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第5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站在塞隆的立场上,他的做法也无可厚非。
阿根廷不是共和国,没有雄厚的基础,也没有多少可以浪费的资本。说简单一点,任何一个对共和国来说可以承受的失败都会对阿根廷带来灾难,不然塞隆也不会在阿军小有失败之后就把裴承毅推了上去。
塞隆敲了敲桌子,看了眼裴承毅,目光又转向了阿方索,说道:“事实已经证明,裴将军有足够的能力指挥我军取得胜利。美国已经派兵参战,虽然我们有理由相信,美国政府不会公然介入战争,但是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在这个房间内,拥有实战经验,而且在战场上击败过美军的只有裴将军。我们可以怀疑任何人,但是不能怀疑裴将军的能力。所以我决定,在总参谋部与军事顾问团的基础上成立联合司令部,由裴将军担任联合司令官,帕托斯、特雷塞斯库与阿方索担任副司令。从此时开始,裴将军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我军将士必须无条件的服从裴将军的指挥。”
听到这,裴承毅的注意力也落到了阿方索的身上。
塞隆扫了房间内的人员一眼,说道:“谁还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
显然,阿根廷总统没打算给阿军将领商量的余地。
准确的说,塞隆没有给阿方索争辩的机会。
问题是,这样做能够解决问题吗?
裴承毅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总统阁下,我想弄明白一件事情,虽然阁平给予了我最高指挥权,但是我想知道,如果我的命令没有得到执行,或者说有人没有把总统阁下的命令当回事,我该如何处理?”
“违反总统令就是违反军法。”塞隆的回答非常直接,说道,“联合司令部成立后,将组建直接向你负责的宪兵部队,不管是谁,只要违反军法,你都可以按照我军的规定,将其移交给军事法庭。”
裴承毅微微点了点头,再次朝阿方索看了一眼。
“裴将军,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了,其他的我会安排。”
会议也到此结束,很明显,塞隆的安排来得有点突然。
回到阿根廷海军司令部后,裴承毅首先安排了去阿根廷总参谋部组建联合司令部的事情,然后找到了华剑锋,向他介绍了相关情况。
“塞隆这么爽快?”
“何止爽快,简直是大方得有点过头了。”裴承毅笑了笑,说道,“在他提出成立联合司令部,并且让阿方索闭嘴的时候,我都吓了一跳,以为他又在耍什么花招呢。”
“不会有问题吧?”
“当然没有问题。”裴承毅把泡好的茶端了过来,“最后的时候,塞隆给予了我最高处决权,并且明确告诉了所有参会人员,违抗联合司令部的指挥,就是违抗总统令,就是违反军法,将受到军事法庭的审判。到此,我才相信塞隆已经全面摊牌,把希望与赌注全都押在了我们身上。”
“这个转变也来得太快了吧?”
“是啊,看样子,可能是塞隆突然想通了吧。”
“老兄,你觉得一国总统会玩脑筋急转弯?”
裴承毅笑着摇了摇头,等着华剑锋继续说下去。
“我觉得塞隆不是顿悟了,而是认清了局势,知道没有别的选择。”华剑锋慢条斯理的掏出香烟,说道,“我敢肯定,在你到达之前,塞隆已经收到消息,知道美国潜艇参与伏击船队的战斗,而且与我们的潜艇打了起来,只是不知道具体情况。更重要的是,塞隆肯定与阿军的主要将领商量过了,只是没有取得一致意见,特雷塞斯库肯定支持我们,阿方索则反对交出指挥权,帕托斯的态度模棱两可。因为空军将是决战主力,所以在选择上,塞隆倾向于阿方索。问题是,塞隆与阿方索都没有料到,在会议上,之前态度暧昧的帕托斯竟然会主动支持我们。阿方索的觉悟显然不够,还在唱反调。作为政客,塞隆就不同了,立即就认清了局势,知道支持阿方索的后果就是输掉战争。正是如此,在我们都认为阿方索在在为塞隆说话的时候,塞隆的态度来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当然,阿方索也不是笨蛋,在总统已经回心转意的情况下下,为了避免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选择了主动投诚。”
等华剑锋说完,裴承毅笑了笑,说道:“看样子,你可以去当塞隆的政治顾问了。”
“我跟你说事情呢,谁跟你开玩笑?”
裴承毅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我的看法跟你差不多,帕托斯临阵倒戈,让塞隆认清了局势,也让阿方索回心转意。当然,对我们来说,这是最理想不过的结果了。虽然不能保证今后会一帆风顺,但是我们至少可以集中精力对付真正的敌人,而不是在军事指挥权上与阿军将领钩心斗角。”
“确实如此,我们也该集中精力了。”
“回来的路上。我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美英不会善罢甘休。”
“什么意思?”华剑锋皱起了眉头。
“我们换个位置考虑问题,如果你是美英指挥官;你最想做什么?”
“我?”华剑锋愣了一下,说道,“毫无疑问,现在最要紧的事情是守住马岛,至少得坚持到特遣舰队到达。”
“也就是说。必须阻止我们向马岛投送增援力量。”
华剑锋点了点头,说道:“增援部队能否及时到达,将决定地面战斗的结局。”
“如何才能阻止我们向马岛运送增援部队,或者说,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
“当然是打掉运送工具。”
“潜艇办的到吗?”
“不是办不到,只是以现在的情况,恐怕很难办到。”华剑锋迟疑了一下,随即朝裴承毅看了过去,说道,“你是说,皇家空军将再次轰炸马岛?”
“不是轰炸马岛,而是快速船队的锚泊地。”裴承毅长出了口气,说道,“快速船队到达马达后,就不再具有神秘性与突然性了。事到如今,美英当局再蠢,也应该知道,需要拦截的不是普通快速货轮,而是那些豪华游艇。问题是,美英潜艇已经失去了拦截快速船队的能力,即便还有部分潜艇可以执行拦截任务,意义也不明显。更重要的是,快艇不是一般的船只,虽然比不上战舰,但是目标小、速度快、机动灵活,先不说有没有合适的弹药对付那些快艇,怎么在茫茫大海上找到那些快艇就是件麻烦事。也就是说,要对付快艇,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其停下来的时候下手,比如现在。”
“确实如此,现在的快速船队不堪一击。”华剑锋犹豫了一下,说道,“虽然还没有悄报证实皇家空军将采取行动,但是我们最好小心为上,先让船队疏散,不要集中一起,就算遭到轰炸,损失也不会太大。”
“损失是小事,关键是,能否收到更大的战果。”
“你是说……”
“虽然皇家空军威胁有限,但是放在哪总是个心头大患。”裴承毅呵呵一笑,说道,“再说了,塞隆才给予了我们生杀大权,虽然他有说不出来的苦衷,我们最好交上一份能让他睡个安稳觉的答卷,顺带整治一下阿方索。不管怎么说,特遣舰队到达前的战斗只能算热身运动,这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战争、还是一场百米冲刺般的战争,就得看我们能不能在热身的时候找到感觉。”
“这么说来,你准备大干一场了?”
裴承毅点了点头,说道:“我一个人忙不过来,需要一个高级助手。”
华剑锋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说吧,有什么事情要我去做?”
“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担心龙宏恩的级别不够,不见得能够压住阿方索。你与军情局的关系非同一般,又认识张孝珑,有你与张孝珑在阿根廷空军司令部坐镇,就算阿方索吃了豹子胆,也不敢跟我们玩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鬼把戏吧。”
“这事我出面就行了,没有必要叫上张孝珑。”
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
“放心吧。我要搞不定,再让张孝珑出面也不迟。”
“这样的话也行,只是你得小心一点,阿方索那家伙不好对付,没有必要,别跟他正面对抗。我们的目的是利用阿根廷空军的战斗力,而不是的罪阿根廷空军。只要打赢了这场战斗,得到了阿根廷空军大部分将士的支持,到时候就算阿方索一万个不愿意,他也搞不出什么花样来。”
“没问题,我会小心应付的,还有什么吩咐?”
“老华,我能吩咐你吗?”裴承毅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暂时就这些,到了那边,有什么消息立即跟我联系。”
“行,那我先告辞了。”
送走华剑锋,裴承毅并没轻松下来。
联系了杨少勇,询问了马岛那边的情况,特别是船队的卸货进度之后,裴承毅更加乐观不起来。天气越来越恶劣,卸货时间将大大超过48小时。虽然强攻港区是最佳选择,但是在增援力量到达前,阿军肯定不会冒着损失有生力量的风险发起总攻。毫无疑问,必须设法顶住皇家空军的打击。
从头到尾考虑一番之后,裴承毅给刘晓宾打了电话。
主动权在皇家空军手里,能否拦截皇家空军的重型战斗机,就得看军情局能不能及时提供相关情报了。
第74章 情报网络
接到裴承毅的电话,刘晓宾做了两件事,是调整军事侦查卫星网络,二是联络潜伏在英国的间谍。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超级大国间的冷战不但对人类社会构成了巨大威胁,还消耗了大量物质财富,对人类文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但是仍然有一些人认为,超级大国间的冷战对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以美苏冷战为例,在近半个世纪中,几乎所有推动社会发展、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重大技术革新都与军事对抗有关,比如电子计算机,互联网、航天、复合材料、基因工程等等。中美冷战也不例外,按照得到国际学术界普遍承认的观点,如果没有中美冷战,电力革命不会在短短10年内波及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短短20年间创造出超过整个20世纪的巨量社会财富。别的不说,如果没有共和国与美国的对抗,复合蓄电池肯定不会迅速普及推广,而会被共和国垄断,只给一个国家带来巨额财富,而不是改变整个人类的命运,让人类文明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毋庸置疑,超级大国相互对抗是推动技术发展的最强动力。
航天也不例外,没有超级大国的相互对抗,不管是共和国中央政府、还是美国联邦政府都不可能在建造空间站、到月球建立殖民地与登陆火星的行动中投入数千亿、甚至数万亿的经费,同样的,也不可能在军事航天领域投入巨额资金。
在某种程度上,军事侦察卫星的进步就是军事航天的一个缩影。
自从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之后,人类的航天活动就与军事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80年的人类航天史就是80年的军事斗争史。所谓“站得高看得远”,航天无疑是军事斗争的制高点。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作为首个将足迹迈出大气层的国家,前苏联倒在了争夺“制高点”的道路上,被一份子虚乌有的“星球大战”计划搞得昏头转向,不但迷失了方向,还耗尽了最后一点力气。
因为有前苏联的教训,所以共和国在争夺“制高点”的时候就要理智得多了。
早在21世纪10年代,在共和国、美国与俄罗斯的积极推动下,数十个国家签署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条约》。虽然这份国际条约并不完善,甚至被很多国家称为“超级大国的霸权条约”,比如其中只规定不得进行以战略进攻为目的的军事航天活动,而不是禁止一切军事航天活动,从而为共和国与美国发展国家防御系统留了后门,但是从整个人类文明的高度来看,在份国际条约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至少保证了在接下来的数十年内,几个有能力的大国都没有在外层空间部署进攻性战略武器,为推动全面销毁核武器,以及饰结真正意义上的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条约奠定了基础。
当然,一份没有多少约束力的国际条约并不是限制军事航天的主要问题。
不管是共和国还是美国,都公开承认,限制航天活动的因素只有一个:成本。
虽然随着可控聚变核电站的全面普及与推广,电能价格已经降到了接近零的程度,即便不考虑新技术对航天带来的帮助,航天推进剂的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也正是电能价格迅速降低,氢氧发动机才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航天毕竟是航天,费用肯定比航空高,在航空尚且没有得到全面普及的情况下,要想把航天变成人类的普遍活动,显然不现实,短期内根本没有可能性。
毫无疑问,军事航天也面临再样的问题。
在建设国家战略防御系统的时候,共和国成立了天兵,后来又在天兵的基础上组建了与陆海空三军平起平坐的天军。第三次军事改革开始后,天军提出了一份涉及到未来30年的长远发展规划,其中就明确提到,能否降低航天发射成本,将是天军能否在未来战争中发挥致胜作用的关键。
成本问题到底有多突出呢?
不说军事航天,以更加开放的民用航天来说。
2025年,也就是半岛战争后不久,共和国提出了建立大型空间站的“琼楼”计划,最初打算建造一座类似于“国际空间站”的科研型空间站,随着参与的机构越来越多,计划也越做越大。
2027年,“琼楼”计划在经过了数次调整后,得到了刚刚成为共和国元首的王元庆的高度支持,并且确定了基本点,即该计划是以市场经营为基础的开放式民用航天工程。虽然最初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王元庆不是疯了,就是想弄点“政绩”,因为按照计划中的规划,将建造一座5万吨级的永久性空间站,而且还采用开放式设计,即今后可以在此基础上建造更大规模的空间站。这么庞大的计划,连共和国政府都无力承担,哪家民营企业有如此雄厚的实力?但是随着计划逐步展开,再也没人怀疑王元庆的高瞻远瞩了,因为这不是一份简单的航天计利,而是用来振兴共和国的航天工业、带动数百个相关产业的庞大经济促进计划。正是在该计划的刺激与带动下,共和国的航天技术与航天活动得到了飞速发展。甚至可以说,共和国在2030年之后进行的所有非军事航天活动,比如在月球建立永久性基地,都与“琼楼”计划有关。
2029年,“琼楼”的第一个密封舱顺利入轨,到2030年底,“琼楼”正式对外营运。因为是民用性质的航天站,所以在进行科学试验与科学观察之外,“琼楼”的主要用途就是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大富翁,为那些钱多得花不完的人提供3天到3个月不等的外层空间生活体验。赚钱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为有钱人提供举行太空婚礼的场地,在失重环境下培育试管婴儿等等。
正是这些完全开放的经营活动让“琼楼”从梦想变成了现实。即便如此,“琼楼”工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亏本买卖,根据“琼楼集团”在2037年初公布的上一年度营运报告,在净收入4500亿的情况下,仍然亏损了近200亿,8年间总共亏损了近3000亿。虽然谁都知道,只要坚持下去,随着人类社会总体生产力提高,“琼楼”工程迟早会赚钱,而且会赚大钱,但是在短短几年内烧掉了近3000亿,也让“琼楼集团”的几个大股东,即共和国最富裕的几位资本家肉痛不已。如果不是与“奔月行动”挂钩,“琼楼”空间站将成为登月行动的中转站,而到月球上开采稀有金属等贵重资源将是人类继续发展的关键,发展前景异常光明的话,恐怕“琼楼集团”早就宣布破产了。
民用航天尚且如此,军事航天就可想而知了。
可以说,不管是财大气粗的美国、还是后起之秀的共和国,在军事航天的发展过程中都非常重视“成本问题”。
在对抗越来越激烈的情况,缩减规模肯定不现实。
利用建设国家战略防御系统(美国的是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机会,共和国与美国几乎同时开始整合军事航天系统,在原来的侦察、导航、通信、防御等系统的基础之上,建立更加完善的军事航天系统。虽然在具体方法上有所差别,但是共和国与美国整合军事航天系统的目的都一样,即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军事航天系统的效费比。
“军事侦察卫星网络”就是共和国新一代军事航天系统下的“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数个种类的上百颗侦察卫星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星座”,不但向军事情报部门提供帮助,还是“国家战略防御系统”的组成部分。因为军情局一直负责军事侦察卫星,所以该系统由军情局掌握。
毋庸置疑,“军事侦察卫星网络”让军情局如虎添翼。
虽然侦察卫星的性能不可能无限制的提高,拿成像卫星来说,尽管从理论上讲,成像分辨率可以无限制的提高,可是受大气扰动等不可预测的自然因素影响,光学成像卫星的分辨率最多达到厘米级别,雷达成像卫星的分辨率最多达到分米级别,继续提高分辨率不但难度大,而且没有多少实用价值。但是军事侦察卫星在情报系统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其重要性早就超过了航空侦察系统,仅次于情报人员。正是如此,共和国非常重视军事侦察卫星的研制工作,在性能难以继续提高的情况下,转而打造“及时侦察系统”。毫无疑问,这是货真价实的“烧钱游戏”。
与提高侦察卫星的性能一样,提高侦察卫星的“及时性”也有个限度。
早在21世纪初,NSA(美国国家安全局,美国军事侦察卫星的主管单位)的专家就断言,两小时是侦察卫星系统效费比的界线,过了这道坎,效费比将越来越小。这里所说的“两小时”,指的是军事侦察卫星网络的覆盖周期,即对同一地区进行两次扫描的间隔时间。其实有点数学基础的人都能算出来,NSA的专家并没乱弹琴,不然在21世纪前25年,美国与共和国也不会以“两小时”为军事侦察卫星系统的基本要求。
2025年,共和国的军事侦察卫星就达到了“两小时”这个标准。
12年过去了,在投入了数千亿元的情况下,共和国军事侦察卫星系统的覆盖周期仅仅缩短到了“45分钟”。当然,美国的情况好不到哪里去。从某种程度上讲,“45分钟”已经算得上是实时监视了,只是在某些特殊时期,比如监视机场的时候,因为做好准备的战机从滑出机库到升空只有几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