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白蒋介石又变了。这一变;结局必然是黄维完了;徐州也完了。在无法增加兵力的情况下;打下去已经不可能;守徐州也没有把握;那么;要变就彻底变!杜聿明对顾祝同说:“既然这样困难;从徐州撤出来问题不大。可是;要放弃徐州;就不能恋战;要恋战;就不能放弃徐州。如果‘放弃徐州;出来再打’;就等于把徐州的三个兵团也送掉了。现在只有让黄维守着;牵制住共军;将徐州的部队撤出;经永城到蒙城、涡阳、阜阳间地区;以淮河为依托;再向共军攻击;以解黄维兵团之围。”——顾祝同知道;“以淮河为依托;再向共军攻击;以解黄维兵团之围”完全是句废话:徐州主力能够安全撤出来就算万幸;哪里还有再打回去的道理?
这时候;何应钦“慌慌张张地走进来”;进来就说:“怎么样?就不能打了么?”杜聿明把上述意见又向何应钦重复了一遍;何应钦沮丧地说:“也只好这样了。”杜聿明请求何应钦和顾祝同不要把这个方案拿到会上讨论;顾祝同明白个中含义:“会后我同老头子说;你同他单独谈。”——一九四八年春;顾祝同上任参谋总长时;杜聿明曾告诉他;郭汝瑰与解放军有联系;决不能让他当作战厅长。当时顾祝同说:“你不要疑神疑鬼;郭汝瑰非常忠实;业务办得很好。”可是;随着国民党军作战计划的不断落空;在军事形势危在旦夕之时;顾祝同面对杜聿明的提醒不得不格外小心。
蒋介石披着一件黑色斗篷来了;他向大家点点头说:“好好;就开会。”
在杜聿明的记忆里;这次会议开得乱糟糟的:
照例由第三厅厅长郭汝瑰在“敌我态势图”前报告作战计划。他说:“目前共军南北两面皆为兼顾纵深工事;我徐蚌各兵团攻击进展迟缓;如继续攻击;旷日持久;徒增伤亡;不可能达到与黄维兵团会师之目的。建议徐州主力经双沟、五河与李延年兵团会师后西进;以解黄维兵团之围。”他还滔滔不绝地讲了这一案的理由。我有点忍不住;就大声问郭汝瑰:“在这样河流错综的湖沼地带;大兵团如运动;你考虑没有?”一时会场乱糟糟地大吵大笑。有人问我:“左翼打不得;右翼出来包围攻击如何?”我说:“也要看情况。”刘斐在旁边给我打气;连说:“打得!打得!”又有人问我:“你的意见如何打?”我笑而未答。经过一阵乱吵乱嚷;才沉静下来。顾祝同对蒋介石说:“要光亭(杜聿明)到小会议室谈谈。”
杜聿明和蒋介石进了小会议室。
任凭别人怎样嚷嚷;留在会议室里的何应钦和顾祝同一声不吭。
无法得知杜聿明在小会议室里与蒋介石说了些什么。
蒋介石从小会议室出来之后;首先问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今天午后要黄维突围的信送去没有?”王叔铭回答说还没有;蒋介石说:“不要送了!”然后;他问大家还有什么意见没有;谁也没有再说话;于是散会。
至少在此时;蒋介石接受了杜聿明从徐州全面撤退的建议。
至于黄维兵团;实在是万不得已;只有当作一个牵制解放军并准备最终舍弃的棋子了。
杜聿明返回徐州;开始布置撤退。
可以肯定地说;作出这样的决定;是蒋介石的无奈之举。除了战场上部队攻击不力等因素外;最大的无奈;便是作为三军统帅的他竟然已经无法有效地调动军队了。
与蒋介石作对的;是他的政治宿敌白崇禧。
此时;在平津地区;傅作义指挥的约五十万兵力实际上已经处在被包围的状态;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内;没有一个完整而有战斗力的军;剩下的只有白崇禧的张淦兵团和胡宗南、宋希濂指挥的几个军了。蒋介石曾计划空运胡宗南的第一军到徐州;但是胡宗南的部队被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苦苦纠缠着;而且空军也表示没有这么大的运力;同时胡宗南本人坚决反对将自己的主力调走;于是这个计划作罢。尽管当初调黄维兵团进入徐蚌战场时遭到白崇禧的极力阻挠;但是蒋介石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再次试图从华中“剿总”所属的部队中抽调两个军增援徐蚌战场;他选中的是驻守在湖北荆门的宋希濂的第十四兵团。
蒋介石连续发出几封加急电报;命令第十四兵团下辖的第二十、第二十八军立即开赴武汉集结;并要求宋希濂迅速赶到南京当面接受任务。消息传来;第二十军全军躁动。第二十军原属川军系列;军官和士兵绝大部分是四川人;当初跟随宋希濂调往鄂西时;全军官兵都很高兴;因为距离四川很近了;现在让他们开赴距离四川越来越远的徐蚌地区;无疑是个晴天霹雳。而更重要的是宋希濂本人颇为迟疑。之前;一个在徐蚌战场上待了半年的记者告诉过他:“前途很不乐观。军事上国军完全处于被动;对于共军行动;几乎是个瞎子;而共军对于国军;则了如指掌。尤其糟糕的是政治上的腐败无能和军队纪律太坏;弄得老百姓怨声载道。”宋希濂思虑再三;觉得“与其贻误于将来;不如慎之于事先”。于是以“对徐州方面情形不熟悉”为由;去电蒋介石请求他收回成命。蒋介石马上回电宋希濂:“今后战争重点在徐蚌。徐蚌为首都门户;党国安危所系;希吾弟毅然负此艰巨;迅即赴徐与刘总司令及各将领妥善部署;勿再延迟为要。”宋希濂只好从荆门乘汽车到沙市;然后再乘船到达武汉;当面向白崇禧请示。
白崇禧将宋希濂带进他的办公室。他告诉宋希濂;东北地区林彪的部队很快就要入关;徐州方面局势已经危急到难以收拾。然后;他很私密地提示宋希濂:到南京后可极力请求免调;实在不行就千方百计地拖延。白崇禧表面的理由是:自黄维兵团被调走之后;武汉地区只剩下一个张淦兵团以及鲁道源、张轸、陈明仁的几个军了。这些部队中;除张淦兵团的第七、第四十八军还有战斗力外;其余部队大多是临时编成的;没什么作战能力。如果宋希濂的部队再被调走;武汉地区就会“显得更加空虚”。而且;徐蚌战场上刘伯承、陈毅的部队加上地方武装兵力可至百万;即使宋希濂的部队加入进去也不可能解徐州之围;更何况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让宋希濂体会到白崇禧的真实意图的是如下一番情景:
白站起来;走到墙上挂的一幅大地图面前;以很兴奋而又带有几分自信的语气说:“我们如保有武汉;必要时可同共军进行和谈;即万一武汉保不住;亦可退据湖南、广西、云贵及四川一带;保有西南半壁;以和共军抗衡。只要能拖延一个时期;国际局势一定会起变化;我们将来可得到大量的援助;主要是美国的援助;则事情还大有可为。”
白崇禧确实有了蒋介石一旦崩溃、由桂系出面维持局面的野心。华东野战军吃掉黄百韬兵团后;他对他的作战处长覃戈鸣说:“他们(蒋介石)快完了;我们(桂系)不能为他陪葬。要一百八十度地向左转;李任潮(李济琛)或许可以作桥梁;可以试一试。”——白崇禧的所谓“试一试”;是指在蒋介石掌握的国民党军与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血拼之时;桂系趁机保存和扩大实力;采用备战与和谈两种手段与共产党方面周旋;以期保有桂系主宰的半壁江山。白崇禧认为;经过两年多的战争;利用共产党的力量削弱蒋介石权势与实力的目的已基本达到;目前除了以第一军为骨干的胡宗南兵团、以第五军为骨干的邱清泉兵团和以第十八军为骨干的黄维兵团之外;蒋介石手上已经没有多少可以机动作战的嫡系部队了;桂系获得话语权的时候已经到了。此刻的白崇禧似乎有些忘乎所以了;以致他犯了一个低级的错误;即忽视了宋希濂这个黄埔出身的将领与桂系没有任何历史渊源和利益关系——“他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希望蒋介石仅存的主力部队在徐蚌地区被消灭。到那时;蒋介石非滚蛋不可。蒋走后由李宗仁取而代之;这正是四月间副总统竞选时;桂系使用了种种手段和大量金钱要李宗仁当选的目的。我心想;那时成了你桂系的天下;哪里还有我宋希濂的地位呢?”
果然;宋希濂到达南京后;立刻将白崇禧的话报告给了蒋介石。蒋介石全神贯注地听宋希濂汇报;“对于每一段话;每一细节;以及白崇禧当时的表情;都问得很详细”。宋希濂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即蒋介石握住了他的手——“这是生平以来第一次;蒋介石对我们这样的部署和学生是从来不握手的”。接着;蒋介石对宋希濂吐露了肺腑之言:“这次叫你们来;主要就是要把你们兵团的全部力量东调增援徐蚌地区的作战;来挽救目前所处的不利形势。自黄埔建军二十多年以来;我们革命事业的危机;从未有过如今天这样的严重。现在徐蚌地区所进行的决战;关系党国的存亡。希望你的部队尽速东开;加入战场后;先以全力解黄维兵团之围;然后再会同徐州的部队;击破共军;稳定战局;巩固首都和长江以南地区;这是非常重要的。”宋希濂提到部队的调运及补给;蒋介石说顾总长会专门开会商定。临别;蒋介石又嘱咐宋希濂:“最要紧的就是越快越好。”
蒋介石为调动白崇禧辖区内的部队费尽周折。白崇禧极力利用四川籍官兵的思乡情绪煽动第二十军抗命;同时他告诉华中“剿总”运输司令部;没有他的命令决不允许将该军装船调运。尽管蒋介石一再发电催促;白崇禧就是不予理睬。顾祝同派国防部第三厅副厅长许朗轩飞至武汉;面见白崇禧恳谈后还是无效。许副厅长动用了自己的老师、白崇禧的参谋长徐祖贻的面子;第二十军才勉强开始移动。而当第二十八军调动时;白崇禧同样坚决不同意;迫使顾祝同亲自出面周旋;白崇禧的态度依旧模棱两可。蒋介石无奈;下令调第十三绥靖区的第二军;白崇禧的反对态度更加强硬。那时;第二军的九师已经在汉口集结完毕;白崇禧派出警卫部队把运载该军的轮船看守起来;任何物资都不许装运上船。最后;蒋介石亲自打电话给白崇禧;两人的口气越来越强硬;最后竟然吵了起来——“蒋骂白不服从命令;白说‘合理的命令我服从;不合理的命令我不能接受’;双方交锋了几十个回合;一次电话讲了半个多钟头;毫无结果。蒋介石气得满脸通红;将电话机使劲往桌子上一摔;用他的宁波土话骂了声‘娘希匹’。白崇禧命令集结在沙市的第二军军部不许开赴武汉;同时命令汉口的九师开回沙市去。这样一来;其他部队自然更不能调了。”
最终;蒋介石从白崇禧手中调出投入淮海战场的部队;除了目前已经被包围的黄维兵团之外;只有第二十军缓慢移动到了淮海战场的南端;对于缓解徐蚌地区国民党军的危机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而被蒋介石耳提面命增援淮海战场的宋希濂;在白崇禧的严令下又回到了他在湖北荆门的原驻地。
十二月一日;黄维兵团被死死围困生死未卜;徐蚌战场没有得到任何增援部队;侧翼无从部署兵力进行有效保障;徐州国民党军主力的撤退就在这种情况仓皇开始了。
两天以前;中央军委致电华东野战军;对徐州之敌可能要向两淮或武汉逃跑作出预测;后来又估计敌人也有可能从连云港逃跑。华东野战军接到电报后立即开会研究;有人提出把主力放在徐州以东及两淮;以防意外;也有人主张围死徐州;不让杜聿明的主力出来。粟裕认为;徐州之敌必会逃跑;但经过连云港逃跑;由于受到船只和背海作战的限制;可能性不大;经过两淮逃跑;受河川纵横不利于大兵团运动的限制;可能性也不大;只有沿着津浦路西侧南下这一条路;因为那里地势开阔;道路平坦;可以与位于蚌埠附近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呼应;还可以有机会解救黄维兵团。因此;华东野战军主力应呈弧形部署在徐州以南津浦路两侧地带;不把徐州围死;诱使杜聿明离开坚固工事环绕的徐州城;将其包围在野外加以歼灭。
杜聿明制定的大撤退路线;正是粟裕预测中的这条路。
为避免引起混乱;徐州主力撤退计划是在绝对机密的情况下制定的:十一月三十日晚;以全面进攻迷惑共军;第十三兵团派遣一个师先行占领徐州与安徽交界处的萧县;第二兵团担任后卫掩护;第十六、第十三兵团主力以及兵团直属部队、徐州警卫司令部指挥的地方军警部队;一律在黄昏时出发。撤退的路线是:第一步到达安徽与河南交界处的永城附近;第二步到达津浦路以西、蚌埠与宿县之间的蒙城、涡阳、阜阳地区。撤退需“以‘滚筒战术’逐次掩护进行”。所谓“滚筒战术”;即各兵团形成圆筒式态势;以应对解放军四面八方的包围。各部队须携带七日给养、五百公里油料和弹药;到达阜阳以前中途不补给。
解放战争(Ⅱ)字数:3363 字号:大 中 小 但是;让杜聿明最终绝望的是;尽管一再强调保密;但是所有的部队和整个徐州城还是事先知道了撤退的消息;城市瞬间陷入巨大的混乱之中。首先是各部队官兵抢购绳索扁担;征用车辆。接着;国防部保密局派来从事破坏的人不知为什么提前行动了;爆炸重要设施和物资的声音惊动了所有的市民。徐州警备司令亲自率人到各公私银行查封现金;到了银行才发现早已人走楼空——巨富者的撤退居然能够早于军队;这让杜聿明十分吃惊:“老头子钱就是命;连泄露军情都不顾;叫我怎能打胜仗!”
本来是危急之时的军事行动;结果却犹如整个城市在搬家。跟随国民党军一起撤退的;还有徐州国民党党部机关人员以及被裹挟的大批青年学生和市民;总数达到三十多万人。这些由各色人等组成的人流;附着在撤退军队的后面;不但致使道路严重堵塞;而且犹如一个巨大累赘令军队的撤退速度严重下降。
杜聿明的恼怒已无法遏制;他意识到;徐州主力的撤离行动从一开始就变成了仓皇逃跑。
在杜聿明从徐州撤退的当日;华东野战军发布《全歼当面敌人争取战役全胜的政治动员令》;指出敌人放弃徐州的意图已明;要进行带有决战性质的作战。
为此;华东野战军提出的口号是:
“配合兄弟兵团;争取全歼黄维兵团的大胜利。”
“全歼邱、李、孙兵团;争取淮海战役的全胜。”
“勇猛、坚决、干脆、彻底的全歼敌人;不让敌人逃到江南去。”
“整理组织;充实战力;大胆提拔基层干部;准备一战再战。”
“在具有决定意义的伟大决战中;为人民立大功。”
“活捉黄维;活捉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为全歼当面敌人而战。”
十二月一日拂晓;华东野战军前沿部队和抵近徐州的侦察部队纷纷报告:杜聿明主力已经撤退。粟裕、陈士榘、张震立即命令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纵队和鲁中南、两广等十一个纵队以及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一、第三旅采取多路多梯队平行追击、围追和超越拦截的战法猛追猛打。华东野战军各纵队在“路标就是路线;枪声就是目标;追上就是胜利”的口号下;开始了淮海战役中最大规模的追击和堵截作战。
冀鲁豫军区部队位于徐州至萧县公路东侧;他们最早发现了杜聿明集团的撤退。一日凌晨;军区司令员赵健民带着几个参谋赶到阵地前沿;看见了令他们惊讶不已的情景:望不到头的车队拥挤在公路上;车与黑压压的步兵混杂在一起向前滚动。赵司令员立即向野战军副参谋长张震报告;张震让他们不要马上阻拦敌人;等杜聿明的主力彻底脱离徐州后;再实施攻击。二日凌晨;张震打电话告诉赵健民;说徐州已被渤海纵队占领;现在可以实施攻击了。冀鲁豫军区部队立即扑上去;截住了徐州“剿总”联勤总部的车队;五十多辆十轮大卡车以及车上的辎重完整无损地被缴获。
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一旅奉命向前追;况玉纯旅长突然发现前面一片灯火;官兵们都以为是支前民工大队上来了;况旅长却在嗡嗡的马达声中觉得有点不对劲儿;他登上一个小高地;这才看清公路上灯火杂乱;汽车灯、手提的马灯、手电筒和火把照亮夜空。况旅长立即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各团指挥员跑步到旅部开会。这时;侦察排带回来一个俘虏;审问后弄清楚了:当面的敌人是邱清泉的第五军;这个军的四十六师已经过去了;四十五师和二〇〇师跟在四十六师的后面;军榴弹炮营和兵团部两侧有两个团掩护;后面就是杜聿明的大部队了。况旅长顿时紧张起来。第五军是支老牌部队;打起仗来骄横无比。眼下;独立第一旅只有两个多团的兵力;旅政委率领的直属队还未赶到;参谋长带人去组织后勤运输去了——“我觉得我们这支部队好像海上参加捕鲸的一只小木船;突然发现大鲸鱼要从这一角突围;而我们的捕鲸船和巡洋舰都不在这里;我们这只小木船如何下手?”团长和政委们都来了;大家吵成一团;有的主张等主力来了再打;因为敌我力量悬殊太大;打起来后果不好;有的主张立即扑上去;把敌人打乱了再说。吵了一阵之后;意见很快得到统一:决不能让杜聿明从自己的眼皮底下走过去;虽然可能打不赢他们;但可以扭住他们不放;就是把独立第一旅打光;也要把敌人拖住等待主力到达!
火光照亮了每一位团长和政委年轻的脸。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一旅是一支地方部队;是由县大队和区游击队组成的队伍;官兵绝大多数是冀鲁豫平原上土生土长的翻身农民;他们手里拿的是简陋的武器和自己制造的手榴弹和大刀。但是;此时置身战场的每一名干部和战士;都被刚刚传达的“政治动员令”鼓舞着:这是长江以北最后的决死一战;打胜了;全国的胜利便可以预期;打败了;胜利的日子不知会延迟到哪一天。为了胜利的到来;如果这个时候胆怯了;如何对得起父老乡亲;如何称得上是毛泽东的战士?
凌晨两点;两发红色信号弹升空。
独立第一旅两个团的官兵呐喊着向当面强大的、几十倍于己的敌人扑了上去。一团扑上公路;公路上的车队顿时熄灭了灯光;然后手电筒和火把也熄灭了;片刻混乱之后;机枪咯咯地响了起来;步枪也响成一片。一团的官兵没有恋战;扑向前面一个叫青龙集的要点;迎头占领了阻击阵地。三团也向另外一个方向扑上去;抢占了一个叫襄山庙的要点。两个团南北呼应;瞬间就把公路横切出一个六公里宽的裂口。第五军很快就发现撤退的道路已被割断;仅仅沉寂了片刻;大量的照明弹升起来;汽车灯也随之打开;坦克和装甲车轰鸣着