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之间,日本舰队混乱不堪。
首先投入战斗的,只有位于“赤城”号西南方向上的巡洋舰“熊野”号,以及驱逐舰“白根”号、“臻名”号与“雾岛”号;位于“加贺”号东北方向上的巡洋舰“利根”号,以及驱逐舰“金刚”号、“爱”号与“鸟海”号受正在起飞的战斗机影响,未能立即参加防空作战;位于最外围的6艘反潜护卫舰只配备了射程不到60公里的点防空系统,无法立即参加战斗。
仅有一半的舰队防空能力,更不可能拦截所有反舰导弹!
无论如何,护航战舰还是尽职尽责。
用5秒拦截准备后,“熊野”号率先发射射程高达250公里的区域防空导弹,随后3艘驱逐舰也陆续发射区域防空导弹。
与当初韩国舰队的遭遇一样,导弹刚刚升空,日本战舰上的雷达就失去了作用。
虽然日本海军吸取了韩国海军的教训,为重要的电子设备增添了电磁防护屏障,能够有效保护电子设备,但是在受到电磁导弹压制的时候,雷达必须关机,无法正常工作。雷达失灵后,日本战舰用光电设备跟踪来袭导弹,只是最先发射的防空导弹成了无头苍蝇,因为防空导弹没有电磁屏蔽装置,导弹上的
电子设备被高强度电磁冲击波烧毁,成了“无制导火箭”。
直到最后20秒,电磁干扰才结束。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发动攻击的反舰导弹也要使用电子设备搜寻目标,如果继续进行电磁干扰,C…609的下场与日本舰队的防空导弹一样。
护航的日本战舰继续发射防空导弹,进行最后的“硬拦截”。
直到C…609突破外围防空网,距离日本舰队不到20公里时,日本战舰才突然停止发
射导弹,同时关闭所有电子设备。
中国导弹有“撒手锏”,日本战舰也有“金钟罩”!
√
 ̄炫〃√
 ̄书〃√
 ̄网〃√
 ̄小〃√
 ̄说〃√
 ̄下〃√
 ̄载〃√
 ̄网〃√
第96章 断臂自救
战争技术化催生出各种各样的技术性武器,技术性武器又反过来推进战争技术化。电子设备大规模应用使战争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战争电子化催生了专门对付电子设备的电磁武器。
21世纪初,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纷纷着手研制“电磁炸弹”。最初的电磁炸弹通过将炸药爆炸释放的巨大能量转化成高强度电磁波,达到破坏电子设备的目的。因为性能有限、作用时间较短等因素,所以最初的几种电磁炸弹没能在战争中得到大规模应用,只在阿富汗战场上进行了几次实战试验,确定了电磁炸弹对电子设备的毁灭性破坏能力。
直到催化金属出现,电磁炸弹才得到快速发展。
催化金属最用来制造复合蓄电池的电力储备单元、超导电动机的超导线圈与可控聚变反应堆的磁约束体。催化金属氢的用途非常广泛,比如可以用制造高能炸药、高能火箭推进剂、强制冷剂等等。因为催化金属氢的价格过于昂贵(1克纯催化金属的市场售价超过1000元),使用条件复杂(复合蓄电池中,催化金属氢所占比重不超过千分之一,大部分都是用来使氢保持金属状态的催化剂与合金电极),所以催化金属氢一直没有得到大范围推广应用,主要还是用来制造复合蓄电池、超导电动机与可控聚变核电站。
第四次印巴战争后,共和着手开发催化金属氢的军事应用。
最容易被人想到的,肯定是利用催化金属氢制造炸弹。催化金属形态转变(既氢元素由金属态转变为气态)时能够释放出50倍于TNT的爆炸威力,如果混合强氧化剂,爆炸威力还能成倍提高。关键问题是,催化金属的价格过于昂贵,工业生产成本是TNT的上千倍,无法取代普通炸药。
最不容易被人想到的是用来造“电磁炸弹”的放电元件。
用催化金属氢制造的“炸弹”与复合蓄电池有很多相似形。复合蓄电池是在达到所需电压的情况下将“微型电池单元”串联,达到持久输出电能的目的。“电磁炸弹”则是在达到持续工作时间的情况下将“微型电池单元”并联,达到提高瞬间输出功率的目的。也就是说,利用催化金属的强大放电能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将电能转变为电磁能,产生高强度电磁波。
原理并不复杂。制造起来也简单。
共和国海军在半岛战争期间。首在战争中使用“电磁炸弹”对韩国舰队给予了毁灭性地打击。这一战例启发了很多人。包括美国与日本在内。都在半岛战争之后开始研制基于复合蓄电池地“电磁炸弹”。
“电磁炸弹”虽然厉害。却不是无法抵抗。最简单地办法就是为电子设备安装“电磁屏蔽装置”。最简单地“电磁屏蔽装置”就是密封金属罩。利用金属地电磁屏蔽性挡住外界地电磁波。
“电磁炸弹”不但能够用于进攻,还能用于防御。
随着技术进步。即便是所谓地“非制导弹药”也有大量电子部件。以陆军炮兵常用地155毫米炮弹来说。为了增强炮弹地杀伤力,部分炮弹都使用了空炸电子引信或者延迟时间电子引信。
电磁波无孔不入,遭遇“电磁炸弹”袭击的时候,电子设备必须与外界隔绝。换句话说,电子设备要想正常工作得撤掉电磁屏蔽,重新与外界联系。绝大部分武器装备都有电子设备,也就会受到“电磁炸弹”的威胁。
防御的方式很简单,在屏蔽好自身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引爆“电磁炸弹”。
C…609反舰导弹攻击日本舰队时,均预先设置了攻击指令。携带电磁干扰弹头的导弹引爆时,其他导弹都按照预设指令飞行,不能也需要做任何机动。电磁干扰结束之后他导弹才启动引导寻的装置,搜寻海面上的日本战舰。此时,C…609反舰导弹已经取消了对自身电子设备的电磁屏蔽,无法抵抗电磁攻击。
日本舰队的防御方式很简单,直接在舰队内引爆“电磁炸弹”。
结果可想而知,不但所有C…609反舰导弹都“应声”坠海,连正在远处徘徊的几架舰载直升机、以及几架刚刚从航母上起飞还未来得及离开的舰载战斗机都成了牺牲品,纷纷在电磁打击下坠入大海。
非常惨烈!
引爆“电磁炸弹”的不是“赤城”号航母,而是位于“赤城”号西南方向上的“熊野”号巡洋舰。虽然通过战术协调系统,“熊野”号引爆“电磁炸弹”之前,附近所有战舰都自动启动了电磁屏蔽装置,保存了大部分电子设备,但是“电磁炸弹”不是万能的,还有很大的“负作用”,比如所有暴露在外的电子天线都逃脱不了打击。
别的不说,方圆30公里范围内,所有战舰上的相控阵雷达都完蛋了!
相控阵雷达的天线不同于普通雷达天线,很难完全进行“电磁屏蔽”。“电磁炸弹”在这么近的距离内引爆,由微型电子元件构成的相控阵雷达天线肯定会被烧毁。
当然,就算“熊野”号不引爆“电磁炸弹”,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C…609反舰导弹发动攻击时,部分战舰上的相控阵雷达已经受到影响,性能大大降低(有源相控阵雷达在部分辐射单元失效之后,仍然能够工作,只是性能将有所降低)。如果无法拦截来袭的反舰导弹,日本舰队将全军覆没。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短短几秒后,电磁干扰结束,各艘战舰上的电子设备重新启动。南源本立即达了检修命令,确认各艘战舰的受损情况。
丝毫不容乐观,2艘航母、2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的防空雷达(均为相控阵雷达)全部被毁,2艘护卫舰上的远程搜索雷达(也是相控阵雷达)也被摧毁,只有离得最远的护卫舰上的雷达勉强能够继续工作。
让南源本感到庆幸的,战舰的指挥控制系统都得到了保护,没有多大损失。
最幸运的是,“电磁炸弹”的作范围非常有限,即便安装在战舰上的“大型电磁炸弹”也只能对方圆30公里范围内的电子设备构成毁灭性打击,而配备在导弹上的“小型电磁炸弹”的毁灭性打击范围不会超过10公里。大部分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斗机早就飞远了,大部分执行舰队反潜任务的直升机都在30公里外徘徊,执行早期预警的舰载预警直升机也在50公里外巡逻。
现在的问题是,舰队已经失去了防御能力!
所有防空战舰上的相控阵雷达被毁,意味着剩下的防空导弹全都成了摆设。护卫舰上的远程探测雷达不具备引导导弹的能力,也就无法通过交叉引导的方式指引导弹攻击来犯目标。现在,包括2艘航母在内,所有战舰上都只有得到电磁屏蔽保护的末段拦截系统还能正常工作。
用末段拦截系统防空?简直就是等死!别说C…609这样的高超音速重型反舰导弹,就算是最普通的反舰导弹,只要来次饱和攻击,日本舰队就得全军覆没!
当然,南源本手里还有3枚“电磁炸弹”,还能抵抗3次攻击。可以说,重新掌握指挥权之后,南源本的心情非常复杂。
“熊野”号的“擅自行动”拯救了舰队,也将舰队推到了毁灭边缘。中国舰队的侦察机一直在附近徘徊,肯定看到了C…609导弹集体“跳海”的场景。就算侦察机没有看到,正在远处巡逻的远程海上巡逻机也会发现日本舰队“安然无恙”,从而断定日本舰队使用了“电磁炸弹”。
如果南源本是中国舰队指挥官,将连续发动数轮攻击,直到歼灭日本舰队为止。也就是说,除非能够在反击中重创中国舰队,不然“熊野”号的举动只是让日本舰队获得了“芶延残喘”的机会。
南源本已经压上了所有本钱,留在航母上的战斗机都在电磁袭击下被毁!只是,南源本的希望很快变成了绝望。
随着鱼雷袭击警报响起,日本舰队再次遇到了致命挑战。
原先还在紧急检修的各艘战舰迅速散开,规避来袭鱼雷。在舰队防空作战时飞走的反潜直升机肯定无法立即返回,最快也要在10分钟之后才能到达舰队上空。
危险还不仅仅如此!“赤城”号发现了第一批来袭鱼雷之后不到2分钟,第二批鱼雷从另外一个方向上射了过来。也是说,至少有2艘潜艇攻击了日本舰队!
航母开始全速规避,不停的释放用来干扰鱼雷的深水炸弹与鱼雷诱饵。
在第二批鱼雷出现后大约1分钟,分成4批的30多枚导弹从日本舰队东北方向上大约30公里处跃出海面,以极快的速度飞向2艘日本航母。
还有4艘潜艇!
30多枚导弹帖着海面飞行,而在海面下,还有近10条鱼雷以超过70节的速度射来!
足足6艘潜艇!
遭到6艘潜艇伏击,南源本彻底绝望了!
第97章 一物降一物
海面下,“江豚”号指挥中心内,刘海峰面无表情的看着战术屏幕。
“艇长,鱼雷进入自导距离。”
“自导模式,切断导线。”刘海峰看了眼手表,对军械长说道,“重新装填鱼雷,动作快一点!”
“重新装填鱼雷,动作快!”
鱼雷舱内的官兵立即行动起来。因为鱼雷的导线连接在位于发射管尾部的导线与信号转接盘上,所以要想再次装填鱼雷,必须切断已发射鱼雷的导线。
指挥中心内,刘峰看了眼站在旁边的搭档。
张雪峰冷冷一笑,说道:“放心吧,狗日的能对付导弹,对付不了鱼雷。”
刘海峰也笑,他并不担心鱼雷受到干扰。
听到日本战舰发射防空导弹的声响,刘海峰断定日本舰队遭到攻击。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他非常震惊,因为西南方向上不断传来大型物体落水声,而且是以极高速度撞击在海面上发出的声响。虽然潜艇的计算机没能分析出声响的性质,但是刘海峰与张雪峰都知道,那是只有反舰导弹才同时符合“大型物体”与“高速飞行”两个条件。
日本舰队有能力同时落数百枚反舰导弹吗?
刘海峰不相信。张雪峰也不相信。
两人没有惊讶多久,同时想到了一种可能。即日本舰队使用了“电磁炸弹”。
只有“电磁炸弹”制造地强电磁波才能同时烧毁多枚反舰导弹地电子元件。使其失控坠海。
万幸地是。“电磁炸弹”对海面下地潜艇没有任何威胁。
海水就是最好地电磁屏蔽装置。除了超长波与甚长波能够穿透海水之外(而且也只能穿透大约200米)。其他电磁波都无法穿透海水。也就无法威胁到海面下地潜艇。“电磁炸弹”主要对付小型电子设备。所以释放地电磁波以短波与超短波为主。因为超长波与甚长波地频率非常低。所以能量很低。对电子设备地威胁不是很大。
海面上安静下来之后,刘海峰立即下达了攻击命令。
第一批6条鱼雷,采用“1+1”联合线导方式(既火控计算机同时向2条鱼雷下达相同的攻击指令,在只有3条火控通道的情况下控制6鱼雷),4条攻击距离稍近的“赤城”号,2条攻击距离稍远的“加贺”号。
因为“赤城”号在独岛战争后进行了全面现代化改进,音特征与“加贺”号有很大差别,所以“江豚”号能够轻而易举的判断出2艘航母。
用4条鱼雷对付“赤城”号,确实有点“抬举”了。
独岛战争期间,“赤城”号只挨了1条鱼雷,就差点葬身大海。虽然经过现代化改进之后“赤城”号的性能大有提到,连舰载机的出动效率都比“加贺”号高一些,但是其生存能力仍然非常有限,主要是航母的生存能力由其基础设计确定,除非重新建造,不然任何改进都很难对航的基础结构产生影响。“加贺”号没有进行类似的改进,一是日本拿不出更多的资金,二是“赤城”号的改进并不成功。
4条重型鱼雷,绝对能够干掉“赤城”号。
只是,刘海峰还不满足。
作为共和国海军最心狠手辣的艇长,刘海峰在面对如此“诱人”的目标时,怎么会在乎几条鱼雷呢?即便重型鱼雷造价不菲,1条鱼雷顶得上200个家庭1年的收入,但与价值数百亿元的航母相比也算不了什么。
为了确保击沉“赤城”号与“加贺”号,发射第一批鱼雷前,刘海峰就做出了两次攻击的决定。
“艇长,鱼雷装填完毕。”
“自导全速攻击模式,1、3、5号鱼雷尾流制导,攻击‘赤城’号、2、4、6号鱼雷声制导,攻击‘加贺’号。”刘海峰长吸口气,说道,“输入火控数据,鱼雷发射管注水,打开前盖,准备好就发射。”
“输入火控数据。”
“鱼雷发射管注水。”
“火控数据输入完毕。”
“注水完毕。”
“前盖打开。”
张雪峰看了眼搭档,朝军械长点了点头,说道:“发射鱼雷!”
“发射鱼雷!”
随着军械长下达攻击命令,6条鱼雷以2秒间隔依次射出鱼雷发射管。“齐射”鱼雷的时候,为了保证潜艇的横向平衡,需要交错发射两舷的鱼雷,即首先发射位于左舷的1号发射管内的鱼雷、再发射位于右舷的2号鱼雷发射管内的鱼雷,然后是3号、……直到发射完所有鱼雷。
“重新装填鱼雷!”
“重新装填鱼雷。”军械长想都没想,就下达了命令。
张雪峰皱了皱眉头,朝刘海峰看了过去。
“确定最近三艘护航战舰的位置,准备好火控参数。”刘海峰朝声纳长看了眼,才对搭档说道,“狗日的航母肯定完蛋了,看样子,我们还有机会扩大战果。”
“艇长,鱼雷!”
刘海峰与张雪峰同时一惊,朝声纳长看了过去。
“不是反潜鱼雷,是重型鱼雷,东北方向,正在射向‘赤城’号与‘加贺’号!”
两人又是一惊,猛然意识到附近还有共和国海军的潜艇。
“肯定是杜兴华,只有他的判断才有如此准确。”
“妈的,这下要闹麻烦了。”
刘海峰冷冷一笑,说道:“暂时别管那么多,尽快锁定护航战舰!”
张雪峰也不迟疑,亲自操作火力控制面板,为鱼雷准备火控数据。
此时,远在20多公里外,“刺豚”号的声长也听到了“江豚”号所发射鱼雷发出的巨大声响。
因为“江豚”号的第一批雷都采用了低速自航出管的攻击方式,所以发出的噪音非常低,没有传多远,也没有被“刺豚”号发现。杜兴华也采取了同样的战术,所以直到“刺豚”号发射第二批鱼雷,才被“江豚”号发现。
也是说,2艘潜艇向2艘日本航母发射了总共24条重型鱼雷!
因为“刺豚”号距离“加贺”号更近,杜兴华分配攻击力量时,优先“照顾”了“加贺”号,而不是重点对付“赤城”号,所以2艘航母分别遭到了12条鱼雷攻击。
别说排水量只有4万多吨的中型航母,就算是美国的超级航母也得完蛋!
12条鱼雷,足以把任何1艘战舰送入“龙宫”。
“老杜,鱼雷装填完毕。”
朝搭档荣康健看了一眼,杜兴华点了点头,说道:“输入火控数据,准备发射鱼雷。”
虽然不是刘海峰那种心狠手辣的角色,但是杜兴华从来不会错过唾手可得的机会。干掉2艘航母只是个开始,如果能够收拾掉整支日本舰队,那才是真正的辉煌战绩。
共和国海军最优秀的2位潜艇艇长不约而同的在攻击航母之后选择攻击日本舰队里的护航战舰,原因无二:日本舰队里的反潜直升机还在50公里之外,一时之间赶不回来,而担任内层反潜任务的护卫舰也在30多公里之外,无法用射程只有20公里的舰载反潜鱼雷威胁到潜艇。面对缺乏基本反潜手段的航母、巡洋舰与驱逐舰,2艘潜艇如入无人之境!
当然,“聚餐”可不是2艘潜艇的事情。
“江豚”号与“刺豚”号大开杀戒的时候,“剑鱼”号、“海豚”号、“白鳍豚”号与“鲸豚”号也已到达战场,只是未能渗透日本舰队的内层反潜网,距离航母稍微远一点,只能隔着几十公里发动攻击。
4艘潜艇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首先使用反舰导弹,然后再发射重型反舰鱼雷。
30多枚导弹,全部飞向了“加贺”号航母。
在只有末段拦截系统的情况下,“加贺”号上的3套套防御系统根本不可能拦截30多枚反舰导弹。情急之下,“加贺”号的舰长下达了使用“电磁炸弹”的命令。
导弹威胁解除了,但是海面下的鱼雷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数米厚的海水,足以阻挡所有短波与超短波电磁信号!
“加贺”号的这一举动再次引发灾难。
正在飞往舰队东北方向上的12架反潜直升机来不及离开“电磁炸弹”的攻击范围,纷纷在电磁波的冲击下坠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