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击的牵制。营长们第一次在作战中可以直接同头顶上嗡嗡作响的航空兵小队通话,及时召唤
他们进行定点攻击,阻止敌人集结。中共部队造成的压力主要集中在其他地区,这倒是事
实。但是,如果不是指挥上的勇敢、老练和灵活,该团或许会因为恶劣的天气和敌人的袭击
而遭受更加严重的损失。后来,他们撤至一个桥头堡地区,只受到比较轻微的伤亡,而且大
部分装备都完好无损。
第1陆战师以及第7师两个营的经历要惨痛得多。但是,这一次还是由于史密斯将军的
勇敢指挥和深谋远虑,他们才幸免于彻底瓦解。我已说过,史密斯不顾第l0军的压力,在
率部进入长津水库附近的不毛高原的同时,从容不迫地设法保持了后撤路线的畅通与安全。
他沿途贮备了弹药、油料和其他补给物资,控制了一切可以控制的高地,修建了后送伤员用
的简易机场,并且在对远处的情况有一定把握时才向前推进。一路上,只是间或遇到敌人打
了就跑的抵抗。从抓到的俘虏来看,都是中国人中的。按船上救护所医生们的说法,突然出
现的严寒较之敌人的火力更加可怕。现在,史密斯探信,敌军在他后撤路上的什么地方埋伏
着一支强大曲部队,他觉得自己正在被逼进陷阱。然而,第10军军部在麦克阿瑟的众所周
知的愿望驱使下,仍催促他继续朝他的目标——长津水库西岸的一簇泥顶小屋推进。抵达目
标已是十一月下旬,朝鲜的严冬已经降临,而中共正如其无线电广播早就威胁的那样,已准
备进行最强有力的打击。
在西线,沿着黄海,第8集团军再次渡过清川江。头两天,他们仅遇到轻微的抵抗。总
部的乐观看法好象是对的。但是,沃克仍然坚决反对向边界冒进,果然他所担心的事很快就
发生了。十一月二十六日,中共部队又一次凶猛地全力扑向第8集团军。他们首先从右翼攻
击南朝鲜第3军,几乎将沃克的右翼部队消灭干净,只几小时的功夫,他们就肃清了残存的
南朝鲜部队。尔后,中国部队就没完没了地吹着军号,开始攻击美第2师。在后来的战斗
中,美第2师这支英勇的部队一共损失四千多人以及大量火炮、信号器材和工兵器材。唯有
保罗·弗里曼上校的第23团战斗队经师长同意向西海岸方向撤退才完整地逃脱。沃克向东
京报告,发起进攻的中国人估计有二十万,情况已接近绝望的境地。沃克提醒说,这不是一
次反攻,而是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他知道,联合国军应该往回缩手了。
第8集团军右翼崩愦的消息,越过花岗岩峭壁和阴郁的山谷传到了东边的第l陆战师。
()
该师正伸展在一条曲折的道路上,道路由柳潭里穿过下碣隅里和古土里,一直延伸到南面四
十英里外的真兴里。雷蒙德·默里中校的第5陆战团一直作为师的先头部队,在其后跟进的
是霍默·利曾伯格上校(后晋升为中将)的第了陆战团。这两个团奉命向西进攻,徒劳地企图
解除沃克受到的压力。史密斯指示他们要谨慎小心地向前推进,要提防埋伏。当这两个团向
外运动时,遭到埋伏已久的中国人迅猛攻击。此时,因估计到这种牵制性进攻不会有什么结
果,默里与利曾伯格未与史密斯商量,并且不顾阿尔蒙德的命令,就自行决定取消进攻,转
人防御。
陆战队对这种打击早有思想准备,因此能够牢牢守住村边的高地。中共第79师和第89
师的两个突击营在迫击炮火力支援下发起的进攻,入夜发展成三个中国师的全面强攻,企图
压倒两个陆战团。由于是在夜间进攻,中国人得以避开我空军的攻击,并能调遣众多的兵力
对付陆战队。
他们成纵队在狭窄的正面上发起进攻,一进入手榴弹投掷距离,便马上展开队形。陆战
队的才智、斗志和优势火力,对于弥补陆战队人数上的不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仗打
得十分艰苦。零下十八度的严寒使许多卡宾枪和勃朗宁自动步枪无法使用,但大多数伽兰得
步枪和勃朗宁机枪没有冻住,仍可射击。早晨二时半,陆战队某排点着了当地一所茅屋,把
周围照得通明,因而使进攻的中国人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中国人被打垮一批,又冲上一
批,越过尸体往上攀援,继续冲锋。
这一次进攻以及后来对陆战队发起的进攻,向南发展到不少村庄,这是最残酷的战斗。
这些进攻使陆战师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并未使其愦乱或遭到惨败。在水库南端的下碣隅
里,师长预先贮备了六天的补给,而且飞机还空投了轻武器弹药、武器、药品、口粮甚至还
有饮用水。但是,严阵以待的陆战队最为感激的,是工兵一营D连的勇士们,他们在泛光灯
下苦干通宵,在冻土之上辟出了一个简易机场,从而使伤员得以后送。他们在十二小时内完
成了这项工作,而且有时不得不中断工作,拿起步枪支援前面远处的地面部队。战斗越演越
烈,但压路机照常轰鸣,直到机场修好为止。
情况万分危急,有九个中国师可以向陆战队突击,因此,阿尔蒙德将军就象几天前催逼
史密斯将军加速推进那样,又催促他加快撤退速度。阿尔蒙德将军授权史密斯可以丢弃一切
妨碍后撤速度的装备。但是,史密斯不打算扔掉他可能需要的任何东西。他说,后撤的速度
完全取决于后送伤员的速度。史密斯想杀出一条退路,因此他需要全部装备,况且,他也想
将大部分装备带回去。这些打算他都实现了。他把沿途负伤的人用卡车载运出去,只丢下了
那些在柳潭里战斗中被打死的人员。撤退以前,为在那里阵亡的八十五名官兵举行了战场葬
()免费TXT小说下载
礼。
陆战队秩序井然地撤退,后面跟着不少难民。原先有一块平板横过一个水电厂的溢水道
悬吊在峭壁之上,下面是无底深渊,现在平板已被中国人毁掉。但史密斯已预见到这种情
况,及时让飞机分段空投了一座“踏板桥”,使部队以及压路机等全部人员装备得以通过。
来自真兴里的第l陆战师两个连,夺取并扼守着瞰制这一关口的高地,击退了敌人企图切断
后撤队伍的所有进攻。
这是一次漫长而曲折的撤退,一路上战斗不断,似乎是在一寸一寸地向后挪动。当先头
部队抵达这条道路最南端的村庄真兴里时,末尾的部队还在北面中英里外的古土里。
实际上,这次退却还不如说是一次进攻,因为每支部队都必须克服优势之敌,往回杀出
一条路,与真兴里的陆战队会合。这意味着,部队需要经常发起进攻,夺取制高点,使敌炮
兵无法对沿途撤退的队伍集中火力。在柳潭里曲部队很艰难地回到了长津水库下端的夏古
里。陆战队不得不从这里杀出去,到水库冰面上解救第7师“麦克利恩特遣队”的残存人
员,这支特遣队被中国人的一次突然袭击切成了两半,几乎被消灭掉。在这里,第23步兵
团的小唐·弗思中校荣获了“国会荣誉勋章”,他曾很英勇地解救一个装有五百多伤员的车
队,但为此失去了失命。
在经过古土里和真兴里往回撤的路上,陆战队同一些步兵和少数英国突击队员一起匍
匐,攀援,奋力夺路。他们摧毁路障,击退道路两侧的进攻,攻占沿途的山头。陆战队航空
兵和第5航空队不断给他们以近距离空中支援,并空投了必需的补给物资。从夏古里简易机
场人有四千多名被打伤和严重冻伤的人员被空运到安全的地点。
十二月十一日,严峻的考验结束了。史密斯将军这支经过战斗考验、冻得半死的坚强队
伍仍然斗志昂扬,拥有大部分装备。他们在史密斯的带领下进入兴南附近桥头堡地区的一个
环形防御圈;只要有海军和空军的支援,他仍可以在那里一直坚持下去。
十一月二十八日,在第10军和第8集团军指挥官在东京举行的一次会议上,麦克阿瑟
答应沃克将军,为避免从东面被敌人迂回包围,他可以在认为必要时自行撤退。第8集团军
已遭到一次沉重的打击。美第2师在清川江一带损失严重,十一月底已宣布失去战斗力,因
而撤到了南朝鲜进行整编补充。
现在,第8集团军已撤过清川江。他们接着又从容不迫、秩序井然地继续向南撤退。十
二月五月,沃克放弃了北朝鲜首都平壤,并撤离该地区。中国久已脱离接触,看来不想马上
追击。也许这是因为,中国人通常一次向部队提供的补给仅够几天战斗之用。但是,中国人
仍保持以每天六英里左右的速度向前推进。他们自己的补给线现在越拉越长,并且毫无疑
问,不断引起我虎视眈眈的空军的注意。
第8集团军正在向三八线撤退,第10军则开始从兴南周围的桥头堡阵地撤退。此时的
新闻报道或者至少是要闻简报,给人的印象是联合国军吃了大败仗,而实际上,他们是在绝
对优势之敌的不断进攻之下实施了一次了不起的撤退,并且,由于进行了极其英勇的战斗,
尤其是美第l陆战师和第2师,故而损失被减少到最低程度。
一路上,部队遭到严重损失,尤其是南朝鲜第2军。
有些部队几乎大部被歼。这些都是无可否认的。但是,十二月初,陆军参谋长柯林斯将
军亲自调查在朝鲜的部队时发觉,他们“沉着自信”,第8集团军正出色地按计划撤退,第
10军正毫不慌乱地撤离桥头堡地区。
海军在兴南干得很出色,他们把整个第10军及其装备全部由海上运走。这件事尽管没
有作为头条新闻刊登,但是,从敌人领土上撤出十万零五千部队,九万一千名朝鲜难民,一
万七千多各类车辆和几十万吨物资,这本身在军事上就是不小的胜利。无法运载的装备和补
给物资在岸滩上销毁,所以什么也没有留给敌人。
另外也应该记住,为了让第8集团军剩余人员通过清川江面在那里担任守卫的美第3
师,虽遭重创,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重新在朝鲜中部投入战斗。第l陆战师由朝鲜屋脊
往下夺路撤退时,至少遭到六个中国师的沉重打击,但是也在不到三十天的时间就重新投入
了战斗。
尽管如此,这次失败还是严重的,损失也是惨重的,尤其是,这次失败和损失本来是可
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减轻的。现在回过头去说,总司令在这方面或那方面失着,这个或那个
决定本不应保留,这项或那项命令根本不该下达等等,那是再容易不过了。也有人争辩说,
如果麦克阿瑟不被捆住手脚,获准摧毁鸭绿江上的桥梁并轰炸敌满洲的基地,则整个结局也
许会比现在好一些。但是,我认为追究责任没有多大益处,除非这样做能够帮助我们的国家
及其领导人在今后避免犯同类错误。
如前所述,麦克阿瑟急切地要完成受领的亦即他自己请求的任务——消灭半岛上全部敌
对的武装力量,这是很好理解的。不应把过多的责任推到他的上级和同僚身上;由于取得了
仁川登陆这一辉煌的胜利,这些人不愿意对麦克阿瑟作出的判断乃至拿军队冒险的明显做法
提出疑问。
麦克阿瑟无疑是我们最伟大的将军之一,而远不是一个普通的军界人物。
但是,麦克阿瑟身上那种很典型的人类的弱点(这说明他是一个人,而不是半仙)似乎
有时显得过于突出了。没有一个军事指挥官是不犯错误的,而且,许多指挥官也许在以往的
()免费TXT小说下载
这个或那个场合犯过使我们民族付出过很大代价的错误——任何无谓的牺牲都是极高的代
价,尽管如此,承担犯错误的责任,井实事求是地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仍然是一个军人的
职责。麦克阿瑟却拒绝这样做。可是任何人都清楚,我们的部队所以不顾后果地分散部署在
朝鲜全境,主要原因就在于麦克阿瑟对中国人大规模介入的越来越多的证据采取了拒不承认
的态度。
也许,麦克阿瑟明显采取的如下看法有某些道理。他认为:中国是纸老虎,中国在无线
电广播里的警告是讹诈恫吓,甚至少数志愿军的出现也是那种讹诈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
倘若一个人不是被荣誉迷住了心窍,他怎么能对详细的情报和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坚持错误的
理解呢?实际情况是:抓到了大量显然属于中共军队战斗序列中某些部队的中国俘虏;一个
美军团战斗队遭到极其沉重的打击;一个南朝鲜师几乎被歼灭。麦克阿瑟的部队兵力过于单
薄,补给过于缺乏,即使抵达鸭绿江和图们江也无法抗击已知在那里集结着的大量敌军并守
住鸭绿江、图们江一线。这个司令官怎么就看不到这些情况呢?后来有人替他辩解,如果让
他放手轰炸满洲基地,他的兵力本来是够用的。是不是这种情况,根本无法肯定。即便如
此,可他在进攻开始前就已经知道是不会准许他冒全面战争的危险去轰炸那些基地的。而
且,他本来也不难弄清范登堡的观点:如果我们这样将战争扩大到中国,迫使其空军(而且
可能还有部分苏俄空军)参战,那么,我方空军就会因战斗损失和自然消耗而削弱到需要两
年时间方能恢复的程度。
在此期间,我们在世界其他地区承担的义务也就无法履行了。
一些评论家已经忘记,某些不成文的协议使我们在朝鲜和日本的机场避免了中国人的攻
击,这样,我们才在朝鲜享有几乎是绝对的制空权。所以,我们也有自己的“特殊庇护
所”,否则,朝鲜战争的情况会悲惨得多。
事实上,朝鲜战争充分说明,幻想单靠空军“切断”敌人的补给线是十分错误的。我们
在北朝鲜战场上空几乎未遭抵抗,而且,除地面火力外,我们可以不受阻碍地攻击敌补给
线。在头一年,敌人甚至连防空火力还击也没有。
因此,我们确实摧毁了敌人许多沿途运送的装备和补给物资,而且毋庸置疑,使敌人遭
到沉重的打击,在生命财产上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可是,敌人在地面依旧很强大,而我们又
不得不同他们在那里作战,敌部队并未遭到损失,仍然控制着关键的地形地物。
那些远离战场的人总是想借助海上封锁和饱和轰炸这类省钱、省力的办法解决问题。但
是,打过仗的人都知道,海空军固然很重要,但只有地面战斗才能消灭敌武装力量——当
然,用核武器进行毁灭性的攻击则另当别论。
在北朝鲜这样荒凉的国家或者在丛林国家,“卡断”补给线这类事情根本无法做到。而
且,在敌士兵自给自足的情况下(譬如在亚洲,他们将自己的补给和武器背在身上,并且能
在夜间运动或者在白天沿空中发现不了的人行小径穿行),如果认为扔炸弹就可把敌人打
败,那是痴心妄想。即使能通过不停的轰炸迫使他们老实一段时间,要想征服他们并使他们
屈服,还得在地面上同他们进行面对面的战斗。
当然,还有这样一些人,主张在即将出现僵持局面时立即使用核武器,声称要把敌人国
土化为灰烬,“迫使敌人回到石器时代”。如果是为了进行报复,或者说为了国家的生存,
这样做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不是为了最根本的原因而主动使用核武器,那就完全是另一回
事了。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朝鲜问题上。分析麦克阿瑟无视预示着灾难的各种迹象、坚持向鸭
绿江推进的顽固做法时,我不得不认为,这同卡斯特在小大霍思河一带的做法如出一辙,指
挥官卡斯特刚愎自用,当时听不进一点意见。说麦克阿瑟不知道存在中国部队或不了解中国
部队的能力,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为获准摧毁鸭绿江桥梁和轰炸满洲基地,麦克阿瑟自己就
曾提醒参谋长联席会议,鸭绿江一带的中国部队“很可能使我的部队遭到覆灭”。说麦克阿
瑟不了解地形造成的困难,也是没有根据的。这种地形使我军在北朝鲜被隔离开来的两支部
队无法相互支援。尽管麦克阿瑟早先就提议,将朝鲜蜂腰部连成一条巩固的防线,而且,被
他置于总部直接指挥之下的第10军一度还打算向西进攻,以解除第8集团军右翼受到的压
力,但是,恰恰是麦克阿瑟自己在中国人的介入再也不能否认时争辩说,他无法使第8集团
军和第10军横穿北朝鲜达成会合。
第8集团军和第10军遭到中国人沉重打击之后,参谋长联席会议曾建议麦克阿瑟将两
军会合,以便封闭两军之间的间隙,并建立一道绵亘的防线。但是,麦克阿瑟坚决反对。他
把那些本来完全可以用来反对他向鸭绿江猛冲的全部理由拿来为自己所用。这些理由是:他
的部队兵力太少,无法照顾这样宽大的正面;距离拉得太长,无法靠严个港口向两支部队提
供补给;将半岛一分为二的太白山脉无法逾越等等。
十二月三日,他通知参谋长联席会议:除非马上采取积极的行动(以便支持他的部队或
在其他地区箝制敌人),否则,指望取得胜利“是没有根据的,而且可以认为,这样不断地
消耗下去可能最终会导致毁灭”。某些批评他的人曾私下议论,麦克阿瑟曾希望把我们置于
一种只有进攻中国大陆才能挽救局势的境地,以迫使政府同意采取行动。我以为这种猜测是
没有道理的。我倾向于认为,由于麦克阿瑟眼看胜利在望,而且认定红色中国是只纸老虎,
因而他只相信自己,听不进任何意见和劝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