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裉焖频摹�
黄爸爸是做生意的,心思活络,在看到这些记者的瞬间,脑子里就有了想法,手拿着锦旗站在镜头前,自豪而富有激情地说:“其实这次不光我女儿黄蓁蓁是中考状元,我本家的侄子,也拿了中考状元,是我们吴山市的中考状元,这次我们是一镇两状元!”
有些人面对摄像机或许会怯场,平时能说会道,一到摄像机就说不出话。
黄爸爸刚好相反,他是那种场面越大反而越来劲的人,就比如刚才,他就特别能抓住机会,给这些记者透露爆点,以此吸引他们去黄家镇再采访一次,以此来给自家珠厂和珍珠粉厂还有猪场再来一次曝光,免费打广告。
一镇双状元,多好的爆点,他就不信这些记者不心动。
这记者有他电话,他也有记者电话,都心里有数地相视一笑之后,开始盘算后面的事。
蔡校长没想到他们一个镇上就拿了两个市状元,心里极度吃惊,面上却是笑容满面的引黄爸爸到办公楼前就坐,办公楼三个烫金大字的下面也挂着一条横幅,上书:省城市千江区千江中学暨2003届中考状元颁奖仪式。
暑假期间,学校居然还来了几十个穿着校服的学生,整齐地坐在下面热烈鼓掌。
黄蓁蓁简直不想坐到上面的位置上去,而她不光要坐上去,还得坐中间,上面除了蔡校长,还有副校长,政教处主任、教务处主任、区里的领到。
先是区领导发表了讲话,然后是蔡校长。
蔡校长讲完话,一旁的政教处主任拿着话筒说:“下面请我们的市中考状元和大家分享一下她的考试经验。”
考试经验?她可以说,她能考上市状元是因为重生一次加金手指吗?
下面的学生本来被太阳晒的额上冒油,都快睡过去了,此时看到黄蓁蓁精神又振作了。
中考状元长得真好看啊,皮肤真白,眼睛真大真亮,嘴唇看着就很软很q。
黄蓁蓁一点准备都没有,就这样被突然袭击,赶鸭子上架,坐在扑着红布的桌前,看着下面几十双昏昏欲睡的眼睛,尴尬地说:“考试时,平静的心态很重要,我平时上课都会很认真的听讲,有针对性的做好练习巩固工作。另外,保证睡眠时间很关键,我每天晚上十点准时上床睡觉,早上五点多起床,从未熬过夜,从而保证了第二天的充沛精力,上课更能集中精神。”
他们又问她关于暑期生活的安排,黄蓁蓁有个屁的安排,但她不能这么说,只好笑的眉眼弯弯,“本来是打算把车学一下,考个驾照,但我还未满十八周岁,不能考驾照,只能等三年后了,或许,我会出去旅游一趟吧。”
☆、第122章
几位老师领到听了都不禁想:人家这么大的学生还在玩游戏看电视,她都想着考驾照了,难怪人家是中考状元。
发表完讲话,政教处主任拿着话筒说:“现在由千江中学校长蔡健康同志,给黄蓁蓁同学颁发由美特斯邦威赞助的奖学金三千元,以及美特斯邦威特别赞助的运动服一套!”
下面又是一阵啪啪啪鼓掌,黄蓁蓁以为奖金可能是用红包装的,没想到,居然是一块半米长三十厘米宽的泡沫板,泡沫板最上面是美特斯邦威的logo加他们的品牌标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
下面是小字,写着‘奖给:中考状元’,中间用大号黑体字写着‘奖金:3000元’,最下面是‘千江区千江中学’。
校长特别庄重的端着那块三千元奖金的泡沫板,十分郑重地递到了黄蓁蓁手上,还有一包包装好的衣服。
校长特意把衣服打开,从里面拿出有美特斯邦威logo的秋装外套,要给黄蓁蓁穿上。
正值炎炎夏日十点多钟的时候,天气热的能把人烤熟,饶是黄蓁蓁相当配合蔡校长做宣传了,在他拿出校服外套一样厚的秋装外套要给她穿上时,她依然忍不住囧了,囧囧有神地看着蔡校长,笑容都僵了。
蔡校长估计也觉得太为难她了,但是找赞助的时候说好了,要中考状元穿着他们的衣服拍照,他低声劝黄蓁蓁,“就拍个照,你就披上拍个照。”
这照片要流出去,估计别人都会以为她有病吧?
黄爸爸在一旁看到连忙说:“这天气太热了,学校里有没有装了空调的房间?”
蔡校长闻弦歌而知雅意,说:“那一会儿去我办公室,那里有空调,空调温度低,吹着空调总会冷的嘛!”
黄蓁蓁满头黑线,她以为这样就完了,没想到一位年轻帅气的中学生推了一辆粉色自行车出来,自行车的龙头像古代驴子一样,戴了一朵大红花。
政教处主任的声音适时地响起:“这是由健牌自行车赞助奖励给中考状元的自行车一辆!”
又啪啪啪鼓胀,黄蓁蓁接过自行车之后,双手扶着自行车的把手,咔咔拍了两张照片。
之后便是合影,先是所有领导并黄蓁蓁合影,然后是黄蓁蓁和校长合影。
蔡校长长的圆滚滚跟弥勒佛似的,笑的也像弥勒佛,据说这照片是要挂起来,以后放在荣誉墙上的。最后一群人又来到了校长办公室,在校长办公室里,穿着美特斯邦威赞助的衣服,站在校长办公室墙壁前,咔咔拍了几张照片。
散场的时候,黄蓁蓁看着自行车困扰地问黄爸爸:“爸,这车该怎么带回去?”
黄爸爸说:“就放在后备箱里。”
黄蓁蓁握着黄爸爸的手深情地说:“爸,不容易啊,您整天在外面应酬,面对这样的场面脸部肌肉还能这么收缩自如笑的如此自然而不僵硬,真是不容易啊!您!辛苦了!”
黄爸爸道:“不辛苦不辛苦,为人民服务!”
黄蓁蓁困的要死,整个人往座位上一趟,将座椅放倒,“爸,我睡会儿,到家叫我。”
“要不要去房子里看看?房子装修好你还没去看过吧?顺便把自行车送过去,你开学正好可以骑,那辆旧的就不要了,我拿到厂里给员工去,省的我再买了。”
“那你开车,我眯半个小时。”
“要不要放点音乐?”
“嗯。”
这时候最流行的音乐就是刀郎的《二零零二年的第一场雪》,上一世的零三年暑假,黄蓁蓁去四川玩了一趟,当时因为洪水导致黄爸爸欠了很多债,经济并不宽裕,她完全是穷游,坐的是汽车,三十多个小时,一路上司机都在放刀郎的歌,当时她晕车晕的天旋地转,一下车就吐的昏天暗地,从此之后,她是一听刀郎的歌头就晕。
此时黄爸爸车子里放的就是刀郎那如同白刀子插进沙漠里摩擦一样沙哑的歌声,听得黄蓁蓁一阵恶心。
赶紧说:“爸,求您了,不能放点好听的音乐吗?”
黄爸爸道:“这歌不好听吗?那我给你换一首。”
他按了下按钮,歌声的第一句就是:“你是我滴情人~~~~~”
黄蓁蓁无力地说:“算了,你还是把音乐关了吧。”
“你这孩子真是不懂欣赏,这是今年最红的歌,刀郎,你知道吗?你听听他的声音,多么有磁性!”黄爸爸对自己还能赶得上流行感到很得意,这说明他还年轻啊。
黄蓁蓁说:“爸,下次我给你刻个盘,告诉你现在年轻人喜欢听什么。”
黄爸爸就喜欢年轻人的东西,这会让他觉得自己和儿子女儿一点代沟都没有。至于这张被女儿嫌弃的一无是处的碟片,黄爸爸已经决定将它压到碟片包底,或者谁爱听就送给谁去,反正现在流行嘛。
千江中学到他们的房子也没有多少路,开车二十分钟就到了,黄爸爸吃力地将自行车搬上了六楼。
黄蓁蓁见状道:“以后每天都这样搬上搬下爬六楼,不得搬累死啊。”
黄爸爸也这样觉得,但目前没有完美的解决办法,只能再想办法。
原本破旧的房门已经换成了崭新的铝合金门,外面还安装了防盗门。
打开屋子,顿时眼前一亮,让黄蓁蓁意外又惊喜。
实在是原来的房屋看上去太旧了,东西都是近二十年的老物件,现在里面全换过,除了厨房和洗手间,其余地板全部换成了木地板,墙面都贴了米白色暗纹墙纸,客厅放着一张两米多长的沙发,沙发上还乱七八糟的扔着几件球衣,估计是黄茂行留下的,沙发前的木质有暗抽屉的茶几,上面凌乱地摆放着几灌喝完的啤酒瓶。
黄爸爸看到装修好的房间还没向女儿邀功,就被儿子弄的这么乱,顿时怒道:“这小兔崽子,住完走也不知道收拾!”
房子里还没有买垃圾袋,好在茶几上有超市袋子,将超市袋子里的几包花生米火腿肠拿出来放到茶几下面的抽屉里,啤酒瓶子全都装到袋子里,“一会儿我们去超市,看还有哪些东西需要添置的,一起都买上,省的你来住的时候没有。”收拾垃圾的时候才发现没有垃圾桶,“垃圾袋、垃圾桶要买几个。”
黄爸爸在收拾黄茂行弄乱的屋子,黄蓁蓁跑到厨房去看,原本厨房和客厅之间是没有门的,现在按上了一扇磨砂玻璃的推拉门。
厨房原来被油烟熏得黑漆漆的墙面已经没有了,清一色贴上洁白的瓷砖,上面打了一排储物柜,下面是抽油烟机,中间是灶台,上面是两用的煤气灶,煤气灶旁边有两个不锈钢水池,底下一排也是柜子。
她打开煤气灶下面柜子的第一个抽屉,里面是不锈钢丝分成的一块一块放碗碟厨具的区域,黄蓁蓁提高了声音对正在收拾房间的黄爸爸说:“爸,我们还得买锅碗瓢盆,筷子、洗洁精,还有洗衣服洗手液,菜刀砧板!”
在房间铺床的黄爸爸闻言喊道:“缺哪些东西,都拿笔记下来,一会儿去超市一次买齐了,省的你下次来再买!”
黄蓁蓁拿着笔和本子,将需要东西都写上,“还得买个冰箱吧?不然菜没地方放,就买个二手的吧?二手市场很多这样的冰箱,七八百块钱就能买到!”
“既然买就买新的,多少钱都花了,还在乎这几千块?”黄爸爸的声音从卧室传来,空调倒是装好了,不过只安装了黄蓁蓁的卧室,阁楼和书房都没有装空调。
因为房间实际使用面积只有八十平,客厅只有一个,没有餐厅,卧室和客厅面积挺大,里面一张一米八的大床,上面铺着冰丝凉席和两个枕头,枕头还是买冰丝凉席的时候送的,上面盖着冰丝凉席的枕套。
床外面是粉红色的公主蚊帐,繁复而华丽。
黄蓁蓁瞅着那粉嫩嫩华丽丽的蚊帐嫌弃地说:“爸,这是你选的?”
黄爸爸站在空调风口前吹着冷气,满脸的‘快来表扬我’的表情,得意地说:“老爸亲自给你挑的。”
“和房间的颜色不搭配啊,米色会不会好点?”
黄爸爸‘求表扬’的需求没有满足,恼羞成怒道:“你小孩子懂什么?还米白色,那是什么颜色?一点都不吉利,红色多喜庆?你们小姑娘就应该用这些亮一点的颜色!”
“是是是。”黄蓁蓁不管他,打开壁橱,“还得买衣架和洗衣机。书房得备个可以拉开当做床的沙发,这样你和妈妈要是过来的话也可以睡,我去阁楼上看看。”书房现在只有一个书桌,一把椅子,一张书架。
“行,你都记下来。”
通向阁楼的楼梯非常窄,这么面是承重墙,不好拆,只将墙壁都粉刷贴了墙纸,原来踩得咯吱咯吱作响的木楼梯给拆了,换成水泥楼梯,上面铺着一层和木地板一样颜色的地板砖,踩在上面也没了咯吱咯吱的声音。
阁楼也被粉刷一新,原来这里留下的破旧的木头床和里面的杂物全部被扔了出去,换成一张一米二宽的折叠床和一个类似于书架一样的木架,黄蓁蓁觉得,到时候可以在上面摆放一些盆栽,再买一个鸟巢式秋千吊椅放在这里,周末的时候可以坐在这里晒晒太阳看看书,再摆放一个桌子。
阳台原来都是老水泥铺就,现在全部换成了地板砖,到时候可以在这里种植一些植物花草。
大致需要的东西全部记录下来,两人去附近的市场采购。
床单、空调被、一整套餐具、刀具、饮水机等等,后备箱塞的满满的,又叫超市的工作人员将洗衣机和冰箱给送过去。
两人又去配了两把钥匙,一把给黄爸爸带回家,剩下两把留下来做备用钥匙。
虽然大部分体力活都是由黄爸爸在做,可等所有东西都采购齐,黄蓁蓁还是觉得自己都快要累瘫了。
☆、第123章
如果说之前还有人暗中说酸话,说黄爸爸是想女儿考状元想疯了,在省城日报的记者和电视台记者再一次因为黄蓁蓁来到黄家镇采访后,所有人都知道,黄蓁蓁真的考上了省城市状元,黄家镇一镇两状元。
哪怕之前喜酒已经吃过,再确定了这个消息后,大家依然很高兴,这是他们整个黄家镇的荣誉。
坑爹的是,黄建国那货不知用了什么方法,居然把两记者都请到了他的厂里,在他的珍珠加工厂公司金光闪闪的大牌子面前做了采访,这简直是免费打广告。
很多人都暗暗嘀咕,黄建国那脑子是怎么长的,怎么什么事都能被他想到宣传自家珠厂上去?上次珠厂在电视上曝光之后,他家就引来化妆品公司,和化妆品公司合作,箱化妆品公司提供珍珠粉。
原本一文钱不值的贝壳和廉价的不规则形状的珍珠全部被磨成了粉,成为下金蛋的母鸡。要不是猪场附近因为排粪,味道有些重,他恐怕还要把记者们请到他家猪场外面拍摄吧?而且这货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给他们公司的员工订了制服,蓝色制服的后面写着四个大大的白色黑体字:蓁茂珠厂!
他自己也穿着这样一件蓝色、胸口也有‘蓁茂珠厂’四个字的制服站在尽头前接受采访。
除了采访了黄爸爸之外,黄爸爸家附近的几个邻居也被采访了,大多是问两个状元平日的学习,对他们的印象等等,被采访的人都是大房和三房的人,自然是把两个人往死里夸。
两个记者不仅在黄家镇采访了,还去两人的母校吴山中学采访了他们的班主任秦老师。
秦老师那个高兴啊,笑的见牙不见眼,今年他一个班出了两个市状元,一时风头无两,年纪主任的位置十有八九就是他来坐了。
秦老师在镜头前还是比较能hold住的,咳嗽了两声,一本正经地把两个状元都夸了一番。
接着,让两位记者窘然的事情发生了,只见黄爸爸又拿出了两面鲜红的锦旗,郑重其事,情真意切地送给了吴山中学的校长和秦老师,
送给秦老师的锦旗上面写着:授业一丝不苟,解惑无微不至。
把秦老师给高兴的,这下是真的见牙不见眼了,哪怕再镜头前也掩饰不了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这还是他执教二十多年来第一次收到学生家长送的锦旗呢!
然后是送给吴山中学校长的锦旗,摄影师将镜头往锦旗上一扫——尼玛,这不是和送给千江中学的锦旗一模一样吗?敢情是一个流水线生产的?
没错,昨天黄爸爸在送完锦旗之后,又打电话给做锦旗的老板,让他再做了一份,并且赶出了几件印着他珠厂名字的制服,临时拿来先穿上,不放过任何一点可以为自家珠厂打广告的机会。
两个记者都是千江中学的校长托关系请来的,对于黄蓁蓁的报导主要以千江中学为主,至于吴山中学,黄蓁蓁的部分只稍微掠了一下,重点在黄敏行的部分,然后是黄家镇的祠堂,黄爸爸的珠厂。
虽然只有短短一句话的镜头,但也出镜了啊!
最后两个记者和一个摄影师都带着黄爸爸送的珍珠粉和一串长长的毛衣珍珠链心满意足的走了,这样长的珍珠毛衣链市场上买最少要一千多块呢,回去不论是送老妈还是送老婆送女朋友都十分合适。
珍珠粉送女朋友,珍珠链送老妈,扛着摄影机的摄影师心里愉快的决定了。
吴山中学的颁奖仪式远没有千江中学那么隆重,只有黄敏行和黄蓁蓁两个个人,秦老师一人一千元奖金,然后拍了个照片挂到状元墙上,为了表示他们这一届出了两个市状元,校长还特意给他们两人拍了个合照。
等这一切都忙完了,黄爸爸又给两个舅舅一个小姨,在s市做包工头的叔叔,在隔壁镇做家禽类生意的姑姑都打了电话报喜。
舅舅们都在外地做生意,只有小姨和姑姑来了,小姨家是开砖窑厂的,此时正是生意最红火的时候,特别忙,带着表弟过来给黄蓁蓁包了个八百元的红包,当她晚上就开车回去了。
表弟姓焦,单名一个布字,还在上小学。
她一直很好奇,为什么小姨和小姨父会给表弟取了这样一个名字,焦布,胶布!噗!
车上小姨和小姨父一路上都在教育表弟,让他向姐姐学习,将来也考个状元。
姑姑姑父也带着表妹过来……表妹才上小学。
黄爷爷黄奶奶为了供黄爸爸上大学,家里的经济来源基本上都花在了黄爸爸身上,叔叔和姑姑都是小学毕业就没上学了,叔叔是自己把书包扔了不愿意读书,姑姑成绩好,没有钱读。
八十年代,最黑暗的时期刚过去,他们家家境并不好,姑姑出嫁后生了女儿,娘家不给力,她在婆家也没什么地位,瘦了不少委屈,听爸爸说,姑姑生产之后,她婆婆知道是个女儿,把家里热水瓶全都咋了,坐在姑姑床头前拍着她床嚎哭。
直到黄爸爸大学毕业进入体制内工作,姑姑在婆家的地位才提高了上来,后来黄爸爸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升到了正处级,姑姑有了底气,在婆家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
哥哥事业蒸蒸日上,侄女考了中考状元,姑姑高兴的程度一点也不亚于黄爸爸,给黄蓁蓁和黄茂行各包了个大红包,回去后见人就说,自家侄女考了省城市中考状元,并教育女儿:“你也要好好读书,将来也和你姐姐一样,考个状元!”
表妹才上小学二年级,性格温柔乖巧,闻言羞答答地笑着。
自从黄爸爸出息了以后,姑姑的婆婆是再不敢欺负姑姑,闻言也热情地说:“你哥哥家两个都有出息,大的那个今年高考吧?知不知道考的怎么样?”
姑姑与有荣焉地笑道:“分数出来了,考了六百一十六分,报了京城的政法大学,就等通知书了!”
姑姑的婆婆笑容淡了些,一边摘菜一边说:“那是不错,那是不错。”
叔叔特意从s市赶了回来,给黄蓁蓁包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