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肝郁气滞证
症状:腹痛胀闷,痛无定处,痛引少腹,或兼痛窜两胁,时作时止,得暖气或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证机概要: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疏泄失司。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本方有疏肝行气止痛之效,可用于治疗因肝气郁结,腹痛走窜,牵引少腹或两胁之证。
常用药:柴胡、枳壳、香附、陈皮疏肝理气;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川芎行气活血。
若气滞较重,胸胁胀痛者,加川楝子、郁金理气化瘀止痛;若痛引少腹、睾丸者,加橘核、荔枝核、川楝子理气止痛;若肝郁日久化热者,加丹皮、山栀子、川楝子清肝泄热。若腹痛肠鸣,气滞腹泻者,可用痛泻要方调肝理脾。若少腹绞痛,阴囊寒疝者,可用天台乌药散理气散寒。
5。瘀血内停证
症状:少腹疼痛,痛势较剧,痛如针刺,痛处固定,甚则腹有包块,经久不愈,舌质紫暗,脉细涩。
证机概要:瘀血内停,气机阻滞,脉络不通。
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代表方:少腹逐瘀汤加减。本方有活血祛瘀、理气止痛之效,适宜治疗腹痛如针刺、痛有定处的血瘀证。
常用药: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延胡索、蒲黄、五灵脂、没药化瘀止痛;小茴香、肉桂、干姜温经止痛。
若腹部术后作痛,或跌仆损伤作痛,可加泽兰、红花,或吞服三七粉、云南白药活血化瘀;若瘀血日久发热,可加丹参、丹皮、王不留行凉血化瘀;若兼有寒象,腹痛喜温,可加小茴香、干姜、肉桂温经止痛。若下焦蓄血,大便色黑,可用桃核承气汤活血化瘀通腑。若胁下积块,疼痛拒按,可用膈下逐瘀汤化瘀通络。
6。中虚脏寒证
症状: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饥饿劳累后加重,得食休息后减轻,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胃纳不佳,面色无华,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证机概要:中阳不振,气血不足,失于温养。
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代表方:小建中汤加减。本方具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功能,可用于治疗形寒肢冷、喜温喜按、腹部隐痛之证。
常用药:桂枝、饴糖、生姜、大枣温中补虚;芍药、炙甘草缓急止痛。
若胃气虚寒,脐中冷痛,连及少腹,宜加胡芦巴、荜澄茄温肾散寒止痛;如血气虚弱,腹中拘急冷痛,困倦,短气,纳少,自汗者,当酌加当归、黄芪调补气血;若脾气不足,可加黄芪、茯苓、人参、白术等助益气健脾之力;若寒凝气滞,可加吴茱萸、干姜、川椒、乌药等助散寒理气。若腹中大寒,呕吐肢冷,可用大建中汤温中散寒。若腹痛下利,脉微肢冷,脾肾阳虚者,可用附子理中汤温补脾肾。若大肠虚寒,积冷便秘者,可用温脾汤温阳通下。若中气大虚,少气懒言,可用补中益气汤益气补中。
【预后转归】
体质好,病程短,正气尚足者,预后良好;体质较差,病程较长,正气不足者,预后较差;身体日渐赢瘦,正气日衰者,难治。若腹痛暴急,治不及时,或治不得当,气血逆乱,可致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的厥脱之证,如不及时抢救则危殆立至。若湿热蕴结肠胃,蛔虫内扰,或术后气滞血瘀,可造成腑气不通,气滞血瘀日久,可变生积聚。
【预防调护】
腹痛多与饮食失调有关,平素宜饮食有节,忌暴饮暴食,忌食生冷、不洁的食物,少食过于辛辣、油腻之品。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饭前洗手,细嚼慢咽,饭后不宜立即参加体育活动。寒痛者要注意保暖;热痛者忌食肥甘厚味、醇酒辛辣;食积腹痛者宜暂禁食或少食;气滞者要保持心情舒畅。疼痛剧烈者应卧床休息,进食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
医生须密切注意患者的面色、腹痛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腹诊情况、二便及其伴随症状,并须观察腹痛与情绪、饮食寒温等因素的关系。如见患者腹痛剧烈、拒按、冷汗淋漓、四肢不温、呕吐不止等症状,须警惕出现厥脱证,要立即处理,以免贻误病情。
【临证备要】
1。灵活运用温通之法治疗腹痛。温通法是以辛温或辛热药为主体,配合其他药物,借能动能通之力,以收通则不痛之效的治疗方法。温通法每需与它药合用。一是与理气药为伍,如良附丸中高良姜与香附同用,用于寒凝而致气滞引起的腹痛十分相宜。二是与养阴补血药相合,如当归四逆汤中桂枝、细辛与当归、白芍同用,小建中汤中桂枝与白芍同用等。三是与活血祛瘀药配用,如少腹逐瘀汤,在活血化瘀的同时使用小茴香、干姜、肉桂等辛香温热之品,来化解滞留于少腹的瘀血。四是与补气药相配,如附子理中汤,既用党参、白术,又用附子、干姜,对中虚脏寒的腹痛切中病机。五是与甘缓药同用,常用甘草、大枣、饴糖等味甘之品,一方面制约辛燥温热太过,使其温通而不燥烈,另一方面甘药在温热药的推动下,缓急止痛而不碍邪。
2。运用清热通腑法治疗急性热证腹痛。清热通腑法以清热解毒药(如银花、黄连、黄芩等)与通腑药(如大黄、虎杖、枳实、芒硝等)为主体,以通则不痛为法,现代用来治疗急慢性胰腺炎取得了良好成效。对于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可予调胃承气汤加减,加用木香、槟榔等理气之品,收理气通腑之效。本法应用,中病即止,不可过用,以免伤阴太过。对虚证腹痛不可妄用清热通腑法,以免损耗正气,使虚者更虚。
【医案举隅】
张某,男,67岁。1979年8月29日初诊。
主诉及病史:腹部胀痛3天,伴见胃脘胀满,连及两胁刺痛,嗳气频频,时吐黏痰,口干口苦,头中热,耳内堵塞,不思饮食,大便干,小便赤。
诊查: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弦丽数。查血象: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84%。
辨证:湿热夹滞,交结肠胃,通降失常。
治法:清热行气,通里导滞。
处方:柴胡10g,黄芩10g,法半夏10g,炒枳实10g,生川军9g,青陈皮各9g,木香6g,川厚朴10g,炒苍术10g,木通6g,竹茹10g。
二诊:药服2剂后大便转稀,胃脘胀满、嗳气及吐黏痰均减,头热耳堵已除,小便色变黄。惟腹痛转移至右下腹部,拒按,有反跳痛,无矢气,口干口苦而涩,饮食不香。舌淡,苔白中黄,脉弦滑而数。腑气虽有下行之势,湿热仍壅积肠中,气血瘀滞。当清热解毒,行气活血,通里导滞。
原方去半夏、苍术、竹茹、木通,生军改为6g,加丹皮10g,桃仁10g,败酱草30g,连翘24g,忍冬藤45g,5剂。
三诊:迭进清热解毒、行气活血、通里导滞之剂,现右少腹仅感微痛,亦不拒按,大便正常,饮食虽乏味但较前增加,偶见恶心,口中仍苦涩,小便淡黄,脉弦滑。舌苔薄白中黄。肠中湿热渐化,气血瘀滞亦渐消散,余邪未尽也。
处方:熟军6g,桃仁9g,炒枳壳9g,青陈皮各9g,川厚朴10g,忍冬藤30g,连翘18g,败酱草30g,焦山楂15g,焦神曲15g,冬瓜子30g。
服上方1剂后,患者即返家乡,过半月来信,上述症状皆退,精神、饮食恢复,查血象均在正常范围。
按:本例属实热性腹痛,故以通里导滞为主要治法。但初诊所见,腹痛伴胃脘胀满,两胁刺痛,暖气频频,头热耳堵,病位偏于上,即湿热夹滞交阻胃及肝胆之络,故以大柴胡汤加减治之。二诊腹痛转移至右下腹,拒按,无矢气,是肠中湿热蕴积、气滞血瘀之象,因而改用大黄牡丹汤加减,通里活血,着重清热解毒,目的在于截断病势,以防热壅血瘀成痈。
(董建华,王永炎主编。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夏锦堂医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古代文献精选】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猝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
《景岳全书·心腹痛》:“痛有虚实,凡三焦痛证,惟食滞、寒滞、气滞者最多,其有因虫、因火、因痰、因血者,皆能作痛。大多暴痛者,多由前三证,渐病者,多由后四证……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久痛者多虚,暴痛者多实。得食稍可者为虚,胀满畏食者为实。痛徐而缓,莫得其处者多虚,痛剧而坚,一定不移者为实。”
《症因脉治·腹痛论》:“痛在胃之下,脐之四旁,毛际之上,名日腹痛;若痛在胁肋,日胁痛;痛在脐上,则日胃痛,而非腹痛。”
第七节痢疾
由于邪蕴肠腑,气血凝滞,大肠脂膜血络损伤,传导失司,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的病证称为痢疾。是一类或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
该病《内经》中称为“肠湃”,其发病与饮食不节及湿热下注有关。汉·张仲景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制定了治疗湿热痢的白头翁汤,并提出了“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的虚寒久痢主方。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痢病候》将痢疾分为“赤白痢”、“脓血痢”、“冷热痢”、“休息痢”等21种痢病候,并在病机方面提出“痢由脾弱肠虚……肠虚不复,故赤白连滞……血痢者,热毒折于血,人大肠故也。”强调了热毒致病。本病在隋唐以前还有称为“大瘕泄”、“滞下”者。痢疾病名首见于宋·严用和《济生方·痢疾论治》:“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金元时代已认识到本病能互相传染、普遍流行而称“时疫痢”。如朱丹溪《丹溪心法》日:“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内,上下传染相似。”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至明清时期对痢疾的认识更趋深入,进一步阐发了痢疾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提出痢有伏积,所谓“无积不成痢也”,外感、内伤者,由于人体气盛、气虚的不同,发病有热化、寒化二途。如清·李用粹《证治汇补·痢疾》日:“无积不成痢……痢起夏秋,湿热交蒸,本乎天也。因热求凉,过吞生冷,由于人也。气壮而伤于天者,郁热为多。气弱而伤于人者,阴寒为甚。湿土寄旺四时,或从火化,则阳土有余,而湿热为病。或从水化,则阴土不足,而寒湿为病。”并详尽地提出了辨寒热、辨虚实、辨五色等。特别对休息痢的认识更为深刻,认为“屡发屡止,经年不愈,多因兜涩太早,积热未清所致。亦有调理失宜,亦有过服寒凉,亦有元气下陷,亦有肾虚不固,均能患此”。另外,比较突出的一点是强调本病与脾肾的关系,如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痢疾》云:“痢之为证,多本脾肾。……在脾者病浅,在肾者病深……未有久痢而肾不损者。”
在治疗方面,金·刘河间提出的“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的法则,至今仍属治痢之常法。明·张景岳特别强调,治疗痢疾“最当察虚实,辨寒热”。而《医宗必读…痢疾》指出:“至治法,须求何邪所伤,何脏受病。如因于湿热者,去其湿热;因于积滞者,去其积滞。因于气者调之;因于血者和之。新感而实者,可以通因通用;久病而虚者,可以塞因塞用。”清·喻昌创“逆流挽舟”之法,并在《医门法律·痢疾论》中云:“引其邪而出之于外。”创活人败毒散。清·蒋宝素将痢疾称为内痈,他在《医略十三篇·痢疾》中云:“治痢之法,当参入治痈之义。”这些治疗原则,一直指导着今天的临床。
西医学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及一些结肠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等,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痢疾多由外感湿热、疫毒之邪,内伤饮食,损及脾胃与肠而致。邪气客于大肠,与气血搏结,肠道脂膜血络受伤,传导失司,而致下痢。
一、病因
1。外感时疫邪毒
夏秋季节,暑湿秽浊、疫毒易于滋生。湿热或暑湿之邪内侵肠道,湿热郁蒸,气血与之搏结于肠之脂膜,化为脓血而成湿热痢;疫毒之邪侵及阳明气分,进而内窜营血,甚则进迫下焦厥阴、少阴,而致急重之疫毒痢。正如《景岳全书·杂证谟》云:“痢疾之病,多病于夏秋之交,古法相传,皆谓炎暑大行,相火司令,酷热之毒蓄积为痢。”素体阳虚之人,感受寒湿或感受湿邪后,湿从寒化,寒湿侵及大肠,发为寒湿痢。
2。内伤饮食
若平素嗜食肥甘厚味,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酿生湿热,湿热毒邪,直趋肠道,则成湿热痢或疫毒痢。若其人平素恣食生冷瓜果,伤及脾胃,中阳不足,寒湿内蕴,如再贪凉饮冷或食不洁之物,寒湿食积壅塞肠中,而成寒湿痢。《景岳全书·杂证谟》云:“因热贪凉者,人之常事也,过食生冷,所以致痢。”
上述病因虽有外感时疫邪毒与内伤饮食之分,但两者常相互影响,往往内外交感而发病。
二、病机
痢疾的基本病机为邪蕴肠腑,气血凝滞,传导失司,脂膜血络受伤而成痢。湿热、疫毒、寒湿、食积等内蕴肠腑,与肠中气血相搏结,大肠传导功能失司,通降不利,气血瘀滞,肠络受损,腐败化为脓血而痢下赤白;气机阻滞,腑气不通,故见腹痛,里急后重。
本病的病位在肠,与脾胃关系密切,可涉及肾。痢疾基本病变在肠,因肠与胃密切相连,肠病及胃,故常曰在肠胃。如《医碥·痢》所说:“不论何脏腑之湿热,皆得以人肠胃,以胃为中土,主容受而传之肠也。”然痢疾日久,不但损伤脾胃而且累及于肾,导致肾气虚惫或脾肾阳虚,下痢不止。
病理性质有虚、实、寒、热之不同,且演变多端。暴痢多属实证。外感湿热或湿热内生,壅滞腑气,或疫毒内侵,毒盛于里,熏灼肠道,下痢鲜紫脓血,壮热口渴,或湿热、疫毒之气上攻于胃,胃气逆而不降,噤口不纳者,皆属实证、热证;寒湿阴邪所致者为寒证。下痢日久,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寒热并见。如疫毒热盛伤津,或湿热内郁不清,日久则伤气、伤阴,或素体阴虚邪恋,而成阴虚痢者;久痢伤正,胃虚气逆,胃不纳食者,而成噤口痢虚证;脾胃素虚而感寒湿患痢,或湿热痢过服寒凉药物致脾虚中寒,日久化源不足,累及肾阳,关门不固,下痢滑脱,形成虚寒痢;如痢疾迁延,邪恋正衰,脾气更虚,或治疗不当,收涩过早,关门留寇,则成久痢,或时愈时发的休息痢。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下痢脓血黏液,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
2。急性痢疾起病急骤,可伴有恶寒发热;慢性痢疾则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3。常见于夏秋季节,多有饮食不洁史。或具有传染性。
二、病证鉴别
痢疾与泄泻:二者多发于夏秋季节,均为排便次数增多,皆由外感时邪、内伤饮食而发病。泄泻粪便稀薄,无脓血,腹痛、肠鸣并见,泻后痛减,其病机为脾失健运,湿邪内盛。痢疾则便脓血、腹痛、里急后重并见,便后不减,其病机为邪客大肠,与气血搏结,气血凝滞,腐败化为脓血,以资鉴别。见诸临床,泻痢二者,可以相互转化。有先泻后转痢者,病情加重;亦有先痢而后转泻者,病情减轻,临证时须仔细辨别。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
一般新病年少,形体壮实,腹痛拒按,里急后重便后减轻者,多为实;久病年长,形体虚弱,腹痛绵绵,痛而喜按,里急后重便后不减或虚坐努责者,多为虚。
2。辨寒热
下血色鲜红,或赤多白少,质稠恶臭,肛门灼热,口渴喜冷饮,小便黄或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数而有力者,属热;痢下白多赤少或晦暗清稀,频下污衣,无臭,面白,畏寒喜热,四肢微厥,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弱者,属寒。
3。辨伤气、伤血
下痢白多赤少,为湿邪伤及气分;赤多白少,或以血为主者,为热邪伤及血分。
二、治疗原则
1。痢疾的治疗应根据病证的寒热虚实确定治疗原则。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举。初起之时,实证、热证多见,宜清热化湿解毒。久痢寒证、虚证多。见,宜补虚温中,调理脾胃,兼以清肠,收涩固脱。虚实夹杂者,通涩兼施。
2。调和气血,消积导滞:痢疾不论虚实,肠中多有滞,气血失于调畅。因此,消导、去滞、调气、和血、行血为治痢的基本方法。赤多重用血药,白多重用气药。
3。顾护胃气:“人以胃气为本,而治痢尤要。”说明顾护胃气应贯穿治痢过程之始终。
三、证治分类
1。湿热痢
症状: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赤多白少,或纯下赤冻,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发热恶寒,头痛身楚,口渴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证机概要:湿热壅滞,肠络受损,气血瘀滞,传导失司。治法:清热化湿解毒,调气行血导滞。
代表方:芍药汤加减。本方调气行血,清热燥湿止痢,适用于赤多白少,肛门灼热之下痢。
常用药:芍药、当归、甘草和营理血,缓急止痛;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木香、槟榔、大黄行气导滞,以除后重;肉桂辛温大热,辛能散结,热可防其苦寒太过。
若属热重下痢,宜加用白头翁汤清热解毒;瘀热较重,痢下鲜红者,可加地榆、桃仁、赤芍、丹皮凉血化瘀;若痢疾初起,兼有表证者,可用活人败毒散,解表举陷,即喻嘉言所谓“逆流挽舟”之法。若身热汗出,脉象急促,表邪未解而里热已盛者,宜用葛根芩连汤解表清里;若夹食滞,见痢下不爽,腹痛拒按,苔黄腻,脉滑者,可加用枳实导滞丸。若表证已减,痢尤未止,可加香连丸以调气清热。
2。疫毒痢
症状:发病急骤,壮热,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里急后重明显,口渴,头痛,烦躁,或神昏谵语,或痉厥抽搐,或面色苍白,汗冷肢厥,舌质红绛,苔黄燥,或苔黑滑润,脉滑数,或脉微欲绝。
证机概要:疫邪热毒,壅滞肠中,燔灼气血,蒙蔽清窍。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代表方: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前方以清热凉血解毒为主,后方能增强清热解毒之功,并有调气行血导滞作用,两方合用,对疫毒深重,壮热口渴,腹痛,里急后重,下痢鲜紫脓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