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应征作品-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川啊,你还记得那个和你一起来的那个人吗?他说他叫什么,对,秦桧。”王夫人对易小川说。
秦桧?易小川一愣,郭总真的改名叫秦桧了,他这回是来真的,铁了心的要遗臭万年,博个骂名了,何必呢?
“记得,夫人,怎么了,他出什么事了吗?他不是在王府里做事吗?”
“你不知道,他出大事了?”
“什么大事?”
“自从他去了府里,我那个小侄女就整天围着他转,也不知道被他灌了什么迷魂药,鬼迷心窍,硬说非他不嫁,家里没办法,只好给了他些银两,打发他走,谁知他前脚刚走,我那侄女后脚就不见人影了,跟他私奔去了,还留了封信,说什么效仿汉朝的卓文君和司马相如,也要留一段佳话,把家里人给气的,也不管他们了。”
“那他现在人在哪里?”
“一开始是在乡下教书,听人讲他整天说什么‘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家里人也没办法,总不能让自家闺女跟着他这穷小子吃苦受罪,再说我父亲有九个孙女,除了他,另外八个孙女婿全是进士,所以,就暗地里替他打点了些关系,让他中了进士,他倒很会巴结人,扶摇直上,如今是御史中丞。他发现各地公文字体不一,便仿照徽宗的字创造出了一种新体字誊写奏折,徽宗看了,龙颜大悦,称之为宋体,并下令推广,因此,秦桧成了皇帝面前的红人。”
易小川听王夫人这么一说,心想:没想到他还真说到做到了,这么说来,比试已经开始了,我也该做点什么了。
正说着,只见赵明诚急急忙忙地赶了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不得了,京城出大事了!”
“什么大事?看你急的,先喘口气,喝杯茶,坐下慢慢说。”李清照扶赵明诚坐下,端了杯茶给他喝。
赵明诚咕嘟咕嘟喝下茶,李清照拿手绢替他擦了擦嘴。
赵明诚说:“金军攻破东京,将京城洗劫一空,立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张邦昌将李师师献给金人,李师师怒斥贼人,吞金自杀。金人带着徽宗、钦宗、后妃、皇孙、驸马、公主、太子、宗室、大臣、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数千人,数十万百姓,还有文籍舆图、宝器法物北返。”
易小川问道:“这么说秦桧也被俘虏了?”
王夫人说:“那还用说吗?他是皇帝面前的红人,能不呆在皇帝身边,在皇帝身边,还不被掳走?”
李清照义愤填膺地说:“那我们难道要做亡国奴不成,大宋的军队怎么不抵抗呢?”
众人都沉默不语。
赵明诚所说的,正是有名的靖康之耻,宋徽宗听到金银珠宝被金人所掳,一点也不在乎,当听到皇家藏书也被抢了,才仰天长叹。
宋徽宗在被押送的途中,受尽了凌辱,哀叹道: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不久,噩耗传来,赵明诚的母亲在金陵病亡,他因奔母丧先行南下,出任江宁知府。
李清照返回青州,整理归来堂中的金石古物,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精挑细选之后,仍然装了满满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其他没带走的便锁在十余间屋子里,准备第二年春天再雇车全部运走。
谁知,她离开没多久,青州爆发了战乱,她家毁于战乱之中,她闻讯哀痛不已。
易小川道:“战争,可怕的可恶的战争,毁了多少美好的东西!”他知道更大的灾难还在后头,可是他不忍道出,只盼那些灾难迟些到来吧。
李清照到了江宁,和赵明诚团聚。
天下起了鹅毛大雪。
“下雪了!”李清照推开窗户,高兴地叫道。
赵明诚缩在被窝里,说:“雪有什么好看的!快把窗户关上,风吹进来,浑身直哆嗦。”
“官人,快些起床,陪我去赏雪!”李清照一把将赵明诚从被窝里拽出来。
“大冷的天,我不去,我再睡会儿。”赵明诚重又躺下。
“不行,你一定得陪我去。”李清照再次把他从床上拉起来。
赵明诚只好起床,陪李清照顺着城墙顶上的大路走。
赵明诚睡眼朦胧,兴致缺缺,李清照却兴致盎然,她伸出手,接住一片雪花,看它融化在掌心,变成一滴晶莹的水珠,黯然神伤,“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知易水寒。”
李清照见赵明诚对赏雪没有丝毫兴趣,又回想起种种往事,提笔写道: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朝廷颁下旨意,令赵明诚改任湖州,赵明诚夫妇二人打点行李准备离开。
谁知领着京兵驻扎在江宁的御营统治官王赤,图谋不轨,想在夜晚纵火为号,发动兵变,夺取建康城。江东转运副使李谟得知后,旋即密告赵明诚。可赵明诚正因调动一事而生闷气,就没管这件事。夜里,李谟带领部下和民兵在街巷设伏。等到半夜,果然火光四起,呼声震天,王赤领兵攻城。通判府事朝散郎毋邱绛和观察推官汤允恭胆小怕事,拽上赵明诚,用绳子缒下城,连夜逃走。李谟击败叛军后,毋邱绛和汤允恭被降官资二级,发配边疆,赵明诚被罢官。
赵明诚备下一只大船,将书籍和家具装在船上,乘船离开建康城。赵明诚打算经芜湖、姑孰,到赣水定居。
赵明诚夫妇刚离开,宋高宗就逃到建康,改江宁府为建康府。
赵明诚和李清照的船只行到池阳时,宋高宗下旨召他为湖州知府。
赵明诚对李清照说:“娘子,你先暂时在池阳住下,我去建康,进宫接受皇上的召见,待万事安定,我再来接娘子。”
李清照点了点头,“为妻明白。”
六月十三日,骄阳似火。赵明诚让木船靠岸,卸下自己的行李,下船,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
李清照问赵明诚:“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
赵明诚戟手遥应:“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
赵明诚快马加鞭赶往建康。一路奔波劳累,等赶到建康时,就因劳累过度而病倒了,他很心急,便大服柴胡、黄芩药,疟疾加上痢疾,已经病入膏肓,危在旦夕,他见病重了,没有好转的迹象,这才着急了,给李清照写了一封信,让她赶到建康。李清照接到书信,急忙乘船出发,一日夜行三百里赶往建康。李清照一见赵明诚,只隔了个把月,可是就如同变了一个人,快认不出来了,不禁痛哭失声,悉心服侍。可大夫都道回天乏术,只是拖一天是一天了。
有个叫张飞卿的学士带了一把玉壶来看望赵明诚。
李清照接过那玉壶,递给赵明诚,赵明诚艰难地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来,仔细鉴赏了一番,让张飞卿又携带了回去。
李清照扶着赵明诚躺下,不解道:“官人为何不买下玉壶?”
赵明诚喘着气,缓缓道:“那玉壶是用一种似玉的美石所做,还称不上是玉壶。”他闭上眼睛假寐,突然睁开双眼,“娘子,给我磨墨,我要作诗。”
“哎。”李清照高兴地应了一声,取了一支笔递给赵明诚,她则在一边磨墨。
赵明诚刚接过笔去还没来得及写,笔就从手中滑落。
“官人准备写什么?”李清照一边磨墨一边问道,却不见赵明诚回答,因此回过头去看他,见他一动不动,以为他在闭目沉思,可是,老半天都没动静,走近前去,轻轻唤了一声,“明诚。”不见回答,小心地推了推,也不动,李清照顿时慌了,俯下身去,听他的心跳,不见了心跳,又伸出手去,探他的鼻息,李清照顿时僵住了,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大叫一声“明诚”,接着,昏倒在地,不省人事。
易小川听得声音,进屋一看,便知赵明诚已病亡了。
李清照为赵明诚发丧,全身素禞,跪在赵明诚灵钱,含泪为丈夫写了祭文,“。。。。。。白日正中,叹乓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夫之悲深。。。。。。”
靖康之耻后,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掳,宋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即位,建立南宋朝廷,改年号为建炎,是为宋高宗。宋高宗在金兵追击下不断南逃,逃到黄河北岸时只剩下他单身匹马,一个叫李马的人拼命背着他逃到河边,又驾船过河,才幸免于难。可宋高宗编造了一个泥马渡康王的故事,说自己是真命天子,有天神相助。他担心真相败露,便将李马药哑,仍不放心,又杀死李马。
宋高宗一开始起用抗战派李纲为相,任命宗泽为东京留守,发动军民抗金。但是没过多久,他就罢免了李纲。他拒绝了张浚“权都建康,渐图恢复”的建议,南下逃至临安定都。东京留守宗泽奏请渡河北伐,力劝高宗回驾汴京坐镇,高宗不肯,只偏安一隅,宗泽一病不起,含恨而亡,临终大呼“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过河,过河。”
李清照听说此事后,奋笔疾书:“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尽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听闻父亲李格非的老师韩琦的后代枢密使韩胄要出使金国,便写诗赠送:。。。。。。
身为百夫特,行足万人师。。。。。。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汗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易小川对李清照说:“如今国家有难,我不能袖手旁观,愿意参战,特向主人告别,望主人自己保重。”
李清照说:“去吧。”
朝廷已决定遣散六宫嫔妃,隆佑太后率领后宫逃往洪州。皇上为了安定局势,下令禁止逃亡与船只的自由航行。
李清照屋内藏着书籍画轴两万余卷,金石碑刻两千卷,器皿、家具和被褥,但她大病在身,整日卧床不起。
赵明诚的妹夫任兵部侍郎,在洪州负责皇室随从护卫。李清照托赵明诚生前的两位好友,把部分书籍、器物护送到洪州,待病情好转了再去投亲。
安大夫兼开州团练使王继先,要以三百两黄金收购赵明诚家中古器。
兵部尚书谢克家劝阻道:“你这样做,若传扬出去有失声望,还是莫做为好。”
这件事传到了高宗的耳中,令三省审问王继先。
有人造谣说李清照向金人献玉壶,李清照听说后惊恐不已。她想携带家中所有的古代铜器等贵重物品,奔赴行朝,全部献出来。
金兵南侵,宋高宗君臣逃离建康,渡江到越州。
金兵攻破了建康和洪州,李清照送往洪州的珍宝化为乌有。李清照家里只剩一些轻小的卷轴、书贴,手抄本的李、杜、韩、柳文集,《世说新语》,《盐铁论》,汉唐石刻副本数十轴,三呆鼎鼐数十件,南唐手抄本词集数箱。
李清照之弟李迒任敕局删定官,李清照便决定前去投奔。弟弟跟着高宗逃奔,因此李清照便尾随追奔,追到越州时,御驾已离开越州逃到台州,她到台州时,他们又逃到了章安。到剡州后,李清照觉得带着笨重的古铜器奔波不便,便连同身边的手抄书一起寄存在剡州了,不料,却被搜捕逃兵的官军顺手牵羊了。李清照身边只剩书画和笔砚等五六竹箱,李清照为了追奔李迒,还扔掉被褥和衣物,雇船入海,从海上奔逐。
金兵引兵回到临安,宋高宗便返越州。李清照也返回了内地,住在一钟姓农户家。有人在夜里,挖透了李清照屋子的墙壁,偷走她放在床铺底下的五竹箱书画。李清照发现后,悬赏收赎,邻人钟复皓拿出了十八轴画字来求赏。李清照道:“今直其盗不远矣!”可是,后来才知道其余的画已被当时的名画家吴悦用很少的钱全部买走。李清照手里只剩下几部残缺不全的书和部分平常的书贴。但庆幸的是,李清照终于追上了李迒。宋高宗迁都临安,李清照也随着弟弟移居杭州。
金兵步步紧逼,宋高宗慌乱之中,被迫任用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将领率兵抗金。
易小川一路投军,在一处客店落脚,便向店主人打听有没有什么军队在招募新兵。
那人说:“有啊,岳家军正在招兵买马,你快去投奔吧。”
易小川一愣,“岳家军?哪个岳家军?”
那人道:“还能有几个岳家军?当然是岳飞岳将军的岳家军了。”
“岳飞,哪个岳飞?”
“你怎么连岳将军的大名都不知道?还出来投什么军啊。岳飞出生于一户佃农家里,他的母亲曾在他的背上刺了尽忠报国,他拜周侗为师学习武艺,喜欢看《左氏春秋》、《孙子兵法》,在20岁时投军抗金。百战百胜,是常胜将军。”
易小川出了店,沿路打听岳家军的所在,正巧碰上一群应征的人,便随他们去了。
待到了应征地,一看,黑压压的一片,全是人。
易小川再次披甲上阵杀敌,凭借着他的战争经验屡立战功,被岳飞高看。
岳家军所向披靡,岳飞宴请诸位将领,席间,他拔剑起舞,用剑尖在地上画出一首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众将一看,都高声喝彩。
金兀术将大举南犯,宋高宗召诸将议移跸于何地,张俊等劝高宗自鄂、岳往长沙,世忠反对说:“国家已失河北、山东,若又弃江、淮,更有何地?”
宋高宗便以世忠为浙西制置使,守镇江。
兀术分兵渡长江,宋军各路守将皆败,韩世忠也退保江阴。
兀术破临安,宋高宗赴浙东,韩世忠至行在见帝,奏请于长江上伏兵截击北归的金兵,帝准奏。
韩世忠遂引兵至镇江,屯兵焦山寺。
韩世忠妻梁红玉因家贫战乱流离京口为营妓,韩世忠赎其为妾,韩世忠原配白氏死后,梁红玉成为韩世忠的正妻。在平定苗傅叛乱中,梁红玉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杨国夫人。
此次,梁红玉亲自在金山妙高台擂鼓助威,宋军士气大震,奋力厮杀,将金兀术赶进黄天荡。
黄天荡是条死水港,金军屡次突围都没有成功。
兀术向世忠求请,世忠说:“还我两宫,复我疆士,则以相全。”兀术无语。
听说有老鹳河故道可以通秦淮,金兀术便发兵占领,凿渠30里出江口,以小舟纵火而遁,宋军因无风,帆弱而船舰不能行,使金兵北逃过江。
韩世忠以8千兵抗拒金兵10万之众,阻击48日,虽败犹荣。高宗拜世宗检校少师,武成、感德军节度使,神武左军都统制。梁红玉随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
宋徽宗得知康王赵构即位,就派曹勋偷偷从金逃到南宋,在他临行前,将自己的衣服交给他,上写着“速来救朕。”宋徽宗将这几个字遍示群臣,群臣都悲泣不已。宋徽宗哭着吩咐曹勋,让他一定要转告高宗“不要忘了我北行之痛”,边说边用白纱手帕拭泪,将手帕也交给曹勋说:“让高宗知道我思念故国而哀痛泪下。”
可是,宋高宗担心二帝归国,他帝位不保,因此不愿营救二帝,遂置之不理。
宋徽宗见宋高宗没有回音,便只好自救,他致书金帅粘罕,要求和议,让御史中丞秦桧负责将议书修改加工润色。
秦桧抓住这个好机会,便以厚礼贿赂粘罕,背信弃义,卖主求荣,因此,被派到金太宗弟弟挞懒处任职。
挞懒向金主上奏道:“南宋必然复仇,为防不测,因此,我大金须有内线在南宋,秦桧自从归顺我大金,忠心耿耿,我以为秦桧是最佳人选,应该将他遣归南宋,担当此任。”
金主召众臣商议。
金国的鲁王也说:“只有放宋臣先回,才能使他顺我大金。”
金忠献王粘罕说:“此事,我已思虑三年。秦桧的确可用.我喜欢这个人。我曾经将他置之军前,试之以事,他虽然表面上拒绝,可心里委曲顺从,秦桧常说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如今若能放他回南宋,他必得志。”
金主遂召秦桧,秘密告之潜伏一事。
秦桧领命,喜不自禁,南行前与妻子王氏密商计议。
王氏便故意和秦桧争吵说:“我父亲将我许配给你,给了二十万贯作陪嫁,要你我同甘苦。现在大金国信用你,你就把我丢在路上。”
挞懒妻子一车婆听到了,便问王氏怎么回事。
王氏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说秦桧要归宋,却把她一个人留在金国。
一车婆说给挞懒听,于是王氏也得以和秦桧一起南行,攻占山阳。
梁红玉与金军、伪齐镇淮军战与山阳等地,遇伏遭到金军围攻,力尽伤重落马而死。金人感其忠勇,将其遗体示众后送回,朝廷闻讯大加吊唁。
山阳城被攻陷后,金兵入城。
秦桧和王氏则登船而去,行到附近的涟水,被南宋水寨统领丁祀的巡逻兵抓获,要杀他。
秦桧说;“我是御史中丞秦桧。这里有没有秀才,应该知道我的姓名。”
有个卖酒的王秀才,他并不认识秦桧,但装作认得秦桧的样子,一见面就作揖道,“中丞一路劳苦,回来不容易啊!”
众人觉得既然王秀才认识秦桧,就不杀他了,改以礼相待,还将他们送到临安见驾。
秦桧见了宋高宗,就哭天抹泪,大吐苦水,“微臣受尽屈辱,恨不能死,可昔日韩信亦曾遭胯下之辱,臣一想到要效忠于朝廷,因此才留下性命,苟活于世,期望有朝一日能为陛下效劳,铤而走险,杀死监视的金兵,夺船而来。”
大臣们不相信,问道:“孙傅、何粟、司马朴是和你一起被俘的,为什么只有你独回?”
“从燕山府到楚州二干八百里,路途遥远,要爬山涉水,就没有在路上遇到盘查询问,能杀死监守人员,顺利南归?”
“就算是跟着金将挞懒军队南下,金人有意放他,也要扣下他的家眷作为人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