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本是同林鸟-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水生看了信,也回了信,赵土生接到了自家二哥的信,就去找老赵头说话去了。
赵土生说道:“爹,不是我们不乐意把大姐接过来,而是当初已经把人给出族了,要是把人接过来,俺算怎么回事儿?赵家族里的人还不说我们说话不算话啊。”
老赵头很要面子的,尤其是在赵家族里那边。
老赵头叹道:“我这把年纪了,还有几年活头?就是希望看着你们几个都好好的,你们三兄弟我不担心,可是你大姐,都也四十多岁的人了,当初做错了事儿,也受到了惩罚,如今我着想亲眼看着你们好好的。”
还是想把赵春花给接过来,“我不想我连死的时候,都见不到你们几个一面。”
“爹,我知道你当父亲的心,可是你想一想,何壮那边,让人怎么说他?本来他自己赚钱养活自己的祖父母了,现在大姐回去了,他又不是不管她,可是我们要是强行把人接过来,那不是说何壮自己不孝顺吗?那样,他还怎么在自己的家里过活?不是让人戳脊梁骨吗?您总得为何壮想一想,他还要在老家娶亲,让别人说他不孝,他以后怎么能活的下去?弄不好,说好的亲事都没有了。”
老赵头有些犹豫,但是说道:“我正是怕影响了孩子的婚事,所以才想着把你大姐接过来啊,要是他定亲的人家,知道家里有这样一个娘,那还会同意婚事吗?”
“爹,你说这话,为我们着想了吗?你把大姐接过来,难道就不影响我们了?要是让别人知道我们赵家有个这样的姑奶奶,我们家的子孙后代还怎么过的下去?只有大姐是你的孩子吗?我们都不是?珝哥儿几个您的孙子,难道以后就不娶媳妇了?您真的让我们赵家成为京城的笑柄吗?爹,我真的是很难过,你这样对待我们,我们无话可说,可是您几个孙子,以后还是会继承赵家的香火的,您忍心这么对待他们吗?”
把老赵头说的是哑口无言,他要是还坚持把赵春花接过来,那就是之要自己的女儿,而不要这些孙子了。所以老赵头听了这话,就没有再继续坚持下来这病也好了起来。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包括何莲都一样,外祖父那样说她,她不伤心是不可能的,可是她就是不想让自己那个娘过来,过来了,她都不知道怎么面对她,心里不知道恨了多少遍了,不见面还好,见面了,她真的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的。
张芸儿看老赵头开始喝药了,也觉得很奇怪,问赵土生,“你是怎么把老爷子给说服的?”
赵土生说道:“我哪里有那个本事,还是二哥写信给我值得招,不然咱们说不定真的扛不住,把她给接过来了。”
张芸儿说道:“宁可给那边送些钱财,也不愿意她过来。”赵春花就是个搅屎棍,来到这里,肯定会不消停的,她一想到她还嫁给了自己的族叔过了几年,这心里就膈应得慌,真是不知道自家老爷子是发了什么疯了,非要想一出是一出的。
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女儿都泼出去两次了,怎么还想着收回来呢?早就干了吧。
“要是二哥和二嫂他们能回到京城就好了。”说起来,二哥和二嫂都出京好几年了,大概应该会回来了吧。
赵水生还真是快要回来了,因为他的任期也快满了,在安州任按察使期间,西南省的案子没有出现过一例冤案,而且最近赵水生他们还破获了一起盗取官银的案子,直接抓到了贼首,上报了朝廷,皇上是龙颜大悦,很是奖赏了西南省的官员。
官银可是关系到国库的问题,那么多的银子,竟然被人神不知鬼不觉的给盗走了,当时皇上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恨不得把人都给押解回京来审,后来还是任命赵水生直接下到州府去查案,经过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把案子给破了。
原来是州府的官员监守自盗,分批次的把官银给挪出去了,而那新上任的知府是个脾气执拗的,和这些州府的同僚关系不怎么样,于是就悲剧了。
人家瞒着他把银子给盗了,到时候找不到银子,他就是给拖出去顶罪的,毕竟谁让他是一把手?
又不识时务。当初银子被发现盗了,这个知府就第一时间被下了大狱。
等赵水生带着人从通判家的别院的火墙里把银子搜出来的时候,那知府是热泪满眶,一是因为自己沉冤得雪,二是赵水生等人明察秋毫,不然他一个一把手,就要被通判等人给陷害死了。
李梨花说道:“这个锦州知府是怎么当上知府的?”
做官做到他这一步,也是不容易啊。
☆、第一百六十八章 刚正
竟然被通判等人给合伙陷害了,而通判等人当初有不在场的证明,还人为的制造了一些证据,表明是这个知府自己把官银给藏起来的。假借是盗贼给弄走的。要不是真的有人给查清楚了,这个知府就成了替罪羔羊了。
按说作为一个州府的一把手,不应该做人失败到这一步。
赵水生说道:“锦州知府的脾气呢,太过正直了,所以做了快二十年的官了,都一直在知府这个官位上没有进一步,这次到了锦州,也不过是从别的地方平调到这个地方,他到了锦州,什么礼物也不收,冰敬炭敬从不收一丁点,他自己这样,也要求自己手底下的人也这样,所以惹恼了那些人,才弄出那么一出。”
锦州的官员,在这位知府上任之前,都是会私底下收些东西的,毕竟,光靠俸禄,是养活不了全
家的。可是这位知府一来,就什么都盯得紧,他自己不要这些就罢了,还不允许别人也要这些,不然在考评的时候,就给他们弄个差,或者还让人举报谁收了不该收的东西,弄得锦州的官员个个都不满意。
而锦州通判以前就有贪污公款的事情,他生怕这个知府给查出来了,所以就想了这么一出陷害的伎俩,要把这个知府给弄下去,他就安全了。
本来以为是天衣无缝的,可是谁知道被按察使的人给查了出来,这下子坐大牢的就成了通判等人。
所谓的水至清则无鱼,这位知府断了人家的财路,所以大家会想办法把他给弄下去。
不过,李梨花说道:“这样的人该到御史台去,干什么要做这个地方官?”完全的不合适,不够圆滑,能活下来,真是不容易。
太刚正不阿了,自己都保不住了,还能为民做主吗?
倒不是李梨花觉得当官的一定要收受这些东西,可是实情是这样,在有底线的前提想,适当的收一点儿,大家彼此才更放心。
你真的想刚正不阿,那得等你做到更高的位置上再说。
但是,就是皇帝,想要查*现象,也会被人联合的挤兑,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事儿的。
还有的皇帝因为这样的原因,被赶下台的都有。
触碰了绝大部分人的利益,且到了一定的程度,那这绝大部分的人绝对会想办法反抗起来的。
赵水生说道:“你说对了,这件事过后,朝廷就要把这个锦州知府调回京城,御史台那边正好缺一个御史。”
这样的人当了御史,那肯定是咬着谁都不会放的,不过御史台本来就是弹劾百官的,只要没有做错什么事儿,也不怕被人弹劾。
何况,也不是说御史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得要有依据,而被人弹劾的官员,也可以进行自辩。
不然这御史的权利也太大了。
皇帝做错了事儿御史台的御史也可以上折子指责的,比如皇帝做出了荒唐的事儿,太过奢侈之类的,都能成为御史弹劾的内容,端看这当皇帝的能不能听这些御史的劝谏了。
历史上有那些撞柱死谏的言官,成就了美名,所以才有人前赴后继的做这些不怕死的事情。
赵水生和李梨花也决定了,这次进京述职,就要想法在京城里了,毕竟也出去五六年,再过几年,楚楚就要及笄,然后就要嫁人了。
而别看田家比他们晚出来,可是跟赵水生的任期是一样的,这也要进京述职。
赵水生从座师温如庭那边已经得到了消息,他这次十有八、九是要留在京城的,不是在六部,就是在大理寺。以前赵水生在户部呆了几年的,但是他本身是按察使,和大理寺密切相关,这次又破了官银被盗案,名声就大了起来,端看大理寺有没有空出来的职位了。
他现在是正三品,而大理寺最高职位的大理寺卿也正好是正三品,从地方到京城,虽然同样是正三品,可是京城的正三品比外任的正三品要值钱多了,就像大家公认的那样,是高出了半级。
赵水生又不是失误回京,所以不可能降了他的品级,那么也就是说,赵水生进京后,要安排职位,最低也是正三品了。
要是在六部任职,那就是左右侍郎,因为左右侍郎也是正三品。
越是品级高的职位,越是不好安排,因为轻易不会少了人,除非是致仕了,或者按错误被撸了下去,更有是过世了。或者是重新设立了一个新的官署,但是朝廷的官职都是固定的,很少有机会是多设立一个的。
剩下的就是光有品却没有具体事情的闲差。
田夫人那边,对于回京城,也是期盼的,出来这么几年,大家的目标都是最后在京城安定下来。
在外面虽然比当京官来钱容易一些,可是到底是四处的辗转,没有个定性。只有到了京城,才能真的定下来。
像他们这种,出了京城,当了几年外任的,一般回到京城当差,就极少有可能再派外任的。
李梨花和田夫人对目前这个园子都挺喜欢的,所以都打算就是回了京城,这园子也不卖了,当成是家里的私产,留一房家人,在此处守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空过来一趟了。
大户人家,并不是说所有的园子必须有人住,才留着,很多都是空闲在那里,派人守着有时候十年十几年都没有人住,可是却能作为家产一代代的传下去。
李梨花的打算是,把这个安州的园子最后当成是楚楚的陪嫁,以后嫁到田家后,和田家的那半边的园子就能合到一处,成为一个大园子。她留给自己的孩子也好,怎么处理,就是楚楚自己的事儿了。
而被赵水生洗冤了的锦州知府,在知道自己要去京城任职后,也没有什么欣喜若狂的表情,不过他的夫人还想着,是不是去一趟安州,上门找赵家,去表示感谢。
可是这位锦州知府却说道:“赵大人本身就是按察使,查出案情的真相,本来就是他的责任,上门感谢,倒成了我们巴结他一样,很是不必!”
这位的意思是,他本来就是被冤枉的,赵大人的职责就是洗冤的,如果他没有查出案情的真相,那就是他的不称职。所以根本就不用特意去感谢。
毕竟赵大人就是拿这份俸禄的。
知府夫人听了,再次为自己丈夫的倔强而感到无力,他这次都吃了这么大一个亏,还不知道改变一下。
虽然说赵大人的指责就是那个,也没有说错,可是这当官的,有好有坏,那些坏的,管你是冤枉还是不是冤枉的,到时候就是认准了是你干得事儿,看你怎么办。
你就是清清白白的,可是人家就认准了你,看你怎么办。
知府夫人正要再劝几句,知府大人说道:“我正要到京城的御史台当御史,跟赵大人那边来往的频繁了,反而被人说成我和赵大人亲近了,这对我们都不好,还是各自安分一些,比较好。只要大家都好好的当官,也没有什么需要相互帮衬的。”
这个倔驴,知府夫人不知道说什么了。
她想偷偷的去找赵夫人,跟赵夫人说声感谢,可是丈夫却催着要出发去京城了,这里离安州还是有段距离的,从西南省回京城,坐水路是最快的,而走水路最近的地方就是林州了,根本绕不到安州去,于是只能作罢。
她想着,等到了京城,要是有机会见面,那么她再去赵府表示感谢。这份人情,可不能忘了。
而在安州的赵家和田家,终于等到了上头的公文,公文里有了接下他们差事的新的按察使和副使,也就是说他们要回京城去了。
这次来接替他们的,分别是皇后的族兄和别的一个省的按察副使。皇后的娘家是名门望族,又是有爵位的人家,她的族兄过来这边,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官场上,裙带关系很正常。
这位皇后的族兄不是进士出身,可是因为有个好的家族,所以才入官场就比别人起步要高,又做了这么些年的官,现在成为正三品的按察使,也不出乎意料。
虽然有些人为赵水生可惜,觉得他现在是给皇后的娘家人腾地方,好不容易赵大人把这西南省的按察使司给弄好了,结果是别人接手了。
这三年的辛苦反而成全了别人。
赵水生不置可否,人心隔肚皮,这些人表面上这么说,等新的按察使来了之后,他们绝大部分都肯定要巴结起来,毕竟皇亲国戚,多少人想见都见不到,更何况是皇后的娘家人?
家族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而孩子们呢,一听说要回京城了,比大人们要高兴的多,瑾哥儿对京城记忆犹新,因为离开京城的时候,他都五岁了,只有瑜哥儿那时候还小呢,才一两岁,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京城的向往。
“娘,我们回去还是住在原来的地方吗?”楚楚问道。
“是啊,怎么了?你不愿意?”李梨花问道。那个宅子是御赐的,不住也不好,虽然和现在的宅子比起来,是小了很多,可是京城本来就是寸土寸金的地方,能有那么大的宅子,已经很不错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 回程路
“娘,我就是不习惯人多。都住在一起。”
实际上她对祖父的印象并不怎么好。
祖父喜欢的是男孩子,对她这个孙女说不上喜欢不喜欢,但是楚楚能感觉到祖父对她有些冷淡。
只不过她希望的是他们这一房的人单独过日子,可是也知道不可能。
“娘,我就是说说,其实三叔和三婶他们都挺好的。”楚楚说道。
李梨花道:“咱们这样的人家,还是相对简单的,你爹也能说得上话,等你到了田家,田家的人更多,不过田家的门风挺好,所以你不用担心才是。”
楚楚点头,她心里是有些惶恐,因为过的几年,她就要及笄了,然后就要嫁人,离开熟悉的家人,去另外一家,虽然这一家是自己熟悉的,可是还是心里没有底儿。
两家人都要一起回去京城,所以赵水生和田大人和新来的人交割了公务,东西是这一段时间陆陆续续收拾出来的,已经让一部分人先出发了,这样也能减轻一些负担,从安州回到京城,还是走水路方便一些,不过是要从林州出发。
所以要先从安州出发到林州,再从林州做船回到京城。
不过,这中间,左布政使刘大人也过来拜托了赵水生。刘夫人年纪大了,跟着在外任上也吃不消,所以刘大人这边是来了刘大人的二儿子和儿媳妇在这边照顾刘大人。而刘夫人就要被送回京城。
正好与赵水生他们同路,所以刘大人就拜托赵水生他们,让刘夫人跟着一起回京城。
当然,刘夫人身边肯定也有接她回去京城的子孙,只不过跟着赵家和田家更安全一些。毕竟这两家是举家回京城。
这不过是小事儿,岂有不答应的道理?李梨花还亲自去了刘府一趟,跟刘夫人说了出发的事情。
刘夫人笑道:“真是麻烦你们了。”
李梨花说道:“一点儿也不麻烦,您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带的,千万别忘记了。”
刘夫人年纪算是比较大的,少了什么东西,也不方便。
就这样,收拾完,又吃了好几次的送行酒,连婉宁郡主都请了李梨花他们,也拜托他们给京城的亲人送东西,所以光是这些替别人送东西的东西都占了两辆马车了。
不过,这些都是人情,顺手的事情,倒是没有什么妨碍。
现在是深秋了,要赶在年前回去才是。
坐上马车,又迎来了一次的离别,这次离别,恐怕一辈子也不会来这个地方了。
李梨花和楚楚,还有瑜哥儿在马车里,反而是瑾哥儿骑着自己的马,跟着他父亲在外面。
田夫人陪着刘夫人在另一个马车上,她家的荀哥儿也是骑着一匹马,一点儿也不怕冷,倒是兴奋的很。
这次回京,田蒙也是要到京城和父母相聚了,毕竟京城离田家的老家也不算远。田大人也想考一考自己的儿子学问如何了,再加上也确实是没有见过这个大儿子了,田夫人心里也很想念。
目前,田蒙已经提前去了京城,只等着田夫人他们回去了。
田夫人的心里,又高兴又有些伤感,因为回京了,女儿蓉姐儿就不容易见面了。
在这边,一年也能见个两三次,特别是她那个胖乎乎的外孙,真是让人喜欢的不行。
李梨花他们家,倒是没有这么纠结的心情,只是不知道离家六七年,家里的情况是个什么样。
这些年也是有联系,不过都是书信联系,也就是三弟妹那次离家出走,才见到他们两口子的。
从安州到林州,距离不算远,用两天就到达了。
林州是他们第一次当地方官的地方,不过如今林州有自己的父母官,他们也就不去再念旧了。
谁知道到了码头的时候,黄家和孙家的人都有过来的,是听到消息给赵水生他们送行的。
不说别的,大家都知道赵水生不是被贬官回去的,到了京城,更是前途似锦,也只有傻瓜才不知道经营这个关系。
李梨花还见到黄太太和孙太太两个人,两个人给李梨花行了礼,还送了林州的土特产,表示一点儿自己的心意。
当然,还见到了布政使夫人刘夫人,黄太太说道:“没想到夫人这么快就要回京城,也不知道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她倒是没有拜托李梨花他们给她那在京城当伯夫人的小姑子送什么东西,实际上从那次的事儿后,黄家就减少了给那小姑子的年礼,更不用说,黄家的小姑子还得罪了李梨花,现在让人家给小姑子送东西,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吗?
孙太太同黄太太一样,除了送些土特产,别的也没有多送,不过孙家的孙二奶奶却换了一个人,原来的孙二奶奶竟然不在了。
这个事儿,李梨花也没有细细的打听,主要是都要离开这个地方了,林州的事情和他们就没有关系了。
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