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国策 >

第863章

国策-第863章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型的新兴工业国,更别说其他成员国了;西约集团则是典型的“老牌强国集团”,不但美国是传统强国、英国、加拿大与澳大利亚都是具有上百年、甚至数百年工业史的传统经济强国。

单就本国实力而言,美国根本不是共和国的对手。

不管杜奇威有多么自信,他也得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美国要想取胜,就得充分利用各同盟国的力量。

关键就在这里,要想利用盟国的力量,就得让盟国参战。

虽然按照西约集团的共同防御义务,所有成员国都有责任协助美国作战,但是在美国本土遭到攻击之前,其他成员国有权力选择协助方式,即可以不参战,仅为美国提供物资方面的支持与援助。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众所周知,西约集团与集约集团只控制了不到三分之一的国家,即便除掉欧盟与独联体,全球180多个国家中,还有近一半是中立国。虽然这些国家大多弱小得不堪一击,强大的也不过是巴西这种地区性强国,但是在世界大战中,这些国家的态度肯定会对战争进程与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总而言之,能否争取到足够多的盟友,决定了美国能否笑到最后。

要想争取到足够多的盟友,就得拉开战线,让足够多的国家卷入战争。要让卷入战争的国家投靠美国,就得选择适当的战线,以及适当的方式方法。

结合美国的战略需要,即牵制共和国的军事力量,使共和国无法立即在太平洋战场上向美国发难,就不难明自杜奇威的选择了。

从军事角度出发,最理想的选择肯定是在南亚地区制造动乱。问题是,南亚早已成为共和国的“后花园”,即便是当初野心勃勃的“印度象”也驯化成了马戏团的“小丑”。可以说,印度与共和国的关系,与墨西哥跟美国的关系非常相似,即在经济全面一体化的基础之上,历史矛盾不再是影响两国关系的主要问题。虽然从时间上来看,20年不足以让绝大部分印度人忘记那场战争带来的灾难,但是在大变革时代,20年足以让几乎所有印度人尝到变化带来的好处。如果考虑到印度特殊的社会背景,特别是在印度战争前,超过80%的印度人生活在赤贫线与贫困线以下,其中半数得为一日三餐奔波,那么在印度战争后20年间发生的变化,对印度人产生的影响就更加明显了。仅从经济层面上看,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初级工业产品与劳务输出国,而共和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初级工业产品与劳务进口国,别说区区美国,就算把整个西约集团算上,也顶不上共和国的需求,无法消化规模庞大的“印度制造”,也就无法取代共和国。

毫无疑问,南亚地区没有美国插手的空间。

无法进军南亚,就只能在周边的区做文章。很明显,东部非洲的情况与南亚的情况非常相似,即共和国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以及每年超过10亿人次的出境旅游量,把东部非洲的几个国家牢牢绑在了“共和国号战车”上,而投靠美国的吉布提与厄立特里亚都是货真价实的小国,而且多是与周边国家有矛盾、而周边国家又得到了共和国的支持,才会搭上“美国号战车”。

正是如此,美国才高度重视迪戈加西亚与澳大利亚西北部的达尔文港。

问题是,迪戈加西亚只是一座位于大洋深处的孤岛,根本没有防御纵深可言。和平时期还没什么可担忧的,而在战争时期,就算将整座岛屿变成军事要塞,并且尽可能的部署防御部队,也只能坚持几个月而已。达尔文港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背靠澳洲大陆,可是面向印度洋的一面却没有防御纵深可言,而且北面上的航道被印度尼西亚阻绝,加上基础设施匮乏,很难成为美军在印度洋上活动的战略基地,最多只能起到巩固澳洲西北防线的作用,即让共和国放弃在澳洲西北登陆的打算。

对美国来说,真正的选择只有2个方向,一是南非、二是中东。

南非距离北印度洋太远,就算成为美国的盟国,并且积极参战,也最多只能帮助美国守住南大西洋的大门,对印度洋、特别是北印度洋上的战斗没有太大帮助。从积极进攻的角度出发,美国能够利用就的只有中东地区了。

当然,作为军事家,杜奇威不可能不知道,要想利用中东地区,就的阻止共和国向该地区增兵。虽然早在40年前,共和国就通过修建穿越帕米尔高原的中巴战略铁路,在陆地上积极向中东地区进军,并且在20多年前就修通了巴伊铁路,但是从2041年的中东战争看得出来,陆上交通线的运输能力非常有限,最多只能起到应急的作用,共和国要想进军中东地区,仍然得依靠北印度洋航线。

事实上,这也正是北印度洋战略航线最重要的地方。

从美国的角度出发,要想阻止共和国进军中东,或者说让以色列与土耳其参战,并且取得最终胜利,除了在必要的时候出兵中东之外,美国最应该做的,也是首先得做好的就是夺取北印度洋的制海权,打垮共和国的印度洋舰队。再回过头来看美国的军事部署,也就不南明白,美国海军为什么要在参战前将第四舰队派往吉布提了。

可以说,在裴承毅盯住印度洋的时候,杜奇威也盯住了印度洋。

双方的最高军事统帅心里都非常有数,在太平洋变成战舰的墓地之前,印度洋将是双方海军理想的热身战场。

当然,这也是一个必须全力争胜的战场。

特别是对共和国来说,如果在印度洋上都无法击败美国海军,又有什么资格到太平洋上去取得胜利呢?

可以说,共和国海军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的打赢印度洋战争,掌握印度洋的制海权。

1月4日,共和国海军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调动。

首先是正在印度洋上活动的印度洋舰队转向北上,进入岸基航空兵的掩护海域,并且与从瓜达尔港出发的快速补给舰队会合,补充作战所需的弹药物资。在此期间,印度洋舰队的舰载航空兵还做了调整,不但用重型制空战斗机替换了所有多用途战斗机,还以最大数量配制作战飞机。

其次是让进入爪哇海的南海舰队从巽他海峡进入印度洋,并且全程保持隐蔽,以对达尔文港构成威胁,迫使美军做出调整,让正在印度洋西部活动的第四舰队与第八舰队转向东进,协防达尔文港。更重要的是,南海舰队在进入印度洋之前,与印度洋舰队一样,用重型制空战斗机替换了所有多用途战斗机,并且按照最大数量配制作战飞机。

最后是让刚刚袭击了关岛与提尼安岛的西太平洋舰队进入东海海域,从而脱离了美国潜艇与远程侦察机的监视范围,让美军搞不清楚西太平洋舰队的具体去向。因为南海舰队进入印度洋,所以足以让美军认为,西太平洋舰队正在赶往南海,其主要任务是填补南海舰队留下的防御空当,并且威胁菲律宾。

这一番部署调整下来,别说美军会认为共和国打算在印度洋上大干一场,就连部分共和国高层都认为,裴承毅正在向印度洋调集兵力,很有可能在开战10天之内,为共和国开辟第三条战线。

正是如此,共和国的这一轮军事调动引起了广泛争议。

只不过,当时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即共和国与美国的军事卫星系统都已全面瘫痪,而且两国均部署了部分空基拦截平台,专门对付对方发射的侦察卫星,因此交战双方都没有可以利用的侦察卫星,也就只能依靠传统侦察手段来寻找对方舰队,而要在浩瀚的大洋上找到一支舰队,绝非轻松容易的事情。

说得不客气一点,一夜之间,海战战术倒退了上百年。

正是如此,交战双方的第一场正规海战,也是第一次投入全部力量的海战,迅速取代整在中亚大平原上集结的地面部队,成为战争中的绝对焦点。

第65章 开创性战役

单从战术创新的角度考虑,这场发生在2058年1月5日夜间到6日下午,被称为“马尔代夫海战”的海上战役至少有三点重大意义:一是航空兵主宰胜负的时代已经结束,“多兵种全方位协同打击”的海战时代正在到来;二是海战不再是战舰与舰队的战斗,而是各种战争力量的表演舞台;三是衡量海战攻击强度的主要指标不再是火力、即弹药投送能力,而是能量、即攻击与防御的能量总量。

受此影响,“马尔代夫海战”将海洋战争带入了能量时代。

当然,具体战术实施上,这场海战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1月4日,共和国海军调兵遣将的时候,美国海军也在积极行动,其第六舰队正在南大西洋上以70节的最快速度向好望角前进,刚刚成立的第三舰队则从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出发,在塔斯马尼亚岛北面的巴斯海峡与一支规模庞大的运输船队会合之后,同样以70节的速度向西航行,并且在当天晚上就进入了印度洋。

从舰队调动时间来看,美国海军在共和国海军之前就做出了战略调整。

也就是说,首先在印度洋方向上做文章的是美国海军,而不是共和国海军。虽然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因为缺乏海洋监视卫星,只能依靠零星分部在南大西洋与西南太平洋上的间谍船与攻击潜艇搜集情报,共和国海军很难掌握美国舰队的具体行踪,也就不可能根据第六舰队与第三舰队的部署调动来做出反应,所以可以大致断定,共和国海军增兵印度洋的战略决策与美国海军的调动几乎没有关系。但是从战略局面来看,裴承毅不可能看不出印度洋战场的重要性,也就应该料到杜奇盛会增兵印度洋,因此在1月4日让海军增兵印度洋,也可看成是对美国海军威胁的一种机能性反应。

问题是,美国海军在这个时候才增兵印度洋,又有多少意义呢?

从时间上推算,如果共和国海军的南海舰队在进入印度洋之后,立即转向西行,即便保持40节左右的巡航速度,也能在5日上午到达东京九度海岭以西海域,即到达可以攻击迪戈加西亚的海域,而在北面活动的印度洋舰队只要在4日夜间22点之前转向南下,就能在5日中午12点之前到达马尔代夫群岛东部海域,即进入攻击迪戈加西亚的范围,协助南海舰队作战。因为印度洋舰队最快能在4日入夜之后完成补给,而且在亚丁湾活动的第四舰队与赶去会合的第八舰队均没有北上,所以印度洋舰队肯定能在4日22点之前南下,也就有能力与南海舰队协同作战。

两支舰队一同出动,迪戈加西亚肯定会遭到毁灭性打击。

更重要的是,就算美国海军无法掌握印度洋舰队与南海舰队的具体行踪,美国情报机构也会监视共和国海军舰载航空兵的调度情况,得知共和国海军用重型制空战斗机取代了多用途战斗机。众所周知,重型制空战斗机实际上也是多用途战斗机,只是其主要任务是舰队防空。也就是说,在执行打击任务的时候,重型制空战斗机拥有更远的航程,以及更大的载弹量,除了在某些情况下缺乏单独作战能力之外,其他方面都超过了多用途战斗机,特别是在攻击固定目标的时候,重型制空战斗机更具威胁。

综合这些信息,美国海军有百分之百的理由相信,对手的首要目标就是迪戈加西亚。

也就是说,美国海军首先就得守住迪戈加西亚,至少得确保迪戈加西亚不会遭到毁灭性打击。

毋庸置疑,第四舰队与第八舰队会合之后,肯定会从亚丁湾全速南下,争取赶在对手发起攻击之前到达迪戈加西亚西部海域。只有这样,才能出动舰载战斗机,加强迪戈加西亚的防空力量。

问题是,被动防御的效果非常有限。

更重要的是,美军舰队指挥官必须考虑另外一种可能,即对手以攻击迪戈加西亚的方式迫使美军舰队前往迪戈加西亚,而对手的真实目的却是打击美军舰队。

事实上,这种可能性更大一些。毕竟夺取制海权的关键不是摧毁对方的海军基地,而是消灭对方的舰队。换个角度看,如果能够一举消灭印度洋上的美军舰队,摧毁迪戈加西亚将是易如反掌的事情,甚至不需要动用舰队,出动几艘炮艇就足够了。

受此影响,美军舰队不但要隐蔽航行,还得请求支援。

这也正是第六舰队全速赶往印度洋的关键目的。问题是,从时间上推算,拥有3艘航母的第六舰队最快也只能在6日凌晨到达迪戈加西亚南面大约1500公里处,也就是进入掩护迪戈加西亚的海域。如此一来,第四舰队与第八舰队要想避免“单独作战”,就得主动向南转移,即主动靠近第六舰队。也就是说,第四舰队与第八舰队在到达塞舌尔群岛以东海域的时候,就得转向南下,避免过早与共和国舰队接触。在此情况下,美国海军几乎没有办法掩护迪戈加西亚,即只能牺牲迪戈加西亚。

这时候,也许有人会认为,第三舰队将提前到达。

从理论上讲,第三舰队确实能够赶在3日夜间到达迪戈加西亚东南海域。问题是,第三舰队是一支刚刚成立的舰队,也就是说,这是一支没有航母的舰队,其主力是2艘巡洋舰与4艘驱逐舰。更重要的是,第三舰队的首要任务是掩护由20多艘快速运输舰组成的船队前往迪戈加西亚,而不是参与海战。正是如此,第三舰队在进入印度洋之后,除了直接开往迪戈加西亚之外,还得将航行速度降低到40节以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护航战舰上的声纳能够正常工作。

显然,第三舰队没有什么好指望的。

正是如此,当时全世界都把焦点放在了美军的第四舰队、第八舰队、第六舰队,以及共和国海军的印度洋舰队与南海舰队身上。从时间上推算,共和国海军将抢先集中发起进攻所需的力量,所以从战术上推断,将由共和国海军抢先发起进攻,即通过打击迪戈加西亚迫使美国舰队现身参战,然后攻击美国海军第四舰队与第八舰队,再集中力量拦截赶到战场的第六舰队。从战术上讲,应该由南海舰队攻击迪戈加西亚,印度洋舰队则埋伏在马尔代夫群岛海域。因为共和国在马尔代夫群岛与印度半岛南端拥有数座综合性海军基地,不但能够部署重型战斗机,还能够部署上百架远程巡逻机,所以美国舰队几乎没有办法发现埋伏在马尔代夫群岛海域的印度洋舰队。也就是说,只要第四舰队与第八舰队在迪戈加西亚受到攻击之后转向东行,就将进入印度洋舰队的伏击圈,从而遭到毁灭性打击。

很简单,也很合情合理的战术。

客观的讲,除非美国海军放弃迪戈加西亚,即以牺牲迪戈加西亚的方式来保全两支舰队,不然就无法逃出共和国海军的伏击圈。虽然理性看待这场海战,美国海军有足够的理由放弃迪戈加西亚,不管怎么说,保全舰队要比保全基地更加重要,但是美国海军增兵印度洋的目的就是要保住迪戈加西亚,而且只有保住了迪戈加西亚,才能将印度洋东面的达尔文港与印度洋西北的吉布提联系起来,也才有资格与共和国争夺印度洋制海权,从而使共和国不得不在印度洋上留驻重兵。如果丢掉了迪戈加西亚,哪怕是让迪戈加西亚失去了作为海军基地的能力,吉布提都很容易遭到攻击,达尔文港也孤掌难鸣,从而使美国海军彻底被赶出北印度洋,再也无法对共和国的北印度洋航线构成威胁。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迪戈加西亚可以抛弃,美国海军就不会把大西洋舰队里最强大的两支舰队派过来。要知道,战争爆发前,美国海军刚刚利用“安全检查”的名义,秘密启用了3艘封存的航母,其中2艘留在大西洋舰队,使大西洋舰队的航母数量增加到7艘(另外1艘计划分配给太平洋舰队,预计将在1月10日左右到达珍珠港,太平洋舰队的航母数量也将因此增加到8艘)。也就是说,除了第八舰队(隶属于大西洋舰队)的1艘航母外,另外6艘航母全在第四舰队与第六舰队,而在北大西洋上活动的第二舰队没有航母。虽然按照美国海军的动员计划,最迟到2月10日,就会有另外5艘航母解封,其中有2到3艘将被留在大西洋舰队,但是在此之前,美国海军将大西洋舰队的全部航母都派往印度洋,足以证明美军对印度洋战场的重视程度。

算上隶属于太平洋舰队的第三舰队,更有理由相信,美军不会轻易抛弃迪戈加西亚。

战斗开始之后,实际情况也与之相差不大。

5日夜间,共和国海军的舰载战斗机轰炸了迪戈加西亚。按照美军的交战记录,当天晚上还有数百枚由战舰或者轰炸机发射的巡航导弹落在了迪戈加西亚岛上,而参与轰炸行动的舰载战斗机应该在200架左右。考虑到“上海”级航母在全部携带重型战斗机的情况下,最大载机量不会超过100架,因为南海舰队在迪戈加西亚东部海域活动,必须考虑美国空军部署在澳洲的轰炸机构成的威胁,所以不可能出动全部舰载战斗机,必须留下部分执行舰队防空任务,出动200架战斗机攻击迪戈加西亚,基本上是南海舰队的最大攻击能力了。比较可惜的是,因为迪戈加西亚岛上的远程警戒雷达在轰炸中被摧毁,而攻击机群在进入的时候采用了超低空飞行的突防手段,所以在轰炸结束的时候,美军没能判断出这些战斗机到底来自北面,还是来自东面。

出于安全考虑,第四舰队与第八舰队立即转向。

巧合的是,这个时候,第四舰队与第八舰队正好在塞舌尔群岛东面。也就是说,迪戈加西亚遭到轰炸的时候,这再这支舰队正在向东南方向航行,收到消息的时候,两支舰队立即转向南下。

23点左右,即迪戈加西亚遭到轰炸后大约1个小时,到达科科斯群岛南面大约550公里处的第三舰队遭到突然袭击。

根据美军的交战记录,袭击来得非常突然,在近千枚反舰与弹出现在防空战舰的雷达屏幕上之前,舰队的探测系统,以及临时增派给防空战舰的垂直起降预警机均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目标。由此可以断定,攻击第三舰队的肯定是射程超过500公里的重型反舰导弹。因为共和国海军的反舰导弹中,除了射程在500公里以内的,就只有射程为1000公里与1000公里以上的重型反舰导弹,而这些反舰导弹都无法由战术战斗机携带,所以可以断定,攻击第三舰队的要么是战略轰炸机、要么是大型水面舰艇。首先可以排除大型水面舰艇,因为南海舰队最多只能到达科科斯群岛以北大约500公里处,与第三舰队的距离肯定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