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政道风流 >

第535章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535章

小说: 重生之政道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党委政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后盾,那么很难打开局面。”

罗浮黎也是颇有感触,一年来的省长不好当,省里的情况太过于特殊,虽然是共和国最新的省份,但也是饱受打击的省份,当年的房地产泡沫的后遗症依然影响着省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央把他放在这里。其意义不问可知,而随之带来的巨大压力也一样让罗浮黎有点诚惶诚恐。

“所以你就大刀阔斧的动手?”陆政东含笑道。

“没办法,那也是逼出来的,我到那边前三个月都没吭声,学着您的,就看就问就听,再三个月仔细调研琢磨,中央把我放那儿,总有意图,咱去了总得要拿出点像样的东西来,不过实事求是的说这里经济基础要比咱们原来贝湖还差,能够看到的也就是旅游业,但最关键还是社会风气和思维观念。”

罗浮黎点点头,颇有感触的道:“好在我和书记还是很合拍,也很支持我的观点,打破陈规陋习,树立新风正气,树立发展目标,营造创业氛围,全力推进建设,这就是我去之后的想法。”

“怎么听起来像是假大空的文字游戏啊?”

陆政东大笑了起来,和罗浮黎在一起就没有那么多拘束了,两人说话之间也很随意。

“这只是一个空泛的框架,当然要内容来填写,省里建设相当落后,这严重的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低收入阶层所占比例也相当大,就业情况严峻,恰恰这边消费却不低,这是一个怪现象。”

罗浮黎深深吸了一口气,在老领导面前,他也就没有那么多顾忌,“所以我一方面还是抓思想抓干部,一方面也要求省政府要有大气魄大手笔大毅力来推进基础建设,在推进建设进程中要充分保护环境,把促进城市劳动力就业增收和解决城市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改善问题作为工作重心,把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以及民生改善融为一体,这是我的思路。”

罗浮黎已经有了一点请陆政东点评的味道,虽然他对自己的这番工作思路很自信,但是如果能够获得陆政东的评价,他心里会觉得更踏实,毕竟几年的共事,眼睁睁的看着安新华丽崛起过程,陆政东现出来的风范留给他的印象太深了,甚至连他自己内心深处都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思路观点理念作风都深深的烙上陆氏风格。

陆政东歪着头想了一想,从为政者讳上来说,他不该评价罗浮黎的执政设想,但是作为朋友,作为同志,从感情角度上来说,他也有理由有义务来帮助对方分析判断。

“老罗,你的思路总的是好的,可以说你也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你们省确实存在问题发展滞后,城市中低收入阶层比例比较大,消费水平却比较高,抓就业抓增收,净化社会空气,打造良好社会环境,都要在这上边来做文章,但是有一点你要注意,对于你们省来说,它和已经进入快速发展良性轨道的安新不同,你先前考虑的一切需要以雄厚的财政基础作支撑,我知道你们省委省政府在考虑以地方投资发展公司作为融资平台来募集资金,对于你们省来说,这也是一个办法,但是要注意度,地方债务过于庞大对于你们日后发展也会是一个隐患,甚至可能在几年间就要显现出来。”

陆政东似笑非笑的瞅了罗浮黎一眼:“等到债务问题摆在你面前,你就变成了自作自受,短视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地方融资是发展的需要,但是要很好的控制这个度,而且在融资去向上也要有一个精打打细算的规划,现在国际上已经有一些比较先进科学的融资比例判定,你们可以做参考,归根结底就是募集的资金要用到实处,而且要与社会体系建设相适应,这样你才能保证达到你所想要的结果,而这些债务你才有偿还的底气。”

陆政东顿了一下道:

“你们准备以旅游立省,这想法不错,这是老天赐给你们最好的礼物。旅游教科书将3S(阳光、沙滩与大海)定义为现代旅游最为优质的资源,位处北纬18度的这里完全符合3S标准,它可以借鉴同一纬度的夏威夷在旅游开发和国际推广方面的经验。如今这里已初步形成吃、住、行、游、购、娱配套的旅游接待体系。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达到两千美元之后,该国或该地区的旅游将进入转型期,即从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旅游转变。也许要不了多久,我们国家将首次人均GDP突破两千美元,国际旅游岛的定位也会应运而生,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但与夏威夷,或是巴厘岛和泰吉岛这些已经声名卓著的国际旅游岛相比,你们能否后来居上、卓尔不群,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作为国际旅游岛,需要赢得像夏威夷那样的世界口碑,需要做的还很多。”

罗浮黎点点头,坦言道:“确实差距很大,不说其他,就目前旅游相关行业中的外语水平与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目标都还存在很大差距。我曾经听到有不少外国游客抱怨,一下飞机就像个哑巴;在出租车上,还是哑巴;到了酒店,觉得自己是半个哑巴,还有的游客甚至用‘住在豪华的监狱里’来形容,因为他除了酒店之外无处可去。”

陆政东点点头:

“嗯,知道差距就好。还有一点就是坊间有人讲要打造成国内的迪拜,的确,迪拜的经济奇迹,最开始就是靠旅游,之后就是靠房地产。以建造国际豪华度假胜地为目标,但是眼下讲迪拜是否成功还很值得商榷。

根据国际经验,著名旅游度假地的房地产发展,通常是与旅游发展结合在一起。在成熟的旅游市场,酒店一般只接待两成多的游客,宜居地、分时度假等包揽了剩下的客源。而旅游和房地产想必是你们的重点,经历上世纪九十年代楼市崩盘,如果乘着国际旅游岛的东风再次青云直上,你们省里的财政也能增加一大截,这恐怕也是你们的目的……”

陆政东似笑非笑的看着罗浮黎,沉吟了好一会才说道:“各地购房团也纷纷涌入,或是为了冬天来度假,或是投资炒房,会在短期内把你们这里的房价推高。事实上一下子把房价炒得太高对你们不利,过山车式的东西对你们伤害太大,这里已经在九十年代经历过一次,再经历一次,那……”

陆政东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很清楚。

探讨了一番罗浮黎心里也慢慢有了底。

陆政东看问题很准,省里存在问题一针见血,更重要的是陆政东也提醒了自己施展执政方略时所需要注意的分寸,要发展,就需要在融资尺度、土地财政上有所把握,否则就有可能变成饮鸩止渴的结局。

省里虽然是国内最大的经济特区,但和其他几个特区富得流油不同,省里财政状况不算很好,国家层面多少、是给政策,好在开发可以提供融资的足够依托,这是唯一可资利用的,但是这种方式很容易形成依赖性,不像安新那样的老市基本上不靠旅游和土地财政作为支柱,而是依靠工商业税收作为财政基础,所以罗浮黎需要考虑的是一旦土地财政走向衰落,那么他就必须要提前考虑好怎样来实现这种转型,而且必须要提前迅速做好准备,如果可能的话,甚至要先行一步,避免受到太大影响。

而且陆政东这样讲,显然是对世界和国内经济形势有一个判断,话里的意思是或许有所波折,在这一点上罗浮黎倒是和其他人不一样,所谓花无百日好,人无百日红,不是完全的盲目乐观,觉得出现波折很正常,当然就目前形势和格局来看,目前国家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就算经济有所波折,对省里产生的影响也不大,所以罗浮黎心里还稍稍有底一些,否则自己刚到省里,就要面对这样不上不下的局面,可真就有些坐蜡了。

“政东,中凯在安新干得相当出色,是不是也会在周书记动的时候动一动了?”

放下了自己心头事,罗浮黎显得轻松许多,仰靠在沙发里,捧着茶杯含笑问道。

“恐怕未必,干部交流是大趋势,安新的干部可以交流出去那么外省干部也就能交流进来,这才符合良性发展规律。”

陆政东清楚罗浮黎如此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问的是周书明实际落脚点在他,周书明在贝湖算是超期服役,要走的风声从来就没断过,原来的流言还不过被一些人视为流言飞语,不过今年的,这种传言就变得有些分量起来。

周书明和他之间的关系也是磕磕绊绊,但是总的来说,两人都还能谨守持礼,矛盾虽然有,但是都未公开化过,顶多也就是在常委会上便压了下来,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周书明还是陆政东都很清楚,超越了某个限度,就是两败俱伤。

传言章贡省省委书记年龄已到,年底就要到全国人大某专委会任职,而省委书记一职由谁来担任就很耐人寻味,章贡省省长任职时间不到两年,接任省委书记的可能性很小,也就是说从中央和外省去任的可能性很大,而章贡向来就是一个很复杂的省份,需要一能够掌控大局的人坐镇,周书明无疑是比较合适的。

还有一种说法,由于贝湖的发展不错,周书明也有可能到京城不错的部门。

事情还很难讲,而且也还有一段时间,陆政东自然也不会作答,摇摇头道:“中凯他自己也应该看得到这一点,他一直在安新工作,这是一个短板。”

“嗯,看来上面希望把这种交流变成一个常态性的东西?”

罗浮黎若有所思,这样说起来恐怕一直雄心勃勃的祁玉民想要在贝湖直接上位的难度也极大,陆政东关注他这里,而他自然对于自己工作过几十年的地方更为关注,贝湖省里的情况他是比较清楚的。

“上面应该是在力图把这种变化形成定制,毕竟在一地工作时间太久了,弊端太大,这方面的问题很多,也引起了上面的高度重视,但是也需要根据各地的事情情况而定,估计也不会搞一刀切。”

陆政东一边想一边道:

“安新这几年发展依然不错,但实事求是的讲,他还没遇到什么考验,或许接下来一两年考验就要到了,能不能经受住考验,就得看他的能耐了。”

“嗯,也是,只有心态轻松些,我就一门心思怎么能让这里在我当省长这几年里能够有一个明显改观就心满意足了,其他我不敢奢望。”

罗浮黎朗声大笑。

“若为官者人人都有跃军这番心思,我想那也是百姓之福了。”

陆政东颇为感慨的叹息了一句。罗浮黎脸色一正。陆政东连接几次提到这事,似乎是似乎是心中有所忧,略略一想之后才道:“政东,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眼下的确有不少人寅吃卯粮,只图自己眼前政绩罔顾日后面临困境。别人我不敢说,但我肯定不会去干什么政绩工程了。”

第199章别意(二)

陆政东和罗浮黎两人交谈着,不可避免的要谈到贝湖的人和事,可两人都只是指点江山一般的泛泛而谈,都没有涉及到具体的人和事,因为对省委高层的调整最先应该是从其他位置调整开始的,毕竟对于两人而言,有些话不必说得那么透。

陆政东和罗浮黎畅谈着,心境很是平和,而在贝湖的周书明则是心境大不一样,跃双手按在寄台上,俯瞰着窗外夜色,脸色也是若有所思。

一股热浪从他专门留着的缝隙中钻了进来,让他有一种窒息的感觉,不过正是因为这样的一岔,让他沸腾不已的心腔渐渐平息下来,但是此时他却只感觉自己有一点进入了心鹜八极神游万里的境界。

这很正常,每一次面临重大的人事调整之时,每一个人面临这样的处境时,能做到心如止水的有几人,周书明不想欺骗自己,至少自己做不到,能够保持相对平和的心境,已经足够了。

中央对贝湖的局面相当满意,可以说通过这两三年时间打了一个翻身仗,连续两年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都不错,兄弟省市都是高歌猛进的情形下,贝湖依然能够脱引而出,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而这还不是最让中央满意的,最让中央满意的是不但高速增长,增长的质量也是相当不错,而且为未来打好了基础,让贝湖真正可持续的发展。安原连续两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都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这两项的增速都远远高于GDP增速,同样高居全国榜首,这才是让中央最为看重的。

周书明觉得这几年算得上是自己收获最大的几年,比起之前沉浮几十年收获更大,作为省委书记,作为封疆大吏,他自然感觉到手中权力的沉重分量,用得好则能造福一方,用得不好则有可能贻害无穷。

这几年时间才是自己真正步入了成熟的阶段,不管自己心里有多么别扭,周书明内心深处确认可这一点,和陆政东这个搭档兼对手的既合作又角力,才是自己更为成熟的试金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周书明甚至还要感谢有陆政东这样一个对手,正是对方表现出来的全方位实力,迫使自己也不得不全面提高自己来应对,在陆政东面前扬长避短那也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幸好自己所采取的是取长补短,全方位的充实提升自己,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周书明和陆政东搭班子几年的一个总结。

之前他和杨凌峰之间虽然同样有碰撞有激斗,这里面有杨立峰的原因,周书明扪心自问,自身应该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当然杨凌峰不是一个档次的对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而陆政东不一样,让他有一种棋逢对手的感觉,甚至是一种如芒在背的压迫感,正是由于和陆政东之间不断碰撞妥协之间,周书明觉得自己才算是真正有一个脱胎换骨的改变,让自己也经历了一场异乎寻常的蜕变洗礼,才让自己清楚真正的进退是什么,进退自如才是驾驻局面的王道。

周书明并不认为自己在这几年里和陆政东的博弈角力中就表现差了,始终是处于被动,虽然在前期自己的确有一些失误,诸如在干部的使用上,走过弯路,在经济发展上犯过急躁的毛病,但最终他还是修正了过来,走上了正轨。

想到这些,周书明刚刚平息的心境又变得澎湃起来,关于他的工作问题传了很多次了,这次恐怕是真要发生变化了。

“周书记,兰部长来了。”

秘书轻轻推开门,注意到周书明独自屹立在窗户前一动不动,不知道该不该打扰,犹豫良久才小声道。

“哦,请他进来吧。”周书明收拾起满腔情怀,竭力让自己心境平复下来,点点头。

周书明对于这位新秘书还是很满意的,虽然也许在才情上比梁先学稍微欠缺一点,但没有梁先学那么多弯弯绕。

兰超华并不清楚周书明怎么会在这个时候突然招自己前,来,但是他隐隐有一种感觉,多半是和这一段时间炒得沸沸扬扬的关于周书明工作的传言有关。

兰超华曾含蓄的询问过周书明,周书明在陆政东面前倒没有多少遮掩,只说中央似乎真的在考虑他的去留问题,但是变数很多,也有可能让他把这一届干满才动,而且这种可能性更大一些,这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来是贝湖的局面正好,这个时候保持班子的稳定是最好,其二毕竟陆政东太年轻,资历也太浅,更需要一些时间来沉淀,上面希望周书明还是要送上马在扶一程。

在中央的眼里对于贝湖这几年的发展是满意的,对于省委班子是持肯定的态度的,贝湖的成功既有陆政东的功劳,也有周书明的功劳,这恐怕也是中央原本只准备让周书明呆个一年半载,结果呆得更长一些的原因之一。

不管是兰超华自己的感觉还是周书明话里话外的意思,那就是中央有意要让陆政东接周书明走之后的班,这在以前周书明肯定是持否定态度,毕竟能搞经济不一定能当省委书记,但现在周书明肯定是不会这么看的。

对于兰超华,周书明一直认为这是自己最大的收获,可以说自己在和杨凌峰搭班子的时候能够在贝湖平稳有力的驾驭局面与兰超华犹如自己的臂膀有很大关系,而在和陆政东搭班子之后,兰超华又能审时度势的给他建言献策,促使他和陆政东的关系不至于僵化到恶化的地步,并在其中起到了良好的润滑作用,也才有当下的局面,当然并不是说离了兰超华他在贝湖就运作不转,但是肯定会吃力不少,也会走更多的弯路。

兰超华的平和大度能团结人却又不乏韧性让周书明很欣赏,这是一个成功领导的关键,平和的心态,大度的胸襟,少树立敌人,工作做事持之以恒,这几者都很重要,而兰超华恰恰这些都具备,这样的一个人可是不好找,他能碰上,只能说是有这样的缘分。

“来坐,超华。”

周书明拍拍自己坐的三人长沙发,示意对方和自己并排而坐,这让兰超华很惊讶,以前他来这里,周书明一般是不会这样招呼的。

兰超华心中微动,敏锐的感觉到一种不寻常,而周书明也意识到了兰超华所感觉的是什么。点点头说道:“坐吧,天下无不散的宴席,该来的始终要来。”

对于这一点,兰超华是有足够的心里准备的,毕竟周书明要调整工作的风声隔一段时间都会吹一次,但真正得到一个确切的消息的时候,尽管他对此看得很开,心缔豁达,也禁不住微动,下意识地问道:“书明书记,你是说……?”

“嗯,没错,这一次恐怕我会真的会离开贝湖了。”

这个时候周书明已经心境完全平静下来了,显得很平静泰然:“刚获得的算是比较准确的消息吧,刚刚得到中组部的通知,中央已经决定近期对我们贝湖省委进行调整,虽然通知里讲这是例行的调整,但有些事情大家都清楚是怎么一回事。”

兰超华点点头,周书明所讲的大家都清楚怎么一回事,应该是讲陆政东顺位接替周书明的位置,兰超华对这一点并不惊讶,陆政东的表现足以证明他能胜任。

但也是上面相当看好的干部,既有中央部位工作经验,也有在地方上也有主政一方的经历,而且还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祁玉民虽然在贝湖的表现是磕磕碰碰,但瑕不掩瑜,在贝湖和陆政东虽然也有过一些磕磕碰碰,但那也只是磨合之中的一些问题,现在两人之间也逐渐有了一些默契,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配合的同时还是要起到一种相互制约的作用,从这几方面考虑祁玉民接任省长也许是机会最大的。“嗯,这么说玉民书记也要进一步了?”

兰超华试探的问道。

周书明一笑:

“若山省长要外调。”

“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