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65章

燃烧的海洋-第65章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拜金主义等等,让中国军队不得不谋求新的作战能力,实现军事现代化,成为唯一选择。”

“也就是说,中国军队将与我们打一场高科技战争?”林德伯格用一句话做了总结。

钱德勒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斯特劳斯笑了笑,说道:“问题很明显了,既然是高科技战争,就是一场耗费惊人的战争。”

“这么说来,中国正在为扩大战争规模做准备?”

“可以这么说,毕竟谁也不知道这场战争要烧掉多少钱。”斯特劳斯收起笑容,神情严肃的说道,“暂且不说中国政府是否有钱,中国政府首先考虑的不是能不能打赢,而是如何降低战争对国民经济造成的影响。”

林德伯格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斯特劳斯的意思。

“事实上,中国政府面临的经济问题、以及由经济引发的社会问题远比当前的战争严重得多。早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就出现了经济过热的症状,广义货币发行量远远超过国家经济总量。只是庞大的海外市场支撑起成千上万的外向型企业,创造了数亿就业岗位,没有引发恶性通货膨胀,问题都被繁荣掩盖住了。金融危机爆发后,海外市场迅速萎缩,超量发行货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推高了劳动力成本,导致外向型企业面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劳动力低廉地区的企业时,严重缺乏竞争力。”

林德伯格笑了笑,这个话题在之前就讨论得非常清楚了。

按照绝大部分人的观点,如果中国介入这场战争,并且投入巨额战争经费,这场战争就会成为压死中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很明显,以发行货币的方式筹集战争经费,只会使中国的经济变得更加糟糕,最终引爆社会矛盾。”斯特劳斯叹了口气,说道,“目前看来,中国高层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而且找到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是吗?”

“虽然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根本问题是政治体制,但是很多人都忽视了一个问题,即没有经济与社会基础,政治改革无异于自取灭亡。从根本上讲,中国的问题在经济上,即缺乏推动政治改革的经济主体,或者说是社会主体。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时间、更需要手腕与魄力。在经济改革已经推行三十多年,既得利益集团已经形成的情况下,任何睿智的领导人都不会盲目采取行动,更不会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只会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推动改革。”

“照你的意思,现在就是适当的时候?”

斯特劳斯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从经济层面上看,中国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社会财富分配严重失衡,二是流通性远远超过市场需要。说得简单一点,既得利益阶层利用高度集中的权力用平民百姓最难以察觉到的方式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落实到当前的问题上,如果中国政府承担战争开支,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货币发行量,继续稀释平民百姓的财富,必然导致财富更加集中、平民百姓更加贫困、通货膨胀更加严重。结果显而易见,就算中国打赢了战争,也会在经济上输得一干二净。

“事实上,就算没有这场战争,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迟早会把中国推到悬崖边上。除了考虑平民百姓的承受能力,中国政府还得考虑社会财富的流向。有资料表明,中国有超过七成的富翁已经移民、或者正在办理移民手续,而这些人掌握着半数以上的社会财富。也许平民百姓没有能力捍卫自己的利益,可是对于有能力在资本的原始积累中捞到第一桶金的富翁来说,他们肯定会想方设法的保护既得利益。

“资本是逐利的,总会寻找出路。当前,由于权力高度集中,民间资本在寻找出路的时候还会有所顾忌,比如在大肆炒作各类投资品、甚至是生活用品的时候,却没人敢去炒作粮食等生活必须物资。研究表明,要在短期内让中国的大米与面粉价格上涨十倍,只需要五千亿元,而中国民间资本岂止五千亿?可是随着经济环境继续恶化,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寻找出路,迟早有一天,会盯上这些足以导致社会严重动荡的生活必须物资。中国政府的最佳选择不是堵,而是疏。

“问题就在,怎么疏?如果只赔不赚,即便政府的权力再大,甚至强制征收,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逼迫更多的民间资本外流,最终掏空社会财富,使得平民百姓更加难以谋生。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必须在社会财富的蛋糕上切出一大块,把民间资本引导到有利的方向上去。如果中国政府为战争做出担保,那么在朝鲜的投资就不是无利可图,而是一本万利。向民间资本开放存贷类银行之后,下一步就是让这些民营银行为朝鲜提供战争融资。

“此举,可以说是一箭三雕。一是解决了战争经费问题,让中国政府有足够的底气与我们打一场高消耗的现代化战争。二是解决了民间资本流向问题,为数万亿、甚至数十万亿的民间资本找到出路。三是消化了超量发行的货币,对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甚至是重新分配社会财富打下了基础。”斯特劳斯长出口气,最后说道,“不可否认,战争结束后,随着民间资本逐步回流,中国的社会问题将重新浮上水面,但是中国政府已经在经济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只要民间资本借机发展壮大,在权力的舞台上获得一席之地,中国就会借机推动政治改革。”

“也就是说,将来我们得面对一个更加难以战胜的中国?”

斯特劳斯点了点头,回答了总统的提问。

“我们绝对不能让中国迈出这一步,至少不能让中国政府的努力收到成效。”

钱德勒迟疑了一下,说道:“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战场上击败中国,让中国在朝鲜的所有投资都化为乌有。”

这时候,桌上的电话机响了起来,显示的是美韩联军司令部的号码。

第六十四章 三管齐下

第六十四章 三管齐下

斯特劳斯说明情况后,林德伯格别无选择。

阿伦汇报的调查结果让总统吃了颗定心丸,虽然损失了六艘快速运输船与三艘战略预置舰,但是有八艘快速运输船到达釜山,为第一陆战师送来了半个月的作战物资,损失的物资能通过海运在半个月内补充到位。

攻打元山不是问题,只是第二陆战师无法及时参战。

林德伯格没有迟疑,当即批准了联军司令部的作战计划:第一陆战师在三个韩国师的配合下,在元山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因为作战计划早已拟好,作战部队也已部署到位,所以登陆作战行动仅比预计的延迟了不到四个小时。

两个小时的火力准备后,美军陆战队就将登陆元山。

此时,傅秀波正在元首府会见随黎平寇前来的盛世平等人。

对于中央政府的“大手笔”,盛世平等人都非常欣喜,除了投资策略比较保守的任义军之外,杜小苒、赵德亮等人都表示,将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出资成立民营银行,为朝鲜提供战争融资。

这个时候,盛世平现实出了“头号华商”的实力。

在杜小苒、赵德亮等人提议联合出资开办民营银行的情况下,盛世平没有加入,决定单独出资。

盛世平的胃口非常大,当场保证,拿名下企业做抵押从央行获取五千亿贷款。按照刚刚推出的两部行政法案,由他独资成立的民营银行将获得一万五千亿元的存款吸纳额、以及两万亿元的放贷额。

这家伙到底有多少钱?

黎平寇很好奇,傅秀波也有点惊讶。

谈完正事,傅秀波让黎平寇替他送客,然后把盛世平单独留了下来。

虽然论私交,傅秀波与盛世平的关系比不上黎平寇,但是两人也神交多年,当年盛世平回国发展,时任国家副元首的傅秀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按外界传闻,盛世平回国后最先见的就是傅秀波,两人交谈了数个小时。盛世平随后花几年时间周游全国、隐居山林都与此次交谈有关。

“老盛,你的胃口很大嘛。”

盛世平呵呵一笑,说道:“元首,论治理国家、把握战略方向,我远不及你,可是谈到做生意赚钱,你肯定比不上我。”

傅秀波也笑了起来,说道:“我只知道,赚钱也得讲门道。”

“还得讲方式,以及目的。”

“赚钱不是目的?”

盛世平摇了摇头,说道:“对很多人来说,赚钱就是目的,可是对我来说,赚钱永远只是手段。”

“那你赚钱的目的是什么?”

“如何把钱花掉。”

傅秀波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道:“看来,你已经超过了商人的境界。”

“我永远都是商人,只是商人分很多种。绝大部分商人,以赚钱为目的,通过赚钱证明自身价值,不免沦落为钱的奴隶。如果要赚钱,我就不会回来,更不会花那么多时间做与赚钱无关的事情。”盛世平长出口气,说道,“在美国学习的时候,我在考虑一个问题,即如何实现个人价值。最初的时候,我与大部分人一样,觉得在美国这种崇尚自由的国家,靠自己的本事赚到钱,就能实现个人价值。现实往往比理想更加残酷,像我们这种漂泊在海外的游子,钱能买来几乎所有东西,却买不来别人的尊重与认同。我在华尔街的第一年,被人问到最多的问题是‘你是不是日本人 ?'…'’,没人相信,中国人能做得那么出色。如果仅仅实现个人价值,那只是普通人。只有为民族服务、用个人行动去证明民族价值,才能让个人变得更有价值。”

“如果所有人都像你这样,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将指日可待。”

“元首,有句话,不知道该讲不该讲。”

“这里就你我二人,还有什么话不能说吗?”

盛世平笑了笑,说道:“我觉得,一个民族要想振兴,有三样东西缺一不可。”

“哪三样东西?”

“一是国家发展壮大的根本目的,二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共同价值观,三是每一个人努力奋斗追求的希望。”

傅秀波点了点头,请盛世平继续说下去。

“国家有了根本目的,才能把民众团结起来,让所有人朝同一个方向前进。这个目的绝对不能用金钱等物资衡量,不管是推行了三十多年的经济改革,还是正在进行的社会体制改革,都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所要追求的目的。历史上,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西方列强不例外,我们历史上的那些王朝也不例外。我们现在,真正需要的就是一个明确的目的。”

“其次呢?”

“要想达到目的,就得联合所有力量,把民众团结起来,这就需要一个能够得到绝大部分民众认同的价值观。不可否认,三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众变得更加富裕,可是与国家目的一样,社会价值观绝对不能以金钱为准绳。如果仅仅为了牟取更多利益,必然促使所有人为了钱而不择手段,导致道德沦丧、风气败坏。这个价值观,必须建立在超越金钱的个人成就之上,让民众在追求目的的时候获得更大的成就感。经济改革已经打下了物资基础,让我们有能力为更多的人提供必要、而且充足的生活保障,是时候激励民众的个人成就感了。”

“最后呢?”

“人活着,总得有个希望,也许是追求金钱、也许是追求个人成就、也许是追求家庭幸福、也许是追求子女安康、也许是追求社会公平,不管那种,都应该得到尊重与支持,让民众在追求希望的同时,获得成就感,从而认同社会的共同价值观,为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做出贡献。”

“你说得没错,这三样东西,确实缺一不可。”

盛世平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理想状况下,应该从下至上,先让民众获得希望,由民众的个人奋斗推动国家进步,只是我们的情况比较特殊,在拜金主义的影响下,民众丧失了希望,也丧失实现个人价值的理想。我们只能从上至下,先树立一个明确的、不可动摇的国家目的,通过经济、社会与政治改革,摒弃社会上的不良风俗,建立起能够得到大部分人认同的价值观,引导民众追求个人价值,在追求希望的同时推动社会进步,而不是把牟取经济利益变成唯一的人生目标。”

“你说的这些问题我都考虑过,只是实施起来很有难度。”

“不管怎么说,总得迈出第一步,而且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傅秀波笑了笑,说道:“老盛,这么说来,你对我们打赢这场战争很有信心?”

“这不是信心的问题,而是我们必须打赢。”盛世平也笑了笑,说道,“平寇找我谈过之后,我就在想,如果我们输了,会有什么后果。这不是国家的战争,而是民族的战争,我们不但输不起,甚至连旁观的资格都没有。”

“这也是我们不得不参战的原因。”

盛世平点了点头,说道:“元首,我完全能够理解你在做出出兵决策时遇到的困难,只要有挑战,就有希望。我跟平寇谈过,如果有必要,我会拿出全部资产,支持国家打赢这场战争。如果我们输了,我将提前实现人生理想,把赚来的钱全都花掉。如果我们赢了,中华民族至少能够记住像我这样的人。”

“历史肯定会记住你们。”

盛世平笑了笑,说道:“历史是由胜利者编纂的,我们需要的是胜利,而不是胜利者的怜悯。”

“那么,你觉得,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

“借此机会,阐明国家的根本目的,整顿社会风气,让民众看到希望。”

傅秀波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没错,既然站上了舞台,就得表明立场,让所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参与这场战争。”

“这只是开始,远不是结束。”

“那我们就得走好第一步。”

两人都笑了起来,这时候黎平寇急匆匆的赶了回来,后面还跟着陆风烈。

见状,盛世平立即起身告辞。

傅秀波没有挽留,让黎平寇替他送客。

“美军已经在元山登陆。”盛世平刚走,陆风烈就开口说道,“上岸的是第一陆战师,还有三个韩国师跟在后面,总兵力在五万以上。”

“现在?”

“对,刚刚发生的事。”陆风烈坐下后就点上烟,“釜山海峡的事情已经搞清楚了,是我们的潜艇干的,命令由黄峙博通过徐褶涛下达,总共有四艘潜艇参与伏击,已经有两艘潜艇发回战报,取得主要战果的是一艘041型常规潜艇,还有一艘040型常规潜艇伏击了美军驱逐舰。”

“美军有什么反应?”

“除了在元山登陆,没有别的反应。”

傅秀波皱起眉头,神色显得很凝重。

“在元山登陆,就是美军的反应。”陆风烈补充了一句,“按照黄峙博提交的报告,美军在元山登陆后,肯定无法在短期内发起第二场登陆战役,局势不是很紧迫,没有必要修改地面部队的入朝计划。”

“也就是说,美军并不在乎我们派遣潜艇参战。”

“差不多吧,毕竟美国也动用了海军,没有理由反对我们动用海军。”

傅秀波沉思了一阵,说道:“告诉黄峙博,不要浪费大好时机,更不要为已经取得的战果骄傲自满,要再接再厉,给敌人更大的打击。”

“放心吧,只要我们不喊停,他不会收手。”

“地面部队入朝的准备工作必须抓紧,别到最后时刻在国境线上打一场保卫战。”

“这事我亲自安排,帮黄峙博解决后顾之忧。”

傅秀波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美韩联军开辟第二战线,扩大战争规模,志愿军不能无动于衷,得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迎接挑战。

第六十五章 再次见面

第六十五章 再次见面

美韩联军登陆元山是第二次朝鲜战争的重大转折点。

虽然在此之前,黄峙博已经料到美军将在朝鲜东海岸开辟第二战场,加快北上进军的步伐,从侧翼撕开人民军设在北纬三十九度线的战略防线,也及时通报了朝鲜人民军,但是人民军主力集中在平壤附近,元山守军仅有一个步兵师,兵力不到一万,根本不是美军第一陆战师的对手。

战斗打得最艰难的地方不在海上、也不在陆地上,而是在天空中。

随着元山登陆战打响,联军把制空优势区由北纬三十八度推进到北纬三十九度,全力轰炸北纬三十九度以北地区的人民军防空部队,集中力量肃清志愿军建立的防空走廊,重点打击志愿军空军。

登陆作战打响后四个小时内,双方在北纬三十九度线附近打了五场空战。

虽然规模都不大,但是美军的空中优势非常明显,取得了零比二十一的交换比。

惨痛损失让廖文纲不得不把防空走廊收缩到鸭绿江一线,重点拦截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联军战机,避免与美军空优战斗机争夺制空权。

如何迎战F…22A,成为志愿军空军的头号重任。

那两名落在敌后的飞行员显得至关重要。

收到“海蛇”号的战报后,黄峙博让徐褶涛给汪誉涵下达了一条命令:去韩国东海岸把获救的飞行员接回来。

这道命令,让汪誉涵非常恼火,甚至让他有点后悔。

要是没在伏击美军运输船队后及时发出战报,黄峙博就不会知道“海蛇”号已经离开釜山海峡,正在日本海北上前往朝鲜清津港,也就不会发来这道很有可能让“海蛇”号葬身海底的命令。

汪誉涵并不知道,“海蛇”号是第一艘进入日本海的中国潜艇,也是当时唯一到达日本海的中国潜艇。

伏击运输船队后,两艘039型常规潜艇先后被反潜巡逻机击沉,伏击了“哈尔西”号驱逐舰的040型潜艇在避开反潜巡逻机之后,没敢进入釜山海峡,而是转向返回黄海,最终到达朝鲜新义州。

因为韩国海军加强了西海岸地区的反潜巡逻力量,在朝鲜海峡部署重兵,所以牧浩洋他们只能前往韩国东海岸,争取与潜艇会合。

能去接应他们的,只有汪誉涵的“海蛇”号。

此时,牧浩洋他们已经到达江原道的玉溪镇。

马明涛确实有能耐,不但为他们弄到一条橡皮艇,还搞到九套潜水装具。

庞跃龙正在教晏鹰搏怎么使用潜水装具,六名特种兵在附近警戒。

“这是与潜艇的会合地点。”马明涛把卫星定位器交给牧浩洋,上面用醒目的红色标记标出了潜艇的位置,“大概两个小时后,潜艇就将到达。我会在这里等待四个小时,如果潜艇没来,你们还得回来。”

“你不跟我们回去?”

“当然,我不是蛙人。”马明涛笑了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