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谁在时间的彼岸 >

第35章

谁在时间的彼岸-第35章

小说: 谁在时间的彼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眼就忘?”高翔冷笑。“我们今天碰到了若迪,宝宝直接管人家叫妈妈了。”

陈子慧一怔,居然笑出了声,显然觉得这事很有趣:“要不你还是跟若迪和好吧,这女孩子我还是很满意的。”

高翔烦恼地说:“她已经有男朋友了。我再说一次,不要管我的事,不要再给宝宝乱编故事了。”

陈子慧哼了一声:“就算我跟你爸爸离了婚,我也是你妈妈,你的事我有权利管。”

提起父亲,高翔简直无语:“外公已经反复劝您别提离婚这事了。爸爸上次来过,您怎么又把他关在门外?”

“我跟他没什么可说的,他最好识趣不要再来烦我。”

“他要真识趣不来,您的火气会更大,找碴儿打电话过去又是一通大吵大闹。”

“他做出那种事来,我不杀了他,不把他赶出我们陈家,他就该谢天谢地了。还想过太平日子,安享富贵,门儿都有。”

“爸爸可没安享富贵,在公司里他工作得比谁都努力,这是外公也承认的。”

“那时他应该做的,别指望我因此就原谅他。”

高翔看着她那副咬牙切齿的样子,只得摇头:“这样没完没了闹下去有意思吗?”

“我也再说一次,我是不可能原谅他的。”

“好吧,随便您,当我什么也没说。”

高翔清楚,要让陈子慧放下执念,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他只能庆幸,到了某个年龄,也许还是会为父母之间的关系而烦恼,但也只是烦恼而已,他真正感到痛苦的则是另一些事。

他有他的执念。

一向说不上细心的初衷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不管是想扯来张三李四介绍的女孩子让他交往,还是听到孙若迪的名字就想让他们复合,陈子慧只是想让他忘记左思安。而他做不到。

左思安去了美国,高向甚至不知道她具体哪一天走的。

在她走之前,他曾数次在放学时间去师大附中,将车停在稍远的地方,注视着左思安从师大附中出来。有一次他看打那个打篮球的高个男生接她,陪她一起走到车站,送她回家,其他时间她都是一个人。她安静地站在车站内候车的乘客中间,沉重的书包搭在一边肩上,压得肩膀微微倾斜。她要坐的公交车进站,她从不会与人拥挤,总是最后一个上车,然后出现在车子中间的车窗里,抬手抓着扶手,默然看着前方。

他知道在劝左思安接受母亲的安排之后,这种窥视未免可悲,可是他做不到断然放弃,他更无法忘记她答应去美国之后那平静而黯淡的眼神,与在公园中炽烈明亮到要燃烧起来的样子对比强烈。

到了8月底,宝宝排期动手术,一上手术台便出现意外,险些不治,他们全家都被吓到,陈子慧更是几乎崩溃,那段时间他一直守在医院里。等宝宝终于能够出院了,他再去学校,已经见不到左思安了。他开车去她家楼下,她家没人。他的大脑顿时一片空白。

她就这样无声无息的走了,没有按他嘱咐的那样给他打电话告别,更没有留下联系电话,仿佛决意彻底从他生活中消失。

秋去冬来,紧接着新的一年开始,短暂的春天之后又是一个漫长的炎夏。生活周而复始的继续着,高翔继续上班,照顾宝宝,维持着有规律的生活,蛋挞的内心有一个只有他自己知道的缺口,并没能随着时间流逝复原。

他回到清岗办事,找到在清岗中学读书的晶晶,左思安果然仍在和她通信。晶晶告诉他:“上个月接到小安姐的信,说她的英文有了很大进步,上课能听懂80%的内容了。对了,她还说那边很多中学生都会开车,她也准备去考驾照。”

他记下左思安寄来的航空信封上的地址在;Portland;Maine(缅因州波特兰)。

回家后,他上网搜索,才知道美国至少有两个叫Portland的城市,一个在俄勒冈州,较为著名,是美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另一个则是左思安随母亲去的地方,是唯一缅因州境内仅有6万多人口的城市。

他出生的清岗县境内有40万人,目前居住的汉江市有700万居民,实在无法想象在仅有数万人的小城市生活是什么感觉。

东部港口城市,离波士顿170公里,临卡斯科湾,1632年开埠,1786年改用现名,历史上曾发生四次大的火灾——高翔能搜索到的关于这个城市的介绍简单的近于空白。

数次浴火之后,城市的座右铭为拉丁文:Resurgam,意为:我将重生。

他的目光落在这句话上。

左思安在那里获得了重生吗?

2

缅因州的面积在美国50个州里排名第39位,地广人稀。波特兰已经是州内最大的城市和商业中心,但按中国人的标准来讲,还是只能算一个安静的小城,城内绝大部分是白人,很少看到东方面孔。

于佳在位于缅因州波特兰的一家私营地质研究机构做博士后,peter先行回国之后,已经申请了位于波特兰附近的一所文理学院的教职。左思安插班进入当地一所公立高中,成为整个学校里唯一的中国学生。她早以适应相对的孤独状态,并不觉得这种与他人不同,缺乏交流的陌生环境难以忍受。只是她仍旧卡在语言问题上,像她这样才读完高一的学生,到美国后一般都会选择从十年级读起,但于佳看过美国高中的数学课本,觉得程度浅显,对也读过国内重点中学的学生来讲,根本不成问题,再加上左思安已经在初三休学耽搁了一年时间,便要求她直接进入十一年级就读。

十一年级是美国高中阶段最紧张的一年,理科方面,左思安在国内打下的基础算得上扎实,就算尚可听的半懂不懂,也还不至于有太大问题,她最觉得头痛的就是英语与社会学,英语课指定的阅读范围几乎是她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而社会学涉及的美国社会政治形态于结构更让她如同云山雾罩一般无法理解。而且美国高中教学很多采用讨论方式进行,一堂课下来,她努力理解别人的发言尚且力有不及,根部无法加入进去,加上她性格内向,也不喜欢参与争论,主动表达观点,学习上的压力变成心理压力,她的失眠变得更加严重。

于佳向来在学业这件事上对人对己要求一样高,意识不到存在压力这回事。她认为学习上所有的问题都是可以通过付出努力来解决,而左思安的问题在她看来是努力程度不够,没有树立目标,没有进入专注学习的状态而已。

她一再提醒左思安,到了十二年级,就要开始面临申请大学,如果想成功申请到好的大学,必须更加用工才行。左思安没有向母亲解释求得理解的习惯,也不知道如何解释,只能苦苦撑着。

到时定期过来的peter注意到了左思安的精神状况不对,但peter按美国人的观念,认为左思安的问题是心理创伤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导致她处于封闭状态,无法与周围建立有效交流,左思安对他的冷漠更是让他觉得证实了自己的判断。

他与于佳谈起这一点,于佳跟国内一般学理工科的人一样,照例对一切缺乏证实的学说将信将疑,听到peter建议让左思安看心理医生,顿时皱眉:“小安只是内向,哪至于有心理疾病要看医生。”

peter笑道:“我知道你们的问号忌讳谈心理问题,但人人都需要帮助,看医生是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不可怕。我当年离婚后十分沮丧,看过两年心理医生才走出来。所有我很佩服你能独立处理好所有压力,实在太强大了。”

“我们有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小安对我都不愿意讲她的心事,怎么可能同意跟医生讲。”

“有时候受害者会有一种内疚感,把一切责任归结到自己身上,这种情绪不通过某种途径宣泄出来,是非常有害的。不喜欢正式约见心理医生的话,也有其他途径。据我所知,学校里一般都配备了专职心理辅导员,他们都接受过专业训练,学生可以预约心理辅导;或者她也可以去参加性侵受害者互助小组,哪里都是有相同境遇的人在一起匿名倾诉讨论,可以帮助她更快走出阴影。”

于佳在贵州遇险时,将女儿的情况告诉了peter,peter震惊之后,表现得十分同情,令她多少有些安慰,但另一方面,peter讨论起问题无拘无束的风格又让她有些烦恼。她来自保守的社会,听到“性侵”这类直白表述的词便觉得刺耳,她认为时间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从来不与女儿谈论发生过的事,更不愿意把这件事公开拿出来讨论。

可是peter毕竟是一番好意,而且言之有理,她认真考虑后,试着与左思安谈起,左思安一怔之下,勃然大怒:“这是peter的注意吧?”

她没法否认:“他也是关心你。”

“够了,我的事,你要我提都不要提起,就当被疯狗咬过,尽快忘记就好,凭什么告诉他?你们就没有别的事好谈,非要那我做话题吗?”

于佳知道辩解只会更加激怒女儿:“不,我并没有过多的跟他谈论这事。”

“那他凭什么对我指手画脚?”

她只好说:“他只是建议,我也只是征求你的意见,也许你会需要这样的帮助。”

“那好,我这就明确告诉你,我不去见什么心理医生,也不参加什么小组,请他再不要管我的闲事了。”

之后左思安对peter更加冷淡,peter摸不着头脑,于佳也只是含糊的说:“还是给她自己一点儿空间,让她慢慢适应这边的环境吧。”

任何简单的处理方式,有看似粗暴的一面,但也有不可否认的高效。第一个学期在11月底结束,复活节连着圣诞节和新年,假期里于佳在坚持工作,而左思安也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拼命大量阅读、做听力练习。

1月到3月的冬季学期开学后,她发现自己的英语能力突飞猛进,听懂老师的讲课不再存在问题,同时也确实开始适应了环境。休完春假,4月到6月的夏季学期开始,左思安的数学成绩在班里引起了一片惊叹,几次轻松解出据老师说有大学水平的数学题目之后,同学看她的目光有了几分崇拜,老师私下也将此归结于“东方人确实数学厉害”,这一点极大地缓解了她的焦虑感。

她想,他们还没见过刘冠超那样真正拥有数学能力的学习天才,才会觉得他的成绩不可思议。想到刘冠超,她当然也就想起在国内的生活。

左思安在8月底离开,只在走前几天通过电话于王宛伊做了告别,王宛伊对留学这个话题十分有兴趣,并说家里也计划让她高中毕业后去英国读书,她希望李洋家里也能做同样安排。

她没有向刘冠超告别,在他讲出他姐姐的事后,她已经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了,她想,对他来说,她的离开大概也是一种解脱。

徐玮铭在她走前的一天才从王宛伊那里得到消息,当然又意外又愤怒,闯到她家,她正在独自收拾行装,他质问她为什么不想他通报一声,她一脸抱歉地说:

“我想你很快会忘记我,没必要特意说再见。”

她表情真诚,并没有徐玮铭预料中的冷淡于装酷意味,他有些哭笑不得:“你始终觉得我的感情肤浅。”

“当然不是,我是羡慕你的,你身心都这么健康开朗,多好。”

“你就算想夸我,也不必用这样老气横秋的口气吧。”

他蹲下来,陪她收拾着箱子,突然又匆匆说出去有点儿事,过了半个小时他跑回来,递给她一只崭新的布制小熊:“那么旧的一只还收进箱子准备带走,一定有特别的意义吧?我送一个新的给你,看能陪你多久。”

她接过来,忍不住笑:“其实那一只是我妈妈在我读小学时送我的,她一向很忙,几乎从来没闲心买这些小玩意儿,所以对我还是有些特别意义的,一直放在枕头边,万一做了噩梦,醒来看到它,好像就知道自己还躺在家里的床上,只是做了个梦而已。”

徐玮铭摸摸鼻子:“我在你面前抒情,为什么总是显得有一点儿喜剧色彩。”

“这只小熊我也会放在枕头边的。”

他哈哈大笑:“好吧,尽量留久一点儿,也尽量别那么快忘记我。”

两人并排坐在地板上,他突然凑过来吻她,她受惊的闪开,一抬眼,却只见阳光将他笼罩着,看上去干净健康。她对于恶意一向有强烈的敏感,但从这个时不时表现得痞里痞气的漂亮大男生身上并没有感受到任何威胁。而且,她清楚地记得高翔吻她时,她处于近乎失去知觉的状态,相比较之下,徐玮铭在她脸上的一碰几乎是没有性别意味的。

“你这样看着我,叫我怎么继续?”

“别装坏蛋了,你又不是真坏。”

他瞪她:“接下来你是不是要夸我其实是一个好人了?”

她轻声说:“谢谢你。”

他有些气馁:“肯定不是谢谢我吻你,让你终身不忘。”

她直笑:“谢谢你这段时间陪着我,谢谢你逃学来送我。”

新旧两只小熊并排摆在左思安枕边,帮她度过了在异国失眠或者噩梦纠缠不去的长夜。

各种回忆纠缠着她,她知道自己远不如徐玮铭想象的那样洒脱健忘,与国内唯一的联系,便是跟晶晶的通信。她成天困在英语的丛林里,收到晶晶用流利的中文书写的学校生活、再刘湾与清岗之间的往返、看的新书、小小的烦恼与孤独,总能生出安慰与隐约的欣喜。她也愿意与这女孩子分享她的一部分生活:新的老师、城市风情、大海、天气、举止怪异的同学、喜欢的英文诗歌、有趣的音乐老师……当然,只是一部分。她内心有一处地方,并不打算向任何人敞开,更不要提去看心理医生,或者与陌生人进行互助交流了。

于佳的工作极其忙碌繁重,每天花在实验室的时间经常超过12个小时,除了peter定期过来吃饭外,母女两人的生活几乎与在国内没什么两样,都是周末集中大采购一次,每天早上在家里吃早餐,做好两人份的三明治带上从当午餐,晚上做简单的晚餐,吃完便各自回访继续工作和学习。

peter半开玩笑地责怪于佳:“亲爱的,我能理解你的乐趣在工作里,但你不能让一个女孩子跟你一样过这种清教徒式的生活。”

于佳不以为意:“这算什么。当年高考之前,我也是这样过来的啊。”

“在美国没有小孩子会选择这样生活的,青春多短暂,全耗在功课里,关在家里太浪费了。”

左思安出来喝水,偶尔听到,先是皱眉,却又不禁莞尔。她仍旧不愿意跟peter交流,但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好人,友善大度,除了过分热心这点让他敬而远之以外,她对他并没有别的看法了。

暑假来临,左思安开始跟这里的孩子一样出去打工,波特兰一到夏季,满城都是游客,很容易找到暑假工作。这天她下班回家,跟往常一样帮于佳做晚餐,吃完饭后一起洗碗,然后准备回自己房间,于佳叫住了她:“小安,我们谈谈吧。”

“什么事?”

于佳却是一脸踌躇的表情,似乎不知从何说起才好:“有一件事,我希望你不要怪我。”

左思安略一凝神,苦笑一声:“你们打算结婚了?”

于佳想,有一个过于敏感的女儿,真是利弊各半。她点点头:“结婚以后,我们搬到peter在市郊买的房子去住,你上学会稍远一些,我可以接送你。”

左思安的脸还是慢慢发白了。尽管父母离婚之后,她早知道这一天回来,但母亲正式以再婚的方式确认对上一场婚姻的彻底否定仍旧让她无法接受。她一言不发,回了自己的房间。接下来几天,她都不跟于佳说话,甚至避免视线相接。

于佳不愿意跟女儿这样冷战,只得强行拦住她:“小安,试着了解一下peter,跟她沟通,再确定能不能接受他。”

“不用了,”左思安终于开了口,“我不可能接受一个新的父亲。”

“你不必拿他当父亲,只需要……接纳他成为家人。”

“我也不需要新的家人。不过,我没权利反对,我想过了,毕竟婚姻是你跟他的事情,不需要征求我的意见。”

“我们以后要生活在一起,我当然希望得到你的理解。”

她看着母亲,平淡的说:“我理解不理解,都无所谓了。妈妈,明年我会去读大学,一起生活也只一年的时间了,希望大家尊重彼此的隐私。”

于佳只得说:“我知道他介入你的事让你很不开心,但他也是好意。我会提醒他注意的。”

与父亲的联系似乎被彻底切断了。左思安心底有一声悲凉的叹息,可是就算母亲不在婚,她与父亲相隔万里,联系稀少,偶尔通了电话,问完“最近怎么样”,交换一点儿最基本的现况,便都有些无话可说。

她明白,她找不回父亲无条件的爱,把这一切都归罪于母亲,未免不公平。说到底,这是母亲选择的生活,她又有什么权利矫情的发表意见。

她想起peter说的话:她愿意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呢?

她记得她曾经试图做出的选择,只能苦涩的笑:似乎生活并没有给她什么选择的权利和机会。

3

刚一进入11月份,波特兰天气就开始变得寒冷起来,夏天大量涌入缅因州避暑客和秋天到包括缅因在内的新英格兰地区看枫叶的观光客都相继离开,小城重新归于宁静。

这天下午,左思安比平时放学回来得早一些,她跟平时一样,将做晚餐的材料从冰箱里拿出来,然后做了奶茶,做在厨房里看英语课指定阅读的To Kill l Mockingbird(《杀死一只知更鸟》)。在超大量的阅读之后,她的英语阅读能力提高很快,这本书又是以一个异常聪明可爱的女孩子的视角,描写美国南方小镇发生的种族案件,写得十分吸引人。

她正看得入神,门铃突然响起,通常这个时候不会有访客,她有些意外地走过去开门,一下惊呆。站在门廊上的人是高翔,呼啸的寒风将他的头发和风衣下摆吹得飘拂起来。

两人都紧盯着彼此,过了好久,她仍旧讲不出话来,他微微一笑:“我从波士顿开车过来,看时间还早,以为你应该还没放学,按门铃碰一下运气。”

“今天下午是老师开研讨会,每两周一次。本来我应该去Baby_sit(临时受雇代外出的父母照料孩子),给布朗太太照看还孩子的,但是她家小本这几天出水痘了,布朗太太决定亲自看护他。”她突然意识到他还站在外面,“呀,气温很低,你穿这么少,快进来。”

她走进来,打量四周:“很漂亮的房子。”

“peter买的,他和我妈妈没结婚了,两个月前。”他看向她,她耸耸肩,“没什么,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