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皇后休夫记-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慈宁宫?”多尔衮按按手上扳指,“去找八嫂告状了?”八嫂知道,布木布泰也就知道了吧?
想到这里,多尔衮心中反而不气了。安定坐稳,叫兄弟俩别笑,仔细商量攻打江山事宜不提。
慈宁宫东暖阁内,诺敏扑在哲哲怀里,哭地肝肠寸断,“姑姑啊,我们这些姐妹,一朝被休,娘家又离的远,在京城里,除了您老人家,再也没个依靠了。”身后,多尔衮几位妻妾老老实实跪着,嘤嘤陪着诺敏哭泣。
哲哲摸着诺敏脖颈,“你呀,怎么糊涂成这样。”
诺敏哇哇大哭,“我也没法子,生不出孩子,总不能让王爷绝后吧?姑姑,我们心里的苦,比那黄河都多。实在是没办法了,我的亲姑姑啊!”一面大哭,一面给身后人打手势。后头几位福晋庶福晋看了,赶紧陪哭不迭。
哲哲给这些人哭烦了,叹气问:“罢了,这件事先这样吧。多尔衮那边,我去说。断不能叫他委屈了你们。”
诺敏抹泪抬头,“我们都是被休之人。妹妹们还年轻,还能再嫁人。我都安排好了,叫她们先回蒙八旗。我娘家兄弟照顾。只是姑姑,我是嫡福晋,若是刚被休就嫁人,只怕王爷面子上过不去。回娘家又怕嫂子、弟妹嫌弃。求姑姑,暂时收留几日吧?呜呜呜~~~”
哲哲扶额,这孩子,不会早就安排好了吧?
没办法,这事儿多尔衮不来,哲哲也不好决断。叫来宝音,吩咐下去,“把慈宁宫后院收拾出来,请几位福晋、庶福晋暂且安置。”
宝音应声退下。不一会儿,收拾干净,请诺敏等人去歇息。诺敏抹着泪,抽抽搭搭,一步三回头,十分不舍。看的哲哲心里直冒火,“快去,凡事有姑姑做主。”
诺敏这才加快脚步,带着人走了。
哲哲扶额,“这孩子,事关满蒙和睦,说离就离了?”
菊花躲在屏风后头,连连感慨,“诺敏姑姑,你厉害!”
到底是第一代入关满蒙女子,诺敏性情,果断刚毅。当天下午,就有佟佳氏等人娘家来接人。几位蒙古博尔济吉特福晋,也都有蒙古八旗亲戚接走。哲哲还要留人,诺敏叉腰宣告,此事由她一人承担。不等多尔衮忙完占房圈地之事,睿亲王府九位妻妾,就在诺敏一力促成之下,改嫁了七位。佟佳氏出身汉族,没有随意改嫁的规矩。饶是如此,诺敏还天天找蒙古八旗到佟家说亲。最后,多尔衮恼了,学他哥哥皇太极,亲自给佟佳氏选了门亲事,逼着孟噶图把女儿嫁出去。等到佟佳氏哭哭啼啼坐上轿子,任命改嫁。此事才算告一段落。
诺敏安心在慈宁宫后寝殿住下,成天陪伴在哲哲身边,有事没事刺布木布泰两句。哲哲看不下去了,劝她收敛收敛。诺敏就哭天抹泪地,说自己是被休的人,如何如何命苦。弄地哲哲见她来到东暖阁,都赶紧催布木布泰离开,省的二人见面又闹起来。
因为摄政王闹离婚,整个京城都没过好年。好容易菊花出面,才算安定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范夫人被吓坏咯
☆、占房圈地
第七章占房圈地
菊花使出浑身解数,说服诺敏,一同回科尔沁一同给祖父拜年。蒙古骑兵一路护送,带了满当当几车御赐礼物,连同诺敏嫁妆、家当,一同装车。菊花乐呵呵地,摇着帕子出了四九城。
诺敏最后瞪布木布泰一眼,心不甘情不愿上车离开。皇宫这才一团和气起来。皇太极死了不到二十七个月,小皇帝要守孝,本来皇宫不该张灯结彩。奈何如今主事的人是多尔衮,他才不管什么给哥哥守孝的规矩,高高兴兴大笔一挥,贴对联换新衣,挂上红灯笼,敲锣打鼓,热热闹闹扭着秧歌过新年。
四九城热热闹闹,京郊却是天寒地冻,哀鸿遍野。诺敏掀开窗帘,看一眼外面景象,大吃一惊,“京城不是繁华之所?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无家可归?”
菊花从另外一边车窗看了,轻轻放下窗帘,“那是叔父摄政王占房圈地给闹的。外头那些睡在荒郊的,都是汉人老百姓。原来住在京城,因为叔父摄政王要在京城内环搞房地产开发,不得已,迁到郊区荒凉之地。”
听说是多尔衮定下来的政策,把人家汉人从京城赶出去,空下来的屋子赏给八旗军民居住,诺敏纵然心有怜悯,奈何满蒙八旗利益终究还是占了上风。放下窗帘,双手合十,“愿长生天保佑这些可怜人,挨过这个寒冷的冬季吧。”
菊花看诺敏一眼,没有说话。车辆在彪悍的蒙古骑兵护送下,安全穿过流民区,冒着飞雪,驶往科尔沁草原。
诺敏与菊花可以事不关己地看着汉人百姓冻死郊外,布木布泰心里可就没那么轻松。坐在乾清宫,一坐就是三个时辰,滴水未进,苦劝多尔衮,留一部分房屋给京城原住汉民。
开始多尔衮还高兴布木布泰来看他。听明来意,一张脸顿时耷拉下来,“一见面,你不问我吃饭了吗?喝水了吗?大腊月的,外头下着雪,你不问我冷还是不冷?这些日子诺敏把偌大个王府都给搬空,也没见你来问过一句。怎么平白无故,为那些汉人说话。”
布木布泰摇头笑笑,坐到多尔衮身后,伸出手来搓热,给他捶背,“你呀,王府搬空了,也不过是你整个身家就牛之一毛,还用得着我问?再说,乾清宫金碧辉煌,什么东西没有?谁敢饿着我们摄政王,冻着我们摄政王?摄政王心怀天下,就别跟我这个小女子计较了。”
几句话下来,多尔衮听在耳里,舒坦在心里,“这话说的不错。布木布泰,你只管住在后宫享清福。不出三年,我把江山都打下来,与你共享!”
布木布泰垂眸笑笑,“别说把中原、江南,连同云南、西藏都打下来,就算咱们疆土扩张到了阿拉伯,人都被你冻死、饿死在郊外了,光秃秃就剩咱们八旗几万人马,种地的也没有,织布的也没有。上山打个猎,还得提防被猎物给吃了。你说,共享这样的江山,又有什么意思?”
多尔衮皱眉,“我知道你是求情来了。若说别的,我让着你,改了就改了。只是这占房圈地,乃是为了八旗在京都站稳脚跟,更是为了朝廷安稳,断然不能听你的。”
布木布泰软语求了半天,多尔衮都不曾松口。口干舌燥之际,流泪说道:“你当我这么辛苦是为了我?我一个女人,好好的躲在后院,享清福有什么不好?何苦一心为你着想?我不是怕么。怕你留下千古骂名,更怕日后别人为此反戈倒算于你。你都三十多岁了,膝下就这么一个女儿,日后你去了,得罪了满朝文武天下百姓,叫我一个人,纵然有天大本事,如何护她周全?我真是疯了,圈地之后,百姓流离失所关我何事?京畿重地动荡不安与我何干?你累死累活安抚了八旗,安抚不了百姓,那是你活该。反正我就是一妇人,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老老实实窝在后院得了。操什么心,我受什么累!”絮絮叨叨说完,坐在一旁哭起来。
多尔衮一看,布木布泰哭的着实伤心,不由软了。搂布木布泰在怀里,小心安慰,“好了好了,我知道你是为我着想。我不是没说你不对么?只是,这圈地布告都下来了,总不能,说改就改。让八旗军民、蒙古官员们,说咱们言而无信,反倒不好。你说呢?”
布木布泰抬头,“那你也不能明知此事动摇京畿安定,坐视不管呐。”
“我不是说了么,没地的老百姓,就到八旗圈好的庄子里租地种。反正八旗子弟不会种地,圈了也是荒着。”
布木布泰听了这话,气的头晕,靠在多尔衮肩膀上掐他,“八旗子弟是百姓,汉人就不是百姓?这天底下,满人加上蒙人能有多少?将来南北一统,还是汉人多。国家赋税、朝廷人才,都要倚仗汉人。你不说施行仁政,先把汉人得罪了。传出去□名头,可是叫南边儿汉人可着劲儿抗拒不从?你呀,该想个法子,好好安置京郊百姓才是。”
多尔衮捉住布木布泰的手,揽在怀里把玩,逗她说:“那——要不,咱不圈地了,我这就发布告,把那些汉人都接回来?”
布木布泰气极反笑,“罢了。都是为了首都建设,咱们搞房地产开发,难免京中百姓要往京郊迁移。你想个法子,叫他们挨过这个寒冬吧。”
多尔衮听了这话,心里舒坦了,抱布木布泰坐在腿上,两人头对头融融说话,“就知道你对我好。舍不得我为难。”
布木布泰啐多尔衮一口,“呸,回家抱你闺女她娘去,别摸来摸去的,作死了你!”一双手挣扎着,就去拍多尔衮。
多尔衮乐呵呵凑过去,伸着亮晶晶脑门任她拍,“谁是我闺女她娘?我就等你给我生个小闺女呢!”
布木布泰面红耳赤,照着多尔衮后背砸一拳,“色胚!”
多尔衮也不喊疼,依旧抱着布木布泰摇晃,整个乾清宫都能听见笑声。布木布泰打累了,趴到多尔衮肩上,柔柔说道:“等给先帝守完孝,咱俩就把事儿办了吧?”
多尔衮点头,“好。到时候,咱们在乾清宫大婚,满朝文武都请来。”
布木布泰低头,“乾清宫?再说吧。”
顺治小皇帝站在乾清宫宫前院子里,吹着雪花,听着宫殿时不时传来的笑声。奶嬷嬷白氏领着教养嬷嬷站在一旁劝,“主子,天下雪了,咱回去吧。仔细冻着。”
顺治扭头看白氏一眼,“朕等额娘出来,一同回慈宁宫。”
白氏为难了,再三劝说:“太后一会儿就回去了。咱们先回去,把炕烧上,等太后回去,好暖和暖和。主子一向孝顺,等太后回去暖和了,知道是主子吩咐人做的,一定很高兴的。”
顺治抬头,看一眼白氏,摇摇头,依旧说:“朕等额娘出来,一同回去。”
白氏无奈,不敢留顺治当真站在雪地里,招呼侍卫们过来,举着伞,展开斗篷,将顺治围在中间,一人手里拿一个小暖炉,围着顺治,摆了一圈儿。将小皇帝密不透风护在圈儿里。
本以为这下安生了,哪知,没过一会儿,就见顺治捏捏鼻子,“谁放屁了,站出来,罚他一个月不准吃萝卜。哎呀妈呀,熏死朕了。”
白氏等人低头忍笑,谁都不肯站出来“认罪”。顺治正要一个挨一个过去闻闻排查,就见老远处,哲哲贴身侍女宝音,带着一队人过来磕头:“主子,母后皇太后请您回去。”
顺治扭头不理,“朕等额娘一同回去。”
宝音笑着回话:“母后皇太后说,菊格格来信了,有一封是特意给您的。您要是不回去,母后皇太后就自己先看了。”
顺治这才踢踢腿,“哼,白嬷嬷,抱朕回去。”一路走一路嘀咕,“大额娘真讨厌,偷看别人信笺。”
宝音带着人紧紧跟在后面,一路走一路忍笑,心里不住感慨,小主子跟菊格格感情可真好。
到了慈宁宫东暖阁,在门外解了披风,飞扑进哲哲怀里,顺治一叠声问:“大额娘,菊姐姐的信呢?”
作者有话要说:为被迫外迁、背井离乡的京城老百姓默默祝福,朝廷在精神上,永远和你们在一起,永远爱你们!愣着干啥,鼓掌撒
☆、蒙古亲戚
第八章蒙古亲戚
哲哲坐在炕上,笑着摸摸顺治脑门,“瞧瞧,外头大雪呢,怎么说跑就跑出去了?”叫来侍女,捧上一盅姜汤,热热地给顺治灌下去,发散发散。
顺治不好说自己去捉奸了,捉的还是亲娘跟亲叔叔的奸,闷声回答:“去看雪景了。本来想叫十一弟跟我一起堆雪人来着。”
哲哲听了,抿嘴笑笑,“等雪停了,叫侍卫们陪你去。你十一弟身子弱,自从入了腊月,就没见他们娘俩来请安了。”
顺治没听出哲哲话中暗藏不满,只当博果儿真的弱不禁风,不由摇摇指头,“那可不好。将来,朕还想让他做大将军,给朕打仗呢。就像,就像……”顺治摇摇脑袋,可不能说像十四叔给汗阿玛打江山一样。那不是说将来自己死了,自己的皇后就得像额娘对十四叔一样,跟博果儿弟弟眉来眼去了?
哲哲不知顺治那点儿小心思,但还是很善解人意般避开多尔衮,笑说:“就像济尔哈朗给你汗阿玛打江山一样,是不是呀?”
顺治急忙点头,一叠声说:“就是就是。”母子俩说笑一阵,顺治想起来意,伸手问:“菊姐姐的信呢?”
哲哲咯咯笑了,从炕桌上小抽屉里取出一封厚厚的信来,调侃,“才几天没见,也不知道有多少话说,瞧这信厚的。”
顺治接过来一看,信笺并未封上,取出一叠纸,翻开一看,字少画多。哲哲凑过来一瞅,“哟,这是什么呀?大额娘怎么看不懂呢?这么多小人儿,小牛小羊,这是哪儿啊?”
顺治哈哈笑了,“我知道,姐姐这是画的科尔沁草原。您看,这还有蒙古包呢。这是舅舅,这是舅妈。”
“哦,是舅舅、舅妈呀。那这个红衣服小人儿是谁呀?”
“是菊姐姐。”
“菊姐姐好看不好看呀?”
“好看,还聪明。”顺治实话实说。
哲哲笑了,福临自己都说菊儿“丽而慧”,菊儿刚到家,就想着给福临来信。俩孩子感情这么好,布木布泰担心那是多余。想来,这门亲事,跑不了了。
菊花还不知道,一封信看图识字,叫哲哲一而再再而三惦记着。好容易回到父母身边,顾不上撒娇,趁着晚上父亲到母亲屋里歇息,一心一意游说父亲,趁着如今天下大乱,赶紧派人出去,抢占政治资本。
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见幼女一本正经,说什么如今满洲入关,满蒙关系不久就会有盟友变为君臣,蒙古地位将一降再降,最终不得不退出朝堂核心。微微皱眉,止住菊花,“其其格,不得胡言。你姑祖母与姑姑两宫太后护着,蒙古别部不说,咱们科尔沁必定会时代尊贵。”
菊花翻个白眼,“所谓世代尊贵,就是把咱们家疼在心尖儿的闺女,一个个送到远离家乡之处,给他们做小老婆,任由他们欺凌,连个孩子都留不下来,死后埋哪儿都不知道。所谓世代尊贵,就是咱们家但凡有本事的男子,都不得不娶他家女儿,娶就娶吧,还一个个的都生不出孩子,断了咱们嫡出香火。”
“胡闹!你姑姑、你姑祖母,不都生了孩子?没咱们科尔沁,他们凭什么入关?身上还流着咱们科尔沁的血,就想着翻脸不认外家了?”
菊花站在吴克善面前冷笑,“诺敏姑姑遣散众多福晋,这个信号,还不够强吗?父亲,满洲贵族崛起,朝政势力重组,宗室日渐汉化。咱们蒙古,若不趁机有所作为,将来,只能站在边缘,看满汉两家亲热。父亲莫忘了,蒙古之于满洲,从来都是利用与戒备并存。”
吴克善王妃在旁担忧,“不会吧。两宫太后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咱们式微。更何况,两家联姻,那是世代多少代亲戚,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菊花摇头,看着吴克善。
吴克善抿嘴,“王妃还记得当初叶赫那拉部吗?”
“叶赫那拉部?”
菊花在旁解释,“叶赫那拉部,与他爱新觉罗,也是世代姻亲。最后叶赫被灭而终。乌拉那拉部,多少位闺女嫁给他爱新觉罗爷们儿,如今呢?见了他家爷们儿,不也得口称奴才?这两家,不都出了大妃?都有皇子吗?”
王妃摇头,“咱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母亲,难道您想让咱家再出位皇后?”菊花冷笑,“流水的皇后铁打的王。母亲,出不出皇后不要紧,关键是,咱们要想法子,抓住皇帝的心,让他心里向着咱。”
王妃摇头,“这我不知道,我就知道,咱们蒙古就是靠联姻说话。”
“所以元朝百年而亡。”
吴克善拍拍桌子,“其其格,不许胡说。”
菊花咬咬嘴唇退下,吴克善看幼女一眼,“你姑姑说什么了?”
菊花摇头,“没,什么也没说。”
吴克善敲敲桌子,看着屋里炭火,火炉上,铜壶冒着热气,蒸腾着奶茶浓香。王妃陪坐一旁,安安静静不言不语。
最后,吴克善对着菊花点头,“我虽然不读汉书,但也知道汉人规矩。他们没有一个家族世代为后的规矩。但凡能连出两位皇后,后来那个家族必然被灭。其其格,你姑姑熟读汉书,定然也知道这些。”
菊花低头,怎么绕来绕去还是皇后。爹呀,咱现在说的是政治资源,抢占政治资源!
吴克善接着说道:“罢了。你就留在你母亲身边,好好学习管家吧。咱家闺女,心高气傲的,与其嫁给他爱新觉罗,跟你诺敏姑姑一般受气,不如安安生生留在草原。”
菊花赶紧问:“那——咱就守着草原,眼睁睁看着满洲在中原吃香的、喝辣的呀?”
王妃瞪菊花一眼,“怎么说话呢?”
菊花低头捏指头,“本来么。”
吴克善呵呵笑笑,“你说的,派科尔沁年轻人跟着军队各地当官,管理汉人百姓,我觉得靠谱。不过,这事我得跟你祖父、叔父们商量商量。”
菊花点头,凑上去拍马屁,“就知道父亲最深明大义了。”
王妃略一沉思,“咱们家人,习惯马上生活,到了中原只怕不习惯,去之前,还要提前学习学习中原习俗、文字才是。”
菊花抬头,看一眼母亲,咯咯笑了。上辈子只知道跟着母亲学习管家,怎么就没看出来,母亲也能举一反三、参与部族事务呢?
顺治二年二月,哲哲接到科尔沁家书,说家里有一批子弟,仰慕中原文化,想来京城讨生活,求她给安排个活儿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