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天下-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佑,你可捉住了全师傅?”纪晓棠忙就问道。
祁佑年就摇了摇头。
“全师傅死了。”祁佑年告诉纪晓棠。
当时李师傅牵制住了全师傅,全师傅见到官军伏兵,知道大事不好,就想要逃走。李师傅虽然伤了全师傅,但是混乱之中却还是让全师傅混在贼寇中逃跑了。
是祁佑年在逃跑的贼寇中发现了全师傅。
其他的贼寇还罢了,他却万万不能让全师傅给跑了,因为那样会为纪家带来无穷的后患。祁佑年是知道,全师傅在纪家不过是卧底,但这并不代表世人都知道。世人所知道的。全师傅是纪家的武师,在纪家很有体面。
如果将来全师傅出来说些什么,就是纪家一个要命的把柄。
眼看着全师傅就要逃离,祁佑年放弃了手中就要抓到的贼寇,用他的后裔神弓射死了全师傅。
“他与贼寇互通消息这件事,只有我和李师傅知道。李师傅应该不会说出去,我这里就更加无需担心。”祁佑年压低了声音说道。
纪二老爷和纪晓棠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孤身一人到我府上。据说也没什么家小。否则。定要好好的抚恤一番。”纪二老爷就说道。全师傅之死,就只当做是护卫粮草,死于混乱之中。
正值多事之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纪家来说,才是最为安全稳妥的。
祁佑年见纪二老爷这样说,也就点头。
纪二老爷就又仔细问起鹰跳峡当时的战况如何。祁佑年也不隐瞒,一一都说了。当时祁佑年几乎将整个卫所的官军全部带去了鹰跳峡设伏。一同带兵前去的,还有穆洪、穆家英和穆家豪父子三个。
这一战,他们不仅保住了重要的粮草,还歼灭了不少贼寇。
祁佑年前来追捕跑掉的衙役。在路上就写了战报派人送了上去,估计很快就会有批复下来。这一次,任安府卫所的官军们可是立了一大功。
“到时候论功行赏。穆叔父子三个都是大功一件。”祁佑年就道。穆洪已经是任安卫所的千户,或许一时无法再升迁。但是穆家英和穆家豪肯定是能加官进爵的。
粮草和人夫都没有损失,祁佑年和穆家父子又立了功,可以升迁,手中掌握更多的权力和官军,虽然一部分贼寇跑了,而且也没有抓住贪狼,但这已经是不小的胜利,很值得庆贺了。
“虽没有抓住贪狼,但这一次敲山震虎,还削弱了他的爪牙。这贪狼虽然狡猾,也已经在阿佑的网中了不是吗?”纪晓棠就笑着道。
祁佑年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还有一件事,这次跑了一部分贼寇。阿佑你刚才说已经分兵去追了,就算不能找到贼寇的老巢,想来也会有不小的收获。”纪晓棠就又道。
祁佑年的眼睛就是一亮。
纪晓棠并没有忽略祁佑年这细微的表情变化。
“阿佑,你不会是故意放跑了一部分人,就是想查到他们的老巢吧。”
“我很想说不是。”祁佑年的嘴角就翘了起来,一双眼睛慢慢完成了月牙儿,“都被你说中了。晓棠,我是不是应该庆幸,站在我对面的不是你。”
“阿佑,你会站到我对面吗?”纪晓棠微微一怔,几乎是冲口问道。
“当然不会。”祁佑年立刻就道,“永远不会。”
“我也是。”纪晓棠低声道。
两个人之间出现了短暂的沉默,打破这沉默的,是纪二老爷。
“去追逃跑的贼寇的,可是晓棠的外祖父?”纪二老爷问祁佑年。
祁佑年回过神来,就点了点头。
他们在鹰跳峡解决了大部分贼寇之后,就兵分三路。穆洪带着穆家豪去追贼寇,穆家英带兵回防任安,而祁佑年则是往清远来。
而穆洪那一路人马,穆洪和穆家豪在明,另有一组人马在暗。对此,祁佑年只是一语带过,并没有细说。
然而纪晓棠立刻就领会到了,那组在暗处的人马,并非是祁佑年下属的官军。至于到底是谁,祁佑年没说,纪晓棠心中有她的猜测,却也并不打算追问。
“希望那边能有收获。”祁佑年最后说道。
“阿佑这次来清远,也不是一无所得。”纪晓棠就道。虽然没有抓住活口,找出贪狼,然而祁佑年往纪府来这一趟,还是看到了许多东西。
这也正是祁佑年为什么不去衙门抓人,而是知道谢知县在纪府,立刻就来了纪府的缘故。
祁佑年笑了笑,一切都瞒不过纪晓棠。
“阿佑,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办?”纪晓棠又问祁佑年。
“我打算上书,要求朝廷调派更多的官军过来。”
这次鹰跳峡一战,祁佑年虽然大获全胜,但是却并无丝毫骄矜之意。贼寇兵强马壮。甚至超出了他的预想。
“这次若不是我预先知道消息,出动整个任安卫所的官军,只怕胜负还很不好说。如果不是设伏,而是正面跟这股贼寇遇上,需更充足的兵力。”
纪晓棠听祁佑年这样说,就点了点头。
如果祁佑年只是任安卫所的千户,那么纪晓棠也许会担心。他的上书会不会被重视。然而祁佑年还有小威武候这个身份。且肩上负有秘密使命,纪晓棠相信,他的增兵要求一定不会被忽视。
“如今天灾不断。北边蛮族蠢蠢欲动,这批反贼绝不会错过这样的时机。抢劫粮草,不过是他们的第一步。我想下一步,他们必定会招兵买马。举起反旗。而且,他们的第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任安府。”
任安府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进可攻退可守,很可以做为造反的大本营。杀破狼应该早就看中了这块地盘,所以三头领之一的贪狼才会来此经营。
“谢伯伯刚才找我家筹粮。说到运粮的人夫,竟有意招募来此的灾民。”如果真按照谢知县所筹划的发展,那么不仅新筹集到的粮草。就是这些灾民中的青壮,也都会落入杀破狼贼人手中。
灾民都是走投无路。如果被裹挟进贼寇窝中,被贼寇威逼利诱,极有可能会成为贼寇手中的利器。
“而且,谢伯伯怕灾民不肯,还鼓动我爹爹去做说客。”
如果纪二老爷真的去了,这批青壮几乎就相当于是被纪二老爷送去了贼窝中。等以后事发,纪家可就更加说不清楚了。
“不错,正是如此。”纪二老爷就点头,一面不由得冒出冷汗来。方才在书房内,虽并无硝烟,但凶险的程度却不亚于在两军疆场之上,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他几番诡计落空,如今也应该知道我们疑心他,应该不会再有此等举动了。只是,我暂时还动不了他。纪大人和晓棠要多多保重,以防他狗急跳墙。”祁佑年就嘱咐道。
纪二老爷和纪晓棠都点头。
“阿佑,你不能动他,可否上书说明,还有知府大人那里……”纪晓棠就道。
“他是朝廷命官,便是知府大人,没有确凿的证据也不能奈何他。”纪二老爷就道。
“我会上书,另外再写一封密信……”祁佑年知道纪晓棠的担心,想了想,就做出了决定。
“那有劳阿佑了。”纪晓棠向祁佑年道谢。
祁佑年没说话,只对纪晓棠笑了笑,意思是纪晓棠这样做太见外了。
“还有一件要紧的事,粮草……”纪二老爷突然开口道。
“是啊,阿佑。”纪晓棠也想起粮草的事情来。前面一批粮草既然没有被劫,那么是否还需要继续筹集粮草呢。毕竟,清远也是大旱,大家都没有余粮。而且,这次县衙要求筹集的数目也太庞大了一些。“阿佑,清远县已经再也筹集不到粮草了。边关固然吃紧,可百姓们也要吃饭。”
百姓们已经吃不饱饭,如果还要强行将他们仅剩下的一点儿粮食拿走,那就是活生生要了他们的性命。
官逼民反,古已有之。纪晓棠前世所经历的动乱,很大程度上也是这个缘故。
“我会上书将这种情形表明,”祁佑年沉吟了半晌,最后才说道,“等这批粮草平安到达,其余的,再另外想办法吧。”
筹集粮草的命令,以及那不近人情的数目,确实是朝廷的敕令。祁佑年知道民间的情况,他肯这样应承,是自己将事情抗上了身。
古往今来,为民请命,固然能够得到百姓的爱戴,但是结局往往并不美妙。
“阿佑,不管怎样,我们不希望你出事。”纪晓棠就道。
“我不会出事的。”祁佑年就笑了笑。
“不。”纪晓棠知道祁佑年的意思,他有威武侯府做靠山,遇到事情秦震也会保他,威武侯府积累至今,只要祁佑年不谋反,他的性命总是无碍的。
但是纪晓棠却无论如何不想让祁佑年冒险。
“阿佑,你手中的兵权很重要。若是这兵权落到别人的手中,我们不能保证他也会像你这样。”再也没有人比祁佑年更在意他们的安危,也再没人有祁佑年这样的本事,能够对付得了那股神出鬼没的反贼。
“好,我会上书说明情况,但不会强颜犯上。”祁佑年点头答应。
“至于粮草,我们总会有办法的。”纪晓棠这才告诉祁佑年,“小叔带领的船队,年后也该回来了。”
纪三老爷会带粮食回来,不管用在哪里,都很能解决问题。
“阿佑,”纪二老爷又开口,这次不再称呼祁佑年为祁大人。“北边吃紧,听闻老王爷已经往北边去了。如果局势继续恶化,阿佑你会不会……”
纪二老爷担心,如果北边局势紧张或者干脆就跟北蛮打起来了,祁佑年作为威武侯府的接班人,会立刻被调离任安,赶赴北边。
“不会。”对于这个问题,祁佑年回答的斩钉截铁。
“这就好。”纪二老爷也放了心。
他们这边刚谈完了正事,就有纪二太太打发小丫头过来,说是已经准备好了宴席,要请祁佑年留下用饭。
“我娘亲自安排的,阿佑不可推辞。我娘肯定还要问你外祖父的事情。”纪晓棠就道。
“如此,那就叨扰了。”祁佑年抱了抱拳,并没说什么客套话。
他的这个态度,显然取悦了纪二老爷。
“阿佑,眼看就是除夕,你不如就留下来过年。”纪二老爷邀请祁佑年在纪家过年。
外面天色已晚,祁佑年就是现在起身,回任安也好,或是赶往鹰跳峡也好,都得在路上过除夕了。
纪二老爷如此邀请,祁佑年暗暗有些惊讶。不过他是极聪慧的人,知道纪二老爷不是说客套话,而是诚心留他。
祁佑年没有马上回话,而是飞快地看了纪晓棠一眼。
纪晓棠笑意盈盈。
“好。”祁佑年几乎是不由自主地点头说好。只是这好字说出口,他才察觉似乎有些不妥。“正好县衙这边还有一些后续要查,府城和鹰跳峡那边有穆叔他们,我也能放心得下。”
“那就这么决定了。”纪二老爷立刻就道,好像生怕祁佑年会反悔似的。
祁佑年果真就在清远留了下来。
第二百三十三章 过年
年景不好,且纪家今年实在是发生了太多的事情,然而越是这样,这个年就越发地要好好过。
腊月三十,一大早上,纪家内外就都挂上了大红的灯笼。纪二太太带着纪晓棠,后面奶娘抱着长生,都穿着喜庆的衣裳往纪老太太的屋子里来。
过年的一应事情,是早就安排妥当了的,且纪老太太也不过问这些。然而纪晓棠觉得要热热闹闹些的才好,因此干脆将一些事情带到纪老太太这边还处置,正好也可以问问纪老太太的意见。
纪老太太和纪晓芸也早都起了,收拾利落正坐在炕上说话,见她们来了,两人也非常高兴。尤其是纪老太太,见她们娘儿几个都打扮的喜庆,就很满意。
“就该这样,才有个过年的气象。”纪老太太笑着点头,一面接了长生搂在怀里。“还是我们长生最讨喜,打扮的跟年画娃娃似的。”
长生穿的一身大红,他本就肉滚滚地,再加上穿的厚实,看起来就像个大红的喜庆团子。纪老太太揉着长生,就舍不得放手。一边的纪晓芸也凑过去,伸手摩挲长生。
长生就咯咯地笑,一大家子,最没心事,最开心的就是他。
纪二太太就坐下来,一面慢慢地问纪老太太年夜饭要摆在哪里,是否还需要添减些东西等等,纪老太太也就随口应着。
“老三这个时候不知道在哪里,不知道过年他们做些什么……”抱着长生,纪老太太就想起了纪三老爷。
这还是纪三老爷第一次离家这么久,且是在外面过年。
“祖母尽管放心,小叔他们也一样要过年的。吃的怕是比我们还要好……”纪晓棠忙就宽慰纪老太太。她告诉纪老太太,万家的船队常年在外,各方面都很有经验。船上的人也很注重过年。且现在船队应该就在南洋,那里虽然气候与任安府不同,但是物产丰富。
“各种海鲜自不必说,还有很多咱们见都没见过的鲜果。小叔是咱们大秦的举人老人,到了那里。就是上邦的文曲星。人人敬重,恨不得将小叔当神仙供起来呢。”
纪晓棠说的新鲜喜庆,纪老太太听了就忍不住笑。
“真有你说的那样。别是哄我吧。”
“不敢哄祖母,我听万老爷子,还有万嘉树万公子都这么说的。祖母不信,等小叔回来就问他。比我说的还好呢。”纪晓棠就道。
“是啊,老太太。三弟出去是长见识去了。且做的还是行善积德的事,老天都保佑他万事顺意的。老太太就安心吧。”纪二太太也笑着道。
纪老太太是挂念纪三老爷,但是一会的工夫,就被众人说的满心欢喜。
“三弟虽不不能回来过年。咱们家今年人口也不少,阿佑在咱们家过年呢。”纪二太太就又道。
“我也正要说。”纪老太太听纪二太太提起祁佑年,忙就嘱咐。“虽然你们不将他当外人看待,祁大人又是好性子。没有半点架子,总不能错了礼数,怠慢了人家。你们各样安排且不可俭省了,虽是年景不同往年,咱们家一时也不在乎这些。”
纪老太太这么说着话,纪晓芸就抱了长生往里屋去了,似乎是要找什么玩的东西。
“还有晓芸,这孩子这一年经历的太多了。”
“祖母放心吧,我娘和爹爹也想到了这里,今年务必要热热闹闹的,除旧迎新。”纪晓棠就道。
纪二太太也点头。
“那就好。我知道,你们都想的周到,我不过是白提醒你们几句。”纪老太太点头。
“只要祖母不贪清闲,多提点我们几句,才是我们的福气。”纪晓棠就笑道。
等纪晓芸抱着长生出来,大家就都默契地转换了话题。
一会,就有小丫头从前院过来,纪晓棠叫住了小丫头,问她纪二老爷在做什么。小丫头就告诉纪晓棠,纪二老爷在前面书房,正在写对联。
“姐姐,我们看看去。”纪晓棠就想去看纪二老爷写对联,还叫上了纪晓芸。
纪晓芸就迟疑,有些不肯往前院去。
纪老太太一心想让纪晓芸活泼开朗些,就劝纪晓芸跟纪晓棠一起去。
“是你爹的书房,且家中并没外人,你们姐妹自在玩耍就是,不必在乎许多。你爹见你们去了,也只有高兴的。”
“是啊,还得姐姐替老太太挑一幅对子,咱们正好就替老太太贴起来。”纪晓棠就道。
“就是这样,晓芸,你去替我挑了对子来。”纪老太太笑道。
纪晓芸就点了头。
纪二太太还有些话要跟纪老太太商量,纪晓棠干脆就将长生抱了,在众丫头媳妇的簇拥下,一路说说笑笑往前院书房来。
书房里,却并不只有纪二老爷一个人。
祁佑年正在桌案前帮纪二老爷看对子,见纪晓棠姐妹进来,忙就站起身。
“阿佑,你差事办完了?”纪晓棠见到祁佑年,心中暗暗欢喜,就笑着问道。
“是。”祁佑年笑着点头,“特意早些回来,看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
“一会还真有事要你帮。”纪晓棠立刻就道。
“好。”
“你这孩子,怎么这样不客气!”纪二老爷抬起头来,说了纪晓棠一句,然而不论是神态还是语气,都并没有什么指责的意味。
不仅纪晓棠来了,纪晓芸和长生都来了,纪二老爷心中高兴。
长生在纪晓棠怀里,一边朝纪二老爷伸出胖乎乎的小胳膊,一边奶声奶气地喊爹爹。
纪二老爷忙就放下笔,从书案后走出来,接了长生抱在怀里。长生欢喜地咯咯笑,还将小脑袋瓜贴到纪二老爷的脖子上,显得特别亲昵。
纪二老爷就朝祁佑年笑了笑。
“阿佑不要见笑,小孩子被我惯坏了。”这句话,也不知道是说纪晓棠,还是说长生,或者是将两个都说在内了。
祁佑年笑着摇头。
长生在纪二老爷怀里,就抱了纪二老爷的脖子不肯撒手。纪二老爷一时也不舍得将小儿子放下,就叫祁佑年写对联。
祁佑年就摆手不肯,说不敢在纪二老爷面前献丑。
“阿佑,你就写吧。我们大家伙早就想见见你的墨宝了。”纪晓棠就催促道,一面就走到旁边的火盆边暖了暖手,然后到桌案后面。
纪晓棠先看了纪二老爷写的几幅对子,就另外铺了纸,又亲手研墨,笑呵呵地看祁佑年。
祁佑年实在却不过,也只好走到桌案后,他提起笔略一思索,随即饱蘸浓墨,刷刷点点,一气呵成。
纪二老爷抱着长生走过来看了,就连连点头。
“阿佑胸中有丘壑啊。”字如其人,祁佑年平时温文儒雅,写出来的字也端方圆融,却内藏风骨,且气势惊人。
祁佑年这字,也是童子功。
“纪大人过奖了,是我班门弄斧。”祁佑年就谦逊道。
“爹爹,这对子咱们肯定要留下来,贴去哪里合适?”纪晓棠就问纪二老爷。
“就贴去藏书阁吧。”纪二老爷想了想,就说道。
“好,咱们家藏书阁也能沾些武曲星的仙气儿。”纪晓棠就笑。
祁佑年被纪晓棠打趣,嘴角含笑,心中欢喜,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