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天下-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不给纪大老爷和纪大太太面子,那送菜来的人知道纪老太太的脾气,并不敢解释炮制乳鸽的补药不同于人参,虽然补益身子,却并不属于大热。
纪老太太平时也吃些高丽参,而且还曾经赞过,说吃着不错。
纪老太太这般行事,就是茜华堂那边服侍的人也都习以为常了。
纪晓棠在旁边看着,也没有说话,陪着纪老太太用了晚膳,服侍的人将饭菜撤下,又端上秦震新送的乌龙茶上来,纪晓棠带着长生也到榻上坐了,就陪着纪老太太说话。
“大哥哥和大嫂子现在每餐都会送了孝敬来?”纪晓棠问。
纪老太太就点头。
以她的性子,迁怒并不是稀罕事。比如说她不待见纪大太太,对于纪晓莲、纪晓薛和纪晓芹就都淡淡的,但是唯独对于纪晓慕和杨氏,还有几分真心的欢喜。
纪晓慕是唯一跟着纪大老爷往清远给纪老太爷吊孝的孙子,而杨氏虽然是纪大太太的侄女,却显然与纪大太太并不是一路人。
“晓慕那孩子,是咱们纪家人,读书的种子。原先你们祖父在的时候,就很喜欢他。晓慕媳妇也是个实诚孩子,就是念书念的有些呆气。”纪老太太对纪晓棠评点道,“他们两个还是孝顺的,就是从小被人带坏了。”
纪晓棠略想了想,就叫过一边的管事媳妇来,问她纪大老爷和纪大太太这些天都送了什么孝敬菜,然后又问纪晓慕和杨氏的。
这管事媳妇是纪晓棠给纪老太太选出来的,精明能干不说,记忆力也十分惊人,近几天的两个院子里送来的孝敬菜,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即便是这样,管事媳妇还是拿出一个册子来。
“但凡是那边的孝敬,不管是孝敬菜,还是别的什么。都一笔一笔地记下来了。”
这是纪晓棠那边的行事章程,原来纪老太太这边并没有,这管事媳妇在纪老太太身边管事,就依了纪晓棠那边做事的旧例。
“她倒是精细的很。”纪老太太就夸了管事媳妇一句,虽然心中对这样的做法有些不以为然,但是不得不说,自从这管事媳妇到她身边。她这院子里的事情就一板一眼地。比从前严谨也顺当了许多。
纪晓棠看管事媳妇记录的账目,茜华堂和芳华堂不仅有送孝敬菜品,这些天还送了许多的补品过来。除此之外,茜华堂前天还送了许多的尺头过来。
从纪老太太到纪晓棠这些人,都已经裁制了新一季的衣裳,这些尺头。是额外的,说是给纪老太太。让她随便自己以及给晚辈们裁制衣裳。
东路院一切的衣食住行都是自己支钱,但是还得为纪大太太说一句,在银钱上,她并不小气。
若是这一点都做不到。纪大太太也未免眼界太窄,真的不是阁老府出来的。而且,东路院这边也从来没有亏了纪大老爷和纪大太太那边。
惠而不贵。是大家都见好儿的事。
纪晓棠将记录都看了一遍,又问了管事媳妇几句。
管事媳妇都一一地答了。
那些尺头。纪老太太分了一些给姚氏母女三人,其余的都堆放在库房里头了。至于那些送来的孝敬菜,就如同纪晓棠方才所见。
茜华堂送来的,纪老太太一筷子都不会动,反而是芳华堂纪晓慕和杨氏送来的,纪老太太多少都会吃上一些。
“我平时只说她呆,晓慕一个男人家,也顾不上这些。谁想到,她竟是个有心的。”杨氏送来的孝敬菜,样样都合纪老太太的心意。
别说纪老太太这样想,纪晓棠也有些吃惊。
杨氏的聪慧,并不在这些上头。若是换做纪大太太,那还有可能。
纪晓棠坐在那,看着手中的记录,就想起了纪晓莲今天在肃王府的表现。长生就坐在纪晓棠身边,抬起头跟纪晓棠说话,见纪晓棠半晌没理他,就抬起手扯了扯纪晓棠的袖子。
“阿姐……”长生现在管纪晓棠叫阿姐,管纪晓芸叫姐姐,纪晓莲和纪晓芹分别的大姐姐和四姐姐。
纪晓棠这才回过神来,让长生等等,就压低了声音吩咐了管事媳妇几句。
管事媳妇心中惊讶,甚至面上都露出来一些。不过她很快就平复了表情,答应了一声。
“请县主放心。”
“有你在祖母身边,我放心。”
吩咐了管事媳妇,纪晓棠才低下头来看长生。
原来长生手里拿了一份海图,方才正跟纪老太太热烈地讨论着他小叔现在应该在哪里。纪老太太何曾见过海图,长生又对大秦沿海府县和远近海中岛屿如数家珍,纪老太太就觉得小孙子真是个天才。
因为小天才有个问题答不上来,这才求助他的阿姐。
纪晓棠听了长生的话,忍俊不禁。
长生这是现学现卖。
“这是爪哇岛,上一次咱们小叔还在这里杀过海贼的……”纪晓棠告诉长生,同时也告诉纪老太太。
“以后有什么事啊,我也不问别人了,就问我这乖孙。我这乖孙以后啊,肯定是大学士。”纪老太太摩挲着长生的发顶,笑的眯起了眼睛。
大家都笑,却并没有将纪老太太的话放在心上。这个时候,谁又能想到,有一天,纪老太太的话竟成了真!
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这个时候也从景华堂过来,见到祖孙几个这样和乐融融的场面,都满意极了。
掌灯十分,馨华堂各院灯火通明。
茜华堂纪大太太的屋子里,纪大老爷、纪大太太、纪晓慕、纪晓莲姊妹几个,还有杨氏都在座,肖姨娘站在纪大太太的下手,与丫头们一起递巾帕,剥果子,低眉顺眼地服侍纪大老爷和纪大太太。
“老爷亲自点的那道乳鸽,又被老太太给退了回来。”纪大太太抿了一口香茶,慢悠悠地说道。
“老太太不喜欢,明天再换别的。老太太收与不收,只凭老太太喜欢。咱们的孝心,却不能打了折扣。”纪大老爷正色说道。
这番话,是回答纪大太太,同时也有教导纪晓慕几个的意思。
第四十二章 访客
纪晓慕率先起身,垂手恭听,杨氏和其他几人也忙都跟着站起来,听完了纪大老爷这番话。
纪大老爷欣慰地点了点头,就让纪晓慕几个坐下。
“大爷和大奶奶送去的孝敬,老太太都留下了,还跟身边服侍的人夸了大爷和大奶奶。”肖姨娘捧了果子上来,一面讨好地说道。
纪大老爷半眯着眼睛,点了点头。
纪大太太看了肖姨娘一眼。
肖姨娘心里顿时打了一个突,再不敢说话。
话题就此转开,就谈到了纪晓莲要进宫备选的事情。如今各地备选的佳丽大多已经来到京城,很快就要进行初选。
“初选是不用担心,要紧的在后头。”纪大老爷就说道。
纪大老爷已经决定,让纪晓莲和纪晓芹都进宫去参选女官。对于初选,只凭着纪晓莲和纪晓芹的相貌,再加上馨华堂的家世,就是稳保能够通过的。
竞争激烈的,在后头。
“复选也不用担心。”纪大太太接着就道,虽然杨阁老府也会送杨翩翩和杨珊珊进宫备选,但是同时保纪晓莲和纪晓芹通过复选,还是不成问题。
最关键的,还是终选。
那时候,韩太后、隆庆帝和韩皇后都会到场,由她们来最终选定女官,若有合了帝后眼缘的,当场就会受封。
纪大老爷和纪大太太都对纪晓莲入选充满了希望。
“晓莲见过太后,太后对晓莲的印象很不错。”纪大太太笑着说道。
“晓莲的资质,也是上佳的。就是晓芹,也要努力通过复选。终选之时,就算是不能选在宫内。入了太后和陛下的眼,赐与一桩婚事,也是极有体面的事。”
这就是纪大老爷的打算了。
肖姨娘站在一边,虽然垂首帖耳,但听了纪大老爷的话,还是难掩激动之色。
纪晓芹坐在最下首,却将头垂的更低了。
纪大老爷一眼瞧见纪晓芹如此。微微皱眉。纪晓芹的容貌是好的。只是这性子太过胆小怯弱。
说到进宫备选,大家难免就又想到了纪晓棠。
“不知道太后和陛下怎么安排?”纪大太太就道。
“安王爷已经进宫,向太后请旨赐婚了。”纪大老爷不动声色地说道。
纪大太太。以及在场众人却都大吃一惊。他们还都不知道这个消息。
“真有此事,那太后答应了没有?”纪大太太就问。
“确有此事,太后还没答应。肃王爷那边,只怕很快也会有动静。”纪大老爷摸了摸胡须。颇有些料事如神的意味。
纪晓棠今天在肃王府中的事,纪晓莲都已经跟他说了。
不得不说。纪大老爷的判断是准确的,但是他的消息却慢了一步。然而,他究竟是不能跟秦震比的,能够知道秦震进宫求旨。已经堪称是消息灵通。
纪大太太似乎是在回味这个消息,半晌没有说话,纪晓莲却几乎撕破了手中的绢帕。
“我看。这只怕不是什么好事呢。晓棠爬的太高了,一不小心摔下来。可不是好玩的。”纪晓莲忍不住开口。这样的话,如果换一个口气,换一下措辞,也未尝不是担心关切的话。
然而,在纪晓莲,却完全没有这样的问题。她就是出于嫉妒,恨不得纪晓棠如她所说的,摔下来,坏了事。
纪大老爷似乎并没有察觉到纪晓莲的妒意,反而点了点头。
“一家有女百家求。晓棠确实出色,且又有县主的身份。可若求的人家平常还罢了,偏偏是这两位。真不知是福是祸了。”纪大老爷抬手,又摸了摸胡须。“若肃王知道安王请旨,就此放弃还好。若是肃王也去请旨……”
纪大老爷顿了顿,虽未继续说下去,但是从他的表情和语气上,也不难猜到他的意思。
若是肃王也去请旨,对纪晓棠来说,就是祸非福。
“父亲,这话怎么说?”纪晓慕和纪晓莲几乎同时问道,兄妹两人都很急切,然而心境却大大不同。
“晓棠再好,对皇家来说,也不过是个女子。天家兄弟,怎么能因为一个女子肆意争竞,坏了手足的情分。”纪大老爷缓缓说出了自己的推断,“太后就是本想让晓棠进宫,也不能不放弃晓棠,更不会将晓棠赐给安王或者肃王。”
“晓棠会被赐婚与他人?那玄让是不是又有了机会?”杨氏本来在纪大老爷跟前很少说话,这个时候却忍不住开口问道。
杨氏喜欢纪晓棠,对于纪晓棠能够嫁给杨玄让的前景很是期待。
纪大老爷缓缓摇头,目光在纪晓慕、杨氏和纪晓莲的面上扫过,自然也将三人的表情都看在了眼睛里。对于三个人的反应,纪大老爷并不满意。
在他看来,这三个孩子都有些迟钝,缺少在朝中为官所需要的敏锐。杨氏和纪晓莲还罢了,缺少这个,对于纪晓慕来说却是致命的。
纪晓慕聪明会读书,但是对于做官……
纪大老爷暗中叹气,但还是给出了解释。
“安王和肃王两位都是什么样的人物,这些年,谁见过这两位王爷对什么人、什么事这样执着过?!晓棠不管是嫁进什么样的人家,那户人家,就算是与安王和肃王两位王爷都结了怨……”
再往下面的话,纪大老爷就没有说了。
“怎会如此!”纪晓慕和杨氏都是又吃惊,又难过。
“我就猜到了!”纪晓莲却一脸的雀跃,“那晓棠最后是不是会出家?肯定会吧,要不然,留着她,对咱们家也是个威胁。谁知道两位王爷会不会迁怒馨华堂。”
纪大太太撩起眼皮,给了纪晓莲一个警告的眼神。
纪晓莲不再说话。然而脸上欣喜的神情却没有丝毫改变。
“父亲,这件事,现在应该还有回旋的余地吧。”纪晓慕就问纪大老爷。
纪大老爷没有直接回答纪晓慕的话。
“这件事,我会提醒你们二叔,和他好好商量商量。”这就算是回答了纪晓慕的问题了。纪大老爷还有些话并没有说出口。
实际上,他是赞同纪晓莲的说法的。纪大老爷认为,纪晓棠出的风头太大。最后会对馨华堂十分不利。虽然之后。以纪晓棠的容貌和才气,总会有不那么在乎仕途的书香人家愿意娶她进门,然而对馨华堂最好的结局。却是纪晓棠出家为尼。
只有那样,才能彻底消除安王和肃王的怒火,让他们不会迁怒于馨华堂。
这件事,还最好是在事情没有发展到最后的时候做成。那样对馨华堂就更有利了。
当然,纪大老爷还有一件事也没有说。或者是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他之所以这么想,与杨阁老的分析和启发大有关系。
转天,纪大老爷才知道肃王也进宫求旨的消息,顿时就着急起来。请了纪二老爷到书房叙谈。
这兄弟两人虽多年没有见面,但书信往来不断,在京城团聚之后。两人之间也极为和睦,几乎没有过什么分歧。
起码是没有需要摆到明面上来的分歧。
然而这一次。纪大老爷和纪二老爷商议的结果却是不欢而散。
纪二老爷在书房时,纪大老爷还能维持住表面的镇定和风度,可等纪二老爷走了,纪大老爷就再也忍不住,甚至摔了书案上他喜欢的一方端阳。
“岂有此理!竟是这样自私,完全不为家族考虑!他还当我是他的兄长吗,他的心里,还有没有他的侄儿们!”
等纪大老爷回到茜华堂的时候,依旧余怒未消。
纪大太太自然要上前问询。
纪大老爷就告诉纪大太太,他警告了纪晓棠之事的危险,并指点纪二老爷该如何做。他的话已经说的非常委婉,然而一向性子平和的纪二老爷却反应激烈。
纪二老爷告诉纪大老爷,事情没有纪大老爷想的那样绝望,而且,即便是事情真的朝纪大老爷所想的方向发展,他也不会那样待纪晓棠。
“他对我,他的兄长,竟然说让我以后再也不要提起这个念头!我是为了谁,我还不是为的我们纪家!他为了晓棠一个女儿,竟然不顾纪家的大局,不顾我们父子的前程!”
纪大老爷有些激动,一面分析给纪大太太听。
“他自然是不怕的,他只有一个长生,才那么大一点儿。他打的好主意,等长生长大能进官场了,这件事也淡了下去,不会对长生有什么影响。可是,晓慕和晓薛可等不了!”
纪大老爷认为纪二老爷将这些都考虑过了,自私自利,根本不管他这一房的仕途和死活。
“我错看了他,我错看了他!”纪大老爷连声说着。
纪大太太自然尽力劝慰纪大老爷,却没有一句为纪二老爷解释的话。
“事到临头,到时候也由不得二老爷。老爷毕竟是长兄,就该拿出长兄的身份来,不信他不答应。且身在京城,不同于清远,还有父亲和姨娘那里,也不会袖手旁观。”
两个人谁都没有提及纪老太太,似乎是笃定了,兄弟两个冲突起来的时候,纪老太太是绝对不会出面说话的。
经过纪大太太的一番劝解,纪大老爷果然慢慢地消了气。
眼下他们要做的,是不能让纪晓棠影响了纪晓莲和纪晓芹入宫备选。
三月底,蜀中传来战报,祁佑年大军已经克复蜀中,反贼一伙大多伏诛,祁佑年安排好了蜀中的事宜,押送反贼俘虏,正在返京的路上。
战报一经在朝堂上公布,朝堂上下,包括整个京中,都几乎沸腾了起来。
祁佑年真的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三个月内,就平定了蜀中。
纪晓棠自然也听到了消息,心中暗暗欢喜不已。
而就在转天,纪晓棠在妍华堂接待了一位意外到来的客人。
这位客人,并未走馨华堂的大门。而是直接到了东后角门,要求见纪晓棠。
管事的就跑来禀报纪晓棠,说来客是位穿着华贵,一看就不是普通人的年轻女子。然而女子却并没有说明身份。
“是那位陪同来的大人,出示了他的腰牌。”
因为东路院中最常用的就是东角门,所以纪晓棠在东角门安排了能干的管事和小厮,这些管事和小厮。都是认得字的。
管事的告诉纪晓棠。那位陪同女子前来的大人,出示的是宫中禁卫的腰牌。
“那位大人长的什么模样?”纪晓棠立刻就问,心中已经隐隐猜到了来人的身份。
“那位大人。长的体面极了。”管事的叙述中,陪同而来的男子三十出头的年纪,身材魁伟,相貌俊朗。是一位养尊处优的美男子。
听了管事的话,纪晓棠已经再没有疑问。来人显然是长宁公主,而陪同她前来的,应该就是那位禁军统领。
纪晓棠一面吩咐人去禀报纪二太太知道,一面忙就整理了衣裙。带着人亲自到东角门接人。
等在东角门的,确实是长宁。她穿的虽然华贵,但并没有做宫装打扮。而是穿了京中大户女子常见的衣裙。
在长宁身侧,则是那位禁卫军的统领封常硕封大人。
长宁显然是微服前来。不想被人发现,就像上次,她深夜去威武侯府后街找成大忠一样。
纪晓棠忙就上前,跟长宁见礼。
“公主下顾,怎么不提前打发人通知一声,这样有失迎迓,实在是失礼罪过。”纪晓棠一面行礼,一面说道。
长宁就扶住了纪晓棠,不让她行礼,一面左右看看,示意纪晓棠她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她来了这里。
“我今天来找你,就是想找个朋友说说话。你莫将我当公主待,也别惊动了人。咱们到你那里,清清静静的说话才好。”
长宁脸色微红,双眼发亮。
纪晓棠见此情景,只得点头,她也没有忘记旁边还有一个封常硕。
“请封大人往前面书房喝茶。”
“这却不必。”封常硕见纪晓棠跟他说话,就笑了笑,露出一口雪白整齐的牙齿来。“下官就在这里等公主。”
“晓棠,不必管他。”长宁就对纪晓棠说。
“那怎么能行。”纪晓棠笑道。
长宁可以不管封常硕,但是纪晓棠却不能。不仅不能放着封常硕不管,还要招待的非常仔细、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