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朱自清散文全编 >

第33章

朱自清散文全编-第33章

小说: 朱自清散文全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谓〃三言二拍〃。〃二拍〃是初刻和二刻的《拍案惊奇》,重在〃奇〃得显然。〃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虽然重在〃劝俗〃,但是还是先得使人们〃惊奇〃,才能收到〃劝俗〃的效果,所以后来有人从〃三言二拍〃里选出若干篇另编一集,就题为《今古奇观》,还是归到〃奇〃上。这个〃奇〃正是供人们茶余酒后消遣的。

  明清的小说渊源于宋朝的〃说话〃,〃说话〃出于民间。词曲(包括戏曲)原也出于民间。民间文学是被压迫的人民苦中作乐,忙里偷闲的表现,所以常常扮演丑角,嘲笑自己或夸张自己,因此多带着滑稽和诞妄的气氛,这就不正经了。在中国文学传统自己的范围里,只有诗文(包括赋)算是正经的,严肃的,虽然放在道统里还只算是小道。词经过了高度的文人化,特别是清朝常州派的努力,总算带上一些正经面孔了,小说和曲(包括戏曲)直到新文学运动的前夜,却还是丑角打扮,站在不要紧的地位。固然,小说早就有劝善惩恶的话头,明朝人所谓〃喻世〃等等,更特别加以强调。这也是在想〃载道〃,然而〃奇〃胜于〃正〃,到底不成。明朝公安派又将《水浒》比《史记》,这是从文章的〃奇变〃上看;可是文章在道统里本不算什么,〃奇变〃怎么能扯得上〃正经〃呢?然而看法到底有些改变了。到了清朝末年,梁启超先生指出了〃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并提倡实践他的理论的创作。这更是跟新文学运动一脉相承了。

  新文学运动以斗争的姿态出现,它必然是严肃的。他们要给白话文争取正宗的地位,要给文学争取独立的地位。而鲁迅先生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里喊出了〃吃人的礼教〃和〃救救孩子〃,开始了反封建的工作。他的《随感录》又强烈的讽刺着老中国的种种病根子。一方面人道主义也在文学里普遍的表现着。文学担负起新的使命;配合了五四运动,它更跳上了领导的地位,虽然不是唯一的领导的地位。于是文学有了独立存在的理由,也有了新的意念。在这情形下,词曲升格为诗,小说和戏曲也升格为文学。这自然接受了〃外国的影响〃,然而这也未尝不是〃载道〃;不过载的是新的道,并且与这个新的道合为一体,不分主从。所以从传统方面看来,也还算是一脉相承的。一方面攻击〃文以载道〃,一方面自己也在载另一种道,这正是相反相成,所谓矛盾的发展。

  创造社的浪漫的感伤的作风,在反封建的工作之下要求自我的解放,也是自然的趋势。他们强调〃动的精神〃,强调〃灵肉冲突〃,是依然在严肃的正视着人生的。然而礼教渐渐垮了,自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中国的暂时的繁荣里越来越大了,于是乎知识分子讲究生活的趣味,讲究个人的好恶,讲究身边琐事,文坛上就出现了〃言志派〃,其实是玩世派。更进一步讲究幽默,为幽默而幽默,无意义的幽默。幽默代替了严肃,文坛上一片空虚。一方面色情的作品也抬起了头,凭着〃解放〃的名字跨过了〃健康〃的边界,自然也跨过了〃严肃〃的边界。然而这空虚只是暂时的,正如那繁荣是暂时的。五卅事件掀起了反帝国主义的大潮,时代又沉重起来了。

  接着是国民革命,接着是左右折磨;时代需要斗争,闲情逸致只好偷偷摸摸的。这时候鲁迅先生介绍了〃一面是严肃与工作,一面是荒淫与无耻〃这句话。这是时代的声音。可是这严肃是更其严肃了;单是态度的严肃,艺术的严肃不成,得配合工作,现实的工作。似乎就在这当儿有了〃新鸳鸯蝴蝶派〃的名目,指的是那些尽在那儿玩味自我的作家。他们自己并不觉得在消遣自己,跟旧鸳鸯蝴蝶派不同。更不同的是时代,是时代缩短了那〃严肃〃的尺度。这尺度还在争议之中,劈头来了抗战;一切是抗战,抗战自然是极度严肃的。可是八年的抗战太沉重了,这中间不免要松一口气,这一松,尺度就放宽了些;文学带着消消遣,似乎也是应该的。

  胜利突然而来,时代却越见沉重了。〃人民性〃的强调,重行紧缩了〃严肃〃那尺度。这〃人民性〃也是一种道。到了现在,要文学来载这种道,倒也是〃势有必至,理有固然〃。不过太紧缩了那尺度,恐怕会犯了宋儒〃作文害道〃说的错误,目下黄色和粉色刊物的风起云涌,固然是动乱时代的颓废趋势,但是正经作品若是一味讲究正经,只顾人民性,不管艺术性,死板板的长面孔教人亲近不得,读者们恐怕更会躲向那些刊物里去。这是运用〃严肃〃的尺度的时候值得平心静气算计算计的。

  1947年4月23…25日作。

  (原载1947年10月1日《中国作家》第1卷第1期)
 

 

论气节 
 

  气节是我国固有的道德标准,现代还用着这个标准来衡量人们的行为,主要的是所谓读书人或士人的立身处世之道。但这似乎只在中年一代如此,青年代倒像不大理会这种传统的标准,他们在用着正在建立的新的标准,也可以叫做新的尺度。中年代一般的接受这传统,青年代却不理会它,这种脱节的现象是这种变的时代或动乱时代常有的。因此就引不起什么讨论。直到近年,冯雪峰先生才将这标准这传统作为问题提出,加以分析和批判:这是在他的《乡风与市风》那本杂文集里。

  冯先生指出〃士节〃的两种典型:一是忠臣,一是清高之士。他说后者往往因为脱离了现实,成为〃为节而节〃的虚无主义者,结果往往会变了节。他却又说〃士节〃是对人生的一种坚定的态度,是个人意志独立的表现。因此也可以成就接近人民的叛逆者或革命家,但是这种人物的造就或完成,只有在后来的时代,例如我们的时代。冯先生的分析,笔者大体同意;对这个问题笔者近来也常常加以思索,现在写出自己的一些意见,也许可以补充冯先生所没有说到的。

  气和节似乎原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意念。《左传》上有〃一鼓作气〃的话,是说战斗的。后来所谓〃士气〃就是这个气,也就是〃斗志〃;这个〃士〃指的是武士。孟子提倡的〃浩然之气〃,似乎就是这个气的转变与扩充。他说〃至大至刚〃,说〃养勇〃,都是带有战斗性的。〃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义〃就是〃有理〃或〃公道〃。后来所谓〃义气〃,意思要狭隘些,可也算是〃浩然之气〃的分支。现在我们常说的〃正义感〃,虽然特别强调现实,似乎也还可以算是跟〃浩然之气〃联系着的。至于文天祥所歌咏的〃正气〃,更显然跟〃浩然之气〃一脉相承。不过在笔者看来两者却并不完全相同,文氏似乎在强调那消极的节。

  节的意念也在先秦时代就有了,《左传》里有〃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的话。古代注重礼乐,乐的精神是〃和〃,礼的精神是〃节〃。礼乐是贵族生活的手段,也可以说是目的。

  他们要定等级,明分际,要有稳固的社会秩序,所以要〃节〃,但是他们要统治,要上统下,所以也要〃和〃。礼以〃节〃为主,可也得跟〃和〃配合着;乐以〃和〃为主,可也得跟〃节〃配合着。节跟和是相反相成的。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可以说所谓〃圣达节〃等等的〃节〃,是从礼乐里引申出来成了行为的标准或做人的标准;而这个节其实也就是传统的〃中道〃。按说〃和〃也是中道,不同的是〃和〃重在合,〃节〃重在分;重在分所以重在不犯不乱,这就带上消极性了。

  向来论气节的,大概总从东汉末年的党祸起头。那是所谓处士横议的时代。在野的士人纷纷的批评和攻击宦官们的贪污政治,中心似乎在太学。这些在野的士人虽然没有严密的组织,却已经在联合起来,并且博得了人民的同情。宦官们害怕了,于是乎逮捕拘禁那些领导人。这就是所谓〃党锢〃或〃钩党〃,〃钩〃是〃钩连〃的意思。从这两个名称上可以见出这是一种群众的力量。那时逃亡的党人,家家愿意收容着,所谓〃望门投止〃,也可以见出人民的态度,这种党人,大家尊为气节之士。气是敢作敢为,节是有所不为——有所不为也就是不合作。这敢作敢为是以集体的力量为基础的,跟孟子的〃浩然之气〃与世俗所谓〃义气〃只注重领导者的个人不一样。后来宋朝几千太学生请愿罢免奸臣,以及明朝东林党的攻击宦官,都是集体运动,也都是气节的表现。

  但是这种表现里似乎积极的〃气〃更重于消极的〃节〃。

  在专制时代的种种社会条件之下,集体的行动是不容易表现的,于是士人的立身处世就偏向了〃节〃这个标准。在朝的要做忠臣。这种忠节或是表现在冒犯君主尊严的直谏上,有时因此牺牲性命;或是表现在不做新朝的官甚至以身殉国上。忠而至于死,那是忠而又烈了。在野的要做清高之士,这种人表示不愿和在朝的人合作,因而游离于现实之外;或者更逃避到山林之中,那就是隐逸之士了。这两种节,忠节与高节,都是个人的消极的表现。忠节至多造就一些失败的英雄,高节更只能造就一些明哲保身的自了汉,甚至于一些虚无主义者。原来气是动的,可以变化。我们常说志气,志是心之所向,可以在四方,可以在千里,志和气是配合着的。节却是静的,不变的;所以要〃守节〃,要不〃失节〃。有时候节甚至于是死的,死的节跟活的现实脱了榫,于是乎自命清高的人结果变了节,冯雪峰先生论到周作人,就是眼前的例子。从统治阶级的立场看,〃忠言逆耳利于行〃,忠臣到底是卫护着这个阶级的,而清高之士消纳了叛逆者,也是有利于这个阶级的。所以宋朝人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原先说的是女人,后来也用来说士人,这正是统治阶级代言人的口气,但是也表示着到了那时代士的个人地位的增高和责任的加重。

  〃士〃或称为〃读书人〃,是统治阶级最下层的单位,并非〃帮闲〃。他们的利害跟君相是共同的,在朝固然如此,在野也未尝不如此。固然在野的处士可以不受君臣名分的束缚,可以〃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但是他们得吃饭,这饭恐怕还得靠农民耕给他们吃,而这些农民大概是属于他们做官的祖宗的遗产的。〃躬耕〃往往是一句门面话,就是偶然有个把真正躬耕的如陶渊明,精神上或意识形态上也还是在负着天下兴亡之责的士,陶的《述酒》等诗就是证据。可见处士虽然有时横议,那只是自家人吵嘴闹架,他们生活的基础一般的主要的还是在农民的劳动上,跟君主与在朝的大夫并无两样,而一般的主要的意识形态,彼此也是一致的。

  然而士终于变质了,这可以说是到了民国时代才显著。从清朝末年开设学校,教员和学生渐渐加多,他们渐渐各自形成一个集团;其中有不少的人参加革新运动或革命运动,而大多数也倾向着这两种运动。这已是气重于节了。等到民国成立,理论上人民是主人,事实上是军阀争权。这时代的教员和学生意识着自己的主人身份,游离了统治的军阀;他们是在野,可是由于军阀政治的腐败,却渐渐获得了一种领导的地位。他们虽然还不能和民众打成一片,但是已经在渐渐的接近民众。五四运动划出了一个新时代。自由主义建筑在自由职业和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教员是自由职业者,不是官,也不是候补的官。学生也可以选择多元的职业,不是只有做官一路。他们于是从统治阶级独立,不再是〃士〃或所谓〃读书人〃,而变成了〃知识分子〃,集体的就是〃知识阶级〃。残余的〃士〃或〃读书人〃自然也还有,不过只是些残余罢了。这种变质是中国现代化的过程的一段,而中国的知识阶级在这过程中也曾尽了并且还在想尽他们的任务,跟这时代世界上别处的知识阶级一样,也分享着他们一般的运命。若用气节的标准来衡量,这些知识分子或这个知识阶级开头是气重于节,到了现在却又似乎是节重于气了。

  知识阶级开头凭着集团的力量勇猛直前,打倒种种传统,那时候是敢作敢为一股气。可是这个集团并不大,在中国尤其如此,力量到底有限,而与民众打成一片又不容易,于是碰到集中的武力,甚至加上外来的压力,就抵挡不住。而一方面广大的民众抬头要饭吃,他们也没法满足这些饥饿的民众。他们于是失去了领导的地位,逗留在这夹缝中间,渐渐感觉着不自由,闹了个〃四大金刚悬空八只脚〃。他们于是只能保守着自己,这也算是节罢;也想缓缓的落下地去,可是气不足,得等着瞧。可是这里的是偏于中年一代。青年代的知识分子却不如此,他们无视传统的〃气节〃,特别是那种消极的〃节〃,替代的是〃正义感〃,接着〃正义感〃的是〃行动〃,其实〃正义感〃是合并了〃气〃和〃节〃,〃行动〃还是〃气〃。这是他们的新的做人的尺度。等到这个尺度成为标准,知识阶级大概是还要变质的罢?

  1947年4月13、14日作。

  (原载1947年5月1日《知识与生活》第二期)
 

 

论吃饭 
 

  我们有自古流传的两句话:一是〃衣食足则知荣辱〃,见于《管子·牧民》篇,一是〃民以食为天〃,是汉朝郦食其说的。这些都是从实际政治上认出了民食的基本性,也就是说从人民方面看,吃饭第一。另一方面,告子说,〃食色,性也〃,是从人生哲学上肯定了食是生活的两大基本要求之一。《礼记·礼运》篇也说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更明白。照后面这两句话,吃饭和性欲是同等重要的,可是照这两句话里的次序,〃食〃或〃饮食〃都在前头,所以还是吃饭第一。

  这吃饭第一的道理,一般社会似乎也都默认。虽然历史上没有明白的记载,但是近代的情形,据我们的耳闻目见,似乎足以教我们相信从古如此。例如苏北的饥民群到江南就食,差不多年年有。最近天津《大公报》登载的费孝通先生的《不是崩溃是瘫痪》一文中就提到这个。这些难民虽然让人们讨厌,可是得给他们饭吃。给他们饭吃固然也有一二成出于慈善心,就是恻隐心,但是八九成是怕他们,怕他们铤而走险,〃小人穷斯滥矣〃,什么事做不出来!给他们吃饭,江南人算是认了。

  可是法律管不着他们吗?官儿管不着他们吗?干吗要怕要认呢?可是法律不外乎人情,没饭吃要吃饭是人情,人情不是法律和官儿压得下的。没饭吃会饿死,严刑峻罚大不了也只是个死,这是一群人,群就是力量:谁怕谁!在怕的倒是那些有饭吃的人们,他们没奈何只得认点儿。所谓人情,就是自然的需求,就是基本的欲望,其实也就是基本的权利。但是饥民群还不自觉有这种权利,一般社会也还不会认清他们有这种权利;饥民群只是冲动的要吃饭,而一般社会给他们饭吃,也只是默认了他们的道理,这道理就是吃饭第一。

  三十年夏天笔者在成都住家,知道了所谓〃吃大户〃的情形。那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天又干,米粮大涨价,并且不容易买到手。于是乎一群一群的贫民一面抢米仓,一面〃吃大户〃。他们开进大户人家,让他们煮出饭来吃了就走。这叫做〃吃大户〃。〃吃大户〃是和平的手段,照惯例是不能拒绝的,虽然被吃的人家不乐意。当然真正有势力的尤其有枪杆的大户,穷人们也识相,是不敢去吃的。敢去吃的那些大户,被吃了也只好认了。那回一直这样吃了两三天,地面上一面赶办平粜,一面严令禁止,才打住了。据说这〃吃大户〃是古风;那么上文说的饥民就食,该更是古风罢。

  但是儒家对于吃饭却另有标准。孔子认为政治的信用比民食更重,孟子倒是以民食为仁政的根本;这因为春秋时代不必争取人民,战国时代就非争取人民不可。然而他们论到士人,却都将吃饭看做一个不足重轻的项目。孔子说,〃君子固穷〃,说吃粗饭,喝冷水、〃乐在其中〃,又称赞颜回吃喝不够,〃不改其乐〃。道学家称这种乐处为〃孔颜乐处〃,他们教人〃寻孔颜乐处〃,学习这种为理想而忍饥挨饿的精神。这理想就是孟子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也就是所谓〃节〃和〃道〃。孟子一方面不赞成告子说的〃食色,性也〃,一方面在论〃大丈夫〃的时候列入了〃贫贱不能移〃一个条件。战国时代的〃大丈夫〃,相当于春秋时的〃君子〃,都是治人的劳心的人。这些人虽然也有饿饭的时候,但是一朝得了时,吃饭是不成问题的,不像小民往往一辈子为了吃饭而挣扎着。因此士人就不难将道和节放在第一,而认为吃饭好像是一个不足重轻的项目了。

  伯夷、叔齐据说反对周武王伐纣,认为以臣伐君,因此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这也是只顾理想的节而不顾吃饭的。配合着儒家的理论,伯夷、叔齐成为士人立身的一种特殊的标准。所谓特殊的标准就是理想的最高的标准;士人虽然不一定人人都要做到这地步,但是能够做到这地步最好。

  经过宋朝道学家的提倡,这标准更成了一般的标准,士人连妇女都要做到这地步。这就是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句话原来是论妇女的,后来却扩而充之普遍应用起来,造成了无数的惨酷的愚蠢的殉节事件。这正是〃吃人的礼教〃。人不吃饭,礼教吃人,到了这地步总是不合理的。

  士人对于吃饭却还有另一种实际的看法。北宋的宋郊、宋祁兄弟俩都做了大官,住宅挨着。宋祁那边常常宴会歌舞,宋效听不下去,教人和他弟弟说,问他还记得当年在和尚庙里咬菜根否?宋祁却答得妙:请问当年咬菜根是为什么来着!这正是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做了〃人上人〃,吃得好,穿得好,玩儿得好;〃兼善天下〃于是成了个幌子。照这个看法,忍饥挨饿或者吃粗饭、喝冷水,只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大吃大喝,痛快的玩儿。吃饭第一原是人情,大多数士人恐怕正是这么在想。不过宋郊、宋祁的时代,道学刚起头,所以宋祁还敢公然表示他的享乐主义;后来士人的地位增进,责任加重,道学的严格的标准掩护着也约束着在治者地位的士人,他们大多数心里尽管那么在想,嘴里却就不敢说出。嘴里虽然不敢说出,可是实际上往往还是在享乐着。于是他们多吃多喝,就有了少吃少喝的人;这少吃少喝的自然是被治的广大的民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