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地师 >

第34章

地师-第34章

小说: 地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黎长叹一声:“玉器不怕封存,所以适合炼制箴物,慢慢回火还阳也就是了,你何必多此一举?不怕外行人不敢动,就怕只懂一半的内行人乱动啊!这块玉箴中的见知灵引让你给抹去了,可惜了寻峦派前辈祖师的一番凝炼心血。”
  游方愕然道:“我不是故意的,那怎么办啊?”
  刘黎大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其实也没什么,《寻峦诀》仍然流传,而历代地师所学,当然包括各派地理风水之法。待到你将来有了地气宗师成就,将自己对寻峦诀的感悟见知,以神识凝炼于玉牌中,不就可以补救了吗?”
  游方追问:“很难吧?要到什么境界才行?”
  刘黎掂了掂玉牌:“假如它是一本书,读之尚且不易,更何况写出来?谈风水地气功夫,与你言之尚早,我也不好回答。你懂内家拳法,可以打个比喻,至少要有相当于‘形神皆妙,与道合真’的境界才行。……你要记住了,这次可不是欠我人情,而是欠了千年之前风水大侠赖布衣前辈的人情。”
  游方很懊恼,他家传册门所学就是鉴别与修复器物,并以此为得意,但今天却自作聪明毁了一件难得的珍奇器物,那种挫折感不是别人能体会的。虽不甘心但也无奈,谁叫自己学艺不精呢?想了想他又问道:“寻峦派是什么来历,与赖布衣前辈有什么关系?”
  ……
  在风水堪舆界大名鼎鼎的赖布衣,原名赖风冈,字文俊,自号布衣子,又号先知山人。他是江西省定南县凤山冈人,一生相当有传奇性,颇难考证。《夷坚志》记载他在建阳县当过官,喜好相地术,于是弃宫浪迹江湖。还有传说他生于宋徽宗年间,九岁就高中秀才,后来曾担任国师之职。由于遭到了秦桧的排挤,他弃官云游,自称布衣子,故此世称赖布衣。
  赖文俊撰有《绍兴大地八铃》及《三十六铃》,在《天一阁书目》中有《地理大成》15卷,以赖文俊所撰《催官篇》为首卷。只有在江湖风门传授的秘法中,还有一部《寻峦诀》。
  赖文俊身为一代风水大师,不仅继承前人的堪舆理论,还创立了天星风水学。直到今天,他创立的“天星拨砂法”和“辅星水法”仍被风水界广泛使用。他还创立了“人盘”,即在罗盘的“天盘”、“地盘”基础上,加入“人盘”,使罗盘上天地人三才齐备。
  然而其人真正流传的事迹并不在于风水,赖文俊当年的足迹几乎踏遍了中国,一路留下了仵多传说,被称为“风水大侠”。在当代,他的故事还成为了不少武侠小说以及影视作品的题材。
  赖布衣给嫡传弟子留下了三件东西,一块作为传承信物的玉箴,还有他亲手打造的一雄一雌两柄短剑,雄剑名为“引真”,雌剑名为“秦渔”。至于当代江湖风门的“寻峦派”却不是赖布衣本人所创,而是《寻峦诀》风水秘法在流传中形成的,正式开创者是数百年后的明代风水大师周仲高。


  周仲高继承了历代寻峦诀的嫡传衣钵,在江浙一带影响很大,形成了风水学的一个派系,此派尊赖布衣为祖师,江湖风门中由此有了“寻峦派”。
  刘黎为游方介绍寻峦派的来历,说到这里突然插了一句:“小游子,你领着狂狐他们去盗的那座墓,可知是谁的墓?”
  游方:“我也不清楚,骗狂狐说是明代景德镇陶监朱元佐的墓。”
  刘黎笑道:“你可真能鬼扯!如果我猜的不错,它就是周仲高的嫡传弟子,寻峦派第二代掌门李季如的墓。李季如打下了寻峦派真正的基业,做的事情比他师父要多得多,却只传下了寻峦玉箴和古剑秦渔,至于另一柄剑引真估计是作为纪念随葬了。……你们发现的那具遗骸当然就是六十四年前失踪的寻峦派掌门陆文行,他应该是去找引真的,还想看看祖师爷有什么其他宝贝随葬?连祖师爷的墓都敢盗,死在那里真是活该!”
  玉箴和秦渔的来历倒是搞清楚了,可游方却更加纳闷的问:“那位陆文行身为寻峦派掌门,怎会这么脓包,盗个墓都死在下面,连狂狐他们都不如。”
  刘黎的表情分明在冷笑,反问道:“狂狐他们不也死在下面了吗,真以为那是好动的地方吗?……其实陆文行当年的功力,绝对在今天的向左狐之上,但他当时被仇家追杀身受重伤,不找个好地方调养,反而着急去盗祖师爷墓中的宝贝企图翻本。……那个年代没有现在这些先进设备,他盗祖师爷的墓自然不可能让别人知道,只能趁夜独自入地,结果伤势发作遇意外,死在下面也正常。”
  游方更加不解的追问:“您老怎会知道的这么清楚,就像在旁边亲眼看着一样?”
  刘黎转过身去,望着舫楼外颐和园的山水夜色,语气中似乎浸透了岁月沧桑,缓缓说道:“我虽没有亲眼看见,但也能想到。此事六十四年来除了我自己,江湖上没人清楚,人们只知我曾被那个不孝的徒儿冯敬所伤,却不知他是受陆文行暗中指使。而将陆文行追杀的入地无门的那位仇家,就是我。”
  游方这一问,竟问出一段秘辛往事来——
  刘黎年轻的时候可不是省油的灯,出身大户豪门,不仅为人风流的很,而且江湖上种种勾当一样没少干,要不是有师父管着随时教训,还不知会折腾出多少事情来。后来继承了一代地师衣钵,民国二十三年,他三十九岁,收了第一个弟子朱涌杰。
  朱涌杰出身寒微,脾气与师父不太一样,为人敦厚稳重,悟性与资质都很好。刘黎除了嫌他太古板,不像自己少年时那么调皮捣蛋之外,倒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但不久之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朱涌杰要上战场从军保卫家国。刘黎当然支持,各种防身以及杀人的宝贝让徒弟随便挑,恨不得都给带上。
  朱涌杰在战场上执行的是最危险的侦查任务,倒也能发挥所长,立的军功不少。徒弟上战场师父当然也不能闲着,刘黎在敌占区偷摸干过不少事。他烧过鬼子的仓库,还利用关系与本事,威逼利诱伪军头目,将仓库里的军火、药品等军事物资倒卖、偷运到国统区与解放区,伪军就报“战损”搪塞过去。
  鬼子进中国,大小头目当然不忘搜刮各种奇珍异宝。而刘黎也不客气,鬼子在中国搜刮的各种珍贵文物、字画古玩、金银财宝,他有机会就去偷,偷完还不忘杀人放一把火。游方曾经的杀人放火之举,比起老头当年来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可惜三年后朱涌杰为国捐躯,刘黎失去了衣钵传人。直到抗战胜利后的民国三十三年,刘黎才收了第二个弟子冯敬。冯敬是刘黎在做“军火生意”时,认识的一位江湖同道的儿子。那位同道知道刘黎的本事也了解他没有传人,就把儿子送到刘黎门下学艺。刘黎见冯敬为人机灵资质也不错,就收为门下弟子。
  当时刘黎住在重庆,亲自教授了冯敬一年半时间,该教的都教了,没教的都是最高深的秘诀,冯敬暂时还学不了,需要自行历练火候,等待将来能继承地师衣钵。冯敬于是向师父告辞出去闯荡,刘黎也乐得清闲,跑到青城山隐居了一段时间修身养性。
  一年后刘黎回到重庆,恰好听说冯敬的父亲去世,老朋友亡故自然要去吊唁,顺便见徒弟一面。然而在冯家却没有见到冯敬回来奔丧,刘黎觉得不对劲,于是去追查徒弟的行踪,这一查,就查出了大问题。
  冯敬当时在江西武功山。江西与湖南交界一带,在抗战之前的国内战争期间,是红军的老根据地。但到了抗战后的解放战争期间,地处国统区的腹地,土匪闹的特别厉害。当地的一些豪强聚众干起了土匪的勾当,欺男霸女、敲诈勒索、无恶不作,当地维持治安的国军往往只是象征性的剿匪,甚至经常与之勾结。
  冯敬在当地勾结国军头目,私下倒卖军火给各路土匪大发横财,有很多军火甚至就是以剿匪战损的名义从仓库里真接偷运给土匪的。不仅如此,冯敬还通过军火买卖操纵与控制土匪势力之间争夺地盘展开火拼,使他的生意更加兴旺,甚至鱼肉勒索放荡荒淫。
  刘黎查明详情之后非常愤怒,他老人家在抗战时也干过差不多的买卖,冯敬把手段学会了,却用错了地方!
  第四十七章 我不拦着你
  刘黎一怒之下找到冯敬要清理门户,但毕竟是自己徒弟啊,面对痛哭流涕认罪悔过的冯敬,他有些下不了手。转念一想,徒弟有错师父也有责任,他自己跑到清城山逍遥自在,却对刚刚学成功夫闯荡江湖的冯敬疏于管教。刘黎心一软,打消了杀人的念头,只打算废了冯敬的功失,他正准备动手,却突然出了变故!
  刘黎一生精似鬼,从来都是他暗算人,没有人能暗算他,枪林弹雨闯过来都毫发无伤,但万万没想到会中了徒弟的暗算,再精明的人也有疏忽松懈的时候。本来借冯敬十个胆也不敢对师父动手,可暗中另有一位高人指使,此人就是寻峦派掌门陆文行。
  陆文行与刘黎之间早有嫌隙,他的身份当然不仅仅是寻峦派掌门,他在世面上是做航运生意的。在抗战末期,鬼子从占领区运送壮劳力到东南亚一带当劳工苦力,而陆文行居然连这种生意都接。刘黎获悉后曾放出话来——迟早要剁陆文行一条胳膊加一条腿,让他知道什么叫手足骨肉分离。
  当代地气宗师的威名不小,陆文行闻讯后也就收手了,后来还带领寻峦派的高手在台湾海峡几次伏袭鬼子的商船,受到过南京国民政府的嘉奖,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但陆文行与刘黎私下里的粱子就此结下了,刘黎没有真的去找陆文行,但是后来也没把话说清楚——那一条胳膊和一条腿到底剁不剁了?一直没有明确的下文。
  就在刘黎查探冯敬行止的同时,陆文行先行一步找到了冯敬,威逼利诱密谋了很久,指使他暗算刘黎,而自己在一旁协助,两人联手趁刘黎不备定然能成功。
  这两人最终决定动手,一方面因为陆文行与刘黎的私怨,另一方面冯敬也害怕师父不会放过他。但还有一个原因恐怕是最重要的——刘黎太有钱了,而且不是一般意义的有钱,说他是重庆首富也不为过,只是一般人不清楚,冯、陆二人却是知道底细的。
  当时的刘黎,要黄金有黄金、要美元有美元,收藏的珍贵文物,字画古玩、金玉珠宝无数。这些普通人眼中的财富还不算,身为一代地师,他还拥有各派风水秘诀,各种珍奇的法器与宝物。仅举一个例子就足够诱人:灵性不亚于秦渔的古传煞刃,老头手里至少有七八支。
  刘黎年轻时虽然风流,寻花问柳的事情没少干,但由于种种原因阴差阳错一直没有成家,也没有子嗣。外人不清楚刘黎的身家,但他对唯一的传人冯敬毫无隐瞒与保留。在重庆的时候,很多事情包括账务与财物都交给徒弟去打理。他曾对冯敬说过:“我本出身豪门,后来所得的财富也将取之于国用之于国,不是属于我自己的。而你不要指望这些,我只会传给你下一代地师应有的东西。”
  假如刘黎未及处置后事就突然死了,世上能动用这一笔庞大财富的人就是冯敬,如何不令人动心?而陆文行帮着冯敬暗害老头,能得到的好处就太多了,事后他想要什么,冯敬也不敢不给,刘黎正准备动手废了冯敬,神识忽有警觉立即转身拔刀,恰好发现陆文行于背后行刺,两人斗在一起。冯敬一见这个场面,也豁出去了,从地上跳起来猝然发难,结果他们还是小看了一代地师的真功失,刘黎当场杀了冯敬,陆文行身受重伤逃走。
  刘黎自己也身受重伤,但他已经红了眼,拼着将来伤势难愈也不调治,一路马不停蹄追杀陆文行,一点喘息的功夫都不给。两人都受了重伤,假如陆文行回转身来放手一搏,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但他却被老头吓破了胆,一路只顾逃窜。

()免费TXT小说下载
  从江西武功山一直追到直隶河间府,陆文行突然失踪了。而刘黎也伤势发作难以支持,倒在沧州一家客栈中起不了身。一位路过沧州恰好也住在这家客栈的中医给刘黎看了病,医道高超救回了刘黎一命。那名中医名叫何清,就是何远之的祖父。
  从此之后刘黎有些心灰意冷,就像当年的风水大侠赖布衣一样,散尽家财浪迹天涯,金玉珠宝,各种珍奇器物送的送、捐的捐,也都没留下。
  说到散尽家财,刘黎转过身来特意看了一眼游方,见游方已经张大嘴听得出神了,并无特别的反应。他谓叹一声,一手托起古剑秦渔道:“我得谢谢你,终于让我得知陆文行的下落。”
  游方这才回过神来,问道:“这件事,您老一直都没有对人提起吗?”
  刘黎点头:“是的,我从来没有说过,陆文行毕竟是一派掌门,事关整个寻峦派的江湖声誉,我杀了他本人也就罢了,不欲大肆宣扬。再说我后来一直没有找到陆文行的下落,死无对证的事情,也就没有与人提起。要不是你今天拿出了寻峦玉箴与秦渔,这个秘密我也不会说。”
  游方又问道:“您刚才提到了寻峦派的传承来历,但听前辈的讲述,您的历代地师的传承,似乎不是某个门派的宗主,甚至无派系可言?”
  刘黎的表情有些傲然也有几分苦涩,他反问道:“小游子,你虽未交待过自己的来历,但我能看出来,你一定有江湖风门的出身,且所学颇为驳杂。你可知道自古风水堪舆之学,祖师爷是谁?”
  游方答道:“晋代郭璞。”
  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省)人。既是文学家和训诘学家,又是道学术数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太平广记》卷13记载他“周识博物,有出世之道,鉴天文地理,龟书龙图;艾象谶伟,安墓卜宅,莫不穷微,善测人鬼之情况。”
  历史记载颇为传奇,此人博学有高才,曾注《尔雅》、《三苍》、《方言》、《山海经》、《楚辞》、《穆天子传》,又著《游仙诗》、《江赋》等文学作品,被称为文学家,神仙家、训诂学家。郭璞撰有《葬书》(亦称《葬经》),全面论述了风水术的理论与实践,奠定了传统地理堪舆的基础,因此人们又称郭璞为风水鼻祖、堪舆宗师。
  刘黎点了点头:“郭景纯博才广艺,精江湖各门之学,被尊为风门始祖也不为过。但如今各派地师实用之术,由何人集大成而开创,开枝散叶乃有今日地理风水之法?”
  游方想也不想就答道:“当然是杨公。”他说的杨公是指唐末的杨筠松,身为江湖风门弟子,提起此人很自然的使用尊称,潜意识中对杨筠松比郭璞还要尊敬。
  杨筠松是著名风水大宗师,其平生自奉勤俭且怜贫恤苦,多方周济不遗余力,民间极为崇敬有口皆碑,世人称之为救贫仙人,故又称为杨救贫。唐僖宗朝,杨筠松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后隐归云游精研山川气势,最后栖居于赣州杨仙岭观景参悟、立论著说,研制杨公盘授徒传艺,一生桃李满门。
  杨筠松门下众弟子多堪舆名流,开枝散叶演成风水各派。其高徒有曾文、刘江东等,嫡传徒裔赖布衣、刘谦等。明十三陵勘测营造者廖均卿、上海古城营造者李国纪、福建永定著名圆形土楼承启楼选址设计者陶张皆为杨筠松嫡传徒裔。
  杨筠松的各种著作也是后世各派风水经典,有《撼龙经》、《疑龙经》、《疑龙十八问》、《葬法倒杖》、《二十四砂葬法》、《青囊奥语》、《天玉经》和《天玉经外编》等传世,悉数收入文渊阁四库全书。
  可以不夸张的说,如今各派风水若追溯源流,皆出自杨公门下,而在杨公之前,尚无人可专称地师。假如问史上谁人可称地气宗师,游方第一念想到的就是杨公。
  见游方答的干脆,刘黎很满意地又点了点头:“历代地师传承之源,便是杨公,你说杨公属于风门何派?”
  游方:“哪一派都不是,哪一派又都是,先有杨公,后有江湖风门各派。”
  刘黎:“说的不错,杨公当年有感门下桃李花叶纷呈,众弟子各成气候,来日皆有开一代宗门气象,地理风水之术将大行天下,得其真传者难免良莠不齐,甚至各起争端。于是秘传心盘于一人,命其独立于各派之外监察行止,以防滥转灵枢妄动地气祸世者。
  待到后世,朝代更迭时过境迁,当日之密嘱早无余效,但这一线传承却留了下来,便是历代地师,这恐怕也是杨公始料未及,传至我手中已是第三十五代。我一生经历的这百余年,风水地理之学渐渐式微,不复世间显学,甚至流讹为欺世盗名之术,身为当代地师也只能感叹而已,但却不想这一线传承断在自己手中……游方,你可愿拜我为师,将来继承这历代地师衣钵?“
  等了大半夜,老头终于问出了这句话,对于地气宗师的称号游方不感兴趣,但是拜刘黎为师是他早就准备好的,当即起身上前拜倒:“师父,弟子给您老人家磕头了!”
  “慢着!”刘黎突然一挥衣袖扫中游方的肩头,一股内劲传来,游方没有跪下去。
  游方诧异道:“怎么,您老还有什么吩咐?”心中暗道这老头花样可真多,折腾这么久不就是想要自己拜师吗,眼见要磕头了,怎么又把架子端起来了?就算是江湖术“上天梯”的门槛,也不带这么玩的。
  从昨天晚上到现在,刘黎就属此刻最开心,脸上的表情几乎笑成了一朵花:“呵呵呵呵,你想磕头可以,叫我师父也没问题,但得把话说清楚!……你如今还不是我的入门弟子,暂时就算个记名吧,见我当以师礼相待,并守我定下的师门规矩,我暂时还不能传你历代地师风水秘法,你在外人面前也不得打我的旗号,听明白了吗?”
  这算什么讲究,光尽义务没好处吗?老头好像把情况搞颠倒了,当初到底是谁找的谁啊?本来是刘黎一路阴魂不散,狗皮膏药似的贴着游方,怎么到了现在,就像游方一路哭着喊着要拜师,刘黎这才勉为其难的收他为记名弟子?
  算了,不和老头计较了,不冲别的,就冲老人家昨晚为了保护自己和别人拼命,怎么哄他开心也不过分,况且从刘黎的经历来看,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者。想到这里,游方很乖巧的答道:“都明白,全按您老人家的吩咐办。”
  刘黎很开心地一摆手:“那好,你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