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争霸-第4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豪势力的推波助澜,黄巾之乱并没有动摇魏国的根基,而此刻正是魏国对宋大战的胜利时期,曹操的声望达到了顶峰,因为之前的清肃,权利空前集中,虽然魏国也面临着黄巾主力的波及,但曹操的魏王国却仍有余力开疆扩土,利用黄巾动乱,向外扩张。
而中原的另外几大皇国,大唐皇国内,因为大唐皇国位于三晋大地,境内多山,多河流,地势上的狭隘,让大唐皇国人口分布分散,甚至距离只有数百米的村落,也许因为一座山的存在要走一天,这种地形,让大唐皇国的黄巾很难快速的壮大,加上李世民的仁政之施,大唐内部黄巾并不算太多,不过也是地形的限制,让大唐内部的黄巾也十分难以剿灭,大唐内部可以说是十分的纠结,加上北部天可汗国再次南下河套,大唐也无余力再在中原进兵。
大秦皇国,一个以法家为尊的法制之国,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治下显然要平静的多,大秦皇国所处的位置已经是中原偏西,加上秦国实施严苛的大秦律法,黄巾在大秦生存的土壤可以说远比中原其他诸国要稀薄的多,在秦国虽然也有黄巾,但几乎这些黄巾刚一露头,就被秦军绞杀的干净,而且秦国有着恐怖的连坐法,一户反杀左右邻里十户,十户反屠一村,在秦国这种严酷的杀伐之下,摄于秦始皇的威名,敢造反的还真没有几个,不过大秦皇国也没有趁机经略中原,而是加大步伐攻打天府之国的巴蜀之地。
中原西南的西汉皇国,比自己的兄弟东汉要好的多,毕竟不是黄巾爆发的核心,不过内部黄巾依旧让西汉自顾不暇,至少向西扩张的步伐不得不中止,而中原江淮的大隋日子也还算是过得去,不过烽火十四年的夏,大隋却是爆发了数次的洪涝,淮河泛滥,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尽管隋国开仓放粮,但还是让黄巾趁势坐大,井然成了一个不小的麻烦。
相比起中原大乱,居于长江以南的各个诸侯却是要悠闲的许多,因为黄巾军主要势力都在中原地区,江南虽有波及,但却都不成多大气候,所以造成的影响并不大,在这一年中,黄巾起义的浪潮就被镇压了下去,只有少数的黄巾好像小强一般的苟延残喘,但大的局势上却没有多少影响。
就在中原因为黄巾之乱而势弱的时候,江南的诸侯却是在进行着一次大的发展跃进,而这次的发展要究根追底的追究起来,却还是因为江南吴王国的大夏贸易集市引起的,大夏自从打通了与江南贸易的海贸通道之后,南北两地的贸易几乎是以几何式的暴增,起初还只是一些胆大,底子厚的大海商南下贸易,但随着一船船的江南特产,大批财物的运回,这无疑刺激了大夏本就饱和的海贸市场,可以说多年的海贸让大夏内部的商人及富有冒险精神,何况这南下贸易的风险并不如传说的那么夸张,至少至今南下的商人各个都是赚的钵满。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而与江南航道的开通无疑是刺激了大夏海贸的第三次扩张,大批的北货南下,对于大夏国内也是一种积极的刺激,在北地价格不高的货物也因为南下海贸而成了抢手货,本来已经饱和的内部市场,也被这海贸拉动,而大夏大批的海商南下,并没有造成货物大批量的积压,而造成滞销,减价。
江南有多少人口,没有人知晓,就算是江南的各个诸侯怕也很难详细的说出境内究竟有多少人,也许在烽火年开始,中原人口要远比江南多,但十来年下来,江南的人口却绝对要超过中原,原因很简单,江南乃是水乡泽国,虽有战争但却多是水战,而打水战注定了死伤不及陆战,所以江南诸侯战争虽然一直持续着,但因为战争而减少的人口却远不及中原,而且水泽地形也让江南有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所以江南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过了中原地区,成为富饶之地。
大夏南运的货物很多,但比起江南那庞大的市场,却又不值得一提,吴王国虽然在江南还排不上前列,但实力也不可小觑,尽管大夏的货物运到了吴王国,但吴王国的消化能力也是不错的,何况吴王国的商人也都不是白痴,要知道这北货如今只有吴王国才有,其他国家可没有这贸易集市,这年月带上垄断两字还赚不来钱的那都不用活了,所以大夏南运的货物很大一部分都是刚下船就被抢走,被吴王国的商人运上小船然后顺着那四通八达的水道运往其他诸侯地界,在抬高价钱卖出去,这转手就是加上一两成也是暴利了,何况很多货物都被抬高了三四成,甚至成倍,还有什么比这更好做的交易么。
吴王国在开通与大夏贸易两年时间,吴王国的财税税收就呈直线递增,就算是周瑜每日也是笑的眼睛眯缝着,睁都睁不开,而大批的金钱入账,吴王国自然有钱大规模的打造战船,吴王国的实力快速的膨胀。
吴王国如同暴发户一般的实力激增无疑也刺激到了江南其他的诸侯,众多诸侯一追究,才知道海上贸易这么赚钱啊,江南也许打陆战不行,但说起造船,那可是从来都不曾落下,毕竟江南以水战为主,而且沿着大江大湖,到处都是优良港口,于是南宋皇国,大明皇国加上其他大小诸侯纷纷开始研制大船,可以说大夏的海贸刺激了江南诸侯集团,在大夏大笔赚取的金银的同时,也间接的制造了一个强大的敌人。
不过那都是很久远之后的事情了,在黄巾大乱一年之后,整个东方大地的势力在重新的洗牌,对于一些诸侯,或许这个洗牌是一种残酷的淘汰,但对于一些诸侯来说,这次洗牌却是一个崛起的时机。
五柳原,吴国天兴城东北百余里的一个地名,这里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因为在这片地方,曾经有五个柳姓的村子,而历经十余年,早先诸侯崛起时代的五个柳姓诸侯早已经灰飞烟灭,没了痕迹,但是这块土地却继承了当年五家诸侯的名姓,成了如今的五柳原。
五柳原是一块平整的土地,内部也有一些河流通过,就算在京畿之地这一块肥沃的土地也算是排的上号的,不过随着吴国大乱一年,昔日一眼无边的金黄稻浪早已经消逝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几场雨后窜起老高的杂草,三十七万大夏兵马如今就扎营在五柳原北部的桑柳镇,军营连十里,吹角荡青天。
而距离桑柳镇南二十余里外的宗柳城,百万黄巾则是联营数十里,与大夏对峙五柳原,大有一决高下的意图。
宗柳城,乃是一座中型的城池,最繁盛的时候,这里拥有人口十余万,然而如今走在宗柳城街道上的却不是商旅百姓,而是一队队的黄巾士卒,不过街道两侧的店铺上,依旧可以看到一些刀痕血渍,尽管已经有了一段日子,但依稀在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宗柳城内依旧还有百姓,不过这些百姓大多都躲藏在家中,很少走上街头,尽管看着街上的秩序井然,那些巡逻的黄巾各个一脸的正义,但城中的百姓忘不了数个月前黄巾攻入城内带给他们的恐惧。
城内的城守府,如今已经是黄巾的大本营所在,马家店五万精锐全军覆没的消息并不能瞒得住天兴城内的黄巾军,大夏识破了他们的计策,并且汇合了另一路兵马,大军犹如铁桶一般滚滚而下,这无疑让几家黄巾倍感压力,但是这个时候却不是躲避的时候,毕竟他们始终都要面对南下的大夏,一旦化作鸟兽散,固然可以暂避锋芒,但是很容易被大夏各个击破。
而在眼下的四路黄巾中,平城黄巾项雷已经是丢失了东北部几州的地盘,可以说已经是无根之萍,当初放弃平关之后,项雷就知道自己视为根基之地的几州都守不住了,所以项雷才会南下攻打京畿,一来是贪图京畿的富饶,神器,二来就是躲避大夏的兵锋,而眼看着大夏占据了东北四州,洪承畴北部三州也已经降了大夏,加上京畿北部,西北部的几州,大夏不知觉间已经吞并了吴国三分之一的疆域。
而以这个速度下去,他们就算是让出已经被掠夺一空的京畿,怕也满足不了胃口大开的夏军,而平城黄巾如今也是退无可退了,在退还能退往哪里,继续南下,别的不说南面可是东阳黄巾和南卞黄巾的地盘,在往南那就是南边督师卢象升的几州之地,虽然在吴国三边督师中,这个卢象升似乎排名在最后,但在三边督师内,卢象升坐拥四州,而且比如北部的洪承畴控制的三州,南部的四州无疑更加富裕,加上卢象升乃是文官当武职,治理地方的本事也不低,尽管名声不比洪承畴,甚至比起西边督师的左良玉都要差上一筹,但是谁要是小瞧了卢象升那可就是大错特错。
南下面对卢象升,可不是一个好主意,在京畿一带与大夏打上一场,至少还有其他三家黄巾共同分担,要是南下,可就是自己一家,而且还要面对其他两家黄巾的虎视眈眈,他可不会因为大家同为黄巾就没了半点的防范,瓦山黄巾的例子可就在眼前。
而余下的三家黄巾也都是各有各的考虑,总之在一番商讨之后,四家一致决定要与大夏一决雌雄,否则几家都没好日子过,如今黄巾正是士气高昂的时候,四家黄巾主力就有五十余万,如果算上那些附庸,炮灰,至少有两百余万,他们就不相信用人堆还堆不死对面的大夏。
“各位,如今的局势我想就算我不说,大家也都知道了,大夏近四十万兵马扎营在北面二十余里外的桑柳镇,这四十万可以说是夏国精锐主力,大夏纵横北方数年,远非我黄巾可比,不过我百万黄巾健儿也不会怕了他,大夏狼子野心,对吴国可谓是窥觑良久,这一次南下可不是夺了京畿几县就能让其满足的,各位,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罗毅目光闪烁,声音很是洪亮的说着。
“如今西面的左阎王投了清国,在清国的支持下,不断的攻占州县,西部十余州县以及大半沦落,而南方的卢象升也是急速扩张,盘踞了南方数州,加上北面占据了北方和东北的大夏,我们已经被三面包围了,可以说是退无可退,所以我们必须要放弃暂时的分歧联合起来,抵挡大夏,这个时候谁还藏私,搞小动作,那可是自取灭亡!”
“罗方将说的不错,我们几路黄巾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无路可退了,不如大战一场,虽然我黄巾军装备比不上夏国兵马,但是我黄巾却有百万热血男儿,我就不相信大夏军队是铁打的。”项雷也随声附和的道。
“这个时候,就如同两位所言,我们是时候联合起来了,这一次决战,关系到我黄巾命数,如果胜了,那谁都无法在奈何我们,如果败了,大家的一番基业可就全都败了,所以既然选择了战,那大家就都拿出全部的实力来,如果这个时候谁还藏着掖着,可就别怪其他几家不讲情面了!”
“这个是自然,不知道袁军师是不是又有什么良策了!”
“呵呵,良策谈不上,袁某手上有一天卷残篇,乃是大贤良师送与我东阳黄巾的,这一次袁某将其奉上,以对付大夏之用!”袁易说着从怀中拿出一卷天书残篇,太平天书分上中下三册,也就是天,地,人三卷,而其中天卷的威力最大,可呼风唤雨,改变天时,乃是天书之中威力最大的一卷,而这残篇乃是张角耗费精血道术撰写而成,可以说数量极少,在座的人中虽然都有得到太平道术残篇,但多是奇门遁甲之术,或者是下卷人篇之法,而袁易拿出这天卷残篇来,无疑让在座的人都是一惊。
天卷残篇(雾):大贤良师张角耗用道术和精血所撰,具有呼风唤雨之效,使用此残篇可改变方圆百里之气候,制造大雾天气,时限一个时辰,使用之后,焚毁。
“哈哈,看来袁军师手中好东西真多,我们可没有这种好东西,不过我手中也有几样东西或许可以发挥些作用!”看着这改变气候的天卷之书残篇,罗毅也不在藏私,拿出两篇奇门术残页。
这两页残页同样也是奇门遁甲中十分强大的道术,一页记载了幻化之术,可让人多出一个残像,一万变成两万,持续时间半个时辰,幻化残像不具备攻击力,受到攻击后消失,这道术看似无大用,但是却可以让黄巾军声势大阵,尤其是在迷雾的时候,让人很难分辨,除此之外,另一篇却是八卦之震,可制造范围为百米范围的地震,持续时间三十秒。
袁易和罗毅两人拿出了东西,余下两家也不甘示弱,纷纷掏出压箱底的宝物,不多时一个针对大夏的计划就新鲜出炉。
就在黄巾们商讨着怎么对付大夏,大夏这边也在算计着黄巾,贾诩坐在侧座,对着厅堂内的武将们,道:“黄巾内乱,瓦山黄巾被其他四家联合打压,不过瓦山黄巾的唐周却是机灵的家伙,见势不妙就及时逃走,并没有伤及筋骨,而其他四路黄巾的折损也并不算大,至少主力是如此,根据我们的分析,黄巾军核心主力大约在四十万到六十万之间,余下的尽数都是裹挟的百姓,这部分黄巾数量庞大,至少在两百万人,其中老弱妇孺也夹杂其中,战斗力虽然不强,但这么庞大的数字也不是轻易能对付的。”
“此番黄巾军驻扎在宗柳,明显是要与我大夏决一雌雄,因为这些黄巾目前的局面并不容乐观,尽管占据了京畿之地,但是西面左阎王,南面的卢进士趁着几路黄巾围攻京畿的时候,也是大肆扩充着辖地,如今黄巾已经被我们三路挤压在吴国中部,所以黄巾军现在已经没有的选择,这一战在所难免。”
“而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什么好的法子对付南面的黄巾大军,唯一的机会就是暂时坚守,让黄巾自己露出马脚,或者等西面的左阎王和南面的卢进士给黄巾造成足够大的压力,迫使南卞黄巾以及东阳黄巾不得不后撤。”
听的贾诩的分析,在座的众将也只是点头,说起来,两百余万黄巾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尽管真正的黄巾军主力数量不比大夏兵马多多少,但是这两百万从数字上就足以让他们慎重,毕竟那是两百万人,就算站在那里让你砍,也足够砍上一两天的,这种人数上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夏还是有一定的压力的,至少在当前,黄巾军扎下了坚固的营盘,大夏去攻就很不明智,所以大夏采取按兵不动,毕竟两百多万人的吃喝拉撒也不是一个小数字,对峙对于大夏有力而无害。
天,微明,大夏巡逻士卒巡视着营地四周,哨塔之上,哨兵不断的扫视着周围,然而就在天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若有若无的雾色悄然降临,能见度非但没有因为天亮了就大大的提高,反而因为这渐渐浓厚起来的雾色也越发缩小,下雾了,这也许只是一个很正常的自然现象,不过这雾如果是八月的天气下的,那可就不正常了。
雾一般在秋末,冬初才会有大雾天气,而雾色形成很程度是水凝成冰晶,导致形成雾,但夏日炎热,是不可能有雾气形成,但是在清晨,这场大雾却是来的莫名其妙,同样也让人心生警觉。
“大雾天气?”果然当这个消息传开,贾诩几乎是从床上跃起,来到外面,这个时候的雾已经十分的浓厚了,能见度不足十米,贾诩一看这雾色就知道不好,其实在谋士的技能中也有一些强大的可以呼风唤雨的技能,不过却需要外物借持才能发动,这雾明显不是自然的雾,难道是对方的谋士的技能,但又有些不像,谋士的技能覆盖范围有限,这么大范围的雾显然是不可能的。
第六百八十七章包围,迷雾混战
大规模的浓雾笼罩了整个大夏军营,而在大夏军营外,迷雾之中却是影影绰绰,罗成从怀中拿出一卷太平道术残篇,正是罗毅昨日拿出的那一卷幻化残影,这一卷奇门之术可以将方圆百米以内的士卒复制出一个与本人一样的残影,不过这个影子不具备任何攻击力,但是用来吸引大夏的攻击已经足够了。
在昨日商议了一个下午之后,一入夜,黄巾军就开始了大规模的调动,当然,这个调动主要是调动黄巾军主力,而且还要避开大夏斥候巡逻范围,几路兵马几乎是绕了一个大圈子,这才绕到大夏两翼,侧后,不过距离也足有二十余里,而作为炮灰的普通士卒却依旧在军营中。
黄巾军数量庞大,但是这些黄巾军并非全都是主力,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战斗力低下的农民,甚至还有许多妇女,孩子夹杂期间,这些所谓的黄巾大多都是村庄,城镇被毁不得不随着黄巾而动,还有就是一些黄巾士卒的家眷,可以说黄巾军在快速的扩大的过程中,几乎是快速的吸收着一切可以用的人,根本就是来者不拒,而这么大群的黄巾造成的规模效应效果是明显的,至少打顺风仗的时候,黄巾军几乎所向披靡,只要想想上百万人犹如蝗虫一般的扫过,就绝对让人倒吸冷气,头皮发麻了。
战争就是用人堆起来的,四路黄巾中,除了南卞黄巾还保持着精兵策略,只招收精壮入伍,严格限制兵马数量外,其他三家黄巾中,东阳黄巾还好一些,虽然也有大肆收人的迹象,但是编制兵马的时候,还是优先从投靠的青壮中选拔,而象那些女人,家眷之类的大多负责一些后勤上的事务,这样也是为了争取人心,所以这两路黄巾军,罗家兵马只有不到二十万,十万主力,十万青壮,不过经过连番的大战,这十万青壮倒也成长了起来,而东阳黄巾差不多有四十万,核心主力只有八万余,余下尽数为青壮黄巾以及家眷,而这核心主力比起罗家兵马也是相差不少。
这两家还算正常,但是平城黄巾和西风黄巾可就是完全的人海战术了,尤其是平城黄巾在失去了根基之后,黄巾家眷都跟随主力之后,随着平城黄巾的不断游动南下,四处掠夺,那些活不下去的老百姓纷纷加入力量被削弱许多的平城黄巾中,可以说光是平城黄巾就足有八十万,西风黄巾同样如此,但是两家兵马庞大无比,但是战斗力可就跟人数多寡成反比了,真正核心的兵马也不过十万左右,余下的大多与农夫无异。
而庞大的兵马造成的可不光光是战斗力的问题,这些人可都是要吃饭的,两人靠着庞大的兵力基数确实是走一路抢夺一路,几乎没有对手,但这一路也是如同蝗虫一番,走一路,抢一路,说过之处,不说片草无存,也绝对是没粮可食,而田地也随之荒废,没有出产,光靠吴国以往的存粮,这支庞大的黄巾注定了要不停的掠夺才能得以维系,占领天兴城,确实是缓解了黄巾大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