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天下-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藕蚬讼级匝辔训难就肪兔λ档馈�
地下服侍的那几个,就有害怕的掉了眼泪的。
顾霞儿四下看了看,也没说话,却还是强撑着将一盅燕窝都吃了下去。如今她“病”在床上,已经放下家事不管,然而待遇却比从前还好了不知多少倍。
为了让她好好养病,江庆善发了话,江兴龙已经被从这屋子里挪了出去,搬到另外的院子里去住了。江庆善另外打发了伶俐的丫头和媳妇来服侍她。
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几乎每天不间断地送过来,尤其是这补品,顾霞儿吃的发腻,却不能不吃。因为一旦她不吃,那么服侍她的这些丫头们就要遭殃。
江庆善每天还会亲自来看她,不论早晚,不避嫌疑。
别说是屋子里服侍的这些丫头们,就是外头服侍的,也都看出了几分风色。
顾霞儿每天锦衣玉食,江庆善吩咐人将她服侍的仿若贵妃一般,但是于顾霞儿自己而言,这些天仿佛是挣扎在地狱之中。
顾霞儿非常后悔,本来情况不至于这样糟糕的。
事情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全都是因为顾老舅和江氏知道了真相。
她本来打算是要瞒着他们的。但是她“病”了,终究还是拦不住顾老舅和江氏来探病。江氏毕竟是生育了三个子女的妇人,还是她的亲娘,就看出了破绽。
她虽咬紧了牙冠,却终究敌不过江氏的一番翻查。
一番鸡飞狗跳之后,顾老舅和江氏就挖出了真相。
第一百八十四章 晚秋
顾老舅和江氏知道真相之后,当然不会放过江庆善。两个人找到江庆善大闹了一番,而最后的结果,是江庆善给了两人一大笔钱,同时还许了许多的愿。
顾老舅和江氏并没有将事情闹出去,但是顾霞儿知道,他们也不会就这样善罢甘休。
这些天,他们夫妻两个往这边跑的很勤,表面上说是来看自己的,但是实际上却是找江庆善。
这夫妻两个自以为抓住了江庆善的这个把柄,恨不得就此将整个江家都搬挪回顾家去。
她的爹娘,真正关心的并不是她,而是能够利用她,从江家捞钱。
而江庆善给了钱,似乎就觉得跟她是过了明路,竟也不大避忌下人们,顾霞儿心中恨极了,但却无可奈何。
顾霞儿正垂头想着心思,就听见外面有沉重的脚步声传来,紧接着,就有小丫头在门口禀报,说是老爷来了。
顾霞儿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江庆善又来看她了。她恨不得立刻就尖叫起来,她几乎无法忍受跟江庆善同处一室。
然而,顾霞儿却紧抿住了嘴唇,什么声音也没发出来。
很多事情发生了,就再难以挽回。既然都已经是这个样子了,她还怕什么。江庆善对她怀了不可告人的心思,她不如就虚以委蛇。
纪二老爷交代她查的事情她还没有查出来。
等查出江庆善到底在跟什么神秘的人物来往,她就为纪二老爷立了大功。到时候,她自会有一番新天地。
“媳妇,今天可好了一些?”江庆善这个时候已经进了屋里,就往顾霞儿的床前走。
顾霞儿尽量压住心底的厌恶。抬起头来,淡淡地看了江庆善一眼。
顾霞儿的态度可以说是很冷淡,但是江庆善见了,心中却是一喜。顾霞儿此刻,比起以往见到他仿若仇人一般的态度,已经是好了很多。
女人都是心软且见识短浅的,搁不住人小意殷勤。何况他对顾霞儿用了这许多的工夫。眼看着顾霞儿渐渐对她软化。再多拿出些钱来买通了顾老舅和江氏,让着两个人劝劝顾霞儿,那么顾霞儿的身和心。也就全都是他的了。
江庆善心里打着如意的算盘,就试探着在顾霞儿的床边坐了下来。
顾霞儿似乎是往床里缩了缩,却并没说什么。
江庆善放心地坐下,握住了顾霞儿的一只手……
……
纪府
纪晓棠歇了一夜。早上起来就觉得神清气爽。她刚收拾利落了,就见奶娘笑呵呵地抱了长生过来。
“小少爷早上一醒过来。就要找三姑娘哩。”
如今已经入秋,早晚天气有些凉。长生的身上抱着薄薄的小包被,就被奶娘怀中冲着纪晓棠伸出两只短短肥肥的小胳膊,意思是要纪晓棠抱。
纪晓棠忙起身将长生接在怀里。
“长生想姐姐了?”纪晓棠在长生粉嘟嘟的脸蛋上亲了一下。笑着问。
长生笑的两只大眼睛都眯了起来,咧开嘴露出粉红的小牙床。他哦哦叫着,就将小脸蛋往纪晓棠的脸上贴。还撅起了小嘴巴,将口水都涂在了纪晓棠的脸上。
纪晓棠也被长生给逗笑了。
带着长生玩了一会。还是绣儿提醒纪晓棠,该往纪二太太那里去请安了。
纪晓棠就又重新匀了脸,自己抱了长生往纪二太太的屋子里来。
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都在,两人看见纪晓棠抱了长生来,自然都十分高兴。
“你去府城这些天,长生天天都要找你。找不到你就要哭,每次都要哄好久。”纪二太太埋怨道,语气中却都是欢喜。
“小叔考了举人回来,姐姐哪里也不去了,就在家里陪着长生。”纪晓棠就揉了揉长生肉滚滚的小屁股,笑着说道。
长生似乎就听懂了纪晓棠的话似的,咯咯地笑了起来。
几个人说了会话,就又都往纪老太太的屋子里来。
纪老太太院中上房,纪老太太正跟纪三老爷说话,纪晓芸在一边陪坐。满屋子的人都面带笑容,只有纪晓芸一个似乎有些落落寡欢。
纪晓棠并没多说话,就带了长生往旁边的矮榻上坐了,一面听大家聊家常。
坐了一会,纪晓棠就察觉出异样来。
纪三老爷中举归来,顾老舅一家却毫无动静。这分明是个讨好纪老太太的大好机会,顾老舅怎么会放弃?而且,纪老太太言语中,竟也一句都不肯提顾老舅。
昨天因为回来的晚,虽然与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谈了许多,但还有些事她没来得及问。
纪晓棠正这么想着,就见纪晓芸慢慢地挪过来,在矮榻边上坐了。
长生认得纪晓芸,就哦、哦地招呼她。
纪晓芸敷衍地应了两声,伸出手来逗弄了长生两下,显然是有什么心事。
“姐,我们回来了,舅老太爷那边怎么没来人?”纪晓棠就问纪晓芸。
纪晓芸看了一眼纪晓棠,眼神中带着些哀怨,还有……谴责。
纪晓棠微微皱眉,很是不解。
“别在祖母跟前提他们。”纪晓芸看了看纪晓棠,就收回了视线,同时提醒了纪晓棠一句。
“为什么?”纪晓棠就问。
“还能为什么,他们惹祖母生气了呗。你不要问,这些事不该你知道。”纪晓芸漫不经心地答道,这个时候就颇有些长姐的架势,仿佛纪晓棠是小孩子,而她已经是个大人了。
“祖母从来不会长久地跟舅老太爷生气,肯定不是因为长生了。”纪晓棠就道。
“是别的事,你别打听了。”纪晓芸不耐烦道。
“姐,你肯定也不知道吧,要不然怎么不说。”纪晓棠故意说道。
“我怎么不知道。还不是因为顾霞儿……”纪晓芸最受不得激,立刻就说道。然而将话说出口,她随即就觉察说走了嘴。
纪晓芸恨恨地瞪了纪晓棠一眼。
“你还有心思管这些?你是没有心的!”
纪晓棠就发现,纪晓芸果然是在谴责她。
“我怎么没有心了?”纪晓棠问。
“你怎么不问问怀瑾?”纪晓芸冲口说道,这话一说出口,似乎就冲破了某种顾忌,“怀瑾落榜了。你知不知道。你还有心思高兴成这样!”
与前世的经历一样,谢怀瑾这一次乡试出师不利,并没有考中举人。谢怀瑾还没回到清远。但是消息已经先捎了回来。这消息自然没有扩散,如今除了谢家自己,就只有纪家人知道。
纪晓棠也知道了,昨天纪二太太就告诉了她。
对于谢怀瑾的落榜。纪晓棠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根本谈不上高兴或者不高兴。
可是。纪晓芸因为这个谴责她,就太奇怪了。
“姐,小叔中了举人,难道我不该高兴?”纪晓棠收敛了脸上的笑容。正视纪晓芸,“你看样子是不高兴,因为小叔中举。还是因为怀瑾哥哥落榜?”
不管是哪一种,纪晓芸都没有理由这样不高兴。
纪晓芸就被纪晓棠给问住了。一下子满脸通红。
长生在纪晓棠怀中,一双大眼睛左看看,右看看,小孩子察觉到有些不对劲儿,但显然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纪晓芸说不出话来,就腾地站起身,红着脸从屋子里冲了出去。
姐妹俩说话都压低了声音,纪老太太那边并没注意她们说的是什么,这个时候,就被纪晓芸的举动都给惊动了。
“怎么了,”纪老太太暂时放下跟纪三老爷的话,就看过来问纪晓棠,“你们姐俩说什么了,晓芸怎么气成那样?”
“并没说什么。”纪晓棠本能地知道,不能说实话,尤其不能提谢怀瑾,“不知道怎么说起了舅老太爷,姐就走了。”
纪晓棠这么说着,就打量纪老太太的脸色
纪老太太脸色微变。
“没事提他做什么?这都是我的冤孽。谁也不许再我跟前提他!”
纪老太太生气了。
纪晓棠忙就起身,顺从地应了。
纪老太太心里窝着火,然而这把火却无论如何也不能对着纪晓棠发,她只能自己忍下,然而心情却是彻底地坏了。纪老太太怏怏地靠在引枕上,也不愿意说话了。
众人只得从纪老太太的屋子里出来。
纪二老爷就看了一眼纪晓棠,却也没说什么。
纪晓棠很快就知道了纪老太太不高兴的缘故。
原来纪老太太恍惚知道了顾霞儿的事,这还不算,她还知道了顾老舅和江氏之后的举动。顾老舅和江氏将顾霞儿的事当做江庆善的把柄,向江庆善勒索钱财。
而且,这两个人还打算干脆就将顾霞儿卖给江庆善。
在纪老太太看来,这根本就是没骨气、没羞耻的行径。纪老太太还曾经特意将顾老舅叫到家中训斥,然而顾老舅嘴上应承的好,却依然故我,根本就不知道悔改。
纪老太太对顾老舅是冷了心。
“祖母就这一个兄弟,历来疼的跟心肝宝贝一样。就是一时冷了心,慢慢也会缓过来。”纪晓棠很理智地分析道。
这也就是为什么顾老舅并不真的害怕纪老太太的缘故。
纪老太太现在表现出来的态度,归根结底,还是觉得丢了脸。
“你今天非调皮要提起来,以后再不许了。”纪二太太就告诉纪晓棠,“你祖母的脾气你还不知道吗?”
纪晓棠就笑着点头,保证以后再不主动提起。
纪老太太的脾气她当然知道,顾老舅给她丢了脸,她就越发要跟纪二太太比较,就越发见不得穆洪一家子的好。这还是她先前因为长生的事情理亏,不然肯定要借题发挥,寻纪二太太的不是,不许穆家人登门。
很没有道理的一件事,然而纪老太太绝对做得出。
“爹爹,祖母管不了,咱们管不管?”纪晓棠问纪二老爷。
“你祖母都管不了,咱们如何管?”纪二老爷放下手中的书卷,“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他们要自寻死路,神仙也拦不住。”
纪晓棠立刻就明白了。
确实没人能拦住顾老舅,因为顾老舅的眼睛里,只有白花花的银子。
长生的事情,实在是触动了纪二老爷的底线。
……
八月底,谢怀瑾终于回来了。
因为知道谢怀瑾落榜,只怕心情不好,纪二老爷并不等谢家人上门,就带了纪二太太和纪晓棠往县衙后衙来,说是拜访谢知县,其实是来看望谢怀瑾。
看到谢怀瑾的第一眼,纪晓棠就发觉,谢怀瑾瘦了。
谢怀瑾虽算不得极有资质的读书人,然而自小读书、应试,却也堪称是一帆风顺的。这次的乡试,谢怀瑾自身期望极高,落榜之后也就越发的失落。
纪二老爷少不得劝解、勉励了谢怀瑾一番。
“你才多大,这次本来也是说去历练历练,结果并不重要。你若是有别的想法,可就是想差了。”纪二老爷还给谢怀瑾讲了一个故事,说的前朝的某位大儒,也是少年成名,然而也在乡试中落榜。
这位大儒乡试落榜却并不是因为才学不够,而是因为考官故意将他压了下来。而考官这样做,却是出于善意,怕这位大儒少年意气,虽一时成名,然而却经不住琢磨,终究难成大器。
“玉不琢不成器,少年时经历些坎坷,反而是好事。从今以后,当更加戒骄戒躁,踏踏实实地用工夫、做学问。”纪二太太言语谆谆,真是将谢怀瑾当做了自家子弟般的教导。
等谢怀瑾得了机会能单独跟纪晓棠说话,他就有些不好意思。
“晓棠,被你说中了。”
“我说中了什么?”纪晓棠并没有安慰谢怀瑾,“说的仿佛是我咒你考不中似的。”
纪晓棠这样,谢怀瑾哪里还有心思犹豫伤感,忙就给纪晓棠赔礼,说他不是那个意思,是一时不慎说错了话。
谢怀瑾急出满头的汗,做好做歹,纪晓棠才被他哄好了。
“怀瑾哥哥,不过是一次不中,可当的了什么。你就这样,不只是谢伯伯和伯娘要为你忧心,就是我娘和爹爹瞧了,也要认为你没有担待,还是个孩子。”纪晓棠见谢怀瑾不再钻牛角尖了,这才劝他道。
“是我一时想差了。晓棠,我知错就改,再不会了。”
第一百八十五章 父亲
谢怀瑾的情绪明显好转,纪晓棠这才放了心。一家三口并没有在谢家用饭,就返回了纪府。
等送走了纪二老爷一行人,谢知县和谢怀瑾就都到谢夫人的房中坐了。
谢夫人的情绪并没有因为谢怀瑾落榜而受到什么影响,方才跟纪二太太一番长谈,谢夫人此刻脸上表情全是欢喜。
谢夫人也看出谢怀瑾已经不像刚回来的时候那样沮丧了。
“我说什么来着,你纪叔叔和婶子绝不会因为这个就嫌弃了你。晓棠也不是那样目光短浅,贪幕虚荣的孩子。”谢夫人就笑着对谢怀瑾道。
谢怀瑾有些欢喜,也有些忸怩。
“我知道。娘,我并不是担心这些,我就是自己心里不好受。”谢怀瑾对纪二太太道。他想更加配的上纪晓棠,给纪晓棠更好的。如果他是个举人去纪家提亲,是给纪家和纪晓棠长脸面的事。
“爹,娘,那……那提亲的事?”谢怀瑾虽然忸怩,但在这件事上却并不含糊。
“你是想让我们就去跟你纪叔叔和婶子提亲?”谢夫人当然知道谢怀瑾的意思,却还是故意问道。
谢怀瑾就点头,一面从眼帘底下看谢知县。
谢夫人这里什么都好说,只要他好好央求央求,就没有不答应他的。谢怀瑾唯一担心的,是他的父亲谢知县。
谢知县手里端着茶盅,默然不语。
“娘……”谢怀瑾忙央求地看向谢夫人。
在这件事上,谢夫人和谢怀瑾的心思是一样的,娘两个都恨不得早早地将纪晓棠娶进门来。
谢夫人故意咳嗽了两声,谢知县果然就抬起头来。目光看向了谢夫人。
“老爷,你看怎么样?两个孩子虽然年纪还不算大,早些将亲事定下来,也没什么不好。怀瑾从此也能安了心,更加好好读书。”谢夫人柔声对谢知县道。
“大丈夫先立业,后成家。你现在不过是个小小的秀才,就想要娶你晓棠妹子!你去参加乡试的时候。是怎么说的。你现在还提出来,你自己可羞不羞!”谢知县沉声道。
谢怀瑾就垂下了头。
谢夫人看看儿子,又看看丈夫。就挑了眉。
“怀瑾自己心里已经不好受,你怎么还这般说他!本来他这次去,就是去历练的,他纪叔叔也是这般说的。怀瑾并不是不肯上进。你要督促他,也不是这般督促法。好好的孩子。被你这样数落,只怕从此都没了心气儿了!”
谢夫人是爽朗的性子,且这些年跟谢知县夫妻两个举案齐眉,谢知县对谢夫人可以说是又爱又敬。所以今天这种情形,谢夫人就敢这般数落谢知县。
谢知县被夫人数落了,不怒反笑。
“你又笑什么?”谢夫人又挑眉。
“我方才不过是……咳咳。夫人说的都对,是为夫的不是了。”谢知县笑着跟谢夫人赔礼。
谢夫人觉得谢知县今天有些奇怪。但是也没有多想,就问向纪府求亲这件事,谢知县有什么想法。
“我还能有什么想法。”谢知县微微笑了笑,“晓棠那孩子,是无般不好。我也想早点为怀瑾定下这门亲事,只是担心怀瑾没出息,糟蹋了晓棠那孩子。”
“爹,我肯定会努力读书上进,不会辜负了爹娘的期望,不会辜负了晓棠。”谢怀瑾就从谢知县的话中听出希望来,忙就起身道。
“你在这个上头倒是机灵。”谢知县瞅了一眼自己的儿子,淡淡地说道。
谢怀瑾就又被说的有些讪讪的,然而脸上依旧难掩喜色。
“方才跟文敏兄说话,我见他并没有嫌弃怀瑾只是个秀才的意思。既然如此,那……就去提亲吧。”谢知县又在儿子身上看了两眼,这才转回头来,对谢夫人说道。
谢夫人和谢怀瑾都欢喜了起来。
“那咱们就挑个好日子去提亲!”谢夫人就道。
“好好准备,切不可怠慢了。”谢知县点头。
将一应准备的事情交代给了谢夫人去料理,谢知县就从谢夫人的屋子里出来,径直到前面的书房坐了。
“文敏兄啊,我们就要做儿女亲家了,你还不肯跟我说实话吗?”谢知县坐在椅子上,思量了良久,嘴角露出笑意来,低低的声音自言自语道。
纪家三兄弟,本来家业自然应该是纪大老爷承继的。但是因为种种缘故,纪大老爷几乎事实上脱出了纪家,到后来纪老太爷最为倚重的,竟是纪二老爷。
如无意外,纪家这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