充当食堂的大帐篷看了过去。

“牧浩洋与庞跃龙在向大家介绍他们在朝鲜的经历。我觉得这对入朝作战有帮助,安排他们在早饭后做汇报。”

“他们的状态还不错吧?”

“跟所有人一样,都想早点打过去。”

吴建军笑了笑,说道:“我刚刚收到命令,廖文纲少将从援朝作战司令部下达的。”

“有我们的任务?”

吴建军点了点头,不急不忙的掏出香烟,给了曹安国一根。“就在半个小时前,空军打响了入朝作战第一枪。”

曹安国的眉头跳了几下,猜到了廖文纲下达的命令。

“战果还算不错,听说击落了一架美军的F-22A。”

“谁这么厉害?”

“一个叫晏鹰搏的上尉特级飞行员。”

“旗开得胜,好事。”

吴建军笑了笑,说道:“算不上胜利,我们的四架J-11B被击落,一名飞行员阵亡,一名飞行员落在朝鲜境内,陆军特种部队已经出动了。还有两名飞行员落在韩国境内,廖文纲要我们把他们救回来。”

曹安国苦笑了起来。“我们总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