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赢家-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信挂了电话,想了想,推开门,看着已经走到推广部的温婉的背影,摇头笑了笑。
其实,他搞出来的那个飞书账号达到五千名粉丝关注量,就能够成为华信公司推广员的招聘早几天便结束了。因为现在飞书用户量激增,要达到五千名粉丝量没飞书上线那段时间困难,所以苏信果断取消了这个活动。
无奸不商,反正已经达到目的,
到目前为止,他没有招聘任何一名学生,却如愿以偿地将飞书推广到星沙市各大高校。
今天的温婉是个例外,苏信不可能不答应,却也不能明说。因为以温婉的性格,如果知道真相,是决然不会接受的。
总而言之,温婉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
……
191。第191章 一个女人
九月一号,是里津市一中开学的日子。
早在前两天,苏信处理完华信公司的事情,召集全公司员工开了个会,部署公司下一步发展战略,定下今年下半年要将飞书推广至南召省所有的大学,然后从星沙市赶回到里津。
九月一号这一天,对于苏信而言,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如同以往般,天空还是乌青色,街道上冷清寂寥,苏信便起了床。
他盘着双腿静坐在床头,目光望着窗外的天空,怔怔发呆。
大多的时候,他都会想起夏桔梗,想起她离开的那一刻,还有那一句,如果可以,请不要念念不忘!
每每这时,苏信就会有一种快要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他的心脏像是被一块布条裹着,两头有两只无形的大手在使劲的拉拽,心脏紧紧绷住,随时要爆炸。这种感觉快要让他窒息,不过他早已经习惯了,就像每天都要吃饭一样习惯。
直到启明星渐渐隐去,乌青色的天空露出白色光束,东边的云层镶上一层金边,旭日朝阳渐渐爬上东山,苏信才挪动了下有些僵硬的双腿,然后有条不紊地穿衣,刷牙,洗脸,然后回到书房,开始看书。
摆在书桌上的,不是苏信马上要学的高二的新课本,高二的几门课程他已经全部自学弄懂了。
书桌上的是高三的书籍,大多残破老旧,显然是苏信多次翻阅造成的。苏信抽了一本高三下学期的数学教材,翻开封面,前面十多页都布满密密麻麻的笔记。
这是苏信的习惯,他喜欢在书本上做题目,演算推理过程,然后把一些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写在课本之中。虐待书本,有种成就感。
直到107页的微积分内容,才露出空白之处,苏信拿起黑红两支水心笔,边看边演算。
在枯燥繁复的演算中,时间悄悄地溜走。
到了早上九点半,妈妈谢小芬推开了书房,见苏信正聚精会神的做题目,心里很是欣慰,尽管她早就知道,苏信每天都五点钟起床看书做作业,但每次看到儿子如此勤奋努力,依然会感到欣慰,还有点心疼。
她走过去,溺爱的摸了摸苏信柔软的头发,说道:“儿子,妈做好早餐了,先吃饭吧,待会儿还要去学校报道。”
“哦,好。”
苏信放下笔,伸展了下有些僵硬的脖子,起身离开书房。
吃过美味早餐后,拒绝老妈陪同他一起去学校报道的意见,苏信独自骑着自行车,前往一中新校区——五荣冠!
五荣冠是里津市一中的新校区,位于新建的市政府大楼正对面的五荣山上。因为里津市政府搬迁过来,带动了这片区域的繁荣,如今的五荣山已被现代化机械推平,到处大兴土木,商业街,高档小区,高楼大厦林立。
五荣山早已不复存在,徒有一个名字而已。
九月初,天气炙热,艳阳高照。
苏信骑着自行车,沿着一块衔接一块的香樟树树荫,一路驶过这片在后世成为里津市最负盛名的经济区,不由地心下感叹:
不管在那个时代,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要以牺牲环境外代价,五荣山如此,三十六湾也是如此。
来到五荣冠校区,苏信在车棚里停好自行车,随着前来学校报道的学生走进校园内,汇成一股巨大的人流,大多学生对这块将要陪伴他们两年的新校区深感好奇,四下打量新校区的风景。
一进校门,便能看到一块巨大的石碑,伫立在一棵百年槐树下,上面雕刻着四个染着红漆的遒劲有力的大字——厉学力行!
里津市一中的百年校训——厉学天下博志之书,力行世间公平之事!
再往前走,是一个足球场,足球场入口也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足球场的历史。苏信也知道,在2000年,香港慈善家霍英东先生捐赠两百万给里津市一中,修建了这个足球场,为了感谢霍英东的善举,这个足球场被命名为英东足球场。
而在足球场的左侧,是宿舍楼和教师家属区,全是崭新的高档楼,右边是五座教学楼,环形结构衔接一片,中间是带喷泉的花坛,与之毗邻的是办公楼体育馆图书馆,三者成品字形。校园内种植了大片的香樟树,其间点缀着各类苏信叫不出名字的花树,环境优美,风景如画。相比于旧校区,五荣冠少了份历史积淀感,多了份现代化气息。
如此高端上档次的建筑格局,落在苏信这个从后世重生回来的人的眼里,也不落俗套。
他心下惊叹里津市一中的财大气粗。其实要说起来,近年来一中扩大招生,招收了大批交了建校费的学生,导致里津市一中这所百年名校的学生质量参差不齐,总体成绩下降,几次全市高校评比都没有拿下第一。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群学生口袋里的人民币,为一中装点门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只是稍稍打量了下五荣冠校区的环境,苏信便拿着成绩单,前往教务办报道。并没有出现什么差错,如他所料,他所在的班级是里津市一中唯一的一个文科重点班——422班。
那个时代依然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信条。所有的高中学校都重理轻文,里津市一中也不例外。高材生差不多全在理科重点班,一中有六个理科重点班,而文科只有一个。
在苏信填文科的时候,好些人不明白苏信为什么会这么做。按理来说,他的数理化生物四科成绩是里津市一中最好的,曾经创造过五科大满贯的战绩,这项纪录从来就没有人超越过。
苏信不学理科,绝对是暴殄天物。
为此,填报文理科的时候,高一班主任武大成还劝说过他,希望他填理科。
这是一件显而易见的事情,在国民的惯有印象中,文科是靠死记硬背,理科才需要动脑子玩智力,因而一个理科状元比文科状元厉害得多,对于学校的推广效应强的多。
夏桔梗留学美国之后,苏信奋发努力,成绩坐了火箭似的往上窜,一直霸占着里津市一中的榜首,他成了里津市一中重点培养的对象,校领导自然是希望苏信能够选择理科,最好能够替里津市一中拿下一个理科状元。
但苏信一意孤行,还是报了文科。
至于原因,他没解释,只是说自己喜欢文科而已。
之后苏信在花名册翻了翻,想看看422班级有哪些同学,没一个他认识的,不过在花名册最后一页,苏信看到了一个女孩的名字,他嘴角一笑,离开教务办。
一路来到第三教学楼,苏信沿着楼梯向上,前往422教室。
苏信来到422教室的时候,教室里已经有三四十个同学了,乱哄哄的跟个菜市场似的。他站在教室门口,略微扫了一眼,别说高一401班的老同学,教室里他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全是新面孔。
当然,高二422班有一部分是转学来一中读书的新同学,其他全部来自一中老学区。虽说大家现在读的是重点班,在高一的时候,大部分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苦逼学生,并不知道苏信这个人物,但还是有个别交际广泛的同学,认出苏信这个在老校区,名气跟马屁一样响亮的人物。
因而当苏信出现在422教室门口的时候,以至于个别认出苏信的男同学惊叹道:“我靠,苏信是我们班的呀,这下子可热闹了。”
这时身边不认识苏信的同学立马搭腔了:“这学生叫苏信?很有名气吗?”
“你从二中转过来的不知道,苏信在一中老校区不是有名气,是非常有名气,我告诉你,在一中老校区有两大风云人物,一个是你知道的余靖宇,另一个就是苏信了。”
“切,余靖宇是什么人物我知道,可这苏信长得普普通通,也就那样呀,你吹牛逼的吧?”
“嘿,我还真没吹牛逼,那,我给你打个比方,流川枫和苍井空你知道吧。在一中老校区,余靖宇是花见花开的流川枫,那苏信绝对是人见人爱的苍井空。”
“啧啧,有你说的这么邪乎嘛?就算是这样,可再者说了,那都是些陈年旧事,现在五荣冠高二高三的混在一起,苏信没余靖宇那么牛逼的身家背景,拽不起来了。”
“嗯,那到也是。”
……
对于新同学们的窃窃私语,苏信也能听到一些,他只是笑笑作罢,他今儿心情不错,不过也不打算像高一开学第一天那样,弄出啥动静吸引大家,因为夏桔梗不在了。
芳影无踪,咱还是低调点吧。
不过来这个班最大的收获,就是余靖宇没在这个班,要不然他非得郁闷死去。上个学期,他天天跟余靖宇玩心眼,想疯狗似的见了面就要咬两口,最后的局面是两败俱伤,谁也没占着便宜。
如今余靖宇不跟他一个班,他心情舒畅。
在各色目光之下,苏信提着书包走到教室后面,随便找了个空座位坐下。
“喂,你叫苏信对吧?”
苏信转头,看向从前面座位上走过来的男生,男生留着淡棕色的长发,嘴里咀嚼着口香糖,脚下踩着一双人字拖,花纹大裤衩搭配上白色t恤,长得很帅气,脸上的表情却有点玩世不恭。
他提着书包,直接坐在苏信身边的座位上,脸上的神情很有种自来熟的味道,笑着拍了下苏信的肩膀。
看着这个男生,苏信忽然想起了荣浩,两人有点像,留着一样的飘逸长发,长得一样的英俊帅气,性格也一样的玩世不恭。
他这辈子最好的兄弟,现在在哪里呢?
苏信心里有点不滋味,微微地摇了摇头,才应道:“对。”
男生掏出一块绿箭口香糖扔在苏信的课桌上,道:“那好,我叫马连成,从今儿起,咱俩是同桌了。听说你在一中名气很大,我刚从外地转学过来,以后可要罩着我哦。”
“这个就不用了,到时候自然会有人罩你的。”苏信摇头一笑,看来这个马连成也不啥省油的灯。
马连成好奇问道:“谁呀?”
苏信伸手指了指教室门口,道:“她。”
高二422教室门口,站着一个女人!
……
192。第192章 毫无征兆,却理应如此
教室门口,站着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
女人并不高,一米六上下,不过脸蛋很漂亮,圆润中带着水润,像颗咬一口就能满嘴含香津的水蜜桃,眉毛画着眼线,两片嘴唇涂着大红色的口红,红色嘴唇边上有一颗痣,却不影响观感,反倒多了份妩媚。
苏信在教务办的时候就打听清楚了,这女人就是422班的班主任——赵雅!
想来马连成知道赵雅,嘴巴一撇道:“你可真够坑爹的呀,赵雅可是个母老虎,杀了我还差不多,还罩我呢。”
苏信笑着道:“怎么,难道你认识赵雅吗?”
马连成嘴里边噘口香糖,边轻声嘀咕道:“赵雅,今年二十九岁,老公在市政府工作,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膝下有个九岁大的女儿,赵雅在五荣冠校区那是大名鼎鼎,一是长得漂亮,号称一中最漂亮的女老师;二是她有手腕有能力,所带的班级一直是一中最好的班,去年南召省文科状元就是她带出来的。”
苏信见马连成这家伙把赵雅的档案一股脑全部说了出来,跟个移动档案似的,不由地刮目相看,笑问:“这些事情你怎么这么清楚呀,你不是说你是转校生吗?”
马连成嘿嘿笑道:“我知道赵雅是我的班主任,然后跟高三的学生打听了一下。”
苏信点点头,不再接话,因为赵雅朝这边看了一眼。开学第一天,给班主任留下个好印象,这相当重要。
此时学生们来的差不多了,站在门口的赵雅瞥了眼手表,她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心道那个女生怎么还没来呢?果真和传说中的一样,是个很难管的女生。她摇头叹了口气,走进教室。
这一下子,班上几十道目光全部落在了赵雅身上,她藏青色牛仔裤包裹着的大腿,修长而圆润,胸前的浑圆将白色衬衣撑得鼓鼓囊囊,微微颤动着。
苏信隐隐听到马连成吞唾沫的声音,不由地哑然失笑,对于这群十七八岁的少年而言,少妇的杀伤力果真不同寻常,绝非学校里的青涩女孩所能比拟的。
来到讲台上,赵雅先是在讲台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转身双手撑着讲台,白色衬衣包裹着的那一对浑圆似要破衣而出,她开口道:“各位同学好,我叫赵雅,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
台下的同学很配合的鼓掌,赵雅继续说道:“一中是百年名校,去年你们能够考上一中,说明你们很优秀,过了一年,你们能够来到这个班上,说明你们比一中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还要优秀,不过人是不能躺在过去的辉煌账簿上的。因为你们还没有闯过高考这座独木桥,所以你们需要努力,加倍的努力。”
赵雅停顿了一下,又说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丑话需要所在前面,现在,我要在班上定两条规矩,一是每天早上,所有的学生必须在七点钟之前赶到学校,多上一节早自习;二是晚自习无论通学生还是寄宿生,都要全员参加。”
台下的学生呜呼哀哉,这新班主任一来就是个下马威,果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前两个条件对于寄宿生还好说,但对于通学生来说,无异于千难万难。
一中与其他高中学校不同,一中不用上早自习,所以通学生每天八点赶到第一节正课就行,现在赵雅提议早上所有的学生要上自习课,提前了一个小时,也就是说通学生必须六点起床来学校。
班上的通学生个个抱着抵抗情绪,嘴里嘟囔着。
这些落在赵雅眼里,并不恼怒,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她虽然年轻,但当班主任也有六个年头,很有经验,是里津市一中重点栽培的老师。
很奇怪的,赵雅瞥了眼教室最后面的苏信,见这个男生安安稳稳坐在位置上,没有抱怨没有废话,赵雅的目光之中有一丝赞赏的味道。
苏信不抱怨并不是他不想抱怨,只是他明白,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赵雅是“少数人”,她在这个班上说的话就是真理,所以苏信放弃无谓的抵抗,做沉默的极少数。
不过,他感觉到了班主任的目光射过来,抬头迎了上去,然后,他很奇怪的发现赵雅嘴眸子里有一丝笑意,似乎是对他笑了笑。
苏信赶紧低下头,偷偷地吸了一口气,心里也有种二丈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他看的出来,这个赵雅似乎对他特别的有兴趣,老是有事没事打量着他。
莫不是暗恋他?
“靠,大白天还是别做春梦了!”
苏信想不明白,懒得多想,总之既然赵雅是他的班主任,以后深入了解的机会多得是。
赵雅也只是瞥了眼苏信,然后目光扫向全班同学,说道:“对于我提出来的每天提前来上早自习的建议,大家有什么意见吗?如果有的话,直接告诉我,刚好开学,我还来得及帮你们办理转班手续!”
赵雅极有震慑力的话,导致教室里窸窸窣窣的声音全部灭了,同学们都不敢再抱怨,422班是里津市一中唯一的文科重点班,谁会****到转班?这个班主任一介女流,看起来柔柔弱弱,手腕很强呀。
见没人出声,赵雅继续道:“既然大家没有意见,那就这么说定了,现在大家自习,下午我再选班委成员。我要强调的一点是,希望大家遵守班上的规矩。”
等赵雅离开教室之后,教室里立马哄闹起来,从图书馆模式变成了菜市场街口模式,都是些埋汰新班主任是个母老虎的声音。这尼玛的太狠了,开学第一天就来个下马威,搞得大家茶饭不思,连打量班上漂亮妹子的心思都没了。
在埋汰赵雅的同时,大家很快地建立了同学友谊。虽说大家都是新同学,但绝大部分都是从老校区过来的,其中认识的不少,还有些高一便是同学,这就更好交流感情了。
这时,晃荡一声,教室门忽然被人从外面推开。
夏日的暖风扫来,哄闹的教室静了一静,似乎受到某种感召一般,前排的同学下意识转头看过去,然后男牲口们眼眶咧开,愣在那里,紧接着,后面的同学同样意识到,教室里弥漫着的某种不同寻常的味道,唰唰转头看去,然后,目光便再也离不开了。
苏信正与马连成有一句没一句唠着闲话,感觉到教室里的声音忽然弱了下去,也是转头。
下一刻,在荡漾的夏风中,在有些斑驳有些刺眼的光线中,一个女孩子的身影闯入了他的眼眶之中。
毫无征兆,却理应如此。
安然!
193。第193章 我的女神
这个世界上,是存在一见钟情的。
苏信就是个活脱脱的例子。
前世他读大学时喜欢过一个女孩子。那是初秋时节,苏信像个****一样闯进大学这座象牙塔,啥都不懂,除了听前辈们说过的经验之谈。说我们考上大学,基本上就结束了你死我活的竞争成绩的生活,大学主要的任务就是谈恋爱。
于是,跌跌撞撞像个愣头青一样窜过高考这座独木桥的苏信,憧憬着真正的爱情的来临,在他的心目中,爱情是朦胧而浪漫的意味。
军训第一天,苏信就迎来了他的爱情。
那天刚好下操,被教官折磨的像条死狗的苏信,随着一大群死狗离开操场,上阶梯时,他的后脚跟被人踩了一下,当时他下意识转头,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