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53章

燃烧的海洋-第53章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出动了。还有两名飞行员落在韩国境内,廖文纲要我们把他们救回来。”

曹安国苦笑了起来。“我们总是拣别人剩下的,要是……”

“廖将军看得起我们,才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我们。陆军抢着要,他还不给呢。”

曹安国叹了口气,说道:“需要多少人 ?'…'”

“一支八人营救小队,二部会给予全力配合,所以派与二部关系密切的人带队,要是去过朝鲜,那就更理想了。”

“老吴,这不是点名要那两个小子去吗?”

“一大队有朝鲜族的吗?”

“没有。去年来了两个,不过都在考核中被刷下去了。”

“早知道,就该把他们留下来。”吴建军叹了口气,说道,“没事,到了那边,二部会派人接应。我给李国强打电话,让他安排向导与翻译。”

“怎么过去?”

“廖将军正在安排,定下来后会发到你这里来。”

曹安国点了点头,说道:“既然是救人,就不能拖延,越快越好。”

“你去找他们谈谈,把另外六个人确定下来,再挑选合适的武器装备。”吴建军把烟头丢到地上,踩住蹭了几下。“廖将军说过,这次是秘密行动,黄司令不想惹上麻烦,所以最好伪装成朝鲜人民军。”

“行,我知道怎么安排。”

“我去你的营房,等下带他们过来。”

曹安国没再罗嗦,去食堂宣布晨间训练开始,然后把牧浩洋与庞跃龙留了下来。

第四十章 积极主动

把人救回来很重要,如何救却成了大难题。

给吴建军打电话之前,廖文纲找到李国强,希望二部动用在韩国潜伏的谍报人员,把飞行员救出来。

李国强的答复很直接:办不到。

不是他不想帮忙,而是办不到。

中国宣布出兵援朝后,韩国国家情报院就在CIA的配合下,对国内的中国游客与前来务工的中国人进行严密监控。两天之内,至少有一百多名为二部、三部、国安部与外情局服务的情报人员落网。

虽然韩国国家情报院没有拿这些人怎么样,大部分都是驱逐出境,但是二部在韩国的情报网遭到重创,李国强主动中断了与高级谍报人员的联系,让他们进入冬眠状态,躲避越刮越猛的反情报风暴。

为了两名飞行员,让价值连城的高级谍报人员冒险,太不值得了。

在李国强看来,高级谍报人员在关键时刻发挥的关键作用,足以改变战争进程,拯救成千上万的军人。

李国强没让廖文纲绝望,而是给他指明了一条出路。

随后,廖文纲才给吴建军打电话,而这时候吴建军正在飞往海洋岛的飞机上。

吴建军一口答应下来后,廖文纲又给李国强打了电话。这次李国强没有拒绝,答应为两栖特种部队提供支持。

营救行动确定下来,只是该如何把营救人员送过去?

空运肯定不行,运输机还没到达韩国,就会被美韩联军的战斗机击落。

装扮成游客进入韩国?显然不大现实,因为时间过于紧张,二部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为营救人员安排假身份。

问题很明显:时间太紧张了。

廖文纲想破脑壳,也想不到合适的办法,只能去找黄峙博。

此时,黄峙博正在跟傅秀波与陆风烈通电话。

见到廖文纲进来,黄峙博朝他招了招手,指了下茶几上的水瓶,让他自己招待自己,不要客气。

“黄将军,你提到的事情,我们考虑过,只是现阶段没有理由扩大战争范围。”

廖文纲朝办公桌上的电话机看了一眼,说话的是元首傅秀波。

“元首,我非常明白你的意思。现在的问题是,只要我们还想打赢这场战争,就要更加主动一些。”

什么事情需要元首亲自定夺?廖文纲朝黄峙博看去,发现黄峙博的神色非常严肃。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才传出陆风烈的声音。“小黄,既然你想说服我们,就得说出一些能让我们认同的理由。”

黄峙博摸了摸下巴,说道:“在凌晨召开的动员大会上,所有将军都认为,战争初期的关键在于能否守住平壤。我来沈阳前,局势还不是太糟糕,美韩联军从开城北上,需要攻破人民军的三道防线才能到达平壤。随着美韩联军在海州登陆,绕过礼成江防线,撕开载宁江防线,平壤南面只剩下黄州川防线。第四军团覆灭只是时间上的事,第一军团在遭到重创后能否站住都是个问题。以我个人判断,三日之内,美韩联军就能击溃第一军团,攻破黄州川防线。”

“平壤警备军能坚持多久?”

“一天,如果能坚持两天,那就是奇迹。”

“这么悲观?”这次提问的是傅秀波。

“平壤警备军只是金日正豢养的鹰犬,对付军队里的异己份子、以及那些企图逃到我国的难民还算游刃有余,让他们去对付美韩联军的精锐部队无异于自杀。考虑到金日正与金恩正已被炸死,平壤警备军不在阵前投降就很不错了。”

“这是地面战争,与你提到的事情有什么关系?”

“很明显,要想在地面阻止美韩联军攻占平壤,已经来不及了。我们能做的,只有拖延美韩联军的进军速度。即便丢掉平壤,也得设法让美韩联军放慢步伐,为我军渡过鸭绿江创造机会。”

“所以,得在美韩联军的后勤补给线上做文章?”这次提问的是陆风烈。

“美韩联军登陆海州,就是为了解决保障问题。如果能够动员被击溃的人民军,让他们在敌后战场上活动,破坏美韩联军的地面交通线,就能迫使美韩联军把大部分保障压力放在海运上。”

“那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么做有什么后果?”

“只要美国不向我们开战,最大的后果就是让我们的潜艇兵承担风险。”

听到这,廖文纲明白过来。黄峙博正在努力说服元首,让海军潜艇部队参战,破坏美韩联军的海运航线。

傅秀波与陆风烈半天没开口,黄峙博又说道:“我们可以采用现在的方法,把援朝海军部队编入志愿军……”

“这么做的风险太大了,很容易让战争失控。”

黄峙博长出口气,神色低沉了下来。

“只是,你的观点非常正确,如果不能在志愿军地面部队入朝之前,拖住美韩联军的前进步伐,我们很有可能输掉这场战争。”傅秀波话锋一转,说道,“以志愿军的名义出动潜艇袭击美韩舰船,显然说不过去,毕竟志愿军只有保护朝鲜的义务。我觉得,应该直接把我军的潜艇编入人民军海军。”

黄峙博一愣,大概不相信刚刚听到的话。

“具体处理方法上,我会跟陆总商量。有了结果后,我们会跟你联系。徐褶涛将军到了之后,你可以把海上作战的事情交给他处理。不管能否守住平壤,志愿军地面部队必须按时入朝,绝不能拖延。”

“明白。”

“还有别的事吗?”

听到元首这句话,廖文纲站了起来。

黄峙博回头看了眼空军少将,说道:“没有了,有了新的战果,我再向你们汇报。”

挂断电话,黄峙博才长出口气,请廖文纲坐了下来。

“老黄,你这是……”

“你也听到了,要想打赢这场战争,我们必须积极主动,不能跟着敌人的步伐走,更不能按照敌人订下的规矩出牌。”黄峙博坐下后,点上香烟,用力抽了几口,才说道,“找我有什么事?”

“营救行动确定下来了,由吴建军派遣特种小分队,二部提供情报支援,只是……”

“什么?”

廖文纲叹了口气,把遇到的麻烦告诉了黄峙博。

“确实是个麻烦,而且空军办不到。不过……你等等。”黄峙博走到办公桌旁,从一大堆文件里翻出了一份,走过来交给廖文纲。“这是老徐发来的,我们在黄海海域的潜艇部署情况,你仔细看看。”

“用潜艇把营救部队送过去?”

“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廖文纲叹了口气,翻开文件,仔细看了起来。

几分钟后,他停了下来,把文件交给黄峙博,然后指了下翻开那页上面的内容。

“眼光不错嘛,这可是我军最新的常规潜艇。”

“它处的海域最合适,而且隐蔽性最好。”

“行,我帮你安排。”黄峙博笑了笑,说道,“你去告诉吴建军,让营救部队出发。救人就得积极,不能耽搁时间。”

五分钟后,廖文纲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给吴建军打了电话。

此时,牧浩洋与庞跃龙已经从曹安国这里领到任务,知道他们将带着六名战友,去韩国把跳伞飞行员救回来。

吴建军赶过来的时候,八名特种兵正在挑选武器。

曹安国说得很明白,只能使用人民军的武器装备,还得换上人民军的军服。如果在战斗中被俘,要么闭口不谈、要么咬断舌头,反正不能承认自己是中国军人,更不能承认在执行军事任务。

“准备好了吗?”

曹安国点了点头,回头对牧浩洋等人说道:“记住我的话。你们自愿接受任务,没人强迫你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记住自己的身份。如果回不来,我会在每年的清明与除夕给你们烧一大堆纸钱,像亲生儿子那样供养你们的父母、照顾你们的兄弟姐妹。如果你们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向敌人投降,我保证,不管花多少时间、不管你们在哪,我会找到你们,然后亲手干掉你们。”

“老曹,能烧几瓶酒吗?”牧浩洋笑着问了一句。

“放心,亏待不了你们。”曹安国也笑了起来。

“好了,没想好的,可以写下来,等下交给我。”吴建军上前一步,说道,“陆战队是军队里的精英,而你们是陆战队里的精英。两栖特种部队成立那一天,我就在这里,与你们同甘共苦。我希望你们不辱使命,更希望你们活着回来。我会在这里,直到你们回来,为你们庆功!”

“不辱使命,坚决完成任务!”八名特种兵齐声回答。

“做最后的检查,十分钟后登机。”

“登机!?”曹安国愣了一下,对吴建军问道,“搭飞机过去?”

“当然不是,先送你们去黄海,那边有一艘潜艇。”

“又是潜艇。”牧浩洋嘀咕了一句。

吴建军看了他一眼,笑着说道:“怎么,那次的经历,让你患了幽闭空间恐惧症?”

“不是,我才没那么脆弱。”牧浩洋笑了笑,知道司令官在开玩笑。

“别废话了,抓紧时间检查武器装备。”吴建军拍了拍牧浩洋的肩膀,说道,“完成任务后,我亲自帮你们申请特级战斗奖章。”

这次,吴建军没有开玩笑。

两栖特种部队的官兵都知道,这个平常不拘言笑的司令官非常护短,所以大家才会心甘情愿的听他指挥。

这个时候,落在韩国境内的晏鹰搏怎么也笑不起来。

第四十一章 求生

弹射产生的高过载反应消失后,晏鹰搏低下头,看到了化成一团火球、正在急速坠落中化为碎片的战斗机。

垂直尾翼已经脱落,水平尾翼也即将掉落。导弹命中点在战斗机背部、两台发动机之间的某个地方,离机身油箱不会太远。

危险并没消除,弹射座椅只把晏鹰搏推高了两百米,坠落的战机在他正下方。

因为下坠速度更快,所以晏鹰搏进入了战机残骸撒布区。

这下完了!见到迎面而来的战机残骸,晏鹰搏拼命挣扎起来。五点式安全带把他牢牢拴在座椅上,根本无法动弹。

一块脱落的垂直尾翼翻滚着砸来,晏鹰搏赶紧低头。

垂直尾翼从晏鹰搏头顶上方几厘米处擦过,削掉了半个头枕,让座椅飞速旋转起来。

一阵天旋地转的感觉后,战机残骸与曙光照耀下的大地像放幻灯片一样,交替出现在晏鹰搏面前。

晏鹰搏立即意识到,他已经穿过战机残骸撒布区。

他不但没有松口气,反而更加紧张,随即抓住座椅扶手,把控制降落伞自动开启的气压表拽到面前。

高度指针还在绿色区域,可是表面上的零刻度指针在红色区域边缘。

这意味着,降落伞的开启高度在五百米以下!

晏鹰搏一下紧张起来,看了眼头顶上的战机残骸。

现在的高度肯定在三千米以上,再过十几秒钟,降落伞就将开启,他与战机残骸的距离将扩大到五百米以上。只是战机残骸在坠落过程中会向四周撒布,降落伞的面积比弹射座椅大得多。

哪怕被战机上的一个零部件击中,降落伞也会失效。

从几百米的高处掉到地面上,铁球都会变成铁饼,何况血肉之躯!

提前打开降落伞?

那更是自寻死路。

唯一的办法是与战机残骸拉开距离,在尽量低的高度上开伞,争取在被战机残骸击中前落地。

晏鹰搏没有迟疑,立即着手解开安全带。

飞行员有两套降落伞,一套在弹射座椅上,一套在飞行服的背囊里。

安全带卡得非常紧,还有防意外弹出功能。拽了几下没成功后,晏鹰搏伸手去拿别在右腿外侧的伞兵刀。

这把刀不是飞行员的标准配备,而是晏鹰搏的个人物品。

两年前,在航校校友会上,一个被分到运输机部队、后来在空降十五军服役的同学带来几十把伞兵刀,送给同期校友。因为这哥们跟晏鹰搏同住了两年,所以送给晏鹰搏的伞兵刀比较特殊,上面刻着他的名字。

去年,晏鹰搏收到消息,这个老同学遇到事故,为了保护国家财产,驾驶运输机在戈壁上迫降,摔断了大腿,再也不能飞行了。

大概有纪念意义,晏鹰搏一直把伞兵刀带在身边。

现在,这把刀救了晏鹰搏。

割断安全带,晏鹰搏收好伞兵刀,抓紧扶手,等到面朝大地,才双脚用力一蹬,离开了弹射座椅。

下坠过程中,晏鹰搏双腿并拢,双手紧贴身侧,减小受风面积。

坠落速度非常快,只是很难准确判断高度。

从高空俯瞰大地,很容易把小草当成大树,也很容易把大树当成杂草。

要是开伞高度不足一百米,降落伞无法完全撑开,晏鹰搏就会变成一张贴在地面上的肉饼。飞行守则里写得非常清楚,备用伞的最低安全开启高度是二百五十米,再低的话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减速。

只是,任何安全规范都有余量。

这个余量是多少,晏鹰搏心里没数,只是觉得不会低于百分之五十,因为在过去的跳伞训练中,他尝试过在二百五十米高度上开伞,速度稳定下来后又在空中飘了十几秒,才安全落地。

降落伞的安全落地速度在每秒六米左右,最多不超过每秒八米。

这相当于以每小时二十一公里到二十八公里的速度落在地面上,跟从二楼平台跳下去差不多。

只是,怎么判断高度?

晏鹰搏盯着地面,努力寻找参照物。

越靠近地面,他看得越清楚。

地面是一片针叶林,都是高大的松柏。

这下,晏鹰搏心里有数了。他去过长白山,那边的原始森林保护得不错,一些上了年成的松柏能长到二三十米高。

觉得差不多了,晏鹰搏拉开了降落伞。

首先展开的是面积不到一平方米的引伞,然后才是面积二十平方米的主伞。

主伞展开时,一股巨大的力量拽住了晏鹰搏。直到这个时候,晏鹰搏才意识到,他太高估自己了。主伞刚刚完全展开,他就坠入树林,开伞高度肯定没有一百五十米,甚至连一百米都不到!

一切来得太快了,晏鹰搏来不及做出反应。

晏鹰搏没有落到地上,而是在撞断十几根树枝后,被伞绳缠住,头上脚下的挂在一根粗壮的树枝上。

这番折腾,差点让他骨头散架。

地面突然震动起来,战机残骸落在两百多米外,猛烈的爆炸后,还没烧光的燃油四处飞溅,点燃了附近的树木。

又是一阵劈里啪啦的声响传来,弹射座椅落在五十多米外。

这家伙真够结实,砸在地面上竟然没有散架!

森林重归平静后,晏鹰搏才长出了口气。

这次,他没有托大,先扳下一根枝条,丢了下去。估计出枝条落地的时间,晏鹰搏才肯定挂住他的树枝离地面不到三米。

用伞兵刀割断伞绳,晏鹰搏终于脚踏实地。

确认没有受伤后,晏鹰搏朝弹射座椅走去。能够放在飞行员身上的东西非常有限,大部分求生物资与求救设备都在弹射座椅上。

弹射座椅上的求救信号发射器已经摔坏了,幸好晏鹰搏身上的卫星电话没有摔坏。

取出九二式五点八毫米自卫手枪、两个备用弹匣后,晏鹰搏又从弹射座椅下面的储物格里翻出三袋摔得完全变形的高能口粮。只是他怎么也没找到应该放在里面的急救包,以及卫星电话的备用电池。

肯定是地勤人员疏忽大意,没有放进去!

“真他妈的混蛋!”

咒骂了一句,晏鹰搏收拾起心情,把弹射座椅上的敏感设备卸下来放在头盔里,朝还在燃烧的战机残骸走去。

因为被击落的时候,燃料没有剩下多少,所以大火烧了一阵就熄灭了。

现在是朝鲜半岛的雨季,森林里非常潮湿,大火烧不起来。

把敏感设备丢进还在燃烧的战机残骸后,晏鹰搏取出卫星电话,调到定位功能。看清屏幕上的坐标,他一下傻眼了。

竟然在韩国境内!

从经纬坐标来看,还在首尔南面的平泽平原,牙山湾附近。

空战的时候,晏鹰搏没有管这些,结果一口气从开城打到首尔。如果没被击落,说不定能拼到清州上空。

问题来了,怎么回去?

走回去肯定不现实,首尔是韩国首都,也是韩国最大的城市,三分之一的韩国人生活在这座城市里。虽然首尔离三八线很近,但是大首尔区方圆上百公里,进入城市肯定完蛋,绕过去得走几百公里。

人生地不熟,晏鹰搏又不会韩语,别说走几百公里,能走几公里不被捕就很幸运了。

游回去更不现实,他是飞行员,不是水兵,就算是水兵,也不可能在大海里游上一百多公里。

偷一架飞机飞回去?

晏鹰搏没有这个胆子,而且他不会驾驶美军与韩军的飞机。

想着怎么回去的时候,晏鹰搏注意到,屏幕上出现了第二组坐标信息,以及一个绿色的光点。

这是另外一部卫星电话发出的求救信号!

因为北斗导航系统能够转发短信,所以两部卫星电话能够用短信联系。

不是手机发的文字短信,而是一种特殊军用信号。

肯定是敬山平!

晏鹰搏立即想到四号僚机飞行员:两年前从航校毕业,托了点关系来到第七航空师的敬山平。

因为走了后门,而且才来的时候技术不够精湛,所以很多人都看不起敬山平。最初的时候,晏鹰搏也看不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