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我的第三帝国 >

第190章

我的第三帝国-第190章

小说: 我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海军的潜艇命名很复杂,有的级别以河流命名,有的则是以神来命名——和德国海军那种u加数字的简单利落比较起来,就显得有人情味的多。当然如果说起效率来,似乎就比不上uxx来的简单方便。

奥丁号潜艇并不是一艘先进的英国潜艇,事实上这艘潜艇之所以能够摸进波罗的海完全是因为英国海军的侦查任务,而不是有计划的刺杀。

但是奥丁号潜艇的艇长最近正在以德国传奇潜艇艇长,有“战列舰终结者”外号的普利恩为偶像,成天想着靠偷袭一次德**港扬名立万,于是这一次私自做主,跑到了基尔军港附近冒险活动,吓得船员都是一身冷汗。

不过幸运女神还是光顾了奥丁号,让这艘潜艇遇到了疏忽大意的德国海军试航舰队,看着不远处那两艘巨大的德国航空母舰,奥丁号潜艇的艇长下令发射鱼雷。最终在极不情愿的哀叹声中,船员们冒死发射了4枚鱼雷,结果因为训练水平的问题,两枚鱼雷脱靶打向了于目标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方向,只有两枚鱼雷冲向了德国航母。

稀里糊涂的,英国的奥丁号潜艇就击沉了德国海军刚刚下水的5号航母,吓得6号航母带着护航的驱逐舰夺路而逃,奥丁号潜艇则趁乱摆脱了德国反潜驱逐舰的追杀,经过了两天两夜的潜逃,终于逃回了英国的港口。

于是才有了英**港的这一幕。丘吉尔太需要一场胜利了,焦头烂额的英**方太需要一场胜利了,接近崩溃的英国人民也太需要一场胜利了。久旱逢甘露一般,德国那群白痴们就这么给英国人送来了一场绝对值得欢庆的胜利。

“记者都找来了?”丘吉尔很是得意的问身边的心腹海军大臣,海军大臣也因为这场胜利刚刚接到国王的表彰,自然心情不错的点头:“都找来了,首相……美国的一些重要的报纸记者都被请来了。一会儿还会奏乐并且当行办法勋章还有分发奖金。”

“我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丘吉尔背着手,脸上挂着久违了的笑容:“只要英国能够撑住现在的危局,几个月之后美国人就会看穿德国人独霸欧洲对美国人没有好处……到时候我们就能够维持一个体面的结局了。”

“几个月的时间?”海军大臣低头轻声问道:“伊丽莎白女王号正在北上,反击号也已经改装完毕重新下水,我想只要不出问题的话,撑住几个月的时间我们还是能够做到的吧?”

“你还是不明白啊。”丘吉尔叹了一口气说道:“这几个月可不是好撑过去的啊……我们要顶住的并不是英吉利海峡德国人那注定损失惨重的登陆,而是要维持好北大西洋上那至关重要的补给线啊!”

“情报部门送来的消息纠正了一些开战之前我们的错误数据,比如说德国海军的潜艇数量。”海军大臣想了想说道:“粗略估计德国现在应该拥有潜艇至少200艘,保持在北大西洋航线上的数量大约在60艘左右。”

“就是这60艘潜艇,就如同我吃饭时候卡在喉咙里的鱼刺一般,让我痛苦恶心食不下咽!”丘吉尔无奈的说道:“知道么?我们每天都要被击沉好几十艘运输舰、民船、渔船……如果你无法确保航线安全,那么这几个月的时间足够让英国彻底崩溃了。”

“我已经尽力了,这些天我们击沉了2艘德国潜艇,有人提议用大功率探照灯安装在飞机上寻找德国潜艇,有人提议在商船上安装大炮来诱骗德国潜艇上当……这些我们都在尝试。”海军大臣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回答道。

丘吉尔拍了拍海军大臣的肩膀,开口宽慰道:“我知道你们在努力。我们也在努力。我们正在研制新型的计算设备,希望可以破解德国人的军用密码,另外我们正在研究雷达系统,新式的战斗机也在紧锣密鼓的设计当中……我们的底子不比德国人差,那个阿卡多能做到的事情,我丘吉尔一样可以做到!”

这个英国的首相大人现在提起德国的元首阿卡多?鲁道夫就咬牙切齿,他接手现在的英国残局以来,处处都被那个远在柏林的对手压制,这让他非常不爽。不过他这边咬着牙槽准备骂上阿卡多几句的时候,身边的海军大臣就兴奋的打断了他。

只见这名自己的心腹指着海面上高兴的喊道:“看!看!奥丁号潜艇回来了!”

遥远的海面上,的确有一艘潜艇缓慢的驶进了港口,旁边是负责引航的英国驱逐舰,码头上立刻就发出了一阵欢呼的声音,那是来围观的英国水手还有那些终于等到了好消息的英国记者们。

心口的那颗大石终于落地,丘吉尔的脸上也换上了笑容,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上帝戏耍了他太多次,所以不等到最后一刻,他现在都无法相信这个已经到手的胜利。

“这一次应该是万无一失了!”丘吉尔望向海面,吐出了一口浊气感叹道。

潜艇靠岸,搭上了悬梯,一个一个潜艇艇员跳上了码头,掌声响起经久不衰,上一次德国潜艇u47号的待遇,换成了英国的奥丁号,换了一个港口一个码头,又一次上演。

“艇长先生!请问您是否愿意详细介绍您这次出航的每一个细节!”一个女记者挤在人群的最前面,拿着小本子做好了记录的准备。

“请问您击沉的德国海军最大最新的航空母舰,有什么感想?”有一个记者急不可耐的挤出人群,上前开口问道。

“航母是否真的不可战胜?艇长先生您认为潜艇能否成为德国潜艇克星?”一个美国记者也抛出了自己的问题。

码头上热闹非凡,丘吉尔更是在镁光灯的不断闪烁之下,给奥丁号潜艇的艇长颁发了代表着荣誉的精美勋章。

然后丘吉尔阻拦了所有的记者,笑着说道:“各位,想必大家也都看到了,我们的英雄们现在都累坏了!他们需要的是休息,稍后泰晤士报的记者会对英雄们展开专访,到时候提供的采访记录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港口那凄厉的防空警报声就嚎叫了起来。所有记者都慌乱的收拾相机准备跑路,整个码头上的场面立刻变得混乱不堪。

丘吉尔突然有一种想要骂娘的冲动,他很想知道为什么德国的反戈一击总是那么的恰到好处,总是那么的让他欲哭无泪。等他被人搀扶着走到防空洞的洞口之时,他抬起头望向天空,看见了让他沉默半晌的可怕画面。

130架屠夫战略轰炸机和90架do…217中型轰炸机在110架fw…190d战斗机的护航下,如同蝗虫过境一般在遥远的天空上密密麻麻的飞过。明显这些可怕的轰炸机群并不是以这个港口作为目标,所以防空警报也就没有继续拉响。

看方向这个庞大的轰炸机群是飞往伦敦执行轰炸任务的,丘吉尔无奈的站在那里,似乎有话要说,又似乎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他的身边,一名壮着胆子探出脑袋的美国记者,看见了天空中那庞大到从未见过的飞机编队,举起了手中的照相机。

“嘭!”镁光灯闪烁,吓了出神的丘吉尔一跳。原本那军乐团的美妙音乐早就消失不见,原本码头上那热闹的采访和授勋仪式也被一片狼藉取代——好好的一个胜利采访似乎变了味道,现在只剩下遥远天空中传来的引擎嗡嗡声,让每一个人的心头压抑万分。

采访宣传等活动没有继续下去,因为谁都知道此时此刻的伦敦弄不好已经是一片火海了。几个英国记者着急赶回伦敦去见证另一个新闻的诞生,更多的其他记者都已经被铺天盖地越过头顶的德国轰炸机群吓得魂不附体,也没了继续采访的心思。

“回伦敦!”丘吉尔阴沉着脸,对身边的秘书还有随从官员们说道:“这一次我们似乎又有的忙了。”

既然首相要走,一群记者也都跟着离开,留下了奥丁号的艇长,似乎经历了一次没有开始就草草结尾的大起大落。

第二天,伦敦泰晤士报的头版头条是《惨绝人寰的犯罪——德国战争狂人血洗伦敦》。被丘吉尔寄予厚望的击沉德国航母的消息仅仅在第二版的背面粗略的做了一个报道。

而美国本土纽约时报的报道差点让丘吉尔吐血三升,因为这个报纸的头版头条是一张照片,照片是仰视对着天空拍的,里面是密密麻麻布满德国轰炸机的天空,标题很有意思:《英国人究竟能撑多久》。

第398章398倔强的人们

在如同小山的一堆楼房的废墟上,约翰捡起了一个碎裂的相框,抖落了上面的碎玻璃,拣出了相框里面的照片。照片里面是非常幸福的一家三口,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幸福的微笑。

他艰难的抬起头来,看着不远处仍旧在燃烧着的建筑,苦笑了一声把相框丢在脚下。这一家人昨天死在了轰炸之中,他们没有来得及躲进防空洞里,只好藏在这栋建筑的地下室。

一起躲避的还有腿脚不太方便的十几名老人还有一些孩子,现在他们被埋在废墟下面,又被凝固汽油弹点燃的大火炙烤了2小时。约翰知道他们已经死了,而且死的非常难看。

约翰现在穿着军服,成为了一名英国陆军。他现在负责的区域大概是原来的几倍那么大,管理着大约2000名自愿者和4名配枪的士兵。当然他归原来的那名英**官统辖,隶属于后方的防空部队,不用去海滩上准备与德国登陆部队搏杀。

他拿着那张照片,在废墟上步履蹒跚,绕过了一个被半掩埋的铁床,一步一步走到了废墟的最顶端。在那里有两个带着袖标的男人对他点头示意。这让约翰想起了他之前的模样,于是尽力挤出了一丝微笑点头回礼。

昨天的轰炸德国人出动了近200架的飞机,数百吨的炸弹丢在伦敦市区,是约翰从没有见过的规模。之前德国轰炸机也经常光顾伦敦,不过轰炸工业区以及郊区的一些秘密工厂更多一些,在市区内只是丢下一些剩余的炸弹就会离开。

可是昨天的空袭明显是针对伦敦市区的,而且这一次针对明显是某件事情的报复。德国人投下的凝固汽油弹多到让人发指,大部分的建筑物都遭到了严重的损坏。

伦敦的大多数房屋已经都成为了一片废墟,德国人在短短的十天之内就7次光顾伦敦,其中还包括休息的三天时间。伦敦郊区的飓风战斗机生产线到现在还只能以每天1架到2架的速度为英国皇家空军补充损失的战斗机。

“约翰,伤亡人数统计出来了么?”一个年纪轻轻的通信兵骑着一辆摩托停在了废墟下面,从摩托车侧面挂着的口袋里拿出了一本统计用的记录本,一脚支撑着摩托对废墟上的约翰大声的喊道。

“怎么可能统计的出来。”约翰踢了一脚废墟上的碎瓦砾,无奈的大声回答:“下面还埋着45个,如果都算上,711人,或者更多。”

“别太难过,你这个区算是比较少的了,城南部最严重的一个区,一个防空洞的换气系统被德国那种燃烧弹堵住了,听说里面2900多人都死了。”那年轻的通信兵劝说道。

“什么时候分发救济粮,这才是要命的事情啊。”约翰走下废墟,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好不容易才没有摔倒。他连滚带爬的站稳脚跟,然后抬起头来焦急的开口问道:“铺子那边已经三天没有开业了,不少家已经没有吃的东西了。”

“我也不知道啊,听说昨天还有一艘船靠岸,不过听说是从美国那边送来的军火,食物的运输舰什么时候靠岸的,我想想……大约是三天前了。”年轻的军官想了想才开口说道。

约翰也知道三天前有粮食运输船靠岸,而且也知道那些粮食里一半都被送往南部的海岸线防御带去了。毕竟那里有整整上万人等着吃的东西。

约翰叹了一口气,从口袋里摸索出了一个压扁的烟盒,从里面倒出了仅有的两支香烟,都递给了年轻的通信兵:“朋友,你的关系多,帮帮忙,我们家已经没有吃的了,能不能想办法给弄点?”

“我就知道你得这么说。”年轻的通信兵满脸笑容:“既然大家这么熟了,我也不多要了,四百!”

约翰二话不说,就开始翻口袋,好不容易把身上藏得钱都翻了出来:“六百都给你了,多给我一点儿。”

“胃口还真不小。”年轻的通信兵把钱塞进了自己的口袋,然后从摩托车上挂着的口袋里拿出了两口袋面包,还有一些写着德文的人造黄油,然后又翻出了一袋鱼干,拿出了三小包巴掌大的小包装美国面粉:“我只有这么多了,都给你了。”

他指了指那产自德国的人造黄油,很是得意的说道:“德国货,听说连他们的那个阿卡多都吃这个牌子的。走私来的,花了不少价钱呢!从美国运粮食不太及时,间隔太大,一旦被击沉了就十几天缓不过来……从荷兰还有丹麦走私虽然风险高,可是好歹快。”

“德国人里也有卖国的疯子啊。”约翰看了看自己手上的德国人造黄油,上面那拙劣的包装还有那个已经因为多次印刷扭曲的元首脸庞,撇了撇嘴:“真给他们的元首丢人。”

“可不是么?”年轻的通信兵跟着点头:“听说是很有背景的大人物呢。”

约翰沉默了几秒钟,然后又开口问道:“你说,德国人会登陆么?”

“上面的人推测,登陆的可能性高达90%,所以几个适合登陆的地点上,我们不停的在扩充防御兵力。”年轻的通信兵之所以知道这么多,要多亏他有一个比较牛x的家族,他的爷爷听说是一名将军,知道不少军事机密。

“能顶住么?”约翰又问了一句。

年轻的通信兵看了看左右,小声谨慎的回答道:“这我就不知道了,发的宣传手册上说我们一定能把德国人打回老家去,可是究竟会是什么结局,谁也说不好啊。我爷爷私下里说,胜利的可能性不足一半。”

他叹了一口气对约翰说道:“我那爷爷说,半数左右的炮台都是在上一次战争的时候修建的,目前正在加紧改装,不过因为缺乏物资,多数都只能沿用原来的东西。”

“那怎么挡住德国人的攻击?”约翰第一次听说原来自己所在的伦敦如此的危险,所以忍不住开口问道。

“说实话,那些20年前的防御设施已经很坚固了,一些主要地段上也算是准备充分,所以我觉得应该是没什么问题吧?”通信兵想了想说道:“听天由命吧!”

说完这句,他就道了个再见,然后发动了摩托,随着引擎的轰鸣声,在下一个街道的拐角处消失不见。

约翰看着脚边放着的东西,还有通信兵临走的时候送给他的一个麻袋,如果在和平年代,这点东西连现在价钱的一半都不到。苦笑了一声,约翰把麻袋背在了肩膀上,想要抽个空赶回防空洞里,把这些食物送到自己妻子那边。

不过他发现几个衣衫褴褛的志愿者围在他的身边,一个一个面带犹豫,似乎想要开口。

他当然知道这些人想要干什么,所以他没有急着开口,而是等着这些人先说话。在这些志愿者面前,他这个军方的负责人就是那类见多识广手眼通天的厉害人物了,就如同他眼中的通信兵或者靠山一般的长官。

相持了几秒钟,终于有一个男人率先开口了:“长官,这些吃的……能,能不能分给我们一些。”其他的人没有开口,但是脸上的表情清晰的说明,他们在等着答案。

“那要看看你们有多少钱了。”约翰回答:“你们想必也看到了,我也是花钱买来救命的,便宜了我可不干!”

“我这里有300!”那男人非常识趣的捧出了自己的钞票,他不得不拿出更多的钱来,因为家里好几张嘴正在等着他拿吃的东西回去。

“我这里也有300!”另一个人也赶紧掏钱,唯独最后一个志愿者似乎囊中羞涩,在那里急的脸色通红,却拿不出钱来。

“黄油,面粉!”约翰把东西拿了出来,自己留下了面包还有鱼干,以及剩下的一包面粉。熟练的把钱塞进自己的口袋,然后拿着剩下的东西往回走去。按照价值来看,他手里的麻袋还有吃的差不多就是白来的了。

走了一条街,他才发现那个没钱的男人依旧跟着他,脸色通红,却踌躇着不敢开口。约翰也不多说什么,打开口袋,把鱼干丢给了男人:“回去帮我盯着,有什么问题来找我!”

那男人感激的点了点头:“谢谢!我会报答您的。”说完,就抱着那鱼干一路跑回了约翰负责的那片废墟。

约翰来到了街边那个防空洞的入口,走下了那个看上去有点陡的楼梯,那个死于非命的尸体早已不见,可是血迹还有瓦砾依旧在那里证明着曾经发生的故事。

他每一次路过的时候都要看一看那个角落,看一看那滩血迹还有那些落满了灰尘的碎石块。

“亲爱的。”看见自己的妻子还有孩子,约翰的心情也就好了起来,他小跑着过去,抱起了自己的孩子,然后把吃的东西递给自己的妻子:“我弄到一些吃的东西,面粉给玛丽太太。”

玛丽太太就是他们的新邻居,约翰作为靠山的那名军官的妻子。他们一家前天搬来,和约翰一家挤在了一起。如同所有英国人一样,现如今的日子,越来越艰难了。

第399章399中国客人

阿卡多安静的把玩着一个来自遥远中国的青花瓷花瓶,这是中国的蒋委员长送给他的礼物,出自名家之手,虽然算不得古董,却绝对有成为孤品的价值。上面遥相呼应的德文和中文让这个瓶子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却是一位后世颇为值钱的书法家的手迹。

西克特老将军在南京的口碑,比之阿卡多在柏林的声望丝毫不差,原因是这位老将军给中国国防带去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并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操典还有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让中**人强大起来的东西。

那是在武汉还有重庆等地区建立起来的拥有20多个配套生产线的军火工业基地。那是亲自布置战壕掩体,示范每一个机枪阵地如何隐藏如何交叉开火的精确数据。那是把他心目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模样描述给中**人,并且靠一己之力把中**队打造成东方新军。

这个闭上眼睛的老人,中国人不得不爱戴如至亲。有了这个至亲和阿卡多当年发展德国国防军时有意无意贴补给中国的军火还有生产设施。中国在被日本人攻入上海,攻陷了南京之后,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这个“欧洲的朋友”。

于是携带着蒋委员长亲笔手书的中华民国特使,现在就这么局促的站在了德国元首阿卡多?鲁道夫的面前。既送国礼又谈人情,自然是有求于人了。

那特使说完了两国源远流长的革命情谊,又歌颂了一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