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来自碧波深处-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妈白了他一眼,“等一下孟校长要来,你喝得满嘴酒气,多不好?”
“哦,也是!”阿爸便撸撸又粗又硬的头发,嘿嘿笑着,并不恼。
阿妈先盛一碗海带鱼丸汤端到阿嬷跟前,又盛了汤依次端给丈夫女儿,最后才给自己盛一小碗汤,待阿嬷喝了一口汤,全家老小才开始动筷,一家人其乐融融。
吃过晚饭不多久,一家人正在院子里吃阿妈从城里带回来的蜜柚,孟校长如约而至,与他同来的,还有稍早时候阿嬷和明月在海边遇到过的清癯中年男子。
孟校长居中介绍,“阿妈、阿海、红霞,这是市体育学校游泳队的教练孙漭孙教练。孙教练,这是孟英阿嬷,爸爸孟海,妈妈孟红霞。”
孙教练同孟家人一一打招呼,又送上一只印有体校标记的帆布包,“冒昧前来,这是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孟海连连摆手,“怎么好收您的礼物?”
孙教练笑着将帆布包放在院子里的小圆桌上,“我这次冒昧登门,是想同你们商量,能不能让孟英到我们市体校,进我们游泳队?”
孟海阖家闻言,俱是一愣。
“孟英阿爸,我们体校有很好的文化课老师,在体育训练以外会保证孟英接受正规的文化教育,如果孟英专业训练出色,可以一直由小学中学直升大学,全程由国家提供奖学金和生活补贴,比赛成绩出色还会颁发奖金。”孙教练抛出诱人条件,“还可以将孟英的非城镇户口专为城镇户口,享受国家给予的福利待遇。”
明月听不懂什么叫奖学金,什么叫城镇户口,只是直觉地伸手抱住姐姐要身,紧紧不肯松手。
孟海诧异非(…提供下载…)常。天上哪里会得掉馅饼?孙教练说的条件,无疑优厚得让人心动不已,可是……“阿英,能行么?”
望着孟海疑虑困惑的眼神,孙教练微笑,“孟英是一颗游泳的好苗子。”
见孟家诸人不解,又耐心细细解释:“孟英个子比同龄女生要高,身材修长匀称,肩膀宽,髋骨窄,四肢修长,体重却轻,柔韧性和爆发力都非(…提供下载…)常好,实在是难得一见的游泳苗子。而且她正处于启蒙训练的最佳年龄,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我有信心能将她培养成优秀的运动员,甚至有希望入选国家队,参加奥运会。”
孟海听得呆楞楞的。他不过是偏远渔村里的渔夫,去到最繁华的地方,也不过是城里的渔市和渔市外头的商店街。现下忽然听说女儿孟英不但能去城里读书,享受奖学金生活补贴,还可以上城镇户口,甚至还有希望入选国家队,这教一辈子都在海边捕鱼为生的孟海一时难以相信。
“孟英阿爸,我希望你们考虑考虑,这样的机会不多,错过了,未必还有下次。”孙教练起身,“我不打扰了,您和家人商量看看,如果愿意,明天我们启程回市里的时候,就带着孟英一起走。”
孟校长连连向孟海使眼色,这样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不愿意孟英错过,将来后悔莫及。
孟海却没有留意孟校长的眼色,他全身心沉浸到自己的世界中去了。
阿嬷出声打圆场:“阿海太激动了,孙教练孟校长不要介意,容我们一家商量商量,明天一定给教练答复。”
孙教练向阿嬷颌首致意,又对孟英微笑,“再见,孟英。”
随后与孟校长一道离去。
孟校长一走,强打精神的明月便再撑不住,上下眼皮搭在一起,小脑袋点头如捣蒜。
“阿英,先带妹妹去睡罢。”阿妈轻轻将箍着孟英腰身不放的明月抱起来,送回房间里。
孟英跟在阿妈身后,欲言又止。
阿妈将明月放在小床上,转身看见大女儿略略忐忑的神情,不由得伸手摸一摸她面孔,“阿英想不想进城去读书?”
孟英抿一抿嘴唇,不吱声。她现在虽然上学读书,可是放学回到家里,总还能替阿妈阿嬷分担一点家务,然而一旦到城里去,就一点忙都帮不上了。阿爸要出海,阿妈每天要去渔市,留阿嬷独自在家照顾明月……
“傻女,你不用想其他的,只告诉阿妈,你想进城读书吗?想的话,我去和你阿爸说。”望着面容沉静,小小年纪已经会生火烧饭做家务带妹妹的大女儿,阿妈心中油然生出一种自豪来。
他们家阿英是颗游泳的好苗子呢,以后有希望进国家队,为国争光呢。
她不想耽误女儿的前途。
孟英想了想,重重点头。
“好,阿妈知道了,你也早点睡罢,明天还要上学。”说完,她退出两个女儿的房间,回到客堂。
客堂里,阿嬷和孟海相对而坐,见她进屋,阿嬷拍拍身边的椅子,示意她过去坐。
“这件事……你们两夫妻怎么想?”阿嬷问。
阿妈看一眼婆婆,又望一眼丈夫,“我还没问过阿海。”
“阿海,你怎么说?”阿嬷便问儿子孟海。
孟海这时才多少有了些真实感,“我……我想让阿英去城里读书!”
阿嬷闻言,微笑起来,轻轻拍了一把八仙桌的桌面,“这才对!”
阿妈惊喜地来回望着婆婆同丈夫,没有想到她甚至不必费一番唇舌,婆婆与丈夫就和她想到一起去了。
阿嬷见媳妇一脸喜出望外,请拍她的手背,“阿海,阿霞,还记得不记得你们阿公阿嬷?”
孟海夫妻齐齐摇头,“不太记得了。”
孟海只记得他的阿公早早去世,留下阿嬷一个人,带大阿爸大伯两兄弟,阿嬷的身体一直不好,天气暖和还略好些,天一冷就喘得厉害,咳嗽得像是要把肺都咳出来。还没等他成年,阿嬷就在一个冬天的夜晚溘然长逝,没有享过一天福。
“你们阿公阿嬷都是我们孟家村游泳潜水的好手,方圆十里地,没人能比得上。”阿嬷想起以往的岁月,满是皱纹的脸上,流露出似悲似喜的颜色,“那时候,还是女王当…政,每年我们渔家都得采海珠交上去。交不出来,全村人都得给下来收珠的官老爷送钱帛,不然接下来的一年,谁家也别想有好日子过。”
那简直是最最黑暗的时代,女王只顾自己享乐,将朝政都交到一干佞臣手里。佞臣当朝,老百姓还能有什么活路?
女王骄奢淫逸,上行下效,地方上更是以女王的喜好为风向标。
女王喜(…提供下载)欢海珠,他们沿海一带的渔民就必须下海采珠。
也不知道是哪个小人,进了谗言,女王竟信以为真,颁布命令,要年轻女子潜下海去,徒手采珠,说这样才不会伤到珍珠的天然华光,研磨成细细粉末,无论是抹在脸上,还是和了燕窝鱼翅服用,都可以美容延年。
海边长大的女子,潜水的本事还是有的,可是要潜到深处的海床去采珍珠贝,还不许使用工具,无疑是极其危险的事。这还罢了,最最教人忍无可忍的是,收珠官竟然还派差官守在采珠船上,不许采珠女浮上来,如此在海里长久无法呼吸溺死或者冷得失去知觉而失去性命的采珠女不计其数。即使侥幸活下来,也终不免落得满身伤病,天不假年。
各地类似的事屡见不鲜,真真已经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已经有活不下去的老百姓揭竿而起,愤而反抗。推翻女王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等这声音传到渔村来,外头的世界已经改天换地。女王和她的佞臣被赶下台去,沿袭十世的沈氏王朝就此终结,这个波折磨难重重的国家,迎来了君主立宪制元年。议会推选当年不受女王喜爱而远送英国读书的锦王殿下成为新的君主。自此结束了女王四十年的统治。
新君即位,第一件事就是减免赋税,以及取消女王在位时立下的许多不合理法规,其中包括渔家女徒手采珠进贡一项。
孟海阿公阿嬷从此不用继续跟采珠船一起出海采珠,可是孟海阿嬷的身体到底已经坏了,以前潜海的经历虽然没有当即夺去她的生命,却伤害她的肺部,留下终生无法治愈的疾病。辞世时不过才四十二岁。
“你阿公阿嬷空有一身好本事,可惜,没有读过书,不懂什么大道理,只能上船下海采珠。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让阿英进城去读书,不用再看海吃饭,我们怎样都应该让她去。你们也不必担心我照顾不了明月,这孩子精乖着呢。”
阿嬷想起明月纵身跃入大海的画面,微笑,到底是他们孟家的孩子,即使只得两岁多点,骨血里对海的亲近,却已经流露出来。
“你们早点睡,明天安心让阿英去城里读书。”阿嬷摆摆手,既然阿英也有孟家人善水的天资,她不希望被埋没在这小小渔村里。
次日早晨,孟海一家将孟英送到学校。孟海郑重对在门口迎接学生的孟校长道:“孟校长,我把阿英交给孙教练。”
孟校长拍拍他结实的肩膀,“阿海你放心,我保证阿英去城里读书训练,你不会后悔。他们中午吃过饭出发,你和阿霞回去给阿英准备些替换衣服,其他的文具书包,体校都会给阿英添置的。”
“谢谢孟校长!谢谢孟校长!”孟海连连道谢。
孟英站在孟校长身边,眼里渐渐有泪。
中午,阿妈拎着大大两个帆布包来到学校门口,身后是抱着明月的阿嬷。
“……这是你喜(…提供下载)欢吃的咸鱼干,还有芝麻海苔鱼松……这是你过生日时阿爸给你买的凉鞋,头绳……”阿妈仿佛想将家里所有孟英喜(…提供下载)欢的东西都给她带上似的,“……好好吃饭,好好休息……别担心家里……”
少年老成的孟英终于泪流满面,扑到阿妈怀里,“阿妈……我不去城里读书了!”
“傻女……”阿妈也忍不住落下泪来,“进城读书是好事,阿爸阿妈有时间会到城里去看你……”
阿妈抚摸孟英头顶,这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女儿,如今一去百十里,久久才能见上一次,心疼不假,然而同女儿的前途比起来,这分离她咬着牙也要熬过去。
“上车去罢,别让那么多人等你一个。”阿妈轻轻推开点孟英,伸手抹去她脸上的泪水,“你在家里把妹妹照顾得那么好,出门在外,也要把自己照顾好。去罢。”
“嗯!”孟英点点头,退开一步,超着阿嬷阿妈深深鞠躬,然后拎着阿妈给她收拾的两个帆布包上车去了。
与孟英一车去城里的,还有同村一个皮肤黝黑高大的男孩子,在孟英上车时,伸手拉了她一把,还替她将帆布包举高塞进行李架上。
阿妈阿嬷在车下见了,一颗心略略放松,有同村去的孩子照应,想必他们家阿英能更快适应城里罢?
明月初时还只是懵懂地看着母姐抱在一处,可是渐渐便辨出不对来。
当大客车发出声响,载着一车人朝村外驶去,姐姐孟英却没有从车上下来的时候,明月忽然意识到,这不是她每天早晨和阿嬷送姐姐到学校后的短暂别离,一种姐姐将一去不回的恐惧攫住小小明月,她蓦地大哭起来,向着大客车驶远的方向使劲伸手。
阿嬷忙一边轻轻颠动明月,一边拍抚她的后背,“明月乖,不哭不哭,姐姐过几天就回来看明月。”
明月哭到抽噎,才慢慢安静下来,她期待着过几天,姐姐回来看她。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表霸王我啊~
5
5、第4章 新年的团聚 。。。
然而明月再次见到姐姐,已经是三个月以后,春节前夕。
渔村生活乏善可陈,姐姐孟英的离开于明月,影响殊远。早上没有姐姐起床行走的窸窣声,没有姐姐为她将头发扎成两把小辫子,再没有午睡醒来和阿嬷一起去学校门口接姐姐放学的时光,没有晚上睡前和姐姐一起挤在一张床上的故事时间……
可是当春节前一天,阿爸从镇上汽车站将孟英接回家来,明月却固执地抱着阿嬷的大腿,紧紧抿着嘴唇,怎样也不肯开口叫一声“姐姐”。
从城里回来的孟英剪短了头发,发丝齐齐掖在耳后,露出饱满额头,一双眼睛明亮有神,一扫从前的腼腆内向。见明月依在阿嬷身旁,她从随身背着的书包里取出一个装在透明塑料盒子里的金发洋娃娃来,蹲下。身来,将比巴掌大一些的洋娃娃轻轻递到她跟前,“明月你看,我给你带了礼物回来。”
明月望一望那洋娃娃,松开阿嬷的大腿,并不接礼物,只一头扑到孟英怀里,“姐姐坏!姐姐骗人!说了过几天就回来看我的!”
“是姐姐不好,对不起,明月。”孟英搂住妹妹,眼眶微湿。
“姐姐坏!”明月嘴里反复说。
“好了,明月,姐姐坐了一天车,累了,先让姐姐起来。”阿妈伸手想将明月从大女儿怀里抱走。
明月却一把搂紧孟英的脖子,小兽般摇头,“要姐姐抱!”
阿妈阿嬷相视而笑,这孩子,最后只好一左一右将孟英带回来的大包小包取过,随她们姐妹俩抱在一处,喁喁细语。
两姐妹说了好一会儿话,明月才肯放开姐姐。孟英回屋去换□校的运动服,换回家里穿惯了的土布衣服,阿嬷看了,忍不住笑起来,“我们家阿英长大了。”
衣服穿在孟英身上,袖口裤管足足短了一寸。
阿妈拉住孟英的手,细细询问,“在学校里吃得可好?睡的可香?训练辛苦不辛苦?”
仿佛要将这三个月积攒的担忧一气都问清楚似的。
孟海将从镇上买回来的年货和烟花分门别类放好了,返回客堂,看见妻母女儿聚在一处,心下踏实,“阿妈,阿霞,不忙问阿英,大家先坐下来,边吃边聊。”
席间阿妈对阿爸说,“阿海,你看阿英,是不是高了?”
“高了,也结实了。”孟海斟一杯老酒,轻啜一口。“看着比以前精神,气色很好。”
孟英知道父母最担心她饮食起居,顺势讲起体校的伙食来。
“……每天早晨有一个鸡蛋,一杯牛奶,花卷馒头随便吃。中午晚上两荤两素一汤,每天都要吃二两牛肉,到晚上八点半,还会供应红枣、核桃。教练和生活老师会监督我们吃完……”孟英伸手比量,“阿雄过年前体检,足足比刚去时长高一寸。”
阿雄是同村那个与孟英一起被挑选进体校游泳队的男孩子。
孟英又讲起训练:“文化课多数放在上午,吃过午饭,午休以后,直到晚饭前都要进行训练。一开始是进行陆地专项训练,跳绳举重冲刺跑,手腕系上橡皮筋模仿两手划水动作。”
孟英从炒虾面里挑出一只大虾,夹到明月碗里,“还有扶板打腿,强化基础训练……每天的时间都排得满满的。”
小小明月听的津津有味。
随着姐姐的讲述,她的眼前似乎又浮现出那个男孩子自岩石上纵身跃向大海,在海浪间展臂向前的画面来。
“我以后也要和姐姐一样!”明月已可以讲流利句子,这时振臂,发出宏愿。
“好好好,我们明月以后也像姐姐一样,进城读书!”阿嬷笑眯眯摸一摸孙女头顶。
“那你要好好吃饭,快高长大。”孟海拿筷子尖蘸一点老酒,逗女儿舔一口。见女儿不疑有他,舔了一口,然后皱眉耸肩吐舌头的样子,哈哈大笑。
阿妈捶他一把,忙将明月抱过来,喂她喝一口蛤蜊猪肚排骨汤,将嘴巴里的怪味冲掉。
“阿海!”阿嬷乜儿子一眼,见明月喝了两口汤,眉眼舒展开来,并没有不适的样子,才嗔怪道:“胡闹!”
孟海向大女儿小女儿霎眼睛,“阿爸吃批评了。”
吃过饭,孟海打开无线电,收听每年从小年夜开始都会播放的梨园戏。这一晚放的是下南腔折子戏李亚仙,孟海一边轻轻合着节奏拍打南官帽椅的扶手,一边摇头晃脑低声哼上两句,非(…提供下载…)常快活。
阿嬷则和阿妈陪孟英明月两姐妹玩抓沙包的游戏。
沙包用做衣服剩下的边角料缝成麻将牌大小的口袋,里头装上海沙,拿线细密地封了口,外头再套一层布口袋制成。
拢共六只沙包,祖孙婆媳四人以手心手背分成两组,再猜拳分出先后。第一组先抛出六只沙包,取其中一只,抛向空中,抓取余下五只沙包中的一只在手心里,接住落下来的那只沙包,便算过关。接下来依次抓取两只三只,直的最后能一把将六只沙包都攥在手心里,算是赢了一局。
如果中间沙包掉落,或者没有抓到应该抓取的数目,就要将机会让给另一组。
游戏说难不难,但对明月来说,亦不简单。她到底还小,反应不如大人快,时常沙包抛到空中,低头拿手去抓桌上其他沙包的时候,空中的那只沙包已经落下来,不是砸到头上,就是掉在桌上,很是手忙脚乱。
反观阿嬷和孟英一组,面前小碟子里已经堆了好些糖果做彩头了。
孟海听了一会儿戏,偏过头来看一眼母亲妻女之间的战况,见小女儿一方很有些惨不忍睹,便片腿坐过来,将明月抱到膝上,“来,阿爸帮你翻盘!”
阿嬷朝阿妈笑,“看看,看看,她阿爸舍不得,要替明月翻盘。”
明月却噘嘴,“不要阿爸帮!我自己来!”
孟海看一眼小女儿认真的表情,倏忽一笑,“我们家明月有志气!好,阿爸不帮,你自己来!”
等到电台里李亚仙两折戏唱完的时候,明月已经可以十次里有七、八次抓住一只沙包,然后接住落下来的那只。虽然还没能抓取更多数目,可是已经令她十分开心。
阿嬷看看时间不早,明天是除夕夜,按习俗要守岁到初一,便叮嘱大家都早点洗漱休息。
阿妈看着孟英牵着妹妹的手,将她领到浴室里去刷牙洗脸,耐心地将明月的小辫子拆散了,用木梳细细梳理一遍,然后牵着她的手回房间歇下。
“阿英长大了。”阿爸站在阿妈身后,欣慰又怅然。
“可不是长大了么,过了年虚岁都九岁了。”阿妈伸手挽住他的手臂,“我记得我九岁的时候,已经跟阿妈到镇上去卖渔获,替她看着摊子,一边还要照顾弟弟妹妹。”
除开每年休渔期,其他时候,雷电霜雪,风雨无阻。
“这些年辛苦你了。”孟海摸一摸妻子脸颊,“嫁给我也没过几天好日子。”
阿妈依偎着他粗厚的手掌,“家里有婆婆照应,两个女儿又懂事,我哪里吃过什么苦。”
如今阿英又出息,进城读了体校,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过完年,初七早晨,推开门,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