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调-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最后,我终是湿了脸颊,搂住他已汗涔的背,迎着他吻了上去。不再是躲闪的不安,而是倾注了一生的眷恋,我爱他,从懵懂明白情爱起就深爱着他,再没有过其他人。直到他温柔地进入时,我已是泪流满面,睁开眼看到的,不过是那深情专注的漩涡。
那一刻,我会铭记一生。
他的眷恋,毫无保留地倾注在这个雪日午后。
漫长的缠绵中,他始终唤着我的名字,一遍又一遍,告诉我,是他。
直到筋疲力尽,激情退却,我才蜷缩在他怀里,贴在他的胸口,听那仍旧有些乱的心跳出神。他像是在抱着一个孩子,不停吻着我的眉眼,安静而无声地贴紧我。这样的甜蜜,只有我和他在分享,只是这么想着就已经是幸福。
“还在下雪吗?”我仰头看他,然后就看到他眼底的重生的欲望。
这是一个女人最骄傲的事吗?曾有数个安静的夜,婉儿在我枕边分享着最深的私密,那时我虽已经情事,却无论如何感受不到她眼中的浓情蜜意。可就在这迟来的日子,我才明白,这真的是一个女人的幸福,你最深爱的男人,对你最坦白的渴望。
那日直到黄昏,他才用锦被裹着我,抱我到窗口去看雪。
我躺在他怀里,累得已经睁不开眼:“天都暗了。”他很淡地嗯了声:“那年断臂时也是个雪夜,我直到发觉医师脸近惨白,才明白伤势凶险。那夜我就在想,你在做什么?在读书,临帖,还是已经睡了。”
我心一下下抽痛着,却还是顺着他的话,柔声道:“就在想这些?”
他深情地凝视我,许久后,才说:“就这些,我当时只想知道,我的永安在做什么。”
第68章 六十七 眉目依旧(2)
长安二年正月,初设武举。
婉儿每论及此番武举,总说得眉飞色舞。往年她见文举的翩翩少年立于殿上,博通古今对答如流,也不过是叹上一两句便作罢,今年却颇有些不同。
我靠在椅子上,脱了鞋,整个身子都蜷在了椅子上。正是听得兴起时,就听见外边此起彼伏的请安声,抬起头正看到他走向我,婉儿轻咳了声,忙从塌上下来请安:“郡王。”他含笑点头:“务须多礼。”
他的笑虽浅,落在我这处,却仿佛浓得化不开,似乎还有些别的什么。
婉儿忽然又伏了身子道:“奴婢就此告退了。”她说完,很是意味深长地瞥了我一眼,我正是尴尬于他二人的碰面,却被她这一眼弄得有些哭笑不得。直到她走了,李成器才走到我面前,伸手碰了下我光着的脚:“才是正月,你就光着脚到处走,会受凉的。”我被他碰的有些脸烫,忙道:“你手才凉。”
他只笑着看我,没说话。倒是夏至进来,将袖炉递到他手里,又低声问了句可是要在此用晚膳,他叮嘱了两句,都不过是那些我需忌口或不喜的物事。待夏至下去了,我才慢悠悠地笑着,看他道:“夏至跟了我这么久,你说的这些早已烂熟于心了,何需你次次叮嘱?”
他轻拢着袖炉,走到我身侧,随手将我抱到他腿上:“怕她记不牢。”我看了眼外头偶有穿行的宫婢,更是不自在,动了下身子:“此处可不是你的寿春王府。”他眼盛笑意,放下袖炉,反倒伸手握住我的脚:“现在还凉吗?”我被他吓了一跳,想挣开他却握得更紧了些。
就这么拉扯中,险些从他身上摔下去,最后开始被他拦腰抱紧,才算是得救。莫名的心悸,我避开他的眼睛,随口道:“这几日的武举,你可曾去了?”他点头说:“去了,确值得一观。”刚才婉儿已说的我心痒难耐,被他这一说,更是有些去看的心思:“被你和婉儿这一说,我也想看了。”
他微微一笑:“好。”我诧异看他:“这么痛快?”他毫不在意道:“你若想去又不是难事,只管随着我就好。”
——————————————————
次日,正是射箭日。
皇姑祖母近日身子不大爽快,唯有太子和太平露了面,也不过远观而已。我和李成器到时,正碰上二人在低头闲话,太子只抿唇笑,太平却是时不时地笑出声。笑到欢畅时,众人虽不明就里,也会附和着笑起来。
如此气势,早已盖过太子。
“成器,”太平忽然看这里,“听闻你当年在临淄王府,曾当众舞剑,震慑一众朝臣王孙?”她这句话一出,四下里凡那夜在的,都三两附和起来。
李成器只微微笑着说:“当日仅为与姚大人以武会友,随性而至罢了。”太平笑了声,道:“今日正是武举日,姚大人也在箭场中,不如稍后再来一场比试,也好让应试考生见我李家皇族的气势,如何?”我看了一眼李成器,他略沉吟片刻,才颔首道:“恭敬不如从命。”
太平笑赞了句,便又低头和太子说话。
我见众人视线又去追着太平,才低声问他:“姑姑此举,可有何深意?”他侧头看我:“或许有,或许没有。”我疑惑看他,他略斟酌了下,才道:“隆基近日行事频繁,暗中交结大臣,曾有人说苏安恒亦是受他差遣,将会再请皇祖母让位李家。”我心头一跳,追问道:“所以太平有意让你压一压他?”
他微点了下头:“姑姑的谋算甚深,不想让他乱了大局。”我苦笑看他:“其中利害关系你要权衡好,隆基的性子你清楚,得失心太重。”他笑了笑,没说话。
约莫就这样坐了会儿,太平才说要出去走走。
众人紧随着,我倒是落得清闲和他走在后头,听他一一讲解这初设的武举。“今日是射箭,前几日是马枪、翘关、负重。”身侧有人在躬身请安,他略颔首,接续道,“到最后过初试的,还要检阅身形,言语等资质。”我笑:“前几个听着倒还像样,后几个……倒也有我朝的风范。”他轻扬眉看我,我才又道:“惊天文才,盖世武才,都抵不过样貌重要。”
他这才明白我的意思,笑叹道:“你一句话,可是将朝中才俊都骂了。”
我将双手笼起,呵着热气,好冷的天气,也难为那些应试的人了。他看我如此,索性伸出手,将我两只都合在手心里:“你自幼就怕冷,这两天正是最冻人的时候,先回帐中等我?”我努了努嘴:“我要看你射箭。”
他的所有,听旁人说了太多,可我亲眼见得却太少。
只要有机会,总不愿轻易错过。
“郡王。”身后忽然有人出了声。
我忙抽回手,回头正看到姚元崇,他看到我亦是有些意外,旋即就恢复常态道:“方才公主遣人来唤微臣,说是要臣与郡王比箭,臣百般推辞却难抗命,还望郡王手下留情。”李成器笑回道:“是姚大人手下留情才是。”
姚元崇忙摇头,又一拱手道:“当年那一场剑,臣就曾感慨此等皇孙,若不能挂帅上阵真是一大憾事。幸有突厥的贸然来犯,成就了臣的心愿,也成就了郡王的英名。不战而驱敌数百里,唯有郡王一人,臣万不敢比肩。”
姚元崇说的认真,我听得不禁微笑,看了李成器一眼。他像是有所感觉,低头也看了我一眼,那双墨色浓郁的眼中,唯有我的倒影:“永安,你可是想说什么?”我抿唇笑道:“没有,只是记起当年你灯影月下,那一场剑,”说完才去看姚元崇,“还有姚大人的剑术。”
姚元崇连说惭愧,我又道:“一个李家皇子,一个是朝中才俊,你二人都不能输。郡王立的是皇威,可若是姚大人太过谦让,岂不是让那些应试的考生会错意,以为大周容不下有才之人?”他愣了下,才恍然道:“县主说的是。”
我摇头道:“我是胡言乱语罢了,其实是难得见你二人再比试,可不想看推来挡去的客气谦让。”李成器只是笑,却并不再说话。
待姚元崇走后,他才温声道:“永安,我倒情愿你像我几个妹妹。”我不解看他,他才笑了声,静看着我:“不要整日想着如何帮我,该想的,是为本王生下一儿半女,也好宽慰我父王的心。”
他的声音很轻,却似字字重若千斤,听得我有些恍惚。直到心跳声几乎震得耳发痛,才低下头道:“当年你不是说,不愿留下血脉,让他也受这皇权纷争之苦?”他的声音就在耳畔:“自从有你,我想要的越来越多。不是皇位不是权势,而是娶你为妻,子女绕膝。”
我被他说的从内到外都烫了起来,静了会儿,他又道:“要不要让沈秋来看看你?”我诧异抬头,看到他似笑非笑的脸,立刻明白过来,又窘又迫地踢了他一脚:“李成器!”
到箭场时,一切早已准备妥当。
远见李隆基立在太平身侧,似乎在听着姑姑的训话,只沉着脸抿唇不语。直到李成器和姚元崇试弓时,才侧头看了一眼,仍是神色不分明。多想无益,我暗叹了句,便又回头去看箭场中,那比肩而立的两人。
李成器已脱了袍帔,抬臂弯弓。待凝视片刻箭靶后,才抽箭搭于弓上,松手后随即一声闷响,正中靶心。人群中立刻连爆好声,还未待声音落下,他又连射九箭,均是狠扎入靶心。
我这里仅能看到他的背影,立于冬日阳光下,靴侧还沾了些残雪。如此三箭后他才将弓交于身侧内侍,那侧影如剪,我只双手握着茶杯,这么盯着他看,却忽然见他回头看了我一眼。
我迎着他会心一笑,他亦是扬起嘴角,回过身,对姚元崇说了句话。
那日因着这一场比试,太平甚为欢喜,立刻吩咐了在宫中备下酒宴,直醉到深夜才肯作罢。也因折腾了一整日,次日我直到天大亮才起来,方才洗漱完,沈秋就已经晃悠着来请安:“县主,小人奉命来诊脉了。”
我愕然看他,再去看一侧喝茶的李成器,两人都是笑意满满地看着我,直看得我心头发虚,只能瞪了一眼李成器,无奈坐下,将胳膊伸了出去。
沈秋坐在塌旁,很是认真合眸,细细诊脉。
过了好一会儿,才收回手,看了眼李成器:“直说?”李成器颔首:“但说无妨。”我听沈秋的话就觉有异,不觉紧张盯着他:“你对我二人还需隐瞒吗?有话直说。”他沉吟片刻才道:“郡王若要子嗣,或许还要等上几年。”
我心头一惊,脱口道:“为何?”李成器倒是站起身,走到我身侧坐下:“永安,别急,先听他如何说。”我点了下头,却紧盯着沈秋,见他似在斟酌,心更是沉了下来。正要追问时,沈秋已经抬头看我:“县主当年在临淄王府,是否每每喝药避子?”
被他这一问,我才觉有些难言,看了眼李成器,他只是轻握了下我的手,没说话。“是,”我又回头去看沈秋,“那时局势不明,我的确喝药避子。”他轻叹口气:“这些药再金贵,也是伤身的,给我几年,我会试着替你调理好身子,”他想了下,又道,“多年朋友,我也不敢相瞒,即便是我也只能说试一试。”
我听得心悸,余下的话都没大听得进去,倒是李成器问的仔细。待到沈秋走后,他安抚我道:“别想太多,至多是难有子嗣,身子并无大碍,只需慢慢调理即可。”我被他说得心酸,默了很久才说:“好在你还有许多妻妾。”
他微笑着看我:“永安,每次你不如意,都要拿这些话来让我难过吗?”我轻抽了下鼻子,眼眶烫的发酸,咬着唇没做声。他笑意又深了几分:“若有你,江山也可放手,何况其它。”他话语极平缓,却听得我有些怔住。
这是他初次对我说这话,分不清是感动,亦或是惊异。
他却像是说了句极平常的话,只是笑着看我,转而道:“不过你若是太想要个孩子,本王还需再用心一些。”
我啊了声,立刻推开他,却被他揽住腰,彻底压了下来……
—— 第三卷完 ——
第四卷:那一生比肩而立
第69章 六十八 新生(1)
一晃三年,临近正月。
皇姑祖母卧病洛阳迎仙宫,本是要将我同带去,可沈秋估算日子怕是就在正月会产子。李成器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再三请旨,终是将我带离了迎仙宫,暂居当年他于洛阳所住的王府。
腿脚都肿的厉害,我几乎都懒得下床,李成器就整日将我抱来抱去的。我搂着他的脖子,笑着问:“重吗?”他佯装蹙眉,脚下却极稳,将我放在暖亭中,再覆厚重的锦被才点头:“很重。”我抚着隆起的腹部,柔声道:“孩儿,尚未降世你父王就如此宠你,日后可如何是好?”
李成器只是微微笑着看我,待我嘲弄够了,才笑叹说:“人都说有夫妻情深,有前尘、今生、后世,从未有人说过与骨肉有此三生之缘。永安,你可觉我会疼他胜过你?”我被他说得心暖,按住他的胸口:“你心中的天下呢?子民呢?”
他站起身,遥指那望不见的长安:“今日后,天下再无大周,将复国号为‘唐’,”他回首看我,笑意自唇边蔓延自眼中,竟恍似回到我与他并肩而立在芙蓉园楼阁上,看曲江宴饮的神情。
彼时我与他私定婚约,他的母妃尚在人间。
虽前路仍难行,却并未到绝路。
我知他这三年来与太平往来频繁,李家上位只是迟早,只看他能将我带离皇姑祖母身侧,就已猜到了七八分,但却未料是今日,更未料到此时他仍在我身边。我侧过头,努力想坐起身子:“你们准备如何做?”
他笑着蹲下身子,直视着我:“是已经做了。此时此刻,太平应和太子、宰相张柬之、崔玄玮等重臣见到皇祖母,传位在即。”我心猛跳起来,虽已有准备,可他话中的笃定却仍是如此撼动人心:“传位太子?”他微微笑着,略点头道:“传位太子。”
他五指交缠着我的手,刚要再说什么,就听见园外有很低的吵闹声。他刚才想起身,已经有个人影快步走了进来,何福几乎是一路半退半拦着,可又不敢真去硬挡。
三年未见,他眉目又长开了些,那双与皇祖母一般无二的凤眸,带着凌厉的光。毫不掩饰,直向亭中看来。
目光相撞,他才猛地停下来,直勾勾地看着这里,抿唇不语。
何福见我也在此,更是急了,噗通一下,彻底跪在了雪地中:“县主身怀六甲,经不起吓,还请郡王先卸剑。”“卸剑?”他微扬起一侧嘴角:“我与大哥兄弟情深,难道还需要做这种事?”他又上前两步,何福就又跪着退后两步,毫不相让。
这一进一退,他倒真起了努力:“滚开!”
“隆基,”李成器此时才松开我的手,站起身看他:“怪不得他,自永安住进这里,我就已立下了卸剑的规矩。无论是姑姑、太子,亦或是跟随我多年的武将,从无例外。”李隆基迎着他的目光,先是敛了笑意,却又忽然大笑出声,拿下腰间佩剑扔到了地上:“大哥说的是,我一时情急,糊涂了。”
李成器只微笑着看他:“无妨。”剑是扔了,可我却越发心沉,有意咳嗽了两声,才笑着去问李隆基:“天寒地冻的,先进来暖亭热热身子吧,”说完才去看雪中跪着的人:“何福,替临淄郡王端些热茶来。”
何福忙应了是,起身退了下去。
没了外人,有些话才好说些。
李隆基进了亭子,随意坐在我身侧的椅子上,凝神看了片刻才问:“永安,这几月吃睡可好?”我笑着点头:“吃的好,睡就难说了,每夜总要醒几次。”我看了李成器一眼,藏下了后半句。最难安睡的人是他,我每次醒来他都能察觉,再不厌其烦地帮我翻身,哄我入睡……
李成器很淡地看了我一眼,笑而不语。
我这才又看李隆基:“是什么事,让你这么大动肝火?”
他似乎笑了下,但仍埋着隐隐怒意:“有些事我要单独问大哥。”我倒是笑了:“我这样子,你想让我如何回避?”说完才去看李成器:“我能听吗?”李成器只摇头笑,对李隆基道:“永安身子不便,也无需回避,但说无妨。”
李隆基随手拿起桌上的茶杯,我忙拦住:“这不是你喝的,是我的安胎药。”他愣了下,又放在了手边:“为何要安胎?可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我只觉得他似乎还有很多话追问,忙避开他的视线:“你一个男人不便问这些,先说正事吧。”
他沉默着,竟没再说话。
亭中一时有些尴尬,李成器倒是行色如常,又新添了一碗温热的,递到我面前。我接过药碗,轻抿了一口:“若是你真有话难说,等何福来了,我让他扶我回房,你们兄弟二人去书房细谈可好?”
“不必,”李隆基终是开了口,“我今日来,不过想问问大哥,为何将我困在长安十数日,待我如杀人重犯?”
原来如此,难怪他几乎要拔剑相向。
我低头继续喝药,脑中飞快地想着一切的前因后果。逼皇姑祖母让位,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李隆基不会不知道,也不会没有计划,可终是被成器先下了手。我相信成器如此做,对他有百利而绝无一害。
今日虽是宫变,可能替李家拿回天下的唯有一人——太子李显。满朝文武有六成以上是皇姑祖母亲手提拔的人,若非是李显,谁又能让这些大臣甘愿逼皇姑祖母退位?李显入主东宫多年,早已是天下认定的储君,即便是太平也只能助他先拿回李家天下,再做谋算。又何况是李隆基?
如此浅显的道理,连我这外人都明白,他又怎会不懂?
只能说,他实在不甘。
李成器只笑叹道:“若不困住你,只怕你此时已被人当乱臣贼子,投入天牢待罪了。”他说的云淡风轻,李隆基却有些色变:“大哥你谋划多年,怎会甘心让给太子?”李成器笑着摇头:“还不是时候。”李隆基扬眉道:“待到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