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海盗王宝藏 >

第4章

海盗王宝藏-第4章

小说: 海盗王宝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切听教授的。”萧邦有些不自在地收起了本子,只将录音笔放在桌上。

“采访嘛,最好的方式就是聊天,天南地北地聊。”教授端起酒杯回敬了一下萧邦,也示意一姝喝一点儿,“我最反感那种条条框框的采访,束手束脚的,没有激情,出来的文章也不生动。萧兄弟,我看了你的采访提纲,说出来你别生气。你那个提纲,官话太多,虚得很。像这类题材,要正野结合,中外相衬,才好看。”

“谢谢教授指点,”萧邦有些发窘,“我在我们周刊的确是末流记者。”

“你倒很实在,”教授哈哈大笑,“不过这没关系,有我在,文章一定会好看。刚才讲了,正野结合,中外相衬,就是这类题材的特点。正史又称官史,是有明文记载的,引用要有出处,分析要有依据;野史呢,民间流传,往往有夸张成分,但更传奇,更具戏剧效果。正史就一定是真相?野史就一定是编造?我看不一定。正史,说白了是统治阶级统驭人民的工具,《史记》虽详,真实性就差多了,宋代以后更是谬误百出。所以做文章,要两手抓:一手抓主干,凡是正史就引据,核对出处,就算错也是史书错,不关你的事;另一手呢,抓枝叶,将野史传说借题发挥,奇闻轶事,旁征博引,最能吸引眼球,当然还是需要说明一下,以正视听。中外相衬,就是对比了。没有对比,忠奸难辨,是非不分,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就拿中国海盗来说,如果不与西方海盗相比较,很难认清其本质。”

“费教授,你不是说做学问要严谨的吗?”一姝忽然插嘴。

“严谨是指态度,”教授纠正道,“历史上有很多伪作,其实水平也很高。如《李陵答苏武书》,就是后人伪作,但就算李陵本人,也未必写得出此等感人至深的文章;《满江红》亦为后人伪作,但其冲霄气势,与岳武穆情怀暗合,素为世人景仰。所以说,一个学者,如果拘泥于刨根问底,寻章摘句,而忽略了时代精神,就无法探精寻微……”

“教授是说,中国海盗的历史记载并不符合史实?”萧邦深恐他扯远,赶紧插话。

“你不要打岔!”教授怪眼一翻,颇为不悦,“这个不说清楚,后面的就没法弄。好吧,看你是个急性子,今天我也有兴致,就跟你们讲讲海盗。”说到这里,他抬头望天,似乎在考虑如何化繁为简,让这个一看就没啥文化的后辈听得明白。

一姝和萧邦都坐直了身子,等待教授的讲述。

教授又自斟自饮了两杯,才咂巴了两下嘴,开始高谈阔论:“要想说清楚海盗文明,还真有点儿难。不过有一点是确信无疑的:这个世界的格局,是由海盗改变的。往深里说,是勇气和掠夺,发现和改变了世界,使人类的目光不再封闭地局限于陆地。于是,以暴力形式出现的海上掠夺,逐步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这其中,最有影响的事情就是发现新的陆地。从这个意义上说,早期发现和开辟新陆地的人都是海盗,因为这些行为的动机,无非是想瓜分利益,获得财富。”

“一姝出生在美国,非常清楚在西方的文化中,海盗的故事是一部传奇的英雄史诗。在西方的世界里,一个男孩,不管出于什么想法,都愿意选择当海盗船长而非国会议员。西方海盗的热血和勇气,因为反抗文明社会中的法律秩序而成为深入人心的英雄,因为敢于冒险和创造了人生的辉煌而成为人们敬佩的勇士。但这是西方的文化,在中国却截然相反。中国虽然在殷商时代才出现木板船,但其航海技术发展迅猛,在明末以前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大国,汉武帝在位时就曾七次乘楼船巡游海上,可见汉代造船和航海已相当先进。因此,中国海盗历史悠久,活动频繁。早在东晋时期,吴人孙恩为报家仇,逃海起义,成为史上规模最大的海盗集团,其妹夫卢循也参与其中,转战长江以南,纵横东南海域,拥众百万,历时十三年,为中国海盗史上所仅有。此后海上一直较为平静,到了元末,台州黄岩出了个方国珍,其兄弟被官府逼迫逃亡出海举兵,拥巨舰千余,人众十万,成为与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分庭抗礼的一方豪杰,后来降了明朝,受朱元璋厚待;再往后,在历史上产生巨大影响的大海盗,就是嘉靖年间的王直、嘉靖万历年间的林道乾、明末清初的郑芝龙了。”

一姝见教授停了嘴,赶紧满上一杯酒,插话说:“中国真正大规模的海上航行,应该是郑和吧?”

教授白了她一眼:“郑和不一样,他是朝廷的正规军,不是海盗,只是制服了几个不服的小国,并没有抢掠财富,属于和平使者。今天我们要谈的,是海盗。”

一姝吐了一下舌头,斜睨萧邦。萧邦正凝神聆听。

教授干了酒,指指萧邦的酒杯:“萧兄弟怎么不喝?这酒可不好弄哟。”

萧邦笑笑:“我不擅饮酒,教授请继续。”

教授饮罢,咳嗽了一声继续说道:“关于明朝海盗,咱们待会儿细讲。前面举的几个例子,是想说明四个问题:第一,中西海盗规模不同。西方海盗的黄金时代是在18世纪,而中国海盗的黄金时期是16世纪。就拿中西海盗鼎盛时期相比较,西方海盗讲究小团队作战,一般都是几十人、几百人一伙,上千人的队伍不多;而中国海盗规模宏大,讲究集团作战,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海盗团伙很多,上万人的队伍也有。第二,中西海盗成因不同。中国海盗是被动反叛,西方海盗是主动进取。中国海盗都是官逼民反,主要原因是海禁政策限制了海上贸易,南方海域一带的农民自造船只,奋起反抗;而西方海盗具有冒险和探索精神,甚至可以与王室签订协议,王室还提供航行物资,再瓜分探险所得。第三,中西海盗性质不同。中国海盗亦商亦盗,主要在近海活动,极少滥杀无辜,只是想通过武力迫使朝廷让步,以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而西方海盗贪得无厌,血腥残暴,疯狂掠夺,努力建设新的秩序。第四,中西海盗结局不同。中国海盗除方国珍兄弟等极少数人占据历史条件归降善终外,绝大部分海盗不是被诱骗剿杀,就是客死他乡,如王直、郑芝龙等;而西方海盗经过疯狂掠夺后,存活下来的远赴异地,摇身一变,用夺来的财宝建立新生活,成了有身份的绅士、富商甚至政府官员,逍遥法外,子孙受荫。如英国大海盗弗朗西斯。德雷克,其海盗船队在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战争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被封为英格兰勋爵;素有‘海盗女王’之称的西班牙海盗唐。埃斯坦巴。卡特琳娜,其海盗船队被西班牙舰队击溃后被判死刑,但在国王菲利普三世的干预下被无罪释放,国王还亲自召见这位‘西班牙英雄’,赏赐大笔金钱和土地。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奇妙。”

“我想,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萧邦插话,“那就是中国的海盗有爱国之心,西方海盗只为私人利益着想。”

教授白了他一眼说:“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不全对。譬如五峰船主王直,就勾结日本人,造成嘉靖一朝沿海饱受倭寇摧残。虽然最后倭患平息,但日本人自那时就埋下了入侵中国的种子,其祸害之大,一直延续到1945年抗战结束。”

“但据我所知,明清海盗的确有过抵抗西方殖民者的行为。”萧邦说,“譬如海盗首领施和、林凤、郑芝龙、郑一嫂等,先后率领部众投入反侵略反殖民战斗,并打败了西方殖民者,扬威海上。”

“原来你对海盗并非一无所知。”教授哈哈大笑,“是的,这也算中国海盗的特色之一,不过并不能归功于所有中国海盗。你讲的这些人,除了爱国之心,恐怕还是害怕自身的利益受到影响,因为当时朝廷实施了‘以夷制盗’的夹击策略,实际上就是官府宁愿让‘外夷’垄断商路,也不愿为本国海盗开放海禁,全然不顾这些外夷常常也干些海盗的勾当,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幕荒诞剧的上演,构成了世界海盗史上的奇观,也为国外殖民者拉开了蚕食中国的序幕。”

“那么请问教授,你认为中国海盗的鼎盛时期,有几个是可圈可点的人物?”萧邦问。

“这才像个问题。”教授看了他一眼,扳起了指头,“明代海盗,先后出现了王直、许栋、徐海、张琏、许朝光、曾一本、谢策、洪迪珍、林国显、徐碧溪、林道乾、林凤、施和、杨老、魏朝义等代表人物,后来又出了‘万船之王’郑芝龙,就是郑成功的父亲。但这些海盗中,林道乾、林凤和郑芝龙才具有代表意义。郑芝龙成就最高,他建立的船队和商业帝国,垄断浙闽粤海洋贸易,商行遍布日本及南洋,富可敌国,当世无人能与之争锋,就连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的西方殖民者都必须向他称臣,堪称世界第一大海盗,可惜降清后死于非命。林凤的主要功绩在于他与海盗施和抗击西班牙人,相持四个多月,打得敌军舰队心惊胆寒。然而当时明军联合西班牙军队夹击,林凤虽然成功突围,但孤掌难鸣,最后败走海上,不知所终。由于林凤与林道乾是同一时代的海盗,一些文献将二者混同于一人,是不对的。林道乾的命运要好得多,他败走海上后,成功摆脱了朝廷的控制,率领乡民开辟了北大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早期大规模移民的记录。”

说到这里,教授顿了顿,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林一姝,缓缓地说:“对林道乾这个人,不能以普通海盗的标准度之。他能够在明廷、葡萄牙人的夹攻下避开倭寇,联合安南、暹罗据地称王,在东南亚说一不二、如鱼得水,决非一般的海盗可比。特别是他埋下的巨额宝藏,更是使其他的海盗黯然失色。下面,我们就单独谈谈这个典型人物。”

萧邦心里暗吁了一口气。不过他从教授对一姝的眼神中似乎明白了什么,但又不便说破。

第八章 异国称雄

此时日影西斜。费教授煮酒阔论,渐渐将大半瓶五粮液尽入腹中,让萧邦和一姝暗自叹服。柳静茹女士细心,便上了今春第一季的龙井,又上了点心。茶香四溢,费教授谈兴更浓。

“林道乾是广东澄海县人,就是现在汕头所辖的澄海市,祖籍是福建泉州的。林道乾祖上迁居澄海县苏湾都风岭林厝园后,家境殷实。嘉靖年间,这一带还建过书院,所以林道乾小时候是受过正统教育的。据说,林道乾小时候非常聪明,而且水性极好,当地人为他起了个‘水鬼卵’的外号。由于林道乾机智好学,二十岁时就是潮州府衙的小吏了。”

“林道乾成为海盗决非偶然,而是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他的出生地是通洋口岸凤岭古港所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古通道,曾经有过辉煌的海上贸易。这里需要插一句题外话:500年前的中国,曾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贸易中心,假如当时的明朝政府打开国门,放开海禁,利用中国的压倒性贸易优势富民强国,中国的世界贸易中心地位可能保持至今,鸦片战争以后的所有民族灾难或可避免。但明太祖开国时的国策就是以农为本,厉行海禁,导致明代海盗横行,主要根源是限制了民间通商,损害了民众的利益,人民不得不奋起反抗。到清康熙收复台湾后,曾经开放海禁,但其晚年再次禁海,而同时代的俄罗斯彼得大帝则励精图治,疯狂推动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得以发展。可见,世界历史潮流是向着全球贸易方向发展的,因此晚清时英国用枪炮打开中国的大门是必然的。历史当然没有假如,令人扼腕的是我们曾离成为世界财富中心如此之近,却让中国封建王朝白白葬送了。”

“林道乾在那个环境里长大,加上他身在官府,亲眼目睹官府的贪赃枉法、民众的悲苦无助,又深知家乡曾是繁荣的出海口,想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一直激荡着他。很可能,他清楚自己没有什么背景,即朝中无人提携,科举场中也无人相帮,仕途堪忧,便组织家乡的青壮年,干起了无本买卖。明朝《万历武功录》对他有描述:‘乾为人有风望,智力无二,好割据一方自雄。所至辄不忍贪淫之性,掘人坟墓,淫人妻小,蚕食人田土。常擅山海之禁以为利。’可见,林道乾做海盗,是想通过冲破海禁谋利,壮大自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盗。”

“林道乾最初是伙同家丁开始海上营生,后来以武装掩护海上商贩活动,骚扰官军,队伍逐渐壮大成数千人,惊动了朝廷。朝廷派都督俞大猷追剿,林道乾不敌,率众逃到台湾鸡笼,就是现在的基隆。但就在嘉靖帝死的那年,林道乾闻风而动,亲自督造船只,以南澳为基地,攻福建诏安、五都等地,又为闽都督俞大猷所败。其时大将戚继光大破倭寇,余寇继续作乱海上,想采取半威逼半投靠的方式联合林道乾。林道乾虽然反抗朝廷,但自小受的教育使他不愿当汉奸,在官兵和倭寇两相逼迫的情况下,只得率众抵达占城,就是今天越南的中部避祸。稍作休整后,率众潜回潮州,两次攻打澄海藩卫溪东寨,大获全胜,前来投奔者不计其数。朝廷对这位海上游击战专家无可奈何,只得招安。隆庆四年即1570年,林道乾受朝廷安抚,率众驻扎潮阳县境。林道乾有了王直被诱杀的前车之鉴,对朝廷根本就不信任,表面上已受招安,实际搞独立王国,继续在沿海收购货物,还开辟澄海县河渡门港口,屯集货物,兴贩海外。当然,朝廷是无法容忍有人挑战海禁政策的,终于在万历初年调集重兵围攻林道乾,但根本连面都照不着,只得谎称林道乾投水而死。其实,林道乾突围后率众抵柬埔寨,拿出财宝,暂时安身。此后,他辗转海上征战六年,终于认识到以己之力难以对抗朝廷,便率众数千,到暹罗北大年安居下来,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早期大规模旅泰发展贸易的纪录。据泰国侨史资料记载,林道乾确实于万历年间率潮属数千人,乘船百只,迁往北大年。当时北大年是个独立小国,还未并入暹罗。到北大年后,林道乾改名林卓谦,向北大年王拍耶大年献重礼,得其赏识,任其为掌港客长,并招为驸马,划出属地若干,供他和部属居住。潮州旧部闻讯,航海投奔者数千人,开了潮人大规模海外殖民之先河。林道乾在中国被视为海盗,但在北大年却兴建港口通商,受当地人尊崇。据传,他为铸得威力强大的神炮,不幸在试炮时被炸死。他死后,人民怀念他的功绩,把北大年港称为‘道乾港’,将‘卓谦公王府’、林姑娘庙当作参观膜拜的场所。林姑娘即为林道乾之妹林慈贞,当地人感念其忠贞,建庙供奉,现为泰国北大年名胜,成为泰华文化缔结的象征。”

这段长长的讲述,费教授居然一气讲完,并未看任何资料,显然是烂熟于胸。萧邦和一姝大为感佩。

教授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以上就是林道乾生平概述,实际上关于他的传说和资料非常多,主要有几点:一是说他在台湾基隆埋有宝藏,二是说他在北大年被部下杀死,三是他妹妹屡劝他回国孝敬母亲他不肯,所以妹妹自杀。这些说法均不足信,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林道乾在台湾基隆时,是仓皇逃到该地,不太可能携带重宝前住台湾;二是林道乾在潮州人中极有威望,他在北大年安定后,旧部涉险奔投,跟随他享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对他是感恩戴德,暗杀他只会自绝门路,谁会犯这种傻?三是林姑娘的传说,有点儿神乎其神。林姑娘庙历来香火旺盛,是人们藉以祈求神灵的一种方式,当然要将她的故事编得传奇一些。实际上,林道乾反抗朝廷后,连累家乡人遭官兵屠杀,他的母亲不可能幸免,林氏兄妹比谁都清楚,哪有还要回乡敬孝的可能?”

萧邦点头称是:“教授分析得有理。林道乾纵横海上,虽然未能打败朝廷,但朝廷也拿他没有办法,必然是见识不凡之辈。后来他定居北大年,如果真的藏宝在台湾,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发掘。至于被手下杀死更不可能。手下要杀他,早在官兵追击时还可邀功,而北大年完全是他的天下,动手的人除非蠢到极点。再说,林道乾那时贵为王爷,防范森严,想要得手,只怕比登天还难。至于林姑娘的故事,我以前也听一位到泰国旅游的朋友说过,这就如同中国香火旺盛的寺庙,如果没有传说,神的吸引力就小了。”

费教授哈哈大笑:“看来萧兄弟干错了行,应该去做侦探。”

萧邦尴尬一笑,却见一姝闪亮的眸子扫向自己。他赶紧岔开话题:“我是瞎说的。从刚才教授所讲的情况来看,似乎多是有记载的事。如果我猜得没错,教授有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吧?”

“你猜对了,”教授将鹰眼眯起,长长地吸了口气,缓缓说道:“大凡容易得到的资料,其价值都不高,这就跟大凡容易做的生意,利润都不会丰厚一样。林道乾是明代海盗中唯一一个保全了自身实力的大海盗,虽然最后死于试炮,但纯属意外。倘若他试炮成功并没有死,那么又将是怎样一番境况?东南沿海,恐怕又是战事频频。他借地北大年,厉兵秣马,铸炮造船,其目的就是等待时机卷土重来。经过多年的成败,他深知最后一击倘若不成功,一生已无东山再起之机。那么,他为什么一定要再次起事?按理说他在北大年据地为王,已是富贵之极,安享太平也不是不可以的。再说,打仗无非是打钱粮,谁的财富雄厚,谁就多出胜算。我当年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份罕见的资料才恍然大悟……”

一姝心头一跳,忍不住问:“那是什么?”

第九章 筹海图编

“那年,我在新加坡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教授眯着眼睛,继续讲述,“那是一个国际航运方面的会议,其间也谈到海盗。新加坡原先是个海盗的窝点,直到19世纪才被英国人认识到此处可建良港。参加学术会议的学者当中,有一位李姓华人,谈起中国明代海盗,差不多是如数家珍。会间休息,我便与他亲近,谈起了大海盗林道乾的事情。这位李教授在剑桥留过学,后来在伦敦航运交易所干过,对世界航运颇有研究。他听我讲了林道乾的故事后不以为然,说我所知的关于林道乾的记载有误。我当时很不服气,心想你虽然是华人,但不了解中国的情况,怎能一口否决我的观点?他哈哈一笑,说你别不服,今晚到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