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世为后-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是邓婵的事情在心里扎了根刺吧!那天刘伯姬到了广德殿以后,虽然看见了前去求情的阴丽华,但是事后也打听到皇上确实三五日都没出过广德殿,阴丽华在此期间还经常过去探望。她不相信那个温柔敦厚的人会有什么阴谋,却也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说服自己。
刘伯姬那边正无奈的听着阴丽华絮絮叨叨,就见巧心过来禀报,说是乱军已经包围了洛阳,开始攻城了。
第33章 兵困洛阳(下)
尖头轳的撞击、投石车的轰砸,人喊马嘶各种声音不断的传入宫中,使得那些原本就已经惊慌失措的人们更加的恐惧。为了防止宫乱,刘秀已经派了五官郎在宫中各个要道值守,只有少数人可以在特定的位置出入。这样郭圣通也就闲了下来,拥着刘彊坐下东次间临窗的矮榻上,眼睛不时的向外张望。其实,她也不知道在等待什么。
即将进入十月的洛阳已是秋风萧瑟,从四周传过的杀伐声更是平添了几分凛冽。城中百姓俱都关紧了门户,路上几乎不见行人。偶尔有一些流矢落入城中,也已经是轻弩之末。驸马李通带着中军在洛阳十二城门之间来回奔波,略显疲惫。
乱军最主要的攻势集中在了大夏门,而大夏门遥对着北宫玄武门,城门一破,皇宫危矣。李通站在大夏门的城阙里,佯作镇定,指挥者军士们清理战场,补充物资。城墙下横尸遍地,可见战况之惨烈。他自追随刘秀以来,还是头一回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王莽末年,他与刘秀约定起义,可是还没到约定好的日子,他就全族被杀,只身逃亡。等到与刘氏在棘阳汇合之后,他跟随着汉军的主力攻打宛城,倒也顺风顺水,只听说过昆阳血战,也没有亲眼目睹。等到更始称帝,堂弟李轶背叛了刘氏,他带刘伯姬几乎隐退。如今,临危受命,怎能不战战兢兢。
他粗略估计乱军人数只怕不止十万,以洛阳现在储备和兵力撑上十天半个月是不成问题。当年王邑四十多万大军围困昆阳的时候,王凤带着不到一万人硬是撑了二十多天,洛阳也一定可以。李通心中不断的安慰自己。
但是与那个时候不同的是,当时刘秀带着援军就驻扎在城外,现在的援军什么时候才能到。
而此时,正在着力攻打弘农的景丹也察觉出事情有些不对头。弘农的防守虽然顽强,但是却都总像是拆了东墙在补西墙,苏况和他的几员大将也不见人影。
中军帐里,众将士议论纷纷,刺军那边也没有情报传来,只是一些被俘散兵说是主力部队绕路向北了。然而,战场之上尔虞我诈,俘虏的话景丹不敢全信。
“大将军,末将认为,苏况很可能北上联合赤眉,图谋洛阳。”说话的人征虏将军祭遵,此人公正廉洁,深的皇上信任,在军中也颇有威望。可是他的设想不免过于大胆,众将士都不敢认同。
“赤眉被大司徒所阻,未必能够分心他顾,苏况的动向只要遣人到大司徒那里一问便知。”
“如果苏况真的取道洛阳,去问大司徒又有什么意义。”
“大司徒手握重兵,怎么会让那苏况轻易过去。”
“三辅的地势,我们都不熟悉,只怕他们连大司徒的驻军也避过了。苏况的主力早就失去了消息,刺军也无法探得迹象,这个事情从头到尾透着古怪,只怕苏况真的是胆大包天,去了洛阳。我们要是再不赶紧回去救援,只怕洛阳危急。”
“此时撤退,军心不稳,易被敌军所乘,请大将军三思啊!”
众位将军意见不一,争论不休。景丹也不大相信,苏况敢直逼京城。要知道,洛阳虽然守备空虚,但是周边几十万大军十日之内就可回援,这也是皇上敢不在洛阳驻扎重兵的原因。但是,祭遵的判断也是不无道理,景丹一时难以决断。
祭遵见景丹迟疑不定,心急火燎,“大将军,末将请求带轻骑兵查探敌军动向。”
祭遵点齐人马,出了大营就直奔了洛阳。他相信自己的直觉,那个疯子苏况绝对不会带着主力四处躲藏,他一定是去了洛阳。不按牌理出牌的苏况碰上了更不按牌理出牌的祭遵,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且不提祭遵带着三千骑兵,昼夜疾行。却说他离开大营的第二天,皇上的旨意就到了,景丹得知真相,一口血喷了出来,人昏迷了半日才勉强苏醒。看着他灰败的面色,周太医心里不住的叹息。
景丹趁着最后一口气,安排建义大将军朱祐带着臧宫等人回援洛阳,汉忠将军王常带部分军队继续攻打弘农,以切断苏况的退路。休息了片刻,就要上书请罪,突然刀笔跌落,到死都未能瞑目。消息传出,军中上下无不悲痛。
京城中的郭圣通还不知道景丹病故的消息,只听说乱军猛烈地攻城,仿佛不死不休。就算是常年的征战的士兵,也没见过这么不要命得打法。攻势一波接着一波,城门守卫已经开始吃紧,但是援军还未见踪影。
郭氏心有余悸,“陛下,臣妾是不是错了。”
刘秀难得有空过来长秋宫,本想看看太子就走,可是见到郭氏不安的样子,也有些不忍,“你没有错,朕即位称天子,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就算当时你不出来说话,朕也不会离开洛阳。”
“可是,臣妾听说现在情况十分危险,援兵却迟迟不到,实在后悔没劝陛下早离险境。”
“朕自从起兵以来,什么样的情况没有经历过。苏况攻势越猛,证明他越心急,他一定是在担忧害怕。这也说明了他没有后援,或者他的盟友并不可靠。只要景丹援军一到,内外夹击,他是必败无疑。朕只是不明白,他为何要如此草率的进军洛阳,就算让他偷袭得手,又能有什么好处?”
刘秀不知道是苏况为何要作此亡命之举,郭圣通就更加猜不到。她也明白刘秀并不是真的需要她的答案,也就默不作声。
“启奏陛下,驸马李通求见。”中常侍的声音打破了室内的沉静。
郭圣通不知道驸马会带来什么样的消息,只能去乞求上天让援军快点赶到。可是,她也明白,步兵的速度不可能太快。皇上的旨意到达军中至少也要两三天,而军队集结、撤退也是有章法的,数十万人行动的迟缓其实不难想象。就算是先头部队,估计也得再等五六天。
李通,他能顶得住吗?
第34章 景丹病逝
苏况猛烈的攻城已经持续了六七天,这些天里,李通征调了数万民夫协助防御。而乱军犹如不知疲惫的饿狼,就是死也要咬掉敌人几块肉。如此几番下来,双方的损失都十分的巨大,城头上的血腥气,让人闻之欲呕。而乱军这种悍不畏死的架势一度让城头守军士气非常的低迷,后来还是刘秀亲自前往,才扭转了颓势。
后宫里经过最初的慌乱,现在反倒平静下来。郭圣通命令周轶每天亲自督办了吃食饮水送往城头,心中暗自希望他不要再回来。可惜天不随人愿,周轶连根头发都没少过。心中正遗憾,赵普连滚带爬的冲进大殿,“启禀娘娘,祭遵将军的援兵到了。”
郭圣通心中大喜,忙让他细说详情。赵普兴奋了半天,也只说是城西的守军见到了祭将军的大旗。
为什么是祭遵,难道景丹还是没能逃过吗?郭圣通心中暗惊。
祭遵一到就解了城西之围,苏况只得分出一部分精力来对付他。他虽然只带了三千人,但是都是精锐轻骑,苏况自大轻敌,接连吃了几场败仗。而祭遵仗着人数少,行动快,不断的骚扰苏况的中军。这给城中守军带来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正在战事胶着不下的时候,从南阳败回的吴汉赶到了洛阳,跟祭遵的人马汇合到了一起。吴汉的到来让刘秀彻底放下心,这场战事也不再有任何的悬念。
祭遵和吴汉在性格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两人见面以后一拍即合,趁着夜色摸进了苏况的大营,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糊里糊涂的就丢了脑袋。
乱军中二人都没有找到苏况,虽然是解了洛阳之围,但是心中都十分遗憾。等他们回到宫中,刘秀对南阳的事情只字未提,跟祭遵一样重赏了吴汉。两人回头就把皇帝的赏赐分给了属下,可见脾气秉性有多相似。
吴汉回到府中,夫人魏氏忙忙的接了进来。服侍他换下盔甲,随即想到南阳的事情,也有些嗔怪之意。
“大司马这回可把宗亲都得罪光了。”
“你懂什么,皇上自有用意。”
吴汉当年能找人假冒刘秀信使,骗的渔阳太守彭宠归附,可见不是全无心计之人。这回拼着得罪了满朝亲贵,不可能只是一时冲动。但是,邓奉的事情的确是他始料不及的。要不是有些顾虑怎么会那么容易让邓奉就得手了。
见吴汉心情烦闷,魏氏也不敢再说,就跟他谈起了吴成进学的事情。“皇后娘娘真是有情有义,知道大司马不在家中,不但常常让大长秋过府来慰问,还让成儿进了宗学。别看没多少日子,成儿最近可是长进了不少。”
提到儿子,吴汉的心中轻松了起来。皇后建宗学的是事情他也有所耳闻,当然,也听过一些宫里面两个女人的勾当。但是,这都不属于他关心的范围,他的一生只需要忠于一个人,那个人对他有知遇之恩。他可以为了他屠尽敌寇,也不怕为了他千夫所指。
“成儿现在人呢?”
“还在学里呢。”
“等一下我要西去迎景老将军的棺椁,不定什么时候能够回来。你要好好教导成儿,决不许他沾染那些宗亲世家的恶习。”
“骠骑大将军故去了?”魏氏惊问道。
吴汉沉重的点了点头,“皇上让我在京休养数日,可是,我想去尽一尽同袍之谊。”
“也是应该的,夫君尽管放心,妾身会教导好孩子的。”
吴汉一路西行,遇上了正在回京的朱祐。才得知苏况兵败以后,带着散兵四处逃窜。先是被冯异碰上,打的是丢盔弃甲,后来又遇到了朱祐,直接把命也给交代了。这场轰轰烈烈的闹剧,如昙花一现般彻底落幕,而帷幕下到底留下了多少尸骸却数也数不清。
朱祐在他身上搜出不少信函,送到宫中,倒是让刘秀吃惊不小。
刘秀叹息道,“想不到樊崇竟有这般谋略,要不是大司徒死守云阳,恐怕此番祸患不小啊。”
“这也是陛下福泽深厚,才使得大司徒能洞察先机,扼守住要道,使其两兵不能相合。”
“只是可惜了景大将军。”
想到景丹,朱祐的心情也是十分沉重,“陛下,景老将军的棺椁后天应该就可以到京,大司马亲自去迎了,臣在路上碰见。”
“大司马木讷少言,却最重情谊。”
君臣二人说了会儿话,朱祐就告退出去了。刘秀心中烦乱,信步就往长秋宫走去,他自己都不曾注意到,什么时候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敌兵退去,宫里恢复了本来的样子。许柔然过了几天提心吊胆的日子,这会儿又活泛起来,竟跟皇后打趣起了大臣。“娘娘,您说他们两个不会是兄弟吧,不但做的事情一样,就连说的话都是差不多。”
郭圣通笑道,“何止呢,当年祭遵在河北杀了皇上的家童,前段时间吴汉在南阳抢了皇上的老家。这两个人相像的地方是在太多。就算是亲兄弟也到不了这一步。”
许柔然听了直咋舌,这样的事儿也敢干,真不知道这两个人到底是忠勇还是愚蠢。郭圣通倒是很清楚,刘秀对他们两人是“爱”到了骨头里,忠臣故旧里,就他们俩葬礼的规格最高,也最让刘秀念念不忘。归根结底,这两个人都可以算的上是“纯”臣。所有的作为,都是为了朝廷,为了刘秀。征战一生,从无半点私心。
两人正说着话,刘秀就到了。许柔然见皇上面沉似水,很有眼色的退下,心里默念,“要死死道友,莫要死贫道。”
“骠骑大将军过世了。”
这几天陆续有大军进城,特别是同路的祭遵、朱祐和臧宫,却独不见景丹的影子,郭圣通就猜到了是这样的结果。但是亲耳听到还是很震惊,没想到费了这么多的功夫,最后不过是让他多活了不到十天。那邓晨呢,是不是也是一样?那自己呢,何必再在这时间走一遭?
第35章 郭况失踪(上)
景丹的棺椁进了京,刘秀亲自前去吊唁。郭圣通也换了身素服,去了景丹的府中。可能是因为帝后亲至的原因,府中一片肃穆沉静。景丹的夫人已经故去,现在府中事务都由长媳彭氏主持。郭圣通有些心灰意冷,安慰了几句也就不再说话,众女眷看着倒像是心情特别沉痛的样子。听说景尚扶灵回乡后,就不打算再回京了,那也就意味着景氏一族再也不会出现在权力的中心。郭氏心想,这样也好,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
回到宫中,听说郭主匆匆求见,绵蛮侯郭况失踪了。
郭圣通就只有这么一个弟弟,哪有不着急的。细问之下才知道,李通征调民夫守城的时候郭况就跟去了,结果现在仗打完了,郭况却没有回来。
郭主哭道,“乱军刚刚包围了京城,况儿就让我先进宫来照料你,他说有朋友在洛阳,他们去打探一下局势。我当时觉得进宫也不方便,就始终都在驿馆里住着,可是况儿一直都没有回来。”
郭圣通急道,“娘怎么现在才来呀?”
“头两天我就觉得不对劲,狠狠的审了跟着的小厮,他才招了况儿跟他换了身份,随着驸马征调的民夫去守城了。我日夜担心,可是也不能为了一己之私就过来打扰娘娘。现在乱军撤了这么多天了,况儿还没有消息,我实在是没办法才进宫来的。”
郭圣通不禁埋怨母亲太过小心,可是现在也不是说这话的时候,还是找到郭况要紧。眼下的情况也不便去打扰刘秀,只能派人把李通召进宫里。
李通似乎也能记得当时有一个叫郭兴的小厮,因为行为举止与众人大不相同,所以才让他有些印象。现在才知道他可能就是绵蛮侯,心中不住的叫苦。“娘娘,绵蛮侯在军中作战英勇,给人的印象颇深,应该会有人注意得到。臣这就派人去军中查问,请娘娘安心在宫中等候消息。”
“有劳驸马了。”
李通回去之后马上就去查找阵亡的名册,没发现郭况或者是郭兴的名字这才长舒了一口气。可是郭况会去哪儿呢,李通这时候根本没办法往好处想,郭况在京人生地不熟,又有老母在堂,要是行动自由,断不会失去踪影。
他又带着人亲自往伤者休养的地方查看了一番,依然没见到郭况的影子,心里焦急万分,抓着人就问,有没有见到郭况?人们哪知道郭况是谁,都被问的一头雾水。还是李通的一员副将想到,郭况当时是以小厮的身份协助守城的,一定是跟那些民夫在一起,现在他们都已经回到家中,只能挨家挨户前去询问。
“皇后娘娘哪里还等得了我们挨家查问!”
“可是为今之计也只能如此了。”
李通默然了半晌,觉得也确实没有别的办法,只得让属下分头去查问。可是一连几天都没有消息,急得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皇后那边一天要催问个七八遍,现在连皇上都知道了,成天逼着他赶紧把人找出来。郭况现在还不到十五岁,又是郭家的独子,要真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就算是皇上不怪罪,他自己都觉得难以交代。
可是,时间过得越久,希望就越渺茫。现如今,他都不是那么在乎郭况的死活了,只要有个下落就好。
“报告将军,属下打听到有人见过绵蛮侯中了一箭,被他身边的人救走了。”
李通忙问道,“什么人救的。”
“听说那人叫石大力,是个铁匠。”
“还不赶紧去找,等等,我跟你们一起去。”绵蛮侯有了消息,但是却生死难料,这让李通兴奋之余更多了几分紧张。
李通抬腿就往外走,却发现卓旭很是迟疑,他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可是绵蛮侯已经?你知道什么就都说出来吧?”
“不不不,属下也不知道绵蛮侯到底情况如何。只是这石大力家我们曾经去过,并没有绵蛮侯的踪迹。”
“你可确定。”
“属下确定,因为那石大力确实人如其名,力大无穷,又是个打铁的好把式,所以属下印象特别深。他说苏况撤兵的前一天他还见过绵蛮侯,后来就不知道他的去向了。”
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个难得的线索,李通不想放弃,带着卓旭就奔石大力家去了。石家很是穷困,前面是打铁的作坊,后面是一间破屋,家中只有他一个人。
石大力看上去很是憨厚老实,面对李通的询问他矢口否认,众人心中都很失望。李通却长舒了一口气,轻声问道,“你把他藏哪儿了?”
“小人可不敢说谎啊,很多天没见过那个人了。”
“你说你独自居住,可是你身强体健,为什么这屋里会有药味。”李通正是闻到这股药味,才确定郭况就在此处。石大力虽然刻意隐瞒,但是既然有心救人,就不会心存恶意。
李通语气虽轻,但是眼神像刀子一样。石大力一看实在是隐瞒不住,便带着李通几个去了柴房,只见一少年牙关紧咬,面色发黑,已是出气多进气少。李通估计这就是绵蛮侯郭况,也顾不得其他,一面叫人赶车把他送回府中,一面命人去驿馆叫郭家人过来相认。
石大力见李通紧张的样子,也放下了心。因为跟卓旭还说过几句话,所以上前问道,“你们要把郭兴弄到哪儿去?他伤的很重,还得……”
“什么郭兴,这是国舅。你知不知道你闯了大祸了!”
石大力万没想到自己救的少年竟然有如此显赫的身份,当时只觉得他谈吐不凡,待人亲切,在战场上又救了自己的命,所以才把他偷偷救下,藏在了家中。至于祸事什么的他也顾不了那么多。
卓旭看着他发呆的样子,气就不打一处来,本来看中他是个人才,想把他引入军中,谁成想竟然闯下这样的大祸,不由的怒道,“你要救人就救好了,藏他干什么,你知不知道这些天城里找他都找翻天了。”
石大力憨憨的答道,“小人知道,所以才把他从屋里藏到柴房去的。将军来那天,本想告诉将军的,又怕被那人发现,所以一直瞒着。”
第36章 郭况失踪(下)
卓旭听出石大力话里有话,可是现在人多也不便相问。李通更是敏感的从他的身上察觉到了些不同的气息,于是命人把他也带到了公主府。
李通他们刚一到府中,郭家的人就到了。他的本意是请郭家的下人先过来认认,万一不是,就别在惊动郭太夫人。可是郭主心急如焚,哪里还坐得住,等见到从车上抬下来的少年,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