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国策 >

第724章

国策-第724章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怎么说,这场战斗也让李东石有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虽然他没有上前线,但是可以根据侦察兵发回来的图像,以及无人侦察机拍下来的录象了解前线发生的事情。根据李东石的回忆,炮击开始的时候,第39独立步兵旅正在向西突围,打算冲到比斯米尔,利用土军第11步兵旅的阵地抵抗第十战斗单位,所以李东石让炮击从西往东覆盖,首先打击突围美军,重点摧毁作战车辆。为了阻止美军突围,炮兵还在第一轮炮击之后的补充打击中,向通往比斯米尔的公路上投撒了大约2000枚携带反坦克与反人员子弹药的炮弹,封锁了公路线。正是如此,当美军继续突围的时候,不得不花时间清除前进路线上的障碍,从而浪费了大量宝贵时间。等到美军基本上打通了前往比斯米尔的道路时,围歼战也基本上结束了。

第39独立步兵旅全军覆没,让战场局势变得对美军越发不利。

可以说,当时第7步兵师的处境极为尴尬。

如果在正常情况下,第7步兵师肯定应该全速后撤,让驻守比斯米尔的土军第11步兵旅挡住第十战斗单位。问题是,第39独立步兵旅只坚持了5个小时,土军第11步兵旅能坚持多久?虽然在此前的战斗中,第11步兵旅击败过第十战斗单位的先头部队,但是对付1个战斗营与对付1个战斗单位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土军第11步兵旅守不住,无法为第7步兵师重新组织防线争取到足够的时间,那么第7步兵师就算撤了回去,也无法在迪亚巴克尔站稳脚跟。

守不住迪亚巴克尔,第7步兵师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面对这一情况,第7步兵师的索里亚诺少将别无选择,只能迅速调整防线,让第41独立步兵旅在土军第11步兵旅防线后方,也就是比斯米尔西面构筑第二道防线,同时命令土军务必为第41独立步兵旅争取到数个小时的防御准备时间。

事实上,当时土军第11步兵旅的处境也很凶险。

用李东石的话来说,随着第41独立步兵旅在比斯米尔西面大约10公里处设防,土军第11步兵旅成了三明治中的夹心层,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完蛋只是迟早的事情。

对土军来说,最不缺的就是勇气。

因为在之前的战斗中击退过第十战斗单位的作战部队,所以土军第11步兵旅的官兵很有信心,认为能够再次击败对手。

在索里亚诺少将下达命令后,土军没有固守比斯米尔,而是主动进攻。

不得不说,刚开始的时候,土军的行动给李东石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让他不得不让疲惫不堪的战斗部队顶到前面去,免得让并不习惯打硬仗的支援部队与土军遭遇,从而承受不必要的损失。

问题是,土军的战斗力确实远不如美军。

正如美军指挥官担心的那样,对付执行前进侦察任务的战斗营与对付执行攻坚作战任务的战斗旅绝对不是一回事。

战斗打响后不久,土军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

入夜后,李东石不再犹豫,立即调整部署,让之前在后面休整、刚刚吃过晚饭的3个战斗营投入战斗,而之前担任进攻任务的3个战斗营则从两翼包抄。为了加快突击速度,李东石还调来了20多架DZ…25E垂直起降运输机,在进攻开始后,以空中突击的方式,向比斯米尔投送了1个战斗营。

毋庸置疑,这种立体层面上的进攻,正是第十战斗单位最擅长的作战方式。

土军很快就意识到,他们面对的绝对不是一支会被轻易击败的军队。问题是,这个时候才认识到第十战斗单位的厉害,已经太晚了。

因为土军把希望寄托在了反击上,导致比斯米尔的防御空虚,所以攻打比斯米尔的行动反而比歼灭第11步兵旅的战斗轻松得多。更重要的是,因为在下午的战斗中,炮兵旅的投入过大,而且从巴士拉到摩苏尔的后勤保障线的效率并不高,所以在围歼第11步兵旅的时候,第十战斗单位的炮兵旅无法全力提供支援。

当时,李东石还得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即美军第41独立步兵旅会不会杀个回马枪。

为此,在空突部队占领比斯米尔之后,李东石没有加快围歼第11步兵旅的速度,而是让垂直起降运输机群将另外2个战斗营,及其重型装备送到比斯米尔。虽然李东石可以越过土军第11步兵旅,以比斯米尔为基地,继续向西挺进,但是他没有让部队继续进攻,而是在比斯米尔西面构筑防线。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主要是李东石无法确定能在什么时候歼灭第11步兵旅,打通前往比斯米尔的地面通道,而他手里的垂直起降运输机只有20多架,根本无法支撑起一场拥有足够强度的进攻行动,如果进攻不力,很有可能遭到美军反击,丢掉刚刚到手的比斯米尔。更重要的是,经过从7日夜间开始的激战,第十战斗单位的进攻部队急需补充作战物资,必须停下前进的步伐。

事实上,围歼土军第11步兵师的战斗并没持续多久。

随着比斯米尔落入第十战斗单位的手中,土军后路被截,加上下午的那场战斗,让土军对共和国军队的远程炮火心有余悸,所以在8日夜间20点左右,土军第11战斗旅的指挥官就向进攻部队投降了。

与其他指挥官不一样,李东石没有立即报捷。

正是如此,在他发回捷报前,美军第41独立步兵旅试图趁第十战斗单位立足未稳,打回比斯米尔,结果在比斯米尔西面的防线上碰得头破血流,丢下了数百具美军官兵的尸体与上百辆装甲战车的残骸。

打到这个时候,双方都已疲惫不堪了。

确定美军开始巩固防线,没有反击的意图之后,李东石才发出了捷报。正是如此,第十战斗单位才没有抢在第一战斗单位之前报捷。

不管怎么说,迪亚巴克尔方向上的战斗是一场恶战。在这场战斗中,第十战斗单位用317名官兵阵亡、765名官兵负伤的代价,歼灭了美军第7步兵师的第39独立步兵旅与土军第11步兵旅,重创了美军第41独立步兵旅。这场战斗充分证明,第十战斗单位是共和国陆军中作战能力最全面的部队!

第116章 微妙变化

当天晚上,裴承毅收到的第三条好消息是由李存勋从国内发来的。

经过军情局长的努力,元首已经批准了裴承毅的第二次增兵请求,派遣蹇柄彪中将的第六战斗单位与商雪韵中将的第七战斗单位参战。更加重要的是,这两支战斗单位都将以战略空运的方式开赴战场。也就是说,7月10日之前,第六战斗单位就能部署到位,第七战斗单位则要等到7月15日才能到达战场。

事实上,这也是裴承毅在8日夜间收到的最后一条好消息。

快到9日凌晨的时候,第八战斗单位的王学平发来急报,美军第2装甲师与第4步兵师的突击部队占领了伊斯拉希耶,并且正在围攻巴赫切。

当时裴承毅正打算与蹇柄彪、商雪韵进行视频会议。

收到消息后,他立即取消了会议安排,联系上了王学平。

让王学平大致介绍了情况之后,裴承毅只下达了一条命令,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巴赫切。

对裴承毅来说,没有第二种选择。

第八战斗单位与第五战斗单位的主力都在巴赫切以西的杰伊汉河下游平原地区,西面是由大约20万土军(其中只有3个正规师,其余的均是紧急动员的预备役与民兵部队)重兵把守的阿达纳、南面是美军严密防守的伊斯肯德伦、背后则是易守难攻的奥斯曼尼耶;通往前线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条从伊斯拉希耶经过,在奥斯曼尼耶南面大约40公里处穿过加武尔山脉,在距离伊斯肯德伦大约30公里的亚卡哲克连入高速公路,分别前往南北两座大城市,另外一条通过巴赫切,从加武尔山脉北面绕了过去,直接通往奥斯曼尼耶。美军在反击的时候肯定会首先攻打伊斯拉希耶,毕竟从这里可以杀向伊斯肯德伦。

因为通过伊斯拉希耶的公路太靠近伊斯肯德伦,在美军近程火力的打击范围之内,所以第八战斗单位在占领伊斯拉希耶之后并没南下,而是准备在占领奥斯曼尼耶之后再从这里出发,攻打伊斯肯德伦。换句话说,受作战区域限制,在无法大规模使用战术空运力量的情况下,送往前线的作战物资中,80%都得通过巴赫切。

对裴承毅来说,可以丢掉伊斯拉希耶,却不能丢掉巴赫切。

从裴承毅的作战部署上也看得出来,攻占伊斯拉希耶本身就是为巴赫切做缓冲,只要占领了奥斯曼尼耶,就能从加武尔山脉的西面沿着高速公路南下,压根没有必要从伊斯拉希耶出发,再次穿越加武尔山脉。

给王学平部署了任务后,裴承毅让龙宏恩联系了梅乐驰少将。

虽然第入战斗单位与第五战斗单位的炮兵旅都部署在美国海军的远程舰炮威胁不到的哈塞克,能够及时为前线部队提供炮火支援,而且两个炮兵旅部署在一起,在关键时刻能够为某一地区的作战行动提供双倍的炮火支援,但是与第十战斗单位的炮兵旅一样,这两个炮兵旅面临一个严峻问题,那就是无法获取充足的弹药。因为从海湾地区通往哈塞克的铁路线必须经过伊拉克的摩苏尔,所以弹药补给首先得满足第十战斗单位的需求。第八战斗单位与第五战斗单位炮兵旅的处境还比不上第十战斗单位的同行。

远程炮兵发不了力,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航空兵身上。

在之前的进攻作战中,裴承毅很少考虑空中支援,主要就是通信受到干扰,前线作战部队无法及时为航空兵提供目标信息,很难引导空中打击,因为战局发展很快,谁也无法准确掌握战场局势,空中支援很容易误伤友军,所以指挥官不得不慎重考虑。现在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美军已经占领了伊斯拉希耶,轰炸时不用担心会炸到友军。在巴赫切的防御作战中,防御部队可以划出防区,让空中支援专门打击防区外的敌人。虽然这么做无法最大限度的发挥空中支援的作用,但是能有效阻止敌人的后继兵力,使敌人难以持续进攻,最终瓦解敌人的进攻。

安排好这些事情,裴承毅才与蹇柄彪与商雪韵通了电话。

因为战局紧张,所以裴承毅没有多罗嗦,简明接要的介绍了情况后,就给两位将军部署了任务,然后让东方闻去负责处理相关的协调工作。

处理完这件事情,裴承毅才有时间好好考虑一下战场上的情况。

如果紧盯着奥斯曼尼耶方向上的战斗,很容易把美军攻占伊斯拉希耶、围攻巴赫切的行动当成守卫伊斯肯德伦的战术反击,而不是具有长远意义的战役反击,甚至是影响到整个战局的战略反击。结合发生在迪亚巴克尔方向上的战斗就能发现,杜奇威在西面发起的反击行动,肯定与整个北方战线有关。

再留意美以联军在叙利亚南部地区的行动,就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杜奇威有很长远的打算,甚至有可能在策划一场大型战役。

为了让自己冷静下来,裴承毅去煮了一壶浓咖啡,他平常很少喝咖啡。

总体战局上,共和国军队仍然掌握着主动权。客观的讲,杜奇威在伊斯肯德伦方向上发起的反击行动只能看成是最后的挣扎,只要无法及时向迪亚巴克尔增兵,杜奇威就得放弃土耳其的东南地区,并且在土耳其的地中海地区寻求第二个战略性港口,利用增援部队在托罗斯山脉与阿塔图尔克水库以北地区建立一条战略防线,阻止共和国军队北上,从而保证土耳其政权不会垮台。

因为第十战斗单位的进攻速度出人意料,加上第一战斗单位顺利完成了攻占锡尔特的任务,所以守卫迪亚巴克尔的第7步兵师最多坚持几天。在这几天内,杜奇威必须打通前往迪亚巴克尔的铁路线,并且将至少2个师的增援部队送到迪亚巴克尔。因为第2装甲师与第4步兵师已经在伊斯肯德伦方向上投入战斗,就算还有不错的战斗力,也不可能在第五战斗单位与第八战斗单位的围攻下重新集结,更不可能丢下伊斯肯德伦与奥斯曼尼耶,在没有任何后勤保障的情况下驰援迪亚巴克尔。

杜奇威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让即将到达的第1步兵师与第1骑兵师在伊斯肯德伦西面的伊切尔上岸,然后沿伊切尔…乌卢克什拉…开塞利…锡瓦斯马拉蒂亚…迪亚巴克尔这条铁路线赶去救援第7步兵师。虽然伊切尔港的基础设施不比伊斯肯德伦港的差,吞吐能力非常强大,而且运送美军的快速货轮都有不错的自装卸能力,对港口基础设施的依靠度并不高,部队上岸的速度不会受到影响,但是从伊切尔到迪亚巴克尔的铁路线要比从伊斯肯德伦到迪亚巴克尔的铁路线长50%左右,运送能力也差了一大截。也就是说,杜奇威必须想办法为2个美军师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由此出发就不难理解美军在奥斯曼尼耶方向上的反击行动了。

杜奇威利用的,正是共和国陆军在土耳其战场上的一个重大缺陷,即东西两条战线隔得太远,无法相互支援。

虽然在两条战线上,共和国军队都处于优势,而且都占据着主动权,更是迫使美军多次分兵,有效分散了美军的战斗力,但是这种两线交战的方式,也使共和国陆军很难在某个重要方向上获得一举定胜负的绝对优势兵力。说得不客气一点,如果能够在东面集中足够多的作战力量,恐怕攻打迪亚巴克尔的战斗早就结束了。

这次,杜奇威看得非常准。

不管裴承毅是否愿意,都得在西面战场上顶住2个美军主力师的反击,因为第五战斗单位与第八战斗单位身后就是叙利亚北部的广袤沙漠,而叙利亚境内的中叙联军把主力放在了南面的战场上,如果北部防线失守,叙利亚就将不战而败。

要想顶住2个美军主力师,裴承毅就得花上血本。

不管怎么说,在这种滨海战斗中,共和国陆军的优势并不明显。

按照王学平报告的作战情况,美军能够迅速打下伊斯拉希耶,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美军地面部队获得了舰队提供的远程炮火支援。虽然驻伊斯拉希耶的第八战斗单位的支援旅在8日白天构筑了坚固的防御阵地,但是面对铺天盖地般的炮火打击,为了减小伤亡,王学平还是下达了撤退命令。

裴承毅没有责备王学率,因为支援旅不是主力战斗部队。

与伊斯拉希耶方向上的情况相反,守卫巴赫切的是第八战斗单位的战斗旅。因为这座小城镇关系到2支战斗单位的生死存亡,所以王学平不但没有下达撤退命令,还命令坚守到最后一人。

万幸的是巴赫切在加武尔山脉北面,距离伊斯肯德伦最远,美军的突击力度并不大。

按照裴承毅的吩咐,王学平正在让前线部队加大防区纵深,做好死守的准备工作。也就是说,为了守住巴赫切,裴承毅把第八战斗单位的主力全都用上了。受此影响,第五战斗单位攻打奥斯曼尼耶的行动肯定会受到影响。按照裴承毅的估计,杜奇威的第一个目的就是缓解奥斯曼尼耶受到的压力。因为在打退美军的反击之前,裴承毅不可能命令第五战斗单位强攻奥斯曼尼耶,所以这个影响不是很大。

让裴承毅担心的还是杜奇威的其他打算。

随着第五战斗单位不得不降低进攻强度,之前在奥斯曼尼耶方向上被压着打的第2装甲师很有可能转守为攻,利用杰伊汉河下游平原地区的有利地形,从西面迂回攻击第五战斗单位的右翼防线,迫使江晚承向后撤退,从而彻底解除奥斯曼尼耶受到的威胁。这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美军很有可能利用这个机会稳步缩小包围圈,最终将第五战斗单位与第八战斗单位围困在巴赫切,打一场漂亮的围歼战。

即便2个美军主力师不可能吃掉2个战斗单位,杜奇威也会通过占领巴赫切,向南与向东进军,迫使裴承毅在其他方向上付出更大的代价。

总而言之,巴赫切的战斗将影响整个战局。想清楚这一点,裴承毅换了个角度,站在杜奇威的立场上来考虑下一步作战行动。

如果美军能够顺利食下巴赫切,结果就不用多说了。问题是,杜奇威对打下巴赫切有足够的信心吗?对于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就算裴承毅什么都不做,也应该让第入战斗单位退守。只要第八战斗单位做好防御部署,别说第4步兵师,就算2个美军师一起上,也不见得能够占领巴赫切。虽然在攻打巴赫切的时候,美军地面部队能够获得来自远程炮兵与海军舰队的火力支援,但是考虑的美军在此之前的表现,杜奇威不应该对攻打巴赫切的行动抱太大的希望,至少不会认为美军能够迅速占领这座城镇。

打不下巴赫切,杜奇威就得在别的方向上做文章。

因为第六战斗单位与第七战斗单位的调动工作已经开始,所以杜奇威首先就得考虑2个新到的战斗单位会被派往哪个方向。要先打下巴赫切,就得阻止裴承毅向该方向增派第三个战斗单位,也就是说,除了尽快向迪亚巴克尔增兵,帮助第7步兵师巩固防线,迫使裴承毅在该方向上投入第3个战斗单位之外,还应该在南方战线上发动进攻,争取突破由第九战斗单位与叙利亚国防军的防线,迫使裴承毅把另外一个战斗单位放在该方向上。如果美军的第三批海运部队,也就是第2步兵师与第10步兵师能够及时到达战场,并且参加巴赫切方向上的战斗,美军就有可能在该方向上取胜。

虽然从时间上看,等到第2步兵师与第10步兵师参战之后才占领巴赫切,肯定无法达到杜奇威最初的目的,因为到那个时候,裴承毅已经巩固了东面的胜利,就算丢掉巴赫切也不会影响大局,但是杜奇威还有别的选择吗?如果不能打下巴赫切,在丢掉了土耳其东南地区的情况下,美军将败的更惨。

想到这,裴承毅就意识到,杜奇威肯定会在南方战线上率先展开行动。

不管怎么说,以色列比土耳其重要得多。因为把计划派往南方战线的第7步兵师、第2装甲师与第4步兵师都留在了土耳其战场上,所以美以联军没有能够如愿以偿的掌握占据的主动权。随着北方战线上的局势逐渐明朗,只要裴承毅腾出手来,美以联军就会遭殃。在此情况下,不管杜奇威是否愿意,都得尽快在南方战线上来取行动,哪怕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也应该趁共和国军队的主力放在北方战线上,在南方战线上取的进展,为接下来的恶战做好准备。

裴承毅没有耽搁时间,立即让杨少勇把整理好的南方战线上的战报送了过来。

看完战报,裴承毅才意识到,他没有过分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