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第5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直接吩咐就行了。再说了,我才来几天,对这边的情况不太了解,也商量不出个什么名堂来。”
“这样的话,我就不客气了。”裴承毅也笑了笑,说道,“潜艇已经出港了?”
“出发了,只是没有我的吩咐,三艘潜艇绝对不会参加战斗。”
裴承毅沉思了一阵,说道:“你如何下达作战命令?”
“这个完全可以放心,军情局替我建立了一条保密线路,还安排了专门的人员,所有命令都要发回潜艇司令部,再下达给作战潜艇。”
裴承毅点了点头,说道:“在你看来,如果我们作壁上观,会有什么结果?”
“坐山观虎斗?”华剑锋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别的不好说,就拿潜艇战来说,如果没有我们的支持,阿根廷海军的那几艘潜艇恐怕很难在南大西洋上取胜,肯定会成为英国潜艇的猎杀对象。”
裴承毅端起茶杯,没有急着开口。
“你也知道,阿根廷海军有两级十六艘潜艇,只有八艘‘旗鱼3300’型比较先进,另外八艘都已落后。根据已经掌握的情报,八艘3300中,只有四艘出海,另外四艘还在潜艇基地内,最快只能在五月初赶赴战场。用四艘潜艇封锁马岛,并且干掉潜伏在附近的英国潜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不然阿根廷海军也不会向我们求助。更重要的是,英国海军的潜艇更加先进。”华剑锋点上香烟,说道,“根据我掌握的情报,英国海军的十二艘潜艇中,六艘‘机敏’级不足为虑,只有六艘‘快速’级,特别是按照新标准建造的第二批次的四艘才值得顾虑。非常重要的是,军情局已经证实,四艘‘快速Ⅱ’级均已出港,而且很可能全部南下。因为局势已经紧张了几个月,所以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英国海军最先进的四艘潜艇均已到达马岛海域。”
裴承毅微微点了占头,见到华剑锋意犹未尽的样子,也就继续保持沉默。
“四艘世界上最先进的混合动力攻击潜艇绝对不容小觑。”华剑锋抽了几口烟,接着说道,“要知道,当年英国海军只用一艘潜艇就让阿根廷海军成了缩头乌龟。毋庸置疑,如果英国海军能够重树辉煌,就算阿根廷海军没有第二艘‘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也有很多高价值目标。别的不说,只要能够在前往马岛的航线上击沉几艘大型运输船,就能有效阻止阿根廷利用战争初期的时间优势。以我的了解,阿根廷海军对此了若指掌,非常清楚制海权的重要性。问题是,如果没有我们提供的帮助,阿根廷海军很难取胜。”
“如你所说,阿根廷海军已经认识到我们的三艘潜艇的重要价值了?”
华剑锋瘪了瘪嗜,苦笑着说道:“果真如此的话,你也不会在阿根廷浪费这么多宝贵时间了。”
裴承毅愣了一下,随即苦笑了起来。
“裴将军,有些话,我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
“有什么就说吧,这里又没外人。”
华剑锋点了点头,说道:“虽然我才来几天,不是很清楚阿根廷当局的态度,但是在我看来,既然阿根廷当局把我们当成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外人,我们也没有必要像捍卫祖国一样为阿根廷卖命。当然,你的处境与我不同,毕竟我不是顾问,没有拿阿根廷的钱,也就不用为阿根廷卖命。只是在我看来,不管是合作还是雇佣,总得表现出诚意吧,连诚意都没有,还有什么意义呢?”
裴承毅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不管怎么说,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华剑锋也笑着摇了摇头,灭掉了手上的香烟。
“虽然方式方法千变万化,但是我们必须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需要做什么。”裴承毅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如果你不前来,我也会去找你。”
“找我?”
裴承毅点了点头,说道:“就如你开始说的一样,我们没有必要替阿根廷卖命,但是作为阿根廷的军事顾问,我必须为阿根廷的利益着想。战争爆发在即,阿根廷军方却被急剧膨胀的实力搞得忘乎所以,如果我的判断没有错,突击部队能够顺利攻占阿根廷港机场,甚至能够夺取港口,依靠动员的民航力量,阿军能够为突击部队提供必须的作战物资。但是要想歼灭岛上的所有英军,仅靠突击部队还不行,必须投入更多的作战力量,特别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装甲部队。也就是说,能否及时打通海上航线,将决定马岛的最终归属。与你的分析一样,我也认为阿军不具备这个实力。”
“你是说,我们应该……”
“采取‘秘密行动’,不是什么都不做,也不是什么都做,而是不要参与战斗。”
华剑锋微微皱了下眉头,随即明白了裴承毅的意思。作为潜艇部队出身的将领,华剑锋非常清楚“秘密行动”的含义,也非常清楚在特殊情况下,如何才能使用特殊手段达到最终目的。
“具体该怎么做,我会及时联系你。”
“没问题,我随时听候调遣。”
见到华剑锋是个一点就通的人,裴承毅没再多说。
不吃点苦头,那帮贵族气十足的阿军将领还真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第44章 第一枪
任何时候,传闻就是传闻,永远不是事实。
与传闻截然相反的是,第二次英阿马岛冲突的第一枪与共和国没有任何关系,至少与共和国的安排截然不同。
在所有人看来,第二次马岛战争是王元庆离任前的“杰作”。
这场开启一个崭新时代的战争到底与王元庆有没有关系,数十年后,在销量突破5000万册的《秘密战线》中有详细描述。在这本由共和国最知名的传记作家根据刘晓宾的口述书写的李存勋个人传记中,用了大约5万字介绍军情局的传奇局长在马岛战争前后发挥的重大作用。虽然在出版前的数度审核中,该书的内容几经删减,很多涉及国家机密的敏感内容都被删除了,但是仍然能够从这5万字中了解到包括国家元首在内的共和国高层在第二次马岛战争中发挥的作用。
王元庆到底是不是第二次马岛战争的始作俑者?
这既是最基本的问题,又是最受争议的问题。
根据刘晓宾的回忆,除了让李存勋全权处理涉及到阿根廷的事务之外,王元庆没有直接下达过与第二次马岛冲突有关的命令。非常可惜的是,刘晓宾不知道王元庆到底给李存勋下达了什么命令,也就无法知道王元庆发挥了多大作用。只有一点可以肯定,第二次马岛战争爆发前后,王元庆的精力全都放在政权交接与政治改革上,从来没有过问过与马岛争端有关的事情。
也就是说,没有证据证明王元庆发挥过影响力。
当然,没有证据,并不表明王元庆并不重要。
虽然自从纪佑国时代开始,军情局就拥有超乎想像的影响力,潘云生、李存勋与后来的刘晓宾都是权倾一时的大人物,甚至可以说,在共和国权力体系内,军情局长的地位仅次于国家元首,但是军情局长的忠诚性不容质疑,不管是开创军情局时代的潘云生、还是将军情局推上巅峰的李存勋、以及将军情局带入正途的刘晓宾,除了执行元首命令之外,从来都没在重大问题上擅自做出决策。正是如此,军情局才能得到数任元首的高度重视,成为共和国、乃至全世界最为强大的情报机构。
由此可见,不管李存勋做了什么,体现的都是王元庆的意志。
正是如此,才让所有人相信,第二次马岛战争是王元庆为其政治生涯画上的一个完美句号。
第二次马岛战争真是按照王元庆的安排打响的吗?
虽然刘晓宾没有在《秘密战线》中给出答案,但是作为当事人的裴承毅有绝对的理由相信,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没有按照王元庆的意思进行。
从局势发展可以看出,王元庆不想让战争在上半年爆发。从共和国的利益出发,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对王元庆来说,2037年上半年最重要的事情是完成政权交接,并且将政治改革推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别说两件事情一起做,其中任何一件事情都能耗光王元庆的精力,让他无暇他顾,不然也不会把马岛问题丢给李存勋。
按照裴承毅的理解,王元庆确实想利用马岛争端。设想一下,如果争端在上半年激化,双方开始积极备战,因为英国在西方世界的特殊地位,所以盯着共和国国内问题不放的美国、以及某些强国肯定会把目光转向南大西洋;以王元庆的能耐,肯定能在上半年搞定与政权交接有关的事情,因为王元庆的个人威望不会随同政权更迭而立即消失,怎么也能保持数个月,所以在这几个月内,王元庆能够利用个人影响力推动政治改革,从而将两件同样重要的事情错开,既降低了引发政治动荡的风险,又提高了成功的几率。
人无完人,王元庆也不例外。
按照裴承毅的估计,参加伦敦首脑峰会期间,与阿根廷总统塞隆单独会晤后,王元庆就意识到他之前的安排过于理想化,局势不可能按照他的预料发展。万幸的是,对于已经执政10年的王元庆来说,这种意料之外的事情并不罕见,他早就学会了用随机应变应对预料之外。
最大的变数不是阿根廷,也不是美国,而是英国。
不得不说,王元庆对这个欧洲老牌帝国的了解还不够彻底。按照裴承毅的估计,王元庆在最初的时候并不认为英国是个挑战,而是把英国当成了美国的附庸,而且是没有多少头脑的附庸。导致这一错误判断的原因很有可能与全面核裁军有关,英国在全面核裁军中采取了跟随美国的政策,并没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政策。不管怎么说,因为低估了英国的主动性,所以王元庆对马岛局势的判断出现了偏差。从后来发生的事情也能看出,英国积极备战对激化马岛争端的影响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回到国内,委任李存勋全权负责涉及到马岛冲突的事情,积极推动对阿军售,都可看成是王元庆针对新情况做出的调整。
直到这个时候,王元庆才找到了正确的解决办法。
并不复杂,简单说就四个字:将计就计。
如果裴承毅的分析没有错,那么王元庆不但是第二次马岛战争的始作俑者,还是世界新格局的开创者。
只不过,落实到具体事务上,很多因素仍然不受控制。
别的不说,开战时间就超出了王元庆等人的预料。
用裴承毅的话来讲,虽然针对新的局势做出了调整,但是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共和国的利益,最好将第二次马鸟战争的爆发时间控制在4月30日左右,因为要到这个时候,共和国的“宪法修正案”才将进入最为关键的全民表决阶段。
结果,战争在4月20日就爆发了。
战争在怎么时候爆发,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有直接影响。对闵瑞麟来说,在20日登上马岛与在30日登上马岛就没有多大区别。
在474名突击队员中,闵瑞麟是唯一一个“非志愿”者。
按照最初的计划,将由华安公司根据与阿根廷军方签署的合同,从共和国退役军人中招募雇佣兵,再将他们派往阿根廷。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刘晓宾觉得这么做不太稳妥,毕竟现在的退役军人已经不是康晓霆那个时代的退役军人了,思想观念差别很大,一支400多人的雇佣军失去控制,后果接难以想像。针对这一情况,刘晓宾当机立断,找到即将与项铤辉一同退役的卢诚闻少将,要他派一名总参特种部队的高级军官以退役军人身份去华安公司应聘,条件并不苛刻,要与华安公司高层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而且能够轻而易举的击败其他几百名雇佣兵,成为这支武装力量的领头羊。卢诚闻没把这当成回事,按照刘晓宾的要求把手下的官兵梳理了一番,最终找到了闵瑞麟。
对于已经混到上校军衔,眼看着就能咸为准将的闵瑞麟来说,去阿根廷肯定是苦差。
为了让闵瑞麟全身心的投入新的工作,卢诚闻做出保证,即完成这次任务之后,他将亲自替闵瑞麟申请晋升嘉奖。虽然卢诚闻的保证有很大的水分,因为等闵瑞麟从阿根廷回来的时候,他还在不在军队里都是个问题,但是刘晓宾的保证就靠谱得多。按照刘晓宾的说法,只要闵瑞麟做好了这件事情,就算在总参特种部队得不到晋升,也可以通过挂靠军情局当上将军。因为刘晓宾不但是现任军情局的准将福局长,还是铁定的下任少将局长,所以他的保证更有价值。
只不过对闵瑞麟来说,谁的保证都差不多。
战胜那些普通部队的退役军人不存在任何问题,从加入“华安军团”的那天起,闵瑞麟就成了军团的老大。前往昆仑鸟(位于湄公河出海口南面,越南最大的外岛)进行适应性训练的时候,闵瑞麟没费多大力气,就用拳头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让几百名不会过问和顾虑组织纪律,完全靠实力说话的雇佣兵俯首贴耳。
到达阿根廷之后,闵瑞麟就没有胡思乱想了。作为职业军人,他心里非常清楚,不管对上面的安排是否满意,只有活着回去,才有资格抱怨。
数日之内,闵瑞麟不但调整好了状态,还让对他惟命是从的几百名雇佣兵进入了状态。
4月19日夜间,474名突击队员到达里奥加耶戈斯军事基地。【。③ūωω。】
从这个时候开始,“华安军团”的指挥权交到了阿根廷陆军的手里。按照合同,除非阿根廷陆军没有能力为“华安军团”提供必要的作战物资,导致军团无法完成作战任务,不然在歼灭马岛驻军之前,“华安军团”将听从阿根廷陆军的指挥。
按照阿根廷陆军派来的指挥官下达的命令,474名雇佣兵换上了阿军的野战迷彩服,拿起了阿军的单兵武器,每人还领到了一份拉丁语发音对照表。整理个人装备的时候,阿军军官禁止携带个人物品,而按照共和国陆军的规定,只要不影响作战行动、以及不对个人与他人构成威胁,官兵可以携带少量个人物品,引发了争执,如果不是军情局的协调人员及时赶到,恐怕争执将演变成武斗。
登机出发的时候,闵瑞麟的情绪还未平静下来。
与那些主要来自空降部队的退役军人一样,闵瑞麟压根没有想过交出个人物品。
要知道,在总参特种部队,别说个人物品,战士甚至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主战武器,根本不用过分顾虑军队的规矩。
其他人的心情也差不多,大家多对阿根廷军方的无理要求感到不满。
当然,这种不满随着机群到达马岛上空而迅速消散了。
按照阿根廷三军总参谋部制订的作战计划,“华安军团”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在夜间以最快的速度夺取阿根廷港机场,清理出一条能够让支线运输机降落的跑道,然后坚守到增援部队到达。如果有足够把握守住机场,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分出部分兵力攻打港区,能在增援部队到达前占领港区自然再好不过了。
因为根据军情局提供的情报,守卫阿根廷港机场的英军不会超过1个营,所以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只要能够充分发挥突然袭击与突击部队单兵素质的优势,就能比较轻松的完成作战任务。至于要不要完成次要任务,就得由前线指挥官,也就是被400多名战士推选为军团总指挥的闵瑞麟决定。
只不过,突击阿根廷港机场的行动并不轻松。
别的不说,阿根廷港位于索莱达岛,也就是东福克兰岛。从后面这个名字可知,阿根廷港距离阿根廷本土比较远,运送突击部队的机群要么经过大马尔维纳岛、也就是西福克兰岛,再穿越大半个东福克兰岛捋突击部队送到目的地,要么选择一条比较曲折的航线,绕过有英军驻防的西福克兰岛,从海面上空进入阿根廷港。毋庸置疑,制订作战计划时,阿军总参谋部就否决了前者,选择了后者。问题是,这些从国际市场上租来的QZ…25B的性能非常有限,在运载20名全副武装突击队员的情况下,最大作战半径仅有550公里,如果遇到恶劣天气,作战半径还将大大缩水,而从里奥加耶戈斯军事基地到阿根廷港的直线距离为800公里,也就是说,就算不考虑天气的影响,每架QZ…25B只运送12名突击队员,也无法在到达阿根廷港之后返回里奥加耶戈斯基地。针对这一问题,阿根廷军方采用了一个非常极端的办法,那就是让QZ…25B机群做“单程飞行”。虽然按照阿根廷军方的计划,机群到达阿根廷港之后,将就地获取燃油。但是对执行突击任务的月瑞麟等人来说,要在至关重要的时候替机群寻找燃油,简直是天方夜谭。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出发前,闰瑞麟专门询问了充当联络员的军情局特工。按照军情局的意思,突击部队到达马岛后,首先确保夺取阿根廷港机场,至于要不要夺取港口,以及是否让运输机群及时返回阿根廷,都是次要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有了军情局的默许,闰瑞麟就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了。
4月20日,凌晨1点15分,运载着闵瑞麟等48名突击手的4架QZ…25B从东北方向上以最低的极限飞行高度进入马岛上空。大约数分钟后,4架QZ…25B几乎同时降落在了阿根廷港机场的指挥塔台旁边。闵瑞麟带着第一批突击手冲进塔台的时候,由阿根廷空军战斗机发射的远程对地攻击导弹落在了机场驻军的营地内。
猛烈的爆炸声淹尘了低沉的枪声,第二次马岛战争爆发了。
大约2个小时之后,裴承毅才收到了由军情局发来的消息。
突击阿根廷港机场的行动进行得非常顺利,阿根廷空军的支援也及时准确,突击部队在没有伤亡的情况下控制了马岛的航空控制中心,运载增援部队与作战物资的机群已经做好起飞准备,预计将在天亮后到达马岛。
此时,身在前线的闵瑞麟却并不轻松。
虽然阿根廷空军从一开始意投入了全部力量,但是受自身实力限制,阿根廷空军很难为突击部队提供充足的火力支援。制约阿根廷空军的正是其简陋的基础设施,特别是用来增强攻击机群出动效率的野战机场。根据阿根廷军方的相关战斗记录,战争爆发的时候,阿根廷空军总共出动了120架作战飞机,因为英国没有在马岛部署空中力量,所以120架战斗机全部执行对地打击任务。按理说,120架战斗机足以在第一时间夺取绝对制空权,并且为突击部队提供充足的空中支援。实际上,除了反复轰炸马岛上的英军防空阵地之外,阿根廷空军派出的战斗机并没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不得不承认,阿根廷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